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
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

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是指在医学实验室中对人体体液样本进行检测时所需的技术和操作规范。
这些要求对于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非常重要,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的一些重要方面。
1.样本采集:样本采集是体液检验的第一步,要求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采样技术和操作经验。
首先,需要明确采集的样本类型,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等。
其次,采集时要保持无菌环境,避免污染。
对于血液采集,要注意遵循穿刺部位的消毒和按照适当的顺序收集血液。
对于尿液样本,要求采集中段尿,并在采集前进行清洁。
2.样本运输和保存:采集后的样本需要及时送达实验室。
血液样本应在采集后立即转移到抗凝剂中,并保持适当的温度。
尿液样本应保存在冰箱中,并尽快送达实验室。
其他体液样本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保存和运输,以确保样本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3.样本处理:不同类型的体液样本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血液样本需要进行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并除去沉淀。
尿液样本需要进行离心分离沉淀物。
其他体液样本也需要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脑脊液需要除去脑膜屏障细胞和血液成分。
4.分析技术:临床体液检验涵盖了多种分析技术,如显微镜检查、生化分析、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技术等。
不同的样本类型需要运用不同的技术方法进行分析。
在进行分析时,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并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进行体液检验时,需要设定一系列的内标和质控样本,并根据相关标准进行定期的质量控制检测。
同时,针对不同的检测项目要求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指标和判断标准,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6.结果解释和报告:对于体液检验结果,操作人员需要进行结果解释,并根据相关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评价。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给出相应的诊断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临床医生提供结果报告。
临床体液检验的技术要求

临床体液检验的技术要求发布时间:2021-01-28T09:54:12.83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1月11期作者:罗均华[导读] 到医院看病时,医生为了更精确的了解病情,需要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检验诊断,结合检验结果再来判断疾病状况,这些检验中体液检验相对多见,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相关知识。
罗均华(巴中市巴州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巴中636000)到医院看病时,医生为了更精确的了解病情,需要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检验诊断,结合检验结果再来判断疾病状况,这些检验中体液检验相对多见,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相关知识。
一般来说,临床体液检验的类型相对较多,常见的有关节腔积液、浆膜腔积液、脑脊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这里就从这些方面来介绍其检验技术要求。
1.体液检验技术要求之关节腔积液检验需要避免标本受到污染。
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应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受到污染。
采集标本所处环境温度,应控制在常规室温条件下。
一般来说标本采集后,其白细胞会出现凝集现象,并会产生假性晶体,这是不利于检查的,故标本采集后需尽快送检。
若想要对关节腔积液的标本进行保存,则需要对其进行离心去除细胞操作,保存温度应控制在2℃到4℃之间,保存时间不易超过十天。
关节腔积液浑浊其实与很多因素有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与细胞成分、细菌、蛋白质增多有关。
浑浊常常见于炎性积液,若病变较为严重,其混浊程度就越高。
标本采集完成后,在检查之前,需要让标本处于均匀状态,在对其进行稀释操作时,可选用生理盐水,值得提醒的是,稀释过程中不可用乙酸,也不可用草酸盐,因此,选用稀释剂时需要慎重。
2.体液检验技术要求之浆膜腔积液检验标本采集的温度应控制在室温环境内,浆膜腔积液采集后,可能出现细胞变形、细菌溶解等不良情况,因此,需要尽快送检。
浆膜腔积液内可能含有多种病原生物,所以,对其标本的处理,采集和运送都应该加以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格外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
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

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一、引言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是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对于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的基本技术标准,是医学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的基本技术标准进行全面评估,以便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主题。
二、基本技术标准的概念在探讨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的基本技术标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基本技术标准的概念。
基本技术标准,是指在进行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时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规范,包括仪器设备的维护、标本采集的规范、实验操作的严谨等内容。
只有在遵循基本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标本采集的技术标准1. 血液采集在临床血液检验中,正确的血液采集技术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关键。
采集血液的部位一定要选择正确,通常采集静脉血更为常见。
在采集血液时,需要注意抽取的血量是否符合要求,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还需要注意采血时的护理措施,保证采集后患者无不适。
2. 体液采集除了血液外,临床上还需要对其他体液进行检验,如尿液、脑脊液、胸水等。
每一种体液的采集都有着特定的技术要求,而这些要求也是基本技术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尿液采集时,需要注意尽量采集清晨第一次排尿的样本,并在一定时间内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
四、实验操作的技术标准1. 仪器设备维护在进行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时,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检验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于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校准工作,是基本技术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在仪器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才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检验方法的选择在临床实验室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检验方法可供选择。
但在选择检验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具体包括样本的种类、检验目的、检验项目等方面的考虑。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总的来看,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的基本技术标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
临床体液检验的技术要求

临床体液检验的技术要求ICS 11.020 C50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XXXXXXXXX 临床体液检验的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linical body fluids analysis (报批稿)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WS/T XXXXXXXXX I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划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明婷、熊立凡、胡晓波、周文宾、李臣宾、李智、牛华、王辉、姜傥、粟军 WS/T XXXXXXXXX 1 临床体液检验的技术要求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关节腔积液、粪便、精液和阴道分泌物等体液标本临床检验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上述类型体液标本检测的临床实验室。
2 脑脊液检验技术要求 2.1 标本采集、转运和贮存要求 2.1.1 实验室应与临床共同讨论并制订脑脊液标本采集和处理的标准操作程序。
2.1.2 临床医生应在申请单上注明脑脊液标本采集部位(如腰椎1/ 20或脑室)的相关信息。
2.1.3 脑脊液标本采集宜使用无菌试管(用于细胞学检查的标本不宜使用玻璃材质的容器),若能采集足量标本,应将其分装至 3~4 支试管,每管宜取 1 mL(真菌和结核分枝杆菌检查需适当增加体积),无需使用抗凝剂。
2.1.4 第 1 管用于化学和免疫学检查(如蛋白质、葡萄糖等),第 2 管用于微生物学检查,第 3 管用于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如怀疑有恶性肿瘤,宜采集第 4 管用于细胞病理学检查。
若第 1 管混有穿刺出血,不可用于对疾病诊断(如疑似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具有重要影响的蛋白质检查。
体液检验的作用

体液检验的作用目前,临床上的常规检测大多使用传统的人工检测技术,即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和其有效组分。
近年来,随着自动分析设备的快速发展,检测设备以其速度快,操作简便、可重现性好、参数多、易于操作、信息丰富等优点,逐步取代人工检测。
但是,在对异常样本进行检测时,仪器检测仍无法完全取代人工检测。
很多人对这种体液检验技术还不是很熟悉,那么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吧。
一、什么是体液检验?体液检验指的是在临床的普通检验中,利用人体的各种分泌物或者排泄物等来对其进行检查的方法,它是在临床实验室中最常见的一种检查项目,主要针对的是来源于血液、尿液、粪便、浆膜腔液、脑脊液等多种体液以及分泌物标本中的细胞、其他成分,展开定量、定性和形态学的检验,为疾病预防、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提供一个客观的实验室依据。
二、体液的含量与分布以细胞膜为界限,体液又可分为胞内型和胞外型两种。
细胞外液分为两种,一种是血浆,一种是组织间液,另一种是淋巴液、脑脊液等。
正常人体内的体液大约占身体重量的60%,而在这些体液中,有40%是由细胞内体液和20%是由细胞外体液组成的。
体液的分布及含量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及体重的差异。
人的总体液量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新生儿血液中的体液含量可达到身体重量的80%,而老人血液中的体液含量仅为身体重量的55%;同样的体重,肥胖的人体内的体液要少于瘦人,这是因为脂肪具有疏水性;女人身上有更多的脂肪和更少的体液。
三、影响体液含量与分布的因素有哪些?新生儿、婴儿和儿童的总体液比成人要多,它们的总体液约占体重的80%,70%和65%,而且孩子的代谢很强,但自身的调节能力很弱,所以很容易出现水和无机盐的代谢紊乱。
正常情况下,成人体内的体液大约占身体重量的百分之六十,而老年人体内的体液则大约占身体重量的百分之五十五,可以看出,年纪越轻身体重量的比例就越大。
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组织间液所占的体液比重越来越大,但胞内液、血浆的含量变化却越来越小,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失水症的发生变得越来越困难。
体液学检验质量控制及ISO15189认可要求

u 确认限(confirmation limit):所有检测结
果都应该是阳性的浓度水平。
尿液分析性能验证
尿液干化学分析的比对方法和检测限浓度要求
检测项目
比对方法
红细胞(/μL) 白细胞(/μL) 尿蛋白(g/L) 亚硝酸盐(mg/L)
计数板计数法 计数板计数法 免疫法(测白蛋白) 染料结合法(测总蛋白) 亚硝酸钠(干燥)重量法
10
50
尿液分析标准化文件解读
依据行业标准《尿液分析仪试纸条》 YY/T 0478-2004: u 准确性 u 重复性 u 检出限 u 分析特异性
尿液分析性能验证
尿液分析性能验证
尿液分析标准化文件解读
依据行业标准《尿液有形成分分析 (数字成像自动识别》YY/T 09962015: u 精密度 u 符合率 u 假阴性率 u 携带污染率
尿液分析性能验证
尿液分析性能验证
尿液分析性能验证
u 假阴性率
u 分析仪至少选择200份随机尿液对红细胞、白细 胞和管型检测,同时以显微镜镜检为金标准测试 结果,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假阴 性率,应符合假阴性率≤3%的要求。
假阴性 t率 假 t总 阴性 数 10%0
尿液分析性能验证
u 携带污染率
尿液分析性能验证
“性能验证”的合格标准?
u 试剂盒说明书(先决条件!) u 国际、国内标准
l 正确度性能评价(NCCLS EP15-A2) 比对及偏差(NCCLS EP9-A2)
l 精密度评价(NCCLS EP5-A2、EP15-A2 ) l 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评价(NCCLS EP6-A) l 生物参考区间评价(NCCLS C28-A2)
临床血液学检验行业标准与技术要求(9)[1]
![临床血液学检验行业标准与技术要求(9)[1]](https://img.taocdn.com/s3/m/16371799680203d8ce2f24e5.png)
标准适用范围
z 本标准规定了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全血 细胞计数和凝血试验)的分析质量要求及验证 方法。
z 本标准适用于使用血液分析仪和血凝仪的临床 实验室、室间质评机构或体外诊断企业的内部 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价及检测系统的性能验 证等活动。
全血细胞计数的分析质量要求及验证方法
4.1本底计数
全血细胞计数的分析质量要求及验证方法
4.9 准确度
4.9.1 总误差
4.9.2 验证方法
至少使用5份质评物或临床样本分别进行单次检测,计算每份样本检 测结果与靶值(公议值或参考值)的相对偏差,每个检测项目的相 对偏差符合要求的比例应≥80%。
凝血试验的分析质量要求及验证方法
5.1 批内精密度
5.1.1 批内精密度检测要求
z EQA 评价报告和比对记录需由实验室负责人审核并签字, 记录至少保留二年。
检验前程序
z a) 所有类型的标本需有采集说明。有些由临床人员负责采集 的标本不要求详细的采集说明,如骨髓,但实验室宜提供有 关技术方面的说明,如合格标本的要求和运输条件。
z b) 血细胞分析标本的采集需使用EDTA 抗凝剂,除少数取静 脉血有困难的患者(如婴儿、大面积烧伤或需频繁采血进行 检查的患者)外,尽可能使用静脉穿刺方式采集标本。
全血细胞计数的分析质量要求及验证方法
4.8.4.4 符合如下情况,可按行业标准《医疗机构内定量检验结果的 可比性验证指南》(制订过程中) 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比对。
a) 患者投诉对结果可比性有疑问(需要确认时); b) 临床医生对结果的可比性有疑问时; c) 更换试剂批号(必要时); d) 室内质控结果有漂移趋势时; e) 室间质评结果不合格,采取纠正措施后; f) 更换重要部件或重大维修后; g) 软件程序变更后; h)需要提高周期性比对频率时(如每季度或每月1次)。
临床血液体液检验如何满足ISO15189要求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检验科
李莉
医学实验室—认可的必要性
检验质量的要求 检验管理的要求
医院管理年 医疗质量万里行 医院等级评审
检验发展和生存的需求
自身能力和质量的求证
与时俱进
上海市“十二五”规划
医学实验室—认可的意义
统一或标准化实验室及其操作的每一个环 节,指导和建立自己的检测质量及技术管理 体系并指导多方面的运作
复检中复片需要关注的
主观性
经验 责任心 规则
规则
漏诊 复片过度
复片
人工筛选、推片、染色到 镜检的过程长
平均一个标本15分钟 影响报告速度
合理的规则
漏检率低 不影响积极性 不伤害主观责任心 不影响报告时间
收集标本
20例健康体检者,男女各10例,并包 括各个年龄段(20-60岁之间)
技术骨干——内审员培训班
优点 系统、集中、没有干扰 有一批同学可以互相交流 带着任务,有压力 同学者平行比较 缺点 影响日常工作 费用
全员——自我培训
优点 范围广 一个不少 教学相长、边教边学、压力给骨干 时间灵活、多次、分阶段 培训后考试 不合格者再培训在考试 缺点 不专业
ISO 15189:2007 结构-5部分
ISO15189范围 特殊要求 :
医学实验室的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针对医学检验的特殊性 针对所有学科的通用性
医学实验室的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准则的核心
1 范围
2 规范性 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管理要求
5 技术要求
附录
临检专业质量体系建立的切入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
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认识样本采集:正确选择采样部位、采集时间,严格遵守采样规范,保证样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仪器设备要求:使用经过质量认证和检验的实验设备,确保仪器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样本处理要求:在进行体液检验前,对样本进行预处理,如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等,确保样本的纯净度和稳定性。
4. 检测方法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
同时,要能熟练掌握和正确操作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
5. 质量控制要求: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使用合适的质控品、制定有效的质控方案和实施日常质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结果评价与解读:要能正确评价和解读检测结果,从临床角度综合分析,判断结果的临床意义,并能提供合理的临床建议。
7. 质量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实验室内部的质量管理流程、规章制度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之,临床体液检验技术要求高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需要专业人员掌握科学的样本采集和处理技术,熟练运用各种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以及严格执行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