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背景介绍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对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评估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二、风险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风险矩阵法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根据施工场地、工程类型、施工方法等因素,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并将其分为五个等级,即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和极低风险。
三、评估结果1.工地安全管理风险评估(1)施工场地周边交通安全风险:极高风险。
施工场地周边交通繁忙,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施工现场秩序管理风险:高风险。
施工现场人员众多,秩序管理难度大,存在安全隐患。
(3)物料堆放和存储风险:中风险。
物料堆放和存储不规范可能导致物体滑落、倾倒等事故。
(4)设备使用和维护风险:高风险。
设备使用不当或维护不到位,可能引发事故。
2.施工作业风险评估(1)高处作业风险:极高风险。
在高处作业时,若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可能导致人员坠落事故。
(2)地下施工风险:高风险。
地下施工时,可能出现坍塌、透水等意外情况。
(3)起重作业风险:高风险。
起重作业时,若操作不当或起重设备出现故障,可能引发起重事故。
(4)爆破施工风险:中风险。
爆破施工需要严格控制爆破地点和时间,否则可能导致爆炸事故。
3.环境风险评估(1)大气污染风险:中风险。
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粉尘和尾气,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2)噪音污染风险:中风险。
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较高噪音,对周边居民造成干扰和影响。
(3)施工废弃物处理风险:低风险。
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合理处理,可降低环境风险。
四、应对措施1.工地安全管理(1)设立临时交通标志和指示牌,引导交通,确保施工场地周边交通安全。
(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设立专人负责施工秩序,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3)制定物料堆放和存储规范,确保物料堆放安全有序。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为了全面了解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
以下是我们的报告:1. 项目概述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涉及到桥梁和隧道的设计、施工和维护。
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工程进度延误等问题。
2. 风险识别在识别风险方面,我们广泛采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现场调查。
通过与项目相关人员的访谈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和统计数据,我们发现以下安全风险:- 高空作业:桥梁和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高空作业的风险,如桥梁拼装、支撑结构的搭建等。
高空作业可能导致坠落、触电以及物体打击等意外事故。
- 施工设备操作:施工中使用的重型机械设备存在操作不慎、设备故障等风险,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以及环境破坏等。
- 地质和地下水问题:隧道工程中,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如坍塌、滑坡等。
此外,地下水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和稳定性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 施工材料质量问题:使用低质量的施工材料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3. 风险评估为了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性,我们采用了风险矩阵分析方法。
根据对风险的评估,我们将安全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并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 高风险:高空作业、施工设备操作风险评估为高风险。
我们建议采取措施,如培训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设备的正常维护、进行严格的安全监督等。
- 中风险:地质和地下水问题、施工材料质量问题评估为中风险。
我们建议加强勘测和预测工作,实施适当的灾害防治措施,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 低风险:我们没有发现低风险的安全问题。
4. 风险管理为了有效管理风险,我们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制定详细的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程序,明确责任和权限;- 加强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建立健全的安全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定期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巡检和监察,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管理和应对安全风险。
桥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1)2、自然条件 (2)3、桥梁工程简介 (5)3.1 K261+897东风渠大桥 (5)3.2 K264+081海星店大桥 (5)3.3 K262+290站华跨线中桥 (6)3.4 K266+468.5板桥河中桥 (6)3.5 K267+556金鱼寺河1#大桥 (7)3.6 K267+897.5金鱼寺河2#中桥 (7)3.7 K268+817.5湾塘中桥 (8)3.8 K269+690关塘坝小桥 (9)3.9 K271+983铜车河1号大桥 (9)3.10 K272+458铜车河2号大桥 (10)3.11 K273+087.0主线1#大桥 (10)3.12 K273+551.5主线2#大桥 (11)3.13 JK0+166.0 J匝道中桥 (11)三、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 (12)1、成立风险评估专家组 (12)2、评估办法 (13)四、大桥风险评估 (13)1、总体风险评估 (13)2、专项风险评估 (14)3、风险分析 (17)4、风险估测 (20)五、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 (22)1、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分析 (23)六、风险控制 (29)1、一般风险源控制 (29)2、重大风险源控制 (29)3、风、雨天气风险事件施工技术措施 (38)七、评估结论 (38)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交质监发【2011】217号。
2、《简浦高速公路JPTJ-9标段项目经理部》、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
3、交通部颁发《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桥梁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
4、现行《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5、现场踏勘调查、搜集实地资料。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项目背景本报告针对桥梁施工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该项目位于市中心,是一座重要的交通枢纽,承载着大量车辆和行人流量。
本项目旨在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确保施工期间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和过往交通的安全。
二、评估方法本次评估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施工环境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其次,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对评估范围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进行归纳和分类;最后,结合已知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三、施工环境该桥梁施工项目所在区域为城市中心,周边道路车流量大,行人众多,施工空间狭小,施工条件相对复杂。
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类机械设备、脚手架、围挡等,存在高空作业、机械作业、人员密集等施工特点。
四、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1.高空作业风险: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吊装、焊接等作业,存在人员从高处坠落的风险,需要配备安全帽、安全绳等个人防护装备,建立防坠落措施。
2.机械设备操作风险:施工中使用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要经过岗前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要求设备维护保养良好,设立安全警戒区,确保周边人员的安全。
3.施工现场交通风险:施工现场周边车流繁忙,行人众多,需要设置交通引导标志和路障,安排专人进行交通疏导,确保道路畅通,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4.临边作业风险:由于施工处于桥梁高处,施工人员需要在临边进行作业,存在坠落风险。
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安全警戒带,配备护栏和安全网等防护措施。
五、风险评估结果和对策措施根据对施工环境和安全隐患的评估,得出以下风险评估结论和对应的对策措施:1.高空作业风险:评估风险较高,需要严格落实高空作业防护措施,包括设立安全警戒线、配备安全绳和安全帽,进行高空作业专项培训等。
2.机械设备操作风险:评估风险中等,需要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操作技能,同时要求设备保养和维护,设立安全警戒区,提供安全防护装备。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某桥梁施工项目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以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某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上,属于重要的道路工程项目。
该桥梁的建设是为了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以及解决交通堵塞问题而进行的。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本评估依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实地勘查和数据收集的方式进行。
风险评估结果:1. 施工场地选择与准备:风险等级:中施工现场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附近的建筑物、地下管线和其他障碍物的位置,以避免对其造成损害或影响。
同时,施工场地的准备工作需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
2. 施工物料运输和堆放:风险等级:中在物料运输和堆放过程中,必须确保物料的稳固性和堆放位置的合理性,以防止物料滑落、掉落或堆垛倒塌导致安全事故。
3. 桥梁结构施工过程:风险等级:高桥梁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高风险活动包括拆除旧桥梁、浇筑混凝土、安装钢筋等。
在这些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建设方案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人的安全,防止人员伤亡和施工质量不达标。
4. 施工现场管理:风险等级:中施工现场的管理涉及到施工人员的工作安排、劳动保护、临时设施的设置等。
必须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并且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5. 高风险天气条件:风险等级:高在桥梁施工过程中,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
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测和预警。
结论:根据本次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我们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完善相关的安全制度和流程,并随时关注天气变化,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复核,以及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顺利进行。
继续写相关内容:1. 施工现场选择与准备:对于施工现场的选择和准备工作,应该详细了解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包括地下管线、附近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土地的承载能力等。
跨长江大桥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跨长江大桥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第一章评估目的、依据、原则、范围和程序1.1评估目的通过对该项目桥梁施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合理使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将各种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达到保安全、保护环境、保证工期,实现项目工程施工的本质安全。
1.2 评估依据1.2.1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第2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9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8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81号)《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4]第39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4]第406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2005]第1号)《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005]106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49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9]第545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9]第549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05]48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令[2011]第140号)1.2.2 相关规范、技术文件、其他资料如下《施工现场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实施指南》([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交通部[2011.5])《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及指南解析》《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86)《公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安全风险评估通则》(AQ 8001-2007)《安全预评估导则》(AQ 8002-2007)《中铁大桥局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办法》(试行)《宜昌市庙嘴长江大桥—大江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宜昌庙嘴长江大桥工程相关设计文件1.3评估原则遵循科学、实用、可靠的原则,同时还要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明确各风险等级的界定标准和评估方法,为风险等 级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
各等级风险描述与示例
低风险
风险较低,事故发生概率较小,后果相对较 轻。例如,临时设施搭建不规范、施工人员 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等。
中等风险
风险适中,事故发生概率中等,后果较为严重。例 如,高处作业未设置安全网、电气设备未接地等。
、上部结构施工等。
风险因素
02
评估将综合考虑人员、设备、材料、环境等多方面的风险因素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安全事故类型
03
评估将针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坍塌、触电、中毒窒息等安全事故类型进行分析。
02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桥梁类型与特点
桥梁结构类型
包括简支梁桥、连续梁桥、拱桥、斜 拉桥、悬索桥等,不同结构类型的桥 梁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风险有所 不同。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汇报人: 2024-01-28
• 引言 •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划分
•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全面评估桥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识别潜在的危险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确保桥梁施工的安全顺 利进行。
感谢观看
高风险应对措施
进行充分的安全论证和风险评估,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提高 施工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现场监管和危险源监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05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桥梁风险评估(5篇)

桥梁风险评估(5篇)桥梁风险评估(5篇)桥梁风险评估范文第1篇1.1风险识别依据,桥梁风险识别依据主要包括:桥梁主体结构形式、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状况、施工工艺和组织方案、施工过程中所选用的机械设备、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投资企业的服务质量(工程款支付状况、征地拆迁状况、水电供应等)。
1.2风险识别方法,随着风险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和进展,渐渐消失多种风险识别方法,如故障树、专家调查法、财务报表法、流程图法等。
尽管风险识别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依据我国桥梁工程实际施工状况,我国没有建立桥梁施工事故的数据库。
为能对工程建设实际状况做出风险评估,故障树结合专家调查法成为特别适合我国桥梁施工风险识别的方法。
故障树结合专家调查法,是先通过故障树进行识别,然后进行专家评审,舍弃较离散的数据,直至专家的观点趋于全都。
2桥梁风险评价准则2.1风险回避准则,风险回避准则是最基本的风险评价准则,也是最保守的。
依据这一准则,对风险活动实行完全回避的方式,即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宁愿放弃风险收益也不从事风险活动,或者付出较高的代价,以完全规避风险。
2.2风险权衡准则,风险权衡的适用条件是对于一些能够接受或者完全无法回避的风险。
风险权衡是通过确定企业可以接受的风险程度,而进行的分析权衡。
2.3风险处理成本最小准则,风险权衡的前提是假设存在风险。
这里的风险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不经过任何风险处理,就可以接受的风险;二是付出较小代价可以避开的风险。
其次类就是风险处理最小成本准则。
3桥梁施工风险评价法目前国内现行的桥梁工程风险评价法主要包括德菲尔法、模糊综合法、层次分析法等。
针对桥梁来说,本文认为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国内工程。
采纳层次分析法时需要根据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桥梁工程风险评价。
3.1项目概念阶梯层次风险辨析,桥梁施工阶段的风险看似没有结构体存在,但通过归纳,可初步建立桥梁施工阶段风险的相关概念,这些概念就是施工阶段风险的重要组成因素。
在分析中必需对这些施工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和分解,才能够进行下一阶段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第一章评估目的和依据一、评估目的安全生产重在预防,为加强本合同段桥梁、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施工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运行的安全性,杭新景高速7合同段安全风险评估小组根据交通部《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以及杭新景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的布置要求,对本合同桥梁主体工程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
本次工程施工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如下: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理念,通过安全风险评估,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2、对本合同段桥梁工程施工风险进行排摸与评估。
3、对本合同段桥梁工程下一步施工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4、对项目安全风险管理提出建议,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评估依据1、标准规范(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2)、《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 F50-2011);(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7)、《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11)。
2、相关文件(1)、《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浙赣界)段第7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浙赣界)段第7合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地质勘察报告》;(3)、《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浙赣界)段第7合同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浙江杭新景高速公路浙江段招标文件、补遗书;(5)、我公司以往施工经验,安全技术手册及相关安全资料;(6)、其他相关资料文件。
三、评估范围桥梁结构形式为分离式和整体式两种,主线竹埂底大桥为分离式路基断面,K172+320-K172+600段有多处采空区,线路以桥梁的形式经过;主线铜山源高架为整体式路基断面,K174+802-K175+118有岩溶,岩溶极度发育,线路以桥梁形式通过。
故把这两座桥梁作为评估对象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第二章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四、桥梁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本合同段共有桥梁18座,主要有有桩基551根,系梁299个,立柱472个,盖梁台帽226个,梁板1292片。
竹埂底大桥右线桥,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上部结构采用(4*30+5*30+3*40+4*40+5*3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柱式桥台。
基础采用钻(挖)孔灌注桩基础,端承桩(10号桥台为摩擦桩)桩底进入中风化钙质泥岩不少于2.5倍桩基直径。
10、11号桥墩采用墩梁固结。
竹埂底大桥左线1号桥,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上部结构采用(3*3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柱式台。
基础采用钻(挖)孔灌注桩基础,端承桩(11号桥台为摩擦桩)桩底进入中风化钙质泥岩不少于2.5倍桩基直径。
竹埂底大桥左线2号桥,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上部结构采用(5*30+4*40+3*40+5*30)m预应力砼先简支后连续T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柱式台。
基础采用钻(挖)孔灌注桩基础,端承桩,桩底进入中风化钙质泥岩不少于2.5倍桩基直径。
7号桥墩采用墩梁固结。
铜山源高架左线,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T 梁;下部结构0号桥台采用柱式台,56号桥台采用肋板台,7、40、41号桥墩采用桩柱一体墩,墩台采用桩基础。
铜山源高架右线1号桥,全桥共2联(3*30+3*30);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T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墩台采用桩基础。
铜山源高架右线2号桥,全桥共14联;第一联至第五联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简支T梁,其他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实体式墩,整体式分离式承台,墩台采用桩基础。
2、主要技术标准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 100公里/小时设计车辆荷载:公路—I级桥梁宽度:分离式桥梁桥面净宽2×11.50m,整体式桥梁桥面净宽2×11.50m;涵洞与路基同宽。
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地震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按0.05g设防。
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及涵洞均按100年一遇设计;特大桥按照300年一遇设计。
五、工程地质、水文、气象1、地形地貌本项目位于浙西中低山区,千里岗山脉、怀玉山脉在控制了主要的地形格局。
地貌以中低山和高丘为主,平原、低丘穿插其间。
中低山区峰峦层叠,山坡陡峭,河谷狭窄,地势起伏大,相对高差大。
2、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本合同段地层岩性复杂多样,沿线分布的地层为凝灰岩、粉砂岩和泥岩,凝灰岩块状结构,岩质硬,稳定性相对较好,粉砂岩和泥岩岩质软,与凝灰岩性质差异大。
桥梁多位于冲积和河谷平原及沟谷凹地,上部多为薄层的粉质粘土,其下为砂卵石、含粘性土碎石,下伏基岩,基岩埋深一般交浅,多在3~10m。
基岩岩质多较硬,强度较高。
铜山源高架和竹埂底高架桥桥桩处岩性多样,软硬不一,完整性不均。
其中铜山源高架桥岩性有砂岩、石英砂岩、灰岩,且铜山源高架桥桥桩处岩溶发育,部分岩溶发育强烈,岩溶形态较为复杂。
特别在太真洞路段岩溶强烈发育,钻孔遇洞率高,部分溶洞规模大,灰岩面起伏大。
竹埂底高架桥受到强烈的构造作用,构造带及其附近岩体破碎,完整性差,桥梁基础不均匀,性质变化大。
且该处桥梁路线分布有采空区,沿线的采空区大多为寒武系荷塘组的石煤开采煤层所形成,其分布与荷塘组地层紧密相关,且多在区域断层附近,具有规模小、埋深小、开挖无规律、无支护的特点,有坍塌突然性,部分采空区已发生地表塌陷。
4、气候条件本工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40C,最热月为7月,历年平均气温达28.90C,最冷月为1月,历年平均气温达5.30C。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04.92mm,梅雨期及台风季节,常出现暴雨天气,可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生5、河流水文区内河流属于钱塘江水系,主要为铜山源,为雨源型山溪河流,洪枯水变化明显,暴涨暴落,地下水、地表水水质良好,对混凝土基本无腐蚀性。
6、地震本工程区历史上地震活动很少,震级很弱,属少震、弱震区。
地震动参数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区,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小于VI度区。
六、施工阶段风险评估过程与评估方法根据《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要求及《公路桥梁、隧道安全评估指南》、《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公路隧道作业要点手册》的有关内容,结合本标段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本标段桥梁施工风险评估基本程序如下:1、评估方法(一)、评估思路1、结合项目实际,遵循《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要求,建立评估体系。
2、现场踏勘,收集与总体风险评估相关的基础资料。
3、根据项目情况,参照评估体系,选择合适的分值。
4、建立评估等级,并确定项目的等级。
(二)、评估方法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推荐,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进行总体风险评估。
桥梁工程的总体风险主要考虑建设指标、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桥位特征、施工工艺成熟度等2、评估步骤本项目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按照要求成立评估小组、制定评估计划、选择评估方法、开展风险分析、进行风险估测、确定风险等级、提出措施建议、编制评估报告的程序进行。
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见“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流程图七、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及《公路桥梁作业要点手册》的有关内容、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本标段桥梁工程风险指标体系。
(1)、事故发生概率的等级分成五级,见下表概率等级标准注:○1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
○2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
(2)、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五级人员伤亡是指在参与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如下表示:人员伤亡等级标准注:F=死亡人数 SI=重伤 MI=轻伤(3)、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的各种费用,如下表示经济损失等级标准注:“~”含义为包括上限值而不包括下限值,以下各表均同。
(4)、环境影响等级标准环境影响是指隧道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破坏或损害、环境污染等,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分级,如表示。
环境影响等级标准注:“临时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以内可以消除;“长期的”含义为在施工工期以内不能消除,但不会是永久的;“永久的”含义为不可逆转或不可恢复的。
(5)、风险等级标准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极高、高度、中度和低度。
风险等级标准(6)、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表八、施工阶段风险评估施工准备情况风险因素核对表施工地质勘察风险因素核对表施工管理风险因素核对表其他风险因素核对表九、桥梁工程风险分析1、风险辨识的主要内容风险辨识是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基础。
风险因素辨识是否全面、辨识的结果是否准确将影响风险评估和控制过程。
风险辨识主要内容有: (1)在桥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有哪些风险应当考虑?(2)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各项基本风险、引起风险的因素根据设现场勘察资料和给定的计图纸对铜山源高架、竹埂底大桥危险单元划分及风险分析:(1)铜山源高架桥施工要跨过塔太线,一旦桥上施工发生危险,存在影响省道正常通行的危险。
(2)桥梁上部施工属于高空施工,存在人员高空坠落和高空坠物等危险因素。
(3)起重机具等特种设备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危险因素。
(4)在上部结构风雨天施工(小风雨),存在人员跌落等危险因素3、建立风险指标体系(注:其中“★”表示该风险因素对风险事件有影响。
)评分依据交通部下发的《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事故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桥梁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具体见下表。
表○1桥梁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A、铜山源高架桥1)、风险赋值○1、建设指标铜山源高架桥分左右线桥,采用分离是路基断面,左线1663.2m,右线1号188.2m,右线2号1448.2m。
根据公路桥梁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划分,属于特大桥,L>1000对照表1,A1取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