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液体疗法

合集下载

04小儿液体疗法

04小儿液体疗法

新生儿出现惊厥
伴有饮食较差
较大儿童可有性格的改变
呕吐,汗出等症状
与低血钙临床表现类似
⑴早期补钙;
补钙中抽搐症状无改善时
⑵输液治疗中出现 抽搐者 应考虑到低镁血症(可
及时可给 10%葡萄糖酸钙 测定血清镁,有助诊断)
5~10ml静脉注射 q6h/次 25%硫酸镁0.1ml/kg/次,
⑶必要时重复使用
每日3~4次深部肌肉注射
疾病中受疾病或环境影响,发生水和电解质的代 谢障碍,导致体液平衡紊乱,致使病情加重。甚则可 危及小儿生命。
㈣ 意义:临床能够正确掌握小儿液体疗法,对儿科 危重疾病的治疗和抢救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小儿液体疗法(二.体液平衡 )
⒈体液分布 体 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间质液---指血管外液体,又称组织液 血 浆---指血管内液,又称血液
失水占体重 <5%
中度脱水 6%-10%重度Fra bibliotek水 >10%
(%)
50ml/Kg
60-100ml/Kg
100~120ml/Kg
口 腔 粘 膜 口欠湿润
口干欲饮
极度干燥
前囱、眼窝 凹陷不明显 凹陷明显
深度凹陷
眼泪、尿量 啼哭有泪
啼哭少泪
啼哭无泪
尿量稍减
尿量减少
尿量极少
皮 肤 弹 性 皮肤稍干
肤干苍白
肤干花斑
40~45 10~15 5
80 70 65 55~60
小儿液体疗法(二.体液平衡 )
二.小儿体液平衡 ⒋ 水的代谢特点 ⑴显性失水,以不含盐为主。可以饮服白开水或静脉 滴入5%葡萄糖液即可; ⑵大量出汗所致失水者,则需要适当补充钠盐溶液。 ⑶正常人每日分泌的消化液,大部分在体内再吸收; ⑷小儿年龄越小,消化液交换亦快,临床常容易因消 化功能障碍造成机体水和电解质的丧失。

小儿液体疗法课件

小儿液体疗法课件

小儿液体疗法课件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儿科护理学第二章,小儿液体疗法。

2. 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常用溶液及其应用、补液公式计算、补液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和补液原则。

2. 掌握常用溶液的种类、作用和适用范围。

3. 学会计算小儿补液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补液公式的计算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常用溶液的种类、作用和适用范围,补液原则和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介绍小儿液体疗法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a. 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渗透压、张力、电解质平衡等。

b. 常用溶液的种类、作用和适用范围:生理盐水、5%或10%葡萄糖溶液、电解质溶液等。

c. 补液公式计算:根据小儿年龄、体重、失水量等因素计算补液量。

d. 补液原则和注意事项:适量、适时、合理选择溶液和补充电解质等。

3. 例题讲解:运用实际病例,讲解如何根据补液公式计算补液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特定病例的补液量,并进行讨论。

5.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对小儿液体疗法的理解和疑问,进行解答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渗透压、张力、电解质平衡2. 常用溶液及其应用生理盐水、5%或10%葡萄糖溶液、电解质溶液等3. 补液公式计算年龄、体重、失水量等因素4. 补液原则和注意事项适量、适时、合理选择溶液和补充电解质等七、作业设计病例:小儿,5岁,体重15kg,因腹泻丢失水分50ml/kg,需补液。

2. 答案:根据病例,补液量为750ml,选择5%葡萄糖溶液进行补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小儿液体疗法的基本原理和补液公式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小儿液体疗法的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的原则
(分子量75):8×75mg/kg=600mg/kg,每天补充氯化钾200mg/kg 重度低钾:机体缺钾约12mmol/kg,血钾在1~2mmol/L,补充氯化钾
(分子量75):12×75mg/kg=900mg/kg,每天补充氯化钾300mg/kg
尽量口服补入,不足部分静脉补入,浓度不超过0.3%。
为80ml/kg。 重度脱水:丢失液体占体重10%以上。所需补液
为100ml/kg。 一问:是否口渴、尿量是否减少; 二看:眼眶、前囟是否下陷,哭时是否有泪; 三摸:口腔粘膜是否干燥,皮肤弹性是否良好。
根据临床表现定脱水程度,根据脱水程度 来定补液量。发病前体重不易测到,所以 不是根据脱水量来定脱水程度。
2、纠正脱水阶段 输入其余的累积阶段, 时间4-8小时。
3、维持阶段 输入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 量。能口服尽量口服。静脉输入最高速度 为纠正脱水阶段的60%。
纠正休克阶段:通常又称为快速扩容、液体复苏、容量复苏。 对于急诊休克患儿液体复苏 目的:恢复低血容量休克患儿的有效循环容量;恢复失血性休克患儿
常用液体渗透压(张力)
血浆:等张
葡萄糖液:0张 10%氯化钾:8.9张(有争议) 生理盐水:1张 5%碳酸氢钠:3.5张 1.87%乳酸钠:1张 0.9%氯化铵:1张
补充累积丢失量液体张力的选择
理论上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张液,等渗性脱水 补充等张液,低渗性脱水补充高张液
机体有调节能力,钠过多,心、肾负担重。
严重外伤持续出血造成血容量持续丢失者需要外科紧急手术治疗。
骨骼腔内输注 经骨髓给药与中心静脉给药进入体循环的时间大致相同,快于外周静
脉给药 。 在严重休克、心肺复苏及严重外伤的急诊中,遇到建立静脉通路十分
困难时,先行骨髓输液给药,其穿刺成功率高达90%以上,操作简便、 安全、快速,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 。 美国心脏学会规定,静脉穿刺失败3次,或时间超过90秒,应建立骨 髓通路。 骨髓输液的并发症及其防护:①液体外渗:主要是穿刺过浅或留置时 间长、或给予高渗液体引起,一旦发生即停止给药。②骨髓炎:是最 严重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4 270例次发生27例次(0.6%),主要发 生在长时间置留或菌血症的患儿。如仅用于急救的临时输液与用药, 发生率极低,为预防骨髓炎发生,行骨髓输液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骨 髓输液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30 min至1 h(最长不超过24 h),在赢得 抢救时间后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继续补液,另外预防性使用适当的抗生 素,可降低骨髓炎的发生率。

小儿液体疗法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原则

小儿液体疗法原则小儿液体疗法原则是指在小儿疾病治疗中使用液体药品,采取一系列仪器和药物的治疗方式。

其主要通过静脉注射等方式将药物直接输送到病变部位,达到治疗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小儿液体疗法的原则。

1.安全原则小儿液体疗法是应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所以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药物的安全性,避免因药物导致的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等。

2.准确用药原则在小儿液体疗法治疗中,要根据孩子的体重、年龄和身体情况等情况,确定使用的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药物的过量或者用错药物,对患儿造成不良反应。

3.对症治疗原则小儿液体疗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疾病种类,注重对症治疗,而不是盲目医治,注意药物的选择和时间的掌握,避免因药物过度依赖而导致病情加重。

4.严密观察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对出现异常反应和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规范用药原则小儿液体疗法的用药应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不得自行更改剂量,避免药物滥用或耽误治疗。

同时,药物的注射方法也需要合理规范,以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6.个性化治疗原则小儿液体疗法在临床应用中,不同的患儿病情不同,治疗方案也应该因人而异。

要根据患儿病情的轻重缓急,制定出符合患儿的个性化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7.合理营养原则在小儿液体疗法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患儿的营养支持,尽量减轻治疗对患儿身体的影响,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加速康复。

综上所述,小儿液体疗法的治疗原则是以安全为第一、准确用药、对症治疗、严密观察、规范用药、个性化治疗和合理营养,以期最大程度的保证治疗的疗效和患儿的安全,缩短回复期,减轻痛苦,提高治疗的满意度。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课件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课件
记录出入量
在补液过程中,要记录小儿的出入量,包括每日的尿量、排便量等, 以便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注意事项
在补液过程中,要保持小儿的安静和舒适,避免因过度哭闹导致的心 脏负担加重。同时,要保持小儿的口腔和皮肤清洁卫生。
05
液体疗法案例分析
脱水患儿的液体疗法
脱水程度评估
根据患儿脱水的程度,选择适当 的补液量和补液速度,轻度脱水 可口服补液盐,重度脱水需静脉
04
液体疗法注意事项
补液量计算
补液量计算
根据小儿的体重、年龄、病情等, 计算出每日所需的补液量,以补 充因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的体
液丢失。
补液量计算公式
补液量(ml)=每日损失体液量 (ml)+每日正常需要量(ml)。其 中,每日损失体液量可以通过询 问病史、观察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等方式确定。
注意事项
治疗水肿
水肿是指组织间隙过量的体液潴 留,液体疗法可以通过调节体液 平衡,治疗水肿。
预防和治疗其他疾病
预防感染
保持足够的体液摄入有助于维持正能作为治疗其他疾病的辅助手段 ,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03
液体疗法的种类和选择
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是治疗轻中度脱水最常用 的补液方式,适用于大部分腹泻患儿。
限制水分摄入
根据水肿程度限制患儿的水分摄入量,减轻水肿 症状。
利尿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尿剂,增加尿量排出,缓解 水肿。
其他疾病患儿的液体疗法
腹泻患儿的液体疗法
01
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溶液,
同时治疗原发病。
肺炎患儿的液体疗法
02
肺炎患儿可能存在缺氧和酸中毒,需根据病情调整氧疗和酸碱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 infantile diarrhea
保定市第一医院 儿科 赵颖 2096591
小儿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fluid
therapy): 指的是通过静脉输注一些液体纠 正机体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紊乱以帮助体液恢复平衡的一种 治疗手段.
一、体液的组成与分布
体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保证。 它的组成成份包括:水、电解质、 蛋白质、脂肪、糖、激素、酶、 维生素、代谢产物及一些溶解在 其中的气体物质等。
代谢性酸中毒: HCO3-↓
原因: 吐泻时丢失大量碱性肠液 进食少,热卡不足,肠吸收不良脂肪分解过多, 产生大量酮体 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血流缓慢,组织缺氧
无氧酵解增多大量乳酸堆积
脱水肾血流量减少肾排酸能力下降酸性代
谢产物堆积
代谢性酸中毒:
分度:正常 PH: 7.35-7.45 HCO3- mmol/L
克,脱水征比其他 两种脱水严重
细胞内液减少明显, 脱水征 比其他两种为轻
高热、感染多 见
2
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常见于营养不良患儿伴腹泻
失Na+>失水,血Na+ <130 mmol/L; 特点:脱水症状严重,容易发生休克;
细胞外液减少﹢渗透压下降 水向细胞内转移—脑细胞内水肿 (头痛、嗜睡、抽搐、昏迷) 细胞外液明显减少
精神稍 差,略 有烦躁 不安 精神萎 靡,烦 躁不安
口唇 粘膜
眼泪
尿量
休克
轻度 脱水
5% (50ml / kg)
稍凹 陷
稍差
略干 燥

稍少

中度 脱水
5~10% (50~ 100ml / kg) >10% (100~ 120ml / kg)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液体疗法
条件最 好测 血钠含 量 , 以确 定 脱 水 性 质 。 ⑧补 液速 度 : 累积损 失 量应 在 开 始输 液 的 8

质而定 。低渗性脱水用 2 3张溶液 ; / 等渗 性脱水用 12张溶 液 ; / 高渗性脱 水用 13 / 或 15张溶液 。一般累积损失量 ( 为补 / 约
液 总量 的 12 应 于 8—1 /) 2小 时 补 足 , 滴 速约 为每 小 时 8—1mlk 。重 度 脱 水 伴 0 /g 有周 围循 环衰 竭 时 , 在 3 应 0~6 O分 钟 内
●… 一 … ● n
6 分钟 内静脉 推注或 快速 湔 人。 0
用 13~12张含钠液 。③ 供给生理需 要 / /
补 充继 续损 失量
量 :  ̄h 理 需 要 量 6 dJ生 0~8 m/ g 0 lk 。一 般
’ 一 ’ ‘ 。 一 …
指补液开始 后, 因呕吐腹泻 等继 续损
: 三 = _ .
腔黏髓母女
臀艘 箍 蛸 糍 平漂 ∈ 壤 孵显

魔 弹搬 陂 羞 巨
藏器
骟黼 蜗
曝 溅
揭嚣 爹
哆霖戴走 藏 ’
明显

供 给 生 理 需 要 量 小 儿生 理需 水 量 约 6 0~8 m/ k 0 ]( g・
荛豢 器 耄磊 分 ‘ 。 % ‘ 一1% % 1
激 性 药 物 前 预 防 性 使 用 敷 硫 酸 镁 湿 敷 可
明显降低液 体外渗 率 , 少了患儿 痛苦 , 减 降低 了 医 患 纠纷 的发 生率 。
关键词 硫 酸 镁 湿 敷 预 防 刺 激 性
因其高渗作用能使组织水肿消退 , 而减 从
轻 对 局 部 组 织 的损 伤 。

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

6、注意补充Ca、Mg。 、注意补充 、 。
补液效果的观察: 补液效果的观察:
脱水患儿经合理补液, 脱水患儿经合理补液, 3~4小时后 小时后 应尿量增加; 应尿量增加;6~12小时后酸中毒基本纠 小时后酸中毒基本纠 皮肤弹性恢复正常。 正,皮肤弹性恢复正常。 低钾需数天才能恢复正常。 泻组建议的静脉输液方法 年 龄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20ml/kg) )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80ml/kg) )
等张液 1岁以内 岁以内 1岁以上 岁以上 1小时 小时 1小时 小时
2/3或1/2张液 或 张液 6小时 小时 5小时 小时
说明: 说明: 现主张只给扩容和快速补液量(即累积损失量); 现主张只给扩容和快速补液量(即累积损失量); 之后重新评估患儿脱水状况,再定新的补液方案。 之后重新评估患儿脱水状况,再定新的补液方案。
4、碱性溶液 、 1)5%碳酸氢钠(含钠 碳酸氢钠( ) 碳酸氢钠 含钠595mmol/L) ) --高张(渗)液 高张( 高张 倍 稀释成1.4%SB 通常需加2.5倍 5%GS稀释成 稀释成 含钠167mmol/L) --等张(渗)液 等张( (含钠 ) 等张 2) 11.2%乳酸钠(含钠1000mmol/L) 乳酸钠(含钠 乳酸钠 ) --高张(渗)液 高张( 高张 倍 稀释为1.87%乳酸钠 通常需加5倍 5%GS稀释为 稀释为 乳酸钠 (含钠 含钠167mmol/L) --等张(渗)液 等张( 含钠 ) 等张
3、维持补液 (总量的 /2) 、 总量的1/ ) 1:2液 750ml (250ml/份) : 液 份 250ml Inj 500ml iv gtt 10%pot chloride 20ml 10~15gtt/min N.S 5%G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肌肉系统 软弱无力 恶心、呕吐、腹胀、 胃肠道系统 恶心、呕吐、腹胀、肠鸣 音减弱、 音减弱、麻痹性肠梗阻 心音低钝、心率紊乱、 心血管系统 心音低钝、心率紊乱、血 压下降、 压下降、心电图异常 尿浓缩功能差、尿量多、 肾脏 尿浓缩功能差、尿量多、低钾性 碱中毒
低钙血症 血清钙低于1 88mmol/L mmol/L。 血清钙低于1.88mmol/L。 临床表现
新生儿腹泻液体疗法
1、新生儿脱水、酸中度临床表现不明显 2、第一日补液量不得超过200ml/kg 3、电解质浓度适当降低 4、生后10天不需补钾 5、纠正酸中毒不宜采用乳酸钠
婴幼儿肺炎伴腹泻的液体疗法
1、肺炎不伴有脱水者仅给生理需要量 2、肺炎合并腹泻者,并出现脱水者,按腹 泻处理,但总量及钠盐要减少,速度要 放慢,5ml/kg/h 3、呼吸性酸中毒的重点应改善肺的气体交 换,不应用碱性液体
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静脉缓慢滴入。如 10%葡萄糖酸钙10毫升静脉缓慢滴入。 葡萄糖酸钙10毫升静脉缓慢滴入 补钙后仍不能纠正症状者要考虑低镁, 补钙后仍不能纠正症状者要考虑低镁, 镁的补充为0.2毫升/公斤,静脉滴入。 0.2毫升 镁的补充为0.2毫升/公斤,静脉滴入。每 症状消失后停用。 日2~3次,症状消失后停用。
补液原则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先快后慢、先盐后糖、 先浓后淡、见酸补碱、 先浓后淡、见酸补碱、 见尿补钾、见惊补钙。 见尿补钾、见惊补钙。
举例
10公斤婴幼儿,中度等渗脱水,请制定 第一天补液 方案1: 1、计算累积损失: 量:10×60ml=600ml, 种类:1/2张液体600ml,5%葡萄糖300ml; 0.9%氯化纳300ml 速度:8-12小时完成,
小儿不同程度脱水的鉴别诊断要点
脱水程度 丢失体液 量占体重 精神状况 眼眶凹陷 眼 泪 口腔粘膜 末梢循环 尿 量 血 压 轻度 5% 好 不明显 有 湿润 好 正常 正常 中度 10% 10% 烦躁 明显 少 干燥 稍差 减少 基本正常 重度 15% 15% 萎靡 十分明显 无 十分干燥 差 无 下降
液体疗法
液体疗法时常用的溶液
非电解质溶液:5%、10%葡萄糖溶液 电解质溶液:0.9%、3%氯化纳,5%碳酸 氢纳,10%氯化钾 混合溶液:2:1、1:1、1:2、2:3:1 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
(oral rehydration salts,ORS) salts,ORS) 口服补液盐成分为氯化钠、碳酸氢钠、 口服补液盐成分为氯化钠、碳酸氢钠、 氯化钾、葡萄糖。 氯化钾、葡萄糖。新配方用枸橼酸钠代 替碳酸氢钠。 替碳酸氢钠。 ORS补液主要应用于轻 补液主要应用于轻、 用途 ORS补液主要应用于轻、中度脱水 轻度50ml-80ml/kg 中度80ml50ml ml/kg; 80ml 用法 轻度50ml-80ml/kg;中度80ml100ml/kg 重度100ml-120ml/kg ml/kg; 100ml 100ml/kg;重度100ml-120ml/kg 有导致高钠血症可能, 注意事项 有导致高钠血症可能,最好稀释成 新生儿慎用; 1/3或1/2张;新生儿慎用;心肾肝功能 不全者慎用 原理 组成
静脉补液
补充累计损失量: (一) 补充累计损失量: 1) 确定脱水的程度 2) 定补液的成分 3) 补液的速度 (二) 补充继续损失量 (三) 补充生理需要量 根据上述三方面的需要总计第一日所用 的液量、电解质。 的液量、电解质。
一 补充累积损失量 定量:轻度50ml/kg 中度50ml 100ml/kg; 50ml/kg; 50ml定量:轻度50ml/kg;中度50ml-100ml/kg;重 100ml度100ml-120ml/kg 定种类:低渗脱水补给2/3 2/3张 定种类:低渗脱水补给2/3张;等渗脱水补给 1/2张;高渗脱水补给1/3-1/5张 1/2张 高渗脱水补给1/3-1/5张 1/3 定速度: 12小时完成 小时完成; 定速度:8-12小时完成;有休克或重度脱水时 开始要快,20ml/kg/30分钟或 小时, 分钟或1 开始要快,20ml/kg/30分钟或1小时,高渗性 脱水速度要慢。 脱水速度要慢。
小儿液体疗法

小儿体液代谢特点
(一) 小儿体液总量相对较多 水在体内的代谢和交换速度非常快, (二) 水在体内的代谢和交换速度非常快, 但对水的耐受性差 (三) 不显性失水相对较多 (四) 肾脏的调节功能不成熟 (五) 消化道液体交换较快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不同年龄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二 补充继续丢失量: 根据情况丢多少补多少,可按10ml40ml/kg计算,1/3-1/2张 三 补充生理需要量:70ml-90ml/kg, 1/4-1/5张 以上两个量可在剩下的12-16小时匀速完 成。
纠正酸中毒
轻 、 中度酸中毒无须另行纠正。 中度酸中毒无须另行纠正 。 对重度酸中毒可另用碱性液体来改 善酸中毒。一般首选碳酸氢钠。 善酸中毒。一般首选碳酸氢钠。
腹泻及呕吐时间 长 皮肤: 皮肤:颜色 苍白 温度 冷 弹性 低下 粘膜 湿 口渴 不明显 眼眶凹陷 显 神经症状 嗜睡 末梢循环障碍 明显
电解质紊乱
钾代谢异常
低钾血症
血清钾低于3 mmol/L。 血清钾低于3.5mmol/L。
原因
钾摄入量不足 消化道失钾过多 经肾排钾过多 钾在细胞内外分布异常
临床表现
2、
脱水性质 指体液渗透压的改 变。根据血钠的含量将脱水又 分为低渗 高渗、等渗三种 低渗、 三种, 分为低渗、高渗、等渗三种, 其中以等渗最多见。 等渗最多见 其中以等渗最多见。
小儿不同性质脱水的鉴别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 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较长 苍白 冷 良好 湿 不明显 不显 不明显 不明显 短 潮红 — 良好 干 显著 显 明显 不明显
2、补充累积损失+生理需要 量: 10×30ml=300ml 10×70ml=700ml 种类:1/5张,5%葡萄糖800ml;0.9%200ml 速度:后12-16小时匀速滴入
方案2: 1、定补液总量:按轻度90ml-120ml/kg; 中度120ml-150ml/kg;重度150ml180ml/kg。10×150ml=1500ml 2、定补液种类:1/2张,5%葡萄糖750ml; 0.9%氯化纳750ml。 3、定补液速度:总量的1/2在头8-12小 时完成,余下的1/2在后12-16小时完成。
体液分布 体液总量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间 质 血 浆 新生儿 80 35 45 40 5 1岁 70 40 30 25 5 14岁 2~14岁 65 40 25 20 5 成人 55~60 45~45 15~20 10~15 5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 水代谢紊乱 (一 )脱水 定义 指体液总量尤其细胞外 液量的减少。 液量的减少 1、 脱水程度 根据脱水的量可将脱水分为 重度。评估方法是根据前囟、 轻、中、重度。评估方法是根据前囟、 眼窝、皮肤弹性、循环和尿量等变化。 眼窝、皮肤弹性、循环和尿量等变化。
神经、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
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H 增加或HCO 丢失所致。 由于H﹢增加或HCO3—丢失所致。
原因
体内碱性物质经消化道或肾脏丢失 酸性物质摄入过多、产生过多、 酸性物质摄入过多、产生过多、排除障碍
临床表现
呼吸深快、呼出的气含酮味、心率增快、口唇樱红、 呼吸深快、呼出的气含酮味、心率增快、口唇樱红、 意识障碍 新生儿及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
钾、镁、钙的补充
钾盐的补充应在排尿后给钾 剂量为100 300毫克 毫克/ 分成4 一 : 剂量为 100~300 毫克 / 公斤 , 分成 4 次 口服,静脉浓度0 口服,静脉浓度0.15~0.3%,速度不 宜过快 二:重症低钾血症处理 治疗低血钾须维持4 三:治疗低血钾须维持4-6天
2、钙、镁的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