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导游介绍词.doc

合集下载

卢沟桥导游词

卢沟桥导游词

卢沟桥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来到北京的卢沟桥!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这个历史悠久且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景点。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部的海淀区,是一座横跨于卢沟河上的石拱桥,景区内有着美丽的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完整的清代石拱桥,也是中国之最。

卢沟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当时是作为通商的水陆交通要道而建造的。

但真正使得卢沟桥声名大噪的,是在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七七事变。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面战争,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侵略的开始。

卢沟桥成为了中国民族抵抗的象征之一。

在七七事变中,卢沟桥被日军炮击,桥面上著名的一段“卢沟桥,天下闻名,为保卫中国,抗击日寇”也成为了深植人心的口号。

这一段历史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烙印,并激发了无数的爱国主义情怀。

如今的卢沟桥已经修复重建,但仍然保留着历史上的痕迹和风貌。

游客可以欣赏到桥面上的石狮、狮子头等石雕艺术品,徜徉在古色古香的桥廊上,感受历史的沧桑。

周边还有大量的绿化植被,使得整个景区环境优美宜人,是放松身心的好地方。

卢沟桥作为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景点,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参观。

特别是爱好历史和军事的游客,卢沟桥更是不可错过的目的地之一。

站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还能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坚韧精神。

感谢大家选择来到卢沟桥,希望您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并且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我会竭诚为大家解答。

祝大家旅途愉快!。

卢沟桥导游介绍词

卢沟桥导游介绍词

卢沟桥导游介绍词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卢沟桥导游介绍词,希望能帮到大家!卢沟桥导游介绍词卢沟桥至京城三十余里,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古代,差不多是半天的路程。

出京的客人上午在京城吃罢饯别酒,启程上路,来到卢沟河畔已是夕阳西下之时了。

客人们不得不找地投宿准备来日早行。

于是此处逐渐发展为京城西南的第一个歇宿点。

我们从元代《卢沟伐木图》上看到当时卢沟河畔茶肆酒馆、招商旅店之繁华及策马驱车、步行担担、风尘仆仆客人之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留宿的客人,一觉醒来,已鸡鸣三遍,洗漱登程,首先感觉是晓月当空,东方露出鱼肚白色,天空残月倒挂,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此时方可真正体会到“卢沟晓月”之意。

金朝礼部尚书翰林学士赵秉文的一首卢沟诗:“河分桥柱如瓜蔓,路人都门似犬牙,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元代,陈孚《卢沟晓月》诗:“长桥弯弯抵海鲸,河水不溅永峥嵘;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月。

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鬃湿;忽惊沙际影摇金,白鸥飞下黄芦立。

”明代,张元芳的《卢沟晓月》诗很有代表性:“禁城曙色望漫漫,霜落疏林刻漏残;天没长河宫树晓,月明芒草戌楼寒。

参差阙角双龙迫,迤逦卢沟匹马看,万户鸡鸣茅舍冷,遥瞻北极在云端”。

邹缉题己绂《北京八景图》称:“卢沟本桑乾河,曰浑河,亦曰小黄河……去都三十里,有石桥跨于河,广二百余步,其上两旁皆石栏,雕刻石狮,形状奇巧。

成于明昌三年,桥之路,西通关峡,南达江淮,两旁多旅舍。

以其密而京都,行人使客,往来络绎,疏星晓月,曙景苍然,亦一奇也,故曰卢沟晓月”。

邹缉还有《卢沟晓月》诗;“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

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露微光。

北趋禁阙神京近,南去征车客路长。

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尽五更霜。

”清代,乾隆曾到过卢沟桥,并写有《过卢沟桥》诗:“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渡卢沟。

北京卢沟桥旅游导游词范文(2篇)

北京卢沟桥旅游导游词范文(2篇)

北京卢沟桥旅游导游词范文各位旅客朋友们:大家好!早在____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

那时候有一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在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____年)五月,决定修建的。

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

卢沟桥始建于____年____月,明昌三年(____年)三月完工。

两侧石雕护栏各有____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____个,现存____个。

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

“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因桥身跨越卢沟,人们都称它卢沟桥。

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兵必争之地。

____年金朝定都燕京(今北京市宣武区西)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

明代自永乐十年(____年)到嘉靖三十四年(____年)共修桥____次。

____次均无大工程。

卢沟桥公元____年重修。

由于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严重,不能再用,大量古迹在洪水中销声匿迹。

清代自康熙元年(____年)至光绪年间,共修桥____次,其中____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

公元____年,清光绪帝死后,殡葬于河北省易县西陵,须通过此桥。

由于桥面窄,只好将桥两旁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便顺利通过棺椁。

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____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

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

____年____月____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

____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____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

北京卢沟桥的导游词(六篇)

北京卢沟桥的导游词(六篇)

北京卢沟桥的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位于广安门外丰台区,距离市中心约____公里的卢沟桥,建于____年(金代),桥长____米,桥栏杆上有____只石狮子(也有人说____只),桥下11孔。

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卢沟桥因跨越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

卢沟桥位列中国三大古代名桥之首,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两座是河北的赵州桥和泉州的洛阳桥。

我们现在看到的卢沟桥是由11拱的大石桥,全长____米,桥面宽度为____米,桥身用巨大的白石砌成。

桥墩砌筑为船型,在这之前也是"斩龙剑"的分水尖,当时是用于抵御急流。

卢沟桥的建筑装饰亦别具特色。

桥栏为高达近一米半的的281根望柱与栏板连接而成,每根望柱顶端都刻有一个大狮,它的身上攀附有形象各异、或藏或露的小狮子,于是民间便有"卢沟桥的石狮数不清"的歇后语。

根据考古工作队的勘察,已知共有大小石狮____只。

卢沟晓月--也是燕京八景之一,始于金代的燕京八景之说,卢沟晓月便是其中一景。

你们所看的那边是桥的东端有碑亭,石碑为清代乾隆皇帝所书,正面为"卢沟晓月",背面为卢沟桥诗。

我们都知道“七七事变”,____年____月____日,当时盘踞于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强行要过卢沟桥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二十九路军的拒绝。

于是日本侵略军就大举武装进攻桥东,中国守军二十九军官兵,在日军蛮横无理的挑衅和攻击下,忍无可忍,奋起抗击,打响了中华民族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

逐渐演变后来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现在的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____公里处,是目前咱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刚前面介绍过了卢沟桥始建于____年,在____年重修。

由于该桥毁于洪水而于康熙三十七年(____年)重建。

卢沟桥全长____米,宽____米,下分____个涵孔。

桥身左右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卧伏的大小石狮约____个左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介绍北京卢沟桥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北京卢沟桥的导游词范文

介绍北京卢沟桥的导游词范文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北京的卢沟桥!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部,距离市中心约15公里。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当时是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连接了南方和北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成长为一处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

卢沟桥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它曾经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军入侵的重要战场。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马关事变”入侵中国,仅3个月后,他们就占领了北平(今天的北京)。

同年7月29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卢沟桥爆发了激烈的战斗,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斗被称为“卢沟桥事变”,也是中国抗战沦陷区第一场胜仗,引起了世界的关注。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和文化。

首先,让我们来参观卢沟桥纪念馆。

纪念馆设在卢沟桥西侧,它的建筑风格独特,犹如一座古老的城堡。

在馆内,您可以看到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包括日军入侵的详细记录、中国抗战的胜败经历和抗日民族英雄的事迹等。

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将带您了解这场殊死搏斗的全貌,让中国抗战的历史与您更加贴近。

其次,让我们参观长安街文化街区。

这里是一处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街区,总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是保留最完好的抗日战争遗址之一。

这里有海量的抗战文物展示,包括了国内日前耗时十多年收集的抗日文物珍品,历史记录、抗日民主政府仿会议厅、抗日斗争博物馆、抗日烈士纪念馆、抗日英雄雕塑等。

这些文物、纪念品传达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争取自由和平的决心,喚起我们以抗战英榜为我民族精神指引、万世师表的时代英雄们.向他们致敬!这种立场和谐、确认魂拉、激发传统文化精神的环境,让人们在看到实体展品之外,钟爱静观感悟,幡然乘坐时空之旅,回到一段他们早已忘却的岁月。

游客朋友们,卢沟桥教育基地作为一个精神文化的象征,传承并阐发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

这里不仅是中外游客亲身了解ABUCODER(抗日战争)历史与文化的教育基地,更是啸诵中华儿女无畏精神的生动实践场;是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高坐,放飞中国梦的起点。

卢沟桥的导游词

卢沟桥的导游词
卢沟桥的导游词
卢沟桥的导游词 卢沟桥建于 1892 年(金代),桥长 266。5 米,桥栏杆上有 501 只石狮子(也有
人说 502 只),桥下 11 孔。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七百多年前,“卢沟晓月”就是着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桥上有清乾隆题写的“卢
沟晓月”碑亭。 到 1985 年,卢沟桥还是北京西南一条重要的交通通道,担负着繁重的运输任务。
1985 年后在旁边建了两座新桥后,旧桥才停止使用。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侵略者在这பைடு நூலகம்发动进攻,既卢沟桥事变。 据当地的老人介绍,20 世纪 80 年代(可能是 1988 年)在一个大晴天,一个劈
雷将桥北侧中间部分的一个桥柱劈开,现已修复好。

卢沟桥导游词

卢沟桥导游词

为您带来卢沟桥导游词,欢迎阅读。

卢沟桥导游词(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位于广安门外丰台区,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的卢沟桥,建于1892年(金代),桥长266.5米,桥栏杆上有501只石狮子(也有人说502只),桥下11孔。

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

卢沟桥因跨越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

卢沟桥位列中国三大古代名桥之首,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两座是河北的赵州桥和泉州的洛阳桥。

我们现在看到的卢沟桥是由11拱的大石桥,全长266.5米,桥面宽度为9.3米,桥身用巨大的白石砌成。

桥墩砌筑为船型,在这之前也是"斩龙剑"的分水尖,当时是用于抵御急流。

卢沟桥的建筑装饰亦别具特色。

桥栏为高达近一米半的的281根望柱与栏板连接而成,每根望柱顶端都刻有一个大狮,它的身上攀附有形象各异、或藏或露的小狮子,于是民间便有"卢沟桥的石狮数不清"的歇后语。

根据考古工作队的勘察,已知共有大小石狮485只。

卢沟晓月--也是燕京八景之一,始于金代的燕京八景之说,卢沟晓月便是其中一景。

你们所看的那边是桥的东端有碑亭,石碑为清代乾隆皇帝所书,正面为"卢沟晓月",背面为卢沟桥诗。

我们都知道“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当时盘踞于永定河西岸的日本侵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强行要过卢沟桥到宛平城搜查,遭到了国民党二十九路军的拒绝。

于是日本侵略军就大举武装进攻桥东,中国守军二十九军官兵,在日军蛮横无理的挑衅和攻击下,忍无可忍,奋起抗击,打响了中华民族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

逐渐演变后来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

现在的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15公里处,是目前咱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刚前面介绍过了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在1444年重修。

由于该桥毁于洪水而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11个涵孔。

桥身左右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卧伏的大小石狮约500个左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卢沟桥导游词(最终5篇)

卢沟桥导游词(最终5篇)

卢沟桥导游词(最终5篇)第一篇:卢沟桥导游词卢沟桥导游词作为一名导游,常常要根据讲解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情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卢沟桥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卢沟桥导游词1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建成此城。

城东西长640米,南北长320米,城门分东西两座,东门为“顺治”西门为“永昌”,清代改为“威严”。

东西城门建有城楼、瓮城和闸楼。

原来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

南北城墙正中有马道并在台上盖有楼和兵房。

城墙周围有垛口、望孔,下有射眼,每个垛口都有盖板,古称“崇墉百雉,严若雄关”。

1937年7月7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性的抗战。

桥东端伏地大石狮抗战雕塑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是由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艺术和革命传统教育于一体的观光胜地。

她于1995年7月7日奠基,2000年7月竣工,8月16日正式对社会开放。

抗战雕塑园位于丰台区宛平城与京港澳高速公路之间的三角地带,西临永定水,南望京港澳高速,北倚宛平城,占地二十公顷。

有以《国歌》为主题反映中国人民八年浴血抗战历史的雕塑群区以及下沉式中心广场、历史悠久的宛平城墙等主要景区。

园中还种植了雪松、合欢、珍珠梅等十余种乔灌木和名贵草坪,林草相映成趣。

置身于雕塑园中,举目眺望,纪念碑巍然高耸,雕塑群凝重悲壮,宛平城墙岁月沧桑,不禁令观众浮想联翩,万千感受油然而生。

雕塑群区由日寇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和正义必胜四个部分共计三十八尊铜铸雕塑。

卢沟桥导游词2事实上,今天卢沟桥上的狮子并非出自同一个时代的。

由于无定河喜怒无常,八百年来,每当河水暴涨一次,总有几扇栏杆被冲毁,连同望柱上的石狮也跟着葬身河底,所以历代在修缮桥面的同时便需新刻一些狮子来补充,如此冲了刻,刻了冲,日积月累,卢沟桥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座石狮雕刻艺术的博物馆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卢沟桥导游介绍词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

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卢沟桥导游介绍词,希望能帮到大家!
卢沟桥导游介绍词
卢沟桥至京城三十余里,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古代,差不多是半天的路程。

出京的客人上午在京城吃罢饯别酒,启程上路,来到卢沟河畔已是夕阳西下之时了。

客人们不得不找地投宿准备来日早行。

于是此处逐渐发展为京城西南的第一个歇宿点。

我们从元代《卢沟伐木图》上看到当时卢沟河畔茶肆酒馆、招商旅店之繁华及策马驱车、步行担担、风尘仆仆客人之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留宿的客人,一觉醒来,已鸡鸣三遍,洗漱登程,首先感觉是晓月当空,东方露出鱼肚白色,天空残月倒挂,大地似银"卢沟桥上月如霜",此时方可真正体会到"卢沟晓月"之意。

金朝礼部尚书翰林学士赵秉文的一首卢沟诗:"河分桥柱如瓜蔓,路人都门似犬牙,落日卢沟桥上柳,送人几度出京华"。

元代,陈孚《卢沟晓月》诗:"长桥弯弯抵海鲸,河水不溅永峥嵘;远鸡数
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月。

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鬃湿;忽惊沙际影摇金,白鸥飞下黄芦立。

"
明代,张元芳的《卢沟晓月》诗很有代表性:"禁城曙色望漫漫,霜落疏林刻漏残;天没长河宫树晓,月明芒草戌楼寒。

参差阙角双龙迫,迤逦卢沟匹马看,万户鸡鸣茅舍冷,遥瞻北极在云端"。

邹缉题己绂《北京八景图》称:"卢沟本桑乾河,曰浑河,亦曰小黄河......去都三十里,有石桥跨于河,广二百余步,其上两旁皆石栏,雕刻石狮,形状奇巧。

成于明昌三年,桥之路,西通关峡,南达江淮,两旁多旅舍。

以其密而京都,行人使客,往来络绎,疏星晓月,曙景苍然,亦一奇也,故曰卢沟晓月"。

邹缉还有《卢沟晓月》诗;"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

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露微光。

北趋禁阙神京近,南去征车客路长。

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尽五更霜。

"
清代,乾隆曾到过卢沟桥,并写有《过卢沟桥》诗:"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渡卢沟。

感深风木睽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

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洲。

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

"乾隆十六年(1751年),过卢沟桥又作诗:"茅店寒鸡咿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分波夹镜明。

人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犹惊。

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并题"卢沟晓月",立碑于桥头。

在桥的东、西两端各有一通石碑,该文记述了康熙、乾隆时修桥的经过。

乾隆写的那通碑,记述的更详细有趣。

是年,发现桥有损坏,乾隆命修缮,当拆开桥的一面一看,发现桥拱结构"石工鳞砌,锢以铁钉、坚固莫比"。

"实不易拆,且既拆亦必不
能如旧之坚固也。

"结果仅修缮了桥面、栏板和石狮。

对此,乾隆感慨道:"朕因是思之,浑河巨浪,势不可挡,是桥经数百年而弗动,非古人用意精。

而建基固,则此桥必不能至今,然非拆其表而观其里,亦不能知古人措意之精、用工之细如是亟也。

" 今天,雄伟壮观的石桥,神态各异的石狮,卢沟晓月石碑,经过修葺,供中外游客观赏。

由于在永定河上游修建官厅水库拦蓄洪水,避免了河水泛滥成灾。

昔日的波光涛影已经很难见到了。

推荐阅读:畅想式导游口才云台山导游词4篇江苏同里古镇游览导游词三则导游带团时活跃气氛的技巧导游讲解艺术手法江苏
寄畅园导游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