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云南省昆明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经过考古学家的长期发掘,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发现了厚达6米的灰烬积层,灰烬中有很多石块、兽骨和朴树籽等。
这一考古发现,可用来说明北京人()A. 学会了制作陶器的方法B. 已经掌握农作物种植技术C. 居住于半地穴式圆形房屋D. 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2. 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
这些措施有利于()A. 促进经济发展B. 增强军队战斗力C. 提高行政效率D. 强化旧贵族特权3. 西汉以后,我国的冶铁技术、漆器、井渠法等传入大宛、安息,甚至西传至更远的罗马。
这主要得益于()A. 丝绸之路的开辟B. 文成公主入藏C. 江南地区的开发D. 市舶司的设立4. 下图是小云同学学习隋唐这一单元后绘制的思维导图。
据图可以判断隋唐的时代特征是()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5. 北宋时,中央派文官到地方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驻地定期更换。
这些措施意在()A. 加强中央集权B. 削弱宰相权力C. 丰富市民生活D. 发展海外贸易6.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了有效管辖如此广阔的疆域,元朝创立了()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三省六部制D. 行省制7. 我国古代建有一项宏伟工程,蜿蜒于高山、深谷之中。
它最初的定位与作用是以军事防御为主,后来逐渐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云南初三初中历史中考真卷带答案解析

云南初三初中历史中考真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图所示为我国云南某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
相似建筑曾发现于()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下列属于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而采取的措施是()A.统一文字B.统一度量衡C.建立皇帝制度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
下列能说明唐朝选官制度开放的是()A.接待遣唐使B.统治者都善于纳谏C.实行科举制D.长安是座国际大都市4.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A.经济重心南移B.南方社会动荡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5.历史文物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历史信息。
下图所示为清政府颁赐的用于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金奔巴瓶”,该文物可以见证清朝加强了对下列哪一地区的管辖?()掣签所用的金奔巴瓶A.新疆B.西藏C.黑龙江D.台湾6.驳斥放弃新疆,力主收复失地,制定“先北后南”和“缓进速战”方针,挥师入疆的是()A.林则徐B.曾国藩C.左宗棠D.李鸿章7.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A.思想文化B.军事技术C.教育制度D.政治制度8.如果开展一个以模拟“重走长征路”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再现历史场景时不应包括()A.会师井冈山B.四渡赤水C.强渡大渡河D.翻越大雪山9.与“毛泽东”“弥天大勇”“身系天下之安危”“赴蒋介石的‘鸿门宴’”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北伐战争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挺进大别山10.严复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论观点的译著是()A.《申报》B.《天演论》C.《新青年》D.《海国图志》11.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D.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12.导致下图中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3.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14.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A.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B.与葡萄牙仍有紧密的政治联系C.澳门成为经济特区,原经济地位不变D.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15.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进入“依法治教”新阶段的标志是()A.“863”计划的实施B.“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D.“百家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16.在经历了中世纪漫漫长夜之后,欧洲进入到文艺复兴时期,它是近代社会到来的曙光。
人教版云南全部城市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云南全部城市中考专题历史中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北京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B: 北京人依然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C: 北京人已懂得用火烧烤食物D: 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答案】A【解答】略第2题.商鞅认为一教则下听上,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教育。
这主要反映了商鞅()A: 力图建立并维护专制局面B: 竭力提高民众的法治观念C: 主张统治者要有民本意识D: 重视教育和法治的统一性【答案】A【解答】根据材料商鞅认为‘一教则下听上’,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因此对民众必须加强‘法治’教育可知,商鞅力图通过法律来加强专制君王的统治,故A项正确;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中国向来只有人治而无法治,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民本观念且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商鞅向来强调的是法律而非仁政,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教育及其与法律的关系,故D项错误。
故选A。
第3题.此前的中国历史不论如何变化万端,其舞台不超出亚洲东部的地理分野;而此后的历史发展却打破了天然屏障,使中国成为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该变化得益于()A: 都江堰B: 灵渠C: 长城D: 丝绸之路【答案】D【解答】陆上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的陆上交通,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故选D。
第4题.如果你生活在隋朝,要畅游大运河,你设计了一条从北往南的路线。
下面路线中正确的是()A: 涿郡﹣洛阳﹣余杭B: 洛阳﹣涿郡﹣余杭C: 洛阳﹣余杭﹣涿郡D: 余杭﹣洛阳﹣涿郡【答案】A【解答】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涿郡到洛阳段为永济渠,洛阳到淮水段为通济渠,淮水到江都段为邗沟,江都到余杭段为江南河。
因此涿郡﹣洛阳﹣余杭正确。
第5题.《百家姓》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儿童启蒙读物,是北宋初年一个书生编撰的。
云南省昆明市2022年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2022年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65e41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5.png)
云南省昆明市2022年中考[历史]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形成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的统治格局。
由此,周王朝确立的社会等级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及所学知识可得,这指的是分封制,B项正确;禅让制是夏朝之前,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郡县制是秦朝全国推行的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科举制度在隋朝确立,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B项。
2. 东汉末年疫病大流行,张仲景目睹百姓的痛苦,“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他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著作A. 《齐民要术》B. 《天工开物》C. 《本草纲目》D. 《伤寒杂病论》答案:D答案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著作《伤寒杂病论》,D项正确;《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编著的农书、《天工开物》是明宋应星编著的工艺学著作、《本草纲目》是明李时珍编著的医药学著作,排除ABC项。
故选D项。
3.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之精华,集书法之大成,时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下列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王羲之行书风格的是A. 《兰亭集序》B. 《张猛龙碑》C. 《颜氏家庙碑》D. 《九成宫醴泉碑铭》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代表性的行书作品,A项正确;《张猛龙碑》是北魏时的作品、《颜氏家庙碑》是唐颜真卿的作品、《九成宫醴泉碑铭》是唐欧阳询的作品,排除BCD项。
故选A项。
4. 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九年级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4年昆明市初中学业质量诊断性检测历史试题卷(全卷两个大题,共29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实物史料是印证历史的可靠证据,其中隐含着许多有用的历史信息。
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A.B.C.D.2.“甲骨文是镌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字体,该字体笔画较细,方笔居多,风格瘦劲锋利。
”材料主要叙述了甲骨文()A.曲折的发掘经过B.漫长的演变历程C.丰富的史料价值D.独特的艺术价值3.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汉代简牍1万多片,写有文字的简牍已辨认出益州郡及下辖滇池等12个县名。
这些简牍可以印证汉朝时期()A.西南地区成为统治中心B.中央政权对云南实施了有效治理C.中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D.中央政权在云南推行了行省制度4.宋朝采取奖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
当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番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
这反映了宋朝()A.农业经济发展B.民族关系发展C.鼓励对外贸易D.都市文化繁荣5.明代宋应星在编撰《天工开物》时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
这样编排()A.体现了“以农为本”的观念B.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进技术水平C.反映了全国性商帮的形成D.反映了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6.图1学习卡片记录的历史事件是()图1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7.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签订后社会各界人士产生了不同的应激反应。
台湾人民“不甘做亡国奴,对日本的占领进行顽强抵抗”;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李鸿章、张之洞等一干重臣主张“清廷应该联俄拒日”。
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图2是小历同学在学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后制作的时间轴。
云南省历史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云南省历史中考仿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其中哪一项不是他的政策?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推行郡县制D. 实行分封制2、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与丝绸之路的开辟关系最为密切?A. 张骞B. 郑和C. 王昭君D. 文成公主3、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采取的主要战略战术是:A、运动战B、阵地战C、游击战D、攻坚战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内容的是: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B、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C、实现农村生产资料公有制D、实行耕者有其田5、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开拓贸易航线B. 寻找黄金C. 扩大领土D. 宣扬国威和寻找盟友6、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A. 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 赔偿英国军费开支C.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D. 清政府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7、以下哪位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睿宗D. 唐玄宗8、以下哪位科学家被称为“现代物理学之父”?A. 牛顿B. 爱因斯坦C. 爱迪生D. 爱因斯坦9、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封建社会?A. 商汤灭夏B. 周武王伐纣C. 秦始皇统一六国D. 汉武帝开辟丝绸之路 10、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伟人”?A. 秦始皇B. 查理·马特C. 阿育王D. 亚历山大大帝11、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12、题干: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A. 美国独立战争B. 联邦军攻占里士满C. 南北双方签订《华盛顿条约》D. 林肯遇刺身亡二、非选择题(本部分有4大题,每大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史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书,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云南省历史中考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汉唐盛世”?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答案:B、汉朝解析:汉朝和唐朝都以其繁荣和强盛而著称,但“汉唐盛世”通常指的是汉朝和唐朝的辉煌时期,因此答案为汉朝。
2、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称为“医圣”?A、张仲景B、华佗C、孙思邈D、扁鹊答案:A、张仲景解析: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对后世医学发展有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医圣”。
其他选项中的华佗、孙思邈和扁鹊也都是著名医学家,但“医圣”这一称号特指张仲景。
3、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千古一帝”?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康熙帝答案:A 解析: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名嬴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
他在位期间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因此被尊称为“千古一帝”。
选项B的汉武帝、C的唐太宗和D的康熙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但“千古一帝”这一称号最常用来形容秦始皇。
4、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始皇统一六国C.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D. 隋朝建立答案:B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前221年),结束了中国长期的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秦朝,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
选项A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但不是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选项C的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是汉朝时期的事件,旨在加强中央集权;选项D的隋朝建立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但不是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
5、题干: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东方拿破仑”?A. 孙中山B. 康有为C. 左宗棠D. 慈禧太后答案:C解析:左宗棠在清朝末年以其军事才能和改革措施著称,特别是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表现出色,因此被一些历史学家誉为“东方拿破仑”。
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精考卷(YN1)(含答案)

2024年云南省中考历史精考卷(YN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小明出差上海,顺便就近参观一个原始居民遗址,其最佳选择的是()A. 元谋人遗址B. 周口店遗址C. 半坡遗址D. 河姆渡遗址2.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当事人或历史现场遗留下的历史材料。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研究开国大典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 电影《开国大典》B. 油画《开国大典》C. 照片《开国大典》D. 歌曲《盛世大典》3.某同学搜集了有关“赤壁之战示意图”“两晋和南北朝的更替”“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北魏帝王出御图》”等图片和资料,准备制作一个复习专栏,最恰当的历史主题()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4.甘肃武威吐谷浑(鲜卑族的一支)墓葬群,既具有唐朝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葬的基本特征,同时兼具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的特点。
这反映出()A. 中原文化强大的影响力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C. 吐谷浑独特的文明特征D.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5.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他的积极影响是()A. 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 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C. 北方人口急剧减少D. 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6.如表所示的是清朝军机处办事主要程序。
由此可见,它是()A. 中央的决策机构B. 辅政的中枢机构C. 监察官员的机构D. 掌管军事的机构7.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其中实物史料主要是通过实物本身的形态、结构、质地、原料、工艺等提供历史信息,体现史料价值。
下列属于实物史料的是()A. 炎黄联盟的传说和《史记》B. 甲骨文和《兰亭集序》C. 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大足北山石刻D. 《女史箴图》和小岗村访谈录8.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主要靠下达大量指令性指标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