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案例分析报告_心理案例分析范文

合集下载

心理案例分析报告_心理案例分析范文

心理案例分析报告_心理案例分析范文

心理案例分析报告_心理案例分析范文案例分析报告是指把自己的案例分析以简明的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案例分析材料。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心理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心理案例分析报告篇1一、案主资料姓名:wjk(本人) 性别:男年龄:22生理特征:身材矮、青春期**意识萌动性格特质:多愁善感,言行犹豫徘徊、瞻前顾后,性格内倾、封闭自保,自我观念差家庭职业背景:农村农民家庭感情:所谓“代沟”严重、少有交感互动受教育经历:从初中到高中,是应试教育下十足的考试狂,在种种压力环境下,唯分数是从,忽视压抑其他一切方面的学习、锻炼、培养、体验。

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

二、案例陈述内容提要案主在大学里偷偷喜欢同班的女生M,一年多后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表白了,被拒绝后内心茫然失措,情绪多变,心情矛盾痛苦,影响了案主的日常学习生活。

案主自述大一时,我和许多新生一样盲目茫然、郁闷空虚。

有一种声音告诉我:快点找个女朋友吧!由于平常上课总喜欢窝在最后几排,于是,一位不幸的女孩即M落入了我的视线。

我看她越看越美啊,好像似曾相识啊,她给我的感觉太好了,特别是她很有气质。

我开始疯狂的想她,但从不外露,没有人知道。

我不敢表白,甚至连正面看她的勇气都没有,很害羞很害怕啊。

我的“硬件”和“软件”都不如她啊,我怕表白,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没门!加上她又是我班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要是失败了,我以后怎么在班上混啊,俗话说得好,“兔子不吃窝边草”。

尽管有一对成功的同班情侣向我作了“示范”,尽管我真的一天到晚想恋着她,我一直不敢捅破这层纸。

后来听人说她有男朋友,我本不自信,这样一来,我就更不敢表白了,好像有了借口啊,自我安慰着。

你知道我是一个腼腆的男孩子。

后来,身边一些人知道后,“怂恿”我大胆往前走。

我仍旧疑虑重重,徘徊不前。

一次生日聚会上,有一人说M现在没有男朋友。

我忽然有了越雷池的勇气和决心。

偶然地,在QQ上认识了无话不谈的莎,江汉大学的,灵感来了:叫她替我写和寄情书——我随便她怎么写,不过问不指导不干涉。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

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篇一:心理咨询师案例报告范文摘要:女医生张某的父亲突然心梗去世,两月前张某开始担心自己会得心脏病,睡眠不好。

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张某情绪高度焦虑,咨询师根据张某的情况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经过4次咨询,张某改变了错误的认知观念,不再害怕得病,情绪和睡眠问题基本解决,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严重心理问题,疑病倾向,认知行为疗法一、一般资料张某,女性,现年31岁,汉族,大学文化,北京某医院内科主治医师,未婚,生活状况尚可。

身高160公分左右,体态适中。

张某从小生活在干部家庭,有两个哥哥,父亲从事文化工作,母亲从事医务工作,由于父母双方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张某,上学前她一直和老保姆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差,父亲比较溺爱她,母亲管教较严厉,张某平素很任性,常和母亲发生争执,互不相让,每次争吵不论事情原因,最后总是由父亲动怒,出面干预,要求张某向母亲赔礼道歉而告终,对此,张某深感压抑,记得张某6岁左右时,一患滴虫性阴道炎的女性患者到家里请张某的母亲看病,张某当时在场,病人走后,母亲严厉的警告她:“看见了,洗澡时千万别乱坐,传染上滴虫很难治好,一辈子痛苦!”张某当时感到滴虫是个很可怕、很难对付的虫子,从此外出从不乱坐,洗手很注意,很怕生病,内心深处有一种恐惧。

上中学时学习优秀,是班里的文艺委员,做任何事对自己要求很严,不允许自己做错事,老师和同学都很维护她,高考考入医学院,毕业后从事内科大夫工作,事业顺利。

家族中无精神病史,本人无重大疾病史,其父于4个月前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

母亲身体健康。

求助者做了SAS、SDS心理测试,结果:SAS标准分75、显示高度焦虑、SDS 47、抑郁情绪不明显。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害怕患病,担心身体健康问题,睡眠不好2月余个人陈述:四个月以前父亲突发心梗去世,自己和父亲感情很好,所以心情一直不好,两个多月前的一天,张某早上醒来,觉得胸闷,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去医院做心电图却又一切正常,自此开始经常觉得身体不适,有时怀疑自己的肝有毛病,有时感觉是肺有毛病,听见别人有什么病,也总联想到自己,担心自己会不会得上这种病。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共5则范文)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共5则范文)

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共5则范文)第一篇: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共)文章类型:文章题目: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文章(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案例报告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一例一般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摘要:求助者冯某是一名初中四年级学生。

因中考临近成绩不理想,从而产生内心压力及不良情绪,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前来咨询。

求助者神志清楚、应答切题、检查合作,但情绪焦虑,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经过四次心理咨询,纠正了不合理认知,降低了焦虑情绪,增强了考试的应对能力,习得了健康有效的应对方法,达到了预期的咨询效果。

关键词:一般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一、一般资料冯某,男,15岁,初四学生。

身高1.73米,体态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家庭和睦,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求助者家住农村,父亲做化工生意,家境较富裕,父母均为初中文化。

家庭基本和睦,从小随父母一起生活,至初中读书前一直住家中。

上初中开始住校,成绩一直位于班级前几名,父母对其要求比较严格,对其寄予期望较高。

一个月前,初四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很不理想,于是下定决心赶上,学习更加努力刻苦。

可是第二次月考时,心里紧张,成绩再次下降。

此后每逢考试或测验就出现头疼、心跳加速等现象,考试结束,症状消失。

这种情况使他内心很苦恼,非常担心在今后考试时会出现这些症状,担心明年考不上重点高中。

心里越来越紧张。

晚上睡不着,如果再这样下去,自己觉得考重点高中就无望了。

所以很着急,前来咨询。

心理测验结果与分析SCL-90测试各因子分如下:躯体化2.1,强迫症状1.6,人际敏感1.9,抑郁1.8,焦虑3.6,敌对1.2,恐怖1.3,偏执1.2,精神病性1.7,其他1.6;总分189;阳性项目数48个。

躯体化高于常模、焦虑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

二、主诉与个人陈述主诉:害怕考试、紧张、睡眠差,一个月。

个人陈述:我从小就学习很用功。

父母要求十分严格。

心理健康个案分析(共5篇)

心理健康个案分析(共5篇)

心理健康个案分析(共5篇)第一篇:心理健康个案分析心理健康个案分析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健康存在着误区,简单地以为是心理有问题的人,所以很排斥这方面的知识。

而在上了大学之后选了这门课我才逐渐清晰地认识了这个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绝不仅仅是指心理有问题,一个正常人同样可能存在着这些问题,只是表现的方式不一样罢了,但我们也不能将他们列为神经病、精神有问题这些范围,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在上了这门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在自己身上存在着很多大学生普遍都有的心理问题,在这之前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自己会有这种心态,甚至会焦躁不安、感到羞愧,不敢让别人知晓。

但是渐渐地我能正确看待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并且同时我也看到一些同学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比如人际交往关系、学习上的压力、自我认知低下等等,这都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能把它压抑在心里,只会愈演愈烈。

以下我就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归结到一位同学身上,以她为典型来分析这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大学生活环境。

同时为了保证同学的隐私,我会以姓代替名字来进行陈述。

王同学:女,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做班干部,学习很好,所有任课教师、系领导对她评价都很高,是那种大家都认可的“优秀学生”,并且顺利考上了心仪的浙江大学。

主要个性特征:(1)内向与外向并存,内省理智,与人友善;(2)感情自制力好,情感不易外露,好胜心强,追求完美,做事井井有条:(3)敏感,多虑,遇事过于细致严肃,易从消极方向进行归因:(4)不安于现状,易产生内心冲突,对自己要求很高:(5)执着,具有坚持性。

状态:大一,入学快一年了,却发现自己却怎么也融入不进大学生活,产生了许多烦恼。

原本在高中是同学中的佼佼者,本来以为到了大学也会混的如鱼得水,却发现在学习上问题很多,不懂的题目也找不到老师询问,不像高中老师常常来班级辅导,又不好意思向同学询问,怕丢脸。

和同学们的关系不融洽,班级上的同学都很陌生,平时都见不到面。

最新心理案例分析格式(五篇)

最新心理案例分析格式(五篇)

最新心理案例分析格式(五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

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心理案例分析格式篇一关键词:大学生;自杀;案例;分析;思考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在全国高校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高校对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防范意识,维护高校稳定和家庭完整,笔者及所在课题组对湖北高校近三年来20所高校的20起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采取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座谈等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

对象:20例大学生自杀案例,男生9例,女生11例。

类别:专科生3例,本科生13例,研究生4例。

其中,专科生大一1例,大三2例;本科生大一4例,大四5例,大二2例,大三2例;研究生研一2例,研二1例,研三1例。

家庭情况:家庭溺爱8例,亲子关系恶化7例,其中父母离异及父母关系不和6例,家庭成员关系正常3例。

家庭经济贫困8例,家庭经济条件优越1例,经济情况一般11例。

家族病史中父母患精神疾病6例。

其中母亲因精神分裂失踪、自杀各1例。

自杀应激源:恋爱受挫5例,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家庭贫困、就业绝望等10例,抑郁等精神障碍4例,身体残障1例。

精神疾病状况:精神、心理障碍13例,其中抑郁障碍4例,另有3例的精神问题未知。

学科门类:文科8例,理科3例,工科7例,其他2例。

生源性质:城市应届8例,城市往届3例。

农村应届5,农村往届4例。

学习成绩:优秀7例,良好3例,中等6例,差4例。

自杀地点:校内12例,家里2例,在校家之外6例。

自杀方式:坠楼11例,服毒5例,自缢3例,投水1例。

自杀时间:春季11例(2-5月),学期末3例,重大节假日(元旦、圣诞)4例,其他2例。

20例大学生自杀典型案例表明。

自杀大学生与出生于城市、农村以及学科门类没有太大关联,与学习成绩好坏以及性别因素也没有必然联系;然而,与家庭状况有着比较紧密的关系。

心理咨询经典案例分析3篇

心理咨询经典案例分析3篇

心理咨询经典案例分析对话疗法案例分析小梁是一位30岁的年轻人,他在一家IT公司中担任经理职务,工作忙碌且压力较大。

前段时间,他处于一种长时间的低迷状态中,感觉自己每天都半途而废,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想尽力去解决自己的困境,但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他被推荐到我这里来尝试对话疗法,于是我们开始了一段持续了数个月的心理治疗,下面是其中一次治疗历程和效果:首先我问他想反思哪些方面,他说他一直感到自己在努力工作却没有任何意义,这一点让他很苦恼。

我建议他通过分析过去的时光,寻找生活中自己的方向,并梳理出他自己的价值观。

在治疗过程中,我一边询问他的一些事件和矛盾,一边帮助他进行分析和探索。

我们不断地交流,他逐渐了解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找到了一些解决和调整的方案。

他逐渐的适应了治疗过程,也注意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和思想,经过多次治疗,小梁的心态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可以快乐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持续地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关注自己的希望和未来,积极地面对性格上的难题。

治疗的过程遇到了很多挑战,但是这之后又产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治疗过程中的最大收获。

催眠疗法案例分析Li女士是一位40岁的女性,她遭遇了一些婚姻危机和感情挫败,并且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中。

在催眠相似的状态下,她更容易接受治疗方案和下意识的改变,所以我们决定尝试催眠治疗来解决她的问题。

在治疗中,我们通过催眠引导和语言沟通来达到治疗的效果,Li女士慢慢放松了自己的状态。

我们要求她将意识转移到比较理性的层面,这样在此状态下,她很容易依赖自己的内部资源来进行自我肯定和自我调整的过程。

在治疗中,她缓慢地变得安静,进入催眠状态,并回溯到了那些令自己感到心力憔悴的事件。

通过治疗,她更能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且慢慢调整了自己的情绪状态。

她开始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并且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具体的解决方案。

由于具体情况涉及隐私,故本部分省略具体事件内容。

总之,在催眠治疗回溯自己人生的过程中,可以从潜意识中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帮助治疗,并且减轻病情,为健康的身心状态提供了保障。

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小学

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小学

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范文6篇小学I recently had the opportunity to analyze a case study on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or a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 近期我有机会分析了一起关于小学生心理辅导的案例研究。

The case involved a young girl named Lily who was struggling with anxiety and low self-esteem. 案例涉及一位名叫莉莉的年轻女孩,她正在与焦虑和自尊问题作斗争。

As a counselor, I first observed that Lily exhibited signs of distress during interactions with her peers and teachers. 作为辅导员,我首先观察到莉莉在与同龄人和老师互动时表现出焦虑的迹象。

Through a series of counseling sessions, it became clear that Lily's anxiety stemmed from feeling overwhelmed by academic pressure and social expectations. 通过一系列的辅导会话,很明显,莉莉的焦虑源于对学业压力和社交期望感到不堪重负。

I worked with Lily to develop coping strategies and build her self-confidence through positive reinforcement and goal-settingexercises. 我与莉莉一起制定了应对策略,并通过积极强化和设定目标的练习来建立她的自信心。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精选7篇)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精选7篇)

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精选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精选7篇)心理学案例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竞争力的增强,学生的压力也逐渐增大,学生的心理抗挫能力减弱,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现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值得老师和家长的重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案例分析报告_心理案例分析范文案例分析报告是指把自己的案例分析以简明的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案例分析材料。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心理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心理案例分析报告篇1一、案主资料姓名:wjk(本人) 性别:男年龄:22生理特征:身材矮、青春期**意识萌动性格特质:多愁善感,言行犹豫徘徊、瞻前顾后,性格内倾、封闭自保,自我观念差家庭职业背景:农村农民家庭感情:所谓“代沟”严重、少有交感互动受教育经历:从初中到高中,是应试教育下十足的考试狂,在种种压力环境下,唯分数是从,忽视压抑其他一切方面的学习、锻炼、培养、体验。

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本科三年级学生。

二、案例陈述内容提要案主在大学里偷偷喜欢同班的女生M,一年多后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表白了,被拒绝后内心茫然失措,情绪多变,心情矛盾痛苦,影响了案主的日常学习生活。

案主自述大一时,我和许多新生一样盲目茫然、郁闷空虚。

有一种声音告诉我:快点找个女朋友吧!由于平常上课总喜欢窝在最后几排,于是,一位不幸的女孩即M落入了我的视线。

我看她越看越美啊,好像似曾相识啊,她给我的感觉太好了,特别是她很有气质。

我开始疯狂的想她,但从不外露,没有人知道。

我不敢表白,甚至连正面看她的勇气都没有,很害羞很害怕啊。

我的“硬件”和“软件”都不如她啊,我怕表白,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没门!加上她又是我班的,抬头不见低头见,要是失败了,我以后怎么在班上混啊,俗话说得好,“兔子不吃窝边草”。

尽管有一对成功的同班情侣向我作了“示范”,尽管我真的一天到晚想恋着她,我一直不敢捅破这层纸。

后来听人说她有男朋友,我本不自信,这样一来,我就更不敢表白了,好像有了借口啊,自我安慰着。

你知道我是一个腼腆的男孩子。

后来,身边一些人知道后,“怂恿”我大胆往前走。

我仍旧疑虑重重,徘徊不前。

一次生日聚会上,有一人说M现在没有男朋友。

我忽然有了越雷池的勇气和决心。

偶然地,在QQ上认识了无话不谈的莎,江汉大学的,灵感来了:叫她替我写和寄情书——我随便她怎么写,不过问不指导不干涉。

莎寄出信后,最初几天我都不敢去上课了。

我豹着胆打了电话到她寝室,问她态度,她拒绝了。

我挂了。

那段痛苦啊我不想再复述一遍了,好吗?但我并未死心啊。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从不和她搭话,路上见了远远的躲之不及,或当作没看见、不认识:“冷酷到底”!我是个没用的人,胆怯懦弱的人。

不是没有机会的,比如有一次搞调查,但是,我始终无法迈出当面和她表白的勇敢一步,因为我感觉自己太烂了,感觉她对我一点好感都没有,配不上啊。

可是我真的好喜欢她啊。

矛盾啊痛苦啊那种滋味真叫折磨人!我知道了什么叫刻骨铭心。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道理我也懂的,可我总会钻牛角尖,自怨自艾,吊死在一棵树上。

迷茫啊!三、分析治疗理论模式:人本心理治疗法(Rogers)基本概念:自我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人在内心深处关于自己的形象,是个人在其成长生活的环境中对人、对己、对事物交感互动时由所得经验逐渐形成的综合性观念,是有组织的连贯的一整套自我看法和评价体系。

理论假设:1)人的本性是善良、理智、仁慈的。

2)人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愿望与能力,而且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动机、需求)和潜能。

3)所以,要对人的本性、潜能抱有乐观的态度、十足的信心。

深信每个人都可以自己挖掘、发展自己的潜质,要以当事人为中心,使案主独立自决,达到自我实现。

4)案主的问题(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她)拥有一个偏低的自我观念。

不能接纳自我、袒露自我、自尊自爱、自信自主,自我形象感拙劣,自我评价较低;“理想我”与“真实我”、自我感觉到的我与别人眼中的我之间不一致而内心冲突矛盾、焦虑困苦,而自我否认、掩饰、逃避、防卫,形成恶性循环,陷入囚徒困境。

6)因为,自我概念决定人的心理(思想、知觉、意识、动机、需求、心情、情绪、态度、观念等)和行为(记忆、学习、社交、活动、适应、习惯等)。

治疗目标:协助案主去伪、存真、自我认识、自我重建(此乃治疗必经程序),以自我实现。

使其独立自主、自爱自信,悦纳自我、他人、世界,使人格更为统合,提高生活耐挫力和环境适应力,培养自我成长、实现的能力。

——对案例的剖析治疗:开始,我(假象的我)以倾听为主,让案主尽情放纵宣泄,我尽量表现出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怀,并表达同理心。

基本上案主放开了自我,很坦白,这很不容易,敢于面对的勇气和坦然令人佩服。

案主淋漓尽致地泄情诉苦,表面上是在说他因为胆小怯弱、害怕不自信而不敢向暗恋对象表白,用间接的方式表白被拒后自我压抑郁闷,茫茫然无所措,陷入痛苦困惑、无法自拔的困境,实质上,根本性的问题是:案主不敢接纳面对自己,总在逃避,竭力掩饰,有意无意地自我防御和自我保护,对人对事缺乏主见(独立人格),自卑自贱、自怨自艾、自我想象。

很明显,案主的自我观念有问题,从而导致了他内心和行为上的异常。

在生活中,案主性格内向,自我封闭,不敢坦然面对真实的自我,不愿积极主动与人交往,自信心不足,多愁善感,内心敏感,感情细腻丰富,情绪易波动,容易受别人及环境的影响。

于是,待人处事上采取防卫方式,这是不能应付、解决内心困境的,只会使自己更加焦躁不安、忧郁悲观。

案主对自己的形象认知未免太过悲观和低贱了吧?他已经没有了对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标准,很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别人眼中反照的自我,而不相信自己的认知、判断。

暗恋同班一个女孩,却迟迟不敢表白,其实不是他自己所谓的害羞或胆怯或害怕被拒或她有女朋友或她是自己班上的原因,而是因为他自我评价很低,自认为自己很垃圾、不会有人喜欢,毫无自信可言。

连自己都不爱,怎么敢去爱别人?不表白算了,可案主也没有积极主动地与她交谈交往,以增进彼此了解,相爱总得先从相知相处交感互动开始吧?可案主采取“无为”策略,只有逃避,不敢面对她和她直接交流想法。

事实上,从中学以来,案主与所有人的交往本来就很少,虽然说不上青春期自闭症。

因为自我感觉不好,怕一旦和人交往相熟,看到自己的缺点(当然还有优点)、丑陋阴暗的一面和内心真实的情感世界而被人否定、冷漠、鄙视、抛弃,总是觉得自己很差劲,不如别人,不会被人喜欢,干脆以沉默、封闭、低调、逃避、压抑、幻想、转移、反向、补偿、阿Q式自慰等防卫方式待人处事,以寻求内心的暂时的平衡和和解。

案主说自己“硬件和软件都不如她”,真的如此吗?他的评判标准科学合理吗?还有,有可比性吗?人都是世间唯一的灵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闪光点,当然也有缺点和不足,可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并放大而产生“晕轮效应”,否则,久而久之,逐渐对自己形成不良的偏见和刻板印象,形成偏低的自我观念。

恋爱可以使人加快社会化、成熟化,增强自我认知能力。

恋爱的前提是爱自己,相信自己,悦纳别人,袒露心声(让心灵的天空不设防(相对)),与人互动。

案主的行为让人失望,想想看,一个没有自知力、自信心的人,谁会喜欢呢?案主的困惑其实就是认识自我的问题。

因此,引导他大胆地面对自己,看清自己,还原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和评价。

让他看到一个真实客观、可爱不错的自我,开始自尊自爱自信起来,让案主自主自决、重建自我。

打开心扉,让心灵的天空不设防(相对),与自己、他人、外面的世界积极主动地互动,让案主感觉到,其实,生活很精彩!四、疗效评估由于采用的是人本治疗法,不像行为治疗法那么易测量易评估,但是大致来说,还是可以试着观测评鉴的。

这里仅从治疗的工作目标实现的程度上加以分析。

经过人本心理治疗,按主明显自信、开朗、快乐多了,开始重新体认以往的经验,重新审视周围的人事,开始悦纳自己、别人、环境,行为表现上较成熟、较社会化、适应调谐能力增强,性格试着外倾,与人交往更开放更主动更自信更自然更开心更频繁了,独立、统合、健康的人格初具雏形,自我成长能力增强,逐步走向自我实现。

当然,有很多不确定的复杂易变的因素,以及含糊而弹性的评价指标(概念的可操作性不强),始终让人不能对本案的疗效抱有过分乐观的态度和期望。

另外,也很难确定当事人取得的疗效一定都是由于工作者的人本治疗贡献的。

有些心理问题和疾病,可以自然痊愈,也就是不治而愈。

可能,是多种环境、条件、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这点,真的很难鉴定,至少当前的心理学研究还无法“搞定”。

五、工作感受限于篇幅,我只谈遗憾、缺点、不足、局限性。

由于是自我治疗,带来很多问题,一些正规的治疗程序和方法无法尝试、训练、应用、实践和体味升华,不利于专业知识的有效内化。

深为遗憾!(一)、由于采用单一的人本治疗模式,导致以下一些问题不等:i.只笼统解决了内心(主观世界)的根本的问题,怀疑在实际生活中,在与人互动的行为中,缺少相关环境要素的系统配合(配套机制)而疗效甚微。

ii.人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知道、懂道理是一回事,实际行动表现又是另一回事。

似乎可以怀疑人本治疗的疗效。

iii.人本治疗模式对案主本身的勇气毅力、理性理智、认知思维能力、哲学气质等综合素质要求相当高,这就带来了哪些人适合人本治疗的模式选择上的困难,以及进行人本治疗究竟有多大的全面持久彻底有效的疗效?iv.如果采用多种治疗模式综合治疗,似乎更合乎生活实际,更能收到疗效,但是,这样子就没有自己的专业权威和体系特色了。

这是一个悖论。

(二)、个案社会工作的伦理要求尊重案主的隐私权,强调保密性,但这在实际操作中与目标任务在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冲突、矛盾,此乃社会工作的伦理难题。

(三)、在做个案社会工作时感觉有时有些地方太过于程式化,(技术化、程序化、模式化),难免显得僵硬、做作、冗赘,让人感觉不自然。

而心理学上的心理治疗看上去更单纯、间接、干脆、直接。

老实说,心理异常及问题的治疗,个人认为只要运用常人的心理常识、生活常理适当加以开导开化就行了。

当然,这对开导者的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

(四)、在写作第一部分的“案主资料”和第二部分的“案例陈述”时,我有意无意地根据接下来的分析治疗之需要,对事件本身进行增删、强调、润色,这在实际的社会个案工作过程中是不可能的。

这是作业,根据理论需要提取案例,可以理解。

心理案例分析报告篇2摘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

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亲情的家庭,导致了孩子出现个性偏差的现象。

对学习失去信心,在课堂上表现反常,不遵守课堂纪律。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心理辅导,改变了行为方式。

一、学生基本情况:1、辅导对象:陈某2、性别:男3、年龄:14岁4、年级:八年级5、个案表现:陈某在校成绩较差,爱捣乱课堂纪律,行为不能自控。

二、问题行为表现:1、学习成绩较差。

各学科成绩都不合格。

2、违反课堂纪律。

课堂上有教师在时,陈某时有分心现象。

教师不在时,违反课堂纪律。

受批评后,屡教不改。

3、作业完成欠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