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4种方法

合集下载

Excel高级函数之条件计数和求和的高级方法

Excel高级函数之条件计数和求和的高级方法

Excel高级函数之条件计数和求和的高级方法在Excel中,条件计数和求和是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功能。

虽然我们可能已经熟悉了常规的计数函数和求和函数,如COUNT和SUM,但是Excel还提供了一些高级函数,可以更加灵活地满足我们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Excel高级函数中条件计数和求和的高级方法。

一、条件计数的高级方法1. COUNTIF函数COUNTIF函数是Excel中用于按条件计数的函数。

它可以根据指定的条件统计某一范围内满足条件的单元格数目。

COUNTIF的基本语法如下:COUNTIF(range, criteria)其中,range表示要进行统计的范围,可以是单个单元格或者单元格区域;criteria表示要应用的条件。

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Sales"的工作表,其中A列为销售人员的姓名,B列为销售额。

我们想要统计销售额大于10000的销售人员的数目。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COUNTIF(B2:B100,">10000")这个公式将会统计B2到B100中大于10000的销售额的数目。

2. COUNTIFS函数COUNTIFS函数是COUNTIF的进一步增强版。

它可以根据多个条件进行计数。

COUNTIFS的基本语法如下:COUNTIFS(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 [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其中,criteria_range1表示要统计的范围,criteria1表示要应用的条件;criteria_range2和criteria2是可选的,用于指定额外的条件。

例子:仍然以"Sales"工作表为例,我们想要统计销售额大于10000且来自于某个特定地区的销售人员的数目。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COUNTIFS(B2:B100,">10000", A2:A100,"East")这个公式将会统计销售额大于10000且来自于"East"地区的销售人员的数目。

如何使用SUMPRODUCT和SUMIFS函数进行多条件求和与计数的Excel高级方法

如何使用SUMPRODUCT和SUMIFS函数进行多条件求和与计数的Excel高级方法

如何使用SUMPRODUCT和SUMIFS函数进行多条件求和与计数的Excel高级方法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它提供了多种函数来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

其中,SUMPRODUCT函数和SUMIFS函数是常用的高级函数,可以用于进行多条件求和和计数。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SUMPRODUCT和SUMIFS函数进行多条件求和与计数的Excel高级方法。

一、SUMPRODUCT函数的用法及多条件求和SUMPRODUCT函数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函数,它可以将一组数组相乘,并返回结果的和。

在Excel中,我们可以利用SUMPRODUCT函数实现多条件的求和操作。

1.1 SUMPRODUCT函数的基本用法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SUMPRODUCT函数的基本用法。

SUMPRODUCT函数的语法如下:SUMPRODUCT(array1, array2, ...)其中,array1、array2等为要相乘的数组。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有一个销售数据表格,其中包含了产品种类、地区和销售数量三列数据。

我们要根据产品种类和地区来计算销售数量的总和。

可以使用SUMPRODUCT函数来实现,具体公式如下:=SUMPRODUCT((产品种类范围="产品A")*(地区范围="地区1")*销售数量范围)其中,“产品种类范围”、“地区范围”和“销售数量范围”分别表示产品种类、地区和销售数量所在的数据范围。

1.2 SUMPRODUCT函数的多条件求和SUMPRODUCT函数的强大之处在于可以结合多个条件进行求和。

我们可以在上述基本用法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条件,来实现多条件的求和操作。

例如,我们要求解销售数据表格中“产品A”在“地区1”和“地区2”的销售数量总和。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SUMPRODUCT((产品种类范围="产品A")*((地区范围="地区1")+(地区范围="地区2"))*销售数量范围)在这个公式中,通过将地区的条件用“+”连接起来,就可以实现多条件求和。

EXCEL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4种方法

EXCEL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4种方法

EXCEL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4种方法在Excel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多个条件来求和或计数特定的数据。

下面将介绍四种常用的方法。

1.使用SUMIFS函数SUMIFS函数用于根据多个条件来求和特定范围内的数据。

它的基本语法如下:SUMIFS(sum_range,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其中,sum_range表示要执行求和操作的范围;criteria_range1, criteria_range2等表示要应用条件的范围;criteria1, criteria2等表示要匹配的条件。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销售记录表,包含销售日期、销售人员和销售金额三列。

我们想要求和一些日期范围内一些销售人员的销售金额。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SUMIFS(C2:C100, A2:A100, ">="&DATE(2024,1,1), A2:A100, "<="&DATE(2024,1,31), B2:B100, "John")这个公式将计算在2024年1月1日到2024年1月31日期间,销售人员为John的销售金额总和。

2.使用SUMPRODUCT函数SUMPRODUCT函数可以根据特定的条件对数组中的数字进行求和。

它的基本语法如下:SUMPRODUCT(array1, array2, array3, ...)其中,array1, array2, array3等表示需要相乘的数组。

同样以销售记录表为例,我们可以使用SUMPRODUCT函数来求和特定条件下的销售金额。

公式如下:=SUMPRODUCT((A2:A100>=DATE(2024,1,1))*(A2:A100<=DATE(2024,1, 31))*(B2:B100="John")*(C2:C100))这个公式将计算在2024年1月1日到2024年1月31日期间,销售人员为John的销售金额总和。

EXCEL中的多条件求和与计数方法

EXCEL中的多条件求和与计数方法

EXCEL中的多条件求和与计数方法Excel作为一款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不仅可以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还能够进行复杂的多条件求和与计数操作。

掌握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分析和管理数据。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在Excel中如何使用多条件求和与计数方法吧!条件求和方法1.SUMIFS函数SUMIFS函数是Excel中用于多条件求和的函数之一。

它能根据多个条件来计算指定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单元格的和。

其基本语法如下:=SUMIFS(求和范围1,条件范围1,条件1,条件范围2,条件2,...)2.SUMPRODUCT函数SUMPRODUCT函数也可以用于多条件求和。

它将每个条件的结果相乘后再求和,适用于复杂的条件求和操作。

基本语法如下:=SUMPRODUCT((条件范围1=条件1)*(条件范围2=条件2)*求和范围)条件计数方法1.COUNTIFS函数COUNTIFS函数用于多条件计数,可以统计符合多个条件的单元格数目。

其语法类似于SUMIFS函数,示例:=COUNTIFS(条件范围1,条件1,条件范围2,条件2,...)2.SUMPRODUCT结合逻辑函数结合SUMPRODUCT函数和逻辑函数如IF可以实现多条件计数。

示例:=SUMPRODUCT((条件范围1=条件1)*(条件范围2=条件2))实际案例演示假设我们有一个销售数据表,我们想要计算某个区域在特定月份内的销售总额和销售笔数,可以通过上述方法灵活运用SUMIFS、COUNTIFS等函数来实现。

掌握Excel中的多条件求和与计数方法是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的关键。

通过灵活运用SUMIFS、COUNTIFS等函数,我们能够更快速、准确地完成复杂的数据分析工作。

不断练习并应用这些方法,相信你会在Excel数据处理中游刃有余!。

利用SUMPRODUCT和COUNTIF函数进行多条件求和与计数的Excel高级技巧

利用SUMPRODUCT和COUNTIF函数进行多条件求和与计数的Excel高级技巧

利用SUMPRODUCT和COUNTIF函数进行多条件求和与计数的Excel高级技巧Excel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办公软件,广泛应用于数据分析、统计和管理等领域。

SUMPRODUCT和COUNTIF函数是Excel中常用的函数,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多条件的求和并计数。

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利用SUMPRODUCT和COUNTIF函数进行多条件求和和计数的Excel高级技巧。

一、SUMPRODUCT函数介绍及用法SUMPRODUCT函数是一种在Excel中用于求和的函数,它可以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多条件求和。

该函数的语法如下:SUMPRODUCT(array1, array2, ...)array1, array2, ...:需要进行求和运算的数组或范围。

例如,假设有一个销售数据的表格,其中包含了产品名称、销售数量和销售额等信息。

我们需要根据产品名称和日期这两个条件,计算出销售数量的总和。

使用SUMPRODUCT函数可以轻松实现此功能。

具体步骤如下:1. 在一个新的单元格中,输入SUMPRODUCT函数的公式如下:=SUMPRODUCT((A2:A10="产品A")*(B2:B10="2021-01-01"),C2:C10)A2:A10为产品名称的范围,B2:B10为日期的范围,C2:C10为销售数量的范围。

2. 按下Enter键,即可求得满足条件的销售数量总和。

二、COUNTIF函数介绍及用法COUNTIF函数是一种在Excel中用于计数的函数,它可以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计数。

该函数的语法如下:COUNTIF(range, criteria)range:需要进行计数的范围。

criteria:指定的条件。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学生成绩表格,其中包含了学生姓名、科目和成绩等信息。

我们需要根据科目和分数这两个条件,计算出满足条件的学生人数。

使用COUNTIF函数可以轻松实现此功能。

EXCEL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4种方法

EXCEL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4种方法

EXCEL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4种方法在Excel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多个条件对数据进行求和或计数。

这些条件可以是数值、文本、日期等。

以下是四种常见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方法一:使用SUMIFS函数SUMIFS函数是在Excel中用于根据多个条件进行求和的函数。

该函数的语法如下:SUMIFS(sum_range,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1,[criteria_range2, criteria2], …)1. sum_range:需要进行求和的范围。

2. criteria_range1, criteria_range2, …:条件的范围。

3. criteria1, criteria2, …:条件的取值。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个表格,在A列是销售额,在B列和C列分别是销售地点和销售人员。

我们想要计算一些地点、一些人员的总销售额,可以使用SUMIFS函数的如下方式:=SUMIFS(A:A,B:B,"地点A",C:C,"人员A")方法二:使用COUNTIFS函数COUNTIFS函数是在Excel中用于根据多个条件进行计数的函数。

该函数的语法类似于SUMIFS函数,只是它返回满足条件的单元格的数量,而不是求和。

例如,我们想要计算一些地点、一些人员的销售次数,可以使用COUNTIFS函数的如下方式:=COUNTIFS(B:B,"地点A",C:C,"人员A")方法三:使用数组公式在Excel中,还可以使用数组公式来实现多条件求和和计数的功能。

数组公式可以处理更复杂的条件,并且能够在一个公式中返回多个结果。

例如,我们仍然使用上面的例子,想要计算一些地点、一些人员的销售总额,可以使用以下数组公式:{=SUM((B:B="地点A")*(C:C="人员A")*A:A)}要输入数组公式,需要先在输入公式的单元格中按下Ctrl + Shift + Enter组合键,然后在公式的两侧加上大括号。

excel_多个条件判断

excel_多个条件判断

ex cel_多个条件判断e x c e l I F判断多个条件有I F函数多条件判断、S U M I F多条件求和、S U M I F S多条件求和、包含关键字的多条件求和、多条件计数。

1、I F函数多条件判断要求:如果部门为生产、岗位为主操,有高温补助。

公式:=I F(A N D(B2=“生产”,C2=“主操”),“有”,“无”);A N D函数对两个条件判断,如果同时符合,I F函数返回“有”,否则为无。

2、S U M I F多条件求和要求:统计E2和E3单元格中两个部门的岗位补助总额;公式:=S U M P R O D U C T(S U M I F (B2:B9,E2:E3,C2:C9));S U M I F函数求和条件使用E2:E3,分别得到两个部门的岗位补助额,再使用S U M P R O D U C T函数进行求和。

3、S U M I F S多条件求和要求:统计部门为生产,并且岗位为主操的补助总额;公式:=S U M I F S(D2:D9,B2:B9,F2,C2:C9,G2);S U M I F S函数求和区域为D2:D9,求和条件为B2:B9=F2并且C2:C9=G2。

— 1 —4、包含关键字的多条件求和要求:统计部门包含“生产”,并且岗位为主操的补助总额;公式:=S U M I F S(D2:D9,B2:B9,”*”&F2&”*”,C2:C9,G2);S U M I F S函数支持使用通配符。

5、多条件计数要求:统计部门为生产,并且岗位为主操的人数;公式:=C O U N T I F S(B2:B9,F2,C2:C9,G2);C O U N T I F S函数也支持使用通配符,用法与S U M I F S函数相同。

— 2 —。

sumifs多条件求和步骤_条件求和公式

sumifs多条件求和步骤_条件求和公式

sumifs多条件求和步骤_条件求和公式我们在Excel 中做统计,经常遇到要使用“条件求和”,就是统计一定条件的数据项。

经过我以前对网络上一些方式方法的搜索,现在将各种方式整理如下:一、使用SUMIF ()公式的单条件求和:如要统计C 列中的数据, 要求统计条件是B 列中数据为" 条件一" 。

并将结果放在C6单元格中,我们只要在C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SUMIF(B2:B5," 条件一" ,C2:C5)”即完成这一统计。

二、SUM ()函数+IF ()函数嵌套的方式双条件求和:如统计生产一班生产的质量为“合格”产品的总数,并将结果放在E6单元格中,我们用“条件求和”功能来实现:①选“工具→向导→条件求和”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D1:I5区域,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恢复对话框状态)。

②按“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求和列”右边的下拉按钮选中“生产量”项,再分别按“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右边的下拉按钮,依次选中“生产班组”、“=”(默认)、“生产一班”选项,最后按“添加条件”按钮。

重复前述操作,将“条件列、运算符、比较值”设置为“质量”、“=”、“合格”,并按“添加条件”按钮。

③两次点击“下一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按右下带“―”号的按钮,用鼠标选定E6单元格,并按窗口右边带红色箭头的按钮。

④按“完成”按钮,此时符合条件的汇总结果将自动、准确地显示在E6单元格中。

其实上述四步是可以用一段公式来完成的,因为公式中含有数组公式,在E6单元格中直接输入公式:=上面的IF 公式也可以改一改,SUMIF(" )*" ), 的嵌套最多7层。

除了上面两个我常用的方法外,另外我发现网络上有一个利用数组乘积函数的,这是在百度上发现的,我推荐一下:三、SUMPRODUCT ()函数方式:表格为:A B C D1 姓名班级性别余额2 张三三年五女 983 李四三年五男 1054 王五三年五女 335 李六三年五女 46现在求求出三年五班女生的总余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
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44种方法
EXCEL中多条件求和、计数的方法大致可归纳为4种:
⒈自动筛选法
⒉合并条件法
⒊数组公式法
⒋调用函数法
先打开上面的工作表,分别用这4种方法对同时满足“A2:A15区域为A,B2:B15区域为10,C2:C15区域为Ⅰ”条件的E2:E15区域进行求和、计数。

一、自动筛选法
利用EXCEL的自动筛选功能和分类汇总函数对工作表数据进行求和、计数。

①选中数据区域A1:E15,执行“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命令,进入“自动筛选”状态。

②选中E16单元格,输入分类汇总公式:=SUBTOTAL(9,E2:E15),用于对求和列进行统计。

③点击“条件1”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A”;再点击“条件2”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10”;再点击“条件3”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Ⅰ”。

④符合条件的数据被筛选出来,合计自动出现在E16单元格中。

将SUBTOTAL(9,E2:E15)中的参数9改为2或3,可对符合条件的记录进行计数。

二、合并条件法
可将多个条件合并为一个条件,再利用条件求和函数、条件计数函数分别进行单条件求和、计数。

在D2单元格中输入合并公式:=A2&B2&C2,选择D2:D15,按Ctrl+D向下填充。

在E16单元格中输入条件求和公式:=SUMIF(D2:D15,"A10Ⅰ",E2:E15)
在E17单元格中输入条件计数公式:=COUNTIF(D2:D15,"A10Ⅰ")
三、数组公式法
利用数组公式进行多条件求和。

数组公式输入完成后,不能直接用“Enter”键进行确认,需要用“Ctrl+Shift+Enter”组合键进行确认。

确认完成后,公式两端会出现一对数组公式标志(一对大括号)。

在E16单元格中输入数组公式:
=SUM((A2:A15="A")*(B2:B15=10)*(C2:C15="Ⅰ")*E2:E15)或:
=SUM(IF((A2:A15="A")*(B2:B15=10)*(C2:C15="Ⅰ"),E2:E15))
输入完成后,按下“Ctrl+Shift+Enter”组合键确认公式即可。

即确认后的公式:{=SUM((A2:A15="A")*(B2:B15=10)*(C2:C15="Ⅰ")*E2:E15)}。

对于有“或”条件的,可用+来完成。

如同时满足条件1=C,条件2=30,条件3=Ⅱ或Ⅲ,数组公式如下:
=SUM((A2:A15="C")*(B2:B15=30)*((C2:C15="Ⅱ")+(C2:C15="Ⅲ"))*E2:E15)或:
=SUM(IF((A2:A15="C")*(B2:B15=30)*((C2:C15="Ⅱ")+(C2:C15="Ⅲ")),E2:E15))
输入完成后,同样要按下“Ctrl+Shift+Enter”组合键。

四、调用函数法
调用SUMPRODUCT函数对数据进行求和、计数。

SUMPRODUCT函数:是在给定的几组数组中,将数组间对应的元素相乘,并返回乘积之和。

在E16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公式:
=SUMPRODUCT((A2:A15="A")*(B2:B15=10)*(C2:C15="Ⅰ")*E2:E15)
对于有“或”条件的,也可用+来完成。

如同时满足条件1=C,条件2=30,条件3=Ⅱ或Ⅲ,该函数使用如下:=SUMPRODUCT((A2:A15="C")*(B2:B15=30)*((C2:C15="Ⅱ")+(C2:C15="Ⅲ"))*E2:E15)
也可用此函数来进行多条件计数:
=SUMPRODUCT((A2:A15="A")*(B2:B15=10)*(C2:C15="Ⅰ"))
★SUMPRODUCT是“返回乘积之和”函数,为什么可用来计数呢?
我们现以=SUMPRODUCT((A2:A4="A")*(B2:B4=10)*(C2:C4="Ⅰ"))为例来看他的计算过程:
先看每个单元格和三个条件的真假关系:
A2=A,条件为TRUE
A3=C,条件为FALSE(因为A3不等于A)
A4=B,条件为FALSE(因为A4不等于A)
B2=10,条件为TRUE
B3=30,条件为FALSE(因为B3不等于10)
B4=20,条件为FALSE(因为B4不等于10)
C2=Ⅰ,条件为TRUE
C3=Ⅲ,条件为FALSE(因为C3不等于Ⅰ)
C4=Ⅱ,条件为FALSE(因为C4不等于Ⅰ)
因此,原函数可变为:
=SUMPRODUCT((TRUE,FALSE,FALSE)*(TRUE,FALSE,FALSE)*(TRUE,FALSE,FALSE)在EXCEL中,TRUE 和FALSE分别用1和0表示。

所以函数又变为:
=SUMPRODUCT((1,0,0)*(1,0,0)*(1,0,0))
然后接下来就是SUMPRODUCT的计算过程了:
=1*1*1+0*0*0+0*0*0=1
所以最后的结果等于1。

通过计算过程可以看出,对应位(即工作表的同一行或列,这里是同一行)只要有一个条件为0(即假,不符合条件),其乘积后就为0。

也就是说在前三条记录中,同时满足三种条件的只有1条记录。

同理,用SUMPRODUCT求和的计算过程如下:
=SUMPRODUCT((A2:A15="A")*(B2:B15=10)*(C2:C15="Ⅰ")*E2:E15)
=SUNPRODUCT((1,0,0,1,1,1,0,0,0,1,0,0,0,0)*
(1,0,0,0,1,1,0,0,0,0,0,0,0,0)*
(1,0,0,1,1,1,0,0,0,0,0,0,1,0)*
×(1,2,3,4,5,6,7,8,9,10,11,12,13,14))
--------------------------------------------------------
1+0+0+0+5+6+0+0+0+0+0+0+0+0=12
即最后的求和结果等于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