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第十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11.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1.1.1 项目基本情况

四川望锦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成都双流九江,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0km,成都绕城高速1km。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成都市望锦机器厂,四川望锦成立于2003年5月,主要从事汽车转向拉杆,连接杆,前悬控制臂等汽车球铰类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通过长期以来的市场调研,公司认为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必将走向合并、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才能生存和发展。2015年,四川望锦公司为拓展市场,成立了成都望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望锦公司)。成都望锦公司拟投资7800万元人民币,选址大邑县沙渠工业区建厂,建设“新建汽车底盘技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该项目将新征土地72亩,新建生产厂房,购置全新生产线设备及配套公辅设施,形成年生产OBJ外拉杆球销总成260万件/年,IBJ内拉杆球销总成260万件/年,摆臂180万件/年,连接杆250万件/年的生产规模。该项目经大邑县发展和改革局《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大发改投资函[2015]81号)准予备案。2017年11月,大邑县环境保护局以“大环建【2017】142号”对《新建汽车底盘技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

2016年6月,公司拟投资2500万元,在成都望锦公司现厂区内建设年产500万套橡塑密封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不新增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该项目应编制环

境影响报告书。为此,2016年8月,四川望锦机械有限公司委托四川省环科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1.1.2 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1、与《产业政策指导目录(2013年本)》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为配套汽车制造的橡塑密封制品项目。本项目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中的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建设项目。该项目经大邑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备案通知书》(大经信技改备案[2016]69号)准予备案。

2、与《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分析

国发改委令第8号《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八章“零部件及相关产业”中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相关要求如下:

第三十一条:“……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对能为多个独立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配套和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国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

第三十二条:“根据汽车行业发展规划要求,冶金、石化化工、机械、电子、轻工、纺织、建材等汽车工业相关领域的生产企业应注重在金属材料、机械设备、工装模具、汽车电子、橡胶、工程塑料、纺织品、玻璃、车用油品等方面,提高产品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与汽车工业同步发展。”

本项目均符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相关要求。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

11.1.3 项目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项目与园区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选址于成都望锦公司现厂区内,不新增地,位于大邑县沙渠建材产业园内(成都市环保局以成环建评【2017】199号出具了大邑县沙渠建材产业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见附件),用地规划性质为工业用地。

大邑县沙渠建材产业园规划范围西起东岳大道,东至滨河路,北起益民路,南至欣业大道,规划面积6km2。规划主导产业为新型建材、机械制造、新能源产业,同时发展相关配套产业。

本项目为配套汽车制造的橡塑密封制品项目,选址于成都望锦公司现厂区内,不新征地,为现公司生产的OBJ外拉杆球销、IBJ内拉杆球销、摆臂及连接杆等产品配套零部件生产,不属于园区鼓励类,不属于园区负面清单禁止入内企业,属允许发展类。项目符合大邑县沙渠建材产业园规划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相关要求。

2、项目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本项目符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关于印发〈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四川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2015-2017年)》等大气污染防治等相关规划和政策。

另外,本项目为橡胶制品行业,我国、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文件中均未对橡胶制品行业水性涂料使用比例作出要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说明,本项目采用溶剂型涂料,主要可使产品更加耐磨,硬度、丰满度、抗化学性更佳,以满足客户需求。且本项目粘合剂使用量较少,采用了严格的收集、处理措施。符合大气污染防治相关规划和政策。

3、项目与《橡胶工厂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的符合性分析

《橡胶工厂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69-2016)对橡胶工厂环境保护设计进行了相关规定,本项目符合《橡胶工厂环境保护设计规范》(GB50469-2016)对橡胶工厂环境保护设计的规定。

11.1.4 选址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1.1.4.1空气环境质量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指标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TSP、PM10、PM2.5常规因子均未超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T VOC、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特征污染物未超标,满足所参考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的标准、河北省地方标准《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 1577-2012)等要求。

11.1.4.2地表水环境质量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西河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限值,羊头堰水质除总磷、氨氮外,其余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标准要求。

11.1.4.3地下水环境质量

本次地下水现状监测的评价结果表示:监测期间,各项特征监测因子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Ⅲ类标准的要求,各指标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表明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整体良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中Ⅲ类标准要求,水质情况较好。

11.1.4.4声环境质量

项目厂区周围及敏感点各测点噪声昼夜监测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限制。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11.1.5 环保措施及达标排放

(1)废气治理措施

项目粉尘治理措施:

①本项目大料均在密室(大料配料间)内采用自动配料、自动称量、自动打包,再自行从密室运送至密炼机附近,由人工投至密炼机内炼胶。

在密室内,人工将大料解包卸入到压送罐中,再通过压力泵将大料送至储料罐。大料的解包投料口装置设置有集气罩及布袋除尘系统,以便将投料口飞扬的粉尘及时收集回用。

将大料通过解包投料口卸入压送罐,在压送罐内加压使大料流态化,料气混合物经气力输送装置送到储料罐。储料罐顶部自带有风机及脉冲式布袋除尘器,

料气混合物在储料罐和脉冲袋式除尘器构成的空间内进行分离,大料落入储料罐,气体经袋式除尘器净化后外排。储料罐内的大料通过自动调节阀经过计量器,流进盛料桶内的透明塑料袋中进行称量、打包,再由自动轨道车通过密室的物料小口将已经称好打包的大料运送至密炼机附近的大料放置区。计料器同样配有风机和脉冲袋式除尘器,在称量的过程中产生的料气混合物都经过风机和脉冲袋式除尘器进行分离,大料则进入到塑料袋中打包,气体经袋式除尘器净化后外排。

②小料为人工称量、配料,称量、配料处设置有集气罩及布袋除尘系统。

③密炼机进料口设置有半封闭式集气罩,从密炼机进料口漂浮出来的粉尘经袋式除尘器净化后外排。

④密炼机为密闭设备,仅在卸料时有低浓度有机废气及少量粉尘同胶料排出,项目在出料口安装集气罩局部抽风,废气收集后,粉尘经布袋除尘器除尘。

⑤由于开炼时在胶料中加入粉状硫化剂,会产生少量粉尘,本项目在开炼机上方设置集气罩进行局部抽风,废气收集后,粉尘经布袋除尘器除尘。

本项目产尘处均设置有集气罩,可有效收集粉尘,布袋除尘效率可达99%以上,可有效控制粉尘排放,尾气经28m排气筒有组织达标排放,除尘后粉尘浓度低于12mg/Nm3,满足《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中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有机废气治理措施:

项目炼胶工序、硫化工序、注塑工序及涂胶有机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经“水喷

淋+光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由于炼胶工序废气经除尘后可能还带有少量粉尘,所以在废气进入紫外线辐射装置前先经过水喷淋装置除去粉尘,对后续装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装置对有机废气的净化效率大于90%。本项目有机废气经“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处理后,可实现达标排放。且废气经过“光氧催化+活性炭吸附”处理后,臭气浓度将明显消减,不会对区域产生明显的异味影响,项目废气经治理后均可达到《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5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的二级标准要求、《四川省固定污染源大气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51/ 2377—2017)表3要求。

根据本项目橡塑车间VOC S、非甲烷总烃、颗粒物、甲苯、二甲苯的无组织排放量计算确定以项目橡塑车间边界外100m划定卫生防护距离。

(2)废水治理措施

①地表水

项目建成后,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冷却水循环排污水,排放量仅2.08m3/d。项目废水经厂内污水设施预处理后,近期排入沙渠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西河;远期排入沙渠园区规划污水处理厂处理,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指标,总氮执行《四川省岷、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中表1限值,其余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最终排至羊头堰。

②地下水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无需用水,因此无生产废水产生和排放,项目主要废水来源为生活污水、循环排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送自污水处理厂处理。

项目在正常生产状况下,废水全部得到有效处理,经分析,现有地下水污染防渗措施总体上满足本环评提出的环保要求,且本次环评要求项目厂区采取分区防渗措施,其中,重点防渗区包括项目橡塑车间涂胶室内、废水预处理设施、危废库及事故废水池等;一般防渗区包括橡塑车间硫化、炼化工区和原料库房;另外,项目厂区除绿化带外,地面全部硬化。项目在采取以上措施后能有效的防治“跑、冒、滴、漏”等泄露事故的发生,故在正常工况下,项目的运营期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在非正常工况下,可能发生事故泄露的设施为危废暂存间,二在发生泄漏事故的状况下,因污染物通过包气带进入潜水含水层的迁移时间相对较长,且项目所在地含水层透水性差,非正常工况状态下泄露的污染物在进入地下水之前,有较充分的时间采取应急措施,将事故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分析认为,项目采取了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渗措施,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3)噪声治理措施

噪声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总图布置,合理布局,并对高噪声源有针对性地采取降噪、隔声、消声及减振等综合措施,实现厂界达标,可保证项目噪声影响满足相关要求。

4)固废处置措施

本项目生产车间、食堂均有固体废物产生,生活垃圾送城市垃圾处理场统一

处理;生产固废具体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危险固废废活性炭等将委托具备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处置及运输,一般固废废边角料、次品均为可利用资源,外卖再生胶厂或胶粉厂。

针对项目各类固废的特点和性质,项目固废采取了如下的综合处置措施:

①一般固废废边角料、次品外卖再生胶厂或胶粉厂回收利用,各种废包装材料,如编织袋、纸袋等外售综合利用。

②针对危废,依托现厂内已设置的危废暂存间,按《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要求防风、防雨、防晒,并设有通风设施,用于贮存项目产生的废机油、废活性炭等危险废物。危废暂存间划分分类贮存区,暂存在库内的危废按类别采用桶装等方式贮存,禁止混装,乘装危废的桶等包装上贴有符合标准的标签。危废实施危废转移联单制度。

③项目生活垃圾经环卫部门收集后,定期送大邑县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厂进行处理。

综上分析,本项目危险固废只占固体废物中的小部分,并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采取了规范的堆存和分类贮存措施,最终由具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同样,项目其它固废按要求也能得到相应处置。

11.1.6 总量控制建议

结合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项目所涉及的总量控制污染物有废水中COD、NH3-N,废气中VOC S、非甲烷总烃、甲苯、二甲苯、烟粉尘,共7项。其中COD、NH3-N是国家要求控制的总量控制污染物,VOC S、非甲烷总烃、甲苯、二甲苯、

烟粉尘是作为特征污染物而提出控制要求的。

表11-1 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t/a

备注:近期废水排入沙渠镇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远期废水排入沙渠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由上表可见,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均需新增总量控制指标:

大气污染物:烟(粉)尘:0.001345t/a,甲苯:0.0081t/a 二甲苯:0.021t/a,非甲烷总烃:0.0021t/a;VOC S:0.1604t/a;

水污染物:近期:CODcr 0.031t/a,NH3-N0.0031t/ a;

远期:CODcr 0.019t/a,NH3-N 0.0009t/ a;

11.1.7 清洁生产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设备,采用清洁动力能源,所选用生产工艺和设备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排放,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实现资源输入减量化、使废物再生资源化,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11.1.8 环境影响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

经预测,项目生产正常排放不会造成区域及各关心点大气环境质量超标,不会因项目建设而造成区域大气环境功能的改变。项目外排废气对区域各环境关心点造成影响的几率非常小,且贡献值浓度非常低,对沙渠镇等关心点大气环境影响不明显。

按照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本环评确定以项目橡塑车间边界外100m划定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现场踏勘,本环评以项目橡塑车间边界外100m划定卫生防护距离内,主要包络有北面厂界外紧邻在建的兴巨港玻璃公司(建材企业)的生产车间、东面厂界紧邻在建的华力康医疗器材公司(机加工企业)的生产车间,不涉及搬迁住户、学校及其它的食品、医药等生产企业。

根据外环境关系分析,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均不涉及搬迁住户、学校及其它的食品、医药等生产企业。同时,评价要求:在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内今后不得迁入人群居住、生活服务设施、学校、医院,以及其他食品、医药等企业。

2)地表水环境影响

项目建成后,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冷却水循环排污水,排放量仅2.08m3/d。项目废水经厂内污水设施预处理后,近期排入沙渠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标准后,排入西河;远期排入沙渠园区规划污水处理厂处理,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和总磷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指标,总氮执行《四川省岷、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51/2311-2016)中表1限值,其余指标执行《城镇污水处理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最终排至羊头堰。

沙渠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0.15万m3/d,目前实际处理量为650~800m3/d,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外排废水情况见表2-25。从表中可见,外排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均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要求。同时,本项目外排污水量共计2.08m3/d,仅占污水厂剩余处理能力的0.3%,占标率小,近期沙渠镇污水处理厂有能力接纳本项目污水。

沙渠园区规划污水处理厂分期建设,近期建设规模1万m3/d,本项目外排污水量共计2.08m3/d,仅占污水厂设计处理能力的0.021%,占标率小,远期沙渠园区规划污水处理厂有能力接纳本项目污水。

3)地下水环境影响

整个厂区分为非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其中,研发室、办公楼及倒班楼、食堂为非污染防治区;库房、机修车间为一般防渗区,危废暂存间、废水处理设施、车间清洗区、柴油发电机储罐区为重点污染防治区。

根据现场踏勘及对业主访问调查,本项目厂区技改前防渗措施如下:

①厂区危废暂存间、废水处理设施、生产车间清洗区、柴油发电机房储罐存放间为重点污染防渗区,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中相关要求: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采取防渗混凝土加高密度聚乙烯膜的防渗方式。防渗工程必须定期进行检漏监测。

厂区内废水收集系统应采用密闭管道输送。废水处理设施及其输送管道的底、侧面应进行防渗、防腐、防漏处理;接缝和施工方部位应密实、结合牢固,不得渗漏;预埋管件、止水带和填缝板要安装牢固,位置准确,质量达到合格;管道材料选择合适材质并作表面防腐、防锈蚀处理,减轻管道腐蚀造成的渗漏;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发生。

②生产车间及机修车间其他区域作为一般防渗区域,防渗技术要求为: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采取防渗混凝土的防渗方式。

针对本次本次技改年炼胶100吨,年生产车用橡胶制品配件两大类产品共150万套/年生产线,本项目车间为重点防渗区,重点污染防治区地坪按照相关要求其防渗技术等效黏土层Mb≥6.0m,渗透系数应小于1.0×10-7cm/s。按照防渗技术要求本建设项目车间防渗层设计方案详见污染区典型防渗结构图5-27,此设计条件下渗透系数≤1.0×10-10cm/s。依托工程均按相应要求进行防渗。

项目在采取以上措施后能有效的防治“跑、冒、滴、漏”等泄露事故的发生,故在正常工况下,项目的运营期不会对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在非正常工况下,可能发生事故泄露的设施为危废暂存间,二在发生泄漏事故的状况下,因污染物通过包气带进入潜水含水层的迁移时间相对较长,且项目所在地含水层透水性差,非正常工况状态下泄露的污染物在进入地下水之前,有较充分的时间采取应急措施,将事故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分析认为,项目采取了地下水污染分区防渗措施,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地下

水环境造成影响。

4)固废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本项目生产车间、食堂均有固体废物产生,生活垃圾送城市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生产固废具体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危险固废废活性炭等将委托具备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处置及运输,一般固废废边角料、次品均为可利用资源,外卖再生胶厂或胶粉厂。项目固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5)声环境影响

项目实施噪声污染源治理,优化总图布置,根据第五章5.2.4噪声预测可知,项目设备噪声对厂界噪声贡献值低,对厂界噪声影响不明显,叠加背景值后厂界噪声昼、夜间噪声贡献值均满足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要求。

此外,结合厂址周边外环境关系分析,距离项目最近的居民区为南面约170m 远处的散居农户,项目橡塑车间布设在厂区西北面,且项目生产设备采取了相应的降噪措施,设备运行噪声在厂内经降噪、距离衰减后能使厂界噪声达标。项目运营噪声经距离衰减至敏感点处的噪声贡献值为35.32dB(A),与噪声敏感点噪声背景值(昼间51.65dB,夜间42.1dB)叠加后敏感点噪声预测值(昼间51.75dB,夜间42.93dB),噪声昼、夜间噪声预测值均满足GB12348-2008中2类(昼间60dB,夜间50dB)标准限值要求,噪声不扰民。

11.1.9 环境风险

本项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设定为原辅料引发的燃烧爆炸事故。企业应加强管理,尤其是原料仓库的管理,降低上述事故发生概率。加

大风险管理措施,对易燃、易爆物质、毒害品分别制定相应的贮运及使用管理措施。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公司制定应急计划,使各部门在事故发生后能有步骤、有秩序地采取各项应急措施,并与当地安全防火部门和紧急救援中心的应急预案衔接,统一采取救援行动。加强对全体员工防范事故风险能力的培训,建立应急计划和事故应急预案。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本项目的风险可接受。

11.1.11 其它

1)环评对项目污染物监测提出了相应的监测计划的建议。

2)另外,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的角度项目是可行的。

11.1.12 建设项目的环保可行性综合结论

成都望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套橡塑密封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符合当地规划。项目采用的工艺具有先进性,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选址地周围无明显环境制约因素,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及风险防范措施可行,可实现达标排放和控制风险,对各环境要素的影响很小,不会因项目建设而改变区域环境功能,不会造成环境质量出现超标。落实环评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则本项目在大邑沙渠工业园区现公司厂区内建设从环保角度可行。

11.2 建议

1)建议公司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环境管理体系,更好地做到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污染预防及持续改进各项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工作。

2)建设单位应该切实作好污染源管理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档案,控制污染及风险事故的发生。

3)建设单位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控制扬尘。

环评工作主要内容

环评工作主要内容 一、了解项目背景 1、了解该项目用地是否经过土地局、发改局、建设局等相关部门的审批; 2、了解该项目的工艺、设备、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3、了解当地的产业和发展总规划 二、项目开展 1、实地调研 厂址(四周边界情况、用地情况、居民点分布) (1)场地建设情况(已建设的房屋不考虑施工影响) (2)该地生态状况(植被、河流等) (3)保护区 敏感点确定(要有照片) (1)居民点(距离、方位、影响人数、居民点名称) (2)河流(方位、距离、水文特征) (3)地下水(有无水井、温泉等) 2、进行公共参与(环评报告书有要求) (1)贴公示(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需对公示进行拍照) (2)对相关政府部门(村镇居委会等)及公众(附近居民点)进行问卷调查 3、安排监测(联系监测公司,了解监测因子) (1)声(场界噪声、居民点噪声) (2)气(居民点空气污染) (3)水(河流、地下水) 三、编写环评报告 1、分配章节(看导则、了解评价内容和重点)

2、书写 (1)总论(体现标准要准确、评价等级) (2)工程分析(用总结性的语言分析污染源及要采取的措施) A、工况(现有状况、遇到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措施) B、污染源分析(污染物种类、量、浓度) C、概述污染防治措施 (3)环境概况 A、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B、当地规划概况 C、环境现状(通过监测,包括背景值的调查和现状叠加) (4)施工期环境影响 A、生态(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占地情况) B、噪声(施工机械噪声) C、水(施工期生活污水、设备废水) D、气(扬尘、施工机械排放废气) E、固废(生活垃圾、土渣、建筑垃圾) (5)运营期环境影响 A、噪声(产生噪声设备、位置、原强)预测并作出等声线图 B、水(排放的污染因子对水环境的影响、属于正常还是非正常排放) C、气(气象参数,包括:风速、方向、预测敏感点增量) D、固废 E、生态(主要针对生物量方面) (6)环保措施(分施工期和运营期,其核心因子为公共参与) A、通过公示反映出来 B、问卷调查情况(调查人员信息、调查结果) C、意见反馈(对于反对者的意见回访)

环评师考试心得

我是第一次参加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以上是今年的考试分数,合格标准为120,90,90,72,正好四科全过。环评与建造师考试形式类似,实行2年四科滚动制,对于一个几个月前连啥叫环评都弄不懂的人,能一次过全科,实属不易。回想起备考的点点滴滴,我在欣喜之余,也有良多感慨,再此愿与各位朋友一同分享。 先说说我对环评工程师执业资格的看法吧。也许我的情况有些特殊,我是那种想趁年轻多考几个证的人,那么既然要考,就要有计划,有目标,我拿到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以后,不停的在盘算着自己的计划,最后敲定了另外两个目标:环评和暖通,关于暖通的话题我已经谈过,在此着重说下环评。环评,从功利的角度来看,应该算是人保部统考的、除建设部管理以外的、最值钱的证书了,归口于国家环保部;从职业的前景来看,由于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公众对于环保的呼声越来越迫切,而环保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因此环评从长远来看是很有潜力的职业;从供需关系来看,由于环评资质单位有限,而且环评工程师总人数也很有限,基本能做到供需稳定,不大起大落。所以,如果你已经拿到了勘察设计系列里边比较值钱的证书了,那么考一个环评工程师将是很不错的选择,兼职、全职两相宜。 再说说环评考试对个人能力的要求。我考过岩土、考过环评,考过暖通(基础),目前也在全力备战暖通专业考试,所以我觉得我有资格来横向评价一下这几个考试的特点。岩土和暖通同是勘察设计系列,所以二者有很多相似点,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岩土考试偏硬,有很多题目是没有原理性可言的,实践性较强,因此不仅需要很强的理解力,也需要一定的实践经验,外专业备考难度很大;而暖通考试则偏软,原理性非常强,而且原理都很抽象、难理解,需要超强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至于实践经验,我认为并不是一个关键点,因此外专业要备考,必须要从头学起,从最基本的原理学起,难度同样不小,但是相比于岩土,却可以用时间来弥补。至于环评,由于是纯闭卷考试,首先对于记忆力的要求非常高,四门课程都有大量的东西需要记忆,其中不乏一些数字,比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一些浓度指标,所以考环评没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和超强的毅力支撑是不行的。环评的原理性稍简单些,但并不意味着环评就是好啃的骨头,环评每年的通过率都极低(大概百分之几的通过率),从题型上来说,前三门都是选择题,但是这里多选题占了很大的份额,拿《技术方法》来说,多选题占了三分之二的分值,也就是说即使单选题全对,如果多选题错了一半,仍然有挂科的危险。这里还必须提到的是《案例分析》,它绝对是大多数考生的梦魇,八道题任选六道,每题20分,类似于高考的说明文阅读理解题,需要从夹杂着文字、数字、图表的大段文字里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提出对策,而且必须还要结合前三科的相关知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有相当多的考生,年年都能过前三科,可是年年都过不了案例。针对于案例,这里我想说,虽然我们没有丝毫的环评工作经验,但是这丝毫不会成为阻止我们通过的障碍,备考案例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需要一点头脑和智慧,切忌死学死背。所以,如果你拥有了很强的毅力,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又善于摸索到应考技巧,那么只要你坚持,环评终究会是你的囊中物。 接下来我把备考的资料向大家做一推荐吧。 一、必买教材。环评的教材很固定,每年3月份都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当年度的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教材和题集,教材共四本,题集也是四本,分别针对《法律法规》、《技术导则与标准》、《技术方法》、《案例分析》四门课程,一般购买全套的话,还会有一本考试大纲赠送,这总共是9本书,可以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内容

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环境质量标准:指一定是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各种环境介质(如大气、水、土壤等)中的有害物质和因素所规定的容许容量和要求,是衡量环境是否收到污染的尺度,以及有关部门进行环境管理,制定污染排放标准的依据。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要求,结合环境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污染源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的有害因素所做的控制标准,或者说是排入环境的污染物和产生有害因素的允许的限制或排放量(浓度)。 2、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 按照评价对象,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

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按照时间顺序,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 (1)建设项目的特点:包括工程性质、工程规模、能源及原材料的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主要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浓度)等; (2)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主要有自然环境特征、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和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等;(3)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法规和标准:有关的环境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标准的作用 (1)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2)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环。 (3)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4)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一个动力(5)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6)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 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地方环境标准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述 (1) 1982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建设项目必须作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海岸工程建设 海岸石油开发 河口、海湾、海域排污 (2)海洋环评任务 查清受纳污染物的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区内海洋生物种群的数量及分布,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海域环境功能要求。 预测项目建成后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包括海岸工程引起的海域地形地貌的变化、流场和余流场等水动力条件的变化、物质浓度场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等。 根据环境结果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操作安全、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二、海洋环评工作等级的划分 划分为三级,划分依据为: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20000,5000,1000,500m3 /d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复杂、中等、简单 受纳水域规模:小型半封闭海湾,其他海域(开敞海域和大型海湾) 三、海洋环境现状调查

1.海域自然环境概况调查 地理位置 地质地貌及沉积物类型 气象特征: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 水文特征:潮位、潮流、波浪 海洋自然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2.沿岸社会环境概况调查 城市规模、性质、行政区划、人口 社会经济状况 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海域功能区划 环境保护目标 3.污染源调查

入海点源:入海河流、混合排放口、直排和市政下水排海口。 入海面源:乡镇农村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化肥、农药、生长剂等。 养殖污染源:滩涂养殖、浅海养殖、网箱养鱼。 海上污染源:海上船舶、石油平台、海洋倾废。 4.海洋环境调查 (1)现状调查评价范围 现状评价范围:海洋0m等深线~1-2km等深线——向海;大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顺岸。 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潮流场范围确定,如一般将整个海湾作为评价范围。 (2)调查断面和钻孔设置 断面方向与海岸垂直,在主要排污口设主断面,在主断面两侧设3~5个辅助断面,每个断面3~5个测站。 (3)调查时期 一、二级:枯、平、丰水期 三级:枯期 5.海洋生物调查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 微生物:总异养菌、大肠杆菌、弧菌、烃类异样化菌 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初级生产力 浮游动物:种类、生物量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考试要求与培训内容简介 1. 考试目的 通过本科目考试,检验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人员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了解、熟悉、掌握的程度和在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业务工作中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正确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标准的能力。 2. 考试内容(2013版大纲) 2.1 环境标准体系 2.1.1 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 (1)熟悉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熟悉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体系构成及其应用范围; (3)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2.1.2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1)了解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3)了解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4)了解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2.2.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1)总则 熟悉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掌握资源利用合理性分析的内容;掌握环境合理性分析的内容;掌握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的原则;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和调整原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熟悉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的确定原则;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要求。 (2)工程分析 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熟悉工程分析的方法;熟悉工程分析的内容。 (3)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掌握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要求;熟悉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方法;熟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熟悉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方法;熟悉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内容。 (5)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熟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的内容;了解筛选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要求;了解社会环境影响分析的要求。 (6)公众参与 熟悉公众参与的要求、对象和形式;了解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主要内容;熟悉公众反馈意见的出来要求。 (7)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熟悉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社会论证的要求。 (8)环境管理与监测 了解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主要内容 (9)清洁生产分析和循环经济 熟悉清洁生产分析的重点;了解循环经济分析的内容。 (10)污染物总量控制 了解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的原则;熟悉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建议的要求。 (11)方案比较 熟悉同一建设项目多个建设方案比选的要求;熟悉方案比选的重点;了解不同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评价的要求。 (1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总体要求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的总体要求。 2.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方法;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

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遇到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遇到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发表时间:2018-12-28T09:52:32.0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4期作者:寇胜男 [导读]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保部门环境保护的主要模式,其实施需要强化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指导原则 寇胜男 黑龙江省清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保部门环境保护的主要模式,其实施需要强化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指导原则,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开展灵活多样的工作步骤和过程,进而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时效性和效率,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重要的贡献。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遇到的问题和几点建议,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建议 一、当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遇到的问题 1.1 环境现状——特点——问题的阐述是否清晰 掌握规划所在的时空范围、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环境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等是规划要完成的首要任务。根据环评报告确定环评目标和指标,采用监测、遥感技术、收集资料等方法获取规划所在区域的有效的环境质量现状数据,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土地问题、生态问题、资源问题、海域问题等。规划环评阐明评价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可以为环评自身的评价重点和环评目标指明方向,也为规划的环境对策措施及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环评目标与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否合适 建立环评目标——指标——标准体系,既是进行环评工作的基本技术手段,也是规划环评的终极目的之一。环评目标应包括规划提出的环保目标,产业和资源政策、环境政策与法规、上层次规划和功能区划、区域流域环境规划、区域流域生态可持续性和生态功能保护要求、控制区域流域重点环境问题、环保管理部门要求的环保目标等。环评指标的功能是表征环保目标,一个环保目标至少有一个可监测或可度量比较的指标表征。有了明确的指标,再将指标分级,按要求确定规划需达到的指标水平或指标值,就是评价的标准。 只有环评目标——指标——标准体系明确而具体,才能对规划带来的生态问题作出定量或半定量的科学评价,从而进一步论证规划实施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1.3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是否明确 规划环评的任务是论证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即论证规划与科学发展战略和资源环境政策的符合性,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与环境——生态的协调性。规划规模的环境合理性应当在资源——环境——生态的承载力范围之内;规划布局的环境合理性应当表现为符合功能区域、不对敏感目标造成重大或者不可逆的影响,不造成大的环境风险事故,不造成社会冲突,不在敏感点上风向布置大气污染型项目等;规划结构的环境合理性表现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环保水平提高,提高规划实施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规划的规模、布局及结构不具备环境合理性时,应当对规划要素提出明确的优化调整建议,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应全面、具体、可操作,并建议将优化调整后的规划方案,作为评价推荐的规划方案。 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结论是否正确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环境污染、生态、风险影响评价。应采取合适方法,预测不同发展情景下规划及规划替代方案实施对规划所在区域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重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对于某些有可能产生具有难降解、易生物蓄积、长期接触对人体和生物产生危害作用的规划,应开展人群健康影响状况分析,定量预测规划实施对区域人群健康的影响。应识别和判定规划实施可能发生累积环境影响的条件、方式和途径,预测和分析规划实施与其它相关规划在时间和空间上累积的资源、环境、生态影响。对于规划实施可能产生重大环境风险源的,应开展环境风险评价,规划范围涉及生态脆弱区域或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应开展生态风险评价。 二、提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几点建议 2.1加强对规划环评理论内容的研究 规划环评理论是规划环评工作的重要基础,在规划环评理论的研究中,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对规划环评进行评价模式、技术等方面的改进,比如采用自我评价模式,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评价标准与技术方法,并推广应用,从而提高规划环评理论的水平。此外,还需要制定有效的替代规划方案,通过方案对比,选择兼顾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规划。 2.2制定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指导原则 在一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规定中,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推敲和考证,尽可能做到方方面面的考虑,这样才能够对环评工作起到真正的知道作用。同时在实际进行工作时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使得国外的经验并不能够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更加合适的法律法规,这样就会更加合理有效的对环境治理提供指导,避免出现不合时宜的环境规划。 2.3及时收集有效信息,指导实际工作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要许多单位积极配合,才能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这项工作顺利的发展。首先,各单位要及时的发布本单位的信息,包括已经利用的信息、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获得新的工作思路、某项技术的突破等,加强资源共享,提高实际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效率。其次,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数据库,将技术的分析活动进行自动化处理,减轻人工处理的压力,而且也使技术处理的速度大大提升。最后,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及时公布,使社会各界人士积极的关注,加强他们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添加一份重要力量。 2.4完善规划环评体制 我国进行规划环境评价体制的改革过程中,首先要对环境评价机构的管理加强与提高,并且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环评机构,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环保部门与环评机构之间出现利益关联,也就适当避免了后期由于利益关系而使得环评工作不够准确。在进行环境评价的过程中,环保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环评机构的工作进行阻挠。同时要以反腐倡廉为主导口号,避免环评参与人员因为各种利益的趋势,而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和难点

序号重点难点 1 对于不同的环境影响,编制不同分栏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进行全面评价或专项评价。 2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中要求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3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4 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服务的机构应获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合格和资质证书 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5 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与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审批部门存在 任何利益关系。 6 建设单位应当在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众参与力度不够,论证会、听证会等流于形式。 7 对于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地区间责任和义务和划分。绝大部分环评问题都与跨行业有关。 8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 9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应当查清原 因、查明责任。 后续的跟踪检查监督及责罚仍然缺乏。 1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质量参差不齐,项目可研深度不够。 11 有些可研编制文本质量较差,环评关注的问题没有交待清楚,具体工作不规范,环评工作未能达到《环评法》要求,不注重实质,流于形式。 12 环评业务量较大,环评从业单位及人员较少,专业人才稀缺,挂靠严重,部分环评工程师业务能力缺乏。 13 新环评导则环评精度提高但仍有空间。 14 不注重实质,流于形式。部分环评文件的这部分内容是东抄西凑完成的,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流于形式。 15 违法成本仍较低,奖惩制度待改进。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附件一: 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二OO五年五月

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环评工作质量及审查工作的效率,制定本“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 本规定引用HJ/T2.1~2.4-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江苏省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范。 本规定适用于我省新建、技改、扩建工业类建设项目,其它类型项目可参照执行。火电、石油化工、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臵设施、交通及港区码头等建设项目执行相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国外贷款的建设项目,除满足本规定要求外,还需执行我国和国际金融组织已颁布的有关规定。报告表中专题评价执行本规定相应要求。 1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及环境保护目标 1.1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 准确描述项目拟建地所在行政区(含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省、市、县、镇村。 详细规范描述评价区所属水系,说明水系水文特征及重要水工设施运行规律、排污及废水受纳水域环境功能区划,指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渔业水域、重要湿地等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规范描述当地气候特征,给出常年风玫瑰图。说明评价区域内土地利用现状、主要居民点、学校、医院、文物保护单位、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目标以及生态功能区类别。

1.2 区域经济社会环境概况 1.2.1 区域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和环保规划 简述区域经济社会环保发展现状。描述经批准的区域(城市、开发区、工业集中区、镇区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点和环保规划要点。说明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水域与岸线利用、生态保护、以及太湖一级保护区、南水北调和“引江济太”清水通道、沿岸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等内容。说明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含排水体制)、固废处臵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现状。阐述实现区域规划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条件及存在问题。 建设项目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建设,需附相应环保主管部门对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保规划的批复意见。 1.2.2 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标准、排放标准 说明本区域是否属于“两控区”或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等。说明评价区域水、气、声环境功能类别划分,列出相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若国内无标准可参照国外标准。如废水实行区域集中处理,须列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1.2.3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描述评价区域内居民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等,按表1-1填写: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环保工作的积极成果。其创新点在于将发展规划纳入到了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视野,为我国建立健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利于防止政府的发展规划和制定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可能存在潜在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法规、规划和计划进行系统、综合的评价。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程序、审批、法律责任进行制度化、法律化,是我国用以防止作用重大、范围广泛而影响深远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潜在的环境危险的一种预防性环境管理措施,也是保护人和自然环境免遭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的不良影响的一种保护性环境管理措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缺陷的弥补,更是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根本保障。基于我国当前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不完善、政策和立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缺失等问题,提出我国未来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应从以下方面改进。首先,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其次,顺应趋势、立足国情将政策和法规纳入战略环境影响的评价对象范围,建立健全政策和立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后,健全我国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律体系。全面科学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将对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关键词:战略环境评价;政策环评;立法环评 ABSTRACT ABSTRACT:The promulgation of the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on 1st` September is the positive achiev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n the past, we usually just make an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about construction projects. But now the policy is inclined to make the evaluation of all development programs. It appears to construct a system which will make a strategic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in an overall situation. The enactment and execution of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Effects" helps the government to prevent harmful effects on development programs and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ability of making decision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o bring abou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mong the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Because of its extraordinary significance, the paper will make an exhaustive study about the legal system in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impact

环评七条建议意见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如何改革才会更加有效 1、建立环评双向论证制度:环评单位环评时往往考虑有利的方面多,分析不利的因素少,造成环评时认为可行的建设项目,投入运行后却因环境质量问题而变得不可行。因此,在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时,不仅要重视环评可行性论证,对建设项目环评的不可行性也要进行充分论证,从正反两方面对项目的环评影响进行综合化比较分析。 2、加强环评的公众参与。发动和吸引更多的社会和团体广泛深入参与到环评的管理过程中来。切实发挥环评法律制度的内在优势,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涉及重大公众权益的项目召开公众听证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公众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积极作用。 3、加强环评影响评价文件评估的专业技术性。目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估主要是由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地下水等专业领域的专家负责,鉴于建设项目的专业性强,对项目布局、工程内容、工艺流程环境影响评价评估专业技术要求高,建议选派或增加行业专家参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估,明确技术评估、技术审核要求和质量等方面的技术与规定。 二、如何划分审批权限才能保证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与其他审批权不同,环保审批权有其特殊性,稍有不慎会造成环境损害。下放审批权限必须科学合理,不能盲目下放,不得层层下放。审批权下放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调研和论证,相关的保障制度和措施

一定要先行,不能等“一放就乱”的情况出现时才补救。环保审批制度改革一定要在法治框架下进行。应当按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环保“一票否决”制,将环境利益牢牢地捆绑在地方政府身上。 三、如何规范环境监理工作 严格按照环境监理技术规范要求安排所监理项目的人员数量、专业、职务等,禁止安排同一个人交叉、重叠参与几项环境监理工作。环境监理人员对有隐蔽工程的项目,必须将涉及环境保护的隐蔽工程建设时间及情况单独形成书面材料,报告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在整个监理工作期间,应当做好具有法律效力的各项监理活动记录,以备监督管理人员查验,同时,开展环境监理的单位与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制不能是同一个单位。 四、怎样加强环评机构管理。规范环评市场、提高评价质量 加大环评资质信息公开力度,全面公开环评资质受理和审查情况,全面公开环评机构资质等级、评价范围、工作业绩和环评专职技术人员相关信息。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环评体制改革,现有事业法人类型的环评机构要通过体制改革,形成独立企业法人类型的环评机构,逐步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自主经营、自担责任的市场主体。对编制机构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和评价范围、项目负责人不具备相应专业类别,以及编制机构与合同签订机构不一致或由其分支机构等签订合同的报告书(表)不予受理。在报告书(表)审批过程中,对未落实环评工程师责任制和

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发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摘要战略环境评价对优化政策、决策和规划的制定起到重要作用,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手段。论述SEA的由来、优点、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极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战略环境评价;优点;效益;技术方法 针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在战略制定层面的诸多局限,Thérivel R,Wilson E等人于1992年提出了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SEA)的概念。战略环境评价可以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手段,它的提出在学术界、政府及相关国际组织受到了广泛关注,在美国、加拿大和欧盟成员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许多学者也对SEA 的理论、方法及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 EIA在本质上(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发展项目环境影响的一种反应性评估,而不是前瞻性预测,它在发展项目的选择及优化布局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往往只能针对项目的污染状况提出一些控制和治理污染的措施。对于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往往是在高层次的战略决策之后,因此,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阶段,许多决策已经在更早的规划阶段确定。环评对项目所提供的可选方案和治理污染措施的选择是较为有限的。 战略环境评价是对政府部门的战略性决策行为及其可供选择方案的环境影响和效应进行系统的和综合性评价的过程,它为政府政策、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环境影响评价上的技术支持。 1战略环境评价的优点 战略环境评价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确保决策制定过程中协调好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为社会带来更大的效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战略环境评价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如下优点: 1)促进环境与发展决策的结合(即提高决策的可持续能力)。 2)促进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政策和规划的制定。 3)能够考虑比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更多的替代方案。 4)适当的时候考虑累积影响(尤其是部门和区域层次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全球变化。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第十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11.1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1.1.1 项目基本情况 四川望锦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成都双流九江,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10km,成都绕城高速1km。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84年的成都市望锦机器厂,四川望锦成立于2003年5月,主要从事汽车转向拉杆,连接杆,前悬控制臂等汽车球铰类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通过长期以来的市场调研,公司认为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必将走向合并、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才能生存和发展。2015年,四川望锦公司为拓展市场,成立了成都望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望锦公司)。成都望锦公司拟投资7800万元人民币,选址大邑县沙渠工业区建厂,建设“新建汽车底盘技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该项目将新征土地72亩,新建生产厂房,购置全新生产线设备及配套公辅设施,形成年生产OBJ外拉杆球销总成260万件/年,IBJ内拉杆球销总成260万件/年,摆臂180万件/年,连接杆250万件/年的生产规模。该项目经大邑县发展和改革局《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大发改投资函[2015]81号)准予备案。2017年11月,大邑县环境保护局以“大环建【2017】142号”对《新建汽车底盘技术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 2016年6月,公司拟投资2500万元,在成都望锦公司现厂区内建设年产500万套橡塑密封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不新增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该项目应编制环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是整个论文的重点。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环境影响评价承担单位向其委托单位——工程建设单位或其主管单位提交的工作文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项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9]。 建设项目的类型不同,对环境的影响差别很大,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内容也就不同。虽然如此,但其基本格式、基本内容相差不大。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本次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共分为十五章: 第一章总论:包括项目的背景;编制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污染控制及保护目标; 第二章建设区域环境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地表水文;土壤植被;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社会环境概况; 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基本概况;总平面布置及场地利用;公用工程;填埋工艺方案; 第四章工程分析:包括工程污染源分析;工程污染物排放; 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声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周围生态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生活垃圾运输过程中环境影响分析; 第七章污染防治措施与对策:包括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渗滤液防治措施;废气防治措施;噪声防治措施;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标准 计价格[2002]125号 一、环境影响咨询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环境影响咨询内容包括: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环境影响报告表和对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技术评估。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咨询收费属于中介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公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委托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可自主选择有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估机构负责对评价报告进行技术评估工作。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咨询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从事环境影响咨询业务的机构应根据本通知规定收取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环境影响评价和技术评估机构与委托方以本通知附件规定基准价为基础,在上下20%的幅度内协商确定。 四、环境影响咨询收费以估算投资额为计费基数,根据建设项目不同的性质和内容,采取按估算投资额分档定额方式计费。不便于采取按估算投资额分档定额计费方式的,也可以采取按咨询服务工日计费。具体计费办法见本通知附件。 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机构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业务,必须符合国家及项目所在地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区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境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六、编制环境评价大纲应符合以下服务质量标准:确定评价范围和敏感保护目标,选定评价标准,阐述工程特征和环境保护特征,识别和筛选污染因子、评价因子、设置评价专题,确定评价重点,选定监测项目、点位(断面)、频次和时段,确定预测评价模式和参数等。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符合以下服务质量标准:建设项目概况,周围环境现状,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环境保护措施经济损益分析,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设和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等。 七、评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应符合以下服务质量标准:初步确认项目选址、选线的环境可行性是否正确,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因子、评价方

201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继续教育试卷答卷92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2009年8月()在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上通过,并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A.《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B.《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C.《环境保护部机关“三定”实施方案》 D.《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 用户答案:[D] 得分:8.00 2.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包括:规划方案的环境合理性论证、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论证、()。 A.不同类型规划方案综合论证重点 B.累积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C.辨析制约规划实施的主要资源和环境要素 D.规划概述、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 用户答案:[A] 得分:8.00 3.《环评法》规定,对于(),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环境影响评价的篇章或者说明。 A.指导性规划 B.综合性规划 C.综合性和指导性规划 D.规划 用户答案:[C] 得分:8.00 4.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包括()、影响最小化及对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修复补救等三方面的内容。

A.影响最大化 B.影响忽视 C.影响预防 D.影响加大 用户答案:[C] 得分:8.00 5.土地利用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要求编写规划实施后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对一些比较重要、实施后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规划,用“()”的形式。 A.篇章 B.说明 C.篇章或者说明 D.报告 用户答案:[A] 得分:8.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战略环评的核心目标是将环境影响量化,识别规划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预测其影响的()和(),并且将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 A.范围 B.规模 C.大小 D.强度 E.面积 用户答案:[AD] 得分:8.00 2.战略环评必须面对高度的不确定性,具体是指:战略决策通过指导、改变人的行为来改变其所涉及的复杂系统;和()。

对环评课程的建议与期望

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建议与期望 老师您好: 首先要感谢您在本科阶段给予我的教导,让我第一次在课堂上近距离地了解了环境影响评价这门课程,如今仍然十分荣幸在研究生阶段进一步学习《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这门课程。 和本科生阶段不同,现在的“专业”课程给我的感觉是“多而专”。光是和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课程就有四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其中,本人对《环境规划》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这两门又比较难进行加以区分,对课程内容比较困惑,因此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讲解一下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对一些相关文献的阅读,学生了解到,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的环评一个区别之处在于:其环境评价的对象不再是狭义的水、气、声、渣, 而是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经济更为广义的大环境。这其实也应了老师课上所讲的一句话——“与其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这门课程是理学上的科学学科,不如称之为文学上的艺术学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属于对环境影响作比较定量化的一个探讨,那么战略环评相对而言就比较定性化,且从其名称来看,“战略”就是一个定性而宏观的说法,学生猜想,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也应该相对宽泛而且更偏向于社会学的探讨,因此本人希望老师能在课堂上对“社会经济”“生态累积影响”“可替代方案”这一方面的知识进行多一点的讲解,毕竟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这门课程来看,同学们对水、气、声、渣这一块内容已经有一定的学习积累了,现在对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这门课程希望能够对目前的社会条件有一定的认识,进一步学习之前接触得较少的关于生态累积影响、可替代方案的相关知识。 最后,就如老师您之前上课所提到的战略环评是一门比较定性化探讨的课程,因此希望老师您能通过一定的案例来给我们进行详细讲解,案例的选择建议是多类型多领域的,最好是中国的案例,也可以将中国和国外两个相似的案例进行对比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老师的讲解下,和老师一起在案例的探讨中学习其中的优点,认清其中的不足之处,在之前所做的战略环评中慢慢地了解,慢慢地进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收费依据和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收费依据和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收费依据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环境保护部(及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2〕125号)、《关于降低畜牧业生产建设项目环评咨询收费加强环评管理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8〕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部分建设项目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1〕534号)。 ★具体规定请登录: https://www.360docs.net/doc/1618992652.html,/jsxmhp/gldt/201104/t20110419_209388.htm查 询。 表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标准(环评) 估算投资额 (亿元) 咨询服务 项目(万元) 0.3以下0.3~2 2~10 10~50 50~100 100以上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5~6 6~15 15~3 5 35~75 75~110 110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 表 1~2 2~4 4~7 7以上 注:1. 表中数字下限为不含,上限为包含; 2. 估算投资额为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估算投资额;

3. 咨询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根据估算投资额在对应区间内用插入法计算; 4. 以本表收费标准为基础,按建设项目行业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乘以调整系数,确定质询服务收费基准价,调整系数见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报告书编制行业调整系数表和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报告书编制收费环境敏感程度调整系数表; 5. 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含大纲)的费用不含专家参加审查会议的差旅费,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技术评估费用占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估费用的40%; 6. 本表所列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收费标准为不设评价专题的基准价,每增加一个专题加收50%; 7. 本表中费用不包括遥感,遥测,风洞试验,污染气象观测,示踪试验,地探,卫星图片解读,(需要时)动用船、飞机等的特殊监测等费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标准调整系数,见表2和表3。 表2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报告书编制收费行业调整系数 行业调整系数 1.2 化工、冶金、有色、黄金、煤炭、矿产、纺织、化纤、轻 工、医药、区域 石化、石油天然气、水利、水电、旅游 1.1 1.0 林业、畜牧、渔业、农业、交通、铁路、民航、管线运输、 建材、市政、烟草、兵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