意识的能动性

合集下载

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有目的的,具有选择性。

意识不仅预先规定了活动的目标,而且为实现这一目标有预先规定了活动的方式和步骤,具有与一定目的相联系的计划性。

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是什么
1意识能动作用的具体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因此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反对错误观念。

2意识能动作用方法论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方法论为: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
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动物没有自觉的意识,不懂得自己活动的意义,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因而,它们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

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和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分

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和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分

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和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分在哲学教学中,我们通常难以区分这三者,尤其是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能动性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主观能动性是什么?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以及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讲清重点】1.“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三者的区别和联系?(1)“主观能动性”是指“想”和“做”以及在“想”和“做”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想”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做”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内容不可分。

(2)“意识能动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二是指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可见,第一,意识能动性不等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仅限于“想”,不包括“做”,属于意识范畴;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还包括“做”,即实践。

意识能动性虽然体现在“做”,即实践中,但实践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

第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不能把意识能动性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来。

(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也就是说,把观念的东西在实践的作用下变成现实。

它既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更不等于主观能动性。

(4)以上分析表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属于“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属于“主观能动性”;后者比前者的外延要大。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要辩证地理解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它既是对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制约,同时也给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理解时要划分两个层次:第一,客观规律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从质的差别来看,“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从量的差别来看,“人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收到的积极效果的程度”。

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和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分

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和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分

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和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分在哲学教学中,我们通常难以区分这三者,尤其是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能动性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主观能动性是什么?主观能动性的含义:是指人类所特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以及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讲清重点】1.“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三者的区别和联系?(1)“主观能动性”是指“想”和“做”以及在“想”和“做”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想”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做”是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也包括实践活动,而且这两项内容不可分。

(2)“意识能动性”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二是指意识能动地通过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可见,第一,意识能动性不等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仅限于“想”,不包括“做”,属于意识范畴;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还包括“做”,即实践。

意识能动性虽然体现在“做”,即实践中,但实践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

第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之一,所以也不能把意识能动性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等同起来。

(3)“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也就是说,把观念的东西在实践的作用下变成现实。

它既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更不等于主观能动性。

(4)以上分析表明:“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属于“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属于“主观能动性”;后者比前者的外延要大。

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的区别意识的反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个关系密切的概念,但两者不是一回事。

一、内涵和表现不同意识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其主要表现为: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主观意识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主观意识能动性
实践是客观客观规律行和主观能动性同意的基础。人们为 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
人们运用科学技术 ,遵循自然规律来 改进生产技术,探 索未知领域。
根据上述原理,人们要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 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客观规律的认识 ,才是正确的认识;
NEXT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
意识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 成一定的思想,形成活动的目的、 计划、方针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 的在于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 过实践把“观念地存在着”的模型 、蓝图实现出来,变为客观现实。
列宁——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 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NEXT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
关于意识和心理活动对人 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 ,人类早有所认识。
现代科学和医学也证明: 意识、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状况 有重要影响。
思念是一种病:
总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 在人脑中的主观影响。这是物质、意识关系 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胜利活动的作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题的选择性
LoaCdliicnkg…
主题:意识的能动作用
计算机:周华敏 袁泽锋 沈晔
信管2班:郑敏翔 竺旭东
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注意建设 问题上,同样面临着不同发选择 。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我们走 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 功之路。
Thank You
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 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题的选择性。

意识能动性修改

意识能动性修改

怎样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会关注什么是意识?什么又是意识的能动性呢?而要理解意识的能动性,我们就得知道什么叫意识。

简单来说,意识就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意识是一种本领,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在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意识的能动性。

它表现为人类利用这种特有的思维来反映和理解客观社会,并以此升华成一种理性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改造社会。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意识活动是一种有明确目标和详细计划的精神活动。

人的活动是具有一定目的性和计划的。

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总是基于某种实践需要,并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所要达到的思想蓝图,构成准备行动的计划。

比如工程师在建造房屋之前,首先要构思结构,然后再制造出模型,最后稍加改动不足之处才开始施工建造。

这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第二: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重大影响。

大学生刚就业的时候肯定会遇到经验不足带来的一些问题,这个时候,如果能树立正确意识,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发挥自身优势,发扬勇于创新、勇挑重担的工作作风,就能够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意识总是适应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

所以,意识虽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

如果意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没有作用,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所以,意识的能动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三: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为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目的、计划、蓝图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还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

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

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认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意识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1 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

人的意识按照一定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目的性和选择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量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判断,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进而揭示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2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的意识是在能动地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提出一定的目的、计划、办法等,指导人们进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相反,错误的思想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甚至破坏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指人的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不仅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而且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总是适应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产生的。

所以,意识虽然是物质的反映,但它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能动的力量。

如果意识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没有作用,那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的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总有基于某种实践需要,并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所要达到的思想蓝图,构成准备行动的计划。

这就是意动性的具体表现,而且是人所特有的。

第二,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

人的意识不仅采取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反映事物的外部形象,而且能够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感性材料积极主动地进行加工制作,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规律性。

意识的主观创造性,还表现在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不仅能够“复制”所反映的对象,而且还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和幻想的世界。

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意识的能动性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目的、计划、蓝图等观念的东西,更重要的还在于以这些观念的东西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

人的自我意识具有能动性质

人的自我意识具有能动性质

人的自我意识具有能动性质
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又称意识能动性,是指人动态地反映和改造世界的独特能力和功能。

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

人们只能用文字来表达和记录,不能用文字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虽然纯粹的意识本身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意识有一种能力。

也就是说,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它不断地告诉人们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在实践中,意识总是引导人们使用一种物质来作用于另一种物质,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式的变化。

这种力量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意识主动性是人类意识主动性的一个方面。

它是指人的意识通过实践对物质进行积极的反映和反应。

它是人类情感、思维情感、意志和其他主动性的总称。

通常主要指人们的认知主动性。

人类认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静态的、照相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认识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是动态的。

意识能动性原理的实际应用

意识能动性原理的实际应用

意识能动性原理的实际应用1. 什么是意识能动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是指意识对于认知、行为和决策的能动性。

换句话说,意识能动性原理强调了意识在认知和行为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理论。

意识能动性原理认为,我们的意识是我们行为和思维的驱动力,通过意识思考和决策来影响我们的行为。

2. 意识能动性原理的实际应用意识能动性原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示例:2.1 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通过意识能动性原理,我们可以训练和提高自己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例如,使用意识训练技巧,如冥想和注意力训练,可以增强我们的专注能力,减少分心和注意力涣散。

2.2 改变行为和习惯•意识能动性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通过意识的引导和决策,我们可以意识到某个行为对自己的负面影响,并主动选择改变这种行为。

例如,如果我们意识到抽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我们可以意识地决定戒烟,并通过意识的支持和决心坚持下去。

2.3 解决问题和制定目标•意识能动性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制定目标。

通过意识的引导和思考,我们可以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并采取行动来解决问题。

同时,意识能动性原理还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明确的目标,并通过意识的力量来实现这些目标。

2.4 增强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意识能动性原理对于学习和记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意识的引导和积极思考,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和记忆知识。

例如,使用记忆技巧和意识训练方法,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和学习效果。

2.5 提高情绪管理能力•意识能动性原理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意识的引导和思考,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并主动采取措施来调节情绪。

例如,通过意识地调整思维方式和情绪表达,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并控制自己的情绪。

3. 总结意识能动性原理的实际应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意识的引导和决策,我们可以提高专注力、改变行为习惯、解决问题和制定目标、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以及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识的能动性
我们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且具有能动作用。

什么是意识能动性呢?谭文博士的话很充分的诠释了这一点。

他是这么说的:人们的思想意识通过躯体的运动,通过行动改变了周围环境或者是改变了别人的思维,这一个过程,就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它让主观意识得以表达和产生相应的变化,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意识人人都有,但即便在做同一件事情上,产生的结果却不同。

这就是主观能动性的差异,它的差异首先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

先天的是发育问题,后天的是教育问题,以及否善于思考。

能动性和人的意识是分不开的。

当然,意识的作用也是有好坏的,落后的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就比如唯心主义,现在来看,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不利于社会与人的发展。

但马克思却称之为“不结果实的花”。

既然是花,那么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最起码唯心主义承认了意识的能动性,只是其将意识的能动性夸大了。

唯心主义的代表有朱熹,笛卡儿,贝克莱等,简单地说,他们的观点分别是理生万物;我思故我在,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我们现在来看,这些是错得很离谱的,试想,要是世界不是物质的,走在大街上还要躲车吗?闭着眼睛过去就可以了么。

下面来说意识的积极方面:第一、意识活动的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的主观创造性。

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以孩子为例,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出生一岁后,走路会推开你的手,有“我自己来”的要求。

这就是一种独立的意向,这种可贵的自发独立意识如果能够得到发展,长大后就会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办事果断。

如果从小对孩子进行锻炼,使孩子学会做自己的事,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心理,将会促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依赖别人帮助”的独立意识形成,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将起着巨大的作用。

美国动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氯化钠药片塞进羊肉里喂狼,狼吃了羊肉后
短时间内消化不良,呕吐不止,十分痛苦。

尝到了苦头的狼从此对肉羊倒了胃口,改食其它肉类。

由于母狼吃什么食物,它的乳汁就具有什么食物的味道,而狼一旦改变了食性,还会影响到幼狼。

在狼改变了食性后,动物学家对其进行驯化,用于看守羊群。

狼体力好,善于奔跑,忠于职守,能毫不犹豫地撵回失散的羊。

羊见了狼,犹如老鼠见了猫,会乖乖的听从狼的摆布。

在野外,狼的主要食物是田鼠等有害动物,驯狼牧羊也就间接的保护了森林、草原,有利于生态平衡。

分析这一事例:狼吃羊是自古以来的定律,但是在实验后狼不吃羊而该吃其他的动物。

充分说明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消极被动、无能为力的,而是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认识和利用规律。

主观能动性是一个思想意识与行动相结合的结果,它的结合有利于主观思维的实现,这种实现必然会产生一种效应,这种效应结果的好与坏,当然还需要更多的思想意识来判别。

这种判别取决于参与判别群体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往往可以衡量这种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和错误。

如何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呢?我相信,最主要还是取决于思想。

“充分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我们发挥大学生自身优势,发扬勇于创新、敢于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在辩证唯物主义和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下学习和生活。

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都是善于吃苦,坚忍不拔,注重细节的人,如果我们也能够向成功人士学习,注重小细节,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上追求完美,相信即使在这个充满竞争压力的知识经济时代下,大学生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伯乐,有一个能够施展抱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有抱负有理想的人是令人敬佩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信念,正视困难,解决问题。

猿到人的发展,火的运用,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再到现在的机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等,都是离不开意识的能动性。

一段段历史充分说明意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好的改造世界。

相信意识的力量,正确发挥,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