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现场故障处理的总结

合集下载

现场总线调试故障总结

现场总线调试故障总结

一、故障现象分析处理1、只要送电就偶尔报通讯故障,各子站随机出现通讯故障。

粗略检测回路电阻,阻值为112Ω左右,阻值在正常范围内。

对故障1,首先检查接线顺序问题,通讯DP头A、B端子的电缆是否有接反现象,其次看接线是否有不良现象,然后测量总线上的回路电阻值,理论上电阻值在110Ω左右就没有问题;偶尔报通讯故障一般就是信号衰减的问题,主要有接线和通讯头两方面原因。

2、各子站随机出现通讯故障。

粗略检测回路电阻,阻值为85Ω,阻值不在正常范围内。

对故障2,检查两端的DP通讯头,发现末尾的DP通讯头阻值异常,应该是220Ω,却只有140Ω左右,更换正常DP通讯头后,恢复正常。

3、运行时偶尔22~25子站报通讯故障,不运行时没有问题。

粗略测量阻值为112Ω,阻值在正常范围内。

对故障3,接线和通讯头均正常,测量阻值为112Ω,阻值在正常范围内,电缆也没有新增。

但是运行时报故障,判断是设备运行导致故障的发生,应是电磁干扰、变频电机在运行时影响通讯所致。

在电缆隧道中,通讯电缆与电机的动力电缆是在一起的。

为证实这一判断把这4个子站所带的电机全部停下,然后试车,发现不再报通讯故障。

因此,故障原因就是电磁干扰。

这种情况需重新敷设,避免通讯电缆和动力电缆同隧道。

二、问题分析1、单个从站故障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从站基本都是安装在现场的设备,而现场环境比较恶劣,灰尘、雨水、振动等会影响现场设备的使用寿命。

当某个从站故障时,它会通过总线向主站发出大量的故障信息,如果总线中某处数据传输存在瓶颈,就有可能造成网络堵塞,导致所有从站与主站失去通信。

在闭冷水系统中,水的压力高、流速快,管道会有较大的振动,造成个别电动门频繁故障,故障电动门通过总线向DCS卡件发送大量报警信息。

而这个系统中光电转换器就是一个瓶颈,报警信息足够多时会使光电转换器出现数据堵塞而中断网络。

网络一旦中断,所有现场总线电动门就无法在DCS中操控。

只有处理好故障电动门,同时清空光电转换器数据,才能使网络恢复正常。

故障总结报告

故障总结报告

故障总结报告故障总结报告故障情况:时间:2021年10月10日地点:办公室故障描述:在10月10日上午9点左右,公司办公楼电梯突然停止运行,导致员工无法使用电梯进出楼层。

故障现象:电梯停在2楼,无法启动,电梯门无法打开。

故障处理过程:1. 检查电梯门是否关闭完好,尝试多次打开电梯门均无效。

2. 联系维修人员,说明情况并要求尽快处理。

3. 维修人员到达现场,检查电梯,确认是电梯内部故障导致无法启动。

4. 维修人员打开电梯控制面板,进行故障排查。

经过一番排查,确认故障出在电梯控制器上。

5. 维修人员尝试修复电梯控制器,但效果甚微。

6. 维修人员决定将电梯控制器更换为新的控制器,并在下午2点左右安装完成。

7. 经过测试,电梯恢复正常运行,员工可以正常使用。

故障原因分析:经过维修人员的排查,确定故障出在电梯控制器上。

根据故障现象和排查结果,我们初步分析故障原因可能是:1. 电梯控制器老化:由于电梯长时间使用,控制器可能出现老化现象,导致无法正常运行。

2. 零部件故障:电梯控制器中的某个零部件可能发生故障,导致整个控制器无法工作。

故障处理结论:通过故障处理过程和原因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故障是由于电梯控制器出现故障引起的。

2. 电梯控制器需要更换为新的控制器以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故障处理对策:为了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我们采取以下对策:1. 定期检查电梯设备,检查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更换。

2. 加强维修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电梯设备的故障排查和处理能力。

3. 对电梯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

结语:通过本次故障处理过程,我们了解到电梯控制器的重要性,也明确了对电梯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的重要性。

我们将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电梯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员工的生活便利和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维修公司的合作,及时处理电梯故障,提供更好的服务。

(注:以上仅为示例,实际故障总结报告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撰写)。

设备故障处理工作报告总结

设备故障处理工作报告总结

设备故障处理工作报告总结一、引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负责处理公司设备故障的工作。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所面对的挑战、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果,为今后设备故障处理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二、挑战与问题1. 设备故障频发: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遇到了多次设备故障,这对正常的生产和运营造成了严重影响。

2. 缺乏设备维护计划:在交替班制度下,我们没有实施定期的设备维护计划,这导致了许多潜在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和解决。

3. 人员培训不足:由于新员工的加入和老员工的离职,我们的团队缺乏足够的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解决方案1. 设立故障报告系统:我们建立了一个在线的故障报告系统,以便员工可以及时上报设备故障情况,并追踪处理进展。

2. 建立设备维护计划:针对不同的设备,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保养、检查和更换关键部件等,以减少未来设备故障的发生。

3. 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我们组织了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的培训课程,以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建立了技术支持团队,及时解答员工在处理故障时的问题。

四、成果与经验1. 故障处理时间缩短:通过建立故障报告系统和增加培训,我们成功缩短了设备故障的处理时间,减少了生产线的停工时间。

2. 故障率下降:通过实施设备维护计划,我们成功降低了设备的故障率,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3. 员工技能提升:通过培训和技术支持,我们的员工在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提升,提高了整体团队的能力水平。

五、教训与展望1. 提前预防故障:加强设备维护计划的执行,注重设备的日常保养和检查,可以有效预防潜在的故障问题,减少生产和运营上的损失。

2. 注重员工培训:持续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技术支持,让团队成员具备更全面的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能力。

3. 加强团队合作:设备故障处理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加强团队的沟通与合作,提高响应速度和问题解决效率。

六、结论通过本次设备故障处理工作的总结与总结,我们对于今后的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公司事故处理工作总结7篇

公司事故处理工作总结7篇

公司事故处理工作总结7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公司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面对这次事故,我们全体员工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在短时间内恢复了公司的正常运营。

在此,我们对这次事故的处理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以便更好地吸取教训,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是XXXX年XX月XX日,地点位于公司仓库。

当时,由于设备故障,导致一场大火蔓延,造成了大量物资的损失。

事故发生后,我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所有相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并报警求助。

经过消防人员的全力扑救,大火最终被扑灭,但公司仍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三、事故处理过程1. 应急预案启动:事故发生后,我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所有相关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并报警求助。

同时,我们还通知了公司其他部门,以便他们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 现场处置:在消防人员到达现场之前,我们进行了初步的现场处置。

我们使用灭火器等设备试图控制火势,为消防人员的后续处置赢得了时间。

3. 后续恢复:事故处理结束后,我们立即展开了后续恢复工作。

我们对受损的设备和物资进行了清理和统计,以便更好地了解事故造成的损失。

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专业人员对设备进行了维修和更换,以确保公司的正常运营。

四、事故原因分析经过对事故的深入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设备维护不当和操作人员的疏忽。

具体来说:1. 设备维护不当:在事故发生前,该设备已经存在一些故障和问题。

然而,由于维护和保养工作不到位,这些故障和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 操作人员的疏忽: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

他们的疏忽大意和违规操作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五、事故处理经验教训通过这次事故的处理工作,我们获得了以下宝贵的经验教训:1. 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我们应该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存在的故障和问题。

设备故障处理工作总结汇报

设备故障处理工作总结汇报

设备故障处理工作总结汇报
近期,我负责处理公司设备故障的工作,现在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通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对设备故障处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我要感谢团队成员的支持和合作。

在处理设备故障的过程中,我与团队密切合作,大家相互协作,共同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

团队的支持和合作是我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的重要原因。

其次,我在设备故障处理方面的技能得到了提升。

我学会了如何快速定位设备故障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我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各种工具和设备,提高了故障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处理设备故障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有时候,设备故障的原因并不明显,需要我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在这种情况下,我学会了耐心和细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同时,我也通过与同事和专家的交流,不断改进自己的解决方案。

另外,我还积极参与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

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我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设备出现故障。

这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也减少了故障处理的工作量。

最后,我还意识到设备故障处理工作的重要性。

设备是公司正常运转的基础,设备故障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因此,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为公司的设备故障处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通过这段时间的设备故障处理工作,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能和知识,还深刻认识到设备故障处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将继续努力,为公司的设备故障处理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班组异常处理总结报告

班组异常处理总结报告

班组异常处理总结报告班组异常处理总结报告近期,我们班组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异常情况,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必要进行一次总结和反思,以便今后能更好地应对类似的情况。

首先,我们遇到的异常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设备故障,二是人员离职。

设备故障会导致生产线和工作流程的中断,人员离职则会导致工作任务的滞后。

针对这些异常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处理:一、设备故障处理:1. 及时联系设备维修人员,了解故障原因,尽快修复设备;2. 协调其他班组借用设备,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3. 寻找备用设备,以备不时之需,减少生产线中断时间;4. 针对常见设备故障,进行员工培训,提高设备故障处理能力。

二、人员离职处理:1. 及时了解员工离职原因,努力解决矛盾和问题,留住优秀员工;2. 对离职员工的工作任务进行重新分配,确保工作不会因此拖延;3. 积极寻找新员工进行补充,保持班组的正常运转;4. 加强新员工培训,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在处理异常情况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1. 缺乏全面的应急预案。

我们在遇到设备故障和人员离职时,缺乏相关的应急预案,导致处理起来比较被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制定全面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和责任人。

2. 沟通协调不够。

在处理异常情况时,班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不够充分,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处理效率较低。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班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效率的提高。

为了提高我们班组的异常处理能力,我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应急预案。

制定全面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和责任人,以便能够在遇到异常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理。

2. 加强员工培训。

对设备故障和人员离职常见问题,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以应对各种异常情况。

3. 加强班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通过定期召开班组会议,加强班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处理异常情况的效率。

故障处理措施总结

故障处理措施总结

故障处理措施总

故障处理措施总结
故障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步骤来处理。

下面是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总结:
1. 了解问题:首先需要明确故障的性质和具体
表现,以及出现故障的时间和地点。

通过与用户沟通或观察现场情况,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2. 分析原因: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表现,分析可
能的原因。

可以从硬件设备、软件程序、网络连接等方面入手,逐一排查。

3. 制定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
的解决方案。

可以采取逐步排除法,先从最有可能的原因入手,逐渐缩小范围,直到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4. 实施方案:根据制定的解决方案,逐步实施。

可以先尝试简单的方法,如重启设备、更换线缆等,再逐步采取更复杂的操作。

5. 验证效果:在实施方案后,需要验证是否解决了问题。

可以观察问题是否消失,或者使用一些测试工具进行验证。

6. 记录和总结:无论是否解决了问题,都需要将处理的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这有助于以后的参考和教训总结,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7. 提供反馈:如果故障是由供应商或其他相关方的原因导致的,需要及时向他们提供反馈。

这有助于他们改进产品或服务质量,并为你提供更好的支持。

总之,故障处理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序地进行排查和解决。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步骤,可以更快地找到问题所在,并及时解决,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工作总结

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工作总结

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设备维护与故障处理工作一直是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我们在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对这段时间工作的详细总结。

一、设备维护工作1、日常巡检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制定了严格的日常巡检制度。

每天,维护人员都会按照预定的路线和时间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包括设备的外观、运行声音、温度、压力等参数。

通过日常巡检,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问题,如松动的螺丝、轻微的泄漏、异常的振动等,并及时进行处理,避免了小问题演变成大故障。

2、定期保养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厂家的建议,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定期保养计划。

保养工作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试等。

在保养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保养质量。

同时,我们还对保养后的设备进行测试和验收,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备件管理为了缩短设备故障的维修时间,我们加强了备件管理工作。

建立了备件库存台账,对备件的种类、数量、采购日期、使用情况等进行详细记录。

定期对备件库存进行盘点,及时补充短缺的备件。

同时,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备件的及时供应。

4、培训与学习为了提高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我们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

邀请厂家技术人员进行设备原理、维修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同时组织内部经验交流和分享活动。

通过培训和学习,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能够更好地完成设备维护工作。

二、故障处理工作1、故障响应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我们能够迅速响应。

维护人员在接到故障报告后,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故障进行初步判断和分析。

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做好生产调整和协调工作。

2、故障诊断在故障处理过程中,我们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故障诊断。

通过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分析设备的历史数据等,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确定故障原因。

对于复杂的故障,我们还会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会诊,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实际现场故障处理的总结2011年7月27日,北京西便门邮政一台安装红旗DC5sp4的服务器在早上运行时ORACLE报错,不能读一个表,导致ORACLE不能正常运行,然后直接影响这台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其管理员查看系统内存占用过大,要求红旗公司派下现场给予处理。

经我们现场检查,发现其ORACLE运行时内存共占用54GB左右,而其总的物理内存为64GB。

然而待服务器重启后,还未启动ORACLE,内存就被ORACLE用户的进程占用了49GB左右。

现场初步判断应该是ORACLE配置的问题。

建议让ORACLE公司派人来检查一下问题。

我们同时收集了该服务器运行信息回公司分析。

第二天给予明确回复。

28日,对昨天下现场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通过这第一次下现场,从中学到不少实用技巧,发现售后服务工作需要有比较全面的知识和技术,才能对故障现象进行深入准确地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或建议方案。

首先,检查系统运行状态主要用到的命令有如下四个:一、ps命令ps-ef&&显示所有进程,并用ASCII字符显示树状结构,表达程序间的相互关系。

ps-ef|wc-l&&统计当前共有多少个进程在运行。

ps-ef|grep oracle&&查看与oracle有关的所有进程信息。

具体命令解释如下:1)ps a显示现行终端机下的所有程序,包括其他用户的程序。

2)ps-A显示所有程序。

3)ps c列出程序时,显示每个程序真正的指令名称,而不包含路径,参数或常驻服务的标示。

4)ps-e此参数的效果和指定?参数相同。

5)ps e列出程序时,显示每个程序所使用的环境变量。

6)ps f用ASCII字符显示树状结构,表达程序间的相互关系。

7)ps-H显示树状结构,表示程序间的相互关系。

8)ps-N显示所有的程序,除了执行ps指令终端机下的程序之外。

9)ps s采用程序信号的格式显示程序状况。

10)ps S列出程序时,包括已中断的子程序资料。

11)ps-t<终端机编号>指定终端机编号,并列出属于该终端机的程序的状况。

12)ps u以用户为主的格式来显示程序状况。

13)ps x显示所有程序,不以终端机来区分。

最常用的方法是ps-aux,然后再利用一个管道符号导向到grep去查找特定的进程,然后再对特定的进程进行操作。

lsof二、.lsof|grep oracle&&查看被打开的与ORACLE有关的文件情况。

lsof全名list opened files,也就是列举系统中已经被打开的文件。

我们都知道,linux环境中,任何事物都是文件,设备是文件,目录是文件,甚至sockets也是文件。

所以,用好lsof命令,对日常的linux管理非常有帮助。

以下的说明,大部分内容来自lsof的manual文档。

我所做的只是在中文翻译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分类说明,并列举最常用的参数。

(一)输出说明lsof是linux最常用的命令之一,通常的输出格式为:引用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 NODE NAME常见包括如下几个字段:更多的可见manual。

1、COMMAND默认以9个字符长度显示的命令名称。

可使用+c参数指定显示的宽度,若+c后跟的参数为零,则显示命令的全名2、PID:进程的ID号3、PPID父进程的IP号,默认不显示,当使用-R参数可打开。

4、PGID进程组的ID编号,默认也不会显示,当使用-g参数时可打开。

5、USER命令的执行UID或系统中登陆的用户名称。

默认显示为用户名,当使用-l参数时,可显示UID。

6、FD是文件的File Descriptor number,或者如下的内容:(这里很难翻译对应的意思,保留英文)7、TYPE引用IPv4IPv4的包;IPv6使用IPv6格式的包,即使地址是IPv4的,也会显示为IPv6,而映射到IPv6的地址;DIR目录LINK链接文件详情请看manual中更多的注释。

8、DEVICE使用character special、block special表示的设备号9、SIZE文件的大小,如果不能用大小表示的,会留空。

使用-s参数控制。

10、NODE本地文件的node码,或者协议,如TCP等11、NAME挂载点和文件的全路径(链接会被解析为实际路径),或者连接双方的地址和端口、状态等(二)参数.1、不带额外参数运行lsof path/filename显示已打开该目录或文件的所有进程信息lsof`which httpd`显示指定命令的信息2、参见参数-c w显示以w开头命令的已打开文件的信息lsof-c sshd-p PID显示指定PID已打开文件的信息lsof-p4401+d dir依照文件夹dir来搜寻,但不会打开子目录lsof+d/root+D dir打开dir文件夹以及其子目录搜寻lsof+D/root/-d s以FD列的信息进行匹配,可使用3-10,表示范围,3,10表示某些值lsof-d3-10-u显示某用户的已经打开的文件(或该用户执行程序已经打开的文件)lsof-u rootlsof-u0◎可配合正规表达式使用表示不包括root用户的信息:lsof-u^root-i监听指定的协议、端口、主机等的网络信息,格式为:引用[46][proto][@host|addr][:svc_list|port_list]例如:lsof-i tcp@192.168.228.244为防备电子邮件地址收集器,这个E-mail地址被隐藏,你的浏览器必须支持Javascript才可看到这个邮件地址lsof-i:22还可以使用一些参数控制显示结果:引用-l禁止将userID转换为登陆名称,即显示UID-n禁止将IP地址转换为hostname主机文件-P不显示端口名称-g s从PGID列进行匹配lsof-g3-103、其他参数+f所有路径参数都必须是文件系统,否则不能执行-f所有路径参数都将作为普通的文件,例如:-f--?中的/,只会匹配单个/路径,而不会是根目录中的所有文件+f和-f后都应加上“--”表终结符:lsof-f--/没有指定时,所有的连结数都会显示(默+L打开或关闭文件的连结数计算,当L-+L/认);若+L后指定数字,则只要连结数小于该数字的信息会显示;连结数会显示在NLINK 列。

例如:+L1将显示没有unlinked的文件信息;+aL1,则显示指定文件系统所有unlinked的文件信息-L默认参数,其后不能跟数字,将不显示连结数信息lsof+L1-t仅打印进程,方便shell脚本调用lsof-t-c sshd-F指定输出那个列,可通过lsof-F?查看-r不断执行lsof命令,默认每15秒间隔执行一次+r也是不断执行lsof命令,但直到没有接受到文件信息,则停止三、free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四、top小技巧:查看哪个进程占用内存最大的方法:1、执行top2、按“F”或“O”,然后按a-z可以将进程按照相应的列进行排序。

3、选择“n”表示以占用内存的大小进行排序,默认为递减排序,按“R”可反向排序。

4、命令交互后呈现的进程信息就是以占用内存的大小来排序,第一个进程就是占用当前内存最大的进程。

top命令是Linux下常用的性能分析工具,能够实时显示系统中各个进程的资源占用状况,类似于Windows的任务管理器。

下面详细介绍它的使用方法。

top-01:06:48up1:22,1user,load average:0.06,0.60,0.48Tasks:29total,1running,28sleeping,0stopped,0zombieCpu(s):0.3%us,1.0%sy,0.0%ni,98.7%id,0.0%wa,0.0%hi,0.0%siMem:191272k total,173656k used,17616k free,22052k buffersSwap:192772k total,0k used,192772k free,123988k cached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CPU%MEM TIME+COMMAND1379root160797624561980S0.71.30:11.03sshd14704root1602128980796R0.70.50:02.72top1root1601992632544S0.00.30:00.90init2root3419000S0.00.00:00.00ksoftirqd/03root RT0000S0.00.00:00.00watchdog/0统计信息区前五行是系统整体的统计信息。

第一行是任务队列信息,同uptime命令的执行结果。

其内容如下:01:06:48当前时间up1:22系统运行时间,格式为时:分1user当前登录用户数,则说明5此值超过系统负载,即任务队列的平均长度。

0.480.60,0.06,average:load 系统负载过重。

三个数值分别为1分钟、5分钟、15分钟前到现在的平均值。

第二、三行为进程和CPU的信息。

当有多个CPU时,这些内容可能会超过两行。

内容如下:Tasks:29total进程总数1running正在运行的进程数28sleeping睡眠的进程数0stopped停止的进程数0zombie僵尸进程数Cpu(s):0.3%us用户空间占用CPU百分比1.0%sy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0.0%ni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98.7%id空闲CPU百分比0.0%wa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0.0%hi0.0%si最后两行为内存信息。

内容如下:Mem:191272k total物理内存总量173656k used使用的物理内存总量17616k free空闲内存总量22052k buffers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Swap:192772k total交换区总量0k used使用的交换区总量192772k free空闲交换区总量123988k cached缓冲的交换区总量。

内存中的内容被换出到交换区,而后又被换入到内存,但使用过的交换区尚未被覆盖,该数值即为这些内容已存在于内存中的交换区的大小。

相应的内存再次被换出时可不必再对交换区写入。

进程信息区统计信息区域的下方显示了各个进程的详细信息。

首先来认识一下各列的含义。

序号列名含义a PID进程idb PPID父进程idc RUSER Real user named UID进程所有者的用户ide USER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f GROUP进程所有者的组名g TTY启动进程的终端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