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考试题
接触网考试题

1、区间支柱的限界一般为3.1米,站场的限界最小2.7米,根据设计限界进行开挖。
2、段及曲外段,中间柱及中心柱上部横卧板在线路侧,下部横卧板在田野侧;转换柱上部横卧板在田野侧,下部横卧板在线路侧。
3、区内段,中间柱、中心柱及转换柱的上部横卧板均在田野侧,下部横卧板均在线路侧。
4、在直线段,锚基础的位置都在其下锚前一跨非支线的延长线上,即非支转换点在线路上的投影点(线路上拉出值的位置)与下锚柱的中心的连线上。
5、锚板拉杆外漏环距地面为500mm。
7、锚杆的主焊接口面朝地面。
8、锚板埋设后与地面成45度角,特殊困难地形按设计要求施工,但最大不得超过60°9、基础开挖应按图中给定基础型号周边加大50mm进行1、曲内支柱最小允许侧面限界值为(C)mm。
A. 2440B. 2440+44000/RC. 2440+40500/R+H×h/1500D. 2440+44000/R+H/15002、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与横腹杆结合处裂纹宽度为( B )mm以下的可以使用。
(A)0.1 (B)0.15 (C)0.2 (D)0.253、支柱回填夯时,每回填( B )m应夯实一次。
(A)0.2 (B)0.3 (C)0.4 (D)0.54、拉线本线要贴靠楔形线夹的( C )侧。
(A)凸边(B)斜边(C)直边(D)曲边5、吸上线常用( B )(mm)的扁钢制成。
(A)50³*8 (B)80³*5 (C)50³*4 (D)40³*56、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 C )时,便可立钢柱。
(A)50%(B)60%(C)70%(D)80%7、混凝土支柱设有横卧板时,其上部横卧板顶面低于地面( B )。
(A)0.1m (B)0.3m (C)0.5m (D)0.7m8、架空“110KV”电线路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B )。
(A)2m (B)3m (C)4m (D)5m9、架空“220KV”电线路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C )。
接触网专业考试(试卷编号1122)

接触网专业考试(试卷编号1122)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1.[单选题]单位在营业期间,下列( )做法是错误的。
A)遮挡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B)在安全出口处设置疏散标志C)当营业场所人数过多时,限制进入人数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Ⅱ级维修项目的有()。
A)两个以上接触网工区进行的联合作业B)接触网悬挂、分相、分段、线岔等检查调整C)接触网吸上、回流线、上部地线、附加悬挂检查维护D)站内、栅栏及隧道内电力设备检修3.[单选题]绝缘子的公称泄露距离不小于( )mm 。
()A)500B)400C)300D)2504.[单选题]承力索的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m,同一跨距内不允许有两处接头。
A)1B)2C)3D)0.45.[单选题]合肥轨道交通采用的是( )型汇流排。
A)PAC120B)PAC110C)PGC120D)PGC1106.[单选题]非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两接触线水平垂直距离标准状态:()。
A)标准值±20mmB)标准值±30mmC)标准值±50mm7.[单选题]各种材质的电连接线夹最高允许使用温度不得超过以下规定:铝青铜合金为()℃,铜镍硅合金为150℃。
A)80B)90C)95D)1258.[单选题]柔性接触网属于我国 ( ) 的接触悬挂形式。
A)现代B)传统C)未来D)都不是9.[单选题]供电段每年应对接触网线路周围()公里以内的所有污染源进行调查,确定污秽等级,明确绝缘部件监测监控及清扫维护要求。
A)1B)2C)3D)510.[单选题]非绝缘锚段关节设计极限温度下,两悬挂各部分(包括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应保持()mm以上。
A)50B)100C)150D)20011.[单选题]一个锚段内接触线接头、补强的总数量警示值:()(不包括分段、分相及下锚接头)。
A)0B)1C)2D)412.[单选题]降弓标安装高度为顶端距地面( )。
A)2000mmB)2270mmC)2500mmD)2700mmB)曲点C)硬点D)其他14.[单选题]接触线最大弛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 )。
《接触网》考试题

考试形式:闭卷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5分)。
1、电力机车受电弓升起工作时,对接触线的接触压力为()N。
2、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允许工作范围为()mm。
3、接触网的分类大多以()的类型来分。
4、用补偿器的a、b值来限定坠砣串的()范围。
5、绝缘子的电气性能用()、()和()三个指标衡量。
6、接触线高度是指接触线至()的垂直距离。
接触线悬挂点高度的最大值为()mm,是根据受电弓的()确定的。
7、电力机车通过分段绝缘器时()通过;通过分相绝缘器时()通过。
8、接触网结构高度是指()处承力索相对接触线的高度。
9、补偿器能使线索保持()。
10、目前在绝缘子防污上采取的措施,除采用瓷表面涂釉和选用新的材质外,一般是增加绝缘子表面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软定位一般用于( )曲线外侧支柱上。
(A)R≤1000m (B)R≤1200m(C)R≥1200m (D)R=1200~4000m2、绝缘锚段关节两转换柱定位,非工作支比工作支抬高( )mm。
(A)200 (B)100 (C)300 (D)5003、绝缘子的击穿电压至少等于干闪电压( )倍。
(A)0.5 (B)1.5 (C)2.5 (D)3.54、接触网定位管卡子属于( )零件。
(A)悬吊 (B)定位 (C)连接 (D)锚固6、外径60mm腕臂与( )型绝缘子配套。
(A)XP-70 (B)XP-70T (C)QBN2-25 (D)QBN2-25D7、Y型弹性吊弦用于( )处。
(A)软横跨定位 (B)转换柱定位(C)中间柱反定位 (D)中间柱正定位8、曲线区段全补偿链形悬挂,在曲线半径小于1500m的曲线长度占锚段长度50%及以上时,锚段长度不得大于( )m。
(A)2000 (B)1800 (C)1600 (D)1500 9、接触线补偿装置的传动比为( )。
(A) 1:1 (B) 1:2 (C) 1:3 (D) 1:410、接触线补偿装置b值是指( )。
接触网试题

第一部分接触网工 (既有线)一、选择题( 122 题)安规部分(35 题):1. V 形天窗停电作业两接地线间距大于( C ) m 时,需增设接地线。
A、500;B、800C、1000;D、15002、检修隔离开关、电分段锚段关节、关节式分相和分段绝缘器等作业时,应用不小于( D ) mm2 的等位线先连接等位后再进行作业。
A、8;B、10;C、20;D、253、160km/h 以上区段且线间距小于( C ) m 时,一般不进行车梯作业。
A、4.5;B、5.5;C、6.5;D、7.54、在电分段、软横跨等处作业,中性区及一旦断开开关有可能成为中性区的停电设备上均应接地线,但当中性区长度小于( A ) m 时,在与接地设备等电位后可不接地线。
A、10;B、30;C、50;D、705、隔离开关可以开、合不超过( B ) km (延长公里)线路的空载电流,超过时,应经过试验,报铁路局批准。
A、5;B、10;C、15;D、206、在( C ) km/h 及以上区段间接带电作业时,必须在车站行车室及作业现场分别设置行车防护人员。
A、120;B、140;C、160;D、2007、中断工作连续 ( B ) 个月以上仍继续担任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人员应在上岗前进行安全等级考试。
A、3;B、6;C、9;D、128、在( C )区段的长大桥梁、隧道巡视时,比照 200km/h 以上区段巡视办理。
A、120 km/h— 140km/h;B、140km/h— 160;C、160km/h—200km/h;D、200km/h 以上9、所有工作票保存时间不少于( D ) 个月。
A、3;B、6;C、9;D、1210、利用 V 形天窗在断开导电线索前,应事先采取旁路措施。
更换长度超过( D ) m 的长大导体时,应先等电位后接触,拆除时应先脱离接触再撤除等电位。
A、2;B、3;C、4;D、511、第一、三种工作票有效期不得超过( B )个工作日。
接触网专业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1.对吸上线进行固定、防护时,其抱箍、套管不得形成(闭合磁路)。
2.吸上线电缆沿地面、支柱的敷设必须密贴、牢固。
埋入地下时,埋深不少于(300mm)。
穿过钢轨、桥台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3.吸上线与回流线(保护线)、扼流变压器(或空心线圈)连接处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并涂(导电脂)。
4.直埋或以直埋电缆槽方式敷设的电缆,敷设后应及时填埋电缆沟,并采取减振、(阻燃)、阻断鼠道措施。
5.限制管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并使两接触线有一定的(活动间隙),保证接触线(自由伸缩).6.吸上线型号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并满足牵引回流需要,外露部分电缆护管应无损伤且(封堵良好)。
7.电缆采用地面敷设时须单独设置电缆沟槽,按规定设置地面电缆(标识桩)。
8.线岔处所两支承力索交叉处,垂直间距不应小于(60mm)。
9.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值,设备缺陷分为(一级缺陷)和(二级缺陷)。
10.接触网整体设备寿命周期一般为(20-25 年)。
11.Ⅰ、Ⅱ级污秽等级区域,接触网绝缘泄漏距离不小于(1400mm);Ⅲ、Ⅳ级污秽等级区域,接触网绝缘泄漏距离不小于(1600mm)。
12.Ⅲ、Ⅳ级污秽等级区域以及高路堑、跨线桥两侧、接触网下锚、分段、分相处宜采用(复合绝缘子)。
13.绝缘部件不得有裂纹和破损。
瓷绝缘子的瓷釉剥落面积不大于(300mm2),连接件不松动。
14.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应安装牢固,在直线上保持(铅垂状态),在曲线上与接触线的(倾斜度)一致。
15.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与相邻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允许偏差(0~20mm)。
16.静态检测是指利用运行检测车辆在接触网(静止状态)下进行非接触式测量,或人工使用仪器、工具测量接触网技术状态。
17.静态检测应充分利用运行检测车辆按照周期检测,检测车辆难以或无法测量的,采用(人工测量)。
18.动态检测是指利用弓网综合检测装置(1C)、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3C)等手段,测量接触网技术状态及弓网接触(取流状态)。
接触网考试题图文稿

接触网考试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123、离。
22、钢筋混凝土支柱弯曲度不得差?±20mm?27、软横跨的横向承力索和上、下部固定绳调整完毕后,杵头杆在螺帽许电力机车升双弓,以防造成短路。
绝缘器时,先断开机车主断路器,通过后再合上。
1、区间支柱的限界一般为3.1米,站场的限界最小2.7米,根据设计限界进行开挖。
2、段及曲外段,中间柱及中心柱上部横卧板在线路侧,下部横卧板在田野侧;转换柱上部横卧板在田野侧,下部横卧板在线路侧。
3、区内段,中间柱、中心柱及转换柱的上部横卧板均在田野侧,下部横卧板均在线路侧。
4、在直线段,锚基础的位置都在其下锚前一跨非支线的延长线上,即非支转换点在线路上的投影点(线路上拉出值的位置)与下锚柱的中心的连线上。
5、锚板拉杆外漏环距地面为500mm。
7、锚杆的主焊接口面朝地面。
8、锚板埋设后与地面成45度角,特殊困难地形按设计要求施工,但最大不得超过60°9、基础开挖应按图中给定基础型号周边加大50mm进行线伸缩自如。
12345、56、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当附加导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保护线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3031323334351、曲内支柱最小允许侧面限界值为(C)mm。
A.2440B.2440+44000/RC.2440+40500/R+H×h/1500D.2440+44000/R+H/15002、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与横腹杆结合处裂纹宽度为(B)mm以下的可以使用。
3、(A)0.1(B)0.15(C)0.2(D)0.253、支柱回填夯时,每回填(B)m应夯实一次。
(A)0.2(B)0.3(C)0.4(D)0.54、拉线本线要贴靠楔形线夹的(C)侧。
(A)凸边(B)斜边(C)直边(D)曲边5、吸上线常用(B)(mm)的扁钢制成。
接触网考试题(DOC)

1、区间支柱的限界一般为3.1米,站场的限界最小2.7米,根据设计限界进行开挖。
2、段及曲外段,中间柱及中心柱上部横卧板在线路侧,下部横卧板在田野侧;转换柱上部横卧板在田野侧,下部横卧板在线路侧。
3、区内段,中间柱、中心柱及转换柱的上部横卧板均在田野侧,下部横卧板均在线路侧。
4、在直线段,锚基础的位置都在其下锚前一跨非支线的延长线上,即非支转换点在线路上的投影点(线路上拉出值的位置)与下锚柱的中心的连线上。
5、锚板拉杆外漏环距地面为500mm。
7、锚杆的主焊接口面朝地面。
8、锚板埋设后与地面成45度角,特殊困难地形按设计要求施工,但最大不得超过60°9、基础开挖应按图中给定基础型号周边加大50mm进行1、曲内支柱最小允许侧面限界值为(C)mm。
A. 2440B. 2440+44000/RC. 2440+40500/R+H×h/1500D. 2440+44000/R+H/15002、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与横腹杆结合处裂纹宽度为( B )mm以下的可以使用。
(A)0.1 (B)0.15 (C)0.2 (D)0.253、支柱回填夯时,每回填( B )m应夯实一次。
(A)0.2 (B)0.3 (C)0.4 (D)0.54、拉线本线要贴靠楔形线夹的( C )侧。
(A)凸边(B)斜边(C)直边(D)曲边5、吸上线常用( B )(mm)的扁钢制成。
(A)50³*8 (B)80³*5 (C)50³*4 (D)40³*56、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 C )时,便可立钢柱。
(A)50%(B)60%(C)70%(D)80%7、混凝土支柱设有横卧板时,其上部横卧板顶面低于地面( B )。
(A)0.1m (B)0.3m (C)0.5m (D)0.7m8、架空“110KV”电线路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B )。
(A)2m (B)3m (C)4m (D)5m9、架空“220KV”电线路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C )。
接触网专业考试(试卷编号272)

接触网专业考试(试卷编号272)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1.[单选题]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按_______处理。
A)无电B)也许有电C)有电2.[单选题]隔离开关可以开.合不超过( )km(延长公里)线路的空载电流。
A)5B)10C)15D)203.[单选题]支柱负载计算一般以( )时为计算条件。
A)最低温度B)最高温度C)最大风速D)最大覆冰4.[单选题]H938.7+3.0 符号中的 93 表示 ( )。
A)横线路方向支柱容量B)顺线路方向支柱容量C)支柱高度D)支柱埋深5.[单选题]半补偿链形悬挂和简单悬挂接触线的张力和弛度符合安装曲线,允许偏差为()%。
A)10B)15C)±10D)±156.[单选题]一个锚段内,承力索接头和断股补强的总数量警示值,( )是普速标准。
A)1B)2C)37.[单选题]链形悬挂定位管在无偏移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双接触线两定位线夹在接触线上安装于腕臂正下方两边各( )mm处;A)200B)250C)150D)2308.[单选题]接触网作业用的梯子应有防滑措施的天气条件中不包括的天气条件是( )。
A)雨B)雪C)冰D)雾9.[单选题]绝缘部件清扫周期如下:Ⅲ级及以上污秽等级区段:()年A)1B)2C)3D)510.[单选题]接触网调整宜从( )进行。
A)一端向另一端B)两端向中锚C)中锚向两端D)一端向中锚11.[单选题]刚柔过度检修周期( )个月A)6B)12C)3D)112.[单选题]接触线放线时,架线车以( )匀速前进。
A)5m/hB)10m/hC)5km/hD)10km/h13.[单选题]被电击的人能否获救,关键在于( )A)触电的方式B)人体电阻的大小14.[单选题]全补偿链形悬挂的腕臂在无偏移温度时,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大于计算偏差值的 ( )%。
A)选择大档位然后逐档降低B)选用相应的电压档C)选择小档位然后逐步上调D)没什么规定A)2015.[单选题]对称线岔采用与单开线岔相同的标准定位形式,交叉渡线线岔的接触线应相交于线岔对称中心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2、钢筋混凝土支柱弯曲度不得差±20mm弓,以防造成短路。
机车主断路器,通过后再合上。
1、区间支柱的限界一般为3.1米,站场的限界最小2.7米,根据设计限界进行开挖。
2、段及曲外段,中间柱及中心柱上部横卧板在线路侧,下部横卧板在田野侧;转换柱上部横卧板在田野侧,下部横卧板在线路侧。
3、区内段,中间柱、中心柱及转换柱的上部横卧板均在田野侧,下部横卧板均在线路侧。
4、在直线段,锚基础的位置都在其下锚前一跨非支线的延长线上,即非支转换点在线路上的投影点(线路上拉出值的位置)与下锚柱的中心的连线上。
5、锚板拉杆外漏环距地面为500mm。
7、锚杆的主焊接口面朝地面。
8、锚板埋设后与地面成45度角,特殊困难地形按设计要求施工,但最大不得超过60°9、基础开挖应按图中给定基础型号周边加大50mm进行不得有接头。
1、曲内支柱最小允许侧面限界值为(C)mm。
A. 2440B. 2440+44000/RC. 2440+40500/R+H×h/1500D. 2440+44000/R+H/15002、钢筋混凝土支柱翼缘与横腹杆结合处裂纹宽度为( B )mm以下的可以使用。
(A)0.1 (B)0.15 (C)0.2 (D)0.253、支柱回填夯时,每回填( B )m应夯实一次。
(A)0.2 (B)0.3 (C)0.4 (D)0.54、拉线本线要贴靠楔形线夹的( C )侧。
(A)凸边(B)斜边(C)直边(D)曲边5、吸上线常用( B )(mm)的扁钢制成。
(A)50³*8 (B)80³*5 (C)50³*4 (D)40³*56、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的( C )时,便可立钢柱。
(A)50%(B)60%(C)70%(D)80%7、混凝土支柱设有横卧板时,其上部横卧板顶面低于地面( B )。
(A)0.1m (B)0.3m (C)0.5m (D)0.7m8、架空“110KV”电线路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B )。
(A)2m (B)3m (C)4m (D)5m9、架空“220KV”电线路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C )。
(A)2m (B)3m (C)4m (D)5m10、架空“330KV”电线路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D )。
(A)2m (B)3m (C)4m (D)5m11、回流线终锚采用( D )。
(A)终端锚固螺栓(B)可调式UT线夹(C)杵座楔形线夹(D)到装式耐张线夹12、下锚拉线采用( B )(A)终端锚固螺栓(B)可调式UT线夹(C)杵座楔形线夹(D)到装式耐张线夹13、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弯曲度为3‰,( D )(A)可以使用(B)降级使用(C)修补使用(D)不可使用14、装设开关的支柱应直立,允许向受力的反向倾斜,其倾斜率不超过( B )。
A.0.3%B.0.5%C.1%D.2%15、双边悬挂的支柱应直立,允许向受力的反向倾斜,其倾斜率不超过( B )。
A.0.3%B.0.5%C.1%D.2%16、供电线、正馈线合架时,两线间距不得小于( C )。
A.0.6 mB.0.8 mC.1 mD.1.2 m17、隧道净空高度6050mm,接触线悬挂点高度5400mm,允许偏差(B )mm。
(A)-30 (B)+30 (C)±30 (D)018、《客货共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规定,接触线拉出值允许施工偏差为(B )。
(A)±50 mm (B)±30 mm (C)±20 mm (D)士10mm19、线岔非支接触线拉出值最大不超过(B)。
(A) 400mm (B) 450 mm (C) 475 mm (D) 500mm20、当普通线岔两支接触线均为工作支时,在两支接触线水平间距500衄处应保持对钢轨面同一水平高度,允许误差(D )。
(A) O~lOmm (B) 0~20mm (C)±20 mm (D)±10 mm21、当普通线岔两支接触线中有一支为非工作支时,则非支投影与钢轨交叉点处抬高不小于(C)。
(A) 200mm (B) 250mm (C)300mm (D) 350mm22、四跨绝缘锚段关节分段绝缘子串至锚支定位滑轮(锚支卡子)距离不得小于( B )。
(A) 500mm (B) 800mm (C)1 000 mm (D) 1200mm23、铜接触线在同一截面处损伤大于其截面( C )时,应截断重接。
A.5%B.8%C.10%D.12%24、普通线岔处接触线在支柱处的拉出值一般为( D )。
A.0~450 mmB.0~400 mmC.300~400 mmD.350~400 mm25、.中心锚结处接触线高度应比相邻两侧吊弦高度高( A )。
A.0~20 mmB.20~80 mmC.20~50 mmD.20~30 mm26、铜接触线的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 C )。
A.80 ℃B.90 ℃C.95 ℃D.125 ℃27、分段绝缘器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 A )。
A.1 200 mmB.1 500 mmC.1 600 mmD.1 900 mm A28、分相绝缘器的适应运行速度不应大于( C )。
A.120 km/hB.140 km/hC.160 km/hD.200 km/h29、隔离开关引线跨越承力索时,间距应大于( D )。
A.240 mmB.300 mmC.350 mmD.400 mm30、吸上线埋入地下时,埋深不少于( B )。
A.240 mmB.300 mmC.350 mmD.500 mm31、道岔开口方向上,道岔定位后应保证两线接触悬挂的任一接触线分别与相邻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小于( B )处。
A.1 200 mmB.1 220 mmC.1 240 mmD.1 250 mm32、安装拉线时,1人看好锚柱顺线路方向的倾斜,应使锚柱端部( C )。
A.向拉线侧倾斜0~50 mmB.尽量垂直不倾斜C.向拉线侧倾斜50~100 mmD.允许顺线路方向倾斜-50~+100 mm33、杵环杆的破坏负荷不应小于( A )。
A.54 kNB.55 kNC.63 kND.65 kN34、线岔处两支承力索间隙不应小于( B )。
A.50 mmB.60 mmC.80 mmD.100 mm35、.处理线索交叉的短接线的安装应满足在极限温度时线索伸缩的要求,保证其最低点高于接触线( C )以上。
A.200 mmB.250 mmC.300 mmD.350 mm1、当电压为220kV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不小于(B)。
A.3000mmB.4000mmC.5000mmD.6000mm2、棒式绝缘子弯曲度不得超过(B)。
A.0.5%B.1%C.1.5%D.2.0%3、钢柱主角钢弯曲度不应大于(C)。
A.1/500B.1/250C.1/200D.1/1204、道岔处两工作支接触线在间距(C)处应等高。
A.300mmB.400mmC.500mmD.600mm5、锚柱拉线应在线索下锚方向的延长线上,允许向田野侧偏差(C)。
A.250mmB.300mmC.150mmD.200mm6、四跨绝缘锚段关节中心柱处两接触线距轨面(C)。
A.不等高B.抬高500mmC.等高D.水平50mm7、当附加导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供电线带电部分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B)。
A.0.8mB.1mC.1.2mD.1.3m B8、当附加导线与接触网同杆合架时,架空地线与支柱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A)。
A.0.8mB.1mC.1.2mD.1.3m9、“合”标设在距邻近分相绝缘器近端(B)处。
A.25mB.30mC.35mD.45m10、车站软横跨支柱顶在负载作用下,最大挠度不得大于(B)。
A.0.5%B.1%C.1.5%D.2.0%11、在新线调b值时,实际调的b值与所查安装曲线中的b值应(A)。
A.大一些B.小一些C.一样D.±300mm12、5股道以上软横跨上、下部固定绳负弛度不超过(D)。
A.80mmB.100mmC.150mmD.200mm13、电分段锚段关节中心柱处两接触线的垂直距离的限界值是(B)。
A.10mmB.20mmC.30mmD.50mm14、软横跨上、下部固定绳允许有平缓的(C)。
A.距离B.弛度C.负弛度D.正弛度15、零散的接触网支柱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D)。
A.5B.10C.20D.3016、接触网运行中a值在最低温度时不小于(A)。
A.200mmB.250mmC.300mmD.350mm17、接触网结构高度的安全值为(D)。
A.设计值B.设计值±50mmC.设计值±100mmD.设计值±200mm18、对于整体吊弦,其截面损耗不得超过(A)。
A.20%B.25%C.30%D.50%19、在限制管范围内,上边接触线与限制管应保持(B)的间隙。
A.1~2mmB.1~3mmC.2~3mmD.1~5mm20、隧道内任一处带电体距接地体的绝缘距离要保证(B)以上。
A.150mmB.300mmC.400mmD.500mm21、接触线拉出值允许施工偏差为(B)。
A.±50mmB.±30mmC.±20mmD.±10mm22、25kV带电体距固定接地体空气绝缘间隙困难值为(B)。
A.220mmB.240mmC.260mmD.280mm23、拉线绑扎回头采用一字绑扎时绑扎的长度误差为(A)。
A.±10mmB.+10mmC.±20mmD.+20mm24、站场防串中心锚结中,承力索中心锚结绳的长度为(A)。
A.0.7mB.0.8mC.1mD.1.2m25、当垂直排列,上、下方为不同相供电线时,两悬挂点间最小距离不得小于(B)。
A.1000mmB.2000mmC.2400mmD.3000mm26、当回流线跨越非电气化股道时,对轨面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D)。
A.6000mmB.6500mmC.7000mmD.7500mm27、受电弓的工作范围为(C)mm。
A.850B.1100C.950D.125028、定位装置安装时要求定位器有(D)的倾斜度。
A.水平状态B.1/15~1/20C.略有下俯D.1/5~1/1029、铝绞线用钳接管接头时,两端需露出管外(B)。
A.10mmB.20mmC.30mmD.40mm30、钢柱的基础面应高于地面,当其基础外露超标时应培土,每边培土宽度为(D)。
A.200mmB.300mmC.400mmD.500mm31、直线上腕臂柱在垂直线路方向的外倾斜率为(B)。
A.1%~0.3%B.0~0.5%C.0.3%~0.5%D.0.5%~1%32、曲线外侧13m高软横跨支柱在垂直线路方向的倾斜率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