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折旧会计分录

合集下载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分录及其税务处理-(2)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分录及其税务处理-(2)

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分录及其税务处理一、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分录 首先是要明确固定资产的用途,决定了累计折旧的借方科目。

例如,用在行政的固定资产,借记管理费用;用在销售部门,借记销售费用;用在生产相关部门,借记制造费用。

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税务处理 首先要明确的是,从税务的角度看,税法对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是有规定的,与企业会计准则是有差异。

如果企业计提的累计折旧金额超过税法规定的金额,汇算清缴的时候,会做纳税调增。

 建议处理方法:计提折旧按照税法规定去做,汇算清缴的时候就免去纳税调整的麻烦。

 1.折旧方法的选择。

会计理论提供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其他的加速折旧法,符合相关税法规定,到税局备案后,才能在税前抵扣。

 2.计算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起止时间,这个应该很多会计人都懂的: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3.税法对固定资产的最低折旧年限也有规定,摘录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应该遵循以上规定。

 4.固定资产预残值:因为残值也会对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有影响,所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

累计折旧会计分录怎么做

累计折旧会计分录怎么做

累计折旧会计分录怎么做累计折旧会计分录怎么做会计工作人员在制作累计折旧的账目时,具体要怎么做会计分录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累计折旧会计分录,希望对你有帮助。

累计折旧会计分录1、固定资产折旧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1、出售、报废和毁损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转入清理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累计折旧(已计提的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累计折旧指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1)房屋建筑物;(2)在用的机器设备、食品仪表、运输车辆、工具器具;(3)季节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设备;(4)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和以融资租赁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累计折旧方法简介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多种,基本上即可以分为两类,即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直线折旧法(1)年限平均法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固定资产折旧(2)工作量法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的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折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的会计分录

固定资产折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的会计分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

决定明确:一、对所有行业企业包括财务公司和会计公司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二、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缺乏明确的规定,代账会计实务中对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情形存在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第一种方法,就是将购入的固定资产相关费用直接计入相关的成本费用项目,不再进行“固定资产”会计科目的核算,用单独的备查登记簿单独记载保管。

第二种方法,是分两步处理,渝中区会计公司首先将购入的相关固定资产费用统一依照“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依照统一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其次将固定资产原值全额作为本期固定资产折旧,计入“累计折旧”科目以及相关成本费用项目。

从第一种会计处理方法的过程看,简洁且能直接体现政策的优惠,但是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和《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

第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明确的是限额内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并没有明确企业不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核算,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第二,对已经作为“固定资产”处理,按照国务院决定再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如果按照固定资产清理处理,从“固定资产”账户剔除,明显违反了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可比性”原则,影响财务报告使用人的财务分析和判断;第三,如果上述资产中途改变用途、对外处置,由于缺乏必要和相对应的会计分录,难以反映此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第四,已在成本费用中列支的资产可以通过备查登记簿单独记载保管,但是就其保管的重要性程度而言,与账簿相比要明显低一些,如果单位财务人员更换频繁,遗忘、缺失难以避免。

计提折旧与摊销会计分录

计提折旧与摊销会计分录

计提折旧与摊销会计分录在企业的资产管理中,折旧与摊销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折旧是指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寿命的消耗而逐渐减值的过程,而摊销是指将某些长期资产的成本分摊到多个会计期间的过程。

在会计记录中,计提折旧与摊销的分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们用于正确记录和跟踪企业的资产价值和费用。

我们来看一下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假设某企业购买了一台价值10万元的机器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残值为2万元。

按照直线法计算折旧,每年折旧费用为(10万元-2万元)/5年=1.6万元。

那么,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我们需要计提1.6万元的折旧费用。

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通常涉及到两个账户,即折旧费用和累计折旧。

折旧费用是一种费用账户,用于记录每个会计期间的折旧费用。

累计折旧是一种资产账户,用于记录资产从购买到目前已经累计的折旧金额。

假设当前会计期间为第一年末,我们需要计提折旧费用。

那么,会计分录可以如下表示:借:折旧费用 1.6万元贷:累计折旧 1.6万元这样,我们就在账上正确记录了这一期间的折旧费用,并将其加入到累计折旧中。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摊销的会计分录。

摊销通常发生在某些长期资产或费用上,这些资产或费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或较长的发生期间。

这些资产或费用的成本不能一次性在当期全部列支,而是需要在多个会计期间内分摊。

常见的摊销项目包括预付费用、无形资产等。

以预付租金为例,假设某企业为了租赁一间办公室,提前支付了1万元的租金,租期为一年。

那么,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我们需要摊销部分租金作为当期发生的费用。

假设当前会计期间为第一个月末,我们需要摊销预付租金。

那么,会计分录可以如下表示:借:租金费用 833.33元贷:预付费用 833.33元这样,我们就在账上正确记录了这一期间的租金费用,并从预付费用中扣除了相应的金额。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计提折旧与摊销在企业会计中的重要性。

它们帮助企业在会计记录中准确地反映资产价值和费用,在财务报表中提供了真实可信的信息。

累计折旧完整会计分录例子

累计折旧完整会计分录例子

累计折旧完整会计分录例子一、什么是累计折旧累计折旧呢,就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而逐渐转移到成本或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

打个比方,就像你买了个超级贵的手机,用着用着它就会变旧、性能也会下降,这个价值的减少就有点像累计折旧啦。

二、累计折旧的会计分录例子1. 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时假设企业买了一台价值1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是5年,无残值。

那设备入账时:借:固定资产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从购买的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每月折旧额 = 10000 / (5 12)=166.67元。

计提折旧的分录就是:借:制造费用(如果设备用于生产)或者管理费用(如果用于管理部门)166.67贷:累计折旧166.672. 固定资产处置时假设这台设备用了3年之后要卖掉了。

这时候已经累计计提折旧 = 166.67 3 12 = 6000元。

先把固定资产转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借:固定资产清理4000累计折旧6000贷:固定资产10000如果卖了5000元:借:银行存款5000贷:固定资产清理5000最后要把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结平: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贷:营业外收入10003. 固定资产发生减值后的折旧假如这台设备在使用到第2年的时候,发现它发生减值了,减值金额是1000元。

那设备的账面价值就变成了10000 - 166.67 12 - 1000 = 7000元。

剩余使用年限还有3年,那之后每月的折旧额 = 7000 / (3 12)=194.44元。

调整折旧的分录:借: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194.44贷:累计折旧194.44。

财务会计计提折旧分录

财务会计计提折旧分录

财务会计计提折旧分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财务会计中,计提折旧是指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分摊到其使用寿命内的每个会计期间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其价值将逐渐减少的情况。

通过计提折旧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公司资产的价值,并合理地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

在进行计提折旧的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分录,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传达正确的财务信息。

在进行财务会计计提折旧的分录时,首先需要了解固定资产的种类和用途,因为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有不同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

通常情况下,常见的固定资产包括设备、房屋、机器等。

接下来,根据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确定每个会计期间计提的折旧金额。

以设备为例,假设公司购买了一台价值10,000元的设备,使用寿命为5年,残值为2,000元。

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折旧金额为(10,000-2,000)/5=1,600元。

那么每个会计期间末,公司都需要计提1,600元的折旧费用。

在进行计提折旧的分录时,通常会涉及到如下几个账户:固定资产账户、累计折旧账户、折旧费用账户。

下面是进行计提折旧的分录示例:1. 在每个会计期间末,公司需要进行如下分录:借:折旧费用账户1,600元通过以上分录,公司在资产负债表中将减少固定资产账户的价值,同时在累计折旧账户中累积折旧费用。

折旧费用会计分录的目的是通过费用的确认,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分摊到每个会计期间,反映出资产的递减价值。

上述分录是为了将当期的折旧费用确认,同时更新累计折旧账户的余额。

这样,公司就能够在每个会计期间中准确反映出固定资产的递减价值,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在进行计提折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保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不同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产生不同的影响。

2. 确保计提折旧的分录准确无误,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定期检查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及时更新折旧费用,以确保固定资产的价值与使用寿命相符。

固定资产折旧全套分录

固定资产折旧全套分录

固定资产折旧全套分录固定资产折旧全套分录怎么做?固定资产折旧是会计们都比较掌握的知识,因为无论是哪个行业哪个公司,都是有固定资产的,所以关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一定要做清楚。

固定资产一次性折旧的会计分录一、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分录是:借:管理费用-折旧费销售费用-折旧费制造费用-折旧费等贷:累计折旧二、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三、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有四种: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

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

固定资产的相关知识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是用来生产产品的,也是有成本的。

它的价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计入到产品的成本中去。

需要摊销。

这就是固定资产为什么要计提折旧的原因。

但是,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他的成本摊销的期限不应该仅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

因此需要合理估计每个期限要摊销的成本,这就是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

如果在购买时直接全部摊销,则当年费用很高,利润减少,而以后年度利润高估。

这都是会计所不允许的。

固定资产的一个主要特征是能够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而其价值则是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逐渐地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这部分转移到产品中的固定资产价值,就是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提取的折旧额大小受计提折旧基数、净残值、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简称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简称税法)分别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作了相应规定。

只有把握固定资产计提旧的因素,才能保证计提的折旧额正确,纳税不受影响。

现就影响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各因素分别从准则、税法作以比较。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的会计分录处理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的会计分录处理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的会计分录处理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的会计分录处理来源:上海会计网编辑:上海会计网发布时间:2010-07-03 查看次数:24436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企业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基本生产车间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所使用的固定资产,其计提的折旧应计入销售费用;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其应提的折旧额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借记“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例1】某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2007年1月份根据“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确定的各车间及厂部管理部门应分配的折旧额为:一车间1500000元,二车间2400000元,三车间3000000元,厂管理部门600000元。

该企业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借:制造费用——一车间 1500000——二车间 2400000——三车间 3000000管理费用 600000贷:累计折旧 7500000【例2】乙公司2007年6月份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情况如下:一车间厂房计提折旧3800000元,机器设备计提折旧4500000元;管理部门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6500000元,运输工具计提折旧2400000元;销售部门房屋建筑物计提折旧3200000元,运输工具计提折旧2630000元。

当月新购置机器设备一台,价值为54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该企业同类设备计提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

本例中,新购置的机器设备本月不计提折旧。

本月计提的折旧费用中,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计入制造费用,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计入管理费用,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费用计入销售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性折旧会计分录
一次性折旧会计分录 1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如下:
(1)购入时: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对于一次折旧,剔除残值后的金额,全额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计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累计折旧"这个会计科目比较特殊,属于资产类账户,但是与一般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不同,它是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可以理解为特殊的资产,简称"特产".类似这样的会计科目还有累计摊销、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等.首先要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以及残值率,计算出每月需计提的折旧金额.要计算折旧的话首先要确定折旧方法,折旧方法一经
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制作分录时根据使用部门的不同,计入不同的科目(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
最终固定资产报废时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根据不同的资产使用不同的计提折旧方法:
1.平均年限法(直线法)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12
2.工作量法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固定资产原价×(1-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月折旧额=账面净值×2/预计的折旧年限/12
4.年数总和法月折旧率=(预计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1}÷2/1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