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厨房排烟通风系统技术规程 报批稿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附件2: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目录:1.依据(标准和标准)2.提供样品及相关资料3.设计、制作工序要求1)设计要求;2)制作工序要求;4.材料进场检查5.运输和堆放6.安装要求7.排气阀及相关配件8.烟道烟帽9.其他注意事项10.施工组织方案编制、供货、安装工期及其他时刻配合要求依据1.1.除还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址及行业标准,要紧包括但不限于(当以下所引用的标准显现废止情形,自动更新为最新标准,并更新相应条款):《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10-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标准》(GB50327-2001)《住宅排气道(一)》(07J916—1)《住宅厨房洗手间变压式排风道图集(II型)》(统一编号:BK2001—02C)《住宅厨房洗手间变压式防串烟防倒灌排风道》(广东省推荐标准GJT003)《住宅共用变压拔气式五防排气系统》(广东省推荐标准粤12J/T910)《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GA∕T798-2020《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GB19530-2007《通风管道耐火实验方式》GB∕T17428-2020《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建筑构件耐火实验方式》GB∕T19978-1999《住宅设计标准》(GB50096—2020)《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GB50352—2005《住宅建筑标准》GB50368—2005《建筑设计防火标准》GB50016—200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剂设计标准》GB50019—2003《住宅厨房、洗手间排气道》JG/T194—2006《住宅厨房及相关设备参数》(GB11228-89)1.2.本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是针对厨房排烟道,不包括洗手间排烟道和商业排烟道。
厨房通风排烟的设计资料

《建筑设计技术细则-设备专业》第197页:采用全面排风消除余热时,通风量按下式确定:L=Q/[0.337(TP-TS)] 。
L 通风换气量M3/H 。
Q室内显热发热量W,TP 室内排风设计温度(摄氏度),TS 送风温度《供暖通风设计手册》第753页:消除设备余热所需换气量中空气比热1.01KJ/Kg.K《技术措施》4.5.4电梯机房夏季可采用机械通风或制冷(自带冷源空调机)进行降温,采用通风降温风量应按设备发热量按公式L=Q/{0.337X(Tp-Ts)} 计算确定。
Q--室内显热发热量,Tp室内排风设计温度Ts送风温度散热数据不全时,可按5~15次/h估算房通风量计算厨房的通风量由两部分组成,即局部排风量和全面排风量两部分。
局部排风量应选用的灶具和厨房排风罩的情况加以确定,全面排风量一般按计算确定。
1.通风量的计算机械通风的换气量应通过热平衡计算求利,其计算公式:L=Q/0.337(tp-ti) (1)式中,L--必须的通风量、m3/h;tp--室内排风计算温度,可采用下列数值:夏季35摄氏度,冬季15摄氏度;ti--室内通风计算温度,摄氏度;Q--厨房内的总发热量(显热),W;Q=Q1+Q2+Q3+Q4 (2)式中,Q1--厨房设备散热量,按工艺提供数据计算,如无资料时,可参考文献;Q2--操作人员散热量,W;Q3--照明灯具散热量,W;Q4--室内外围护结构的冷负荷,W。
2.局部排风量局部排风量按排风罩面的吸入风速计算,其最小排风量为L=1000P#8226;H式中,L--排风罩排风量,m3/L;P--罩子的周边长(靠墙的边长不计),m;H--罩口至灶面的距离,m。
3.厨房通风量估算在总结工程设计及使用的基础上,设计人员可按如下通风次数进行估算:中餐厨房n=40-50h-1;西餐厨房n=30-40h-1;在估算出的通风量中,局部排风量按65%考虑,全面排风量按35%考虑。
三、局部排风部位及要求中餐厨房,其烹调的发热量和排烟量一般较大,排风量也较大,排气罩一般选用抽油烟罩。
厨房排烟通风管理制度最新

厨房排烟通风管理制度最新一、总则为了保障厨房内空气质量,维护员工健康,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厨房及相关设施,以及相关人员。
三、排烟通风设施管理1.装置保养1.1 排烟通风设施应当定期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1.2 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对排烟通风设施进行清洁和维护保养。
1.3 排烟通风设施出现故障时,应当立即维修,确保其正常使用。
2.通风操作2.1 在厨房使用过程中,应当及时开启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
2.2 在烹饪油烟较大的情况下,应当加大排烟设备的风力,确保烟雾能够及时排除。
3.消防安全3.1 排烟通风设施应当与消防系统配套使用,确保在发生火灾时,烟雾能够及时排除。
3.2 排烟通风设施的电气部分应当定期维护,确保消防安全。
四、员工管理1.安全教育1.1 新员工入职时,应当进行排烟通风设施使用培训,了解设施操作和注意事项。
1.2 定期进行员工排烟通风设施使用培训和安全教育,确保员工了解通风设施的操作要点和安全用火知识。
2.使用规范2.1 员工在使用厨房时,应当按照规定开启排烟通风设施,并保持设施正常运行。
2.2 员工应当严禁私自关闭排烟通风设施,确保厨房内空气质量。
3.安全监督3.1 定期对员工排烟通风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2 对不遵守排烟通风设施使用规定的员工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处理。
五、责任制度1.设施管理责任1.1 设施管理人员应当对排烟通风设施的维护保养负责,并定期检查设施运行情况。
1.2 设施管理人员发现设施故障时,应当及时处理,并进行记录。
2.安全教育责任2.1 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对新员工进行排烟通风设施使用教育和安全培训。
2.2 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员工排烟通风设施使用培训和安全教育。
3.安全监督责任3.1 安全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对排烟通风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3.2 安全监督部门应当对员工排烟通风设施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并提出改进建议。
厨房排油烟管道设计规范

厨房排油烟管道设计规范
厨房室内的管路布置要遵循“最短”原则,少用弯头,特别是大角度弯头。
这种布管方式与空调的“横竖整齐”有所不同,目的是确保排油烟效果,还可节省投资。
烟罩之上的集气管的主出口首选烟罩的中部位置。
新风管和排风管穿越于房间隔墙处均设消声器。
厨房的排风管应尽量避免过长的水平风道,否则不利于烟气的迅速排出,影响排风效果,通常排风管最远距离不超过15m。
水平管道要有2%以上坡度,坡向排烟罩,在管道低处设置集油盒。
厨房的机械或自然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的措施。
水平管道末端采用活法兰连接,以便清理油垢。
原则上不允许将油烟排入地下排污或排水井道,效果极差,从卫生安全方面而言也是不可以的。
厨房的总进风口和排烟口要分开设置,防止短路,进风口距室外自然地面2m以上。
如进风口和排风口在同一层,朝向相同且临近时,进风口必须低于排风口。
不同朝向位置的排风口气流不得回流至进风口。
厨房所在建筑物高度小于等于15m时,油烟排放口应高出屋顶,原则上要高出建筑物2m以上。
建筑物高度大于15m时,油烟排烟口高度应大于15m。
排风管的室外排气口上应安装受室外风压影响小的管帽(管罩)制成品。
资料来源于网络。
(技术规范标准)厨房油烟、火烟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厨房油烟、火烟处理工程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厨房油烟、火烟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以及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建成后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93—2001)(4)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5)《厨房油烟设计手册》3 总体设计(1)厨房油烟、火烟处理工程的设计建设,除应遵守本技术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应根据企业厨房油烟、火烟中气体污染物种类、浓度及处理要求等条件确定厨房油烟、火烟处理工程的处理规模和处理工艺,做到保护环境、经济合理、技术可靠。
(3)处理工程技术方案的选择应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复文件的要求,厨房油烟、火烟处理后应稳定达到GB18493—2001和有关地方排放标准的规定。
4 厨房油烟治理工艺技术要求厨房油烟处理工程可以采用机械法、过滤吸附法、温式法、静电法等方法的单独装置或组合装置。
工艺流程示意如图1。
图1 厨房油烟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4.1单独技术装置(1)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工作原理示意如图2。
图2 机械式油烟净化设备工作原理示意图(2)过滤吸附式油烟净化设备过滤吸附式油烟气净化设备可以采用具有高吸油性能的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织物或毡、无机过滤材料(憎水珍珠岩、陶粒、焦炭等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过滤材料可以与烟气流动方向垂直或平行的方向安置,净化效率需达80%以上,风阻需小于1200Pa。
(3)静电式油烟净化设备静电沉积法是将油烟气引入高压电场,使油烟、火烟气中颗粒物荷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运动并沉积下来。
净化效率通常可达85%以上,压降较小。
(4)低温等离子体法其原理是利用高压静电法的同时,在静电场的前端设置等离子场,利用其高能量所激发的大量性自由基对油烟粒子进行降解,使其黏度下降;在等离子产生过程中,高频放电产生的瞬时高能量,能打开一些有害气体的化学键,使其分解成单质原子或无害分子。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样本

附件2: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规定和质量原则目录:1.根据(原则和规范)2.提供样品及有关资料3.设计、制作工序规定1)设计规泄;2)制作工序规泄:4.材料进场检查5.运送和堆放6.安装规泄7.排气阀及有关配件8.烟道烟帽9.貝她注意事项10•施工组织方案编制、供货、安装工期及其她时间配合规泄1•依据1.1•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国家、地方及行业原则,重要涉及但不限于(当如下所引用原则浮现废止状况,自动更新为最新原则,并更新相应条款):>《工程建设原则强制性条文》>《建筑工程施工质疑验收统一原则》(GB5030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住宅排气道(一)》(07J916—1)>《住宅厨房卫生间变压式排风道图集(II型)》(统一编号:BK-02C)>《住宅厨房卫生间变压式防串烟防倒灌排风道》(广东省推荐原则GJT003)>《住宅共用变压拔气式五防排气系统》(广东省推荐原则粵12J/T910)>《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GA/T798->《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GB19530->《通风管道耐火实验办法》GB/T17428->《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建筑构件耐火实验办法》GB/T19978-199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采暧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JG/T194->《住宅厨房及有关设备参数》(GB11228-89)1.2.本技术规立及质疑原则是针对厨房排烟道,不涉及卫生间排烟道和商业排烟道。
《住宅排气管道系统应用技术规 程》(报批稿)-王启定10.17

CECS CECS XXX:201X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住宅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exhaust pipesystem in residentialCECSxxx:201X(报批稿)201X年北京CECS CECS XXX:201X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住宅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exhaust pipe system in residentialCECSxxx:201X(报批稿)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丹轩厨卫技术中心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1X年XX月XX日201X年北京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字[2013]57号《关于印发〈2013年第一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是在总结我国住宅排气道系统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安装和验收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有关科研、设计、施工、生产管理等单位的意见,并参考了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编制而成的。
本规程分为六章及五个附录。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施工和验收。
本规程的某些内容涉及专利,涉及专利的具体技术问题,使用者可直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其它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与本规程的参编单位协商处理。
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将本规程推荐给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使用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防火防爆专业委员会CECS/TC 14管理,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邮编:100048,邮箱:zhangxy@)负责解释。
厨房排烟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填写工程名称]2. 施工单位:[填写施工单位名称]3. 施工地点:[填写施工地点]4. 施工时间:[填写施工时间]二、施工内容1. 厨房排烟系统安装,包括排烟管道、风机、控制柜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2. 厨房排烟系统与厨房内油烟净化器的连接。
3. 厨房排烟系统与室内外通风系统的连接。
三、安全技术交底1. 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施工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
2.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3.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4.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1)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按要求佩戴安全帽。
(2)施工人员上下梯子时,必须抓稳梯子两侧,严禁攀爬、跳跃。
(3)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4)施工过程中,严禁在高压线、易燃易爆场所附近作业。
(5)施工过程中,严禁擅自改动、拆除、损坏安全设施。
5. 施工现场消防设施:(1)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确保其完好、有效。
(2)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操作。
(3)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使用明火。
6. 施工现场用电安全:(1)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检查、维护。
(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严禁赤手、赤足操作电器设备。
(3)施工现场严禁私拉乱接电线,严禁超负荷用电。
7. 施工现场通风、防尘:(1)施工现场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施工人员呼吸新鲜空气。
(2)施工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粉尘、有害气体等污染。
8. 施工现场材料堆放:(1)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应整齐、有序,不得占用消防通道。
(2)易燃易爆物品应远离火源、热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
四、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前准备:[填写具体时间]2. 厨房排烟系统安装:[填写具体时间]3. 厨房排烟系统调试:[填写具体时间]4. 厨房排烟系统验收:[填写具体时间]五、施工质量要求1. 厨房排烟系统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用厨房排烟通风系统技术规程报批稿
以公用厨房排烟通风系统技术规程报批稿为标题
一、引言
公用厨房作为集中供餐场所,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员工健康,需要安装排烟通风系统。
为了规范公用厨房排烟通风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制定本技术规程。
二、系统设计
1. 设计原则
排烟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
(1) 根据厨房面积和烹饪设备数量合理确定排烟通风系统的风量;
(2) 采用合适的排烟设备,确保排烟口位置合理、通风效果良好;
(3) 根据厨房平面布置和烹饪设备位置,设计合理的排烟管道布置。
2. 设计要求
(1) 排烟通风系统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2) 排烟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厨房的烹饪方式、烹饪设备种类和数量等因素;
(3) 排烟通风系统的风量应根据厨房使用情况合理确定,确保排烟效果良好;
(4) 排烟通风系统的排烟口应设置在厨房上方靠近烹饪设备的位置,以便及时排出油烟和热气;
(5) 排烟管道的布置应避免死角,确保排烟畅通。
三、系统施工
1. 施工要求
(1)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2) 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熟悉施工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3)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材料储存应符合要求;
(4) 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系统调试和检验,确保系统运行正常。
2. 施工流程
(1) 安装排烟设备:按照设计要求安装排烟风机、排烟罩等设备;
(2) 布置排烟管道: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排烟管道的布置,注意管道的密封性和稳固性;
(3) 连接电气设备:将排烟设备与电源进行连接,确保电气设备运行正常;
(4) 进行系统调试:启动排烟设备,调整风量和风速,确保排烟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5) 进行系统检验:对排烟通风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安装质量和运行安全。
四、系统维护
1. 维护要求
(1) 定期检查排烟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清理排烟罩和风机内部的油
污;
(2) 定期清洗排烟管道,确保通风畅通;
(3) 定期更换排烟设备的滤网和滤芯,以保证排烟效果;
(4) 定期检修排烟设备的电气部分,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5) 建立健全的维护记录,记录维护情况和维护时间。
2. 维护责任
(1) 公用厨房管理单位应负责排烟通风系统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修;
(2) 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3) 维护人员应定期对排烟通风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五、总结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公用厨房排烟通风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各厨房管理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规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排烟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食品安全和员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