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化学重点知识练习
初二下学期化学练习题

初二下学期化学练习题
1. 简答题:
(1)什么是原子?原子的结构有哪些特点?
(2)什么是化学元素?
(3)什么是化合物?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哪些特点?
(4)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哪些?
(5)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如何判断一个物质是酸、碱还是中性物质?
2. 填空题:
(1)氢氧化钠是一种 __________。
(2)酸和碱反应会产生 __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发生变化的过程称为 __________。
(4)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产生的产物是 __________。
(5)酸性物质的酸味是因为它含有 __________。
3.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化学元素?
A. 氢
B. 水
C. 氧
D. 碳
(2)火焰是由以下哪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产生的?
A. 酸碱中和反应
B. 氧化反应
C. 还原反应
D. 没有化学反应
(3)氧化铁是一种怎样的化合物?
A. 固体
B. 液体
C. 气体
D. 都有可能
(4)下列哪种物质属于酸性物质?
A. 苹果汁
B. 醋
C. 白糖
D. 橙汁
(5)以下化学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的是?
A. 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B.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C. 氧和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 汞和硫反应生成硫化汞
4. 解答题:
(1)请写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反应的条件和产物。
(2)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定义,以及中和反应是如何发生的。
(3)请举例说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基础知识点和习题

化学基础考点一: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例外】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
2、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补充】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考点二:原子的结构:原子(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考点三:元素与同位素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四、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一一离子【例】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钠原子失去电子一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一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考点四:1、110多种,包括人造元素。
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在自然界含量极少,性质非常稳定)2、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氧气、金属铁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碳、水等。
2020八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五:走进化学世界

2020八年级化学重点知识强化训练——专题十五:走进化学世界【专题一:物质的变化】【例1】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强化训练】1.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
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下来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锥形瓶:“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D.浓硫酸:“我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质量怎么增加了”【专题二:物质的性质】【例2】(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变黑,生成了炭,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变化。
(2)下列情况只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只表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两种性质均体现的是。
(均填序号)①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可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②木炭可以燃烧,人们利用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取暖、做饭③水生动物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而生存④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可制成炊具【强化训练】1.下列物质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金属铜能导电C.纯净的氮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D.铁丝能在纯氧中剧烈燃烧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相匹配的是()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工业上可用作燃料B.氮气的化学性质定稳—工业上可用作焊接保护气C.白醋含有醋酸,显酸性—家庭中可用作除水垢D.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医疗上可用于“钡餐”造影【专题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例3】请根据提供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⑴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⑵加热时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填字母序号)⑶用加热的方法使氯化钠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时,应将氯化钠溶液放在(填仪器名称)中加热。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八单元课后练习题(含答案和概念)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自来水B. 空气C. 氧气D. 食盐水2. 下列气体中,具有可燃性的是()A. 氧气B. 氢气C. 二氧化碳D. 氮气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B. 用嘴直接闻气体气味C. 将剩余药品放回原瓶D. 在实验室内打闹4.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氯化钠B. 氧化铁C. 氧气D. 二氧化碳5. 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B. 化学变化一定有能量变化C. 化学变化一定有颜色变化D. 化学变化一定有气体6. 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B.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 电子带正电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7.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8. 下列关于化合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氢元素通常显+1价B. 氧元素通常显2价C.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D.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9.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物的质量关系B.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C.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条件必须写明D. 化学方程式中的↑和↓表示反应物和物的状态10. 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不变B.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C. 质量守恒定律不适用于物理变化D. 质量守恒定律是由拉瓦锡提出的二、判断题: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
()2.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3. 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
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A.提出假设B.进行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2、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C.矿石粉碎 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施用4、在 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5、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A.B.C.D.6、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气体是()A.N2B.CO2C.O2D.稀有气体7、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8、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9、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A.水分子 B.氢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10、一天一个苹果,医生远离我。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复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复习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碱式碳酸铜受热能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请你判断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3、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A. B. C. D.4、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A.滴管B.研钵C.药匙D.镊子5、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B.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D.新鲜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6、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A.密度B.可燃性C.溶解性D.能否与水反应7、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
在硒的一种化合物硒酸钠(Na2SeO4)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3 B.+6 C.+4 D.+78、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⑤9、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C. D.10、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11、“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必考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化学(下册)期末必考题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2、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可分离出氧气用于医疗急救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D.空气中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树根“变”根雕B.玉石“变”印章C.水果“变”果汁D.葡萄“变”美酒4、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作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是因为墨汁中的碳()A.具有可燃性 B.在常温下稳定 C.具有氧化性D.具有还原性5、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B.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C.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 D.硒元素在某些化合物中可显-2价6、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A.金aU B.锰Mn C.氦he D.银AG7、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是()A.量筒B.试管C.集气瓶D.锥形瓶8、如图所示,等体积的 A、B 两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以看到()A.B 瓶中有水流入 B.A 瓶中有水流C.A,B 瓶中均有水流入 D.A,B 瓶均无水流入9、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织布B.耕田C.生火D.灌溉10、下列碳单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用石墨制作干电池的电极 B.用碳素笔书写档案文件C.用活性炭做饮水机的净水剂 D.用铅笔芯粉末使生锈的锁头容易开启11、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A.酒精挥发B.海市蜃楼C.面包发霉D.制作雪雕12、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A.硫B.镁条C.铁丝D.木炭13、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 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A.6.8g B.9.6g C.8.8g D.4.4g1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丁一定是化合物D.x的值是715、生活中的自来水通常用氯气(Cl2)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H2O=X+HClO。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二单元复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化学第二单元复习题一、选择题1. 化学中最小的颗粒是()A. 原子 B. 分子 C. 离子 D. 电子2. 镁砂的化学式是()A. MgO B. MgCl2 C. MgCO3 D. MgSO43. 氨水的化学式是()A. NH3 B. NH4OH C. NH4Cl D.NH4NO34. 溶液A由KCl和水混合而成,溶液B由NaCl和水混合而成,A和B属于()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元素 D. 化合物5. 下列物质是元素的是()A. H2O B. HCl C. Hg D. H2SO46. 氯化铝的化学式是()A. AlCl B. AlCl2 C. AlCl3 D. Al2Cl37. 水的化学式是()A. H2O B. HCl C. H2SO4 D. HNO38. 下列物质中颜色混合后不可再分是()A. 混合物 B. 溶液 C. 缸 D. 气体9. 氯气的化学式是()A. Cl B. Cl2 C. Cl3 D. Cl410. 铁锈属于()A. 单质 B. 混合物 C. 矿物 D. 合金二、填空题1. 化学符号 Mg 表示()。
2. 元素 Mg 的原子序数为()。
3. 描写铜的化学式 Cu 表示()。
4. 化合物 KCl 含有 K 原子和()离子。
5. 元素 C,H,O 原子所组成的化合物为()。
6. 碳酸钙的化学式为()。
7. 水的化学名称是()。
8. 能导电的液体称为()。
9. 钠的化学符号为()。
10. 钡的原子序数为()。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请简述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 请解释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H2O, NaCl, CO2。
4. 请简要介绍氢气和氧气的性质。
5. 请简要介绍酸和碱的性质及其实验检验方法。
6. 请解释溶液的概念,并简述浓溶液、稀溶液和饱和溶液的特点。
四、解答题1. 根据你所了解的化学知识,请解释为什么矿泉水有酸性、中性和碱性的种类,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____________。
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____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_____或静止状态。
3、物理学上把物体的这种性质称为________,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__。
第二节、力的合成。
1、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的______。
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______。
2、同一直线上,方向______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方向跟着两个力的__________,即_________;
同一直线上,方向______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______,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___________,即__________。
第三节、力的平衡。
1、物理如果在两个的作用下,能_________或__________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__________。
这两个力就互称为________。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1、物理学中将________在物体表上的力叫做_______。
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________越明显。
3、在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受的压力与_________的比叫做______。
压
强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
第五节、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向________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______、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随________的增加,压强随之变大;
不同的液体,产生的压强_______________有关,在同一深度,__________,液体的__________。
2、密闭的液体,其传递压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____________。
这个规律被称为__________。
第六节、空气的“力量”。
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_____。
这种压强称为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_。
第七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气体在_______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_________。
液体在_______的地方压强较小,在流速小的地方_________。
第八节、认识浮力。
1、是液体还是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托力,物理学中把这个托力叫做______。
2、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______N,在水中的示数为F’=______N,G-F’=_______N。
3、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都有竖直向上的______。
第九节、阿基米德原理。
1、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__________不仅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还
与物体________液体的______有关,而浸没在液体中的________。
2、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____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______的大小。
这便是著名的___________。
第十节、物体的浮与沉。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浮沉主要取决于它所受到__________的大小;当浮力______时,物体上浮;
当浮力______时,物体下沉;
当浮力______是,物体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
第十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______。
动力:使杠杆_____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_____的力。
动力臂:从支点到_____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_____作用线的距离。
2、杠杆平衡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
第十二节、滑轮及其应用。
1、滑轮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小轮。
使用滑轮时,其轴________的滑轮叫做________。
2、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________动滑轮。
3、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________。
第十三节、做工了吗。
1、物理学中把力合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________,简称___。
2、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即___________。
3、功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
第十四节、做功的快慢。
1、在物理学中,把一段时间馁做的功与做功所用的__________的比叫做_______。
2、计算功率大小的公式可写为_________。
第十五节、机械效率。
1、拉力(或动力)所做的功,物理学中叫______。
2、重力和滑轮转动时的__________做功。
这部分功,对我们是无用的,但又不得不做,故称_______。
3、从总功中间去额外功,才是对我们有用的功,,物理学叫做______。
4、我们把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__________。
第十六节、合理利用机械能。
1、在物理学中,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______。
2、机械能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______相同时,质量越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越大。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_________。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