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量记录单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示范

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示范摘要:一、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概念与意义1.出入量记录内容2.临床意义二、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1.摄入量记录2.排出量记录3.特殊情况处理三、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应用1.重症患者管理2.液体补充与纠正正文:一、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概念与意义1.出入量记录内容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主要包括两部分:摄入量和排出量。
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2.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小时出入量是反映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能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方法1.摄入量记录摄入量记录时,需注意记录每种液体的溶质名称。
如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其他液体依此类推。
若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
2.排出量记录排出量记录时,以毫升为单位,包括尿量、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3.特殊情况处理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
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三、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的应用1.重症患者管理对于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的患者,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起到关键作用。
2.液体补充与纠正通过24小时出入量护理记录单,医护人员可以实时了解患者的出入量情况,根据需要调整补液方案,避免水中毒或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出入量的规范记录

05
措施
1. 提高护理人员对出入量统计的重视程度
出入量记录是为医生判断患者出入量是否平衡、 准确调整用药剂量确保病情稳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护 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记录严谨、准确、无误,以协 助医生判断病情、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在统计过程 中,因严格遵照“食物含水量换算表”进行换算,科 室备齐剂量准确的量具,给记出入量的患者发放量具。 培训、实施精确统计、大汗、伤口渗出液的方法。
2、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
培训和指导患者及家属高度重视出入量的 统计,充分认识到出入量记录对病情判断、调 整用药剂量的重要性,发放标准剂量杯,教会 准确测量出液量的方法,不会测量的一定及时 请护士帮助,以确保出入量统计的准确性。鼓 励病人使用固定的水杯、餐盒、便器等。记录 时每次写上时间,列表记录,以免出入量混记 ,对已记录的做标记,避免重复记录。
患者及陪护因素
患者及家属对记录及统计出入液量重视不够,认为跟治疗无关 下面,嫌麻烦随意乱记,不适用测量容器,如进食水80ml可能随便 估计成50ml或100ml,排尿后也不测量而大概估计一下量,也有排 尿次数记录不准确的情况。
管理因素
对出入量的管理、监控不到位,只凭值班护士计算数值,没有对 其查对,也没有及时的监控。患者自购测量容器不准确等等。
出入库登记本模板

出入库登记本模板出入库登记本模板如下:
出入库登记表
日期入库物品入库数量出库物品出库数量备注
使用说明:
1. 填写日期:记录当天的日期。
2. 入库物品:填写入库的物品名称。
3. 入库数量:填写入库物品的数量。
4. 出库物品:填写出库的物品名称。
5. 出库数量:填写出库物品的数量。
6. 备注:填写其他需要记录的信息,如特殊情况、人员等。
注意事项:
1. 确保填写完整、准确的信息。
2. 对于出库数量,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填写,避免浪费或不足。
3.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处理。
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之巴公井开创作概念摄入量包含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K1 80mg+止血敏,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和溶质的总和,肌肉注射不算入量。
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含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
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
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更,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针对那些不克不及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弥补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含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之宇文皓月创作概念摄入量包含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K1 80mg+止血敏4.0,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和溶质的总和,肌肉注射不算入量。
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含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
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
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更,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针对那些不克不及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弥补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含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时间:参加人员;原则:明确重要性、选择好工具勤沟通记录、及时给反馈患者液体摄入量、排出量的计算和记录是基础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性存在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容易被护理人员忽视。
出入量的记录,怎么记才能更准确入量首先,护士应记录患者所有的静脉液给液量、经胃管摄入液量。
如果患者可以经口进食,需要记录患者经口摄入的液体(通常以毫升为单位)和患者摄入的食物(描述尺寸)。
临床中对患者各种饮食水量的计算普遍缺乏科学标准。
如患者服药时经口进少量水经常被忽视。
此外,固体食物的含水量、肌注和静脉推注的药液因为剂量小,也经常被忽视。
汇总肉眼可观察并可通过评估量具进行准确测量的入量,主要包括:①固体食物含水量: 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 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
②饮水或饮料量记录: 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容器计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
③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营养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
④各种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注射的各种药物液体含量等。
常用食物含水量表出量出量,主要包括尿液,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物、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液量、胸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等。
每班交班前,护士应清空尿袋及引流袋,将尿量、引流量和呕吐总量纪录在出入液量登记表上。
以往的研究显示,护士对呕吐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计算及记录是薄弱环节,普遍存在对呼吸、皮肤、代谢等不易测量的无形失水量的漏记。
接下来汇总一下肉眼可观察并可通过评估量具进行准确测量的出量:①尿量:用有容量的专用量杯量取,尿失禁者留置导尿管记录或是用尿布湿称重的方式将增加的重量千克按尿比重换算成毫升量。
②各种胸腹腔、胃肠减压液量用量杯量取记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之邯郸勺丸创作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任务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不雅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更,并按照患者的病情变更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产生.(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类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效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计划,同时不雅察病人病情的成长状况和病情改良情况.)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应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包含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2、出量:包含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类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不雅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如:化脓性传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合性质的引流液反应病情的不合状态.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三、记录出、入水量的办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单位用ml暗示.如液态大便用ml暗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暗示.如固态大便用克暗示,另计为多少克.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由晚班总结并记录.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由夜班总结并记录.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依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依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4、每天出入水量24小时总结数量记录于三测单上,记录办法为:今天7:00的总结记录在三测单昨天的日期相应栏内.由夜班记录.。
患者出入量的规范记录

目录
01 出入量的概念
02 记录出入量的意义
03 出入量的记录方法 05 措施
04出入量记录误差的原因 06 常见食物含水量表
01
出入量的概念
出量: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液体。 显性失水:大小便、出血、呕吐物、痰液、穿刺液、引流液、 伤口渗出液等。 非显性失水:指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 入量:进入体内的所有液体。 包括饮水量、食物中含水量、输液量和输血量等。Βιβλιοθήκη 03出入量记录的方法
记录内容
每日摄入量
饮水量 食物中的含水量 输液量 输血量
每日排出量
尿量 大便量 咳出物量(咯血、咳痰) 呕吐物量 出血量 引流量 创面渗液量
大便中的水分
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粒 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 糊状便:含水量约50-80% 稀便(水样便):含水量达80%以上
05
措施
1. 提高护理人员对出入量统计的重视程度
出入量记录是为医生判断患者出入量是否平衡、 准确调整用药剂量确保病情稳定的重要依据,因此护 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记录严谨、准确、无误,以协 助医生判断病情、协助诊断、指导治疗。在统计过程 中,因严格遵照“食物含水量换算表”进行换算,科 室备齐剂量准确的量具,给记出入量的患者发放量具。 培训、实施精确统计、大汗、伤口渗出液的方法。
4.完善记录、查对、监控制度
将出入量记录单夹于病人床尾,便于值班护士巡视病房 时及时填写,每班总量汇总前与病人或陪护共同核对本 班出入数据,汇总后值班护士签名,交接班时护士查对 上一班汇总数据是否准确,每日早晨夜班护士查对完毕 将前一日记录单回收。护士长每日对记录单进行监控填 写是否清楚、是否漏填、错填,定期进行质量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