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43页word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43页word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绘: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二、填空题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

平均,水准面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

距离,角度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轴,向为正,以赤道为y轴向为正。

北,东5.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和绝对高程。

经度,纬度6.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一般用h表示。

A,B两点之间的高差记为。

高差,hAB7.地球是一个旋转的,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km。

完整word版测量学试题库含详细答案

完整word版测量学试题库含详细答案

完整word版测量学试题库含详细答案《测量学》试题库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任抽14小题,计28分)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

2、地形测量学是研究测绘地形图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

3、目前测绘界习惯上将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新技术简称为“3S”技术。

4、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5、人们习惯上将地球椭球体的长半径a 和短半径b ,或由一个半径a 和扁率α称为旋转椭球体元素。

6、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称为首子午线(或起始子午线),垂直于地轴的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称为纬线。

7、我国目前采用的平面坐标系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

8、根据钢尺的零分划位置不同将钢尺分成端点尺和刻线尺。

9、地球表面某点的磁子午线方向和真子午线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某点的真子午线北方向与该点坐标纵线北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

10、由标准方向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直线与标准方向线所夹的锐角称为象限角。

11、方位角的变化范围是0°~360°,而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12、两点间的高程差称为高差,水准测量时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13、水准仪上的水准器是用来指示视准轴是否水平或仪器竖轴是否竖直的装置。

通过水准管零点作水准管圆弧的切线,称为水准管轴。

14、在水准仪粗略整平中,左手拇指旋转脚螺旋的运动方向就是气泡移动的方向。

15、水准测量的测站检核通常采用变更仪器高法或双面尺法。

16、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往往不相符,其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7、6"级光学经纬仪的读数装置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单平板玻璃测微器,另一种是测微尺。

18、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大致相等主要是消除端点尺与刻线尺不平行而引起的误差。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是:A. 距离测量B. 方向测量C. 高程测量D. 角度测量答案:B2. 测量学中,测量的水平角是指:A.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水平夹角B.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垂直夹角C.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斜角D.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俯角答案:A3. 测量学中,测量的垂直角是指:A.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水平夹角B.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垂直夹角C.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斜角D.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俯角答案:B4. 测量学中,测量的高程是指:A. 地面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B. 地面点到参考椭球面的垂直距离C. 地面点到地球中心的垂直距离D. 地面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答案:A5. 测量学中,测量的直线距离是指:A.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B. 两点间的斜线距离C. 两点间的垂直距离D. 两点间的投影距离答案:B6. 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的基本原理是:A.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B. 利用勾股定理C. 利用三角函数D. 利用圆的性质答案:A7. 测量学中,全站仪的主要功能包括:A. 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B. 仅角度测量C. 仅距离测量D. 仅高程测量答案:A8. 测量学中,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A. 测量水平角B. 测量垂直角C. 测量高程差D. 测量距离答案:C9. 测量学中,GPS测量的主要优点是:A. 精度高B. 测量速度快C. 覆盖范围广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测量学中,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A. 测量仪器的精度B. 测量人员的操作C. 测量环境的影响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测量学中,误差的类型包括: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人为误差D. 测量误差答案:A B C12. 测量学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A. 直接测量B. 间接测量C. 绝对测量D. 相对测量答案:A B13.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可能包括:A. 仪器误差B. 环境误差C. 操作误差D. 理论误差答案:A B C14. 测量学中,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A. 平均值法B. 加权平均法C. 误差分析法D. 插值法答案:A B C15. 测量学中,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包括:A. 数值表示B. 图表表示C. 文字描述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

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

测量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于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坐标系统是()。

A. 直角坐标系B. 极坐标系C. 地理坐标系D. 球面坐标系答案:C2. 在测量学中,水准测量的主要目的是()。

A. 测量角度B. 测量距离C. 测量高差D. 测量方向答案:C3. 测量学中,用于表示地形起伏的等高线是()。

A. 等角线B. 等温线C. 等高线D. 等压线答案:C4.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测量方法不包括()。

A. 三角测量B. 导线测量C. 重力测量D. 卫星定位5. 在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水平距离的仪器是()。

A. 测距仪B. 水准仪C. 经纬仪D. 罗盘仪答案:A6.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高差的仪器是()。

A. 测距仪B. 水准仪C. 经纬仪D. 罗盘仪答案:B7. 在测量学中,用于表示地面点位置的经纬度坐标属于()。

A. 直角坐标B. 极坐标C. 地理坐标D. 球面坐标答案:C8.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角度的仪器是()。

A. 测距仪B. 水准仪C. 经纬仪D. 罗盘仪答案:C9. 在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方向的仪器是()。

B. 水准仪C. 经纬仪D. 罗盘仪答案:D10. 测量学中,用于表示地形起伏的等高线间隔是()。

A. 任意的B. 固定的C. 变化的D. 不规则的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测量学中,用于表示地面点位置的坐标系统包括()。

A. 直角坐标系B. 极坐标系C. 地理坐标系D. 球面坐标系答案:ACD2. 在测量学中,水准测量可以用于()。

A. 测量角度B. 测量距离C. 测量高差D. 测量方向答案:C3.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测量方法包括()。

A. 三角测量B. 导线测量C. 重力测量D. 卫星定位答案:ABD4. 在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水平距离的仪器包括()。

A. 测距仪B. 水准仪C. 经纬仪D. 罗盘仪答案:A5. 测量学中,用于测量两点间高差的仪器包括()。

测量学试题库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58题)1.工程测量:Array2.大地水准面:3.铅垂线:4.绝对高程:5.中央子午线:6.水准测量:7.望远镜视准轴:8.水准路线:9.水准点:10.高差闭和差:11.水平角:12.竖直角:13.竖盘指标差:14.照准部偏心差:15.照准误差:16.直线定线:17.端点尺:18.刻划尺:19.尺长改正:20.温度改正:21.直线定向:22.方位角:23.象限角:24.子午线收敛角:25.轴北方向:26.误差:27.系统误差:28.偶然误差:29.误差传播定律:30.权:31.平面控制测量:32.导线:33.图根点:34.导线相对闭合差:35.归零差:36.比例尺精度:37.等高线:38.等高距:39.地貌特征线:40.示坡线:41.视距测量:42.碎部测量:43.图廓:44.接图表:45.三北方向:46.坡度比例尺:47.填挖边界线:48.中线测量:49.转点:50.整桩:51.中平测量:52.测设:53.整桩号测设:54.整桩距测设:55.建筑方格网:56.龙门桩:57.清基开挖线:58.施工基面:二、填空题(共103题)1.工程测量是一门的科学,它是通过测定点之间的、和三个基本量来实现的。

2.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

3.通过平均海洋面的水准面称为。

4.地面点沿至的距离称为点的绝对高程,而至的铅垂距离称为它的相对高程。

5.地面上两点M、N之间的高差为h MN= 。

若h MN<0,则点M 于点N。

6.已知某点的横坐标通用值为20365759.31m,则该点是在高斯投影分带的第带号内,其自然值是。

7.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基本相似,它们不同的地方是和。

8.测量中测定地面点位是通过测定三个定位元素、和来实现的。

9.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确定点位的测量方法分为、。

10.水准测量的原理是:。

11.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分有、和三种。

12.水准测量中,调节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调节管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

【精品】测量学题库答案完整版

【精品】测量学题库答案完整版

填空题库及参考答案(大家尽早复习,老师会抓补考!!加油)第1章绪论1-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

1-2、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

1-4、水准面是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1-5、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1-6、地球的平均曲率半径为6371km。

1-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轴。

1-8、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29°。

1-9、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坐标恒大于零,将x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500km。

1-11、我国境内某点的高斯横坐标Y=22365759.13m,则该点坐标为高斯投影统一6°带坐标,带号为22,中央子午线经度为129°,横坐标的实际值为-134240.87m,该点位于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以西。

1-12、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该点的绝对高程,而至某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它的相对高程。

第2章水准测量2-1、高程测量按采用的仪器和方法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GPS高程测量三种。

2-2、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

2-3、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应与竖轴平行。

2-4、水准仪的操作步骤为粗平、照准标尺、精平、读数。

2-5、水准仪上圆水准器的作用是使竖轴铅垂,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使望远镜视准轴水平。

2-6、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

2-7、水准测量中,转点TP的作用是传递高程。

2-8、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882 m。

2-9、水准测量测站检核可以采用变动仪器高或双面尺法测量两次高差。

2-10、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的双面尺的一面为黑色分划,另一面为红色分划,同一把尺的红黑面分划相差一个常数,其中A尺的红黑面分划常数为4687,B尺的红黑面分划常数为4787。

测绘学复习题(完整版)

测绘学复习题(完整版)
11. 圆水准器轴是圆水准器内壁圆弧零点的( B )。 A.切线; B.法线; C.垂线
12. 水准测量时,为了消除 i 角误差对一测站高差值的影响,可将水准仪置在(B )处。
A.靠近前尺; B.两尺中间; C.靠近后尺 13.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B )。
A.仪器校正不完善; B.物像有十字丝面未重合; C.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14.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C)成正比例进行分配。
的绝对高程为-300m.
33.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对地面上A、B、C点的水准尺读取读数,其值分别为1.325m ,1.005m,1.555m ,则高差
hBA ____,hBC _____,hCA _____.-0.32m -0.55m
34. 经纬仪的安置工作包括对中 整平。 35. 竖直角就是在同一竖直面内,视线与水平线之夹角。
其中误差为 。 65. 在观测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其唯一方法是提高仪器的等级。 66. 当测量误差大小与观测值大小有关时,衡量测量精度一般用相对误差来表示。 67. 测量误差大于极限误差时,被认为是错误,必须重测。
68. 用经纬仪对某角观测四次,由观测结果算得观测值中误差为±20″,则该角的算术平均值中误差为±10″( ). 69. 某线段长度为 300m,相对误差为 1/1500,则该线段中误差为±0.2m。
掉重记。 27. 使用测量成果时,对未校核和调整的成果,不能使用。
28. 从 A 到 B 进行往返水准测量,其高差为:往测 3.625m;返测-3.631m,则 A、B 之间的高差 hAB =3.628m.
29. 已知B点高程为 241.000m ,A、B点间的高差 hAB 1.000 m ,则A点高程为 240.000m.

测量学试卷及答案

测量学试卷及答案

测量学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一)测量学基础知识(1-120题)1.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2. 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3.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 .4. 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两条互相垂直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南北方向的纵轴为x轴,以东西方向的横轴为y轴。

5. 地面点位若用地理坐标表示,应为经度纬度和绝对高程。

6. 地面两点间高程之差,称为该两点间的高差。

7. 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 100平方千米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

8. 测量学的分类,大致可分为大地测量学普通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

9. 地球是一个旋转的椭球体,如果把它看作圆球,其半径的概值为 6371 km。

10. 我国的珠穆朗玛峰顶的绝对高程为 8848.13 m。

11. 地面点的经度为该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所夹的二面角。

12. 地面点的纬度为该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所组成的角度。

13. 测量工作的程序是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14. 测量学的任务是测绘和测设。

15. 直线定向的标准方向有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纵轴方向。

16. 由坐标纵轴线北端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水平夹角为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7.距离丈量的相对误差的公式为。

18. 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是 0?或360? 。

19. 确定直线方向的工作称为直线定向,用目估法或经纬仪法把许多点标定在某一已知直线上的工作为直线定线。

20. 距离丈量是用相对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该误差是用分子为 1 的分数形式来表示。

21. 用平量法丈量距离的三个基本要求是尺子要拉平标杆要立直且定线要直对点投点和读数要准确。

22. 直线的象限角是指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夹的锐角,并要标注所在象限。

23. 某点磁偏角为该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真北方向的夹角。

24. 某直线的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18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题名词解释题1.(1)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曲面。

: (2)大地水准面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

: (3)各国为测绘本国领土的需要,选择一种椭球定位方法,使椭球面参考椭球面与本国的大地水准面非常接近,该椭球面称为参考椭球面。

(4)绝对高程:地面上某点沿它的铅垂线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5) 地面上某点沿它的铅垂线至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程)6(:在已知两点之间或在它们延长线上定出若干点,以便丈量距离。

直线定线(7):往返丈量距离之差与其距离平均值的比值。

距离较差的相对误差方位角(8):从标准方向线北端或南端,顺时针或反时针计算到某直线所夹的水平象限角角。

(9):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所夹的角度。

直线定向(10):从标准方向线北端顺时针计算到某直线所夹的水平角。

方位角(11):通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视准轴(12):通过水准管中点纵向圆弧的切线。

水准管轴: (13)通过水准管零点与水准器球心所作的直线。

圆水准器轴 (14)水准管分划值:水准管相邻两个分划间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

(15) :测站与两个观测目标所组成二面角。

水平角 (16) :观测目标的视线与水平线所夹的角度。

竖直角 (17) :照准部旋转中心的轴线。

经纬仪竖轴 (18) :通过经纬仪望远镜旋轴的直线。

经纬仪横轴 (19)正镜:即盘左,观测者面向经纬仪,当竖盘在望远镜的左侧。

(20) :即盘右,观测者面向经纬仪,当竖盘在望远镜的右侧。

倒镜 (21) :横轴理论上应垂直于竖轴,它不垂直于竖轴的偏差。

横轴误差 (22)视准轴误差:视准轴理论上应垂直于横轴,不垂直造成的偏差。

(23)竖盘指标差:当经纬仪望远镜水平且竖盘指标水准管汽泡居中或具有自动归零开关的仪器归零开关打开时,竖盘指标所指的度数与理论值之差。

(24)真误差:真误差指观测值与真值的差。

(25) :中误差是各观测值与真值之差的平方和取平均值再开方,也称均方差。

中误差(26) :某个量观测的误差与该量最或然值的比值。

相对误差(27)容许误差:以中误差的二倍或三倍作为观测值的最大误差。

(28)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产生的误差不为常数或其误差也不按一定的规律变化。

(29)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其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

2填空题(1)地形图测绘工作程序,首先应作_____控制测量____,然后才做___碎部测量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避免误差积累_____和_________精度分布均匀和便于分组作业__。

(2)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必须有三个参量:(a)____ 经度________,(b)___ 纬度_________ (c)______ 高程_________。

(3)小区域独立测区坐标系可用_____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___坐标系; 大区域测量坐标系应采用_________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系。

_____(4)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是____从高级到低级____,__整体到局部__ 和_____由控制测量到碎部测量______。

(5)普通工程测绘工作中,大比例尺是指___1:500, 1:1000, 1:5000 ___,中比例尺是指___1:10000,1:25000,1:50000 _____,小比例尺是指__1:100000, 1:250000, 1:500000,1:1000000____。

(6)测量工作内容的三要素是指:__ 角度___测量,__距离___测量以及_高差____测量。

(7)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坐标系,其X、Y坐标轴位置与数学上正相反,其原因是_测量学上用的方位角是从北端起算、而数学上角度从X轴起算,为了不改变数学公式,则必须改变坐标轴的名称,数学上的X轴改为Y轴,Y轴改为X轴,并且象限按顺时针排列。

_。

(8)测量的任务包括测绘与放样两方面,测绘是_测量地面上的地物地貌绘制到图纸上___; 放放样是__把图上的设计测设到地面上________(9)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__水准面___、_大地水准面___和___参考椭球面_____;基准线是__垂线____和___法线。

(10)假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纵坐标轴可以采用__磁子午线方向__,_真子午线方向__或_____建筑物主轴线方向____。

(11)钢尺丈量距离须做尺长改正,这是由于钢尺的__名义长度___与钢尺的__实际长度__不相等而引起的距离改正。

当钢尺的实际长度变长时,丈量距离的结果要比实际距离_短____。

(12)丈量距离的精度,一般是采用__相对误差__来衡量,这是因为__误差与距离长短有关,对较长距离产生某一误差与较短距离产生同样大小误差,其精度是不同的,前者高,后者低_______。

(13)尺丈量时的距离的温度改正数的符号与___测量时温度___有关,而倾斜改正数的符号与两点间高差的正负___无关_____(14)线定向所用的标准方向,主要有__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纵坐标轴方向___。

(15)地球上任意两点的真北方向在___赤道__处是互相平行的,其他各处的真北方向会聚于___北极_。

(16)水准仪粗平是旋转___脚螺旋__使___圆水准器汽泡居中__的气泡居中, 目的是使__竖轴___线铅垂,而精平是旋转__微倾螺旋使__水准管汽泡居中即符合__,目的是使____视准轴__轴线水平。

(17)水准测量时,水准尺前倾会使读数变____大___,水准尺后倾会使读数变_大____。

(18)水准测量时, 把水准仪安置在距前、后尺大约相等的位置,其目的是为了消除___视准轴不平行与水准管轴的误差、地球曲率及折光差引起的误差____。

(19)经纬仪对中误差大小与偏心距的大小成___正___比,与边长的大小成_反___比。

(20)经纬仪的测站安置工作包括__对中__和___整平__,其目的分别是__水平度盘中心与测站在同铅垂线上,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_____。

(21)回法测量水平角时,计算角度总是用右目标读数减左目标读数,其原因是__水平度盘刻划注记是顺时针方向增加的。

______。

(22)水平角观测时,采用正倒镜观测主要是为了消除___视准轴误差__误差和___横轴误差____误差对观测角度的影响。

(23)水平角观测时,不同测回之间起始方向变动度盘位置,其目的是________ _消除或减弱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24)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a)____ 系统误差___(b)__ 偶然误差。

___(25)测量误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a)____ 人差_____,(b)___ 仪器误差____,(c)_ 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___。

研究测量误差的目的是_消除或减弱测量误差和求得观测成果的精度,提出合理的观测方案。

(26)测量工作中所谓误差不可避免,主要是指__偶然误差,而_______系统误差可以通过计算改正或采用合理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或减弱,因此,测量误差理论主要是讨论_偶然__误差。

(27)真差是_观测值___减___真值___;而改正数是___真值减_观测值__。

(28)同精度观测是指__同等技术水平的人,用同精度的仪器、使用同一种方法,在大致相同的外界条件下所进行的观测__不同精度观测是指___前述四个方面,只要一个方面不相同时所进行的观测___。

(29)某经纬仪,观测者每读一次的中误差为±?,则读两次取平均值,其中误差为__7″_;两次读数之差的中误差为___14″_;两次读数之和的中误差为__14″__。

(30)相对误差不能用于评定角度的精度,因为___角度误差大小__与___角度__大小无关。

(31)测量规范中要求测量误差不能超过某一限值,常以__两倍或三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_容许值_,称为__容许误差_(32)导线按形状可分为:①___闭合导线__;②___附合导线__;③___支导线_。

(33)测定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有:①__极坐标法____;②_____直角坐标法____;③___方向交会法___;④____距离交会法_;⑤__方向距离交会法__。

(34)地形图是__既表示地物又表示地貌____的图。

35地物符号包括__比例符号__、__非比例符号__以及__半依比例符号__。

地貌符号主要是用____注记____来表3问答题1,何谓比例尺精度?它有什么实用价值?答:即某种比例尺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距离称该比例尺的最大比例尺精度。

它的实用价值有两点:一是概略决定量距应准确的程度,例如1:50000比例精度为5m,1:5000比例尺精度为0.5m ,后者量距精度约比前者高10倍,但考虑到其他因素,采用的量距精度还要高于比例尺精度。

二是根据要求图面反映地物的详细程度,确定采用何种比例尺,要反映地面长0.5m的地物,测图比例尺不能小于1:5000,通常要1:2000才能满足要求。

2,什么叫1956黄海高程系与1985国家高程基准?答:1956年黄海高程系是根据1949年至1956年共七年青岛验潮站的资料,以此推出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89m作为全国高程起算数据。

1985国家高程基准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年至1979年的资料,重新推算青岛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4m,以此来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

后者的精度大大高于前者。

3,写出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并说明每个符号的含义。

答:l=l+Δl+α×(t-t℃)×l t000式中:l-钢尺经尺长改正后在温度t℃时的实际长度t l-钢尺名义长度0℃时尺长改正数,即20钢尺在l -ΔΔl= 温度20℃时的实际长度-名义长度α-钢尺线膨涨系数,温度升降1度1米钢尺伸缩的长度,其数值为-5-5×~1.2510 α=1.20×104,何谓直线定向和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同一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有何关系?答: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称为直线定向。

从纵坐标轴北端顺时针方向至该直线所夹的水平角称为坐标方位角。

同一直线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

5,望远镜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答:产生视差的原因是观测目标的象平面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的方法:如果十字丝不够清晰,还需调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然后反复调对光螺旋,使目标的象与十字丝平面重合,一边调对光螺旋,一边用眼睛上下移动,观察目标的象与十字丝是否有错动的现象,边调边观察直至没有错动现象为止,则视差消除了。

6,水准仪上的圆水准器与管水准器的用途有何区别?为什么必须安置这两套水准器?答:水准仪的圆水准器作粗平用,管水准器是精确整平视准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