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计数器课设1

产品计数器课设1
产品计数器课设1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光电计数器的设计

摘要

本系统采用的是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的自动计数器。采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将激光发射管与接收管相邻安放,每当物体通过一次,激光就被物体遮挡一次,光电接收管的输出电压就发生一次变化,这个变化的电压信号通过放大和处理后,形成计数脉冲,输入至STC89c52单片机的P1口,通过软件控制用LED 加以显示,便可实现对物体的计数统计。本计数器可将机械或人工计数方式变为电子计数,并且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可适用于诸多行业,以满足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需求。

所谓的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它的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这类效应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光电效应,即在光照射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利用这种效应所做成的器件有真空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第二类是内光电效应,即在光线照射下,能使物质的电阻率改变。这类器件包括各类半导体光敏电阻。第三类是光生伏特效应,即在光线作用下,物体内产生电动势的现象,此电动势称为光生电动势。这类器件包括光电池、光电晶体管等。光电效应都是利用光电元件受光照后,电特性发生变化。敏感的光波长是在可见光附近,包括红外波长和紫外波长。市场上的光电计数器采用的光电传感器有摄像头、光电管等,采用的光的种类有普通光和激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等。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光电式传感器是以光电器件作为转换元件的传感器,光电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应用快、非接触等优点,而可测参数多,光电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变因此,光电式传感器在检测和控制中应用非常广泛。

【关键词】计数器光电传感器单片机数码管

调研报告

1.1当今生活是信息时代,是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信息应用的时代.传感信息与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一定处理的基础技术,是获取信息和信息加工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感与检测技术是一门知识面广、综合程度高、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它从传感器的基本理论入手,着重讲叙传感器的结构与感测原理,传感器是一个二端口的装置,不同的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不同,同一传感器适应不同的被测信号呈现的特性也有所不同。尤其当被测信号为静态信号时两种状态下,传感器的输入-输出特性完全不同。感测技术在许多新知识里都有应用,以信息的传感、转换、处理为核心,从基本物理概念入手,阐述热工量、机械量、几何量等参数的测量原理及方法。

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它的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这类效应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光电效应,即在光照射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利用这种效应所做成的器件有真空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第二类是内光电效应,即在光线照射下,能使物质的电阻率改变。这类器件包括各类半导体光敏电阻。第三类是光生伏特效应,即在光线作用下,物体内产生电动势的现象,此电动势称为光生电动势。这类器件包括光电池、光电晶体管等。光电效应都是利用光电元件受光照后,电特性发生变化。敏感的光波长是在可见光附近,包括红外波长和紫外波长。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直观和计数精确的优点,目前已在各种行业中普遍使用。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多种计数触发方式,它是由实际使用条件和环境决定的。有采用机械方式的接触式触发的,有采用电子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触发的,光电式传感器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电子传感器。采用光电传感器制作的光电式电子计数器。这种计数器在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作产品统计,有着其他计数器不可取代的优点。该例光电触发式电子计数器只有两位数,但通过级联可以扩展为四位,甚至多位。

1.2光电计数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计数器的辅助功能也逐渐增加,现在已经出现了多功能计数器,多功能计数器产品的响应度较高,交直、流电两用、耗能低、价格低、无机械碰撞、无磨损、使用寿命长,既可计数,又可计算。例如在毛衣编织机上运用,除可计数和计算外,还可实现断线报警。通用计数器不仅可测频率、周期还可以测多周期平均、时间间隔、频率比和累计等。频率计数器专门用

于测量高频和微波频率的计数器。微波计数器是以通用计数器和频率计数器为主配以测频扩展器而组成的微波频率计。它的测频上限已进入毫米波段,有手动半

自动、全自动3类。系列化微波计数器是电子计数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有光电计数的设计理念,因此有了光电计数的发展。在市场电子计数器行业需求增长有所减缓的现状下,产能扩张的势头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不仅导致生产与消费的失衡,而且还引发了电子计数器行业内的一系列恶性价格竞争,影响了电子计数器行业业的盈利能力。中国电子计数器行业市场现状,为外资企业入驻中国创造了条件,国际许多电子计数器行业企业已经看中在中国低成本拓展市场的机会,随着外资投入逐步加大,中国国内企业改革重组迅速加快。同时新的行业制度等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将促使我国电子计数器行业洗牌,企业兼并重组将在政策的促使下大力发展。由于当前电子计数器行业效益下滑,所以对电子计数器行业企业授信更要慎重。必须关注电子计数器行业子行业,关注电子计数器行业上下游企业,优化客户结构,针对电子计数器行业行业需求进行新产品开发。

国内的制造技术水平远不如国外,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

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我国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行。

目录

前言 (5)

第一章方案设计 (6)

第一节方案一 (6)

第二节方案二 (7)

第三节方案选定 (7)

第四节方案系统结构图 (7)

第二章硬件构成及功能 (8)

第一节S T C89c52系列单片机 (8)

1

第二节光电传感的原理与特性 (10)

第三节蜂鸣器原理 (12)

第四节L E D数码显示器简介………………………………………1 3

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14)

第一节发射与接收电路…………………………………………

1 4 第二节计数与显示电 (15)

第三节报警电路 (16)

第四章软件设计说明 (17)

第一节总模块流程图 (18)

第二节各模块流程图 (19)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2

附录…………………………………………………………………………………2 2

前言

1.1所谓的光电计数器是利用光电元件制成的自动计数装置。红外光电计数器分为二种,分别为红外遮光式计数器、红外反射式计数器。红外遮光式计数器,其工作原理是从红外发光管发射出的红外光线直射在光电元件(如光电管、光敏电阻等)上,每当这红外光线被遮挡一次时,光电元件的工作状态就改变一次,通过放大器可使计数记下被遮挡的次数。

红外反射式计数器,其工作原理是由红外发光管发射出的红外光线通过反射在光电元件(如光电管、光敏电阻等)上,每当这红外光线被反射接收一次时,光电元件的工作状态就改变一次,通过放大器可使计数记下被反射接收的次数。常用于记录成品数量或展览会参观者人数。

光电传感器是采用光电元件作为检测元件的传感器。它首先把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光信号的变化,然后借助光电元件进一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

3

信号。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

光自动化的计数提高了工业生产上的效率以及准确性,计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最终能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工业。随着生产自动化、设备数字化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对光电计数器的需求日益增多。光电计数器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课本所学知识,完成知识迁移,另一方面加强动手能力,识图能力及设计能力。进一步掌握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微弱信号的传送方式,以及接受信号的放大、检波、反向处理、以及传感器知识;掌握数字电路计数、译码、显示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熟悉常用元器件知识,并掌握其工作原理,进一步学会使用其进行电路设计;了解电路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学会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对所设计电路的软件Proteus仿真过程,了解Protel99 SE设计电路和了解绘制PCB板过程;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工艺素质,市场素质,团队精神;培养遇到问题,分析原因,查找原因的能力,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独立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设计创新的能力。光电计数器在实际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计数器可将机械或人工计数方式变为电子计数,并且采用LED数码显示,简单直观,可适用于诸多行业,以满足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需求。

1.2单片机概述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和串行通信接口,以及其他一些计算机外围电路等均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构成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为单片机。单片机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其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嵌入到各种仪器、设备中,这是其他计算机和网络都无法做到的。

4

第一章设计任务要求

设计光电计数器,实现无接触计数,主要用于工厂生产线工件计数。可采用遮光式光电传感器或者反射式光电传感器,要求使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光电管检测,要求光电发射管和接收管有30mm以上的间距,在制作实物可用导线引出长度,用LED数码显示器来显示0-999的范围计数,当数字超出999时,能够发出报警,并且能在报警后延时3秒钟自动关闭报警并自动重新计数同时可以手动清除报警,能够实现无接触计数,独立设计光电计数器电路原理图(包含电源部分),画出完整的电路原理图(包含电源部分)和PCB板图,查找资料,要求做出实物,可以使用万用板制作实物,独立完成。

第二章方案设计

第一节方案一

5

一、以STC89C52为核心的计数电路

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使用STC89c52单片机,电路简单,需要编写程序,可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各样的算术算法和逻辑控制,而且体积小,硬件实现简单,安装方便,可实现数码显示和键盘设定等多种功能。

采用遮光式光电传感器,将红外发光管与光电接收管相对安放,每当物体通过一次,红外光就被遮挡一次,光电接收管的输出电压就发生一次变化,这个变化的电压信号通过放大和处理后,形成计数脉冲,通过光电隔离耦合并行输入至STC89c52单片机的P1口,通过软件控制和键盘设定计数值并用LED加以显示,便可实现对物体的计数统计。

采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将红外发光管与光电接收管相邻安放,每当物体通过一次,红外光就被反射,光电接收管接收一次,光电接收管的输出电压就发生一次变化,这个变化的电压信号通过放大和处理后,形成计数脉冲,通过光电隔离耦合并行输入至STC89c52单片机的P1口,通过软件控制和键盘设定计数值并用LED加以显示,便可实现对物体的计数统计。

本设计除了单片机外无其他芯片,在发射与接收电路中也只简单的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和感光三极管组成检测部分。接线排线有规律、整齐、增强电路板的艺术美感。

第三节选定方案

采用方案一原因是方案二是控制方式难以实现复杂控制规律,控制方案的修改也较麻烦。而且在其计数显示部分就需要三个芯片,还需采用

6

7

CD4543驱动LED 的配接电路。而方案一的基于STC89c52单片机电路简单,而且与单片机课程悉悉相关,在以前实训中做过最小系统单片机的电路制作,对此也比较熟悉,思路清晰,易于制作,实现功能强,成功率高接线排线有规律、整齐、增强电路板的艺术美感等优点。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一,并采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第四节 方案系统结构图

图2-1系统结构图

电源

发射接收 计数显示

单片机 STC89c52

如图2-1所示整个光电计数器系统主要由电源部分、光电发射与接收电路、计数电路、报警电路这几个部分组成。当有物体经过时,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信号被物体反射至光电接收管,并被光电接收管所接收,光电发射与接收电路把被计数的物体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这时计数电路开始计数。

第三章硬件构成及功能

第一节 STC 89c52单片机

一、STC89c52引角功能

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

8

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P3口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ALE/PROG: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EA / VPP: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第二节 LED数码显示器简介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通电后能发光的半导体器件,其导电性质与普

9

通二极管类似。LED数码显示器就是由发光二极管组合而成的1种新型显示器件。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非常普遍。

一、LED数码显示器的结构

LED数码显示器是1种由LED发光二极管组合显示字符的显示器件。它使用了8个LED发光二极管,其中7个用于显示字符,1个用于显示小数点。

二、LED数码显示器有两种连接方法

(一)共阳极接法。把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在一起构成公共阳极,使用时公共阳极接+5V,每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电阻与输入端相连。当阴极端输入低电平时,段发光二极管就导通点亮,而输入高电平时则不点亮。

(二)共阴极接法。把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在一起构成公共阴极,使用时公共阴极接地。每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电阻与输入端相连。当阳极端输入高电平时,段发光二极管就导通点亮,而输入低电平时则不点亮。

在本设计中所采用的是共阴极LED数码显示器,其引脚排列如2-3图所示:

10

第四章硬件电路设计

第一节发射与接收电路

激光与接收电路如图4-1所示,发射与接收电路主要的功能是当有物体经过时,激光被物体遮挡,接收管不能接收到激光管发出的红外光线,这时计数电路开始计数。

将红外发光管与光电接收管相对安放,每当物体通过一次,红外光就被物体遮挡,光电接收管的输出电压就发生一次变化,输入至STC89c52单片机的P1口,通过软件控制和键盘设定计数值并用LED加以显示,便可实现对物体的计数统计。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处处都暗藏着红外光线,太阳是最常见的红外线发光体,还有火光、灯光、红外线遥控器和一些不可预知的光源。那么,我们身边所处的环境中这么多红外线光源,传感器里的红外线光敏二极管如何分辨环境里的红外光和红外发射管发出来的红外光?调制解调的办法:把激光管以某一频率进行调制,即让它以固定的频率闪烁。所以选用了激光调制电路,用特殊的接收管可以筛选出这一频率的红外光源。这样便可以达到去除外界环境光的干扰。因为环境里的红外光要么是没有频率的,要么就是有着自己固定的频率。像收音机一样,传感器只要以自己的频率发射,再以自己的频率接收就可以过滤其他频率光源的干扰了。

11

图4-1光电发射与接收电路原理图

第二节计数与显示电路

如图4-2所示为计数及显示电路,其显示部分是由4个8段LED管组成,而LED由三极管驱动显示。其计数部分是由单片机控制输出,由个位到千位依次进行。

12

13 a b f c g d e DPY 1

2

3

4

5

6

7

a b c d e f g

8dp dp 112a b f c g d e DPY a b c d e f g dp dp 29a b f c g d e DPY a b c d e f g dp dp 4

6a b f c g d e DPY a b c d e f g dp dp 3

8

U2

WK1WK2WK3WK4

第五章 软件设计说明

第一节 总模块流程图

一、总模块的流程图

如图5-1所示:

开始 初始化

光电传感电路

红外接收

STC89c52单片

数码管显示

等待、接收数据

图5-1总模块流程图

N o

14

结论

首先,通过这次光电计数器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单片机的专业知识,也深刻了解写一篇应用系统的步骤和格式,有过这样的一次训练,相信在各个方面都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本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主要是按照课题要求,运用所学的数字电路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设计,并进行电路焊接、调试,实现相应功能。在设计电路初期,由于没有设计经验,觉得无从下手,空有很多设计思想,却不知道应该选哪个,经过自己查找资料,我的设计渐渐有了头绪,通过查阅资料,逐渐确立系统方案,对单片机AT89S51的功能及其他芯片的认识和应用掌握力度不够,在软件设计程序时常常遇到问题,又找不到错误问题根源所在,老师看过我编写的程序之后凭着丰富的设计经验,一下子就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就是我对芯片应用和C语言编写程序的经验太少,速度过慢。我知道问题的根本原因之后,我认真研究并掌握了芯片的各种功能的应用和提高编写程序的准确度,变成速度。经过这次毕业设计之后我总结了要解决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就应该完全领会设计中所涉及的知识后再动手操作,不能急躁。在毕业设计期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巧,而最重要的就是学到了科学试验中的不可缺少的毅力和耐心。总之,知识必须通过应用才能实现其价值!有些东西以为学会了,但真正到用的时候才发现是两回事,所以我认为只有到真正会用的时候才是真的学会了。

15

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理论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院系: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 班级: 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6.6.6-2016.6.19 手机: 工业大学教务处

*注:此任务书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填写。

直线一级倒立摆控制器设计 摘要:采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了直线一级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MATLAB 分析了系统开环时倒立摆的不稳定性,运用根轨迹法设计了控制器,增加了系统的零极点以保证系统稳定。采用固高科技所提供的控制器程序在MATLAB中进行仿真分析,将电脑与倒立摆连接进行实时控制。在MATLAB中分析了系统的动态响应与稳态指标,检验了自动控制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0.引言 摆是进行控制理论研究的典型实验平台,可以分为倒立摆和顺摆。许多抽象的控制理论概念如系统稳定性、可控性和系统抗干扰能力等,都可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直观的表现出来,通过倒立摆系统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的控制理论和算法,非常的直观、简便,在轻松的实验中对所学课程加深了理解。由于倒立摆系统本身所具有的高阶次、不稳定、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许多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人员一直将它视为典型的研究对象,不断从中发掘出新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中以一阶倒立摆为被控对象,了解了用古典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如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控制器(极点配置)的设计方法,掌握MATLAB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 1.系统建模 一级倒立摆系统结构示意图和系统框图如下。其基本的工作过程是光电码盘1采集伺服小车的速度、位移信号并反馈给伺服和运动控制卡,光电码盘2采集摆杆的角度、角速度信号并反馈给运动控制卡,计算机从运动控制卡中读取实时数据,确定控制决策(小车运动方向、移动速度、加速度等),并由运动控制卡来实现该控制决策,产生相应的控制量,使电机转动,通过皮带带动小车运动从而保持摆杆平衡。 图1 一级倒立摆结构示意图

按键实现0~9999计数器 单片机

按键调节数码管显示 功能:通过按键加减数码管所显示的数字 按下k1加1,最大加到9999 按下k2减1,最小减到0 按下k3清零复位 C语言程序 //---------------------------------------------------------------------- //名称:按键调节数码管显示 //---------------------------------------------------------------------- //功能:通过按键加减数码管所显示的数字 // 按下k1加1,最大加到9999 // 按下k2减1,最小减到0 // 按下k3清零复位 //---------------------------------------------------------------------- //姓名:陈润源 //地点: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时间:2019年4月6日21:40:41 //----------------------------------------------------------------------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k1 = P1^0; //加 sbit k2 = P1^1; //减

sbit k3 = P1^2; //复位 void key(void); void display(void); uchar code 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 0x92,0x82,0xf8,0x80,0x90}; //数组 char m=99,n=98; //显示初值,m,n的值决定开机显示数值 //**************************************** //延时程序 //**************************************** void delayms(uint xms) { uint i,j; for(i=xms;i>0;i--) for(j=110;j>0;j--); } //*********************************************** //显示程序 //*********************************************** void display(void) { P2=0X08; P0=table[m%10]; //显示个位 delayms(5); P2=0X04; P0=table[m/10]; //显示十位 delayms(5); P2=0X02; P0=table[n%10]; //显示百位 delayms(5); P2=0X01; P0=table[n/10]; //显示千位 delayms(5); } //*************************************************** //按键处理 //*************************************************** void key() { if(k1==0) //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 { //延时消抖 delayms(10); if(k1==0) //再次检测是否真正按下按键 { m++; //m自加一 if(m>=100) //如果m加到100则n加一 (限制m的取值范围) 个位、十位最大显示99 {

光电计数器(数电)

(理工科类) Ⅰ、课程设计(报告)题目: 对生产线产品计数的光电计数器设计 Ⅱ、课程设计(论文)工作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电子技术基础(模 电、数电)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常见电子集成器件的使用。2、通过设计一个模数结合 的小型电子电路系统,使学生了解电子电路设计的方法、步骤;学会元器件的选用;学会用软件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开展实践创新的能力。 3、通过搭建调试电路,进 一步熟悉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 4、通过绘制电路图,熟悉 Protel的使用,扩充专业知识技能。 5、规范化训练学生撰写技 术研究报告,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二、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 1、基本部分: 1)由光耦实现产品监测; 2)由计数器对脉冲信号计数,计数结果经LED显示; 3)计数范围0~99,电路具备手动清零功能。 4)根据要求设计电路,画出原理图,用EWB仿真,验证设计方案;

5)学习使用Protel,画出系统的PCB图。 2、发挥部分: 1)计数结果要求实现十位数的动态“零消隐”,即:当计数结果不超过10时,十位数的那个数码管无显示; 2)报告第三部分给出其他设计方案,画出仿真实现的电路图,并与参考方案对比分析。 三、课程设计考核 平时20%;验收40%;报告40%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时代。传感与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必要处理的基础技术,是获取信 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手段,无法获取信息则无法运用信息。 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它的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这类效应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光电效应,即在光照射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利用这种效应所做成的器件有真空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第二类是内光电效应,即在光线照射下,能使物质的电阻率改变。这类器件包括各类半导体光敏电阻。第三类是光生伏特效应,即在光线作用下,物体内产生电动势的现象,此电动势称为光生电动势。这类器件包括光电池、光电晶体管等。光电效应都是利用光电元件受光照后,电特性发生变化。敏感的光波长是在可见光附近,包括红外波长和紫外波长。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直观和计数精确的优点,目前已在各种行业中普遍使用。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多种计数触发方式,它是由实际使用条件和环境决定的。有采用机械方式的接触式触发的,有采用电子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触发的,光

光电计数器实验报告

光电计数器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李志 学号081244115 专业名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指导教师易煦农 时间日期2011-10-19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时代。传感与检测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获得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必要处理 的基础技术,是获取信 息和处理加工信息的手段,无法获取信息则无法运用信息。 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它的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这类效应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光电效应,即在光照射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利用这种效应所做成的器件有真空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第二类是内光电效应,即在光线照射下,能使物质的电阻率改变。这类器件包括各类半导体光敏电阻。第三类是光生伏特效应,即在光线作用下,物体内产生电动势的现象,此电动势称为光生电动势。这类器件包括光电池、光电晶体管等。光电效应都是利用光电元件受光照后,电特性发生变化。敏感的光波长是在可见光附近,包括红外波长和紫外波长。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直观和计数精确的优点,目前已在各种行业中普遍使用。数字式电子计

数器有多种计数触发方式,它是由实际使用条件和环境决定的。有采用机械方式的接触式触发的,有采用电子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触发的,光电式传感器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电子传感器。采用光电传感器制作的光电式电子计数器。这种计数器在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作产品统计,有着其他计数器不可取代的优点。 【关键词】光电效应光电传感器光电计数器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age of information, it is the access to information, treatment information, us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Sensing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is the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necessary to deal with the underlying technology, is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means of processing information, unable to get information you won't be able to use information. Photoelectric sensor is a light signal into an electric signal of the sensor. I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These effects can be broadly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The first type is outside of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namely, in daylight, can make the tungsten surface. Use this effect caused by device with vacuum photocell, photomultiplier tubes, etc. The second category is the photoelectric effect, i.e., in the light, can make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he material change. Such devices include various types of photosensitive semiconductor. The third category is photo voltaic effect, in the light, the objects within the EMF EMF, this is called light-induced electromotive force. This class of

传感器测速实验报告(第一组)

传感器测速实验报告 院系: 班级: 、 小组: 组员: 日期:2013年4月20日

实验二十霍尔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K H IB,当被测圆盘上装有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本实验采用3144E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当转盘上的磁钢转到传感器正下方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反之输出高电平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尔转速传感器、直流电源+5V,转动源2~24V、转动源电源、转速测量部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下图所示,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装于转动源的传感器调节支架上,调节探头对准转盘内的磁钢。 图 9-1 霍尔转速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15V直流电源加于霍尔转速器的电源输入端,红(+)、黑( ),不能接错。 3、将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插入数显单元F,用来测它的转速。 4、将转速调解中的转速电源引到转动源的电源插孔。 5、将数显表上的转速/频率表波段开关拨到转速档,此时数显表指示电机的转速。 6、调节电压使转速变化,观察数显表转速显示的变化,并记录此刻的转速值。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处理 1、记录频率计输出频率数值如下表所示: 电压(V) 4 5 8 10 15 20 转速(转/分)0 544 930 1245 1810 2264 由以上数据可得:电压的值越大,电机的转速就越快。 六、思考题 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是否有所限制? 答:有,测量速度不能过慢,因为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的周期过长,大于读取脉冲信号的电路的工作周期,就会导致计数错误。 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十二只磁钢,能否只用一只磁钢? 答:如果霍尔是单极的,可以只用一只磁钢,但可靠性和精度会差一些;如果霍尔是双极的,那么必须要有一组分别为n/s极的磁钢去开启关断它,那么至少要两只磁钢。

单片机频率计数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频率计数器设计 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过程装备与测控工程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起讫日期: 指导教师:

摘要 数字频率计是计算机、通讯设备、音频视频等科研生产领域不可缺少的测量仪器。它是一种用十进制数字,显示被测信号频率的数字测量仪器。它的基本功能是测量正弦信号,方波信号以及其他各种单位时间内变化的物理量。本课程设计主要设计一个简易的频率计,来实现信号在0-9999HZ范围内周期变化的方波频率的测定。 该文主要介绍了基于STC89C52 单片机频率计的设计方案和实现方法,该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重点给出了具体硬件电路图和软件流程图以及具体工作原理。硬件部分通过洞洞板的布线设计帮助,可以确保焊接时尽量少的飞线和出错。软件通过keil μvision编译及调试,其中在P1.7口编入了一个5500HZ的方波,用以仿真调试该频率计的软硬件功能是否能够实现输出频率的功能。另外,本设计多增加了一个按键功能,通过一个按键来控制定时计数器的开始和关闭。该频率计还带有3*3的矩阵键盘,可以作为扩展应用区,通过编程实现。本设计中用的是LED共阴数码管,输出频率时采用的事动态显示的方法。 关键词:频率计;单片机;动态显示

目录 一、频率计数器的设计任务和要求 (1) 1.1 频率计数器的设计任务 (1) 1.2 设计要求及发挥部分 (1) 二、方案的总体设计 (1) 2.1 方案的设计 (1) 2.2 方案的整体框图 (2) 2.3 方案的说明 (2) 三、硬件设计 (2) 3.1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 (2) 3.1.1 上电复位电路 (2) 3.1.2 晶振电路 (3) 3.2 LED数码管显示电路 (3) 3.3 整体电路 (4) 四、软件设计 (4) 4.1 程序流程图 (5) 4.2 初始化子函数 (5) 4.3 延时子函数 (5) 4.4 中断子函数 (5) 五、系统的调试和说明 (6) 5.1 C程序的说明 (6) 5.2 C程序编译的结果 (6) 5.3 实物图 (7) 六、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8) 6.1设计总结 (8) 6.2 设计心得 (9) 七、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产品计数器课设1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产 品 计 数 器

光电计数器的设计 摘要 本系统采用的是以单片机STC89c52为核心的自动计数器。采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将激光发射管与接收管相邻安放,每当物体通过一次,激光就被物体遮挡一次,光电接收管的输出电压就发生一次变化,这个变化的电压信号通过放大和处理后,形成计数脉冲,输入至STC89c52单片机的P1口,通过软件控制用LED 加以显示,便可实现对物体的计数统计。本计数器可将机械或人工计数方式变为电子计数,并且采用LED数码管显示,可适用于诸多行业,以满足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需求。 所谓的光电式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它的理论基础是光电效应。这类效应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外光电效应,即在光照射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利用这种效应所做成的器件有真空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第二类是内光电效应,即在光线照射下,能使物质的电阻率改变。这类器件包括各类半导体光敏电阻。第三类是光生伏特效应,即在光线作用下,物体内产生电动势的现象,此电动势称为光生电动势。这类器件包括光电池、光电晶体管等。光电效应都是利用光电元件受光照后,电特性发生变化。敏感的光波长是在可见光附近,包括红外波长和紫外波长。市场上的光电计数器采用的光电传感器有摄像头、光电管等,采用的光的种类有普通光和激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等。光电传感器一般由光源、光学通路和光电元件三部分组成。光电式传感器是以光电器件作为转换元件的传感器,光电检测方法具有精度高、应用快、非接触等优点,而可测参数多,光电传感器的结构简单,形式灵活多变因此,光电式传感器在检测和控制中应用非常广泛。 【关键词】计数器光电传感器单片机数码管

气垫导轨实验报告

基础物理实验实验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实验名称】 气轨上弹簧振子的简谐振动 【实验简介】 气垫导轨的基本原理是在导轨的轨面与滑块之间产生一层薄薄的气垫,使滑块“漂浮”在气垫上,从而消除了接触摩擦阻力。虽然仍然存在着空气的粘滞阻力,但由于它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滑块的运动几乎可以视为无摩擦运动。由于滑块作近似的无摩擦运动,再加上气垫导轨与电脑计数器配套使用,时间的测量可以精确到0.01ms(十万分之一秒),这样就使气垫导轨上的实验精度大大提高,相对误差小,重复性好。利用气垫导轨装置可以做很多力学实验,如测量物体的速度,验证牛顿第一定律;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测量重力加速度;研究动量守恒定律;研究机械能守恒定律;研究简谐振动、阻尼振动等。本实验采用气垫导轨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 【实验目的】 1. 观察简谐振动现象,测定简谐振动的周期。 2. 求弹簧的倔强系数和有效质量。 3. 观察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 4.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

【实验仪器与用具】 气垫导轨、滑块、附加砝码、弹簧、U 型挡光片、平板挡光片、数字毫秒计、天平等。 【实验内容】 1. 学会利用光电计数器测速度、加速度和周期的使用方法。 2. 调节气垫导轨至水平状态,通过测量任意两点的速度变化,验证气垫导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 3. 测量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并考察振动周期和振幅的关系。滑块的振幅 A 分别取 10.0, 20.0, 30.0, 40.0cm 时,测量其相应振动周期。分析和讨论实验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若滑块做简 谐振动,应该有怎么样的实验结果?) 4. 研究振动周期和振子质量之间的关系。在滑块上加骑码(铁片)。对一个确定的振幅(如取A=40.0cm)每增加一个骑码测量一组 T。(骑码不能加太多,以阻尼不明显为限。) 作 T2-m 的 图,如果 T 与 m 的关系式为T2= 42m1+m0,则 T2-m 的图应为一条直线,其斜率为,截距为。 k 用最小二乘法做直线拟合,求出 k 和 m0。 5. 研究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在滑块上装上 U 型挡光片,可测量速度。作 v2-x2 的图,看改图是否为一条直线,并进行直线拟合,看斜率是否为,截距是否为,其中,T 可测出。 6. 研究振动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固定振幅(如取 A=40.0cm),测出不同 x 处的滑块速度,由此算出振动过程中经过每一个 x 处的动能和势能,并对各 x 处的机械能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7. 改变弹簧振子的振幅 A,测相应的V max,由V max2A2关系求 k,与实验内容 4 的结果进行 比较。 8. 固定振幅(如取 A=40.0cm),测0、A4、A2、34A处的加速度。 【数据处理】 1. 实验仪器的调试 多次测量滑块从左到右和从又到左做运动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差并多次调平,最终将经过两 个光电门的速度差控制在了 0.5% 以内。 2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目:生产线自动装箱计数监控器 逻辑电路设计与实验 学生姓名:潘垒坚 学 院:电力学院 班 级:自动化13-1 指导教师:王艳荣 2015年7月 日 学校代码:10128 学 号: 201311204018

摘要 自动化系统不仅已成为了工业和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经济发展平的重要标志。工业生产中常常需要自动统计产品的数量并实现对生产线的整体控制,本次设计的生产线自动装箱计数监控器采用光电传感器与计数器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物件的数目统计。设计中采用光电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产生正弦脉冲,通过放大滤波整形电路将信号整形为矩形脉冲。将该脉冲通过“罐、箱”计数器实现对罐和箱的计数,最终在数码显示管上显示所计数目。设计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控制电路实现在箱子未满时持续加入饮料罐,在箱子已满时设备停止工作直到下一空箱到来后设备再次启动并重新加入饮料罐,同时整体电路也可以手动启动、停止和清零控制。本设计经Multisim和实测验证均可达到预期要求。 关键词:光电传感器;自动统计;计数监控器;滤波整形;控制电路

目录 一、设计任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设计题目 (1) 1.2设计目的 (2) 1.3设计内容和要求 (2) 1.3.1设计内容 (2) 1.3.2设计要求 (2) 二、设计方案论证及方框图 (2) 2.1题目要求简析 (2) 2.2方案设计与论证 (2) 2.2.1方案一 (2) 2.2.2方案二 (2) 2.2.3方案选择 (2) 2.3电路分块 (3) 2.4电路结构方框图 (3) 三、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4) 3.1信息采集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信号产生 (4) 3.1.2信号放大 (4) 3.1.3信号整形 (5) 3.2计数显示电路 (5) 3.2.1罐计数显示电路 (6) 3.2.2箱计数显示电路 (6) 3.2.3计数显示总电路 (7) 3.3状态控制电路 (7) 3.4总电路原理图 (9) 四、电路元器件选择与实际测试 (9)

单片机一个按键的多次击键组合判别技巧

《一个按键的多次击键组合判别技巧》大话篇 小匠自从上次在旧社区发表了一篇《<程序编写规范倡议书>大话篇》后,好久没有发表"高"论了.急坏了一帮MM,以为小匠退隐江湖了。 (斑竹在旁问道:“MM”不是“Mie Mie”,而是“Ma Ma”吧?) 论坛内外谣言四起,有人说小匠改行了,不做程序匠,改做泥水匠了;还有人说小匠上阿富汗反恐怖去了;其实非也,只因新板论坛启用后,小匠一直用不惯...... (斑竹在旁笑道:是“用不来”吧?) 今天,小匠再次隆重登坛献演。贴一个小程序段..... (斑竹道:我看是“蹬痰现眼”吧?) (程序匠人贴完帖子,下到后台,一边洗着手上残余的浆糊,一边哼着小曲:“如果你的‘芯’是一座作坊,我愿作那不知疲倦的程序匠,……”) (一黑客悄悄贴近匠人,将一个废弃的浆糊桶扣到匠人头上......)

(匠人忙问:“斑竹,谁把灯给关了?”) (众人哈哈大笑!......) 一个按键的多次击键组合判别技巧 有时在设计中,往往要用一个按键来输入多种信息。如:单击/双击/三击、短击/长击、还有各种组合击键方式。可以用以下程序来做。如果按键闭合时间<500MS,判断为一次短击(0); 如果按键闭合时间>500MS,判断为一次长击(1); 两次击键时间间隔应<700MS,如果按键释放后700MS内无键按下,则结束读键。 读键完毕返回一个键号值KEY_NUM。其意义如下: KEY_NUM 意义 00000000 无键按下过 00000001 无意义 00000010 单次短击 00000011 单次长击 00000100 短击+ 短击 00000101 短击+ 长击 00000110 长击+ 短击 00000111 长击+ 长击

学士学位论文—-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计控学院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Xxx university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光电计数器 系另寸电气工程系 专业班级______ 电气XXX班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 XX ________ 学号XXXX 指导教师XX ___________ 提交日期2015年6月24日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 光电计数器是利用光电元件制成的自动计数装置。其工作原理是从光源发出的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光电元件(如光电管、光敏电阻等)上,每当这束光被遮挡一次时,光电元件的工作状态就改变一次,通过放大器可使计数器记下被遮挡的次数。光电计数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常用于记录成品数量,例如绕线机线圈匝数的检测、点钞机纸币张数的检测、复印机纸张数量的检测,或展览会参观者人数。 光电计数器与机械计数器相比,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技术频率高、能和计算机链接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本文即介绍基于MCS-51单片机的光电技术器。 关键词:单片机;光电计数器;数码显示;自动报警

齐齐哈尔大学计控学院电气工程系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1设计目的及意义 (1) 2设计内容 (1) 2.1系统整体设计 (1) 2.1.1 实验方案 (1) 2.1.2光电计数器结构框图 (2) 图1光电计数器结构框图 (2) 2.2系统硬件设计 (2) 2.2.1 稳压直流电源电路 (2) 2.2.2发射接收电路 (3) 2.2.3显示电路 (3) 2.2.4报警电路 (4) 2.2.5硬件系统 (4) 2.3系统软件设计 (6) 3结论7 4参考文献 (8)

红外计数器实验报告

红外计数器设计报告一:任务分析。 二:设计方案。 三:电路设计。 四:焊接与调试。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 六:实验感想。 参考文献 元件件清单

一:任务分析 本电路的实验指导思想是利用红外发光管发射红外线,红外接收管接受此红外线并将其放大,整流形成高电平信号。当有人或物体挡住红外光时,接收管没有接收到红外信号,运算放大器将输出低电平;当移开物体时,运算放大器输出高电平,同时计数器计数这个上升沿脉冲,并经译码器驱动电路是数码管显示数值。 这样就可以统计红外对管物体触发的次数。范围在0~99之间计数。 二:设计方案 1.设计原理 该计数器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是用光电感应器实现对触发感应红外信号数量的采集,将信号传送到防干扰的迟滞比较器,共经过两级比较器,传输信号脉冲,通过74LS190计数器进行计数,计数范围是0~99,通过 74LS248七段译码器进行译码,输出信号给LED数码管进行显示。其中,个位计数器的进位标志位接到十位计数器的计数控制端CLK控制十位计数器工作计数,因为74LS190是十进制计数器,计数的结果是BCD码0000~1001,经过译码器数码管后显示的十进制00~99。实验原理是,每当光电传感器接收到信号,信号在通过两级比较器后,就会有一个上升沿信号作为时钟信号,控制计数器工作,同时计数开始,每触发一次到移开形成一个上升沿脉冲,并且只能计数一次。 2.红外对管计数器系统简介

(1)红外计数器系统的组成 1.74LS190 (1)个位计数器 时钟脉冲给的是比较器的输出信号,计数器自上电起一直处于初始00状态,每当有物体经过光电对管之间时,计数器的CP 端就接收到上升沿信号,开始计数。进位输出端接到十位计数器的时钟脉冲端,四个输出引脚的信号作为七段译码器的输入信号。 (2)十位计数器 时钟脉冲给的是比较器的输出信号,计数器的CP端就接收到上升沿信号时,还不能进行计数,只有当个位的计数溢出时时钟脉冲CLK端有上升沿触发才有效,进行计数。

课程设计_光控计数器

课程设计 ------------光控计数器 学校: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姓名: 学号: 时间:2010-6-19

指导老师: 一章设计要求 本设计主要是利用光线的通断来统计进入实验室人数。要求设计两路光控电路.一路放置在门外.另一路设置在门里.当有人通过门口时(无论是进入或走出房间).都会先触发一个光控电路.再触发另一个光控电路.要求根据光控电路产生触发脉冲的先后顺序.判断来人是进入还是离开实验.当有人进入实验室时令计数器进行加计数.当有人离开实验室时进行减计数;要求计数器的最大计数容量为99人.并用数码管显示数字。 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光控电路、触发脉冲、加减计数、显示译码和数码显示.其工作原理框图如下:

2.2 工作原理 首先由光控电路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经施密特触发器整形触发脉冲.输出计数脉冲信号。再通过计数器和译码器.在LED数码显示管上显示数目的增加或减少.实现自动计数的功能。 第三章电路设计 3.1元器件介绍 3.1.1施密特触发器 经光电部分出来的波形是不规则的.需要经过施密特触发器进行整形。在此课题中选用的施密特触发器是555定时器。 3.1.2 555定时器

555定时器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中规模集成电路。它使用灵活、方便.只需外接少量的阻容元件就可以构成单稳、多谐和施密特触发器.广泛用于信号的产生、变换、控制和检测。在此课题中主要是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双D 触发器所需要的时钟脉冲。其引脚图如图一。 U 12L M 555C N G N D 1D I S 7O U T 3 R S T 4V C C 8 T H R 6C O N 5T R I 2 图一 3.1.3 双D 触发器 本课题中选用的是74LS74双D 触发器.用于和其它芯 片一起构成时序逻辑电路。由于74LS74是上升边沿触发的边沿D 触发器.电路结构是维特—阻塞型的.所以又称维特—阻塞触发器。它要求控制端D 的信号应超前CP 脉冲上升边沿2Tpd1时间建立.并要求在CP 脉冲触发边沿到来后继续维持1Tpd1时间(此处的Tpd1是TTL 门的平均传输延迟时间)。其中一个D 触发器引脚结构如图二。

NaI(Tl)闪烁谱仪实验报告材料

实验5:NaI(Tl)闪烁谱仪 实验目的 1. 了解谱仪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 2. 学习分析实验测得的137Cs γ谱之谱形。 3. 测定谱仪的能量分辨率及线性。 容 1. 调整谱仪参量,选择并固定最佳工作条件。 2. 测量137Cs 、65Zn 、60Co 等标准源之γ能谱,确定谱仪的能量分辨率、刻度 能量线性并对137Cs γ谱进行谱形分析。 3. 测量未知γ源的能谱,并确定各条γ射线的能量。 原理 )1(T NaI 闪烁谱仪由)1(T NaI 闪烁体、 光电倍增管、射极输出器和高压电源以及线性脉冲放大器、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或多道分析器)、定标器等电子学设备组成。图1为)1(T NaI 闪烁谱仪装置的示意图。此种谱仪既能对辐射强度进行测量又可作辐射能量的分析,同时具有对 γ射线探测效率高(比G-M 计数器高几十倍)和分辨时 间短的优点,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辐射探测装置。

当γ射线入射至闪烁体时,发生三种基本相互作用过程,见表1第一行所示:(1)光电效应;(2)康普顿散射;(3)电子对效应。前两种过程中产生电子,后一过程出现正、负电子对。这些次级电子获得动能见表1第二行所示,次级电子将能量消耗在闪烁体中,使闪烁体中原子电离、激发而后产生荧光。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将收集到的这些光子转换成光电子,光电子再在光电倍增管中倍增,最后经过倍增的电子在管子阳极上收集起来,并通过阳极负载电阻形成电压脉冲信号。γ射线与物质的三种作用所产生的次级电子能量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一条单能量的γ射线,闪烁探测器输出的次级电子脉冲幅度仍有一个很宽的分布。分布形状决定于三种相互作用的贡献。 表1 γ射线在NaI(Tl)闪烁体中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

音乐数字彩灯控制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引言 (2) 1.设计意义与要求 (3) 1.1设计意义 (3) 1.2设计要求 (3) 2.方案设计 (4) 2.1 设计思路 (4) 2.2 方案设计 (5) 2.2.1 方案一 (5) 2.2.2方案二 (6) 2.3 方案比较 (7) 3. 部分电路设计(方案一) (8) 3.1芯片逻辑功能介绍 (8) 3.2脉冲信号电路 (14) 3.3 循环电路 (16) 3.4 选通电路图 (20) 3.4 显示电路 (21) 4、调试与检测 (22) 4.1 调试中故障与解决办法 (22) 4.2 调试与运行结果 (22) 仿真操作步骤及使用说明 (23) 5.1各部件说明: (23) 5.2操作说明: (23) 结束语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音乐数字彩灯控制器电路图 (26)

引言 作为一位工科学生,特别是学自动化的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用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更加注重的是思维模式,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自动化技术不断提高,我们所学习的自动化技术知识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数字电路技术是本次课程设计的基础,在完成了《数字电路基础》课程教学后,此次的课程设计是对基础知识的一个实践操作。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学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学过的芯片的功能,达到学以致用。 我们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们所选的是“音乐数字彩灯控制器设计”,我们依照自己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弄清原理,画出电路图,然后仿真,已达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具体化。 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初步学习到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道如何去快速且集中去解决实际问题,高效率的去完成既定任务。同时,在此次课程设计中,也培养了我们的耐心细心以及恒心,锻炼我们的能力。

红外光电计数器实验报告(DOC)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5 /2016 学年第1 学期) 课程名称:小型数据设计 题目:红外线计数器 专业班级:计算机1401 学生姓名:何亚茹赵君王中昆 学号:140210122 140210107 140210121 指导教师:生龙 设计周数:二周 设计成绩: 2016年01月08日

目录 1 程序设计 (1) 2 课程设的主要内容 (1) 2.1设计的要求.............. . (1) 2.2创新方案及原理分析 (1) 2.3方案论证与选择 (2) 2.4软件的设计 (3) 3主要芯片设计 (4) 3.1介绍 (4) 3.2 51 单片机的特点 (5) 3.3数码管 (7) 4系统设计 (8) 4.1单片机最小设计系统 (8) 4.2红外线检测电路 (9) 4.3计数显示部分 (10) 4.4蜂鸣器报警电路 (10) 4.5按键控制电路 (11) 5 红外计数器程序设计 (11) 5.1主程序设计 (11) 5.2子程序设计 (13) 6总结 (15) 7参考文献 (16)

1、程设计目的 课利用AT89C51单片机来制作一个手动计数器。通过具体的项目设计包括确定控制任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硬件系统设计、控制程序的设计等,以便掌握单片机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和方法,掌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产品开发的技术方法,培养个人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2.1设计的要求 1.利用AT89C51单片机来制作一个红外线计数器。有物体经过红外对管时计数一次。计数的范围是0~99, 计数满时,又从零开始计数。 2.整个系统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具有报警能力。 3.将计数值准确显示出来。 2.2创新方案及原理分析 总体电路是由AT89C51单片机系统、红外光电管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数码管显示部分、复位电路部分组成,其结构如图2.1所示 图 2.1 整体方框图 红外传感器感受到外界信息时,产生高低电平,通过软件程序设置单片机内部寄存器,当传感器的高低脉冲被单片机接收到时,单片机产生中断,中断产生后进入中断服务程序,通过设置中断服务程序,进行计数。并通过P0 口将计数信息传送至数码管,数码管显示计数的个数。当电路断电后重新启动计数器时,系统自动复位(上电自动复位),以00开始重新计数。

光电计数器

电子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光电计数器 小组成员 所在学院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前言 (2) 一、设计任务 (2) 二、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3) 三、设计方案比较 (3) 四、主要元件介绍 (5) 五、电路设计 (10) 六、电路焊接与调试、故障分析与解决 (16) 七、收获与体会 (17) 八、参考文献 (17) 九、附仿真图、元件清单和实物图 (17)

光电计数器 指导教师 摘要: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直观和计数精确的优点,目前已在各种行业中普遍使用。数字式电子计数器有多种计数触发方式,它是由实际使用条件和环境决定的。有采用机械方式的接触式触发的,有采用电子传感器的非接触式触发的,光电式传感器是其中之一,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电子传感器。这种计数器在工厂的生产流水线上作产品统计,有着其他计数器不可取代的优点。该例光电触发式电子计数器只有两位数,但通过级联可以扩展为四位,甚至多位。本文针对光电计数器的设计要求,翻阅了一些资料,基本能实现其所要求的功能。 关键词:电子计数器计数触发光电式传感器 Abstract:Digital electronic counter intuitive and counting accurate advantages, has currently in various industries commonly used. Digital electronic counter have multiple counts, it is triggered by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use and environments. Using the contact of mechanical way, have use trigger non-contact electronic sensors, photoelectric sensor trigger is one of these, it is a kind of non-contact electronic sensors. This counter on the factory production lines for product statistics, has the advantages of other counter irreplaceable. This example photoelectric trigger type electronic counter only two digits, but through the cascade can be extended for four, even more. Aiming a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photoelectric counter, looked up some material, basic can realize its the required functions. KEY WORDS: electronic counters counting trigger photoelectric sensor 前言 在啤酒、汽水和罐头等灌装生产线上,常常需要对随传送带传送到包装处的成品瓶进行自动计数,以便统计产量或为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光电计数器是通过红外线发射和接收进行计数,有直射式和反射式两种,通常用于流水线作业工件计数。直射式的发射、接收分体,发生器和接收器分别置于流水线两边,中间没有阻挡时发射器的红外线射到接收器,接收器收到发射来的红外线,经相反处理使之没有信号输出,有工件经过时挡住光路,接收机失去红外线信号的便输出一个脉冲信号到运算累加器进行计数。发射式是发射、接收同体,置流水线一边,前面没有工件往下流时,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直接射出没有发射,接收器没有接收到反射来的红外线信号没有输出。有工件经过时挡住光电路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信号发射到接收器上,接收器接收到反射来的红外线信号便输出一个脉冲信号到运算累加器进行计数。 一、设计任务

数字电路实验 计数器的设计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七计数器的设计 姓名:黄文轩 学号:17310031 班级:光电一班

一、实验目的 熟悉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掌握J-K触发器构成异步计数器和同步计数器。 二、实验器件 1.数字电路实验箱、数字万用表、示波器。 2.虚拟器件: 74LS73,74LS00, 74LS08, 74LS20 三、实验预习 1. 复习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方法 ①根据设计要求获得真值表 ②画出卡诺图或使用其他方式确定状态转换的规律 ③求出各触发器的驱动方程 ④根据已有方程画出电路图。 2. 按实验内容设计逻辑电路画出逻辑图 Ⅰ、16进制异步计数器的设计 异步计数器的设计思路是将上一级触发器的Q输出作为下一级触发器的时钟信号,置所有触发器的J-K为1,这样每次到达时钟下降沿都发生一次计数,每次前一级 触发器从1变化到0都使得后一级触发器反转,即引发进位操作。 画出由J-K触发器组成的异步计数器电路如下图所示:

使用Multisim仿真验证电路正确性,仿真图中波形从上到下依次是从低位到高位 触发器的输出,以及时钟信号。: 可以看出电路正常执行16进制计数器的功能。 Ⅱ、16进制同步计数器的设计 较异步计数器而言,同步计数器要求电路的每一位信号的变化都发生在相同的时间点。

因此同步计数器各触发器的时钟脉冲必须是同一个时钟信号,这样进位信息就要放置在J-K 输入端,我们可以把J-K端口接在一起,当时钟下降沿到来时,如果满足进位条件(前几位触发器输出都为1)则使JK为1,发生反转实现进位。 画出由J-K触发器和门电路组成的同步计数器电路如下图所示 使用Multisim仿真验证电路正确性,仿真图中波形从上到下依次是从低位到高位触发器的输出,计数器进位输出,以及时钟信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