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精神——读《红岩》有感

合集下载

红岩思想感悟心得体会(3篇)

红岩思想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红岩精神,源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重庆红岩村领导的地下斗争。

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革命意志、英勇斗争和无私奉献精神的集中体现。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有幸学习了红岩精神,深感其伟大和深刻。

以下是我对红岩思想的感悟和心得体会。

二、红岩精神的内涵1. 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红岩精神的核心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残酷压迫,始终坚持信仰,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英勇斗争。

这种信仰,使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 革命意志红岩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意志。

在红岩村,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英勇斗争,视死如归。

他们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

3. 英勇斗争红岩精神强调英勇斗争。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种英勇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4. 无私奉献红岩精神倡导无私奉献。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无私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他们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

三、红岩思想的感悟1. 红岩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红岩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首先,红岩精神激励我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其次,红岩精神鼓舞我们发扬革命意志,勇于担当,敢于拼搏。

再次,红岩精神提醒我们发扬英勇斗争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勇往直前。

最后,红岩精神教导我们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2. 红岩精神对青年一代的启示红岩精神对青年一代具有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我们要培养革命意志,勇于担当,敢于拼搏。

再次,我们要发扬英勇斗争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勇往直前。

《红岩》读后感(7篇)

《红岩》读后感(7篇)

《红岩》读后感近期,我阅读了红色经典巨著——《红岩》,读完这本书,我热泪盈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本书主要描述了在重庆解放前夕,在“中美合作所”里这个关押政治犯的监狱里发生的曲折的故事。

对江姐、许云峰等共产党人,敌人尽管可以进行惨无人道的肉体摧残,但在由精神和信仰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一筹莫展。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许云峰用自己的手指为同志们挖出生命的通道,尽管敌人疯狂堵截,尽管从冰冷的枪口射出枪林弹雨,但在同伴的帮助下,共产党人成功越狱,整个山城重现希望。

反复读了两三遍后,我的小脑瓜里浮现出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是什么,促使江姐在反动派如此惨无人道的肉体折磨下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是什么,使得华子良在被关的十五年内牢记党的指示,装疯卖傻,获得敌人的完全信任?是信仰。

几十年前,在那惨无人道的旧社会,只有胸怀大志,有崇高信仰的人才能做出这样伟大的事。

像许云峰、江姐、华子良这样的共产党人,是对党的信仰,对成立新中国的信仰,才能使他们坚强勇敢、顽强不屈、顾全大局,最后打败反动派,成就新中国的胜利。

爱护党,爱护组织;对党忠诚,对党自信,这,建立了我们现在的新中国。

精神和信仰筑成铜墙铁壁,深藏在每一位革命者的心里。

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生活在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我在初次读完《红岩》后,不太能理解江姐们的行为,也并不能理解那些被关在“中美合作所”里的同志的心情。

我并没有在解放前夕的那个时代生活过,不懂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没有体会过政府腐败的艰苦生活。

反复读了多次,我才知道,在解放前夕,当时社会比较黑暗,政府部门压榨剥削老百姓,无数革命者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只为拯救中国,建立没有人剥削人的中国,让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

是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了老百姓,为了新中国,正是基于这样的信仰,基于对党的信任,江姐们才能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乐观地生活。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其实是无数先辈们替子孙负重前行。

生活在现今社会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一定要铭记革命先辈们为了我们现今的美好生活付出的艰辛努力。

学习红岩精神心得体会(5篇)

学习红岩精神心得体会(5篇)

学习红岩精神心得体会(5篇)第一篇:学习红岩精神心得体会学习红岩精神心得体会寒假里和孩子一起重读《红岩》,通过对红岩精神的学习,使我深深地认识到,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体现,我们一定要把红岩精神永远扎根心中,在工作中生活中时时刻刻把红岩精神体现出来。

纵观中国革命历史,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有多少共产党员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人民的自由与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直至生命。

特别是那些被关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烈士们,当他们听到隆隆的解放炮声,即将看到新中国诞生的曙光之时,却勇敢地倒下了,永远地长眠于为之奋斗的这一片热土了。

这些革命烈士也有对生命的渴望,也有人间真情,但是,当历史需要他们做出牺牲之时,他们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慷慨赴死、从容就义。

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人们对个性、名利的关注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有的人热衷于名利,有的人追逐于金钱与享乐,有的人天天醉生梦死,灯红酒绿,有的人搞权钱交易、腐化堕落,这里面不乏有一些党员甚至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这些人与死去的先烈们相比,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低俗。

在先烈们即将看到胜利的曙光、分享胜利的成果之时,却与这些所谓的“名和利”擦肩而过了,他们就是这样地看待名与利,他们就是这样毫不在乎名与利,这是怎样的一种洒脱,是怎样的一种崇高,又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呢?今天,我们早已远离那血雨腥风的岁月,正在享受着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创造的美好幸福生活,正在豪情满怀地向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迈进。

当此之时,我们更应当继承先烈遗志,发扬红岩精神,为祖国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工作。

当然,在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同时,我们也盼望自身的社会地位更高一些,价值更大一些,收入更多一些,生活更好一些,这也是人之本性,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但是名与利并不完全代表一个人的价值,有的人生活上并不富有,但思想很丰富,对社会的贡献很大,自身价值也很大。

2024年《红岩》读后感范例(7篇)

2024年《红岩》读后感范例(7篇)

2024年《红岩》读后感范例近期我们学校开展了红色经典读书活动,我早就听妈妈说过江姐,看了《红岩》后更是深受感动,该书讲述了一群革命工作者艰苦的地下工作,通过描写许云峰带领工人革命、成岗办《挺进报》,还有江姐、双枪老太婆、刘思扬等众多革命英雄,展现了当年共产党革命人民的艰苦斗争生活;讴歌了在叛徒的告密之下,许云峰、江姐、成岗等共产党人被捕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胁利诱毫不动摇,坚决保守党的秘密的高尚情操。

书中的很多画面都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靠当年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

书中江姐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她面对敌人的折磨,手指都被特务用粗长的竹签钉入指甲缝间,但是她非常勇敢,绝不透露一点党的秘密,致使猩猩这些坏蛋毫无办法。

而我呢,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女孩,平时很娇气,手上有一个小刮痕都要妈妈贴一个创可贴,遇到挫折和不如意的事总是动不动就哭,享受幸福的生活觉得是理所当然的。

书中江姐十指滴血的形象震撼了我,令我羞愧。

我从小学习钢琴,本来父母只是希望培养我的一个爱好,让我自己选择学习的,但是我很喜欢学琴却怕练琴,多练一下就嫌太累,手很疼,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上也是,遇到点困难就想寻求帮助。

妈妈说我还小,对这本书理解还不深,我们这一代需要学习的品质还太多太多。

我想,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将来再读这本书,一定会懂得更多的道理,学到更多的优良品质。

但我如今明白了,血染红岩,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永远不忘那些伟大的战士,将他们铭记在心!我要以《红岩》中的烈士们为榜样,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本领,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2024年《红岩》读后感范例(2)标题:追忆红岩英勇前行2023年,《红岩》这部经典之作在我的手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这是一部真实而感人至深的小说,书中的故事跌宕起伏,勾勒出了一幅以红岩精神为主题的英雄画卷。

通过金岩、方东白、叶剑英等一众英雄的生动形象,作者成功地唤起了每个读者内心深处的触动,引发深思与感悟。

红岩读后感(5篇)

红岩读后感(5篇)

红岩读后感寒假期间我读了罗光斌和杨益言写的《红岩》,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1948年在山城重庆发生的事情。

在地下党工人运动书记许云峰的指示下,甫志高建立了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但是由于工作失误,沙坪书店暴露,甫志高被捕后成为可耻的叛徒。

许云峰、成岗、江姐等人由于叛徒的告密被捕,但是他们没有屈服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威逼利诱,在狱中同敌人进行艰苦的斗争。

在黎明前的最黑暗的时期,许云峰、成岗、江姐英勇就义,狱中其他的革命者冲出监狱,去迎接黎明时灿烂的曙光。

我感觉一个人的爱国情怀是多么的重要!以许云峰、成岗、江姐为代表的革命者,他们将祖国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解放,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显示出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

同时,革命者的同志情谊高于一切,例如成岗被转的一刻也不忘记将扫把挂起来提醒队友、江姐宁可遭受十指连心的苦痛也不出卖同志、龙光华为了给牢房内的战友找水而牺牲自己的生命、齐晓年为了掩护战友逃跑而壮烈牺牲,还有好多类似的英勇实例。

若是他们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怎么能做出如此壮烈的事情呢?看了这本书后也很生气,甫志高为了自己的活命,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出卖了自己的战友,将祖国的安危置之度外。

恶有恶报,最后死在自己的战友枪下。

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许云峰、成岗、江姐的死重于泰山,而甫志高的死就轻于鸿毛,且留下了千古骂名。

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也要学习革命先烈们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好品质。

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才能对得起那些为了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伟大革命烈士、对得起那些流过血的革命前辈。

红岩中英雄的事迹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勇敢和超人的毅力永远激励着我,让我做一个有坚强信念和勇敢的人!红岩读后感(2)红岩是一部以革命年代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通过描写革命者的勇敢和牺牲,展示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和可贵。

红岩读后感样本(六篇)

红岩读后感样本(六篇)

红岩读后感样本《红岩》是一部以北川中学为背景,反映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青少年的英勇抗敌事迹的长篇小说。

这部小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令人敬佩主人公们的勇敢和坚持,还深刻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和痛苦。

下面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这部小说的主题是抗战,表达了人民对抗日的坚定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小说中的主人公红岩与他的同学们,在日军的侵略面前勇敢地站了出来,组织起抵抗队,用实际行动为抵抗日军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无关乎个人的利益,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为民族独立和国家的安宁付出了一切。

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了无数的人们,使很多人挺身而出,参与到抗战中来。

我由衷地为他们的勇敢和牺牲精神所感动,也引发我对中国历史的思考,使我对抗战时期的中国人民有了更深的了解和了解。

其次,小说也向我们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伤害。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的生活充满了恐惧和痛苦。

小说中描写了北川中学被日军炸毁,校长、老师和同学们被迫逃离家园的情景,以及他们在逃亡中所遭受的种种苦难。

这些描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对人民的摧残和伤害,也使我对和平与安宁有了更深的向往和珍惜。

同时,通过小说中塑造的主人公们,我也可以看到他们在困境中的坚持与崩塌,他们无论遭受怎样的折磨和困难,都始终不向困难低头,坚持信念,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再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非常出色。

主人公红岩是一个聪明、坚强、正直、勇敢并富有领导力的人物形象,他的行动和思想深深地影响并感染着人们。

他勇敢地去组织抵抗队,模范的精神力量付诸于行动,使同学们受到了深深的感召。

今后的人们会因为有了红岩这样的人物而鼓舞士气,同时身心更加健康,思想也能够发展得更加全面。

同时,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各具特点,通过他们的不同时期的成长和变化,作者深刻地表达了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的变化。

总结起来,我非常喜欢《红岩》这部小说。

它不仅描写了抗战时期的英雄人物和英勇的理想,同时也通过对人物的塑造,生动地展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和痛苦。

不屈的信念——读《红岩》有感[优秀范文五篇]

不屈的信念——读《红岩》有感[优秀范文五篇]

不屈的信念——读《红岩》有感[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不屈的信念——读《红岩》有感人若有不屈的信念,她的目标不管有多大,也会有一天实现。

在我前不久看的一本书《红岩》,这里就有这种精神。

《红岩》讲的是在40年代,在重庆歌乐山下,一些地下工作者对鬼子的抵抗。

在这里培养出了一批批英雄;有舍己为人的许云峰,有临危不俱,拥有不屈的信念的江姐。

我最敬佩的是江姐虽然她是一个女子,可她却没有女子的柔弱,而是有男子一般的坚毅。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江姐在大街上看见自己的丈夫的尸首挂在大街上,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晴天霹雳,而江姐却不像一般妇女一样,变得不堪一击,而是把悲愤化为力量。

当江姐被捕时,在敌人毒刑拷打下她也守住共产党的秘密,她还说,毒刑拷打是小事,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的心是铁做的。

这句话是需要多少勇气才能说出,这都是因为江姐拥有不屈的信念。

而我呢,自己的每一次的扪心自问就会让我羞愧,从而多了一份信念。

记得有一次我有一题数学题不会做。

那一天我坐在房间里,苦苦呆望着天空,手里握着一支笔,桌子上摊着一本数学作业,我的笔始终没有落下,我心想;天啊,怎么会有这么难的题啊。

算了算了,还是别做了。

我便放下笔,想站起来,突然我的目光停留在《红岩》这本书上,我自言自语道;江姐受尽磨难,可她还能坚持,就是因为她拥有不屈的信念,我要向她学习。

我再次坐下,开始解题,此时的我知道只要拥有不屈的信念,再难的题也会迎刃而解。

江姐的精神不屈的信念,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会时刻向她学习这种精神。

萧山区义蓬二中初二:王莹第二篇:不变的信念---读《红岩》有感红岩不变的信念——《红岩》读后感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富裕的家庭,幸福的生活遍地开花,各种各样的发展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可是,每当我们在享受这些美好的同时,是否也会想起六十多年前为革命英勇奉献的志士,想起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抛洒下的热血呢?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再次爆发内战,国民党开始疯狂地屠杀共产党革命人士。

传承红岩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好书推荐读后感《红岩》[共5篇]

传承红岩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好书推荐读后感《红岩》[共5篇]

传承红岩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好书推荐读后感《红岩》[共5篇]第一篇:传承红岩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好书推荐读后感《红岩》最近闲暇之时,阅读了《红岩》这本讲述革命斗士不屈不挠斗争的文学名著。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曾经的共产党战士如何不畏强敌,如何在监狱中和敌人顽强奋斗的过程。

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美好明天更是充满了信心,我们无法忘记他们曾经做出的贡献,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尽管遭受到了国民党的杀害,但是他们的形象,他们那“誓将牢底坐穿”的精神却将会永远的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从《红岩》这本小说中,我们更多看的是不同身份的革命英雄形象,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但却有着共同的信念。

其中最为让我难忘的就是坐着所描绘的江姐,江姐在被捕之后,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不肯屈服,鼓励广大的狱中同志要坚信革命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即使在省的最后一刻,她依然没有丝毫的畏惧,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从容的走向刑场,面对咆哮的刽子手,更是展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从容和镇定,信仰高于一切,高于生命。

还记得之前观看过一部很老的电影,名字叫做《烈火中永生》的电影,也就是红岩这部小说最开始的名字。

依稀记得还是粗糙的黑白画面,最难忘的一个镜头就是许云峰同志被枪决的那段描写,简直是生动的再现了小说中的场景。

尤其是许云峰同志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没有一点的害怕,因为许云峰坚信光芒会到来,敌人在最后的时候仍然幻想从他的嘴里得到一些我党的重要机密。

可是即使是面对死亡,许云峰依然对敌人说道,走,前面带路,丝毫没有妥协和退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铮铮傲骨!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该以他们为榜样,为建设新中国,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和努力!在《红岩》这部小说中,无产阶级革命斗士面对各种酷刑拷打,在精神上始终坚定信念,在最后的白公馆突围时刻,更是不怕牺牲,敢于追求光明和理想!“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红岩精神,追革命信念
——读《红岩》有感
临床1207班袁笑
响应党组织的阅读红色书籍培养党性修养的号召,我选择了重读《红岩》这本书。

第一次读《红岩》是在还是在小学,是在渣滓洞参观后购买的,当时对党没有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只是把它当作一本普通小说来读,读之后没有太大的感触。

这次作为一个已经了解了中国近代史并深刻领会到党的先进性的入党积极分子的我重新捧起这本红皮的书,页页翻阅,细细品读,心境已经不同往日了,革命先烈的那“顽强的精神”与“不屈的气节”在让我潸然泪下的同时让我看到了信念的巨大能量。

《红岩》是以描写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为主要内容的长篇小说。

它的历史背景是1948年至1949年重庆解放,记述了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

当时,解放战争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向前推进,反革命的最后堡垒重庆正处于全面包围之中,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着垂死的挣扎,而被关押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的共产党员则同他们展开了一场胜利前光明与黑暗的殊死搏斗。

《红岩》也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

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
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正是他们“牺牲我一个,幸福全中国”的信念,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
对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员,敌人尽管可以进行严酷的肉体摧残,但在由革命精神和必胜信念筑成的铜墙铁壁面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

革命先人的这种坚定信念是我作为积极分子所应学习。

红岩精神是什么?红岩精神是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形成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

我们生活在表面看似和谐安宁的世界里,已经渐渐淡忘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痛苦和悲伤,也无法体会到那些英雄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和牺牲背后所隐藏的深深的爱国热情。

而红岩的精神正如一面鲜红的旗帜,在不同的年代激励着同我们一样的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的青年为祖国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用青春换给祖国的繁荣发展。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也许我没有那种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信念,也没有江姐那种受尽酷刑,却从不畏惧的精神,但《红岩》让我深感身上肩负着一种责任,一种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努力奋斗的责任,一种对群众的责任,一种对自己积极分子身份负责的责任。

红岩精神就像一
面旗帜,在时间长河的洗礼中永不褪色,引领着我们走向党的怀抱,成为我们的精神成长的路标。

中国共产党已经建党九十余年了,在这风风雨雨的九十多年里,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劳动人民推倒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带我们走向新中国,又引领了全国解放,让人民当家做主,领导了改革开放带领中国走上了快速发展的民族复兴之路,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即使是当今和平年代,我们党也不忘过去的耻辱与艰辛,依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注重自我完善,时刻站在广大人民的一边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努力。

记得《红岩》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有这样勇于牺牲精神的才是合格的正党员,这也是在阅读红岩的过程中令我感触颇深的情节之一。

在通往正式党员的路上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只有在这些优秀共产党员的引导下,我才能逐渐慢慢靠近党的旗帜。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白’;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这是出自《红岩》的一段荡气回肠的诗篇,是年轻的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陈然(《红岩》中成岗的现实原型)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死亡威胁在狱中留下
的。

在《红岩》中作者着力刻画了许多像成岗一样的英勇战士。

让我映像最深刻最感动最佩服的莫过于江姐以及华子良。

我佩服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

在对敌斗争中,她却是那样坚强机智,宁折不屈。

当她被捕后面对凶残的敌人严刑拷打,竹签钉手的时候,还是那么沉着冷静,她说:“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人的意志是钢铁!”最后,在江姐就义前,她从容地向同志们告别,梳理好头发,换上整洁的蓝旗袍,平整好衣服的皱痕,然后从容走向刑场。

她为新世界诞生而慷慨献身的誓言,永远铭刻在我们后代人的心上:“如果需要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牺牲,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可以做到——脸不变色,心不跳。

”所有这一切,多么让人激动、崇敬、悲愤、感叹!
我佩服华子良——装疯卖傻,舍己为党。

他,原来是华蓥山根据地的党委书记,被捕入狱十五年。

从1946年起,接受省委书记罗世文临刑前的指示,伪装疯癫,长期隐蔽。

一直到了最后,党需要他的关键时刻,他才一扫疯疯癫癫的模样,呆滞的目光变得炯炯有神,充分发挥蕴藏多年的力量。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

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

”这是《红岩》中解放战争胜利后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

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的英雄志士用鲜血换来的果实,血染红岩,才挣得今天的安居乐
业。

急风暴雨,血火硝烟已经散去, 掩卷沉思,在我们享用现代文明的时候,能够忘记曾经发生过的战争吗?能够忘记和平的生活源于血染的历史吗?能够忘记曾为此付出了生命和鲜血的先烈们吗?不,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也没有资格忘记。

在红岩英雄的光辉形象前,我们更因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重重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

红岩烈士们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国旗,作为当代的青年人,我们该怎样让我们的国旗更加鲜艳呢?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战争已然远去,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

对于我们在校医学生,红岩精神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一种精神上的洗礼,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恩赐;它让我们常怀一种感恩之情,回首以往,心绪激昂;它让我们常怀一种奋进之情,环顾现实,奋发向上;它让我们常怀一种危机之情,提示我们时刻牢记,今天这样平和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好好地生活,好好的学习,日后做一名好医生,为祖国的医疗事业发展做贡献,来报答那些为我们创造这种安定生活的无数先烈们。

伟大的先烈们长眠于青山翠柏之间,而红岩精神将会永垂不朽!红岩精神如同一颗不灭的火星,点燃一个时代的奋斗精神,点燃无数有志之士的拼搏引信。

我要衷心的感谢《红岩》,不仅因为它为我树立了榜样,更由于它使我深入的体味到什么是光辉的历程,什么是血染的风采,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珍贵的青春,什么是真正的信仰,它让我对党有了一个更深刻的了解,使我对人生价值有了崭新的
理解与认识!
在红岩精神的号召下,我更加坚定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希望能成为前辈那样优秀的共产党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