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技巧

合集下载

必学15个拍摄技巧

必学15个拍摄技巧

必学15个拍摄技巧1. 调整焦点——了解你的摄像机,并确定如何调整焦点。

无论你正在处理哪一种视频摄像机,它都应该有一个功能按钮,以便你可以手动调整镜头的聚焦模式。

这样,你就可以确保你的视频图像很清晰。

同时,也要注意拍摄不同大小的物体时如何调整焦点。

2. 知道如何把手持摄像机保稳——当你无法使用三脚架时,你需要学会如何稳定你的拍摄设备。

可以在拍摄前进行练习,并让自己熟练掌握镜头和图像随着你的动作移动的速度和方式。

3. 拍摄时考虑不同角度和构图——不同角度和构图可以拍摄出不同的效果和氛围。

通过改变视角、使用纵向和横向的构图,以及调整相机到地面的高度,你可以为你的视频创造出更加生动的效果。

4. 调整ISO速度——ISO 可以帮你在不同的照明条件下拍摄出更好的效果。

但是,如果你的ISO太高,一些图像可能会变得过于明亮,而另一些则过于暗淡。

因此,需要谨慎使用ISO,根据拍摄环境调整恰当的数值。

5. 利用视频剪辑——视频剪辑软件可以帮你改变你的视频的颜色、图像质量、音频等方面的细节。

了解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可以让你在编辑和制作视频时更好地控制。

6. 拍摄时关注光线——光线可以影响你的视频的质量及拍摄效果。

光线会影响图像的色彩、曝光度和清晰度,所以要注意它的方向和强度。

7. 确认你的镜头清洁——肮脏的镜头会降低你的视频质量,并导致不必要的问题。

为了保证最佳质量,一定要确保你的镜头干净。

8. 使用防抖技术——一个稳定的画面可以增加应用场合时的专业感。

确保在拍摄时稳定设备或使用防抖设备。

9. 遮蔽不必要的元素——为了确保你的视频专注于主题,遮盖不必要的区域或元素。

确保你的视线是空壳的,以便观众能够专注于你的主题。

10. 了解音频质量——声音质量可以在视频中发挥重要作用。

请确保你的视频中的音频质量符合要求。

11. 了解白平衡——白平衡的调整可以确保您的图像色彩真实,特别是在不同光线下拍摄时的情况。

12. 改善图像的动态范围——动态范围可以为你的视频增加生动感,使它看起来更真实、自然。

42种拍摄技巧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

42种拍摄技巧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

42种拍摄技巧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摄影是一种拍摄工具,人们可以用它来捕捉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瞬间或场景。

然而,只有技术技巧的掌握,才能让你的照片尽显创意和美感。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42种拍摄技巧,帮助你提高摄影技能,让你的拍照更有创意。

1. 角度摄影:从不同的角度拍摄照片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可以试着蹲下、仰望或者斜拍来抓住不同的角度感觉。

2. 低视角:拍摄时低头看,可以创造出宏伟的效果,例如在野外草地拍摄动物等。

3. 第一视角:将照片的内容与照相机放平,获取第一视角感受,让人人都能以你的视角看世界。

4. 上视角:如果你想突出某些宏伟的建筑,可以试着试用上视角,让他们越显伟大。

5. 对称:如何抓住任何精美的景观,就要找到其对称关系。

建筑物、自然物体等都可以试着展现对称,将全景分为两部分。

6. 颜色:照片的颜色可以令人印象深刻。

可以尝试使用主题色设计或寻找不同颜色的组合。

7. 运动效果:将相机设定合适的拍摄时速、修改快门速度和光圈,可以捕捉到物体运动的效果。

8. 闪光灯:使用闪光灯可以增加光线,为暂时灯光不充分的场景提供光线。

9. 颜色反映:光的反光率越高,被拍摄物体的颜色才越清晰。

需要设定光照方向和观察角度来展现其颜色。

10. 长曝光:在夜晚或暗光环境下有充分的光可以尝试长曝光,用于拍摄光影等自然物体。

11. 聚焦:特定的焦点可以制造照片深度和层次感。

12. 黑白:使用黑白色调可以轻松制造出一种浪漫的感觉。

13. 分层景深:利用合适的光圈设置和对远处景深的注重,制造出地、天和云彩等图层感觉。

14. 透视感:利用远近焦点将物体整体的比例缩放,可以增强透视效果,让照片更有创意。

15. 背景虚化:通过修改光圈尺寸,可以使照片更加清晰明了。

16. 大光圈:使用大光圈可制造出焦点恰当的效果。

17. 景深:调整相机焦距和光圈调节,可以裁剪出景深感。

18. 布局:使用布局可以使照片更加有意味。

19. 反重力感:正视或逆视可以制造出一种飞翔的感觉,达到反重力的效果。

新手拍照必学15个拍摄技巧

新手拍照必学15个拍摄技巧

新手拍照必学15个拍摄技巧
1.确定焦点:将你的主题放在镜头中心,卡好焦点,确保画面清晰明朗。

2.视角:改变视角,有时小变动是很有用的,比如蹲下或者趴下,可
以让照片更美观。

3.光线利用:充分利用自然光线,不要让强烈光线直接照射你的主题,可以寻找光线较弱处,可以拍出更柔和的效果。

4.细节抓拍:有时候一些小细节可以让照片更有趣味,比如一张小鸟
的跳跃,一只狗的笑容。

5.缩放:通过使用不同的镜头缩放创造不同的效果,比如用广角镜头
拍摄景色,用长焦镜头拍摄细节。

6.选取背景:找到一些好的背景,减少杂乱的背景,让主题更加突出。

7.辅助工具:可以使用三脚架、提高拍摄的稳定性,同时使用遮光板
可以更好的利用自然光线。

8.空间感:在构图时注重空间感,画面的分层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

9.关注纹理:通过特别拍摄角度捕捉到一些细微的纹理,可以让照片
更加美观。

10.简单构图:可以利用“三分法则”等简单技巧进行构图,避免画
面杂乱无章。

11.运用对角线:对角线可以让画面更具动感和线条感。

12.照片角度:改变照片角度,不一定非要直接拍摄主体,可以偏斜或者倾斜各种角度来拍摄你的主体。

13.控制曝光:调整曝光可以让整个画面更加明亮或者暗淡。

14.焦外模糊:通过调整光圈大小,可以使一些主题模糊,可以创造出美妙的氛围。

15.色彩鲜艳:对于某些特别的场景,可以选择增强颜色饱和度来拍摄照片,让画面更加鲜艳。

十大经典拍摄技法

十大经典拍摄技法

十大经典拍摄技法经典拍摄技法是指在电影、电视剧或摄影等视听媒体制作中常用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实用性的拍摄技巧。

以下是十大经典拍摄技法:1.高空俯视高空俯视是指摄影机从高处向下拍摄场景或对象,能够给人一种宏大、壮丽的感觉。

常见于电影中的开场镜头或场景转换的过渡,在展示场景整体布局或人物关系时尤为有效。

2.底往上拍摄底往上拍摄是指低角度向上拍摄场景或对象,使被拍摄者显得庄重、威严或具有权威感。

常用来表现英雄、争斗者、权力角色等形象。

3.过渡镜头过渡镜头是指通过特效或剪辑技巧将两个或多个镜头连接起来,使得场景或主题之间的转换更加流畅。

常用的过渡镜头有淡入淡出、剪影、剪切等。

4.镜头运动镜头运动是指摄影机在运动中拍摄场景或对象,如移动、旋转、推拉等动态镜头。

运动镜头可增加动感,使画面更生动有趣,常用于追逐、动作等情节。

5.拍摄逆光逆光拍摄是指摄影机将被拍摄对象的光线从背后射过来,使画面中的需要突出的人物、物体或轮廓更加突出。

常用于人物或主题的独立展示。

6.焦准镜头焦准镜头是指通过调整焦距等手法,使画面中的其中一点或一些区域保持清晰,其他部分模糊或虚化。

常用于展示主题或人物眼神的聚焦。

7.慢镜头慢镜头是指将画面的播放速度放慢,使动作或运动变得缓慢而流畅。

常用于表现激烈的场景、情感的细腻变化或揭示细微的细节。

8.特写镜头特写镜头是指将画面中一些细节、物体或人物的局部放大,以突出其重要性或细节。

特写镜头在表达情感、展示道具或塑造形象时尤为常见。

9.手持镜头手持镜头是指摄影师手持摄像机进行拍摄,不使用稳定器或支架等固定器材。

手持镜头可以增加画面真实感和紧张感,在记录纪实、运动场景或追逐镜头中应用广泛。

10.长镜头拍摄长镜头拍摄指通过使用长焦距镜头,将远距离的对象拉近,增强其影像的压缩感和细节感。

长镜头常用于拍摄远距离的风景、人物或对象的逐渐放大,以及丰富画面层次。

以上是十大经典拍摄技法,这些技法在电影、电视剧或摄影中广泛应用,能够丰富影像表达手法,打造出视觉震撼和情感传达,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十大拍摄技巧

十大拍摄技巧

十大拍摄技巧
1.视角选择:选择合适的视角来拍摄,可以让照片看起来更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2. 光线利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善于利用不同的光线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

3. 对焦技巧:合理使用对焦技巧,可以让镜头聚焦在合适的地方,增加照片的清晰度和表现力。

4. 曝光调整: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和环境,合理调整曝光可以让照片更加明亮、清晰。

5. 快门控制:掌握快门控制技巧,可以拍摄出动态、有节奏感的照片。

6. 运用线条:运用线条可以让照片更加有层次感,同时也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

7. 色彩搭配:合理运用颜色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8. 焦点设置:选择合适的焦点设置,可以让照片更加吸引人,增加表现力。

9. 拍摄角度: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可以让照片更加具有想象力和创意。

10. 合理构图:合理构图是摄影的基础,善于运用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加有吸引力和呼之欲出。

- 1 -。

拍照技巧与拍摄方法

拍照技巧与拍摄方法

拍照技巧与拍摄方法1、选择合理的角度:拍摄美好的照片,最重要的是宜从有利的角度来拍摄。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从一个比较低的角度来拍摄,这样效果会更好。

此外,如果你是拍摄立体物,尽量把你的相机稍微往一侧倾斜,这样考虑更加全面。

2、控制光线:光线决定了图像内容显示的清晰度,要拍出好照片,必须控制好光线。

在室内拍摄时,尽量使用自然光,避免使用闪光灯,这样会破坏拍摄的氛围。

如果你拍摄的是太阳照射的景物,尽量选择早晨或傍晚的时候,这时的太阳光比较柔和,拍出的照片更好看。

3、控制曝光:曝光是决定照片效果的关键之一,你必须控制曝光度,以保证照片更加清晰细节。

在拍摄时,你可以使用AE/AF锁定技术,将自动曝光的设定拉开差距,以保证拍摄出的照片更加清晰漂亮。

4、控制焦距:如果你想拍摄远景,你可以使用长焦;如果你要拍摄近景,可以选择短焦。

此外,你也可以使用超广角镜头,这样能够拍摄到更大的范围,把景色中的细节拍摄清晰,形成一幅完美的作品。

5、合理使用浅深景深:采用浅景深技术可以使照片更有深度,这种技术不仅可以让你来控制照片的景深,还可以把重点放在主体上。

在拍摄时,你可以把焦点放在你要表达的主题上,其他不重要的部分则处于虚化状态。

6、对称拍摄:对称拍摄是一种拍摄方法,它能够赋予照片更多的美感。

如果你拍摄的是人或者景物,你可以把它们放在完全一致的位置上,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的视觉效果。

7、调整画面比例:在拍摄时,你可以调整画面的比例,以便画面的显示更加美观。

你可以选择4:3或者16:9的比例,根据你的要求来制定。

总之,拍照有很多技巧和拍摄方法,但重要的是要记住“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拍摄实践,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拍出最棒的照片。

最有用的50个摄影技巧

最有用的50个摄影技巧

最有用的50个摄影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掌握一些实用的摄影技巧,可以让您在拍摄时更加得心应手,拍摄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以下为您介绍50 个最有用的摄影技巧:1、了解您的相机首先要熟悉相机的各种功能和设置,包括快门速度、光圈、感光度、对焦模式等。

只有充分了解相机,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性能。

2、保持相机稳定无论是手持拍摄还是使用三脚架,都要确保相机的稳定,以避免照片模糊。

在手持拍摄时,注意正确的持机姿势,可借助身体的支撑来增加稳定性。

3、选择合适的拍摄模式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拍摄需求,选择自动模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或手动模式。

例如,拍摄风景时可选择光圈优先来控制景深;拍摄运动物体时选择快门优先来定格瞬间。

4、注意光线方向光线的方向会影响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顺光使物体色彩鲜艳但缺乏立体感,侧光可突出物体的纹理和轮廓,逆光则能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5、利用黄金时段日出后和日落前的一小时左右被称为黄金时段,此时的光线柔和温暖,色彩丰富,是拍摄风景和人像的绝佳时机。

6、寻找独特的视角不要总是站着平视拍摄,尝试蹲下、俯拍、仰拍,或者改变拍摄角度,以获得与众不同的画面效果。

7、运用三分法构图将画面分为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交叉点或分割线上,能使画面更加平衡和吸引人。

8、注意画面简洁避免画面中出现过多杂乱无章的元素,简洁的画面能更好地突出主体。

9、拍摄前思考主题在按下快门之前,先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让照片更有内涵。

10、引导线构图利用道路、河流、墙壁等线条元素,引导观众的视线聚焦到主体上。

11、对称构图对称的画面给人一种稳定、和谐的美感,适用于建筑、倒影等拍摄场景。

12、框架构图利用门窗、树枝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能够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13、留白在画面中适当留出空白,能营造出一种空灵、简约的氛围,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14、拍摄不同景别包括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丰富照片的表现力,让观众对拍摄对象有更全面的了解。

摄影十大技巧

摄影十大技巧

摄影十大技巧
一、控制光线:选择最佳的拍摄时间,防止过于强烈或过于弱的光线对作品的影响;
二、控制色彩:充分利用彩色滤镜来控制色彩,调整色调以及色调,增加作品的色彩之美;
三、完成构图:使用各种构图方法,如中心构图、对称构图、三角构图、重复构图、线条构图等,完成构图,使作品更加有视觉冲击力;
四、选择合适的测光模式:应根据拍摄场景和期望效果选择合适的测光模式进行测光,如矩阵测光、中央平均测光、点测光等;
五、运用曝光补偿技巧:依据拍摄环境要求,采用调节曝光补偿功能使照片色彩变化明显,保证影像曝光正确;
六、研究色彩理论:掌握用色的原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拍摄的照片的色彩,从而吸引某一类客户;
七、利用视觉艺术:运用手中尽可能多的视觉艺术技巧,如深度景深、快门移动、渐变、视觉重叠等,吸引眼球;
八、进行室内照明:在室内拍摄时,必须熟练掌握摄影灯光的技巧,例如背光、折射等;
九、熟悉镜头的特性:不同的镜头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变焦镜头会为拍摄带来更大的自由度;
十、正确使用滤镜:滤镜可以改变拍摄照片的色彩、光照、饱和度等,应熟悉各种滤镜的特性,正确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保证运动摄像清晰度所谓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移动摄像机机位,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变化镜头焦距所进行的拍摄。

通过这种拍摄方式所拍到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

比如,由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等形成的运动镜头。

但是,我们要想拍摄出优美的运动影像,必须掌握各种运动摄像的规律,注意其一些细节,才能拍摄好。

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绝不能胡晃滥动。

1、拍摄清晰的推拉镜头推摄是摄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或者变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运动画面,称为推镜头。

如拍摄站在大棚边上的小鸡,可以用推摄的方法,从全景开始拍摄,将镜头推向小鸡,最后用特写画面拍摄小鸡,这样整个影像就丰满了。

如图1,如图2,拉摄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变动镜头焦距(从长焦调至广角)使画面框架由近至远与主体拉开距离的拍摄方法。

用这种方法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拉镜头,从如图2再到图1称为拉镜头。

数码摄像机的焦距变化相当大,运用推镜头表现场景,可以使用一些工具来实现,如轨道、车辆等,但是,对于普通DV的爱好者来说,就不可能有那些设备了。

您可以用变焦杆来拍摄推镜头,即摄像机焦距旋钮上的<T> 及,分别代表着被拍摄物的深度及范围。

要保证推拉影像的清晰,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拍摄时要选择自动聚焦。

当摄像机处于自动聚焦状态下,不需进行任何调整,摄像机的自动聚焦电路便可以把聚焦调整到最佳状态。

自动聚焦系统受被摄体亮度的影响很大。

光线充足时,自动光圈缩小,景深变深,对焦范围变宽,对焦容易。

而在拍摄照明暗的被摄体时,由于镜头光圈大开,景深变浅,聚焦会困难,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增加被摄体的照度。

二是要注意起幅和落幅的选择。

起幅和落幅这两段构图非常重要,要充分体现整体的状态和局部的特点。

推镜头的落幅应根据节目内容对造型的要求停止在适当的景别,并将被摄主体放在平面最佳结构点上,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

图中在画面起幅中心和落幅中心之间有条虚拟的直线,这就是这个镜头推进过程的镜头中心的移动线。

当镜头随着这条线边推边移动时,主体在镜头推进过程中始终处于结构中心的位置。

2、拍摄清晰的摇镜头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

当拍摄的场景过于宏大,如果用广角镜头不能把整个画面完全拍摄下来,那么就应该使用“摇摄”的拍摄方式。

摇摄是指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法。

用摇摄的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叫摇镜头。

摇摄一般有上下摇摄和左右摇摄两种方法。

很多人在应用摇摄时往往把握不好转动的速度和角度,使画面抖动不顺畅,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住摇摄的要领。

下面的方法可以让摇镜头更清晰:一是摇摄方法要得当。

正确的方法是与被摄物体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即使运动的速度过快,也只需以较慢的速度转动身体就可以与被摄物体同步了,如果觉得过远也可以通过变焦来调节。

在拍摄时要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手握DV站好,必要时也可以双手握住。

以腰为分界点,下半身一定要维持不动,拍摄时转动的是腰以上的部分,另外转动时要基本保持匀速或匀加速,当被摄物体远去的时候应该再保持拍摄五秒钟,以保证拍摄的完整性。

二是摇摆速度要适当。

摇摄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一组镜头约10秒左右为宜。

追随摇摄运动物体时,摇速要与画面内运动物体的位移相对应,拍摄时应尽力将被摄主体稳定地保持在画框内的某一点上,如果两者速度不一致,摇的过快或过慢,运动物体在画面上就会时而偏左、时而偏右,显示出忽快忽慢的动态,观众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和不稳定感。

三是运镜要平稳。

摇摄的起点和终点一定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技巧运用得有分有寸。

摇摄过去就不要再摇摄回来,只能做一次左右或上下的全景拍摄。

一般来讲,摇摄的全过程应当稳、准、匀,即画面运动平稳、起幅落幅准确、摇摄速度均匀。

3、拍摄清晰的移镜头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移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画面称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

用数码摄像机进行移动拍摄非常方便。

移动拍摄可以使用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

移摄一般分为前后移动拍摄、左右移动拍摄、弧形移动拍摄以及上下移动拍摄等几种方法。

图为从雕塑的左侧移到右侧的移摄镜头。

拍摄清晰的移镜头需注意下面事项:一是选择合适的移动设备。

在进行移动拍摄时,最好用辅助设备帮助您避免晃动,避免边走边摄造成画面不稳定,您可以用一些简便的方法,如在三脚架的底部装上轮子,让它可以在平坦的地面活动。

如果实在没有这些设备,注意下一行走的步伐也能达到要求,在拍摄时应双腿曲膝,蹑着脚走。

腰部以上要正直,仿佛头上顶着水碗,不受脚下的动作干扰,使传到肩部的振动尽量减弱。

行走时利用脚尖探路,并靠脚补偿路面的高低。

这样腰、腿、脚三者协调配合,使身体起到一部“智能摄像车”的作用,这样就可以使机器的移动达到滑行的效果。

二是移动速度要慢。

移动拍摄应力求画面平稳,而平稳的重要一点在于保持画面的水平。

无论镜头运动速度快或慢,角度方向如何变化,如非特殊的表现,地平线应基本处于水平状态。

移拍时转动的要尽量慢一些,就像通过镜头在观看全景那样!三是移拍时尽量使用广角镜头。

另外,不管是什么方向、什么形式的移动摄像,用广角镜头来拍摄均会取得较好的画面效果。

广角镜头的特点是在运动过程中画面动感强并且平稳。

实际拍摄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利用摄像机变焦距镜头中视角最广的那一段镜头。

最后,移动摄像使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物距处在变化之中,拍摄时应注意随时调整焦点以保证被摄主体始终在景深范围之中。

4、拍摄清晰的跟镜头跟摄是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

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电视画面称为跟镜头。

跟镜头大致可以分为前跟、后跟、侧跟三种情况。

在跟摄时跟上、追准被摄对象是跟镜头拍摄的基本要求。

通常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而且景别也保持不变。

这就要求在拍摄者与主体人物运动速度基本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既不会使主体人物移出画面,也不会出现景别的变化。

不管画面中人物运动如何上下起伏、跳跃变化,跟镜头画面应基本上是或平行、或垂直的直线性运动。

因为镜头大幅度和次数过频的上下跳动极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而画面的平稳运动是保证观众稳定观看的先决条件。

另外,跟镜头是通过机位运动完成的一种拍摄方式,镜头运动起来所带来的一系列拍摄上的问题,如焦点的变化、拍摄角度的变化、光线入射角的变化,也是跟镜头拍摄时应考虑和注意到的问题。

二、拍摄清晰的变焦镜头平时我们经常从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镜头对准一个广阔和场景,渐渐地镜头推进,最后聚焦于某个细节,这种方法经常运用于花卉、烛光、小动物等细节的拍摄。

看上去显得很专业,不过我们一样可以用普通的家用DV 拍摄出来。

DV的焦距可以通过焦距旋钮<T> 及来调节,将旋钮推至<T> 那方,则焦距会变短,可以拉近并放大远方的景物。

如将旋钮推至那方,则焦距会变长,拍摄的范围亦会扩大。

在调整时只需用手旋转该旋钮即可。

比如我们要拍一组烛光的画面,在这当中要运用到变焦拍摄。

首先站在距离被摄的蜡烛3到5米远,打开摄像开关,让DV处于摄像状态,并将旋钮推至那方,对准蜡烛保持约5秒钟,这样的做法是为了以后方便编辑视频。

慢慢推动推杆,把镜头拉近,最后直到整个烛焰充满屏幕,再保持约5秒即可结束。

如果被摄物体或镜头运动变化很大,一次聚焦不能满足要求,可采用跟点的方法完成镜头拍摄。

具体方法是:首先对准落幅画面聚实焦点(定作第二焦点),在聚集环上做一标记。

然后对准起幅聚集,记作第一焦点位置。

拍摄时,由摄像助手根据摄像技巧的速度和主体移动的速度,均匀将调焦环由第一焦点转到第二焦点处。

保证镜头拍摄全过程画面清晰。

运用变焦距镜头拍摄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对变焦距动点、动向和动速的控制。

所谓动点是变焦距推拉的起动点和停止点,动向是变焦距的推拉文向,动速是变焦距的推拉速度。

正确控制变焦距动点的基本要求是将变焦距推拉的起动点安排在运动物体动势最大的那个点上,把停止点安排在运动物体动势停止或消失的那个点上,形成一种被摄对象动,变焦距动的运动方式。

在运用变焦距拍摄时推拉的起动和落幅要果断,犹豫和迟疑都会影响镜头运动的流畅甚至引起表现意图的混乱。

在整个拍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摄像者要保持稳定,不要走动,同时一定要把DV握稳,不要有丝毫的晃动,当然也可以考虑使用三角架。

另外在拉近镜头的时候一定要均速缓慢推动推杆,如果速度太快会出现图像的抖动。

采用变焦拍摄的方法虽然看上去感觉比较简单,不过只有通过经常反复地操作才能运用得熟悉,对于展示远近变化的场景或者某种特定的氛围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不过拍摄时切不可频繁无目的地使用变焦拍摄,那样会给人凌乱没有头绪的感觉,而且在一组画面结束时一定要把图像定格5秒钟,给人有始有终的感觉。

三、拍摄清晰的长焦镜头长焦距镜头是指视场角小于40度、焦距大于25mm的镜头。

对于DV的变焦距镜头而言,是指焦距调至大于25mm状态下的镜头。

它具有视角窄、景深小的特点,具有“望远”的效果,远在10米之外的细小物体如同就在眼前伸手即可触摸到似的。

在拍摄过程中,经常用于拍摄被摄对象不希望或拒绝摄像机的拍摄、被摄人物从未或很少接受电视采访面对镜头紧张的拍摄以及用于被摄对象可接近的程度只能处于有限范围之内,如拍摄站在飞檐上的鸽子,只能站在远处拍摄,如图11为在远处拍摄的镜头,图12为长焦距拍摄的镜头。

另外,还能拍摄一些人眼不常见到的景象,创造诗意画面。

但是,要想拍好长焦距镜头,也不是很容易的事,需要注意下面的事项:一是要调准焦点。

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小,特别是在物距较近,光圈口径较大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在拍摄过程中焦点必须调准。

这时您可以通过摄像机上的寻像器调整焦点的方法,将画框中心对准被摄主体,用手调整焦点环,直至寻像器上形象最清晰时为止。

如果焦点环上的数值与实际物距有误差时,也以寻像器形象是否清晰为准。

二是要防止DV抖动。

由于长焦距视场角窄,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上下左右方向稍微一颤动都将会引起画面的抖动。

这种抖动不论是在固定镜头还是在运动镜头中都会干扰和影响观众对屏幕形象的观看。

因此拍摄时尽量使用三脚架稳定摄像机,如果没有三脚架,在拍摄时应尽量利用依托物,稳定住身体或手臂,在开机到关机这一段拍摄过程中屏住呼吸并尽量使手、臂以及肩部肌肉放松,保持摄像机的稳定。

另外还有一点要敬告大家,因为DV有变焦功能,所以很多使用者图方便,对于较远的景物,懒得走到其旁边拍摄,而是站在原地直接将DV推到最长焦拍摄,这时镜头会抖动会更加厉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