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思考
英语口语课教学反思7篇

英语口语课教学反思7篇英语口语课教学反思篇1对策:贯彻新课标精神,改革初中英语教学1.深入理解改革内涵,提高教师素质21世纪的新课改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外语教学也要有新的模式和理念。
为加大教改力度,学校加强管理,抓好教研活动,强调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凝聚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片区交流,组织教师到外县市兄弟校取经、听课。
校内开观摩课、优质课评选活动。
要求英语教师应有与新世纪发展相适应的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每周教师至少一次集体学习研讨,深刻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了解教育改革动态、不同流派英语教学的特点,吸取精华,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
克服现有困难,如班级人数多、教学设置简陋等,依学校现有的优势,发展学校办学特色。
2.增设口语测试,促进全面提高参照alderson&wall的反拔作用假说,综合我校口语考试的实际,我们预测:a口语测试促使老师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b改变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口语学习的热情。
c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
d语言测试的反拔作用正面影响大于负面。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跟上“课改”的脚步。
我校与许多中学一样,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新的教学目标,即在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特别加强口语教学,增设口语测试,分值为20分,计入英语总分。
此方案从20xx级初一新生开始实施,该届970名学生在半期考、期末考进行口试。
考查内容为语音语调、即兴回答、自由表达等,主要是学生课内外熟悉的话题,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表达看法,能反映出学生口语基本技能的情况。
为了尽量做到公正,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学生抽签,课任老师不考自己班级学生,老师在考前进行培训。
为建立良好的考试信度和效度,我们力争做到考试条件相同,尽可能使不同话题和问题在难度方面接近,老师尽可能评分标准一致,使成绩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英语口语课教学反思篇2一开始走上讲台,心里面忐忑不安,一方面担心自己跨学科教学是否能够胜任,另一方面是从来都没做好教小学的心理和知识准备,幸好有潘老师带着我,她鼓励我帮助我,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很多教学经验,让一片空白的我理清思路,摸清一、二年级英语课的教学思路。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思考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思考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堂高质量英语课的前提。
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轻松愉快地学习,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而且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思想、心理的变化和学习情况。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已所任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就要增强彼此的情感交流,成为他们的朋友。
学生所学的英语大都来源于课堂教学,要善于给每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尤其是对那些在英语学习上存有困难的学生,更要付诸更多的关爱和努力。
哪怕他们取得再细小的进步,也不要吝啬赞美之词;哪怕他们受到再微弱的挫折,也不能忘记安慰之语。
生活和学习中的点滴看似偶然,有时可能蕴藏着潜在的教学契机。
所以,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并主动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喜好、性格,关心学生,真诚和蔼地对待学生,经常与学生谈心,协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师生间才能建立起互相信任、尊重协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
二、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因为年龄小,自制力差,初中生课堂上极易走神,听讲效率不高。
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教师能够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英语情景,为学生英语学习展示一个扩大化、丰富化、直观化的空间,学生能够在这个空间中自由感知、自由思维、自由想像,从而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听、说、读、写”的环境,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兴趣。
另外电教媒体也能够增大课堂容量、节省教学时间,提升信息强度,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水平。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策略是提升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的保证”,同时还指出:“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协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持续调整自己学习策略的水平。
”农村初中绝绝大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来学英语。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反思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反思XXX学校XXX“Language affects life!”英语作为一种交际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国家与国家之间扩大了交流渠道,英语也日益显示出其独有的重要性。
未来劳动者的基本素质,特别是他们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国际地位,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二十一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有这种忧患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
一、农村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词汇贫乏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是口语交际的基石。
语言若是离开了词汇,就不能表达任何东西,更别提听说了。
不少学生语法学得不错,语法规则说得条条是道,但由于词汇量不足或对词汇用法掌握不够全面,导致不能用英语和他人自如交流,给口语交际带来障碍。
因此,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要想用英语进行交际,扩大词汇量是十分必要的。
(2)不重视听力训练很大一部分学生十分重视阅读,却不重视听力的培养,学的是“聋哑英语”,因而,在课堂口语活动中,经常出现听不懂交际对方的语意表达,或是听不完全,或是听着耳熟却不能很快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积极反应,也给交际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3、教师某些口语活动的设计缺乏实际可行性口语活动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28.6%的学生认为在口语课堂上经常会冷场的原因是口语话题或任务枯燥乏味、毫无新意;68.6%的学生认为是教师设计的口语活动不太贴近、甚至脱离他们的生活实际,无话可讲,无观点可陈;16.3%的学生认为是活动难度过大,超过其口语能力范围。
二、矫正口语课中学生问题的行为策略1、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敢说愿说。
对于九年级学生,教师不能进行传统枯燥无味的纯粹语音教学,不必过分强调其语言的准确性,也不必片面追求熟巧,要坚持“小步子”教学和创新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对口语表达的兴趣,这样会大大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让他们在课堂上敢说愿说。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英语口语能力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足、课堂氛围单一、教学方法单一等。
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1.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足由于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更注重书面语的学习,对口语表达的训练较少,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足。
在课堂上,很多学生对于口语练习的反应较为 passively,只能简单地进行简单的问答。
缺乏自信,不敢通过口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2. 课堂氛围单一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课堂氛围通常较为单一,老师多以一种传统的授课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缺乏表现和发挥的空间。
这种单一的氛围难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影响了口语教学的效果。
3. 教学方法单一在口语教学中,老师通常以对话、朗读为主要的教学方式,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导致学生对于口语的训练较为单一,缺乏足够的挑战和刺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改进策略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立口语表达训练课:可以增加课程中的口语表达训练环节,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口语表达,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 举办口语比赛:可以在学校举办口语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现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
(3) 创设真实情境: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故事等方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要丰富课堂氛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引入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更加生动形象的英语口语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进行小组活动: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增加课堂互动性,丰富课堂氛围。
(3) 创设游戏式教学: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点滴思考

有利于学生进 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 3 、注重培养 学生的 自信心、成功感
在 英 语 口语 训 练 过 程 中 出 现 错 误 这 是 必 然 的。 杜 雷
( l) : 不 犯 错 误 是 学 不 会 语 言 的 。 学 生 在 自 由表 Duy 说 “ ”
不 少 学 生 对 开 口讲 英 语 总 有 一 种 惧 怕 心 理 。 怕 出错 , 怕 受 老 师责 备 ,怕 被 同 学 取 笑 。 这 种 恐 惧 心理 常 常 导 致 学 生 在 用 口语 表 达 情 感 时 显 得 焦 虑 和 紧张 ,影 响 他 们 的
生 的语言错误 ,教 师要善意地区别 , 在晓之 以理 动之以情
内 教 学 方法 与 丰 富 多 彩 的 课 外 活动 , 不 断 给 学 生表 达 的 机 会 ,不 断 给 学 生 新 的 刺 激 ,培 养 他 们 对 口语 表 达 的 浓
厚兴趣。
、
不 利 因素
1 、思 想轻 视
很 多学 生 学 习 英 语 的 动 机 就 是 为 了应 付 考 试 ,然 而 目前 还 没 有严 格 的 口 语 检 测 项 目 ,因 此 他 们 认 为 进 行 英 语 口语训 练 是 浪 费 时 间 。 事 实 上 不 少 教 师 也 持 这 种 态 度 ,
一
结 果 造 成 “ 巴 ”英 语 现 象 : 会 读 ,不 会 讲 。 但 从 语 哑 只
言的学习规律来看 , 任何 一种语言 的教学大 纲的要求来 看 ,大
纲 的 目的 是 : 发 展 听 、 说 、读 、 写 的基 本 技 能 ,培 养 在 “ 口头 和 书 面 上 初 步 应 用 英 语 进 行 交 际 的能 力 。 这 一 切 充 ” 分 说 明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素 质 教 育 ,就 是 学 以致 用 ,提 高 综 合 运 用 英 语 的 能 力 。 因此 ,教 师 应 加 强 中 学 英 语 听说 教 学 ,注 重 读 写 训 练 ,充 分 发 挥 英 语 的交 际 功 能 ,从 而
对中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展听 、 、 、 说 读 写的基本技能, 培养在 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
2 适 时肯 定—— 培 养学 生英 语 口语交 际 自信 心
面对初学者不敢开 口的现象 , 表扬 、 鼓励及 适时肯定对 培养学生英语 口语交 际 自信 心起到非常重要 的作用 。很多
Ab t a t T e c l v t n o r lc mmu iai e c mp tn e i sr c h u t ai foa o i o n c t o ee c n v
h g c o i h s ho lEngih ta hi c up e e yi ls e c ngo c i sav r mpo tn sto . ra tpo ii n
对 中学英语 口语交际能力培 养的几点 思考
刘 波
( 安康市第二 中学 陕西・ 安康
中图分类号 : 3 .1 G6 34 文献标识码 : A
750 ) 200
文章编号 : 2 7 9 ( 0 2 — 1 3 0 1 7 — 8 4 2 1 9 0 — 2 6 1】 4
摘 要 口语 交 际能 力 的培 养 在 中学 英 语 教 学 中 占有 十 分 重 要 的位 置 。学 生 要 想 掌握 好 英 语 . 必 须切 实提 高 自 己的 就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探讨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化,英语这一重要的语言工具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英语口语的应用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专业英语口语人才成为诸多领域急需的人才。
这也使得教育领域中的英语口语也备受关注。
如何实现英语口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并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已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一)教学理念落后。
我国中学教学一直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这是长期形成的教学的弊端。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这种弊端更是非常明显的显露出来了。
很多英语老师认为他们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顺利的通过测试。
这种想法直接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对于学生们来说笔试能力往往能够比较容易的提高而英语口语水平却是非常难有所突破的。
很多学校甚至并不会专门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因而使得学生们的口语水平一直处在比较差的水平。
归于根本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校和学生缺乏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意识和动力。
(二)教师水平不高。
教师水平不高则是中学生英语口语难以得到提升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很多中学英语老师都是一些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虽然很多都是英语专业毕业的但是英语口语水平也不是非常的过硬。
除此之外,很多英语老师没有进行英语口语的培训,老师的口语发音和语法也会出现一些错误,这就使得学生们的英语口语也因此受到影响。
当然,很多老师都是非常的尽责的,但是却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上来而没有将口语训练当做一个重要的方面。
所以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增强英语老师对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学方法有误。
一些学校对英语口语比较重视,老师认真的教学生认真的学可是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还是没有显著的提高。
这主要是因为老师们使用的方法不当。
老师们没有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口语学习氛围,这就使得学生缺乏说英语的勇气,缺乏训练也就很难学好英语口语了。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思考

力。 同时 , 以提 高 注 意 力 的集 中程 度 , 高 听 的 效果 , 且还 可 可 提 而
子 的 督促 也 不 够 。 5学 生 有 害 羞 的心 理 障 碍 .
在课 堂 上 仍 有许 多 学 生 不愿 意 开 口说 话 。 心 自己会 说错 , 担
流畅 地 说英 语 , 能用 英 语 上 课 , 外籍 教 师 来 上 课 就更 不 可 能 不 请 了 。所 以学 生根 本 没有 机 会 听 到 地 道 的英 语 。 3 校 教 学 资 源 的不 足 . 学
习 , 自我 介 绍 、 如 结识 新 友 或看 医生 、 东 西 、 借 问路 … … 可 以 启 发
极 地参 与对 话 活 动 , 深 了对 对 话 内容 的 理 解 。 加 6复 述 是 一种 很 好 的 口语 自我训 练 .
学 英 语 离 不 开记 忆 , 记忆 不是 死 记 硬 背 , 有 灵 活性 。 复述 要
4学 校 、 . 家长 的 重 视程 度 不 足 虽 然 现在 大 力 要 求推 行 素 质教 育 .但 是 在 很 多 地 区学 校 还
戈南棠艚霈
Vo . N O 1 5
LI BERAL ART S FANS
Ma 2 0 y 0 9
初 中英语 口语教 学 的思考
瞿亚 宏
( 县 柏 果镇 中学 盘 贵 州 盘县 533 ) 5 5 1
【 要】 摘 英语 作 为一 种语 言 , 本质 是 用 于交 际 。 其 英语 口语 是 学 习英 语 必 须要 掌握 的 , 而 , 有 的 英语 1语 教 学现 状很 让 人 担 心 , 然 现 2 : 2 ' 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思考深圳市宝安中学赵国强传统的英语教学,沿用的是以语法翻译法为主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讲解和传授语言。
即使间或开展口语教学,亦偏重于只听不说或只说不听的单一畸形训练模式,不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生熟知语法、词汇和语言材料,口语发展能力却相当滞后,很可能除了能用最简单的应答和招呼语之外,难以用得体的语言来直接表达思想和进行交际,即学生所接受的是“哑巴式英语”。
八十年代后,各种在现代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的新兴教学方法不断生成和发展,促使了学生交际能力、语用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现代口语教学注重以语言功能意念为纲,着眼于实际生活中的交际,侧重于说什么而不是怎么说。
教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言语交际活动,并将其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密切联系,通过课内外言语实践发展口语。
这种模式体现交际法教学原则,学以致用,是广大教师正在探求的英语口语教学途径。
围绕这一模式,结合亲身体验,笔者现就口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和思考。
阶段侧重,稳步发展口语分主动口语(active oral speech)和被动口语(passive oral speech)。
主动口语指的是“说”,是理解言语的吸收或输入过程,属于领会式掌握语言;被动口语指的是“听”,是理解言语的吸收或输入过程,属于领会式掌握语言。
主动口语是在被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是口语交际中密切相关而形式上截然不同的行为过程。
由于口语能力呈阶段性渐进发展,因此,在一定阶段必须采用与其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技能训练手段,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口语技能并逐渐发展学生的口语能力。
初始阶段的活动主要在于提供可理解的输入去发展听能; 到了高中,学生大都基本达到言语形成阶段,此时的口头表达则更为重要。
学生的表达能力形成之后,教师的输入难度也应相应提高。
单就肯定评价而言,对于高中生可以多采用Very good/OK以外的其它表达。
如:Well said/done/written! Marvelous! Excellent!等等。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运用他们已有的能力。
譬如,新生刚入校,一方面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和好奇,同时还可能受自我展示的驱使,出现英语口语交际中想说而不敢说、想说好而说不好等矛盾心理。
此时此刻,正是师生融洽交流的良好时机。
利用寒暄、介绍、道歉、赞扬等技巧启发学生开口说话,鼓励他们该出“口”时就出口,可以尽早摆脱外语学习中的“沉默期”,促使口语能力的形成。
事实上,掌握了一定的词汇之后,如果能有效地运用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y),多数情况下可以保持交际的持续进行。
当学生越来越多地生成外语时,他们的口头表达对其他同学也形成了自然的、可理解的输入。
变换方式,趣化课堂外语口语不能一听即通,流利说话的能力同样不可能与生俱来,也很难在教学中立竿见影、一蹴而就,它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输入、模仿、分析、记忆等各方面习得之后而自然形成,继而启动流利的话语。
习得(Acquisition)即无意中获得,是口语教学的核心,它不同于自觉的语法学习或认知学习。
因此,口语教学中的每项活动、每个话题都必须有意义、有兴趣,使学生的注意集中在活动的内容而不是形式上。
口语其中一个常用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提问。
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应当变换方式、适可而止; 提出的关键问题应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准备和讨论。
除了“教师问、学生答”之外,还可采用“学生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或“讨论式问答”等模式实施课堂口语活动。
譬如在谈及未来生活(Life in the Future)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采用类似以下独白:Can you imagine what our life will be like tomorrow? When we do some shopping, we can merely stay at home waiting. If we are ill, we won’t have to go to a doctor or a nurse. Can you guess how?类似以上方式,能够诱发学生展开想象和提出问题; 中学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话题,如:求职(Jobs)、旅行(Travel)、急救(First Aid)、体育(Sports)等等。
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活化为实际,让学生就其充分发表看法和见解,趣化口语教学。
3. 听说结合,坚持互动人们反对象书本一样讲话,因此,不应将任何书面材料都直接用于口语训练之中。
教师还应结合教学内容,有意穿插使用非正式言语,着力寻求以之相关的真实话题,鼓励和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体验提出和解决问题,适时开展互动(interaction)。
讲授Computers单元之际,可联系学校准备增购电脑一事,让学生结合课文发表看法。
学生很容易做出积极反应并就电脑的品牌、性能、价格等“出谋划策”;还可以将对话课与生活常识衔接,开展口语互动。
如:学习高一Fire单元前,教师提出Can you cook? And what about your father? What should you do when the pan of oil catches fire as you are cooking? 等有关问题,在学生回答之后给予“做饭有趣”、“注意火灾隐患”之类的阐述,甚至假设森林、饭店等公共场合出现火情安排学生之间就“What to do”询问老师或开展小组活动。
类似口语活动的开展,学生听说能力给予培养的同时,生活经验得以充实,可谓一箭双雕。
学习课本材料后,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复述、改编、续编等口语活动。
比如拟定《项链》中的Mathilde还清债后时隔十年与老朋友再度相逢这一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讨论。
面对这样的话题,学生七嘴八舌,口语有效锻炼的同时,创造力也得以充分培养。
为避免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除了明显的语义错误需要及时纠正,教师应尽量让学生说完之后再适度纠错。
纠错中应注意礼貌策略,重视学生的参与热情,善于捕捉表达中的闪光点,避免挫伤学生说的欲望。
4.分组活动,活化内容语言学家认为:“小组活动最主要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讨论、会话激发自然的语言活动。
”坚持多开展小组口语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感、拘谨感和焦虑感,做到畅所欲言。
活动结构可以分两人组、多人组、男女组、正反方组等等,内容上可以结合教材或社会热点(如北京申办奥运会等)展开讨论或自由辩论。
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谈得尽兴、听得过瘾,还可使课堂交际更加活跃、真实、自然。
小组讨论中,可以是“舌战”型,也可以是“出谋划策”型,等等,注意变换方式和精选话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各显其能。
小组活动也可采用角色扮演、故事复述、“记者”采访、画面解说、即兴演讲等形式。
小组发言中,可安排或推举一名“主席”或纠错人负责记录和指出错误,进行评价和总结。
5. 关注热点,优化训练热点话题为人们所关注,是难得的真实口语材料。
利用课前五分钟,借助自由谈话(Free talk)等形式,实施热点口语交际。
每项活动一般都侧重一个特定的话题或情景,譬如:节日花絮、名人轶事、重大事件等等。
学生还可通过Duty report; Say me, say you等话题,讲出身边的人和事。
学校日常生活中,时常有留给老师向学生发布的信息,教师可以有效利用这一“特权”,将影迅、假期、学术报告、社会活动等学生关注的热点及时告诉他们。
比如:借体检这一活动,教师在课前将有关事项作以下阐述:Tomorrow morning, you’ll have a medical examination. Do not have breakfast before you have your blood t ested. Do not drink anything. In a word, never input. I’ll be expecting you at 7 o’clock sharp at the gate of the hospital. Don’t be late.讲完之后,还可就时间、地点、事件乃至input/sharp在此处的含义等提出问题及时反馈。
此时,学生唯恐答不上或听不懂,注意力特强,参与度极高。
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意外情况,教师可以顺势展开课堂口语活动。
如学生正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附近一声炮响,学生受惊的同时,教学过程受到干扰。
教师倒可来一小“插曲”给学生压惊:Oh, it really sounded terrible. What was it? (Also an earthquake, as we felt the earth was shaking.)The earthquake is a disaster to the world, to us human beings, more or less.又如:某学生听课之中突然打了喷嚏,大家等待老师作出反应,教师索性就“喷嚏”展开叙述:Oh, that’s a sneeze. Haven’t you heard, boys and girls? By the way, better use a handkerchief when you sneeze. I wonder if you’ve got a cold. If so, put on more clothes and take some medicine。
学生行为在此得到矫正的同时,教学过程得以充实。
此外,教师还可顺手将眼前的茶杯、手表等物品作为教学媒介,巧妙地运用于交谈之中。
在类似以上的口语设计中,不仅在教会学生如何说,更是在训练他们怎样去理解,去思考该说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6.突出环境,营造氛围长期以来,教师多注重的是营造课堂小环境方面,如背诵课文、朗读比赛等。
加之受到母语环境的包围,这样的活动往往只是在课堂上昙花一现,学生的口语能力很难有效发展。
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氛围,如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开辟英语活动周、英语角、英语广播等。
同时,还可尽量活化教材,开展各种趣味活动。
中学英语教材中,编排了不同类型的名著名篇,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反之,如果仅是就课论课,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结合《项链》(The Necklace)和《威尼斯商人》( 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课本剧,鼓励学生分小组自编自演,并在学生中产生评委就其表演进行颁奖和评价就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提台词、编动作、借道具,相互切磋、精诚合作、争先恐后、全员参与,美育得以有机渗透,英语交际氛围给予自然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