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托养中心工作总结(参考优选)
托养服务中心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是名辉豪庭社区恒协基爱养老服务中心如康家园项目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时光荏苒,转眼间一个季度已经过去,我有幸在这里与一群可爱的同事们共同为残疾人提供优质的托养服务。
在此,我想对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首先,我想谈谈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
在负责人李玉荣的带领下,我们项目部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紧密团结,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中心的服务得到了广大托养人员及其家属的认可和好评,尤其是“照顾一个人,幸福一家人,解放一群人”的托养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我们为残疾人撑起了一片晴空,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强了他们面对困难的决心,让他们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我们需要具备一颗善良的心和一份责任感。
我们面对的是需要我们关爱和照顾的群体,他们的幸福和安康依赖于我们的付出。
我始终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每一位托养人员,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我们就能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同时,我也认识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为托养人员提供更加全方位、细致入微的服务。
我将关注每一个细节,从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到心理疏导,努力做到面面俱到,让每一位托养人员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此外,我还将加强与同事们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以满足托养人员的需求。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我们中心的服务一定会越来越好,让更多的残疾人受益。
收到锦旗的那一刻,我深感荣幸和自豪。
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未来的鼓励。
我会珍惜这份荣誉,把它化作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我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我们一定能成为残疾人最坚实的依靠,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将继续保持敬业精神,发扬团队协作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我国的养老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县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总结

县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福利事业的不断发展,县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到残疾人的生活照料和康复训练,更是一项需要综合协调各方资源的综合性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的托养工作,现在我将对这项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首先,我们在托养工作中注重了对残疾人的个性化关怀。
每个残疾人的状况和需求都是不同的,我们在托养工作中,充分尊重每个残疾人的个人意愿和需求,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生活护理方案。
通过与残疾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我们不断调整和改进服务内容和方式,使得托养工作更加贴近残疾人的实际需求。
其次,我们在托养工作中注重了对托养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我们不仅招聘了专业的护理人员和康复治疗师,还对他们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同时,我们建立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对托养工作进行了规范和监督,确保了托养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最后,我们在托养工作中注重了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我们积极与社区医院、康复中心、志愿者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为残疾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和支持。
我们还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开展了宣传和宣传,扩大了托养工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总的来说,县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但也是一项充满成就感的工作。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关爱。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残疾人托养工作,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生活权利和福利。
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工作总结

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工作总结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xx市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的支持和关注。
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宝贵的意见,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
以下是我们的工作汇报:我们的中心是一所集康复托养、日间照料、庇护就业、教育为一体的民办非企机构。
中心位于沙溪镇沙南东路,环境优雅,交通便捷。
我们于2010年开始建造,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并搭建领导班子。
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拥有床位数100张。
每个房间都配有29寸彩电、冷暖空调、衣橱、卫生间和紧急呼叫系统。
我们设有阅览室、棋牌室、电脑室、书画室、康复室、医疗室和工疗室,并配有洗衣房、餐厅、公共浴室等齐全的服务设施。
我们现有管理人员3名,全日制托养持证残疾人32名,其中18~60周岁的14人,60周岁以上18人,其中智力16人、肢残6人、精神4人、其他残疾6人。
日间照料、工疗站有30人,其中智力11人、精神7人、肢体8人、其他4人。
我们始终以“创办一流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为追求目标,坚持从残疾人的实际出发,以改善残疾人生活能力及生活水平为目的。
我们旨在为托养残疾人提供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完整化、个性化的服务,为残疾人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我们在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下达“阳光家园”计划的基础上,结合本中心实际,深入探索,初步建立了服务科学、针对性强的托养服务体系。
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
首先,我们加强领导,倾听民意。
我们全面组织领导班子,实施管理体制,强化督促检查机制,以抓好工作落实为目标。
我们召开了社会各界专项会议,广泛听取了意见和建议,全面了解了残疾人的需求和愿望,为服务中心面向社会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我们进行了入户调查,层层落实。
自开展工作以来,市XXX领导进行了任务部署,组织托养中心工作人员到有关镇村(居)做好摸底调查工作,分解好全年目标任务,建立好规章制度,制定好托养实施方案,严格把握好托养条件,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做好甄选和服务残疾人的工作。
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总结两篇

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总结两篇篇一: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总结一、总体概况XX现有3.25万余名18岁以上的成年智障人士面临认知退化、缺乏照料、社会融合等困难;3.7万余名重残无业人员及其家庭也存在迫切的养护服务需求。
为减轻这部分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切实提供助残服务,XX市政府分别于20XX 年、20XX年、20XX年将‚组织1万名智障人士参与培训,康复,简易劳动,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阳光之家‛建设、‚为3500名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完善全市240所‘阳光之家’建设,包括建立50所接纳轻度智障人士从事非正规就业的‘阳光工场’‛三个项目列为当年的市府实事项目之一,并于20XX年启动XX市残疾人居家养护服务工作。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在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XX已建立了包括机构养护、日间照料、居家养护等服务的伤害残疾人养护服务体系。
截至20XX 年1月,全市共建立‚阳光之家‛241所(包括51所‚阳光工场‛),学员12153名,其中‚阳光之家‛学员10711名,‚阳光工场‛学员1442名,为学员提供管理服务的工作人员1125名。
全市约定养护机构192家,为6720名中、重度残疾人提供机构养护服务,其中智力残疾2699名(占总数40.13%),精神残疾1977名(占总数29.73%),肢体残疾1384名(占总数20.61%),视力残疾409名(占总数6.09%),听语残疾180名(占总数3.13%),多重残疾15名(占总数0.22%)。
全市建立精神残疾人社区康复机构155家。
截至20XX年6月,全市共为9274名有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居家养护服务。
二、具体做法(一)政府出资,重点补贴市残联对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及享受托养服务的困难残疾人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补贴,如:对于在新建床位在100张以上、有示范作用的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所建立的残疾人养护基地,按每张床位一次性投入建设补贴经费5000元。
县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总结

县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残疾人权益的重视,县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这项工作不仅关乎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也涉及到社会的公平和包容。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对县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首先,我们要肯定县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这项工作,残疾人可
以在家中得到必要的照料和关爱,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这对于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包容和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县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由于资源匮乏、人才短缺等原因,一些地区的托养服务水平不高,存在着服务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同时,一些托养机构的管理和运营也存在着一定的难题,需要加强规范和监管。
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首先,要加大对县
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的投入,增加专业人才和设施设备,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其次,要加强对托养机构的管理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确保服务的规范和有序。
同时,要加强对残疾人家庭的帮扶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照料能力和生活质量。
总之,县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关系到残疾人的生活质
量和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不断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居家托养服务。
残疾人托养中心工作总结

残疾人托养中心工作总结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株洲市三湘福星园残疾人托养中心2016年工作总结2016年,株洲市三湘福星园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托养中心)在市、区残联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全体托养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奉行“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造福一方人”的宗旨,积极做好托养中心各项工作,一年来我们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为托养残疾人服务,为我市、区残疾人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托养人员及其家属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现将今年来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托养中心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残疾人,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思路。
不断完善托养中心规范制度和相关的监督、激励机制,强化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托养工作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水平,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自觉为托养中心的发展出谋划策。
严格要求自已以“托养人员最大满意”为追求目标,在工作中踏踏实实,热情服务,爱岗敬业,办事高效,让托养人员与家属感到可亲、可信。
同时,为方便服务对象的监督,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对待托养人员要“和蔼可亲、微笑服务”。
在学习培训中不断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强工作人员之间团队协作能力等都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二、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娱乐生活为了全方位配合开展对托养人员的情感化、人性化方面的服务,我们在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形式举办文化娱乐活动,如:打麻将、打扑克、包饺子、唱歌等.以不断丰富托养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并尽可能动员鼓励托养人员参与互动互乐,以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同时与社会民间组织、社工团体积极联系,争取更多的志愿者队伍加入进来,与托养人员进行有意义的义务互助互动的公益性活动,以此增加托养人员与社会沟通的机会,今年共有 28 场次来中心慰问演出和公益活动,激发了托养人员热爱生活、找回自我、重塑自我的信念。
托养中心个人工作总结

一、前言自加入残疾人托养中心以来,我始终秉持着“以人为本、关爱残疾、服务社会”的理念,努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现将个人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内容1. 收养与照料在托养中心,我主要负责收养和照料智障人士。
通过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心理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照料。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重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他们融入社会。
2. 康复训练为了提高智障人士的生活质量,我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开展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我关注他们的进步,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3. 社会融入为了帮助智障人士融入社会,我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如节日庆祝、手工制作、文艺演出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家长沟通在照顾智障人士的过程中,我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同时,我还向家长分享康复训练的方法和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
三、工作成果1.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通过康复训练和生活照料,智障人士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2. 融入社会:在各类活动中,智障人士逐渐融入社会,提高了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 家长满意度:家长对我中心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孩子在托养中心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关爱。
四、工作反思1. 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在工作中,我认识到自身业务能力的不足,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2. 加强团队协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与同事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为智障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
3. 关注心理健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关注智障人士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
五、展望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为智障人士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时,我将积极与同事、家长合作,共同为残疾人事业贡献力量。
总结:在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工作中,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为智障人士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社会中绽放光彩。
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总结

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总结
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是社会福利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残疾人提供全
方位的生活照料和关爱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进行总结,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首先,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在服务对象的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由于残疾
人的特殊性,他们在生活和照料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支持,但目前的集中托养机构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一些机构的服务内容和质量还有待提高,对残疾人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一些残疾人无法得到满意的服务。
其次,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一些
托养机构的工作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不够,无法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此外,一些托养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也有待提高,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进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
首先,要
加强对托养机构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其服务内容和质量能够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其次,要加大对托养机构的人才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以提升服务质量。
同时,要加强对托养机构的管理和运营,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确保残疾人能够得到规范化、个性化的服务。
总之,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福利工作,我们应该加强对其的
关注和支持,不断改进工作机制和服务质量,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照料和关爱服务。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残疾人能够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支持,享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市三湘福星园残疾人托养中心
2016年工作总结
2016年,株洲市三湘福星园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托养中心)在市、区残联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全体托养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奉行“托养一个人、解放一家人、造福一方人”的宗旨,积极做好托养中心各项工作,一年来我们扎扎实实,勤勤恳恳为托养残疾人服务,为我市、区残疾人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托养人员及其家属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现将今年来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托养中心始终坚持“一切为了残疾人,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思路。
不断完善托养中心规范制度和相关的监督、激励机制,强化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托养工作人员的技能和服务水平,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自觉为托养中心的发展出谋划策。
严格要求自已以“托养人员最大满意”为追求目标,在工作中踏踏实实,热情服务,爱岗敬业,办事高效,让托养人员与家属感到可亲、可信。
同时,为方便服务对象的监督,要求每位工作人员对待托养人员要“和蔼可亲、
微笑服务”。
在学习培训中不断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加强工作人员之间团队协作能力等都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二、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娱乐生活
为了全方位配合开展对托养人员的情感化、人性化方面的服务,我们在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形式举办文化娱乐活动,如:打麻将、打扑克、包饺子、唱歌等.以不断丰富托养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并尽可能动员鼓励托养人员参与互动互乐,以提高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同时与社会民间组织、社工团体积极联系,争取更多的志愿者队伍加入进来,与托养人员进行有意义的义务互助互动的公益性活动,以此增加托养人员与社会沟通的机会,今年共有 28 场次来中心慰问演出和公益活动,激发了托养人员热爱生活、找回自我、重塑自我的信念。
三、提高安全防范,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托养中心现有28名托养对象,其中寄宿20名,日间照料8名,他们分别是智障、精神和肢体不便的残疾人朋友。
所以,安全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对于托养中心安全防范工作一直坚持做到如下几点:
(1)建立安全检查记录台帐:从托养人员进入托养中心起,我们都建立了安全登记管理制度,特别是对日间照残疾人坚持早上报到、有事离开、中途有事等我们都会有详细记录。
时刻都掌握他们的动态情况,保障他们的安全。
(2)坚持值班陪护:白班工作人员采取值班制,轮流陪护在托养人员身边,晚上安排专人值班。
并安装了“床头呼叫装备”,托养人员有需要时,只需要按键一点,我们就会立即提供服务.做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
(3) 托养人员责任到人:托养工作人员所负责的托养人员名单落实。
做到任务明确、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4) 16个摄像头24小时全方位监控:在中心的活动室、餐厅、走廊、围墙四周分别安装了摄像头,对中心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并且在值班室安装了监视大屏幕,更好的了解托养人员的托养生活。
(5)无障碍设施、防盗护栏:无障碍设施更好的照顾到肢体不便人士,防盗护栏的真正的目的不在防盗,而在于切实保护托养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创造舒适环境,做好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