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缩句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小升初总复习(句子一 扩句缩句句式转换)

小升初总复习(句子一 扩句缩句句式转换)

5・3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考前讲练测)句子(一)一、扩句1、【扩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的机器()地制造零件。

(2)()渔夫()拖着()渔网2【扩句】扩写句子。

(至少扩两处)(1)外面露着小脑袋。

2)老人守望着庄稼。

3【扩句】仿照例子扩写句子。

例:海在喧腾。

海在远方喧腾。

海在远方为我喧腾。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鸟儿在歌唱。

【参考答案】1、(1)崭新迅速(2)年老的疲惫的残破的2、(1)树洞外面露着几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2)白发苍苍的老人静静地蹲在地头守望着即将收获的庄稼。

(3)鸟儿在树枝上歌唱。

鸟儿在树枝上尽情地歌唱。

鸟儿仍然在树枝上尽情地歌唱。

二、缩句。

1【缩句】缩写句子。

(1)优秀的运动员光荣地获得大会颁发的奖章。

2)我还依稀记得那狭窄的天井,晦暗的教室和没有座位、只有一个石砌的小舞台”的礼堂。

2【缩句】选择缩句正确的一项。

(1)玛丽•居里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

()A.玛丽•居里显出神情。

B.脸庞显出神情。

C.脸庞显出坚定。

(2)深蓝色的天空中高高地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A.深蓝色的圆月。

B.天空高。

C.天空中挂着圆月。

【参考答案】1、(1)运动员获得奖章。

(2)我记得天井、教室和礼堂。

2、(1)B(2)C三、句式转换。

1【“把”字句与“被”字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山川、田野和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改为“把”字句)(2)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

(改为“被”字句)(3)居里夫妇从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出来镭。

(改为“把”字句)(改为“被”字句)2【陈述句与反问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改为陈述句)(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改为反问句)3【直述句与转述句】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王老师对蔡林说,他刚才提出的问题蔡林是会的。

(改为直述句)(2)怀特森先生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造出来的。

小升初缩句分类练习

小升初缩句分类练习

小升初缩句分类练习一、“(de)”“地”去前小花猫高高兴兴地晒太阳. 缩句:小花猫晒太阳.漂亮(de)女孩唱出美妙(de)歌声. 缩句:女孩唱出歌声.洪亮(de)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缩句:钟声回响.伶俐可爱(de)小燕子停在细细(de)电线上休息.小燕子休息.清晨(de)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de)土地.阳光抚摸着土地.二、“得”去后小明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缩句:小明笑比赛后,获奖(de)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缩句:运动员兴奋夏天(de)天气热得像个蒸笼.(天气热.)三、保留“着”“了”“过”敬爱(de)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de)战士.缩句:周总理关怀着战士.银色(de)雪光照着一望无际(de)大草原.缩句:雪光照着草原.冬姑娘早早(de)披上了白色(de)衣装.缩句:冬姑娘披上了衣装.四年级(de)同学们吃过学校饭堂送过来(de)午餐.缩句:同学们吃过午餐.宽阔(de)钱塘江笼罩着一层薄薄(de)雾.(钱塘江罩着雾.)四、专有名词不能缩专有名词主要指表示某一特定(de)人名、团体、地名,江河湖海名称、书名、机构名等,或者某一事物所专有(de)名词.例如万里长城、五星红旗、故宫、小笼包、百灵鸟...句子中(de)专有名词,必须原汁原味保留,不能缩.怕人(de)珍珠鸟居然惬意地趴在主人(de)肩上睡着了.缩句:珍珠鸟睡着了.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千百万慕名而来(de)参观者.缩句: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参观者.侣俸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侣俸小学是学校憨态可掬(de)大熊猫和优雅大方(de)白天鹅是我们动物园(de)名星.大熊猫和白天鹅是名星.六(2)班(de)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de)故事.语文老师讲了故事五、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有(de)句子带有双谓语,双谓语在缩句时应保留;连动句、复合宾语句式要保持句子结构不变.很多孩子做缩句题时,都是在这个关节失分,所以家长应着重提醒孩子一定要留心检查句子是否隐藏了双谓语.老人们喜欢到湖边(de)树阴下去钓鱼.缩句:老人们喜欢去钓鱼.解析:很多孩子都把这个句子缩成“老人们喜欢钓鱼.”或“老人们去钓鱼.” 缩成这两个句子都没有正确理解句子原意,忽视了双谓语.解析:“拉过”和“坐下来”都是“小明”(de)连续动作,都应当保留.小张慢吞吞地拿出一张皱(de)卷子交给老师.小张拿出卷子交给老师小明迅速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来.缩句:小明拉过椅子坐下来.星期四(de)班队课上,同学们积极讨论并通过了新学期(de)班规.同学们讨论并通过了班规六、否定句中(de)否定词要保留否定句中(de)否定词要保留,家长这里要向孩子强调(de)原则是:缩句不能改变句子原意.真正(de)革命者不能低下高贵(de)头缩句:革命不能低下头.六一儿童节,小明也不能去逛街、看电影.小明不能去逛街、电影.七、并列成分要保留.并列成分(de)句子中出现(de)连词“和”、“以及”、“与”等要保留;主语、宾语是并列关系(de)词组也应完整地保留.市委书记和市长亲自参加市场开业仪式.缩句:市委书记和市长参加仪式.爸爸在床上听到窗外一阵阵(de)锣鼓声和欢呼声. 爸爸听到锣鼓声和欢呼声碧绿(de)千山万壑和朦胧(de)山间云雾构成了一幅精美(de)山水画.千山万壑和云雾构成了山水画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向着共同目标(de)奋斗中建立了伟大(de)友谊.八、在……上 ,在……里,在……下,在……中,在……外,通过……活泼(de)小松鼠在松树上蹦来跳去.(小松树跳.)骏马奔驰在辽阔(de)草原上.骏马奔驰我们在清澈(de)河里游泳.我们游泳当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获得金牌(de)喜讯传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激动六5班通过与六3班(de)激烈竞争终于取得了胜利.六5班取得胜利.在农民们(de)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de)长势十分喜人.长势喜人我们通过显微镜看到了不计其数(de)细菌.我们看到了细菌九、不改变句子语气莫非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他想睡吗六一儿童节同学们(de)表演真精彩呀表演真精彩呀十、把字句,被字句中(de)“把”“被”要保留密密层层(de)枝叶把阳光挡住了. 枝叶把阳光挡住了奔腾(de)黄河水被拦河大坝拦住了. 黄河水被大坝拦住了.汽轮发电机厂(de)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师傅把钻机安装好了。

小升初系统总复习 扩句缩句仿句

小升初系统总复习 扩句缩句仿句

小升初语文系统总复习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树叶飘落下来。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地里的麦苗舒展着嫩绿的叶子。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枯黄的树叶从树上悠悠地飘落下来。

(2)麦苗舒展着叶子。

【解析】此题考查扩句和缩句。

第(1)句扩句只需给句子的主语“落叶”和动词“飘落”加上合适的修饰成分即可;第(2)句缩句只需保留句子主干即可,去掉旁枝末节。

2、仿照例句扩充下面的句子。

例句:小鸟唱着歌。

树上的小鸟唱着一支动听的歌。

(1)音乐吸引着观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心里充满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雪花落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美妙动听的音乐吸引着广场上的观众;(2)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着实现梦想的希望;(3)洁白的雪花悄悄地落下来。

3、选择缩句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高山上的崖缝里冷得像冰窖一样。

A、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B、崖缝里像冰窖。

C、崖缝里冷。

【答案】C4、选择缩句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A、海边种着西瓜。

B、沙地上种着西瓜。

C、种着西瓜。

【答案】B5、对下面的例句缩写正确的一项是()例句:岸边的柳树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条儿。

A、柳树上挂满了冰条儿。

B、岸边挂满了冰条儿。

C、挂满冰条儿。

D、亮晶晶的冰条儿。

【答案】A【解析】缩句时要先找到句子的主干部分,然后删掉所有的修饰、限制成分。

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句子句式3》练习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句子句式3》练习及答案

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句子句式三》一、单选题1.下列缩句最简洁的一项是()小女孩安静地、耐心地整天在家里躺着。

A.小女孩在家里。

B.小女孩安静地躺着。

C.小女孩在家里躺着。

D.小女孩躺着。

2.下列句子缩写有误的是()A.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缩句:天空挂着圆月。

B.狡猾的狐狸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

缩句:狐狸挤出眼泪。

C.我们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缩句:鱼儿游来游去。

D.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缩句:猹逃走了。

3.下列缩句正确的一项是()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

A.父亲挡住了视线。

B.父亲挡住了我。

C.背影挡住了视线。

D.背影挡住了我。

4.这些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

()A.文字,带来了灵性。

B.文字,给人带来了诗。

C.文字,带来了诗。

D.文字,给使用它的人带来了诗的灵性。

5.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A.父与子,拥抱在一起。

B.这对父与子,紧紧拥抱在一起。

C.父与子,无比幸福。

D.父与子,无比幸福地拥抱。

6.“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对这句话缩写正确的是()。

A.他变成了风和云。

B.他变成了四季。

C.气息变成了风和云。

7.“明媚的阳光照着她那张慈祥的脸。

”这句缩句正确的是().A.她那张慈祥的脸。

B.阳光照着脸。

C.明媚的阳光照着。

D.她那张脸。

8.下列缩写句子正确的一项是()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

A.牛郎在地里耕种。

B.从此牛郎耕种,织女纺织。

C.织女在家里纺织。

D.牛郎耕种,织女纺织。

9.下列对“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一句缩写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深红的圆东西。

B.圆东西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C.发出了夺目的亮光。

D.圆东西发出了亮光。

10.“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这句话缩句正确的是哪一项?()A.松脂发出金黄的光彩。

B.松脂在太阳光里。

小升初语文专项练习-缩句方法、习题

小升初语文专项练习-缩句方法、习题

xx语文专项练习-缩句方法、习题附答案小学阶段一般的缩句方法:(1)先找出句子讲的是哪一样主要的人或物。

(2)找出句子最后一个词语(去掉助词“得”字后边的内容后),如果是动词,那么句子就缩成两部分:人物+最后一个词;如果不是动词,还要找出一个动词出来,句子就缩成三部分: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

(3)一般情况下不保留“的”“地”前边的词语,还有“得”字后面的词语。

注意:1:人物有可能不止一个,如:老师和同学激动得热泪盈眶.李时珍是我国古代的一个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2:“是”是一个动词要保留,如:巍峨的xx是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3:如果句子是问句,缩写以后同样也是一个问句。

如:今天依然屹立不倒的长城不正是老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吗例如:一位老红军讲了过去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过草地的故事.(1)人物是:“xx”(2)最后一个词语“故事”不是KCB齿轮油泵动词,就还要在人物的后面找一个动词:“讲”了(3)句子最后缩成人物+动词+最后一个词:老红军讲了故事。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句子。

缩句的要求:1.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例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不能缩成“熊猫吃叶”,而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熊猫”和“大熊猫”的外延并不一致。

“叶”在这ZYB-B可调压齿轮泵里是语素而不是词,“竹叶”才是词。

2.保留必要的成分例如:“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

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

保留了“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就清楚明确了。

3.“着”、“了”、“过”要保留“着”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如:“同学们上着课”,如果缩成“同学们上课”,就没说清楚是现在上课还是以前上课。

“了”字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

如:“赵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难忘的科学课。

小学语文小升初缩句专项练习(附缩句相关知识)

小学语文小升初缩句专项练习(附缩句相关知识)

小升初缩句专项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蹲在地上仔细地捡树种。

___________________2、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带着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加入了这百花争艳的盛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他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使劲地拉着一艘没有张帆的货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一幅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油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五彩缤纷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皎洁的月光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一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整个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鸟的叫声透过树林的沙沙声模模糊糊地传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衔接暑假练习:扩句与缩句(含答案,含解析)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小升初语文衔接暑假练习:扩句与缩句(含答案,含解析)

【暑假衔接】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衔接练习——扩句与缩句【前言:小学侧重双基训练,初中重视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是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进行迁移,从最基本的知识考查上升到能力考查,特别是增加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综合性学习,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和作文的难度。

所以,本次衔接主要是在学法上进行调整,夯实基础,提高各项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考点回顾】:考试内容及要求:扩句与缩句;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扩句方法步骤】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扩句时要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

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题精析】1、妈妈买来了桔子。

(扩句)(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

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歌声打破了沉寂。

(扩写句子)(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

【答案】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缩句方法步骤】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题精析】1、下面缩写句子正确的一项()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A:灯照耀着建筑。

B:广场上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

C:广场上灯照耀着建筑。

【答案】B【解析】分析:缩句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特别是不能改变原句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另外,还要让压缩后的句子基本上像句话,不能缩得过分简略。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有答案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 扩句、缩句和合并句 有答案

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扩句、缩句和合并句基础题一、排序题1.把下面句子按顺序排列。

()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群,顷刻之间就被毁灭了。

()霎时间,烈焰腾空,浓烟滚滚。

()洗劫、捣毁之后,强盗们还不罢休。

()烟灰和一阵阵劈劈啪啪的响声过后,整个圆明园成了一片废墟。

()他们骑着马分头在圆明园内各处放起火来。

2.我会排顺序。

()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里。

()司马光砸缸。

()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夏天,骄阳似火,年轻人来这儿洗澡,一边打闹,一边谈笑。

()家乡的小河,一年四季都给我们带来欢乐。

()金色的秋天,小河两岸果实累累。

()我的家乡有一条美丽的小河。

()春暖花开的日子,大姐姐们在河里洗衣、淘米。

()到了寒冬腊月,小孩子们又可以到河边玩水,一个个喜笑颜开。

4.排列句子。

()忽然,他看见一位小朋友摔倒了。

()把他扶起来,擦了擦小朋友身上的水。

()一个下雨天,路上很滑。

()王明打着雨伞,向学校走去。

()他立刻跑过去。

()那位小朋友感激地说:“哥哥,你真好!”5.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忽然,浮标一沉,我急忙把鱼竿往上一提,一条银白色的小鱼钓上来了。

()星期天早晨,我和小明扛着鱼竿到郊外去钓鱼。

()浅红色的浮标漂在水面上。

()我们高兴地把鱼竿举在空中,摇晃着,喊着:“我们钓着鱼了!”6.排列顺序。

()顿时,锅里响个不停。

()翻了两次,荷包蛋基本成形了。

()早晨,我开始煎荷包蛋,先开煤气,再倒些油。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金黄色的荷包蛋便煎好了。

()然后拿起一个鸡蛋,磕开,倒进锅里。

()过了一会儿,我放了点盐,用铲子将蛋翻个身。

7.排列句子。

()我便到小水湾去钓鱼。

()到干旱季节,小河断流了,形成了一片片的小水湾。

()每次到那里去,我都钓回满满一网兜。

()小水湾里鱼可多啦,柳条鱼、麦穗鱼,还有金鳞尾巴的鲤鱼。

()鱼可爱咬钩了,我那浸在水中的网兜里,鱼越来越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缩句练习及答案
缩句,是小学学习甚至到初中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

很多时候,就连老师也要对着标准答案来进行争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升初缩句练习及答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缩句练习及答案
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把闪亮的手枪。

答案:父亲取出手枪。

2、客家人的民居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

答案:民居体现了文化。

3、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

答案:汤姆.索亚是机灵鬼。

4、乡下的老屋旁种着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桃花心木。

答案:屋旁种着桃花心木。

5、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答案:波义耳走去。

6、我的耳畔又响起了队员们熟悉的笑声。

答案:耳畔响起了笑声。

7、他恼火地盯著晓得前俯后仰的同桌。

答案:他盯着同桌。

8、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

答案:我散步。

9、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泻下来。

答案:水泻下来。

10、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这是原因之一。

1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

答案:灯照耀着建筑。

12、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

答案:干部关心战士。

13、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答案:我们领导着根据地。

14、张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答案:张思德同志是典范。

15、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

答案:那时房子。

16、他是个非常有趣的瘦小的老头儿。

答案:他是老头儿。

17、这是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

答案:这是荒岛。

18、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答案:这是教训。

19、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答案:同志送来绿茶。

20、八千多日子从我手中溜过。

答案:日子溜过。

21、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顶碗少年的面前。

答案:老者走到面前。

22、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

答案:手指正是两瓣。

23、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

答案:唐东杰布认识姑娘。

24、吉鸿昌为革命事业壮烈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答案:吉鸿昌献出生命。

25、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

答案:树枝上点着蜡烛。

26、在船舱里,鲁滨孙找到了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

答案:鲁滨孙找到东西。

27、几个戴着脚镣的同志,在往常放风的地坝中间扭起迷人的秧
歌。

答案:同志扭起秧歌。

28、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答案:人经得起考验。

29、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

答案: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

30、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答案:影儿闪过了。

3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答案:万户是人。

32、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答案:小苍蝇飞舞。

33、桃花心木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

答案:桃花心木枯萎了。

34、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女走上讲台。

答案:妇女走上讲台。

35、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

答案:脸庞显出神情。

36、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答案:波义耳走去。

37、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

答案:他们进行实验。

38、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画。

答案:衣服像画。

39、一位渔民在金黄的沙滩上发现了一块晶莹的琥珀。

答案:渔民发现琥珀。

40、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接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答案:浪花涌过来。

41、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嫩叶的柳丝。

答案:微风吹拂着柳丝。

42、人们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

答案:人们迎接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