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勾股定理的应用第1课时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合集下载

勾股定理的实际运用

勾股定理的实际运用

勾股定理的实际运用一、勾股定理内容回顾勾股定理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为和,斜边长度为,那么。

二、勾股定理实际运用的常见类型1. 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测量建筑物高度例如,想要知道一座垂直于地面的大楼的高度。

我们可以在大楼旁边的平地上选一点,从点向大楼底部点拉一条绳子,测量出的距离。

然后在点用测角仪测量出大楼顶部点与点连线和地面的夹角。

此时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我们知道和,可以求出。

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大楼的高度。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不可直接测量的情况)假设在一个池塘的两边有、两点,我们要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我们可以在池塘边找一点,使得。

测量出的长度和的长度,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两点间的距离。

2. 航海问题中的应用一艘船从港口出发,向正东方向航行海里后到达点,然后改变航向,向正南方向航行海里到达点。

此时船从港口到点的距离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

根据勾股定理,海里。

航海中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计算船只的航行轨迹和距离等信息。

3. 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梯子问题有一个长度为的梯子靠在墙上,梯子底部与墙的距离为,梯子顶端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为。

如果梯子底部向外滑动了距离,那么顶端下滑的距离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来计算。

初始时,滑动后,通过这两个等式联立求解可以得到的值。

电视屏幕尺寸问题电视屏幕的尺寸是按照对角线长度来衡量的。

如果屏幕的长为单位,宽为单位,那么对角线长度就满足。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关系来判断不同尺寸屏幕的实际大小关系等。

三、勾股定理实际运用的解题步骤总结1. 分析问题,确定是否为直角三角形问题。

如果是,找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已知边和未知边)。

2. 根据勾股定理(为斜边)列方程。

3. 解方程求出未知边的值。

4. 检验答案的合理性,看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情境。

四、练习题1.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米,斜边长度为米,求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也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是一个在初等数学和代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定理。

其基本形式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² + b² = c²,其中a和b是直角边,c是斜边。

尽管这个定理在数学上具有纯粹的抽象性,但其实际应用却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包括建筑设计、工程测量、路线规划、计算机图形学等。

以下,我们将深入探讨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尝试呈现其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深远的影响力。

**一、建筑设计与工程**在建筑设计和工程领域,勾股定理被广泛应用于确定物体的尺寸和位置。

例如,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物的结构时需要确保稳定性,这时就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支撑柱的高度和位置,以确保整个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工程师在建造桥梁时,也需要利用勾股定理进行精确的计算,以确保桥墩的位置能够承受最大的负载并保持桥梁的稳固。

**二、航海与航空**在航海和航空领域,勾股定理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航海家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航线和航程,以确保船只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

同样,飞行员也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飞行路线和高度,以保证飞行的安全和准确性。

**三、计算机图形学**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勾股定理是计算两点之间距离的基础。

例如,在二维平面坐标系中,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在三维空间中,勾股定理也可以用来计算三维空间中两点之间的距离。

这种计算对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各种应用,如三维建模、动画渲染等至关重要。

**四、物理学与工程学**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勾股定理常被用于解决与力、速度和加速度相关的问题。

例如,在力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合力和分解力;在运动学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在电磁学中,勾股定理也被用于计算电场和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五、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在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中,勾股定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音频处理中,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音频信号的幅度和相位;在图像处理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进行像素点的位置和距离的计算,以实现图像的旋转、缩放和变形等操作。

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应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应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应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应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它描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条边的平方和。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各种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勾股定理的推导及其常见应用。

一、勾股定理的推导勾股定理的推导可以通过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这里我们选择了几何方法进行讲解。

假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a,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b,斜边的长度为c。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满足以下关系:(1)直角边的长度平方和等于斜边的长度平方。

即a² + b² = c²勾股定理的推导过程并不复杂,但它的应用却非常广泛。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利用勾股定理来解决。

二、实际问题的应用1. 确定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通过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只需计算三条边的长度,若满足勾股定理中的等式关系,即可确定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举个例子,现有一个三角形,其中边长分别为3、4、5。

我们可以计算:3² + 4² = 9 + 16 = 25 = 5²根据勾股定理,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 求解三角形中的未知边长在一个已知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中,如果已知两条边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求解第三条边的长度。

例如,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5,斜边的长度为13,我们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

设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x,由勾股定理可得:x² + 5² = 13²解得:x² + 25 = 169因此,x² = 144,x = 12所以另一条直角边的长度为12。

3. 解决实际测量问题勾股定理还可用于解决实际测量问题。

例如,在测量地面上两点的直线距离时,我们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

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它描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个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计算机图形学、建筑设计、地理测量和航天航空等领域。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问题的例子,探讨如何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一、房屋设计中的勾股定理应用在房屋设计中,为了保证建筑的结构稳定和美观,需要进行精确的测量和计算。

勾股定理在房屋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设计一个三角形屋顶的平面布置时,我们需要测量斜边的长度。

假设一栋楼房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为6米和8米,请问斜边的长度是多少?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斜边长度= √(直角边1的长度² + 直角边2的长度²)代入已知数值,斜边长度= √(6² + 8²) = √(36 + 64) = √100 = 10米因此,该三角形屋顶的斜边长度为10米。

二、地理测量中的勾股定理应用在地理测量中,勾股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角度和方位。

例如,假设我们需要测量两个山顶之间的直线距离,我们只能在地面上进行测量。

假设山顶A和山顶B之间的两个直角边长度分别为300米和400米,请问山顶A和山顶B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多少?根据勾股定理,直线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直线距离= √(直角边1的长度² + 直角边2的长度²)代入已知数值,直线距离= √(300² + 400²) = √(90000 + 160000) =√250000 = 500米因此,山顶A和山顶B之间的直线距离为500米。

三、建筑设计中的勾股定理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勾股定理可以用于计算斜面的长度和倾斜角度。

例如,在设计一个斜坡道时,我们需要计算斜坡的长度和倾斜角度。

假设斜坡的水平距离为10米,垂直高度为2米,请问斜坡的长度和倾斜角度分别是多少?根据勾股定理,斜坡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斜坡长度= √(水平距离² + 垂直高度²)代入已知数值,斜坡长度= √(10² + 2²) = √(100 + 4) = √104 ≈ 10.20米因此,斜坡的长度约为10.20米。

勾股定理教案第一课时

勾股定理教案第一课时

勾股定理教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知道勾股定理的定义。

2. 能够熟练地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定义与运用。

2.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运用与解释。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授:
a. 讲解勾股定理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勾股定理。

b.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运用方法。

c. 通过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运用。

3.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勾股定理的运用方法。

4.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勾股定理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四、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勾股定理的定义,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是否有足够的课堂参与度等,都是需要进行教学反思的内容。

14.2勾股定理的应用1

14.2勾股定理的应用1

14.2章勾股定理的应用(1)教学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的性质和判定。

2、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的一些问题。

3、把几何体适当展开成平面图形,再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性质来解决最短路程问题。

复习导学:1、如果在Rt∆ABC中,∠C=90°那么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等于它斜边的。

2、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课堂研讨:问题1:甲船以每小时30海里的速度,从A处向正北方向航行,同时乙船从A处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正西方向航行,两小时后,甲、乙两艘轮船相距多少海里?解:如图,在Rt∆ABC中,BC2=BC=(海里)答:甲乙两船相距海里。

问题2:甲船在港口A正南方向60海里的B处向港口行进,同时,在甲船正东方向80海里的C处有乙船也向港口行进,甲船的速度为30海里/时,乙船的速度为40海里/时.问: 1.甲、乙两船谁先到达港口?2.先到的船比后到的船提前几小时?挑战“试一试”: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其外形高2.5米,宽1.6米,要开进厂门形状如图的某工厂,问这辆卡车能否通过该工厂的厂门?说明理由。

最短路程问题:1、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CD的中点O,试求出爬行的最短路程。

(精确到0.1)2、在一个棱柱形的石凳子上,一位小朋友吃东西时留下一点食物在B处,恰好一只机灵而勇敢的蚂蚁路过A处(A在B的对面),它的触角准确的捕捉到了这个信息,并迅速的传给它的小脑袋,于是它迫不急待的想从A处爬向B处。

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蚂蚁怎样走最近?练一练:如图,在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处有一只蚂蚁,现要向顶点B处爬行,已知蚂蚁爬行的速度是1厘米/秒,且速度保持不变,问蚂蚁能否在20秒内从A爬到B?课堂小结:1.要记住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内容。

2.把几何体适当展开成平面图形,再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性质来解决最短路程问题。

课堂作业:课本58页,练习题第1、2题课本60页,习题第3、6题课后反思:。

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是古希腊数学家勾股所提出的,它表明了一个有三个正整
数组成的三角形的三条边(a,b,c)之间的关系,即a^2+b^2=c_2,主要
用于计算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度,这个定理应用广泛。

1. 三棱锥和其他几何体
勾股定理在解决三角形问题的同时也有助于计算立体几何图面的表面
积和体积,特别是可以用来计算三棱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对于任何一
个具有两个边长的三棱锥,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求解它的底面和顶面
之间的距离,从而算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2. 建筑计算
勾股定理在建筑计算中也有用到,它可以帮助计算建筑物外墙和屋顶
坡度的高度,或者确定其他三角形形状建筑物的高度。

同时,屋面的
坡度也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因为屋面的坡度也是一个三角形,
勾股定理可以用来确定屋面的高度和角度。

3. 水利
建纳水利也是勾股定理的常用应用,它可以用来计算水渠或水坝底开
口的高度。

由于受水库底部和上部水平面之间的水头高度受到引水渠
容积受限,进一步受到引水渠斜度限制,那么可以使用勾股定理来求
解引水渠底开口高度。

因此,可以用勾股定理确定引水渠中水的流量,从而计算出正确的储水渠的容积。

4. 导航测量
导航测量中也使用到勾股定理,比如用它来计算从某一特定点到特定方位的垂直距离。

对角线距离也可以通过使用勾股定理来进行计算,这是由于当测量站和要测量的点之间存在着三角形关系,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两点之间的距离。

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是数学中一条基本而重要的定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为计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长、角度等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勾股定理在几个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建筑与测量1.地量测绘勾股定理的应用在地量测绘中非常广泛。

测量一个区域的边长和角度时,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直角边的长度。

例如,测量一个房屋的原型,通过测量两个直角边的长度,可以用勾股定理计算出斜边的长度,从而得到房屋的真实尺寸。

2.建筑设计勾股定理在建筑设计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设计师可以根据建筑的具体需求,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建筑物各个部分的长度和角度。

例如,在设计一个大厦的楼梯时,可以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楼梯的长度和高度,以保证楼梯的坡度合理。

二、物理学中的应用1.力学在力学中,勾股定理可以用来求解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

例如,需要计算一个物体在竖直上抛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时,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速度分量,从而得到物体的总速度。

2.光学在光学中,勾股定理被广泛应用于光的折射和反射问题中。

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可以通过利用勾股定理推导得出。

例如,在设计光学系统时,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光线的折射角度和反射角度,以确定光线的传播路径。

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1.电路设计在电子技术中,勾股定理可以用于计算电路中的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设计一个交流电路时,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电阻和电流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电路的工作状态。

2.无线通信在无线通信技术中,勾股定理被用来计算信号的传播距离和路径损耗。

例如,在设计一个无线网络时,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信号的传播距离和路径损耗,从而确定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总结:勾股定理作为一条基本的数学定理,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无论是在建筑测量、物理学还是电子技术中,勾股定理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地应用勾股定理,我们可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新疆中考)轮船从B处以每小时5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30°东方 向匀速航,行在B处观测灯塔A位于南偏东75°方向上,轮船航行半 小时到达C处,在C处观测灯塔A位于北偏东60°方向上,则C处与 灯塔A的距离是( D )海里.
A.25 3 B.25 2 C.50 D.25
9.如图,要制作底边BC的长为44 cm,顶点A到BC的距离与BC长的比
5.一辆装满货物,宽为2.4米的卡车,欲通过如图所示的隧道,则卡车的外
形高必须低于(
A )
A.4.1米 B.4.0米
C.3.9米 D.3.8米
6.如图,一旗杆在离地6米处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 8米处,则旗 杆折断之前有___1_6米.
7.如图,矩形零件上两孔中心A,B的距离是____6_7_c_m__.(单位:cm,精确 到个位)
另一个顶点B,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____5____.
知识点一:不在同一平面上的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1.如图,一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4 cm,高AB为24 cm,BC为直径,一只 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是( C) A.31 cm B.24 cm C.25 cm D.50 cm
AC2+BC2= (20+10)2+52= 925,∵ 925> 725> 625,∴AB 的最小值为625,即25 cm,答:蚂蚁需要爬行的最短2距5 离cm是
2.如图,在高3米,坡面线段距离 A.
3.(1)如图,长方体的高为3 cm,底面是正方形,边长为2 cm,现在一虫子从 点A出发,沿长方体表面到达点C处,则虫子爬行的最短路程为____5cm;
(2)如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 12,8,30,在AB中点C处有一滴 蜜糖,一只小虫从点E处爬到C处去吃蜜糖,有无数种走法,则最短路程 是___2_5;
11.如图,这是一个供滑板爱好者使用的 U形池,该U形池可以看作是一 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半圆柱形成的 ,中间可供滑行部分的横截面是半径为 3 m的半圆,该部分的边缘AB=CD=45 m,点E在CD上,CE=5 m,一滑 行爱好者从点A到点E,则他滑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边缘部分的厚度可 以忽略不计,π取整数3)
为1∶4的等腰三角形木衣架 ,则腰AB的长至少需要 ___1_1__5_cm.(结果保
留根号)
10.如图,在一个长为20米、宽为18米的矩形草地上,放着一根长方体 的木块,已知该木块的较长边和场地宽 AD平行,横截面是边长为2米的 正方形 ,一只蚂蚁从点 A处爬过木块到达 C处,需要走的最短路程是 __3_0_米.
解:其侧面展开图如图,∴AD=πR=3π(m),∵AB=CD=45 m,∴DE=CD
-CE=45-5=40(m),在Rt△ADE中,AE2=(3π)2+402≈(3×3)2+402=412,
∴AE=41 m,答:他滑行的最短距离是41 m
12.如图,某大楼工地发生火灾 ,消防车立即赶到 ,因为火势太大 ,消防车 无法靠近,所以只能在距大楼9米处升起云梯到火灾窗口实施灭火,已知云梯 AB长41米,云梯底部距地面的高 AC=2米,问:实施灭火窗口距离地面的高 度是多少? 解:设失火的窗口距地面的高度为 h米,由题意得(h-2)2+92=412,解得h= 42,∴实施灭火窗口距地面的高度为42米
14.(阿凡题 1072052)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 cm,宽为10 cm,高为20 cm,点B到点C的距离为5 cm.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 A爬 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解:将长方体展开,分别得到如图所示三种情况,连结AB.
在图①中,AB= AD2+BD2= 202+(10+5)2= 625;在图②中, AB= AE2+BE2 = 102+(20+5)2 = 725;在图③中,AB=
(3)如图,长方体的底面长和宽分别为3 cm和1 cm,高为6 cm,如果用一 根细绳从点A开始经过四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 要____1c0m.
知识点二: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4.如图所示, 木工做一个宽 80厘米,高60厘米的长方形木框 ,需在对角的 顶点钉一个加固木条,则木条的长为( B) A.90厘米 B.100厘米 C.150厘米 D.110厘米
八年级数学上册(华师版) 第14章 勾股定理
14.2 勾股定理的应用
第1课时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练习1.如图,要从电线杆离地面 15米处向地面拉一条 17米的电缆,则地 面固定点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为( A )
A.8米 B.15米 C.17米 D.32米
练习2.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一只蚂蚁从正方体一个顶点A出发爬到
13.在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道有趣的问题 ,这个问题 的意思是有一个水池 ,水面是一个边长为 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的中央有一 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 好到达岸边的水面,请问这个水池的水深和这根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
解:设水池的水深 AC为x尺,则这根芦苇长AD=AB=(x+1)尺,在Rt△ABC 中,BC=5尺,由勾股定理得 BC2+AC2=AB2,即52+x2=(x+1)2,25+x2= x2+2x+1,2x=24,∴x=12,x+1=13.答:水池的水深是 12尺,这根芦苇 长是13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