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发展心理学婴儿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婴儿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读书笔记二关系的形成

《发展心理学》第六章婴儿期的社会性和人格发展读书笔记二关系的形成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和他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家庭及其他人之间逐渐形成的联结提供了他们一生社会关系的基础。
依恋:形成社会联结婴儿期,社会性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依恋的形成。
依恋是在儿童及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情绪联结。
当儿童体验到对特定的人有所依恋时,和他们在一起便能使儿童感到愉快;在儿童难过时,只要他们出现,儿童便得到安慰。
这是儿童和社会上其他人建立人际关系的底层基础。
发展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一岁儿童会典型地表现出依恋四种类型中的一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混乱型安全依恋型,在这种依恋风格中,儿童把母亲当做是一种家庭基地。
当母亲出现时他们很放松,母亲离开时则显得有些难过,只要母亲一回来,儿童会来到她的身边。
回避型依恋,在这种依恋风格中,儿童不寻求接近母亲。
当母亲离开后再回来时他们似乎在回避她,看起来像是对她的行为感到生气。
矛盾依恋型,在这种依恋风格中,儿童对母亲既表现出积极也表现出消极反应。
当母亲离开时,他们显得十分沮丧;当她回来时,他们可能在寻求接近的同时也会踢或打她。
混乱依恋型,在这种依恋风格中,儿童表现出不一致的甚至相互矛盾的行为。
例如在母亲回来时接进她却不看她。
他们可是能是安全依恋程度最低的孩子。
研究者认为,安全型依恋关系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作用。
当然,对于婴儿期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儿童,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也可能表现相当好。
形成依恋的互动:父母的作用。
母亲和依恋。
对婴儿愿望和需要的敏感是安全依恋型婴儿母亲的共同特点。
此类母亲知道婴儿的心情,而且和孩子互动的时候,她能够理解孩子的感受。
能够回应婴儿的信号并不能区分依恋类型。
过度回应和回应不足都可能造成非安全依恋型的儿童。
安全型依恋的母亲提供适当水平的回应,母亲或者照看者和婴儿的情绪状态相匹配。
比如:婴儿哭了,他表达的是想得到关注。
相匹配的回应是和婴儿聊天。
心理咨询师三级发展心理学:婴儿期

心理咨询师三级发展心理学:婴儿期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发展心理学:婴儿期婴儿期(0-3岁)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接下来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2017心理咨询师三级发展心理学:婴儿期,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店铺!婴儿期(0-3岁)是儿童生理发育和个体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一、新生儿的发展(出生-1个月)是婴儿开始独立发挥生理机能、开始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奏,发展维持生命机能的重要时期。
1、反射行为:一是具有明显生存意义的无条件反射,如食物(觅食、吮吸、吞咽)、防御(眨眼、呕吐、喷嚏)、定向(将头转向声源),是有机体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的必要的反射行为。
二是没有明显适应价值的无条件反射。
如抓握反射、行走反射、游泳反射、围抱反射等。
出生后4-6个月消退。
无条件反射的意义:①适应环境和保护自身生存②有助于婴儿发展早期的社会关系③是建立各种条件反射的基础④是智力发展最原始的基础。
2、生活行为模式:睡眠--觉醒时的活动(2-3小时)--啼哭。
啼哭的功能表现为:传递需求信息的交流手段、吸引成人照料的导向作用。
3、心理发生:把感觉、无条件反射或条件反射的产生做为心理发生的标志。
二、婴儿生理和动作发展1、大脑:可塑性和可修复性。
5岁。
2、动作发展(1)意义:①是婴儿心理发展的源泉,婴儿对世界的最初认识源于动作②是发展水平的指标③使婴儿获得探究环境的新手段和主动权④促进婴儿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2)主要动作:手的抓握技能(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①手的抓握动作的意义:a使婴儿操作物体的主动性日益增加;b为认知发展奠定基础;c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②独立行走的意义包括:a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b扩大认知范围;c增加与人交往的主动性③遵循原则:头尾、近远、大小(大向精细动作)④影响因素:成熟程度、刺激物的支持、环境提供的动作活动机会、成人激发婴儿掌握操作事物的技能和探究环境的愿望、母亲的抚养方式等。
发展心理学:从婴儿到老年

03
生活习惯发展
• 饮食:学会规律饮食,形成良好 的饮食习惯 • 睡眠: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 证充足的睡眠 • 卫生习惯: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保持个人和环境的清洁
03
学前期(6-12岁)的心理发展特点
学前期的认知发展:学习、记忆与思维能力
学习发展
• 阅读:学会阅读,提高获取 信息的速度和能力 • 书写:学会书写,提高表达 和记录的能力 • 数学: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 和技能
• 协调性:身体协调性得到进一步 提高,动作更加灵活 • 灵活性:提高身体灵活性,能够 完成更多复杂的动作 • 力量:肌肉力量得到增强,能够 完成更多高强度的运动
• 作息: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 证充足的睡眠 • 饮食:学会合理饮食,保持健康 的饮食习惯 • 卫生习惯: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保持个人和环境的清洁
• 逻辑思维:学会运用逻辑推理解 决问题 • 分类:能够根据事物的特征进行 分类 • 因果关系:进一步理解事物之间 的因果关系
• 想象力: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 造力和创造力 • 创造力:能够用独特的方式解决 问题或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期的社会情感发展:同伴关系、道德观念与自我认同
同伴关系发展
道德观念发展
老年期的社会情感发展:家庭、朋友与社区关系
家庭关系发展
• 家庭角色:适应家庭角色的变化, 如成为祖父母、外祖父母 • 家庭关系:关注子女和孙子女的 成长,维护家庭和谐 • 家庭责任:承担家庭责任,为家 庭的幸福做出贡献
朋友关系发展
• 朋友交往:保持与朋友的联系, 参加社交活动 • 倾诉交流:与朋友倾诉交流,分 享生活经历和感受 • 互助支持:互相帮助和支持,共 同度过困难时期
运动能力发展
• 粗动作:学会翻身、爬行、站立等基本动作 • 精细动作:学会抓握、捏取等手指动作
发展心理学婴儿到中年完整表格

加分化。 同一感危机:同一性确立、延续、 封闭、混乱(扩散) 同一性症候群:同一性意识过剩、 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与他人距 离失调、时间前景扩散、勤奋感扩 散、否定的同一性
自主水平 整合水平 自我受到年龄、受教育水平、认知 发展水平的影响。
皮亚杰
感知运动阶段(0-2) 靠感知运动手段反映外界刺激,协 调并适应外界环境。智力活动处于 感知运动水平。
中年 ) (35-60 35-60)
女性更年期:45-55 起, 8-12 年
思维
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具体形 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9-10 岁) 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归纳推理能力 发展、类比推理能力发展。 掌握守恒,形成守恒概念推理方式 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 8 岁)
形式运算阶段 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趋势 @掌握逻辑法则发展的特点
婴儿(出生 -三岁 ) 婴儿(出生三岁)
新生儿(出生 1 月内) 最早发生成熟。深度知觉:6 个月 12 个月之前主要是情绪和动作记 忆, 12 个月后表象词语记忆为主导 感知觉 记忆
青年 儿童 青少年 幼儿( 3-6 、7 岁) 幼儿(3-6 3-6、 (6、7-12 、13 ) (11 、12-15 、16 ) (17 、18-35 ) 7-12、 13) 11、 12-15、 16) 17、 18-35)
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自我概念:抽象性日益增强、更具 组织性和整合性、自我概念结构更
尊奉这水平 公平水平
自我
安全型;反抗型;回避型
庭教育 友谊发展:短期游戏 -单向 -双向帮 助-亲密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亲子关系:时间减少、重点转移、 控制的变化。
发展心理学婴儿心理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婴儿心理的发展引言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命周期内心理变化的学科,而婴儿心理的发展则是其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婴儿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最早的阶段,对婴儿心理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
本文将系统地介绍婴儿心理发展的几个关键方面。
婴儿从出生开始就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但这些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
对于新生儿来说,他们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与外界交流。
他们会通过注视、眨眼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开始学习通过身体语言、笑声和咿呀声来与父母和其他人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婴儿逐渐学会了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社交技能。
感知能力是指婴儿通过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新生儿的感知能力相对较低,主要集中在对声音和触觉的感知。
随着婴儿的成长,他们的感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们开始学会通过视觉感知周围的人和物体,通过嗅觉感知不同的气味,通过味觉感知不同的食物味道,通过触觉感知物体的质地和温度等等。
这些感知能力的发展为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认知能力是指婴儿对外界信息进行处理和理解的能力。
婴儿的认知能力也是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发展。
最初,婴儿对外界信息的认知主要是基于感知和感觉。
他们通过对声音、光线和触觉的感知来建立对外界的认知。
随着婴儿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他们逐渐开始学会通过观察和探索来获得新的认知。
在婴儿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关键的里程碑是婴儿开始学会认识并区分各种对象。
他们能够注意到不同颜色、形状、大小和纹理等特征,从而能够将物体进行分类和识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也逐渐发展。
这些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婴儿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更复杂的知识和技能打下了基础。
语言能力的发展语言能力是指婴儿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通过听觉感知语音,并逐渐学会模仿发音。
他们开始对一些简单的语音、音节和单词产生兴趣,并试图用各种声音来模仿。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80fd2568bd63186bdebbc5b.png)
第四章婴儿期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婴儿期是个体生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也是心理发展最明显的时期,因此婴儿生理心理的发展一直受到各方面有关学科的关注。
第一节婴儿期的一般问题一、婴儿的年龄阶段特征(一)年龄阶段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分法是:0~3岁。
(二)基本特征婴儿期心理发展的~般特点是:第一,学会了独立行走,手的动作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第二,言语能力获得很大的发展;第三,开始了最初的游戏活动;第四,各种心理活动还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
二、婴儿期的生理发展(一)婴儿期的大脑功能1.婴儿大脑形态的发展(1)脑重和头围。
婴儿的大脑从胚胎时开始发育,出生时达到350~400克,是成年人脑重的25%(这时的体重只是成人的5%);6个月时脑重达700~8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50%;12个月时已达800~900克,24个月时增到1050—115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5%;36个月时已接近成人的脑重范围,以后发展速度变慢,15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婴儿头围在刚出生时已达到34厘米,大约是成人头围的60%,12个月时达46~47厘米,24个月达48~49厘米,以后的增长速度变慢。
(2)大脑皮质。
胎儿在6~7个月时,脑的基本结构就已经具备,出生时脑细胞已分化,大多数沟回都已出现。
皮质细胞迅速发展。
到2岁时,脑内各部位大小的比例已基本上类似于成人的大脑。
2.大脑机能的发展(1)脑电图的情况。
5个月胎儿已显示出了脑电活动,8个月以后的胎儿已显示出与新生儿相同的脑电图。
新生儿出现了同步节律α波,这表明新生儿在皮质神经成分方面的一定的成熟性,在新生儿的皮质投射区还记录到对各种感觉运动刺激的诱发电反应,出生后5个月是婴儿脑电活动发展的重要阶段,12~36个月,婴儿脑电活动渐趋成熟。
(2)皮质中枢。
婴儿大脑是按着其基因结构的顺序而发展的,遵循着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婴儿出生时大脑两半球还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皮质兴奋处于弥漫状态。
此后,发展最快的区域是脑干和中脑。
发展心理学婴儿期ppt课件

婴儿的记忆力逐渐发展,能够记住 更多的事物和经历,并能够回忆起 这些记忆。
学习与记忆
模仿学习
记忆能力
婴儿通过模仿周围人的行为来学习, 这种模仿行为有助于他们掌握新技能 和知识。
婴儿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能够记住 更多的事物和经历,这种记忆能力有 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和适应环境。
习惯化学习
婴儿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和事件逐渐 熟悉,这种习惯化过程有助于他们更 好地适应环境。
道德发展
规则意识
婴儿开始理解并遵守一些简单的规则,如“不随地大小便”。
是非观念
婴儿开始能够区分对与错,对于不良行为可能会表示不满或反感。
同理心
婴儿开始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和关心。
05
心理发展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基因对婴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基因决定了婴儿的生理特征和神经系统结构,进而影响其心理发展。例如,婴儿的智力、性格、气质等都 受到遗传的影响。
家庭建立良好的育儿环境和氛围。
预防与干预措施
定期检查
定期对婴儿进行身体和心理发展检查,及早发现和干预发育迟缓 或异常。
预防接种
根据医生的建议为婴儿接种必要的疫苗,预防传染病对婴儿的危害。
安全保障
确保婴儿的生活环境安全,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如防止窒息、烫 伤等意外事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3
培养良好习惯
通过规律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洗手、 刷牙等,培养婴儿的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
心理咨询与治疗
情绪支持
01
为家长提供情绪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婴儿的情绪需求,学习如
何安抚和回应婴儿的情绪。
行为矫正
02
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

1.婴儿期(0-2岁)婴儿期是一个生理需要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
婴儿从出生开始,会依靠感官经验来感知和探索世界。
在这个阶段,婴儿的认知能力会不断发展,他们会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并开始学会利用言语、表情和动作来与他人进行沟通。
婴儿的情感和社会发展也在这个阶段进行,他们会建立起与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并通过与他人互动来满足情感和社会化的需求。
2.幼儿期(2-6岁)幼儿期是个体开始发展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幼儿会逐渐发展出自己的身份和意识,并体验到主动性和自主性的需求。
他们会通过模仿行为和言语来学习和发展自己的技能。
幼儿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在这个阶段也得到显著的提高,他们开始与他人进行合作和交流,并开始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
3.儿童期(6-12岁)儿童期是个体开始发展认知和社会关系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他们开始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并开始对世界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儿童的社会认知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他们开始与同龄人建立友谊关系,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和解决冲突。
4.青少年期(12-18岁)青少年期是个体开始从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身体和性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开始探索和建立自己的身份。
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模式继续发展,他们能够进行思维抽象和逻辑推理,并开始独立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青少年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开始与同龄人建立亲密关系,并开始探索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和性别身份。
5.成年期成年期是从青少年向中年过渡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通常建立自己的家庭和职业生涯,并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
成年期也是个体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的时期,需要应对工作、家庭和社会期望等各种角色。
成年期的心理发展涉及到自我认同、职业发展、家庭关系以及个体对生活意义的思考等方面。
总之,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发展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男人接吻,她就不算矮了。 你什么时候会结婚? 当我走在街上,再没有其他男人望我的
时候。 你最喜欢到的地方? 银行。 你最喜欢做的事情? 看银行存款有多少。 你最喜欢的生活? 婴儿的生活--睡觉、吃东西、喝牛奶、被
婴儿
婴儿
丘比特娃娃效应(Kewpie doll effect): 认为娃娃脸是很可爱的,讨人喜欢的,
会引发他人的关爱。
张小娴:过着婴儿一样的生活
常常有些小读者来信向我索取个人资料,例如出生地点、身高、 最喜欢的人物、最喜欢到的地方、身体特征等等,我不是电视艺 员,这些问题不便回答,但盛情难却,只好选择回答其中几条, 这次之后,不要再问我了。
重要动作发展的年龄常模(月数)(以欧裔、拉丁裔和非裔美国人为依据)
动作技能
50%的婴儿掌握这项动作技能的月 数
90%的婴儿掌握这项动作技能的月数
俯卧抬头900
2.2
3.2
翻身
2.8
4.7
扶坐
2.9
4.2
独坐
5.5
7.8
扶站
5.8
10.0
爬行
7.0
9.0
扶走
9.2
12.7
玩拍手游戏
9.3
15.0
独站片刻
思考:既然是头尾原则,那么为什么婴儿 在最初几个月会表现出踢腿动作?
一、婴儿动作的发展
(四)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自主够物 , 手的操控技能 1、自主够物:先天的抓握反射消失后,随
着无数次手臂的无意挥动(命中或没命中),本体 信息不断在皮层和手臂间来回传递,在婴儿感知觉 等发展的基础上,婴儿在3个月或更大的时候发展 出了新的有意的伸臂够物的动作,并可以准确抓握 物体。
一、婴儿动作的发展
(一)新生儿的动作准备——反射
反射:有刺激引发的自发和自动的反 应。
新生儿反射:生存反射,原始反射。
目前所知的新生儿反射大致有32种。
足月新生儿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反射(以欧裔、拉丁裔和非裔美国人为依据)
名称 生存反射
呼吸反射 眨眼反射 瞳孔反射
觅食反射
吮吸反射 吞咽反射
反应
发展和出现的时间
摩罗反射 降落伞 反射
巨大的声响或头部位置的突然 变化导致婴儿向外甩胳膊,背 呈弓形,然后两只胳膊合抱, 好像要去抓什么东西。
胳膊动作和背部弓形变化在 头4-6个月消失,但在遇到突 然的声响和身体失去支撑时 继续表现出惊吓反射,而且 这种反射不会消失。
它在出生时存在, 后来消失,是神经 系统正常发展的指 标。
在4-6个月时消失。
它在出生时存在, 后来消失,是神经 系统正常发展的指 标。
一、婴儿动作的发展
(二)重要动作发展的年龄常模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不同婴儿第一次出 现这些技能的时间可能差别很大,但是那些 较快掌握这些技能的婴儿并不一定比掌握这 些技能速度一般或稍慢的婴儿更加聪明,实 际上,动作发展的速度很少能准确预测孩子 未来的发展。
意义
反复的呼气和吸气 闭眼和眨眼
遇强光瞳孔收缩,在光线 较弱的环境中瞳孔变大
把头转向刺激的方向
吮吸放入口中的物体 吞咽
终生 终生
终生
在出生头几个星期 消失,被自主性的 头部转动所取代。
终生 终生
供氧、排co2 保护眼睛免受强光和外界
刺激的伤害 保护眼睛免受强光刺激, 是视觉系统适应低亮度环
境。 帮助婴儿寻找乳房或奶瓶。
(3)16个月时,婴儿可以用啦笔涂鸦。24个月时,婴儿可 以描画简单的直线,可以搭五层以上的积木。
使婴儿摄取营养物质。 使婴儿摄取被抚摸时,会张开并弯
反射
曲脚趾。
手掌抓握 弯曲手指去抓握接触婴儿手心
反射
的物体。
一般在8个月到1年时消失。
一般在3-4个月之内消失,被 自主性的抓握取代。
它在出生时存在, 第一年内消失,是 神经系统正常发展 的指标。
它在出生时存在, 后来消失,是神经 系统正常发展的指 标。
行走反射
使婴儿身体直立,脚触到平地, 除非婴儿有很多机会锻炼这 他们能像走路一样向前移步。 种反射,否则在出生后8周会
消失。
它在出生时存在, 后来消失,是神经 系统正常发展的指 标。
游泳反射
侵入水中的婴儿四肢会主动划 动,下意识地屏住呼吸(因此 身体会有一定的浮力);游泳 反射将使婴儿在水面漂浮一段 时间从而有利于开展抢救。
9.8
13.0
独自站稳
11.5
13.9
走得很好
12.1
14.3
搭积木
13.8
19.0
爬楼梯
17.0
22.0
向前踢球
20.0
24.0
从初生到6岁我国北方地区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年龄常模
一、婴儿动作的发展
(三)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
儿童早几年的动作发展趋势与肌肉发展 和神经髓鞘化过程的基本规律相似:头尾原 则(从头部向下发展),即头、颈、上身的 动作发展先于下肢的发展。婴儿动作的发展 还遵循远近原则(从中心到四周),即躯干 和肩膀动作的发展先于手和手指动作的发展。
人抱着、被人迁就、不用减肥、不用工 作,可以大笑和大哭,这是我曾经拥有而 又永远不复返的生活。
动作的发展
认知的发展
社会性的发展
一、婴儿动作的发展
无助的婴儿——新生儿的动作准备 重要动作发展的年龄常模 婴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 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有关动作发展的理论观点 早期动作发展的心理意义
思考:婴儿早期的向前够物是否需要视觉来 指引手和胳膊来定位目标?如何证明和检验?
一、婴儿动作的发展
(四)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2、手的操控技能:
抓握反射 尺骨抓握 钳形抓握
(1)婴儿在4-5个月时,当其可以独坐并向内侧
够物时,就开始用双手抓握感兴趣的物体:
拍打、抓握、双手转换、一手抓握一手拨弄
等。此时,手指动作是婴儿获得有关物体和
外界知识的最主要手段。由于抓握反射已经
消失,因此此时婴儿发展出尺骨抓握来满足
需要。
是一种早期的手的操控技 能,婴儿通过将手指向手 掌摁压来抓握物体。
一、婴儿动作的发展
(四)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
2、手的操控技能
(2)钳形抓握:在6个月到一岁,婴儿的手指更为灵活, 发展出了钳形抓握来探索外界。所谓钳形抓握是指用拇指和 食指(或其他手指)对握的方式来抓握物体。钳形抓握是个 体动作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许多首部协同活动的基 础。有了钳形抓握方式,婴儿可以更加灵活自如第操控物体, 甚至可以根据玩具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操控方式,例如挤压、 推、敲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