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矿山压力监测系统说明书
kj73x煤矿监控系统说明书

kj73x煤矿监控系统说明书第一章:引言1.1 编写目的本说明书旨在介绍kj73x煤矿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用户正确、安全地使用该系统。
1.2 读者对象本说明书主要面向煤矿监控系统的使用者,包括煤矿工程师、矿井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二章:系统概述2.1 系统功能kj73x煤矿监控系统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监测和报警的设备,具有瓦斯、温度、风速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功能,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准确、及时的报警。
2.2 系统特点(1)高灵敏度:通过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煤矿井下各种参数,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多种报警方式:系统支持声光报警、震动报警和手机短信报警等多种方式,确保报警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3)远程监控:用户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实时查看煤矿井下的监测数据和报警信息,随时掌握矿井的安全情况。
(4)数据存储与分析:系统能够自动记录和存储监测数据,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功能了解矿井的运行状态,并进行预测和预警。
2.3 系统组成kj73x煤矿监控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装置、报警装置和远程控制终端等组成。
各组件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联接。
第三章:系统安装与调试3.1 安装准备(1)根据矿井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式。
(2)检查设备和线缆的完整性,确保无损坏和漏电等安全隐患。
(3)安装前对设备进行清洁,防止灰尘和杂物进入。
3.2 系统安装根据提供的安装图纸和说明书,按照规范进行系统的安装,包括传感器的固定、线缆的连接和设备的安装。
3.3 系统调试(1)连接电源,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置参数,包括报警阈值、报警方式等。
(3)进行测试,验证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第四章:系统使用4.1 系统启动按照提供的操作手册,正确启动煤矿监控系统,并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4.2 实时监测在远程控制终端上查看监测数据,包括瓦斯浓度、温度、风速等参数,以及设备的工作状态。
KJ616矿山压力监测系统操作规程

KJ616矿山压力监测系统操作规程KJ616矿山压力监测系统操作规程.doc矿压动态监测工操作规程矿压动态监测工操作规程1、监测工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并有一定的锚杆支护知识和经验,熟练掌握测站的安设方法,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2、按设计要求的规格和数量准备好所需监测仪器和测站安设所需的物品。
3、准备好顶板监测所需的记录表格。
4、综合监测要求:(1)必须对巷道表面位移,顶板离层和锚杆(索)受力状况等进行监测;(2)每条锚杆支护巷道应根据其围岩条件和长度设计2—3个测站。
当巷道尺寸或掘进工艺改变,观察到围岩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根据情况增加测站数;(3)综合监测站安设必须紧跟工作面;(4)每个测站的位置、仪器分布都应绘图标明,并详细注明相关的地质与生产条件。
每个测站都应设定专门的编号,以便用于读数时识别;(5)观测频度为:距掘进工作面50米内每天一次,其它时间为每周1—2次。
若遇到特殊情况,应适当增加观测次KJ616矿山压力监测系统操作规程煤矿冲击的避免错失在煤层开采中,生产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往往由于人们对冲击地压发生条件不能完全掌握,造成开拓布置和开采方式不合理,没有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或防范措施不完善,不可避免地形成局部煤层地段的高应力集中和冲击地压危险。
因此,在煤层开采过程中必须对这些地段进行及时处理,以保证安全生产。
这种对已形成冲击危险或具有潜在冲击危险地段的处理措施称为解危措施。
它属于暂时的局部性措施,包括煤层爆破卸压、钻孔卸压和诱发爆破等。
按照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条件和能量条件,工作面附近煤层被顶底板紧紧地夹持着,承受极高的载荷,虽并未破碎,却积聚大量的变形能。
这时煤体和围岩形成的三轴压缩应力与矿山压力处于临界平衡状态。
采取的各种卸压解危措施,正是为了减缓这种临界状态,把夹持状态下煤层的侧向约束解除掉,使已形成的局部高压力分散转移到较广区域。
由于卸压措施造成煤体局部破裂,降低了强度,应力重新分布,从而释放或降低了煤岩体中的弹性能,使工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内成为安全区KJ616矿山压力监测系统操作规程无线矿压监测价钱顶板压力监测系统及顶板管理观测仪器(1)、SY-40B单体支柱测压仪(2)、顶板离层仪顶板压力监测系统及顶板管理系统能动态实时监测煤矿顶板压力以及位移变化,通过表格、曲线等形式对数据进行实时或历史显示,并通过声、光等多种形式进行实时预警预报,配合执行器可控制综采支架的电磁阀开启,使用户能及时地对顶板压力及位移变化趋势作出反应。
kj83n软件说明书

KJ83N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产品执行标准Q/CYSZD570-2007)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神州鼎天数码信息技术公司2007年6月目 录前 言................................................................- 2 -一、概述................................................................................................................................................- 2 -二、系统简介........................................................................................................................................- 3 -三、运行环境........................................................................................................................................- 5 -四、必要的名词解释............................................................................................................................- 5 - 第一节 软件安装.....................................................- 9 -一、SQL Server2000数据库安装.......................................................................................................- 9 -二、监控系统中心站软件安装..........................................................................................................- 19 -三、监控系统中心站程序的删除......................................................................................................- 22 -四、监控系统监控终端程序的安装..................................................................................................- 22 -五、监控终端程序的删除..................................................................................................................- 24 - 第二节 中心站监控软件使用...........................................- 25 -一、监控系统主界面..........................................................................................................................- 25 -二、系统主菜单..................................................................................................................................- 25 -2.1系统参数设置...........................................................................................................................- 25 -2.2页面编辑...................................................................................................................................- 35 -2.3 控制..........................................................................................................................................- 38 -2.4 列表显示..................................................................................................................................- 41 -2.5 曲线显示..................................................................................................................................- 45 -2.6 状态图/柱状图........................................................................................................................- 48 -2.7 模拟图显示..............................................................................................................................- 50 -2.8查询...........................................................................................................................................- 52 -2.9打印...........................................................................................................................................- 55 -2.10 设备列表................................................................................................................................- 56 -三、工具栏..........................................................................................................................................- 58 -四、风电瓦斯的设置..........................................................................................................................- 58 -4.1 B型分站....................................................................................................................................- 58 -4.2 A型分站....................................................................................................................................- 63 -4.3 C型分站....................................................................................................................................- 63 -五、双机热备的设置..........................................................................................................................- 68 - 第三节 监控终端系统使用说明.........................................- 71 -一、监控终端软件登陆页面..............................................................................................................- 71 -二、监控终端软件主页面..................................................................................................................- 71 -三、监控终端软件主菜单、二级菜单..............................................................................................- 72 -3.1 列表显示..................................................................................................................................- 72 -3.2 曲线显示..................................................................................................................................- 73 -3.3 模拟显示..................................................................................................................................- 77 -3.4 报警显示..................................................................................................................................- 79 -3.5 报表打印..................................................................................................................................- 80 -3.6 系统信息..................................................................................................................................- 83 -3.7 系统设置..................................................................................................................................- 83 -第四节 常见故障解决.................................................- 85 -一、网页安装后无法显示..................................................................................................................- 85 -二、虚拟目录名称是否正确问题......................................................................................................- 85 -三、设置系统运行页为首页..............................................................................................................- 86 -四、模拟图不显示..............................................................................................................................- 87 -五、中心站程序和通讯装置通讯中断..............................................................................................- 87 -六、分站通道显示的数据和计算机相应监测点显示的数据不一致..............................................- 87 -七、分站通道显示的数据和传感器显示的数据不一致..................................................................- 87 -八、分站控制关系统不正确..............................................................................................................- 88 -前 言一、概述随着软硬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软硬件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KJ120系统说明书

KJ120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KJ120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一、概述KJ120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XX公司自主开发的一套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同类煤矿监控系统成功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精心设计的。
它不仅适用于大、中型矿井,同样适用于小型及各种地方煤矿使用。
整个系统配置灵活、合理,软件功能丰富,操作使用方便,可集中连续地监测整个矿井的环境、生产状况等参数。
分站能独立实现风电瓦斯闭锁的功能。
在监控主机屏幕上可以显示出不同的曲线、图纸和报表等,具有数据存贮、超限报警、输出控制、打印各种表和曲线等多种功能。
并可以方便地将计算机上的信号在模拟盘、大屏幕投影、大屏幕监视器、远程终端、电视机等外部设备上进行显示,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组成计算机网络,实现数据共享。
其技术水平在国内监控系统中局领先地位。
KJ120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是改变煤矿安全面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组成全矿信息指挥中心的有力工具,是实现现代化矿井必不可少的技术设备,也是目前国内性能价格较优的一套监控系统。
二、系统特点1、结构简单(电源分站蓄电池一体化设计),性能可靠;2、分站智能化,自检功能强,便于维护;3、信号传输、通讯免调试(开停采用二线制,模拟量采用频率传输,通讯采用调制解调器);4、通用性强,节省备件,便于维护;5、针对地方煤矿电压波动范围大而设计,供电电压范围宽;6、分站功能多重化,在不增加任何设备的基础上同时具有风电瓦斯闭锁和断电仪的功能,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7、分站输入输出控制适中,资源配置合理,节省电缆;8、采用工控机模板结构,可靠性高,维护方便;9、借用电话线,所有远程终端均可监测所有KJ120安全生产监控系统数据,使省、地、市、县各级领导及时掌握KJ120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
10、可组成一个大的局域网,实现数据共享,便于各级领导集中监督管理。
11、风电瓦斯闭锁,断电仪具有独立工作的功能,与系统可分离;12、主机采用双备份,确保系统连续运行。
KJ煤矿用冲击地压地音监测系统技术说明书DOC

技术说明书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KJ623煤矿用冲击地压地音监测系统技术说明书尤洛卡矿业安全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科技大学煤矿灾害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概述在煤矿开采中,煤岩体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称为“冲击地压”或“冲击矿压”。
采场冲击地压已成为引发煤矿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煤矿普遍采用动态仪来观测顶板下沉速度,使用压力表测量支柱载荷等方法实现对顶板来压的预测,这些方法实施较方便,但实现连续预测困难较大且繁琐,信息量少。
地音即声发射(Acoustic Emission,简称AE )是指煤岩体在受力变形或破坏过程中以弹性波的形式释放应变能的现象。
地音信号的多少、大小等指标的变化反映了煤岩体受力情况。
通过对煤岩体地音频度和能量的参数的统计分析,了解地音在突出(或冲击地压)前的活动规律及特征,从而可以实现地音监测技术对矿井动力灾害的预测预报。
我国在80年代开始引进了波兰SAK地音监测系统、ARES-5/E监测系统,90年代开始又陆续引进了波兰的微震监测系统。
由于成本、服务等因素影响在推广方面受到了限制。
我公司生产的KJ623冲击地压地音监测系统于2008年立项研发,采用了先进的DSP处理技术和嵌入式采集分析技术,集成了计算机技术最新应用成果,形成了国内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音监测系统,其技术性能指标均优于进口同类产品水平。
KJ623冲击地压地音监测系统地音测量方法采用了煤岩体声发射载体传导测量技术,系统结构采用了RS485总线+以太环网结构,传输系统兼容目前现代化矿井的主要通讯形式。
KJ623地音监测系统的两级总线结构和分布式处理能力可形成全矿井的地音实时监测系统。
二、地音监测系统应用目的1)针对冲击地压发生的特点,在部分开采区域实施地音监测。
为本矿冲击地压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2)通过实施地音监测,确定局部应力作用范围和强度,为钻孔卸压提供指导。
三、地音监测系统主要功能1)通过监测地音事件参数指标的变化,用以确定监测范围内的煤岩体内部受力破裂过程中所伴随的地音强度和频度,并以图表的形式实时在线显示,超过预警幅度时,报警显示。
尤洛卡 KJ216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说明书

安装 地点
井下
KJ216-Z
ExibI 2094292 MFC070116 尤洛卡公司 井下
KJ216-J
[Exib]I 2094291 MFC070117 尤洛卡公司 井上
KJ216-F
ExibI 2094293 MFC070115 尤洛卡公司 井下
KJ216-F2
ExibI 2094289 MFC090102 尤洛卡公司 井下
OFF
当 1、2、3 都拨到 OFF 时,波特率为 1200 同时显示界面上的波特率显示
1200。当 1、2、3 都拨到 ON 上时,波特率为 9600 同时显示界面上的波特率显
9
示 9600。
通讯接口在出厂时波特率已经设置,用户需要修改接口波特率时参考以上方
法进行。
5.2 电源的连接
KDW28、KDW22 电源的接线请参照该电源的使用说明书进行。
系统使用的电源型号为 KDW28、KDW22 隔爆兼本安型电源,若使用同一
等级的防爆电源供电时,须经过本公司同意后方可使用。KDW28、KDW22 电
源有两种输入电压可选(127V/660V),用户在使用前首先确认输入电源的电压
等级是否与防爆电源相符。
5.3 监测主站
监测主站是用于煤矿井下的集中通讯控制装置,根据井下工作面的布置情
况,可选择 1 台或多台主站,例如:井下的测区相对集中,多个测区监测系统
可通过一台主站传输到井上的通讯接口。如果测区间距离较远,专门敷设通讯
线路不方便,可以使用各自独立的的主站将数据发送井上通讯接口。
注:每台监测主站使用一条独立的向井上传送的通讯线路(一对电话线或
一芯光缆),使用以太网络时占用 1 个 IP。
KJ340-F 监测监控系统说明书

一、服务运行首先运行本系统的服务端,以KJ340系统为例,双击桌面上服务端快捷方式“KJ340矿用安全监控系统服务端”,即可启动服务端程序。
服务端启动后自动隐藏至系统托盘,并且在桌面屏幕右上角会出现一个悬浮窗,悬浮窗右键菜单与托盘一致,同时悬浮窗图标会闪烁显示服务运行状态,蓝/绿交替为服务运行正常,蓝/红交替为服务或者插件中某项或某几项运行故障,如下图所示:双击托盘图标或右键菜单中选择“服务管理器”可呼出服务控制器界面,如下图所示:上图“本机”与“备机”是双击热备的状态指示,哪一个为绿色说明服务运行在哪台计算机上,红色为服务端为运行;中间的长线为本机与备机的网络指示状态,当为绿色时说明网络连接正常,红色时网络不通;勾选“开机时启动服务”后保存可将服务设置为开机启动。
点击“服务状态表”可显示与服务相关的模块状态;如下图所示:二、参数配置点击上图中的“参数配置”项会进入系统服务端参数配置界面,如下图所示:在这里“服务类型”、“服务名称”、“服务端口”、“断线次数”、“错误计数”一般不需要配置,使用默认值即可,其他参数须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相应配置,此处数配置主要注意备机IP应写为备机IP地址,用于连接备机数据库;而数据库参数中的数据库地址应设为“.”表示当为运行时连接本机数据库。
三、系统维护点击“系统维护”可进行数据库的备份。
查看日志可根据日期查阅相关的日志记录以供维护人员查看系统的运行情况,如下图所示:四、插件的使用插件的主要功能为数据上传,也可用于其他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功能扩展。
插件的使用方法如下图所示:将安装包内的插件拷贝至软件安装目录下,KJ340“D:\SXYGSJ\SafeServer\Plugins\”;完成拷贝后启动“山西阳光三极服务管理器”,在“服务状态”选项卡中会出现插件的运行状态;点击“配置”按钮可对此插件的参数进行配置,配置完成后点击“保存”,重启服务后配置即可生效。
五、启动客户端服务端启动后双击桌面上的快捷方式“KJ340矿用安全监控系统客户端“即可启动客户端,客户端通过网络获取服务端采集的数据,客户端与服务端可以在同一台计算机上运行,也可以在与服务端网络连接正常的计算机上运行,客户端启动后将检测并连接预先设置的服务端计算机(默认为本机,可进行设置),当连接服务端失败后将弹出提示信息并提示用户修改客户端参数,如下图所示:客户端默认连接本机(127.0.0.1),如果服务端与客户端不在同一台计算机上那么应填写服务端实际所在的计算机IP地址,配置并连接正常后将启动客户端的登录界面,如下图所示: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将登录到客户端监控主界面,如下图所示:六、页面编辑点击“页面编辑”菜单即可显示系统的页面编辑选项,如下图所示:本系统界面采用窗体浮动技术,界面中的各区域可以随意拖动、隐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摆放。
KJ21矿山压力监测系统操作手册2019

KJ21矿山压力监测系统技术手册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目录1 系统简介32 准备工作52.1 钻孔应力计安装前准备工作52.2 锚杆(索)测力计安装前准备工作52.3 支架压力记录仪安装前准备工作53 安装方法63.1 钻孔应力计安装方法63.2 锚杆(索)测力计安装方法63.3 传感器与分站接线方法63.4 支架压力记录仪安装方法74质量标准95 软件介绍105.1 安装条件105.2 参数设置105.3 实时显示105.4初撑力分析115.5 推进度分析125.6 周期来压分析136 故障检测146.1 系统全部数据无法上传146.2 系统部分数据无法上传147 系统维护171 系统简介KJ21矿山压力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实时、在线监测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超前支承压力,煤柱应力,锚杆(索)载荷和巷道表面变形量。
长期进行矿压监测,还可以进一步揭示矿压显现规律,预测、预报顶板事故和顶板灾害及冲击地压。
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矿山压力监测系统结构图系统技术指标:(1)防爆标志:Exib I(2)量程支架压力记录仪:0~60MPa钻孔应力计:0~30MPa锚杆(索)载荷测力计:0~280kN围岩移动传感器:0~400mm立柱伸缩量记录仪:0~200mm(3)分辨率支架压力记录仪:0.01MPa钻孔应力计:0.1MPa锚杆(索)载荷测力计:0.1kN围岩移动传感器:1mm立柱伸缩量记录仪:1mm(4)数据传输速率:2400 bps(5)数据传输介质:电话线、矿用通讯电缆或光缆(6)软件操作平台:Windows XP/Vista系统(7)数据传输介质:电话线、矿用通讯电缆、光缆(8)能够直接生成矿压报表,可与局域网及Internet相联2 准备工作2.1 钻孔应力计安装前准备工作(1)确定钻孔应力计安装位置及安装深度;(2)采用直径为48~50mm的钻头垂直于煤壁钻孔,孔口与巷道底板距离为1.0~1.5m,如煤层有倾角,应保持孔轴线与煤层平面平行;(3)适量液压油;(4)各类接线盒、安装工具、纸、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J616煤矿矿压监测系统
说明书
版本号:Version 1.0
出版日期:2014.1.1
1、概述
1.1KJ616型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是用于煤矿顶板压力动态的计算机在线测量系统。
系统将计算机检测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融为一体。
实现了复杂环境条件下对煤矿顶板的自动监测和分析。
系统包括五个组成部分:1、计算机及数据处理软件;2、KJ616-J(A) 地面输出本安型传输接口;3、KJ616-J(B) 矿用本安型信息传输接口;
4、KJ616-F矿用数据传输分站;
5、KJ616-F1矿用本安型数据传输子站,GPD60矿用压力传感器,GPD450M锚杆(索)应力传感器,GUD500矿用围岩移动传感器,GZY25矿用本安型钻孔应力传感器;
6、本安型供电电源。
另外包括:电缆、接线盒、转接器等本质安全型部件组成。
1.2 系统的型号、名称
1.3 使用环境
1)环境温度:-10℃~+40℃;
2)相对湿度:<90% (+25℃);
3)大气压力:80kPa~106Pa;
4)海拔:<3000 米;
5)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
6)允许在煤矿井下含瓦斯等爆炸性气体但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1.4 主要关联设备
见表1
2、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图1 KJ616系统结构图
3.监测系统综合功能
1)实时监测综采支架的瞬时工作阻力/压力。
现场实时显示、井上计算机显示(直方图、数据显示)。
2)顶板离层现场实时显示、报警、井上计算机显示。
3)锚杆应力现场实时显示、井上计算机显示。
4)煤体钻孔应力实时显示、井上计算机显示。
5)监测分站支架初撑力、最大工作阻力显示。
6)监测数据远距离通讯。
7)通讯分站显示各测点的数据。
8)井下系统硬件故障诊断和显示。
9)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数据接收、原始曲线和数据查询、动态直方图显示,循环工作阻力自动识别和曲线报表综合处理,并具有报表、曲线打印输出功能。
4、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4.1 技术参数(详见技术说明书)
4.2 尺寸、重量
设备名称外形尺寸l×b×h (mm) 重量(kg)
5 安装与使用
5.1 A型传输接口
图2 A型传输接口连接示意图
(1)A型传输接口结构见图3
传输接口采用AC220V电源供电,监测过程中必须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在供电质量不好或经常停电的使用环境,可考虑前面连接UPS 长延时电源。
图3 A型传输接口结构图
(2)安装
传输接口与PC 计算机通过RS-232 (COM)连接,注意连接电缆应在接口和计算机不开电源的状态进行。
RDS-100接口与井下来的通讯线路连接。
(3)操作
打开电源通讯接口即进入运行状态,显示窗口中的电源指示灯亮。
当通讯接口收到井下的数据时,显示窗口中的上行通信指示灯闪烁,计算机向井下传输数据时,下行通信指示灯闪烁,当通讯接口的上行指示灯一直亮时说明井下上传信号极性(R1、R2)接反,将信号线反接即可。
5.2 通讯主站(B型传输接口)
通讯主站是用于煤矿井下的集中通讯控制装置,根据井下工作面的布置情况,可选择1 台或多台主站,例如:井下的测区相对集中,多个测区监测系统可通过一台主站传输到井上的接收主机。
如果测区间距离较远,专门敷设通讯线路不方便,可以使用各自独立的的主站
将数据发送井上接收主机。
注:每台通讯主站使用一条独立的向井上传送的通讯线路(一对电话线或一芯光缆),使用以太网络时占用1个IP。
(1)通讯主站连接
图4 通讯主站连接示意图
(2)通讯主站结构
JZ1---井上通讯插座/电源插座JZ2---井下通讯插座
图5 通讯主站结构示意图
JZ1 1---电源正2---电源负JZ2 1---NC 2---NC
3---CANH 4---CANL 3---信号A 4---信号B
图6 通讯主站连接插座信号定义
(3) 通讯主站的安装
通讯主站采用固定式安装,安装时应避开强振动源和淋水处。
首先按图4、6 所示用系统附带的信号连接电缆将上位通讯和下位通讯电缆连接好,确认正确后再将18V 电源插头接入,在接入电源前一定要检查电源的输出极性和输出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