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九年级下册《绿袖子》教案3

合集下载

绿袖子教案

绿袖子教案

绿袖子教案绿袖子是一首英文歌曲,以下是关于该歌曲的教案:课题:绿袖子(The Green Sleeves)目标:1. 学会唱英文歌曲《绿袖子》。

2. 了解歌曲的背景和含义。

教学内容:1. 听歌练发音。

2. 学习歌曲的歌词。

3. 学习歌曲相关的文化知识。

4. 听歌练习歌曲。

教学准备:1. 电脑或音箱。

2. PPT或歌词卡片。

教学步骤:1. 引入歌曲: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含义,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

2. 音乐欣赏:播放歌曲,让学生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听歌练发音:教师放慢歌曲的节奏,让学生跟随发音。

重点教授单词和发音不熟悉的部分。

4. 学习歌曲的歌词:通过PPT或卡片展示歌词,教师慢慢带领学生跟着唱。

可以使用分段教学的方式,先教唱第一段,然后逐渐加入后面的歌词。

绿袖子的歌词如下:Alas, my love, you do me wrongTo cast me off discourteouslyFor I have loved you well and longDelighting in your companyGreensleeves was all my joyGreensleeves was my delightGreensleeves was my heart of goldAnd who but my lady Greensleeves5. 学习文化知识:简单介绍绿袖子在英国文化中的重要性和流行程度,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6. 听歌练习:让学生跟着整首歌曲唱,教师可以逐句唱,学生跟读。

练习几遍,直至学生能够熟练唱整首歌曲。

拓展活动:1. 分角色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一位学生扮演歌曲中的角色,其他成员跟唱歌曲,完成表演。

2. 创作新歌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编写属于自己的绿袖子歌词。

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语言或文化元素进行创作。

3. 了解其他版本:让学生搜索并了解其他版本的绿袖子,比较不同版本的音乐风格和词曲编排,进行讨论。

《绿袖子》教案3

《绿袖子》教案3

《绿袖子》教案3《绿袖子》教案一、授课课题: 《绿袖子》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音乐的要素、特点,音乐欣赏的分类及音乐的代言人等基本音乐欣赏知识 (2)欣赏音乐片段:外国交响乐《绿袖子》(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三)思想目标:通过曲目的欣赏,培养学生从知觉感受、情感共鸣至理智审美的审美实践过程,获得美的愉悦和美的享受三、学生分析:学生接触的大多是流行歌曲,也很喜爱,但对音乐世界的整体格局、类别知识贫乏,但有兴趣了解。

四、教学重点:(1)了解和音乐赏析相关的音乐欣赏要素 (2)粗略感受音乐欣赏的整体风格五、教学难点:学生对西洋乐队编制相关知识的了解六、解决方案讲解时结合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七、教学过程:知识介绍1( 了解音乐的要素:旋律、节拍、速度、音色、和声等2.理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是聆听、感受与审美的审美实践活动3(掌握音乐欣赏的分类:中外音乐声乐器乐4(认识与音乐活动相关的人:作曲家乐队与指挥演员等5(让学生回忆接触过的零散的音乐要素并说明,来共同归纳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6(图片展示讲解大型西洋管弦乐团、中国民族广播乐团排列和编制作品欣赏1(聆听外国器乐作品《绿袖子》片段2(让学生随音乐自由划出强拍动作,感受音乐热烈的气氛,说一说听到的乐器声音有哪些,教师结合多媒体简介作品内容、风格3(聆听声乐作品,小声哼唱,教师教师结合多媒体简介作品内容、风格 4(学生演唱《绿袖子》拓展1( 讨论:如果把本单元的音乐作品用于不同活动场合的背景音乐,你怎么安排, 2( 说一说你喜爱的中国声乐作品3( 创设庆典、开场、酒店等场景,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主题音乐 4( 让学生带喜欢的声乐作品(包括流行歌曲、组合)到课堂上和大家分享。

唱歌《绿袖子》

唱歌《绿袖子》

第三单元西乐撷英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1.唱歌《绿袖子》。

2.拓展欣赏《绿袖子幻想曲》。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a旋律小调,学会用暗淡、忧伤的情绪演唱歌曲《绿袖子》,表现纯朴、伤感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1)使用柯尔文手势培养内心听觉,唱准变化音。

(2)在活动中体验三拍子的韵律感。

(3)采用比较法、视唱法欣赏管弦乐曲《绿袖幻想曲》。

3.知识与技能。

(1)能用有气息支托的声音演唱歌曲。

(2)把握变化音的音准,找到3拍子的韵律感。

三、教学重难点:音准及旋律的把握四、教学过程(一)体验四三拍韵律1.教师哼唱《绿袖子》,随乐拍手划旋律线,学生观察老师动作找规律。

2.再次哼唱《绿袖子》,学生按四三拍子的强弱规律随乐拍手划线。

(二)学唱歌曲《绿袖子》1.视唱歌曲乐谱。

(1)出示a旋律小调音阶。

(教师范唱音阶,提示#4的唱名发音:fei(飞),#5的唱名发音:c)(2)教师做柯尔文手势唱音阶,学生跟着老师做手势默唱。

(学生独立做柯尔文手势唱音阶。

)(3)教师范唱歌曲《绿袖子》乐谱,设问:歌曲的基本情绪是什么?(4)学生听《绿袖子》音乐,拍手划旋律线,体验歌曲基本情绪。

(5)教师:歌曲是由几个乐句组成?情绪是否一成不变?(6)学生再次聆听,回答问题。

(7)学生聆听教师视唱乐谱,将乐谱中出现的变化音标记出来。

(8)学生随钢琴视唱旋律。

(9)教师提示弱起小节的进入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附点四分节奏和三拍子的韵律感。

(10)学生完整视唱歌谱。

(三)拓展欣赏《绿袖幻想曲》1.介绍作品。

教师:英国沃恩·威廉斯将在世界广泛流传的英国民歌《绿袖子》改编成管弦乐,用于歌剧《热恋中的约翰先生》的第三幕中的主题之一。

我们一起去听听吧!2.全曲欣赏。

3.教师引导学生从速度、演奏乐器、旋律发展等方面去了解作品《绿袖幻想曲》4.出示由另一首英国民歌《可爱的约翰》改编成的B主题谱例,学生用竖笛视奏。

唱歌 绿袖子-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 绿袖子-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歌绿袖子-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绿袖子这首歌曲的历史背景和音乐特点;
2.能够正确演唱绿袖子这首歌曲,并感受其中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绿袖子歌曲的情感表达;
2.正确把握绿袖子歌曲的节奏、音高等音乐要素;
3.提高唱歌表现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A. 绿袖子歌曲的介绍
1.绿袖子是中国著名的古曲之一,源自于古英国民谣《绿袖子的故事》;
2.该曲充满着浪漫、爱情、离别的情感,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简洁易记。

B. 歌曲教学及演唱练习
1.老师先为学生演唱几遍绿袖子歌曲,并逐字逐句地分析歌词中的意思;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把握歌曲的节奏和各个音高,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所传达的情感;
3.带领学生一起练习歌曲,逐渐理解和掌握歌曲的情感和音乐要素;
4.分别安排小组演唱,提高学生的唱歌表现能力。

C. 唱歌评价及总结
1.教师可对学生进行现场评价,评价唱歌效果,还可对唱歌的发音、节奏、韵律等方面进行点评和指导;
2.总结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再次了解本堂课所教的知识点,以便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后记
唱歌是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唱歌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素养。

本次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学习了绿袖子这一著名的中外合作的经典歌曲,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解和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并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各个音高,最后分组进行正式演唱,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唱歌表现能力。

绿袖子教案

绿袖子教案

绿袖子教案《绿袖子》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在经历了一次意外之后,找不到自己的绿袖子扣子,并因为这个小事而对家中的一切产生了疑问,最终对自己的生活作出了重大改变的故事。

这个教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深入思考其中的主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对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预习导入(10分钟)1. 师生自我介绍,并简述本课的主题和目标。

2. 让学生简要了解《绿袖子》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并分享一些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小说《绿袖子》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先独立阅读并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并分享阅读的体会、故事的情节以及可能存在的隐含含义。

三、教学讲解(20分钟)1. 对故事的背景进行简单介绍,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家的创作动机。

2. 解读故事的主题和情节:主要讲解故事中主人公的经历以及他对自己生活的怀疑和改变。

3. 分析故事中的一些象征和隐喻的意义:如绿袖子象征主人公的安逸生活,失去绿袖子扣子象征他对生活的疑问。

四、反思与探索(15分钟)1. 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问题:主人公在故事中经历了什么?他为什么对生活感到不满意?他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2. 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怀疑?我们又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强调主要观点和发现。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3. 提醒学生关于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要求学生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并在下节课开始前交给教师。

2.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和讨论,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绿袖子》这个经典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隐含意义,并通过深入思考对其中的主题作出自己的理解和解读。

初中绿袖子教案

初中绿袖子教案

初中绿袖子教案教案标题:初中绿袖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能正确运用绿袖子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背景、作者、主题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演讲等形式,展示对绿袖子的理解和个人观点。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绿袖子的主题和故事情节。

2. 掌握绿袖子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的生平。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绿袖子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作品的主题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解读绿袖子的主题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3. 阅读与讨论(20分钟)分发绿袖子的文本材料,让学生阅读并理解文本内容。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读。

4. 欣赏与评价(15分钟)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对绿袖子的理解和个人观点,可以通过口头演讲、写作等形式进行。

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促进学生的思维交流和思考深度。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绿袖子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和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拓展他们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四、教学资源:1. 绿袖子的文本材料2. PPT或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3. 学生笔记本和纸张五、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时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达能力。

2. 学生的口头演讲和写作作业的评分。

3.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其他与绿袖子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比较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展览或文学活动,深化对绿袖子及相关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3.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尝试写一篇与绿袖子相关的短文或故事,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初中绿袖子教案的一个简要示例,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唱歌《绿袖子》教案-贵州省施秉县第三中学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唱歌《绿袖子》教案-贵州省施秉县第三中学人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演唱中的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演唱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歌曲《绿袖子》相关的英国传统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英国传统音乐的演变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审美感知与表现:通过演唱和欣赏《绿袖子》,学生能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对音乐美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提升音乐素养。
3.创新思维与实践:在演唱《绿袖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音乐创作和表演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合作交流与沟通: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演唱过程中,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情感升华:
结合歌曲《绿袖子》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文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歌曲《绿袖子》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歌曲《绿袖子》的内容,强调歌曲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如音高、节奏、音色等,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学生在八年级音乐课程中学习了外国音乐的基本形式,包括民歌、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等。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绿袖子》这首歌曲的风格和特点。
3.学生在之前的音乐课程中学习了基本的演唱技巧,如呼吸、发声、咬字等,这些技巧对于演唱《绿袖子》这首歌曲是必要的。
4.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质量、完成的时间等。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是否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作业的质量是否达到要求。

音乐教案 绿袖子

音乐教案 绿袖子

音乐教案绿袖子教案标题:音乐教案-绿袖子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音乐作品《绿袖子》的背景和历史;2. 学习和演奏《绿袖子》的简单乐谱;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材准备:1. 音乐作品《绿袖子》的音频或视频;2. 《绿袖子》的简单乐谱;3.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4.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绿袖子》的背景和历史,包括作曲家、创作背景等。

2. 播放《绿袖子》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主体:3. 分发《绿袖子》的简单乐谱给学生,并解释乐谱中的音符和节奏。

4. 请学生跟随乐谱,尝试演奏《绿袖子》的简单乐曲。

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和乐器掌握情况,选择合适的乐谱难度。

5.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演奏《绿袖子》的乐曲。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合作完成演奏。

6.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巩固:7.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演奏成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8. 可以组织一个小型音乐会或班级表演,让学生有机会展示他们的演奏技巧。

拓展:9.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乐器演奏《绿袖子》,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形式。

10. 探索其他与《绿袖子》风格相近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扩展音乐知识和欣赏范围。

评估:11. 观察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12. 可以组织一次简单的小测验,考察学生对《绿袖子》的了解和乐谱的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1. 如果学生对音乐创作感兴趣,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以《绿袖子》为灵感。

2. 可以组织一次音乐欣赏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喜欢的音乐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注意事项: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音乐水平,适当调整教案的难度和内容。

2. 确保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乐器使用安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积极活跃的音乐学习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袖子》教案
一、授课课题:《绿袖子》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音乐的要素、特点,音乐欣赏的分类及音乐的代言人等基本音乐欣赏知识
(2)欣赏音乐片段:外国交响乐《绿袖子》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三)思想目标:通过曲目的欣赏,培养学生从知觉感受、情感共鸣至理智审美的审美实践过程,获得美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三、学生分析:
学生接触的大多是流行歌曲,也很喜爱,但对音乐世界的整体格局、类别知识贫乏,但有兴趣了解。

四、教学重点:
(1)了解和音乐赏析相关的音乐欣赏要素(2)粗略感受音乐欣赏的整体风格
五、教学难点:
学生对西洋乐队编制相关知识的了解
六、解决方案
讲解时结合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
七、教学过程:
知识介绍
1.了解音乐的要素:旋律、节拍、速度、音色、和声等
2.理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是聆听、感受与审美的审美实践活动3.掌握音乐欣赏的分类:中外音乐声乐器乐
4.认识与音乐活动相关的人:作曲家乐队与指挥演员等
5.让学生回忆接触过的零散的音乐要素并说明,来共同归纳音乐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6.图片展示讲解大型西洋管弦乐团、中国民族广播乐团排列和编制
作品欣赏
1.聆听外国器乐作品《绿袖子》片段
2.让学生随音乐自由划出强拍动作,感受音乐热烈的气氛,说一说听到的乐器声音有哪些,
教师结合多媒体简介作品内容、风格
3.聆听声乐作品,小声哼唱,教师教师结合多媒体简介作品内容、风格
4.学生演唱《绿袖子》
拓展
1.讨论:如果把本单元的音乐作品用于不同活动场合的背景音乐,你怎么安排?2.说一说你喜爱的中国声乐作品
3.创设庆典、开场、酒店等场景,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主题音乐
4.让学生带喜欢的声乐作品(包括流行歌曲、组合)到课堂上和大家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