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教案

合集下载

古代中国的城市防御与军事布防

古代中国的城市防御与军事布防

古代中国的城市防御与军事布防古代中国的城市防御与军事布防,是一项充满智慧和策略的任务。

城市的防御意味着保护人民和城市的安全,布防是为了增强军事力量和应对敌人的入侵。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组织,古代中国的城市能够有效地抵御外敌的进攻。

一、城市布局与城墙防御1. 城市的布局和规划是城市防御的第一步。

在古代,城市规划包括选择地理位置和确定城市的大小和形状。

地理环境是城市布防的基础,因为它决定了城市的易守与难攻。

城市通常建在战略位置,如山尖、岛屿或河流附近。

这样的地理位置可以为城市的防御提供有利条件。

2. 城墙是古代城市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墙的建设是保护城市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

城墙通常由土坯、石头、砖石等材料构建,高大厚实,以抵挡攻击。

城墙上设有城门和瞭望台,方便守军观察敌情和投射攻击。

城墙的结构和护城河的设计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以提高防御力。

二、军事设施与防御工事1. 军事设施是城市防御的关键部分。

军事设施包括箭楼、城楼、城门和堡垒等。

箭楼是建在城墙上的高塔,守军可以通过箭楼射箭攻击敌人。

城楼通常是城市的最高建筑,也是守军观察敌情和指挥作战的重要场所。

城门是进入和离开城市的主要通道,有时还设有陷阱和陷井来制止敌人的进攻。

堡垒是城市的后备力量,作为最后的防线,用来抵御敌人的长时间围攻。

2. 防御工事是城市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

防御工事包括城墙、护城河、壕沟和障碍物等。

护城河是围绕城市建设的深沟,是为了增加城墙的防御力和难度。

城墙上的壕沟可以防止敌人靠近城墙,阻碍攻击的进行。

障碍物是在城墙前设置的物体,如石块、木桩等,旨在阻挡敌人的前进。

这些防御工事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的安全,使敌人无法轻易攻破。

三、军事指挥与战略布局1. 军事指挥是城市防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军事指挥包括指挥官的任命和军队的部署。

指挥官需要具备智勇双全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不同的战况。

军队的部署则考虑到地理环境和预测敌人的行动,合理选择兵力和武器分布,以达到最佳的防御效果。

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

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

3、嘉峪关

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 ,有“河西第一隘口”之誉,始建于明洪武五年
(1372年)。
3、嘉峪关

关城平面呈梯形,西城墙外侧又加筑了一道厚墙
,使防御更加坚固。南北城墙外侧有低矮土墙与 其平行,构成罗城。关城有东西二门,上面均有
城楼。东西二门外建有瓮城。关城四隅有角楼, 高两层,形如碉堡。
汉长城

汉长城东起辽东,西迄莆昌海(亦名盐
泽,即今罗布泊),长 10000 公里,是 汉武帝在三次征服匈奴的基础上修筑而 成的,规模最大,不仅抵御了匈奴南下 ,而且保护了通往西域的陆上交通 ——
丝绸之路。
明长城

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
曾多次修筑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 鸭绿江,全长7000公里以上。在长城 沿线保存了许多雄关隘口。1987年长 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华表,也称恒表或表,是柱形的标识性建筑物。 狮、麒麟,在装饰方面狮子的重要性和数量上仅次 于龙,按中国的传统,成对石狮为左雄右雌;爪下 为球,象征着统一环宇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爪 下踩着幼师,象征着子孙绵延,必定是雌狮。 日晷,利用太阳的投影和地球自转的原理,借指针 所生阴影的位置来表示时间。 嘉量,古时是美好、善良、标准的意思,全器含有 统一度量衡的意义象征着国家统一、天地一统、江 山永固。另外还有吉祥缸、鼎式香炉、铜龟、铜鹤 等等。
Βιβλιοθήκη 明南京城墙,原称应天府,城垣内侧周长33公里,不 仅是全国第一,而且为世界第一,原有城门13座,现 存的聚宝门规模最大,是我国现存最大、最为完整的堡 垒瓮城。 西安城墙,我国现存最大型的、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 平遥城墙,位于山西平遥县,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初 县治砖城,也是现存完好的四座古城之一,1997年被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建城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 则,没有森严的城墙,作为古城居民的纳西族拥有悠久 丰富的传统文化,闻名遐迩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白 沙壁画等是其重要内涵,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3. 培养对古建筑的欣赏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3. 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展示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建筑的兴趣。

2. 讲解和讨论: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3. 案例分析: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建筑的案例,如故宫、长城等,分析其建筑特点和历史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建筑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古建筑定义和特点的理解。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古建筑保护意义的理解。

第二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类型与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原理和构造方法。

3. 分析不同类型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和适用环境。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宫廷建筑、宗教建筑、民居建筑等。

2. 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原理:木结构、砖石结构等。

3. 中国古代建筑的构造方法:斗拱、榫卯、砖雕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不同类型古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和讨论: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讲解结构原理和构造方法。

3. 模型制作:让学生动手制作古建筑模型,加深对结构原理和构造方法的理解。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古建筑的类型和结构特点,如曲阜孔庙、平遥古城等。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及其特点的理解。

2. 模型展示:评估学生在模型制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对结构原理的掌握。

第三章: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和意义。

2. 掌握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主要形式和表现手法。

城市建筑教案

城市建筑教案

城市建筑教案【篇一:第二十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教案(教学设计)】第20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一、教材简析:本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20课《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

本课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普及,希望借此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文物古迹的价值,懂得保护身边的古建筑,尽早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

其次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即以城市建设和古建筑的保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找解决方案。

二、学情分析:本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对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建设与保护的问题对学生来讲有相当的难度,还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

使学生从多方面感到对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在城市建设中对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了解古建筑的价值。

2、能力目标:关注城市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矛盾性与相互依存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小组成员互相合作,探讨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根据学科知识特点,确定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实现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文物古迹的价值,懂得保护身边的古建筑,尽早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面认识古建筑价值是正确保护的基础。

本课涉及到开发、保护两方面的内容,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古建筑的价值,树立保护古建筑的观念。

教学难点:通过思考、探讨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方式。

五、课型:鉴赏课六、课时计划:1课时七、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启发法、讨论法、欣赏法、(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八、教学准备:教科书、欣赏图片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次课第四节中国古代城防建筑著名的楼阁古桥

次课第四节中国古代城防建筑著名的楼阁古桥
13
14
西 安
15
(三)平遥城墙
➢ 平遥城墙位于山西平遥县,是我国现存完好 的四座古城之一。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 年)。城外表全部用青砖砌筑,内墙为土筑。 周辟六门。东西门外又筑瓮城,以利防守。 城门上原建有高数丈的城门楼,四角各筑角 楼,每隔50米筑城台一座,连同角楼,共计 94座,今大多已残坏。城外有护城河。城内 街道、市楼、商店等均保留原有形制,是研 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的实物资料。
36
1、城墙
37
2、敌台
➢ 城墙上每隔30至100米建 有敌台。敌台有实心、 空心两种。实心敌台只 能在顶部瞭望射击,而 空心敌台则下层能住人, 顶上可瞭望射击。
38
2、敌台
39
3、烽堠
➢ 烽堠是报警的墩台建筑,都建在山岭最高 处,相距约1.5公里。—般烽堠用夯土筑 成,重要的在外包砖,上建雉堞和瞭望室。
29
秦长城
➢ 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为了防御北方 匈奴贵族的南侵,于公元前214年 将秦、 赵、燕长城连接起来,西起临洮,北傍阴 山,东至辽东,俗称 “万里长城”。
30
汉长城
➢汉长城东起辽东,西迄莆昌海 (亦名盐泽,即今罗布泊), 长10000公里,是汉武帝在三次 征服匈奴的基础上修筑而成的, 规模最大,不仅抵御了匈奴南 下,而且保护了通往西域的陆 上交通——丝绸之路。
31
明长城
➢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剌族 的侵扰,曾多次修筑长城, 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 全长7000公里以上。在长城 沿线保存了许多雄关隘口。 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
32
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的明长城
33
(二)长城主要结构
34
35

第3讲 中国城防建筑

第3讲 中国城防建筑

墙身由外檐墙和内檐墙构成,内填泥土 碎石。外檐墙是指外皮墙向城外的一面。 构筑时,有明显的收分,收分一般为墙 高百分之二十五。墙身的收分,能增加 墙体下部的宽度,增强墙身的稳定度, 加强它的防御性能,而且使外墙雄伟壮 观。
2011
内檐墙是指外皮墙城内的一面,构筑时 一般没有明显的收分,构筑成垂直的墙 体,关于外檐墙的厚度,一般是以"垛口 "处的墙体厚度为准,这里的厚度一般为 一砖半宽,根据收分的比例,越往下越 厚。砖的砌筑方法以扁砌为主。图示为 长城的墙身断面图。
2011
兴城古城略呈正方形,城的四面正中皆 有城门,门外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基砌 青色条石,外砌大块青砖,内垒巨型块 石,中间夹夯黄土。城上各有两层楼阁、 围廊式箭楼,分别各有坡形砌登道。四 角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设红 夷大炮。
2011
当年明清宁远之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 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回盛京 之后不久身亡。东南角建魁星楼一座。 城内东、西、南、北大街呈十字形相交, 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 楼,它凌空飞架,与四座城门箭楼遥相 对应,显得威严壮观,气势巍峨。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三)实例 1、乌拉泊古城 乌拉泊古城位于乌鲁木齐市区南郊约十 公里处,为现今乌鲁木齐市已发现的一 座年代最早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池,距 今已达千年左右。
2011
四个城角处尚存有方形角楼遗迹。每面 城墙都分布有较密集的凸出墙身的马面, 城墙中部则开有瓮城门(北墙瓮门稍偏 西)。
2011
2011
2011
(12) 城门洞:最早的关隘城门洞,是 用“过木”的办法构筑的。随着建筑技术 的发展和砖的广泛使用,城门洞改为用 砖、石伐(石旋)的办法构筑 。 (13) 城楼:城楼是战时观察关外敌情, 指挥作战用的。

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的主要特点和构造原理。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古代城防建筑的类型与特点3.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布局4. 中国古代城防建筑的技术与艺术5. 著名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特点和构造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著名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规划、布局和技术。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和教学图片。

2. 相关视频资料。

3. 地图和模型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古代城市的起源与发展、城防建筑的类型与特点、城市规划与布局、城防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等知识点。

3. 案例分析:分析著名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案例,如北京、西安、南京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其规划、布局和技术。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的保护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保护。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 研究报告: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研究深度、分析能力和观点阐述。

3. 期末考试:设计相关的考试题目,检验学生对教案中重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当地的古城市或城防建筑,增强对实物知识的了解。

2. 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参与古城或城防建筑的保护工作。

3. 举办知识竞赛:鼓励学生参与关于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的知识竞赛。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或小型讨论会形式,收集学生对教案的反馈意见。

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城市与城防建筑教案第四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主要内容1、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2、中国历史文化名城3、城防建筑一、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1 先秦时期2、商周时期:都城规模不大,城内有宫城。

都城遗址:3、东周列国:都城面积增大,都城均分为宫城和郭城两部分。

4、秦汉都城5、充分显示政治上和礼制上的规格6、汉长安城布局:城平面大体成方形,四面各3个门;皇宫在南边,东西两市在北边7、隋唐时期:都城长安城结构严谨,区划整齐,平面长方形宫城、皇城、郭城坊市制度8、北宋:拆除坊墙,商业沿城市大街布置9、明清北京城宫城、皇城、内城、外城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六大古都: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南京、杭州2、其他古城3、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遗存的城市:广州、上海、武汉、南昌、重庆、遵义、延安三、城防建筑1、明南京城墙长度:条石砌基,巨砖砌成聚宝门:瓮城位于城楼与箭楼之间,由四邻城墙构筑成一个方形的小城。

在战争中,瓮城一方面卫护城门,加深城门的纵向防线;另一方面也易于守卫部队迅速集结人马,居高临下从几个角度打击进入瓮城的敌军,确保城内万无一失。

中国有成语曰:"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就是对战术上利用瓮城打击敌人所作的具体而又生动的描述。

2、西安城墙:保存完整;黄土夯筑3、平遥古城:外墙青砖,内墙土筑4、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云南西北部,民族特色突出始建于南宋末年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围墙古城水网纳西族文化:1997年列入世遗名录四、长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
主要内容
1¡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
2¡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3¡城防建筑
一、中国古代城市的规划
1 先秦时期
2、商周时期:都城规模不大,城内有宫城。

都城遗址:
3、东周列国:都城面积增大,都城均分为宫城和郭城两部分。

4、秦汉都城
5、充分显示政治上和礼制上的规格
6、汉长安城布局:
城平面大体成方形,四面各3个门;
皇宫在南边,东西两市在北边
7、隋唐时期:都城长安城
结构严谨,区划整齐,平面长方形
宫城、皇城、郭城
坊市制度
8、北宋:
拆除坊墙,商业沿城市大街布置
9、明清北京城
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六大古都:
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南京、杭州
2、其他古城
3、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遗存的城市:
广州、上海、武汉、南昌、重庆、遵义、延安
三、城防建筑
1、明南京城墙
长度:
条石砌基,巨砖砌成
聚宝门:
瓮城
位于城楼与箭楼之间,由四邻城墙构筑成一个方形的小城。

在战争中,瓮城一方面卫护城门,加深城门的纵向防线;另一方面也易于守卫部队迅速集结人马,居高临下从几个角度打击进入瓮城的敌军,确保城内万无一失。

中国有成语曰:"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就是对战术上利用瓮城打击敌人所作的具体而又生动的描述。

2、西安城墙:保存完整;黄土夯筑
3、平遥古城:外墙青砖,内墙土筑
4、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
云南西北部,民族特色突出
始建于南宋末年
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围墙
古城水网
纳西族文化:
1997年列入世遗名录
四、长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