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清热解毒合剂质量标准制定

3 . 1 . 2受试药 : 杠柳毒苷 , 纯度 9 5 %, 天 津 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院提供 。 3 . 1 . 3实验 仪 器 : 多导 生理 记 录仪 。 3 . 1 . 4小 鼠灌 胃给 药 最 大 耐 受量 ( MT D ) 实验 预试 验 : 给予 8 1 . 7 9 、 1 0 2 . 2 4 、 1 2 7 . 8 0 、 1 5 9 . 7 4 、 1 9 9 . 6 8 、 2 4 9 . 6 0 和3 1 2 . 0 0 m g / k g 等7 个 剂 量, 各剂量4 只小 鼠 , 共2 8 只。结 果 1 0 2 . 2 4 m g / k g 及 以下剂 量无 死 亡. 1 2 7 . 8 0 m g / k g 死亡 2 只。 1 5 9 . 7 4 i n g / k g 及 以上 剂量 全部 死 亡 。参 照此 结果 。 不 引起 动物 死亡 的 最高 剂量 为 1 0 3 mg / k g 。取 昆明小 鼠 6 O 只, 雌雄 各 半 , 随机 分 为对 照 组 、 1 0 3 、 8 3 和6 6 mg / k g 等4 组, 禁 相关 , 并提 示 性 别也 是 影 响结 ‘ g 因素 之 一 , 即性 激 素 的分 泌 等 与性 别 相关 的 因素 可能 影 响杠 柳毒 苷在 体 内 的处 置过 程 。
清热解毒口服液配制液质量标准

XXXXXXXXX有限公司
一、目的:建立清热解毒口服液配制液的质量标准,确保所用配制液的质量。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配制液的质量控制。
三、责任:质量管理部、安宁生产区。
四、内容:
1.标准来源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
2.技术要求
3.贮存条件:干燥、阴凉、通风处贮藏。
4.相关标准操作规程:清热解毒口服液配制液检验操作规程(SOP-ZL-JG(ZJP)-102)、物料取样操作规程(SOP-ZL-QA-001)。
5.企业统一指定的物料名称:清热解毒口服液配制液。
6.内部使用的物料代码:无此项内容。
7.经批准的供应商:无此项内容。
8.包装形式:洁净内袋包装。
9.注意事项:无此项内容。
10.贮存期:不超过24小时。
11.文件附件:共0份。
12.修订及变更历史:。
HLPC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HLPC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姜锋卫;高丽娟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10(7)31
【摘要】目的:建立HPLC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选用Eclipse DCB-C18色谱柱(4.6mm×150 mm,5 μm);以甲醇-3%冰醋酸(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结果:绿原酸在0.0504~0.504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RSD=1.16%(n=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作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姜锋卫;高丽娟
【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27.2
【相关文献】
1.HLPC法测定不同产家小儿清热宁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J], 汪安;周艳;单永洋
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含量 [J], 敖书华;顾鹏飞
3.HPLC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与黄芩苷含量 [J], 王媛;范全民
4.HPLC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 [J], 袁梦哲;李绍峰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J], 聂翠翠;彭家钢;杨瑞芬;朱江;乔岩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清热解毒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菌抗病毒等功能,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肠胃炎等疾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
研究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成为当今医药行业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一、清热解毒口服液的主要成分及功效清热解毒口服液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生地黄、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
这些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菌抗病毒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各种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肠胃炎等疾病。
生地黄具有清热、滋阴的作用;黄芩、黄连具有清热泻火、疏肝胆的作用;金银花、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的作用;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这些草药通过清热解毒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病人的发热、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缩短疾病的病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1. 外观要求清热解毒口服液应为澄清的液体,无悬浮物、沉淀物和异物,颜色应为黄色至棕褐色,无明显异味。
2. 含量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黄酮类、甲素类等。
含量测定是检测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测定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可以评价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药效。
一般来说,清热解毒口服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应该符合国家药典的规定。
3. pH值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的pH值应在4.0-7.0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稳定性和药效。
4. 质量控制指标清热解毒口服液中应当严格控制微生物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量、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数量等指标,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5. 稳定性测试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稳定性测试是评价其药效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长期稳定性测试可以评价其质量稳定性和药效稳定性,为产品的质量保障提供依据。
三、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1. 优化生产工艺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生产工艺对其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蓝芩口服液质量标准

蓝芩口服液质量标准蓝芩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效。
为了保证蓝芩口服液的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外观特征蓝芩口服液为棕黑色液体,具有特殊的香气和味道。
在外观上,应该无悬浮物、无沉淀、无分层、无凝块等现象。
二、理化指标1. 相对密度:应在1.120~1.200之间。
2. 折光度:应在1.340~1.400之间。
3. pH值:应在4.0~6.0之间。
4. 挥发性有机物残留量:应不超过0.5%。
5. 总酸量:应不超过0.5%。
6. 总灰分:应不超过0.5%。
三、主要成分含量1. 蓝芩苷:每100ml中应含有0.50~2.50g。
2. 龙胆苦苷:每100ml中应含有0.10~0.50g。
3. 丹参酮II:每100ml中应含有0.10~0.50g。
4. 桔梗皂苷:每100ml中应含有0.10~0.50g。
5. 三七皂苷Rb1:每100ml中应含有0.05~0.25g。
6. 三七皂苷Rd:每100ml中应含有0.05~0.25g。
四、微生物限度1. 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
2. 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3.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4.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不得超过100CFU/ml。
五、贮存要求蓝芩口服液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无异味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高湿。
开封后应密闭保存,避免污染。
六、使用方法成人每次口服10~20ml,一日3次;儿童按体重适量酌情减量。
使用前应摇匀,口服时可加适量温水或蜂蜜调味。
以上就是蓝芩口服液的质量标准,只有通过了这些指标的检测,才能保证其安全有效。
在使用时,也要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标准

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标准双黄连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
为了保证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一、外观特征双黄连口服液应为澄清的液体,无悬浮物和沉淀物。
颜色应为黄绿色,无异味。
外观特征是评价双黄连口服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含量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有效成分有黄连素、黄连苷等。
含量测定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等方法进行。
三、溶出度测定溶出度是指双黄连口服液在一定时间内释放出有效成分的能力。
溶出度测定可以通过体外释放试验进行,以评估双黄连口服液的释放性能。
四、PH值测定PH值是评价双黄连口服液酸碱性的指标之一,也是其稳定性的重要参数。
PH值应在4.0-7.0之间,以确保双黄连口服液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五、微生物限度双黄连口服液中微生物限度是评价其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见的微生物限度包括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等。
微生物限度应符合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标准。
六、重金属含量测定重金属含量是评价双黄连口服液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常见的重金属有铅、镉、汞等。
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标准,以确保双黄连口服液的安全性。
七、残留溶剂测定残留溶剂是指制剂制备过程中未完全挥发出来的溶剂。
常用的残留溶剂有甲醇、乙醇等。
残留溶剂测定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
八、稳定性研究稳定性研究是评价双黄连口服液在储存期间质量变化情况的重要手段。
稳定性研究可以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储存试验等方法进行,以评估双黄连口服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以上是双黄连口服液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可以确保双黄连口服液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药典和相关法规要求进行生产,加强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并对产品进行全程跟踪监控,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清瘟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

清瘟解毒口服液Qingwen Jiedu Koufuye【处方】地黄150g 栀子250g 黄芩225g 连翘200g 玄参150g 板蓝根200g【制法】以上6味,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静置,滤过,浓缩,滤过,加适量苯甲酸钠,加水至1000ml,灌装,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液体;气微、味苦。
【鉴别】(1)取本品1ml,加75%乙醇5ml,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75%乙醇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鉴别法操作规程M-438-01)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醋酸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本品2ml,加甲醇5ml,振摇,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连翘对照药材0.5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鉴别法操作规程M-438-01)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10ml,蒸干,残渣加丙酮2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丙酮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鉴别法操作规程M-438-01)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4(附录41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口服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2020.24科学技术创新(转下页)程中,主要采用工业摄影测量技术,能够准确对零件进行量测,通过拍摄目标的方式计算出零件的三维坐标,运用多角度、时刻多幅图像后方交会方式,明确零件的标志点,从而能够获取目标不同时刻的三维形态变量,相较于其他测量方式而言,工业摄影测量系统本身具有尺度扩展性好、非接触式测量、实时性、测量速度较快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飞机、船舶、车辆等机械制造业中,能够有效提升零件加工的精准度,比如:进行飞机外形测量过程中,可以应用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多角度拍摄飞机部件的外形,并准确利用目标标志点建立三维坐标,以便为后续两件加工提供数据依据,同时,进行全尺寸飞机结构试验中,也可以运用工业摄影测量系统测量全尺寸飞机结构位移,以期能够准确获取飞机结构三维变形量数据。
2.3纳米位移测量技术。
在机械制造中,纳米位移测量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机械制造业一次质的飞跃。
纳米位移测量技术是建立在双频激光技术的基础上,在测量时,通过其所合成波长,区分干涉条纹,进而确定测量的数据,一方面,有效地扩大了测量范围,解决了微运动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提高测量的超高精度,通常情况下,其进行的位移测量,精度达到纳米级、范围扩大到毫米量程。
2.4激光器测量技术。
在机械制造中,激光器测量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测量的线性度、量程能为精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进,通过激光器能够有效提高聚物测量精密度,目前,这种技术还要深入研究中,比如当前建立在正交偏振激光器上,所研发出的各种测量仪器,这些测量仪器在应用过程中,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测量精度极高,能够有效提升机械制造测量水平。
2.5超精密仪器核心技术。
这种测量的应用主查将仪器与测量技术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在机械制造中,形成一个完备的制造系统,从而来满足所需要的测量精度。
比如Walter 公司在机械制造中所使用的刀具万能测量仪,既满足了非接触性测量,又可以实现测量自动化,使得机件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相关参数的修正,使得零废品制造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
清热解毒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常用于治疗各类热性疾病,具有清热解毒、凉
血止血的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清热解毒口服液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市
场上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对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以
确保其安全有效的使用。
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是制定、执行和监督的基础,是确保制剂质量稳定的重要
环节。
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主要包括对其理化性质、有效成分含量、污染物及
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其稳定性、药效学、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对清热解毒口服液的理化性质进行研究。
在制药过程中,产品的理化性质是反映产品
质量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观、溶解性、浓度、比重、酸碱度等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
测和研究,可以评价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合理性,为制定产品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对清热解毒口服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研究。
有效成分是清热解毒口服液药效的物
质基础,其含量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对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和
研究,可以确定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范围和变异情况,从而为制定产品的质量标准提供
依据。
对清热解毒口服液中污染物及微生物的研究也是十分重要的。
污染物和微生物是制剂
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存在和变化会直接影响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清热解毒口服
液中的污染物和微生物含量进行研究,以及对其来源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在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并加强
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监督,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有效。
加强对制剂生产过程的监
控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也可以促进工艺技术
的创新和提高,为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在进行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包括制药学、化学、药理学、毒理学、微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进行全面、
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
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产
品质量、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能够加强相应研究
工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清热解毒口服液质量标准,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用药
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