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分享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一、图书介绍《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由美国德鲁克著作,朱雁斌翻译;2009年9月1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印刷出版。
本书将把丰富的思想营养呈献给那些希望管理好自己的组织的管理工作者,以及渴望经营好自己的事业与人生的知识工作者。
二、作者介绍彼得-德鲁克,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现代管理学理论的奠基人。
德鲁克著述颇丰,计有15部管理学著作,13部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问题著作,2部小说,1部自传。
他的著作被译成了20多种文字,畅销于世界各地。
他卓越的学术成就给他带来了20多个名誉博士学位。
作为管理学界的“智叟”,德鲁克年逾九旬而不辍耕耘,目前仍执教于加州克莱蒙特研究院,并不断解深刻的著述。
代表作有《管理的实践》,《管理:任务、责任与实践》、《公司的概念》、《有效的管理者》、《后资本主义社会》、《旁观者》、《剧变时代的管理》等。
三、推荐理由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变革空前而彻底,现在的管理学思想仍然沿用20世纪的那些基本假设,很少有人去注意它们是不是“事实”。
但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时了。
如果用不正确的假设去制定战略,那将不可避免地把组织推向不正确的轨道。
《21世纪的管理挑战》集中体现了德鲁克先生的“前瞻性和超前思维”。
他广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观察世界的超凡能力、深入浅出的分析使人有“茅塞顿开”之感。
本书只涉及明天的“热点”问题,即关键性的、决定性的、生死攸关的和明天肯定会成为主要挑战的问题。
正是在基于眺望未来这么广远的角度,给出了“管理的新范式”、“战略”、“变革的引导者”、“信息挑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以及“自我管理”六个震撼人心而又富于启迪性的管理主题。
四、读书心得第一章管理的新范式社会科学对事实有其自成一套的基本假设。
这套假设构成了这门学科的范式,即一般公认的理论。
然而事实证明现在很多假设与现实相差太远,阻碍了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1.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管理是所有组织所特有的和独具特色的工具。
21世纪的管理挑战之自我管理

21世纪的管理挑战之自我管理-- 《二十一世纪的管理挑战》读后感彼得.德鲁克说过:“本书真正关注的是:-------我们社会的未来。
”我们生活在意义深远的转型期,我们需要从自我管理、管理的新模式、战略----新的必然趋势、变革的引导者、信息挑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6个方面来深刻分析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因此,作为21世纪的新新人类,我决定本书的理论来学会自我管理。
自我分析1、我的优势我是一个认真仔细的人,充满热情和新思想,乐观、自然、富有创造性和自信,具有独创性的思想和对可能性的强烈感受。
勤奋而负有责任感,做事深思熟虑、坚持到底,信守承若并值得信赖。
善于聆听他人的意见,注意他人的感受并极力使他们快乐,对人和善、心情平静,对细节较为敏感,有实际的判断力,能将大把的精力倾注到工作中,积极主动性强,有较强的团队意识,适应性强,能被别人接受,能接纳别人,关心人。
同时具有魅力、充满生机。
待人热情、彬彬有礼,具有出色的洞察力和观察力,喜欢保持一种广泛的人际关系。
2、做事能力积极主动做事,有领导组织能力。
善于倾听他人想法,乐观向上,努力学习,拼搏奋斗,不怕挫折,敢于挑战。
我的价值观是:世界是公平的,机会是平等的,凡事都应该你自己去奋斗拼搏,才会成功。
3、我的贡献在决定我应作出什么样的贡献时,我们需要权衡三个因素:一在这种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我需要做什么?二我如何利用我的优势,我做事的方式方,我做出这样贡献的目的是什么?三要产生不同凡向的影响,我需要取得什么样的成绩?4、对关系负责无论组织的成员或自由工作者,大多数人都与他人共事。
因此,管理自己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为你的关系负责。
关系的责任,可从两个部分来看。
第一部分先要认识,每个人都是与你一样的个体,所以你必须了解共事者的长处、做事方法与价值观。
听起来很容易,然而认真听进去的人却很少。
第二个部分,是要负起沟通的责任。
在思考了"我的长处是什么,我的工作方式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的贡献应该是什么"等问题之后,接下来必须问:"谁必须知道这些?谁的工作必须依赖我?我的工作又必须依赖谁?"同时让他们知道以上问题的答案.组织的基础不再是权力,而是信赖。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后感

我读《21世纪的管理挑战》之随想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个时代在变,可是它哪些方面在变,这些变化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却不甚了解。
这本《21世纪的管理挑战》,让我惊讶的是它可以把如此宏大的话题讲得清晰而又醍醐灌顶。
在书中,德鲁克认为21世纪最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变化不是在经济领域,也不是技术领域,而是社会和政治层面上的变化。
包括越来越低的出生率,可支配收入上的变化,对绩效的认识,竞争全球化与政治分裂的不协调。
这些变化可能使得现在处于高度增长的行业逐渐走向衰退,而一些细微的现象也可能暗示着巨大的机会和潜力。
作者认为,企业管理不仅仅是关于内部的管理,而是对外部机会和威胁的管理,任何组织的绩效都只能在外部反映过来。
因此,革新是一种必然。
但是,作者有一句非常鼓励人心的话:“创新不是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艰苦卓绝的工作,它也遵循很多原则”。
第一个原则:创造未来、放弃昨天的原则。
我们的非理性决策中,有很多都是因为我们不能放下昨天。
比如,我们无法停止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的事情,即使它被证明是不明智的,这就是决策中应该放弃考虑的沉默成本。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一件事情已经开始出现异样,但是我们不敢去正视它,而是要等到它已经赤裸裸地被证明是错误或失败的时候我们才开始后悔。
有的人明知道感情已经出了问题,但还是痛苦地经营着,想到都为他付出了这么多年,如果分手,那么这些年的感情不都白费了么?要想一个人承认自己做了一件错的事情,比抗拒地球的引力还要困难。
在企业中,一件产品或部门已经奄奄一息,但是很多人舍不得对他进行必要的清理,都会辩解说它尚有一点价值。
于是,那个产品还继续占用库存、销售人员和推广费用。
而如果认识到机会成本的存在,将维持这奄奄一息的产品用来开发一个新产品,我们就是在创造未来。
因此,要想变革,首先是需要对变革的必要性有清醒的认识,需要一种敢于变革的魄力。
我们需要问自己,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会做出现在我们正在做的决策吗,如果我事先知道了现在的情况和信息,我是否会坚持之前的决策,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变革的时机到了。
读《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有感

读《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有感最近读了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本书主要介绍了21世纪头几十年间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将会出现的几个主要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将给管理理论与实践带来的深刻的影响。
他的分析与预测为新世纪下的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变革空前而彻底,现在的管理学思想仍然沿用20世纪的那些基本假设,很少有人去注意它们是不是“事实”。
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时了。
如果用不正确的假设去制定战略,那将不可避免地把组织个向不正确的轨道。
”从本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德鲁克的前瞻性与超前思维,作者以90岁高龄来分析21世纪管理的挑战,他的高瞻远瞩与开阔的思维不得不让我们佩服。
在本书中,德鲁克颠覆了人们对管理的传统看法。
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都不知不觉地认为奠定了管理原理和管理实务的两套假设都是真实的,因此从来都没有去怀疑否定。
但事实上,范式在不断地变化,尤其当知识劳动者越来越多占据劳动大军的时候,过去的那些管理理论显然变得苍白无力,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最终的和全新的管理范式:只要能影响组织的绩效和成效的,就是管理的中心和责任,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外部,无论是组织能控制的,还是完全不能控制的”。
因此,革新是一种必然。
但也正如作者所说,创新不是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艰苦卓绝的工作,它也遵循很多原则。
因此在决策者进行决策的过程中也必须遵循许多的原则,例如创造未来、放弃昨天,有组织的改进、挖掘成功的机会。
最后一章“自我管理”我认为是值得所有人读的,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的管理者,“像拿破仑、达芬奇、莫扎特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深谙自我管理之道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功成名就的源泉。
但是他们毕竟是凤毛麟角。
他们及其非凡的才能“和成就都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现在,即使资质平庸的普通人也将需要学会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不仅仅是在企业组织中发挥作用,它对我们的人生都很有帮助,如此,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后感复习课程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后感《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后感《21世纪的管理挑战》是一本关于自我管理的变革与挑战的书,作者德鲁克用事业理论中的方法,通过与20世纪管理的实践相比较,提出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以及管理者在21世纪所面临的挑战,充分体现了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第一章中,德鲁克从管理学的基本假设入手,引出当时大多数学者、作家和管理实践者都认同的两套关于管理事实的假设。
从这两套假设的内容阐述了这些假设不符合现实,以至于成为阻碍管理理论发展的障碍,提出现代管理学的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这些假设、提出和向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注入全新假设。
在管理理论上,德鲁克利用美国早期的经济现象论证管理并非是企业管理,因而管理的组织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管理人也不是管理“雇员”,这三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如果第一个观点出错,后面两个观点也会受它的影响走向错误的方向。
在这章书中,作者重新定义了管理,体现了一种怀疑和挑战权威的精神,这不仅是发展管理学所需要的,也是我们社会发展所需的一种品质。
第二章作者开始谈作出战略的新的必然趋势,包括发达国家越来越低的人口出生率、可支配收入分配上的变化、定义绩效、全球竞争力和经济上的全球化与政治上的分裂显得越来越不协调这5个趋势。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地方是作者提出的“退休”的另一个含义,在现在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社会中,许多人都只想到了让老人延迟退休,却很少有尝试过德鲁克所说的这种新型雇佣关系,让老龄人“提前退休”,这里的“提前退休”并不是指停止工作,而是指劳动者不再从事全职工作,或整年都在组织中任职,他们一次只工作几个月。
我认为这是当今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
另一个是20世纪保持发展势头的政府、卫生保健、教育和休闲这4个部门,说明了尽管是资本主义经济,政府对其可支配收入的分配影响也是重大的,因而在管理的战略中应该要首先考虑政府。
第三章讲的是有关变革的内容。
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笔记

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笔记2.企业应该具有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或者至少必须具有一种这样的组织形式。
3.使命决定战略,战略决定组织结构。
4.管理是所有组织所特有的和独具特色的工具。
5.组织不是绝对的,它是提高人们在一起工作的效率的工具。
一个特定的组织结构是与在特定的条件下,在特定的时间执行特定的任务相匹配的。
6.组织实际上也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守:①组织必须是透明的。
②在某些方面,组织里必须有人拥有最后拍板的权力,在面临“危机”时必须有人站出来掌控全局。
7.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管理不同的人。
企业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管理不同类型的劳动者,而且相同类型的劳动者的管理方法需要因时制宜。
8.管理不是“管理”人。
管理是领导人。
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
9.每一个行业有一种独特的技术与之相对应,每一种最终用途有一种特定且独特的产品或服务与之相对应。
10.只有独一无二的需求,而满足需求的方式不是惟一的。
11.任何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用途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最终用途都不是任何产品或服务所特有的。
12.管理层的出发点不再是其自己的产品或服务,甚至也不是产品或服务的已知市场和最终用途。
出发点应该落在客户认定有价值的方面。
13.客户的价值观和决策应该才是管理政策的基础。
14.组织内部是管理的领域。
管理不仅要关注成本,而且要关注行动。
任何组织的绩效都只在外部反映出来。
15.管理的责任是通过协调组织的资源,在组织外取得成效。
16.全新的管理范式:只要能影响组织的绩效和成效的,就是管理的中心和责任,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外部,无论是组织能控制的,还是完全不能控制的。
17.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经营之道(theory of the business),即一套自己的假设,涉及组织的业务、组织的目标、规定目标的方法、组织的客户、客户的价值和客户的需要。
战略将经营之道转化为绩效。
它的目的是帮助组织在不可预知的环境中取得预期的成效。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韩贝贝对我而言,读书是为了解答自己遇到的一些困惑,以及拓展自己的视野。
最初决定读《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是源于我对于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时,对于企业所面临环境挑战的困惑,没想到的是,这本德鲁克先生在1999年出版的书籍,带给我我这个身处于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学生,在视野方面的巨大冲击和启发。
启发一:对管理假设的重新认识在第一章中,德鲁克先生提醒我们要重视假设,重视管理的新范式。
我们所熟知的管理学知识,都一定的管理假设,而这种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新的变化。
书中列出六中变化:1、恰当的组织形式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组织必须是透明的;二是在某些方面,组织里必须有人拥有最后拍板的权力。
2、一种恰当的管理人的方式是,管理不是“管理”人,二是领导人,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
3、技术和最终用户并不是是一成不变和已知的。
技术和最终用户都不是管理政策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们存在着局限性,在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上,客户的价值观和决策应该才是管理政策的基础。
4、管理的范围不是法律决定的。
新的假设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应该包含整个流程,应该关注整个经济链的效益和绩效。
5、管理的范围不是政治决定的。
国家疆界主要作为约束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时间的不是政治,而是经营方式。
6、管理不仅是对内部的管理。
只要能影响组织的绩效和成效,就是管理的中心和责任,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在组织外部,无论是组织能控制的,还是完全不能控制的。
启发二:对战略发展趋势的重新认识本书第二章谈到未来战略发展新的必然趋势,有这么五点:发达国家越来越低的人口出生率;可支配收入分配上的变化;定义绩效;全球竞争力;经济上的全球化与政治上的分裂显得越来越不协调。
这章有几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一是他提出20世纪有4个部门在收入分配中保持发展势头:政府,卫生保健,教育,休闲。
二是提出20世纪最后30年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和最兴旺的行业不是信息产业,而是金融服务业。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书笔记摘要:这些挑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
它们各不相同。
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与今天普遍接受的和认为成功的事情格格不入,并且截然不同。
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发生的变革,甚至比19世纪中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或大萧条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的结构性调整更为彻底……当我们面对新的现实及其要求时,20世纪行之有效的政策不再灵验,组织和个人的观念需要更新。
关键词:挑战转型变革自我管理正文:在管理思想史的历史长河中,德鲁克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
曾经有老师说:“任何一个领域,如果评选一名绝对的权威人士,都会存在争议。
而只有管理学界不存在,这名权威就是彼得德鲁克。
”也有管理专家对说:“这本书是德鲁克先生的最后一部著作,当时他虽然已经90高龄,但是却是他所有著作中逻辑最严密,最清晰的一部。
”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能够被人们称为大师,怀着敬仰,我打开了这本书。
21世纪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剧变时代,而且这些变化影响所及,已经没有国家、种族、文化和行业的界限。
显然,旧的管理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向传统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德鲁克正是在基于眺望未来这么广远的角度,给出了“管理的新范式”、“战略”、“变革的引导者”、“信息挑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以及“自我管理”六个震撼人心而又富于启迪性的管理主题。
什么是关于“管理的新范式”呢?它是从管理的最基本支撑基石进行审视,从管理科学发展的角度对社会发展和变迁进行了高度概括和叙述,对传统的管理学假设进行审视,使得我们可以跳出当前的束缚,进行探索性的思考和研究。
同理,不少人对“专家观点”会产生质疑,“专家”往往从自己专业领域出发,有很多既定假设前提并隐含这些前提是科学的是对的,实际上任何专家观点都绝对不能代表真理。
对于管理也是一样,对于知识、经验、模式的学习更多应当是作为知识积累,而只有在组织之中才能得到验证的管理科学,特别对于实践而言只有永远的创新,而不能有理所当然的范式和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国家疆界主要作为约束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 用。决定管理实践的不是政治,而是经营方式。
需要建立一个最终和全新的管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式:
只是能影响绩效和成效的,就是管理中 心和责任。
战略——新的必然趋势
• 影响战略制定的重要要素:1.发达国家越 来越低的人口出生率。2.可支配收入分配 上的变化。3.定义绩效。4.全球竞争力5.经 济上的全球化和与政治上的分裂显得越来 越不协调。
21世纪的管理挑战
内容概要: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在世纪转折之际献 给读者的这部著作,介绍了21世纪头几十年间 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将会出现的几个主 要趋势。这些趋势包括人口老龄化、知识工作 者队伍的崛起、信息技术的普及和边缘化等等, 这些趋势将给管理理论与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 作者的预测不仅基于对欧洲印刷革命以来西方 社会五百多年的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也建立 在自身在欧美管理理论和实践前沿五十多年的 亲身历练和经验的基础之上。本书将把丰富的 思想营养呈献给那些希望管理好自己的组织的 管理工作者,以及渴望经营好自己的事业与人 生的知识工作者。
• 重视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这也强调了教 育的重要作用。
• 提出20世纪有4个部门在收入分配中保持发 展势头:政府,卫生保健,教育,休闲。
• 提出20世纪最后30年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和 最兴旺的行业不是信息产业,而是金融服 务业。
变革的引导者
我们无法左右变革,但只有走在变革的前面。
• 变革的原则在他的总结下有:1.有组织的
管理的新范式
基于事实的基本假设才是基本范式。
全新的假设:
1.管理不是企业管理,而是所有组织所特有的 和独具特色的工具。
2.企业不只是必须具有一个恰当的组织形式而 是具有适合有关任务的组织形式。
3.管理不是“管理”人,而是进行以绩效为目 标的管理。管理是领导人。
4.技术和最终用户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和已知的, 在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上,客户的价值观和决策 应该才是管理政策的基础。
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 决定知识工作者的主要因素: 1、 提高知识工作者的效率,明确知识工 作者任务。 2、 要求知识工作者必须人人有责,知识 工作者必须自我管理,他们必须有自主权。 3、 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任务责任中必须包 括不断创新。 4、 需要不断学习。 5、 衡量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的最重要的 指标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6、 要把知识工作者看做是资产,而不是 成本。普遍认为体力劳动者是成本,而知 识工作者。
自我管理
• 现在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寿命往往超 过组织的存在时间——人的下半生 生活。
• 提到组织必须拥有价值观,人也需 要拥有价值观。
• 主张参与第二兴趣点。 • 社会的未来
THANK YOU !
读书笔记分享
汇报人:奉志诚
2016.6.8
CONTENTS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现 代管理学之父。
代表作:《德鲁克论管理》,《21世 纪的管理挑战》,《九十年代的管理》
• 提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 念——目标管理
• 管理学的真谛 • 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有90%是共同的 • 培养经理人的重要性
革引导者的目的是变革,但他们同时也要
求保持连续性。
创新不是天才的灵光一现,而是艰苦卓绝的
工作,它也遵循很多原则
信息挑战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 第四次信息革命 • 最大的企业也是需要转变的,从成
本会计向效益控制转变,服务业企 业的发展已经不能采用传统的成本 会计法,而是用作业成本法。 • 在这个时代,企业要创造财富需要 把握四套诊断工具:基础信息、生 产率信息、能力信息和资源分配信 息。 •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地放弃昨天;2.有组织地改进(改善);3.
挖掘成功的经验;4.系统的创新原则。
• 同时也警告我们什么不要做:1.不符合战
略的现实;2.混淆“新奇”和“创新”之
间的界限;3.混淆具体的动作与行动计划
之间的界限。
• 变革又存在一个重要问题——新的事物是
无法通过调研的,且新事物的出现不一定
是正确的。
• 变革和连续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