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绿化校园设计方案(精选10篇)

绿化校园设计方案(精选10篇)绿化校园设计方案篇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为学校既要树人,也要树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方可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
为了使我校不仅能够在学科建设中走在学校的前沿,而且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中也能达到一流的、高档次的园林式校园,特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本规划以改善校园生态环境与校园的对外形象为出发点,以绿化美化为主要手段,将校园建设成为一个集文化、生态、景观、休息、娱乐为一体的绿化空间,创造自然景观,使天、地、人、自然万物相辅相成,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至美的境界,体现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幽雅的园林式校园环境氛围。
二、规划的具体工程项目:1、为了能体现我校的悠久历史,以全新的面貌迎接50周年校庆,校门内东西两边改造为维经诗苑。
2、主楼前的花坛,缺乏层次感,色彩也比较单调,拟增加造型树,增加花色、品种,体现校园的绚丽多彩,给人以美感。
3、周围的绿化带,要设计成组群花坛,布置艳丽多姿的露地草花,还可选用多年生宿根草本和球根植物,这样既可以节省绿化管护费,而且一年四季可以观赏。
4、增加孤植树与造型树(雪松、花灌木、金丝垂柳)。
5、绿化主要以草坪、花灌木、雕塑、建筑小品为主,栽植常青树与花灌木,以大面积缀花草坪为基调,几条曲径(用鹅卵石、山石、彩板砖铺成)分割成几个部分,配以山石,在上面布满藤蔓植物凌霄,使得操场充满生机,丛植不同花色、花期、观果、观叶的花灌木,构建绚丽多彩、轻松、活泼的绿化环境,周围略点缀几珠乔木或常青树,做到立体与平面感统一协调。
6、现需绿化面积较大,宜设计成学生休息、娱乐活动的场所,拟增加凉亭、雕塑、园林小品。
7、有的地方不存在遮挡光线的问题,可以考虑种植杨树林或经济林:银杏林、香樟林,这样既可以节约绿化管护费,又可以增加校园的园林氛围,改善校园生态环境。
矩形校园绿地设计方案

矩形校园绿地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如下:
1. 设计理念
- 融合自然与人文,打造宜人绿地环境
- 强调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 空间规划
- 主要分为中央草坪、休闲区和景观区
- 中央草坪作为活动和集会场所,设有舞台和露天座椅
- 休闲区设有凉亭、休息长椅,为学生提供放松的空间
- 景观区通过树木、花坛和水景打造出美丽的景观效果
3. 设施设置
- 中央草坪配有户外音响系统和投影仪,可用于举办各类活动和演讲
- 休闲区设置有自助餐厅和咖啡馆,方便学生就餐和聚会 - 景观区设有瑜伽区和健身器材,为学生提供锻炼和休闲的选择
4. 植被选择
- 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的植物,如乔木、灌木和草坪植被
- 引入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如玫瑰、向日葵和郁金香
- 保留现有树木,增加绿地的生态氛围
5. 照明设计
- 中央草坪和景观区设置夜间照明设施,增加绿地的安全性
和美观性
- 选择节能型LED照明,减少能源消耗
6. 环保措施
- 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浇灌绿化
- 提供可回收垃圾桶和垃圾分类指导,鼓励学生参与环保行动
- 选择天然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7. 管理与维护
- 设立绿地管理部门,负责定期修剪植被、清理垃圾和维护设施
- 开展绿化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绿地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 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共同维护整个绿地环境。
高校教学区绿地设计方案

一、设计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教学区作为高校的核心区域,其环境品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质量。
本方案旨在为高校教学区打造一个生态、美观、舒适的绿地环境,提升校园整体形象。
二、设计原则1. 生态优先:以生态环保为前提,充分利用本土植物资源,构建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
2. 美观实用:注重景观视觉效果,同时满足师生休闲、交流等功能需求。
3. 灵活布局:根据教学区地形、地貌和功能分区,合理规划绿地布局。
4. 持续发展:注重绿地维护管理,确保绿地长期稳定发展。
三、设计方案1. 绿地布局(1)中心绿地:位于教学区核心区域,面积约为5000平方米。
以大型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为主体,形成生态景观带,为师生提供休闲、交流的场所。
(2)庭院绿地: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建筑周围设置庭院绿地,面积为每栋建筑约1000平方米。
庭院绿地以小型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为主,营造安静、舒适的学术氛围。
(3)道路绿地:在教学区道路两侧设置道路绿地,面积为每侧约200平方米。
道路绿地以低矮灌木、地被植物为主,形成连续的景观带,美化校园环境。
2. 植物配置(1)乔木:以乡土树种为主,如银杏、白皮松、国槐等,营造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
(2)灌木:选择耐寒、耐旱、耐修剪的灌木,如紫叶李、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丰富绿地层次。
(3)地被植物:选择适应性强的地被植物,如麦冬、草皮等,保证绿地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3. 景观设施(1)座椅:在中心绿地、庭院绿地等区域设置休闲座椅,方便师生休息、交流。
(2)步道:采用环保材料铺设步道,引导师生在绿地内漫步、观赏。
(3)景观小品:设置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景观小品,如雕塑、喷泉等,提升绿地艺术氛围。
四、绿地维护管理1. 制定科学的绿地养护计划,确保绿地内植物生长良好。
2. 加强病虫害防治,确保绿地生态平衡。
3. 定期修剪、整形,保持绿地美观。
4. 加强绿化宣传,提高师生环保意识。
校园的绿化规划方案范本(3篇)

校园的绿化规划方案范本为提高绿地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改善生态环境,创建园林式学校为目标,进一步绿化、优化、美化学校育人环境,全面提高校园绿化建设与管理的总体水平,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校园绿化工作的规划:一、指导思想本着学校美化、绿化与学校建设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学校精细化管理相结合,与教育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来落实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努力构建绿色优美的学校生态环境、和谐舒适的育人环境。
二、规划原则我校在绿化、美化工作上要整体规划,向景区化、园林化发展,突出本校特色,按本校校园地形地貌来开展工作,突出学校文化教育氛围,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的品味和质量,做到整体性、艺术性、层次性的___统一,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逐步形成充满生机的校园个性。
力争使校园达到绿化、美化、香化,把校园建设成绿草成荫、花香四溢的乐园。
三、规划内容1.将部分空地平整,绿化成草坪;2.在教学楼前面绿地内补栽植一些花草树苗;3.对校园绿化带重新进行规划与设计;4.在相关教学楼前、后两侧的绿化带内栽植一些四季常青的苗木;5.对中心路两侧绿化带重新规划。
四、具体措施⒈根据学校整体格局,认真制定学校校园绿化美化的长远规划。
绿化美化是校园建设的蓝图,应包括绿化美化的平面布局、树木花草配置、花坛的设置和安排、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配置等。
2.根据我校情况,学校特成立专门的校园绿化美化领导小组:组长:王伟副组长:邓磊成员:杨成森孙忠翠贾传海孙京平杨宝华韩玉奎孙中领王新国孙栗张芹3.根据规划,按不同绿化区域的条件、类型、作用以及植物不同生长习性,因时制宜地种植各种花草、竹林、树木,搞好校园花木的有机配植。
4.树木配植要做到五结合:⑴落叶树与常青树相结合,以常青树为主。
⑵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以乔木为主。
⑶观赏树与经济树相结合,以观赏树为主。
⑷木本与草本相结合,以木本为主。
⑸点、线、面相结合,以点、线搭配植物为主。
5.花草种植要做到配植合理,还要做到四季常青,四季花香。
校园绿地规划(最终版)

1.乔木
乔木是园林绿化的骨架,具有良好的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美化环境的作用。 环境绿化以落叶乔木为主,搭配常绿乔木,按照地域的不同,体现当地植物的景观特 色。
本方案选用树种Βιβλιοθήκη 垂柳含笑榕树
植物配置说明
天竺桂
香樟
雪松
银杏
悬铃木
植物配置说明
2.灌木
灌木以开花、抗旱、耐性强的乡土植物为主。主要选择有蔷薇科植物,搭配当地特有 的抗旱绿化植物,也可适当选用经过多年驯化耐寒耐旱,适应力强的引种植物,创造丰富 的季相变化。
矮牵牛
麦秆菊
三色堇
紫罗兰
5、草坪
结缕草
狗牙根草
小品设计
可设置一些体现民族特色,突出简约风格,崇尚自然的园林小品。
校园绿地规划设计
一、现状分析 二、图纸说明 三、植物配置说明
(一)现状分析
现状图分析(一)
绿化带
现状图分析(二)
七、八栋之间
现状图分析(三)
七栋门前
设计说明
二、 设计理念
绿色文化校园 体现大方,活泼原则
(二)图纸说明
现状图
(三)植物配置说明
乔木、灌木、绿篱、花卉、草坪
植物配置说明
本方案选用树种
千层金
紫薇
植物配置说明
栀子
火棘
植物配置说明
3.绿篱
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 的种植形式,称为绿篱、植篱、生篱。 绿篱有减弱噪声,美化环境,围定场地,划分空间,屏障或引导视线于景物 焦点作用 。
本方案选用树种
植物配置说明
植物配置说明
4、花卉
一公顷校园绿地设计标准

一公顷校园绿地设计标准一公顷的校园绿地是学校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学校环境美化和生态保护的重要载体。
因此,对一公顷校园绿地的设计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在设计一公顷校园绿地时,需要考虑到学校的整体规划、生态环境和学生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标准,以确保绿地的功能和美观性。
首先,在一公顷校园绿地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绿地的功能性。
绿地不仅是学校环境中的装饰品,更是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休闲娱乐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因此,设计中需要合理规划运动场地、休闲区域和学习空间,以满足学生们的不同需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绿地的生态功能,合理布置植被和水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提高学校的生态环境质量。
其次,在一公顷校园绿地的设计中,需要注重美观性。
绿地作为学校环境中的重要景观,其美观性直接影响到学校环境的整体形象。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注重景观规划和植物配置,打造出美丽、整洁、有序的绿地景观。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季节变化和植物的生长特点,合理选择植物种类,确保绿地四季常绿,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此外,在一公顷校园绿地的设计中,需要注重互动性。
绿地不仅是供学生们活动的场所,更是学校师生互动的重要空间。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绿地与教学区、宿舍区的连接,打造出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便利的互动空间,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最后,在一公顷校园绿地的设计中,需要注重可持续性。
绿地的设计不仅要满足当前的需求,更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
因此,在设计中需要注重绿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合理规划绿地的使用功能和维护模式,确保绿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一公顷校园绿地的设计标准需要考虑到功能性、美观性、互动性和可持续性,以满足学校环境美化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打造出功能齐全、美观整洁、互动便捷、可持续发展的一公顷校园绿地,为学校师生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绿化工程设计方案范本

学校绿化工程设计方案范本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中的绿化成为了一种迫切需要。
而学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场所,不仅需要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需要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
因此,对学校绿化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项目概况学校绿化工程主要包括校园内植被的种植和配置,园林景观的设计,以及相关硬件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本项目涉及的范围包括校园内的开放空地、道路绿地、花园景观等。
三、设计目标1. 营造美观宜人的校园环境,提高学校整体形象和品位;2. 提供一个合理的绿地空间,为师生提供休闲和活动的场所;3. 提高校园环境的舒适度,增强学习和工作的幸福感;4. 保护校园生态环境,提高校园的生态价值。
四、设计原则1. 科学合理:遵循自然规律,根据植物生长的需要和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设计;2. 整体规划:根据学校整体规划,将绿地空间和建筑空间有机结合,形成统一的校园景观;3. 多样性:在植被种植和景观设计上,注重多样性和创新性,给师生创造一个多彩多姿的校园环境;4. 可持续性:考虑植物的生长周期和维护管理成本,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
五、设计内容1. 植被配置:根据校园区域的不同功能和要求,设计种植不同类型的植被,包括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等;2. 园林景观:根据校园的特点和文化底蕴,设计主题花园、水景、雕塑等景观,营造校园的艺术氛围;3. 硬件设施:规划和建设相关硬件设施,包括人行道、凉亭、休息椅等,提供师生休闲和活动的场所;4. 环境照明:设计和配置环境照明设施,提高夜间校园的照明亮度和安全性。
六、设计步骤1. 踏勘勘测:对学校校园进行勘测,了解校园地形、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相关信息;2. 规划设计:制定学校绿化工程的总体规划,确定植被配置和景观设计的方案;3. 方案优化:根据社会反馈和相关政策要求,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4. 施工实施: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绿化工程的实施和建设;5. 验收评估:对绿化工程的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估,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学校总平、绿地施工设计方案

学校总平、绿地施工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为了提升学校的整体环境,改善校园绿地,增加学生的活动场所,特制定本施工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1. 实现学校总平的目标,使地面平整、平坦,并考虑排水系统的合理布置。
2. 优化校园绿地设计,增加绿化面积,在合适的位置设置花坛和草坪,提供休闲和活动的场所。
3. 考虑学校日常使用和维护的便利性,合理规划路径和通道,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三、施工内容1. 地面平整:对校园内的杂草和不平地进行清理,并进行整平处理,确保地面平坦。
2. 校园绿化:在适当位置设置花坛和草坪,增加绿地面积。
3. 排水系统:根据地形和地面要求,合理设计排水通道,确保雨水的及时排除。
4. 路径和通道:根据学校的布局规划,设计合理的路径和通道,方便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日常行走。
四、施工流程1. 施工前准备:清理杂草、拆除不需要的设施、设计施工方案。
2. 地面平整施工:清理地面、进行整平处理,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3. 绿地设置施工:根据设计方案,设置花坛和草坪。
4. 排水系统施工:合理布置排水通道。
5. 路径和通道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路径和通道的布置。
6. 施工验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方案要求。
五、安全保障1.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 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3. 定期进行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并及时整改发现的安全隐患。
六、预算和资源1. 制定详细的施工预算,包括人力、材料和设备等方面的费用。
2.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确保施工的高效进行。
七、项目验收1. 完成施工后,进行项目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方案要求。
2. 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及时进行整改或修复。
以上就是学校总平、绿地施工设计方案的内容,为了提高校园环境质量和丰富学生的活动场所,我们将根据该方案进行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绿化设计
1.前庭
前庭即大门至教学主楼间的广阔空间。学校大 门的绿化要与大门建筑形式相协调。要多使用 常绿花灌木,形成开朗而活泼的门景,大门两 侧的花墙,可用不带刺的藤本花本进行配置, 在学校四周的围墙近处,应选用常绿乔灌木进 行带状自然布置,以快长树、常绿树为主,形 成绿色的带状围墙,减少风砂对学校的袭击和 外围噪声的干扰。大门外面的绿化应与街景一 致,但又要有学校的特色。大门内可设小型广 场,铺设草坪,点缀花坛。雕像、喷泉,在主 要道路两侧种植高大挺拔的庭荫树,适当种植 绿篱、花灌木,以便形成宽阔的绿荫大道。
3.后院
为了满足学生们课外复习、朗读语文、外 语的需要,应在中庭、后院或教室外围空 气较好的某些局部设置室外读书小空间, 根据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地布置,三面可用 常绿灌木相围,以落叶大乔木遮阴,以兔 相互干扰,供同学坐歇。其地面应以草坪 铺装,其中设置桌、椅、凳,有条件的大 专院校,可以在教学区近内多设几个小游 园,设置一些亭、台。阁,以供学生们室 外阅读外语和复习功课。
1.功能分区,根据校园内各建筑分布和绿地 大小等情况,确定功能分区。
2.景观规划,根据校园总体布局、功能分区 和各绿地的位置、功能、大小等,明确景观规划 的设计理念、总体构思和各场地的总体布局等。
3.植物规划,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植被类型, 确定绿化的基调树种、骨干树种、景观树种的规 划。
四、局部详细设计阶段 根据确定后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对各 绿地局部进行详细设计。局部详细设计 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自然环境的调查。 2.社会环境的调查。 3.设计条件或绿地现状的调查。 二、编制设计任务书阶段
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结合甲方的设计
要求,编制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明确以下 几点:
1.明确绿地规划设计的目标。 2.确定绿地规划设计的内容。 3.提出绿地规划设计的原则。
三、总体规划设计阶段
根据任务书中明确的规划设计目标、内容、原则 等具体要求,着手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主要有以 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后院
后院
后院
后院
3.后院
自然科学园地如花圃、苗圃、气象观测站 、温室动物饲养场等的绿化,要根据教学 活动的需要进行配置,在近处要有适当的 水源,如池塘、小河等,便于浇灌和排水 ,并自然布置花灌木,周围也可使用矮小 的花栅栏或小灌木绿篱。特别是农林、生 物等大专院校,还可以结合专业需要建立 树园、果园、动物园,以及园林形式布置 ,有利于专业教学。科研及师生们课余休 息、散步、游览。
前庭
前庭
前庭
前庭
2.中庭
中庭包括教学楼与教学楼之间、教学楼与 宿舍楼之间的空间场地。教学楼大门前可 以对称布置常绿树或花灌木。中庭绿化要 保证教室内的采光,还要隔离教室之间的 互相干扰,创造幽静的学习环境。教室外 围可适当铺装游戏活动场地和设施,供学 生课间休息活动。植物配置要与建筑协调 一致,靠近墙基可种些不高的花灌木,高 度不应超过窗口,常绿乔木可以布置在两 个窗户之间的墙前,但要远离建筑5m以上 ,在教室东西两侧可以种植大乔木,以防 东西日晒,教室北面要注意选择耐阴花木 进行布置。
行政办公区的绿化
学校入口的绿化
学校入口的绿化
学校入口的绿化
学校入口的绿化
学校校入口及行政办公区的绿化
办公楼前的绿地设计应注意对建筑的衬托,建筑 人口两边用常绿或观赏性好的落叶树木对植,其 余可在墙面所对之处间植常绿及开花树木,楼的 转角处可种植自然树丛,以软化建筑的硬线条, 更好地衬托建筑。如果学校人口区比较宽敞,可 以在人口主要轴线位置上设罩大花坛、喷水池、 树坛、有主题的雕像或雕像群等设施。主楼两侧 的绿化地段,可以作为休息绿地,内设一些休息 性设施及活动的小场地。另外,办公楼人口处的 广场空间一定要大一些,满足临时停车及使用上 的需要。
1.各功能区绿地规划设计。 2.植物种植设计。
3
相关知识
学校绿化的主要目的是为师生们创造一个防暑、 防寒、防风、防尘、防噪、安静的学习环境和具 有美丽的花坛、花架、花池、草坪、乔灌木等复 层绿化的休息活动场所。
(一)规划
学校的绿化与其用地规划是密切相关的,应 统一规划,全面设计。就幼儿园、小学、中 学来说,绿化面积应占全校总用地的50%- 70%,才能真正发挥绿化效益。在树种选择 上,要注意选择那些适于本地气候和本校土 壤环境的高大挺拔、生长健壮、树龄长、观 赏价值较高、病虫害少、易管理的乔灌木。 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以1:1为宜。不宜种 植有刺激性气味、分泌毒液和带刺的植物。
中庭
中庭
3.后院
学校后院一般面积较大,体育活动、园艺场、 科学实验园地等多布置在这里。特别是运动场 四周的绿化,要根据地形情况种植数行常绿和 落叶乔灌木混交林带,运动场与教室、宿舍之 间应有宽15m以上的常绿与落叶乔木混交林带 。大专院校运动场,离教室、图书馆应有50m 以上的绿色林带。当然林中还可以适当设置单 双杠等体操活动器具,以防来自运动场上的噪 声,并隔离视线,不影响教室内的教学和宿舍 同学的休息。为了运动员夏季遮阴需要,可在 运动场四周局部栽种落叶大乔木,在西北面可 设置常绿树墙,以阻挡冬季寒风袭击。
4、大专院校的绿化
大专院校校园面积较大,校园内一般分为 行政办公区、教学区和生活区。由于每个 部分的功能不同,因此对绿化的要求也不 同,绿化形式也相应有所变化。
(1)学校入口及行政办公区的绿化
学校人口区是学校的门户和标志,在布局 上往往与行政办公楼共同组成。该区绿化 应以装饰性为主,布局多采用规则而开朗 的手法,以突出校园的宁静、美丽、庄重 、大方的高等学府气氛。如主楼前主路两 侧的绿地均以草坪为底色,其上边角或适 当位置点缀观赏性强的常绿植物及开花灌 木、色叶植物、花卉,周围可用矮绿篱或 矮栏杆镶边,起一定的围护作用。主路两 侧可各植一排行道树为道路遮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