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钛合金表面热障涂层的制备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钛合金表面热障涂层的制备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钛合金表面热障涂层的制备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钛合金是一种耐腐蚀、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

然而,钛合金的高温氧化、耐磨性及耐热性能不佳,为了提高其综合性能,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涂层。

热障涂层是一种能够提高材料高温抗氧化、耐热、耐腐蚀性能的涂层。

通过在钛合金表面喷涂高温耐久性高的热障涂层,可以有效地保护钛合金材料不受高温氧化、腐蚀及磨损等因素的影响,提高钛合金材料的使用寿命。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制备钛合金表面热障涂层,研究其制备工艺及涂层性能,为提高钛合金材料的性能以及应用于相关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1. 钛合金表面预处理的选取与研究。

目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有机械打磨、酸洗、化学腐蚀等方法,本研究将综合研究不同表面处理方法下涂层与钛合金基体之间的结合力以及涂层性能的影响。

2. 热障涂层材料的选取。

常用的材料有氧化铝、氧化锆、碳化硅等。

本研究将比较不同材料的耐热性能及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选择最适合的涂层材料。

3. 涂层制备工艺研究。

常用的制备方法有等离子喷涂、火焰喷涂、电弧喷涂等方法。

本研究将研究不同制备方法下涂层的形貌、结构和性能。

4. 涂层性能测试。

采用热膨胀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测试热障涂层的热膨胀系数、热稳定性、结构和表面形貌等性能。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提高钛合金材料的高温抗氧化、耐热、耐腐蚀性能,为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研究不同涂层材料及制备工艺下的热障涂层性能,对于热障涂层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TC4钛合金铣削过程预测和表面质量分析的开题报告

TC4钛合金铣削过程预测和表面质量分析的开题报告

TC4钛合金铣削过程预测和表面质量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航空、航天、能源等行业快速发展,新材料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钛合金作为一种优良的航空航天材料,在航空工业、汽车制造、医疗器械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钛合金的切削加工一直是加工难点,其高温硬度、切削强度等特点使得钛合金材料极易磨损刀具、造成表面质量问题,降低零件质量。

因此,对钛合金铣削过程的预测和表面质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能够准确预测钛合金铣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的接触区域、产生的力和温度等关键参数,就可以优化铣削工艺参数,有效减少刀具磨损和加工表面质量问题。

同时,表面质量分析可以为优化铣削工艺提供重要的参考,提高加工效率和零件质量。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拟围绕钛合金铣削过程预测和表面质量分析展开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钛合金铣削过程仿真模型建立。

以钛合金为实验材料,建立其铣削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ANSY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

2. 钛合金铣削过程参数预测和优化。

基于仿真模型,预测钛合金铣削过程中的主要切削参数,包括切削力、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等,进而优化铣削参数,减少刀具磨损和加工表面质量问题。

3. 钛合金铣削表面质量分析。

根据铣削加工表面情况,采用一定的表面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表面质量分析,建立表面质量模型,为优化铣削工艺提供参考。

4. 实验验证。

以钛合金为研究对象,进行铣削加工实验,对仿真预测结果和表面质量分析进行实验验证,完善仿真模型和表面质量模型。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预测钛合金铣削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优化铣削工艺参数,提高零件加工表面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同时,本研究可为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铣削加工提供参考,对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Ti-6Al-2Sn钛合金高温变形力学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Ti-6Al-2Sn钛合金高温变形力学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Ti-6Al-2Sn钛合金高温变形力学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钛合金因其具有高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良性能,在航空、航天、医疗和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高温环境下,钛合金易发生形变和
破裂,使其在高温条件下的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理解钛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力
学行为,对进一步提高其高温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Ti-6Al-2Sn钛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和力学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其高温性能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
(1)高温拉伸试验:采用热模拟试验机进行高温拉伸试验,探究Ti-6Al-2Sn钛
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行为和变形特征。

(2)力学性能测试: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Ti-6Al-2Sn钛合金在高温条件下
的力学性能,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等。

(3)微观结构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技术对Ti-6Al-2Sn钛合金在高
温条件下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探究变形机理。

四、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深入了解Ti-6Al-2Sn钛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变形机理和力学性能,为进一步提高其高温性能提供理论基础。

同时,对于其他钛合金在高温条件下的研究
也有一定参考意义。

高速铣削钛合金Ti6Al4V的刀具磨损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速铣削钛合金Ti6Al4V的刀具磨损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速铣削钛合金Ti6Al4V的刀具磨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其高强度、高熔点和难加工等特性,钛合金的加工一直是一个难点。

目前,高速铣削被广泛应用于钛合金的加工中,但是刀具寿命和磨损问题一直困扰着加工过程。

因此,本文选取高速铣削Ti6Al4V钛合金为研究对象,探究刀具磨损的原因和机理,为提高刀具加工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理论基础。

二、研究内容1. 钛合金的基本性质和加工研究现状介绍钛合金的基本性质及其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并综述相关文献分析目前主要的加工方法及其优缺点。

2. 高速铣削工艺和刀具材料选择详细介绍高速铣削工艺的优势和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刀具材料。

3. 刀具磨损机理和原因分析通过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探究高速铣削Ti6Al4V钛合金的刀具磨损机理和原因,为延长刀具寿命、提高加工效率提供参考及建议。

4. 刀具寿命预测和优化加工参数根据前期实验结果及刀具磨损情况推导刀具寿命预测模型,并通过优化加工参数的方式提高加工效率。

三、研究意义对高速铣削Ti6Al4V钛合金的加工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提高钛合金的加工效率和质量,还可以为航空、汽车、医疗等关键领域提供重要的支持。

同时,通过深入分析刀具磨损机理和优化加工参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四、研究方法采用试验分析方法,进行高速铣削钛合金Ti6Al4V的加工过程研究,通过刀具磨损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探究刀具磨损原因和机理,建立刀具寿命预测模型,最终优化加工参数。

五、预期成果1. 更深入地了解高速铣削Ti6Al4V钛合金的加工特点和机理。

2. 研究刀具磨损机理和原因,为提高刀具寿命提供理论依据。

3. 推导刀具寿命预测模型,并通过优化加工参数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4. 提供有价值的实验数据和建议,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钛合金插铣过程刀具性能测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

钛合金插铣过程刀具性能测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

钛合金插铣过程刀具性能测试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钛合金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但是,钛合金也因其高强度、高硬度和难加工性而成为制造业中最困难的材料之一。

钛合金的高硬度和低热导率给切削加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需要使用高性能刀具进行加工,而刀具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加工表现和钛合金零件的制造质量。

因此,研究钛合金加工过程中刀具的性能测试和模糊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选取常见的钛合金TC4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插铣法进行加工,并通过选取不同刀具材料、不同刀具几何形状、不同刀具涂层等方式进行刀具性能测试。

在测试中,将通过切削力、切削温度、表面粗糙度、刀具磨损等参数进行评价。

同时,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刀具材料、几何形状和涂层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估。

最后,通过实验结果对刀具参数进行优化,并对钛合金插铣加工过程中刀具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三、研究意义和创新点本研究将通过对钛合金插铣过程中刀具性能的测试和模糊综合评价,对钛合金加工过程中刀具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优化刀具参数,提高钛合金零件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此外,本研究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刀具性能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钛合金加工的智能化水平,并为类似材料的加工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四、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周期为12个月,主要的研究工作计划如下:1. 熟悉钛合金插铣加工过程和刀具的基本知识,收集相关文献和数据,了解国内外相应研究情况,并制定本研究的具体工作方案和目标。

2. 搭建钛合金插铣加工系统,包括机床、夹具和刀具等设备。

3. 设计试验方案,选定不同的刀具材料、不同的刀具几何形状和不同的刀具涂层等测试参数。

优化加工参数,确保实验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4. 进行钛合金插铣加工试验,记录切削力、切削温度、表面粗糙度、刀具磨损等关键参数。

得出不同刀具性能表现的实验数据。

5.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的刀具材料、不同的刀具几何形状和不同的刀具涂层等刀具性能参数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优选方案进行筛选和优化。

钛合金-开题报告

钛合金-开题报告

LOGO报告人:李永亮导师:林建国教授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内容一.选题背景二.研究内容三.已完成工作四.下一步工作五.致谢室温-花苞加热-绽放冷至室温-花苞再次加热-绽放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花苞受温度影响后的变化情况引例:一. 选题背景拥有“大脑”的合金Yes, I can alsoremember对温度变化做出反应——微观组织相变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反应——神经元[1] 金万军. 生物医用Ti-Ta 基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力学性能的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 2009[2] 徐祖耀. 形状记忆材料[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 SMA)特点:1、形状记忆效果(Shape Memory Effect ,简称SME ):具有热弹性或应力诱导马氏体相变特征的材料在进行一定限度的变形后,经随后的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材料能完全、部分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和体积的现象。

2、超弹性(Superelasticity ,简称SE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远超过弹性极限应变量的应变,而且卸载时应变可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现象。

本质:应用范围: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械电子、汽车工业和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

β奥氏体α马氏体降温/应变升温1.1 SMA医学应用和发展趋势1. 形状记忆效应SME(a)预压缩(b)受热扩张后(c)植入腔道内效果2. 超(伪)弹性SE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产生的超弹性行为使合金具有比普通刚性材料更低的弹性模量!特别是钛合金具有远低于不锈钢的弹性模量。

1.1 SMA医学应用和发展趋势神奇的SME效果和优异的SE行为使钛合金作为仿生材料在医学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仿生材料制成的人体替换组织不依赖于器官的活体国策“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加强生物医用钛合金工程材料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发展。

1.1 SMA 医学应用和发展趋势国计民生人民健康科技健康人口增长及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心脑血管疾病和骨科疾病剧增;医疗水平的提高对新仿生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

TC4钛合金喷丸强化表面完整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TC4钛合金喷丸强化表面完整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TC4钛合金喷丸强化表面完整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钛合金是一种高性能、高耐蚀性和轻质的金属材料,广泛使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化工等领域。

然而,钛合金表面易受到磨损、腐蚀和疲劳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其应用。

为了提高钛合金的表面性能,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喷丸强化技术,通过高速流动的喷砂颗粒撞击钛合金表面,形成一定的表面形貌和残余应力,从而提高其抗疲劳性能、耐腐蚀性能和阻尼性能等方面的性能。

二、选题内容钛合金喷丸强化表面完整性是研究该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究钛合金表面形貌、残余应力、微观组织结构以及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与喷丸参数之间的关系,揭示喷丸强化表面完整性的多种影响因素,包括喷丸颗粒尺寸、预处理方式、喷丸压力、喷丸时间和喷丸介质等。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钛合金喷丸强化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因素,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拓展钛合金喷丸强化技术领域的研究,提高钛合金表面性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促进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医疗、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一系列喷丸工艺参数的实验方案,对钛合金喷丸强化表面完整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

实验中将采用表面形貌观察、残余应力测量、微观组织结构分析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喷丸前后的钛合金表面性能进行评估,并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研究进展目前,本研究已完成初步的实验设计和方案制定,预计在未来数月内完成实验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预计本研究将为钛合金喷丸强化技术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支持,促进钛合金应用领域的发展。

TC4钛合金力学性能测试及动态材料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TC4钛合金力学性能测试及动态材料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

TC4钛合金力学性能测试及动态材料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1.研究背景随着现代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更加轻量化、高强度、高刚度的材料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其中,钛合金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成为在上述领域广泛应用的轻金属材料之一。

TC4钛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钛合金之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但其动态力学特性的研究相对薄弱。

2.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TC4钛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分析其静态和动态力学特性,并建立TC4钛合金的动态材料模型。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静态力学性能测试:通过压缩试验、拉伸试验等静态力学试验,得到TC4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参数,包括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硬度等。

2)动态力学性能测试:通过冲击试验、高速剪切试验等动态力学试验,研究TC4钛合金在高速应变条件下的力学特性,得到其冲击强度、动态屈服强度等参数。

3)建立动态材料模型:基于静态和动态力学试验数据,建立TC4钛合金的动态材料模型,为实际应用中的结构设计、动态响应分析提供依据。

3.研究意义本研究可以为TC4钛合金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同时,建立TC4钛合金的动态材料模型,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结构设计、动态响应分析提供更加准确的模拟工具,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4.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方法包括静态力学试验和动态力学试验两种。

静态力学试验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压缩试验、拉伸试验等;动态力学试验采用冲击试验机、高速剪切试验机等设备。

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到TC4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参数,并建立其动态材料模型。

5.论文结构本研究将分为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相关理论和方法介绍,包括静态力学试验和动态力学试验的原理和方法。

第三章: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详细介绍试验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第四章:TC4钛合金力学性能分析,包括从试验数据中得到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硬度等参数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报告人:李永亮
导师:林建国教授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内容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内容
三.已完成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
五.致谢
室温-花苞加热-绽放冷至室温-花苞再次加热-绽放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花苞受温度影响后的变化情况引例:
一. 选题背景
拥有“大脑”的合金
Yes, I can also
remember
对温度变化做出反应
——微观组织相变
对外界环境刺激做出
反应——神经元[1] 金万军. 生物医用Ti-Ta 基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力学性能的研究[D]. 厦门:厦门大学, 2009
[2] 徐祖耀. 形状记忆材料[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 SMA)特点:1、形状记忆效果(Shape Memory Effect ,简称SME ):具有热弹性或应力诱导马氏体相变特征的材料在进行一定限度的变形后,经随后的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材料能完全、部分恢复到变形前的形状和体积的现象。

2、超弹性(Superelasticity ,简称SE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远超过弹性极限应变量的应变,而且卸载时应变可恢复到原来状态的现象。

本质:应用范围: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械电子、汽车工业和
日常生活等多个领域。

β奥氏体
α马氏体降温/应变
升温
1.1 SMA医学应用和发展趋势1. 形状记
忆效应
SME
(a)预压缩(b)受热扩张后(c)植入腔道内效果
2. 超(伪)
弹性SE
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产生的超弹性行为使合金具有比普通刚性材料更
低的弹性模量!特别是钛合金具有远低于不锈钢的弹性模量。

1.1 SMA医学应用和发展趋势
神奇的SME效果和优异的SE行为使钛合金作为仿生材料在医学应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仿生材料制成的人体替换组织不依赖于器官的活体
国策
“十二五”重大
科技专项——
重点加强生物医用
钛合金工程材料的
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发展。

1.1 SMA 医学应用和发展趋势
国计民生人民健康科技健康
人口增长及老龄化加速带来的心脑血
管疾病和骨科疾病剧增;
医疗水平的提高对新仿生材料提出更高
的要求。

促进
要求
1.2 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由仿生材料应用导致的金属污染和功能失效时刻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突出问题有两个:1. 植入合金释放对人体细胞有毒离子;2. “应力屏蔽”导致仿生材料植入失效。

[1] 任伊宾, 杨柯, 梁勇. 医用金属材料中的镍危害[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5,22(5): 1067-1069.
影响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钝。

据研究老年痴呆症患者脑中铝含量为正常人近5倍。

AL
Ni
V 临床观察证实应用比较广泛的Ti 6Al 4V 、Ti-Ni 合金植入人体酸性环境后会释放出对细胞具有严重危害的Al 、Ni 、V 阳离子,直接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使心、脑、肺、肝和肾功能衰退;使核糖核酸或脱氧核糖核酸复制失真,引起突变,从而增加癌症发病率。

可引起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肠胃系统、
造血系统的损害;降低人体的抵抗外界压
力、毒素及致癌物的能力;甚至致死。

1.2 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1. 合金释放有毒离子毒害人体细胞
1.2
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弹性模量差异
受力传递不均匀
植入失效
生物排异反应可以用药物控制;物理排异反应无法用药物控制!
2. “应力屏蔽”现象导致的植入失效
1.3 国内外SMA
研究现状
Ti13Nb13Zr
Ti35Nb7Zr5Ta
Ti12Mo6Zr2Fe
Ti15Nb、
Ti35.3Nb5.1Ta7.1Zr
Ti29Nb13Ta4.6Zr
Ti30Nb10Ta5Zr
Ti35Nb10Ta5Zr
Ti-Ta
Ti55Ta9Zr(厦大)
Ti12.5Zr2.5Nb2.5Ta(西北
有色金属研究院)
Ti-Co-Ta(中南)
Ti-Zr(北航)
欧美中国
日本
1. 向Ti中添加Ta、Mo、Nb、Zr等替代Al、Ni、V等对人体有毒的合金元素,通过调整合金元素配比使合金材料具有更佳的SME和SE。

1.3 国内外SMA的研究现状
2. 优化组织结构,降低合金固有弹性模量;提高亚稳
态β相含量,增加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的敏感性,提高SE,避免仿生组织植入人体时因“应力屏蔽”导致失效。

[1] Y L Zhou et al.,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ieering A. 2004,371: 283-290
二. 本课题研究内容
目的:提高生物医用钛合金的可靠性
成分
通过向金属Ti
中添加具有β
相稳定性和耐
腐蚀性的Zr、
Mo等对人体
无毒合金元素;
应用CR和
ARB合金加工
工艺,细化晶
粒度,优化组
织结构;
组织
以期提高SMA
生物相容性,
提高SE的。


终实现提高生
物医用钛合金
可靠性的目的。

性能
CR:Cold Rolling; ARB:Accumulative roll bonding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Ti-Zr 系合金是SMA 研究的新领域,具有潜在的SME 和SE 和广阔
的应用前景;
2.Accumulative Roll Bonding(ARB)与CR(Cold Rolling)相比可
以进一步细化晶粒,极大地改善合金的机械系能。

合金冶炼
冷轧成型
ARB 轧制
工艺流程
性能表征
加工工艺创新
成分创新
三. 已完成工作
3.1合金成分配比及熔炼
以提高应变诱导马氏体相变的敏感性为目的,以合金平均价电子常数e/a为参考,合金元素的配比基于d电子轨道理论,并对其铸态合金相组成做出了预测:
合金配比参数及相组成预测
元素/at.%Ti/g Zr/g Mo/g Bo Md e/a预测相Ti70Zr3016.5128713.487130 2.8792.5934αTi69Zr30Mo116.1494513.381440.469112.8822.588 4.02αTi68Zr30Mo215.7916713.27740.930932.8842.583 4.04αTi67Zr30Mo315.4394113.17498 1.385612.8872.579 4.06αTi66Zr30Mo415.0925513.07412 1.833332.8902.574 4.08αTi65Zr30Mo514.750412.97479 2.274272.8902.569 4.10α
3.2合金成分配比及熔炼
Ar保护非自耗熔炉
Ti 70Zr 30,X200倍
Ti 69Zr 30Mo 1,X200倍
Ti 68Zr 30Mo 2,X200倍
Ti 67Zr 30Mo 3,X200倍
Ti 66Zr 30Mo 4,X200倍
Ti 65Zr 30Mo 5,X200倍
3.3 金相组织随成分的变化
αααβ
β
β
β
3.4 合金相组成的XRD测定
Ti-Zr-Mo系合金相组成随Mo含量的变化
3.5 铸态合金维氏硬度
Ti-Zr-Mo 系合金硬度随Mo 含量变化
ααα+β
β
β
β+ω
结论:1. Mo 含量小于1%时主要起固溶强化作用;随着Mo 含量增加,合金由单一α相转变为β相,证明Mo 对钛合金β相具有强烈的稳定作用。

2. Ti 68Zr 30Mo 2(at.%)维氏硬度突降和压痕周围应变诱导马氏体孪晶的出现证明亚稳态β相对应变应变诱导马氏体的敏感性更高,约2%的Mo 对合金的SME 和SE 影响效果明显,是下一步研究计划的重点
Ti 67Zr 30Mo 3
Ti 66Zr 30Mo 4
Ti 65Zr 30Mo 5
Ti 70Zr 30
Ti 69Zr 30Mo 1
Ti 68Zr 30Mo 2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调整合金成分,确定最佳最佳合金成分配比;
2、采用真空电弧炉熔炼合金,对合金铸态机械性能进行表征(XRD、SEM等);
3、采用CR/ARB工艺冷轧合金,对轧后合金机械性能进行表征,探讨轧制工艺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4、对ARB工艺冷轧后的合金进行快速时效处理,探讨热处理对合金机械性能的影响。

进度安排
2012.03—2012.06 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成分、工艺2012.07—2012.09 整理实验数据,撰写科技论文2012.09—2012.12调整实验参数,拓展研究内容2013.01—2013.06 撰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
LOG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