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航天发展史解析
关于航天的发展历程

关于航天的发展历程航天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过程中,航天技术取得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阶段和事件。
第一阶段:航天的起步阶段(20世纪初-1945年)在20世纪初期,人们对航天的概念开始感兴趣。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进行了第一次有人驾驶的飞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航天发展的先河。
随着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研究,飞行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改进和发展。
1919年,德国的赫尔曼·奥伯特·奥贝尔特开始研究火箭技术,并在1923年成功发射了一枚火箭。
这标志着航天技术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第二阶段:航天初期的发展(1945年-195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航天领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1945年,德国的技术专家冯·布劳恩·冯·布劳恩开始在美国进行火箭研究,并于1950年成立了美国宇航局(NASA)的前身,纳卡。
1957年10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这标志着人类首次进入了太空时代。
第三阶段:航天的快速发展(1957年-1969年)斯普特尼克-1号的成功发射激发了世界范围内对航天的兴趣。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开始探索更远的太空。
1961年4月,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首次完成了人类的太空飞行,这次飞行被视为人类航天史上的重大突破。
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著名漫步,标志着人类航天技术的巅峰时刻。
第四阶段:航天的全面发展(1970年至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航天技术继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航天飞机的研制和运营使得太空探索变得更加便捷和可持续。
1981年,美国首次发射了载人航天飞机,这是一项重大的里程碑。
航天飞机的运营持续了近30年,为人类的太空研究和国际空间站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21世纪以来,商业航天的发展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航天的发展历程

航天的发展历程航天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对太空探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进行了第一次飞行,这标志着航空技术的简单起步。
不久之后,美国的罗伯特·哥达德成功设计出了第一枚火箭,并于1926年进行了首次发射实验。
随后,二战期间的德国在火箭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由威尔利·莱宾斯基领导的纳粹德国火箭队开发出了先进的V-2火箭,并在1944年至1945年期间进行了一系列飞行试验。
这些试验为后来的航天领域研究奠定了基础。
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两个主要的航天竞争对手。
苏联于1957年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首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
此后,苏联又成功发射了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不久之后,美国也加入了太空竞赛。
1961年,美国宇航局(NASA)成功将艾伦·谢泼德载人航天器送入太空。
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类,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此后,航天技术不断发展。
1981年,美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航天飞机的发射和返回实验,开启了太空飞机时代。
航天飞机成为航天发射的重要工具,多次进行了太空任务。
之后,其他国家也开始参与航天竞赛并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国在2003年成功发射了首颗载人航天器,并成为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
如今,航天技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展,还带来了诸多经济和商业机会。
未来,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望进一步探索太空的奥秘,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史

3、凯利的飞行研究
在达·芬奇系统地研究鸟的飞行之后的数百年间, 人们似乎忘掉了航空。特别是,在18世纪末,当 法国人乘气球升空得到成功,并热衷于研究靠气 球飞行、又逐步并取得进展的时候,在法国没有 人再关心飞机飞行了。
到 了 19 世 纪 初 , 英 国 人 乔 治 ·凯 利 ( George Cayley,1773-1858)才又提出这个问题,而且 比达·芬奇更前进了一步.
当翅膀上扬时,羽毛变的疏散以减少空气阻力。
达·芬奇
Leonardo da Venci 1452-1519 的自画像和飞机的草图
达·芬奇还观察到在山谷或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向上 的气流,鸟经常利用这种上升的气流,高飞而又 节省力气。他进一步注意到鸟一般都是逆风而很 少顺风飞行。他说:“鸟逆风飞行可以不必扇扑 翅膀,这得益于下降时下面的气流。利用放松运 动使之处于气流之上。”他在这里已经有了空气 动力产生升力的萌芽,这是极可宝贵的体验。
一、 早期人类对于飞行的探索
流体力学的理论发展,为航空工业的诞生 准备了理论基础。在19世纪末,不少人进 行了飞行的探索。这些探索为20世纪初的 实际飞行准备了条件。最后终于迎来了一 个新兴的工业部门的诞生,这就是航空工 业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晋代有关于竹蜻蜓的记载,是一种借旋转惯性以 升空的玩具。
蒙格菲兄弟 成功地
载人热气球 试验
1851年法国的吉法尔决定在长40米的气球上安装 上50马力的蒸汽机,蒸汽机带动螺旋桨推进,这 是最早的飞艇。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10公里。
1900年7月德国的齐伯林以铝为构件的硬式飞艇 试验成功。时速达每小时30公里。齐伯林的飞艇 几经改进,到1911年的齐伯林七号,装有420马 力的发动机,时速大约每小时58公里,并且被用 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去对法国作战。
航天航空的发展历程

航天航空的发展历程航天航空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梦寐以求的事,而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航天航空技术已经从理想变成了现实。
本文将详细介绍航天航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探索到现代的太空探索,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早期的探索早期的航天航空探索始于人们对天空的好奇心。
古代的飞行梦想家们通过风筝、热气球和飞艇等工具进行尝试,但这些工具都未能实现真正的飞行。
直到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飞机进行飞行。
早期的飞机是由莱特兄弟在1903年发明的,这一重大突破使得人类能够真正地翱翔于天空。
然而,飞行器的局限性和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使得人们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火箭技术,希望能够实现更远的太空探索。
早期的火箭技术并不完善,经常发生爆炸和故障,但科学家们并未放弃。
经过多年的努力,人类终于在1957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了太空时代。
二、现代的太空探索随着太空时代的到来,人类开始了大规模的太空探索。
人们不仅发射了大量的卫星,还成功地进行了多次载人航天飞行。
人类已经进入了太空站时代,并在太空中建立了多个空间站。
这些空间站成为了人类进行科学实验、观测宇宙和进行太空探索的重要基地。
除了载人航天,人类还在月球和其他行星上进行了探测。
这些探测任务不仅带来了大量的科学数据,也使得人类对宇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商业太空旅游也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富豪和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太空探索中来。
他们不仅为了追求刺激和冒险,更是为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见证人类太空探索的新篇章。
三、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航天航空技术将继续发展壮大。
未来的航天航空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人性化。
首先,智能化将成为航天航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将使得航天器更加自主化,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和挑战。
其次,高效化将成为航天航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更加先进的推进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应用,航天器的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从而缩短太空探索的时间和成本。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前沿成果

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前沿成果一、航空技术的发展历程航空技术的历程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世纪,阿基米德在抽水桶原理的基础上发明了风车。
近代航空技术的发展,源于18世纪晚期的热气球。
在19世纪,有人进行了人类腾空的尝试,比如威灵顿公爵在1824年在伦敦试图升空,但坠毁而死。
直到莱特兄弟于1903年成功飞行,航空技术才真正得到了推广。
随后,双翼飞机、单翼飞机和喷气式飞机等一系列技术不断地涌现出来,并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俄罗斯科学家采用火药推进原理,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
这一事件被称为航天技术的开端,为人类进入太空提供了可能。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完成了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陆月球,成为人类史上第一次载人登月。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航天科技不断创新,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奥秘。
三、航空技术的前沿成果1. 超音速飞机超音速飞行的速度比音速更快,是现代航空技术的重要领域之一。
1969年,美国的SR-71“黑鸟”飞机打破了32年来的陆地飞机速度记录,达到每小时2194英里,是目前仍在服役的唯一一架可称得上“黄蜂”的侦察机。
2. 大型客机大型客机的开发和使用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的主流趋势,应用于民用航空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其中,空客A380飞机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机之一,一次承载量可达555人,配备完备舒适的座位和必备的电子设备以及舒适的商务和经济舱,大大提升了人类的空中旅游生活质量。
3. 轻型飞机目前,轻型飞机已经成为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航空交通工具,主要应用于消费机、自由机、灭火机等方面。
轻型飞机最大的特点是载重轻,简单易懂,同时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这类飞机已经逐渐纳入普通人的生活领域。
4. 无人机无人机(又称:无人飞行器)是一种由人类操控或自主飞行的飞行器,不需要载人和机组人员参与飞行。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军事侦察、农业喷雾、自然灾害预警和救援等方面,已不断推动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
航天的发展历程2022

航天的发展历程2022航天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对天空和星空的探索开始的时候。
以下是航天发展的一些重要历程:1. 火箭技术的诞生:20世纪初,俄罗斯科学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现代火箭动力学理论,为火箭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早期飞行器:1926年,美国罗伯特·H·戈达德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
此后,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等人在二战前夕开始研发火箭。
3. 人类航天时代的开启: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
这标志着人类航天时代正式开启。
4. 第一位宇航员: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类,他的航天飞行以“伊万·伊万诺维奇”号飞船进行。
5. 登月计划: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登月任务。
尼尔·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位走上月球的宇航员。
6. 载人航天飞行:20世纪后半叶,各国陆续展开了多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包括苏联/俄罗斯“联盟”号、美国“航天飞机”等。
中国也在2003年成功发射了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7. 空间站建设: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空间站成为世界各国合作的航天项目,俄罗斯、美国、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参与其中。
8. 深空探测:2004年,欧洲航天局成功将“罗塞塔”号探测器送入太空,该探测器在2014年成功着陆了67P彗星上。
9. 商业化航天:近年来,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私营航天公司如SpaceX、Blue Origin等开始扮演重要角色,为航天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10. 未来目标:目前,航天领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未来的目标包括探索火星、开展太阳系外行星探测、建立可持续的太空探索和开发基地等等。
世界航天简史

世界航天简史航天,作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手段,自从人类登上月球以来,各国纷纷加强了对航天技术的投入与研究。
本文将以世界航天的历史为线索,揭示航天发展的关键节点与里程碑,带领读者一起回顾航天史上的重要时刻。
一、早期航天探索航天事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早期。
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于1961年4月12日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他搭乘的是前苏联的“沙鼠1号”。
此后,美国也发起了一系列的航天探索计划,并于1969年成功将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送上了月球表面,成为第一个登月成功的国家。
二、航天技术的突破与进步1. 重要的航天发射器航天历史上,各国相继研制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航天发射器。
其中,苏联的联盟号和前苏联的质子号是两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发射器。
联盟号于20世纪60年代首飞,成为苏联载人航天的主力发射器。
而质子号更是于1963年首次发射,并至今仍在服役中。
2. 空间站的建造与运营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各国开始建造和运营空间站,为宇航员提供了长时间在太空中工作和生活的环境。
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国际空间站(ISS),该空间站是由多个国家共同合作建设的,于1998年首次发射,至今仍在持续使用。
三、航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1. 卫星技术与通信航天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就是卫星技术。
通过发射卫星,人类可以实现遥感、导航、气象等多个领域的探测与测量。
此外,卫星通信也使得全球范围内的无线通信成为可能。
2. 深空探索与探测器除了载人航天,无人探索航天也是航天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就开始发射航天探测器探索地外空间。
其中,美国的“旅行者”号、火星探测车和中国的“嫦娥”号月球探测器都是航天探测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四、未来航天的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航天技术的期望也日益增长。
未来的航天探索将朝着更深的空间探索、更高的载人航天水平和更智能的航天器发展方向前进。
同时,航天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为地球带来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中国和世界的航天发展史

中国和世界的航天发展史中国和世界的航天发展史:一、古代航天技术的萌芽古代的航天技术虽然并不像现代航天技术那样发达,但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萌芽。
例如古希腊人通过用火箭原理制造的火箭,能够在大气中飞行一段距离。
此外,古代中国的火箭技术也有相当的发展,现存的《千里火箭图》便是古代火箭技术的一种具体表现。
二、现代航天技术的诞生现代航天技术主要起源于20世纪初。
美国的哥达火箭是当时最著名的火箭之一,它成功地将人类送入了太空。
此后,美苏两国在太空竞赛中展开激烈的竞争,分别在1961年和1969年成功将宇航员送上月球。
三、中国的航天梦中国的航天梦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
1958年,我国成立了航天科研机构,开始了航天技术的研究和试验。
1980年代,我国成功研制了自己的火箭、人造卫星等航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四、中国的航天发展成果近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包括成功发射了自己的空间站、月球探测器等。
中国的航天技术也逐渐得到国际认可,成为国际上重要的航天大国之一。
五、中国与世界的航天合作中国与世界各国在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
例如,中国与俄罗斯、欧洲航天局等国际机构签订了一系列航天合作协议,共同开展航天科研和探索活动。
这种合作不仅推动了各国航天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六、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航天技术也将迎来新的突破。
未来,中国和世界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共同探索宇宙的奥秘,开创人类的航天未来。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看到更多关于宇宙的壮丽景象和更多关于航天的创新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火箭技术新篇章
1945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前苏联俘 虏部分德国火箭技术人员,缴获了几枚V-2火箭和有关技 术资料。在此基础上,1947年前苏联仿制V-2火箭成功。 1948年自行设计了P-1 火箭,射程达300公里。1950年 和1955年又先后研制成P-2和P-3火箭,射程分别达到 500公里和1750公里。1957年8月,成功发射两级液体洲 际导弹P-7,射程8000公里,经过改装的P-7于1957年10 月4日,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quot;人造地 球卫星1号",从而揭开了现代火箭技术新的一页。前苏 联由于发射多种航天器的需要,先后研制成功"东方"号、 "联盟"号、"宇宙"号、"质子"号、"能源"号等多种型号的运 载火箭,可将100多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人类空间天文观测工作
美欧联合研制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于1990年4月 发射升空,这项计划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十年间进 行了10多万次的天文观测,观测了大约13670个天 体,向地球发回了黑洞、衰亡中的恒星、宇宙诞生 早期的"原始星系"、慧星撞击木星以及遥远星系等 许多壮观图像,为近2600篇科学论文提供了依据。 这是人类空间天文观测工作的一个里程碑。
二 、卫星时代
人造地球卫星的计划设想早在1945年就在美国出现,美海军 航空局已着手研究一种把科学仪器送入太空的卫星,次年美国 陆军航空局在审;兰德计划"的一项类似的研究报告中,就有"实 验性环球空间飞行器"的初步设计。
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后,60年代前苏联和美国发射了大量的科 学实验卫星、技术实验卫星和各类应用卫星。70年代军、民用 卫星全面进入应用阶段,并向侦察、通信、导航、预警、气象、 测地、海洋和地球资源等专门化方向发展。同时各类卫星亦向 多用途、长寿命、高可靠性和低成本方向发展。80年代后期新 起的单一功能的微型化、小型化卫星是卫星发展上的新动向, 这类重量轻、成本低、研制周期短、见效快的小型卫星将是未 来卫星的一支生力军。除美、苏外,中国、欧洲航天局、日本、 印度、加拿大、巴西、印尼、巴基斯坦等国都拥有自己研制的 卫星。
3.在地球资源日渐枯竭的未来,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日渐重要。载人航天技术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 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巨大宝库,载人航 天事业就是通向这个宝库的桥梁。
航天事业是一项关系全局的产业。载人航天工程实施 10年来,我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 技术,提高了我国航天科技及相关学科的水平,特别 是信息、材料、能源等21世纪新兴学科领域的整体水 平,不仅为航天工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为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对 空间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广泛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万户——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人
14世纪末期,明朝的士大夫万户 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 坐在椅子上,双手举着大风筝。设想 利用火箭的推力,飞上天空,然后利 用风筝平稳着陆。不幸火箭爆炸,万 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
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 空。以此为标准,最早尝试火箭飞天 的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西方 学者考证,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 用火箭飞行的人"。为整个人类向未知 世界探索的进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预计今年十二月发射的猎鹰9重型火箭
航天之最
1.最早进行太空飞行的航天员:(苏联)加加林 2.最先进行太空飞行的女航天员:(苏联)捷列什科娃 3.最先进行舱外活动的女航天员:(苏联)萨维茨卡娅 4.最先登上月球的航天员:(美国)尼尔.阿姆斯特朗 5.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俄)瓦列里.波利亚科夫 6.最先进行太空飞行的航天飞机:(美)后"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7.最先进入太空运行的空间站:(苏)"礼炮1号"试验载人空间站 8.世界上最大的运载火箭:(美) "土星-5"号运载火箭 9.载人航天史上最大的悲剧:(美)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 10.迄今为止在太空运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俄) "和平号"空间站 11.目前正在建造的最大的空间站:国际空间站
世界航天发展史
为什么我们要发展航天事业?
1.载人航天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 系统工程之一,它的发展取决于整个科技水 平的发展。同时,它也影响这整个现代科学 技术领域的发展,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各个 领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从而可促进和推 动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
2.发展载人航天是当今各国综合国力的直接 体现。各发达国家都在发展战略上都将增强 综合国力作为首要目标,其核心就是高科技 的发展,而载人航天技术就是其主要内容之 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近 代火箭技术和航天飞行发展,先驱者的代 表人物:
齐奥尔科夫斯基
——前苏联
戈达德 奥伯特
——美国 ——德国
真正的近代火箭出现—————1942年10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1942年10月)法西斯 德国成功发射V-2火箭 (A4型),飞行高度85 千米,飞行距离190千米。 V-2火箭的发射成功,把 航天先驱者的梦想变成现 实,是现代火箭技术发展 史上的重要一页
1997年7月4日,美国"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在 火星表面安全着陆,并释放出一辆火星;漫游者"号 ,第一次拍摄到火星的彩色三维立体图像,传回地 球大量的火星表面的照片。
四、载人航天
前苏联自1961年4月到1970年9月共发射了 17艘载人飞船("东方"号6艘、"上升"号2艘;联盟 "号9艘)。1965年3月航天员在"上升"号上第一 次走出飞船,1966年1月两艘"联盟"号飞船第一 次在轨道上交会对接,并实现两个航天员从一艘 飞船向另一艘飞船转移。1971年到1982年发射 了7艘重量为18~20吨的"礼炮"号空间站,截至 1985年还发射了27艘载人飞船("联盟"T号、 TM号)和25艘无人飞船("进步"号)用作天地 往返运输系统。1986年发射了"和平"号空间站, 这是未来永久性空间站的核心舱,将于90年代 建成由7个舱组成的大型空间站。
载人航天飞船
联盟号
上升号
双子星座号
阿波罗号宇航员 登上月球
载人空间站
美国自1961年5月至1966年11月发射了16艘载 人飞船("水星"和"双子星座")。1965年6月"双子星 座"飞船上的航天员第一次步入太空,1966年3月"双 子星座"-8号和"阿金纳"飞行器在轨道上第一次成功地 实现对接,此后,"双子星座"飞船系统进行过多次交 会和对接。1967年至1972年共发射了14次"阿波罗" 飞船(其中3次无人飞行,3次载人绕月飞行,6次载 人登月飞行,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1973年发射 了"天空实验室"并和"阿波罗"飞船进行过对接。1969 年尼克松政府宣布70年代研制载人航天飞机,1984 年里根政府宣布90年代建立永久性载人空间站。
三、空间探测——月球探测
美国和前苏联自1958年至1976年8月共发射 过83个无人月球探测器,其中美国36个,前 苏联47个。此后,美、苏再也没有发射过无 人月球探测器。
1990年1月日本发射了一颗月球探测器, 成为第三个向月球发射探测器的国家。
1999年7月31日,为了确证月球上到底有 没有冰,美国"月球"勘探者号进行了飞行器撞 击月球实验。
一、 火箭技术————火箭技术推动了人类航天发展的历史。
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箭是在火 药发明之后中国人发明的。早在公元1000年宋朝 唐福献应用火箭原理制成了战争武器,13世纪初 传到外国。
。18世纪,印度军队在抗击英国和法国军队的 多次战争中曾大量使用火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由此推动了欧洲火箭技术的发展。曾在印度作战 的英国人康格雷对印度火箭作了改进。他确定了 黑火药的多种配方,改善了制造方法并使火箭系 列化,射程达3公里。这些初期火箭的原理成了近 代火箭技术的基础。
1993年9月美俄二国达成协议,合作建造一个有 16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2006年完成。2001年5月 ,美国宇航发烧友蒂托进入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遨游 8天,成为地球旅客航天游第一人。
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
2018年我中国将发射嫦娥四号,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这将是全世界的第一次。 中国将在2020年实现低成本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的首飞,同时现役火箭将实施智能化改造。 2022年,中国将建成一座空间站。 2030年以后,我们还要实现载人登月,我们还要向太阳系边缘遥远的星系进行探测。 2035年,实现运载火箭完全可重复使用将成为可能
第一颗人造卫星升入太空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号 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 入太空,卫星呈球形,外径0.58米,外伸 4根条形天线,重83.7公斤,卫星在天上 正常工作了三个月。按照今天的标准衡量 ,前苏联的第一颗卫星只不过是一个伸展 开发射机天线的圆球,但它却是世界第一 个人造天体,把人类几千年的梦想变成现 实,为人类开创了航天新纪元。
“质子”号
人造卫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运载火箭的出现
二战后,美国俘虏了以冯·布劳恩 为首的德国火箭专家,缴获了100余 枚V-2火箭。美国陆军在布劳恩的帮 助下于1945年发射了V-2火箭, 1949年开始研究"红石"弹道导弹, 1954年制定人造卫星计划,1958年 2月1日"丘辟特"C火箭成功发射美国 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为发射多种 航天器的需要,先后研制成功"先锋" 号、"丘诺"号、红石"号、"侦察兵" 号、"大力神"号和"土星"号等运载火 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