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海德堡的历史

年
首台海德堡速霸双色
102ZP
投放全球市场,幅面
72X 102CM
。
1977
年
推出
CPC
计算机控制系统,
这是海德堡速霸印刷机的全新电子监控技术。
海德堡公司无论是在生产量还是在营业额方面都跃居世
界胶印市场领导地位。
1980
年
推出新型中等幅面单双色印刷机
M
型胶印机。
1982
年
座落于海德堡市的总部新大楼落成;与此同时,位于阿姆斯坦顿的铸造工厂开始生产。
1988
年
收购哈里斯公司,三年后挂牌为“海德堡哈里斯”
,开展专业的商业轮转印刷业务。
2000
年
在德鲁巴展览会上,海德堡速霸系列的新成员
CD74
胶印机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印霸系列中新一代的
GTO52
五色机及全新的
PM74
四开幅面单双色胶印机也同台亮相。
2002
年
海德堡速霸
CD102DUO
型印刷机横空出世,这是世界上第一台在胶印机组前安装了柔性印版印刷单元的印刷设备。
个色组的胶印机机型相继问世,
一次走纸生产力应运而生,
其中,
速霸
SM102
是最先应用了翻转即使的海德堡胶印机,
使多色组双面印刷、联机上光和干燥不在流于梦想;当年,海德堡速霸
SM74DI
直接成像胶印机在英国伯明翰印刷设备展览会上首度展出
便轰动全球。
。
1905
年
公司更名为“海德堡高速印刷机股份公司”
。
文艺复兴时期的技术发展与艺术变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技术发展与艺术变革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历史上文化、科学、技术及社会思想的重大变革时期。
这个时期大约从14世纪开始,一直持续到17世纪。
在这个时期,欧洲的技术发展和艺术变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一、技术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技术发展经历了巨大的改变和发展。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探讨各种适用于发明与创新的技术,其中最重要的发明技术是印刷机的问世。
1.印刷机在15世纪中期,德国、意大利发明了活字印刷机。
有了这个新的技术,人们可以把书籍大量印刷出版,这样普通人也有了阅读和获取知识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与传承也得到了大大的加强,给欧洲的文化、科学和艺术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
2.航海技术15世纪是航海技术取得飞跃发展的时期。
随着欧洲船舶的远航,航海技术得到了迅速提高。
欧洲的航海家们建造了更适合大洋航行的三桅帆船和武装舰,还研制出了新式的罗盘和天文仪器。
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使欧洲的航海术和地图制作得以迅速发展。
也为新大陆的发现和殖民带来了丰富的便利条件。
3.能源技术在这个时期,欧洲的能源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发展。
水力和风力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运输,使得商贸活动的发展更加便利快捷。
火药的发明和应用也加速了战争的发展和武器技术的变革,可谓影响深远。
二、艺术变革在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艺术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个时期,欧洲的文化、科学和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思维定式,推动了人们对万物的研究与探索,也为艺术变革铺平了道路。
1.绘画艺术的变革欧洲绘画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等为代表的伟大艺术家创作出了众多的杰作。
这些艺术家们开创了一种新的绘画运动,从理性观和自然观出发,推崇人体美、透视和比例关系,让画面的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2.建筑艺术的变革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建筑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以巴西利卡式、婆罗门式和哥特式为代表的中世纪建筑风格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代之以意大利风格的古典建筑,与中世纪截然不同。
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

第一章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第一章胶印机基础知识介绍章节要求:1.胶印发展的历史及现状2.胶印机的一般分类及命名3.胶印机工作部件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4.胶印机的传动系统第一节胶印机基础知识目的要求:1.了解印刷机的发展历史2.熟悉印刷机的种类3.掌握国产胶印机的命名原则,能根据机器名称说出胶印机的基本参数一、印刷机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印刷术是我国发明的,它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凸版印刷是最早采用的印刷方式。
约在公元636年,我国已有雕版印刷。
公元1041--1048年,毕舁发明了活字印刷。
1400年德国人腾堡发明了手扳平压式凸版印刷机;1812年德国人凯尼希利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式凸版印刷机;1860年美国制造了第一台圆压圆式轮转印刷机。
凸版印刷的特点是墨层厚实、笔锋挺秀、字迹清晰。
1798年,逊纳菲尔德发明了采用石版的平版印刷;1890年鲁贝尔在石版的础上发明了胶印机。
以后胶印印刷技术不断发展,并出现了自动输纸机等设备。
1923年制造的“罗兰”平版胶印机采用等径滚筒系统;1933年双面印刷的单张纸平版胶印机问世;1938年出现了五滚筒型双色平版胶印机;1950年推出速度达10000印/小时的胶印机。
如今单张纸平版胶印机的生产速度已达到18000印/小时,卷筒纸平版胶印机的速度已达70000印/小时以上了。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只能生产一些手工输纸平版胶印机,现在已可生产多种类型的单色、双色、四色单张纸平版胶印机和正反面单色、双色、四色的卷筒纸平版胶印机,以及彩色印报轮转胶印机,这些设备在结构和精度上已达到较先进的水平。
二、印刷机的分类1.印刷机分类方法较多,其类别多种多样。
1)根据印版种类分平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孔版印刷机、特种印刷机。
1胶印机的组成与调节2)根据纸张类别分单张纸胶印机、卷筒纸胶印机。
3)根据印刷色数不同分单色胶印机、双色胶印机、四色和其它多色印刷机。
4)胶印机根据承印材料不同又分为:印纸胶印机和印铁皮胶印机。
印刷机的历史

[编辑本段]引按印版形式分类
分为凸版、平版、凹版和孔版印刷机;安装版和压印结构分为平压平式、圆压平式和圆压圆式印刷机
1、 凸版印刷机
凸版印刷机:relief printing press。使用凸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如名片机(树脂版)、铅字印刷、锌凸版、套号码字等。
2、 平版印刷机
平版印刷机:planographic press。使用平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如多色机、四色机、双色机、单色机、快速印刷机等。
3、 凹版印刷机
凹版印刷机:intaglio printing press。使用凹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如方便面之玻璃袋印刷、饼干之铝箔袋包装等。
4、 丝网印刷机
丝网印刷机:screen-process printing press 使用丝网版完成印刷过程的机器。孔版印刷:如网印、电路板印刷、布花印刷、罐头印刷、铭版印刷、局部上光等。
[编辑本段]印刷机按使用纸张形式分类
1、 单张纸印刷机
单张纸印刷机:sheet-fed printing press 使用单张纸的印刷机。 印刷机2、 卷筒纸印刷机
双面单色印刷机:perfecting press 一个印刷过程中,在纸张的两面都进行印刷的印刷机。
5、 双面多色印刷机
双面多色印刷机:multi-colour perfecting press 一个印刷过程中,纸张至少有一面印刷两种以上墨色的双面印刷机。
[编辑本段]印刷机保养的新理念
2、 双色印刷机
双色印刷机:two-colour printing press 一个印刷过程中,在纸张的一面印刷两种以上墨色的印刷机。
3、 多色印刷机
剖析卫星式柔版印刷机

版印刷机的历史柔版印刷是使用柔性印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
英文名称称为:Flexopraphy。
柔性印版是在橡胶版、感光性树脂版等材料上制作出凸出的,所需图像镜像的印版——就像是小孩玩耍的土豆印。
油墨转到印版(或印版滚筒)上的用量通过网纹辊进行控制。
印刷表面在旋转过程中与印刷材料接触,从而转印上图文。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印刷业前辈就已经将此种印刷方式引进到国内,但在那个时候它有另外一个名字:苯胺印刷机。
由于当时的印刷认识以及相关配套原因,苯胺印刷没有能够发展起来,相反同期进入中国的平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却得到认可。
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柔版印刷技术在印版以及陶瓷网纹辊的技术方面重大突破之后,得到迅猛发展。
欧美的大多数包装印刷开始转向柔印方式。
我国也从九十年代开始从国外引进相关的柔印设备,并在这几年得到快速发展。
柔版印刷机的结构简单的说来,柔版印刷机目前分层叠式、机组式、卫星式三种结构。
层叠式柔版印刷机层叠式柔版印刷机是结构最简单,价格最便宜的柔印方式。
也是国内目前柔印市场中占有量最多的一种柔版印刷机。
国内目前此类柔版印刷机最多的聚集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早期由香港企业仿照日本机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跟随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在国内销售。
主要用于手提购物袋、背心袋、简单的服装袋、电子元件外包装等产品的印刷。
由于当时凹版制版时间以及价格方面原因,使得层叠式柔版印刷机以制版时间快、价格便宜、产品单价低等优势得到迅猛发展。
随后九十年代开始出现国产层叠式柔版印刷机,并逐渐替代港商生产的层叠式柔版印刷机。
具不完全统计,珠江三角洲的此类层叠式柔版印刷机超过3000台,从单色、二色到十色不等。
目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有厂家在生产层叠式柔版印刷机,并经过吸收国外不干胶标签印刷设备,进入到标签印刷行业。
层叠式柔版印刷机具有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价格便宜等优点。
但是其缺点也比较突出,主要是套印精度低,只有±0.5mm,不能用于印刷高精度的包装产品。
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简述印刷术发明和应用对社会发展,科技传播,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传播极广,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活字印刷的发明无疑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新。
毕升的伟大发明提高了印刷效率,提高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但是这一科技成果未被统治者重视,毕升死后,也只在小范围内运用,又由于泥活字易损坏,难着墨,未大力推广。
活字印刷在十四世纪走出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朝鲜人民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推陈出新,将木活字改为铜活字,铸成了二三百万个铜活字,并在1436年铸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铅活字。
约十五世纪活字印刷传入欧洲国家。
1456年德国使用活字印成了欧洲第一部活字印本《四十二行本圣经》,比毕升的发明晚四百多年。
活字印刷又从德国传遍欧洲,为欧洲的科学文明走出中世纪漫长的黑夜,以及社会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打下了基础。
印本的大量生产,使书籍留存的机会增加,减少手写本因有限的收藏而遭受绝灭的可能性。
由于印本的广泛传播及读者数量的增加,过去教会对学术的垄断遭到世俗人士的挑战。
宗教著作的优先地位也逐渐为人文主义学者的作品所取代产读者们对于历来存在的对古籍中的分歧和矛盾有所认识,因而削弱了对传统说法的信心,进而为新学问的发展建立了基础。
印刷促进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推广,书籍价格便宜使更多人可以获得知识,因而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书籍普及会使人们的识字率提高,反过来又扩大了书籍的需要量。
此外,手工业者从早期印行的手册、广告中发觉印行这类印刷品可以名利双收。
这样又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和书写能力。
例证说明,印刷术帮助了一些出身低微的人们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印刷技术传到欧洲,加速了欧洲社会发展的进程,它为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马克思把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称为“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技术为现代社会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传播从人类诞生那天起也就随之产生。
中国印刷历史年表

中国印刷历史年表中国印刷历史年表中国印刷历史年表前二十六世纪前後中国彩陶拍印技术,开印刷术的手工雕刻技术和转印复制技术之先河。
前十四世纪前后商朝毛笔和用毛笔书写文字。
前七世纪东周单个字范拼排前五世纪後期东周竹简、木牍—>帛书。
简策和帛书是印刷术发明前的正式书籍。
开印本书装订形式之先河。
前三世纪前春秋战国型版印花技术前二世纪西汉初年植物纤维造纸术。
105年东汉和帝元兴元年蔡伦改良造纸术“蔡侯纸”220-265年三国魏韦诞改良制墨术“仲将”墨649年之前唐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印刷纸牌叶子格713-741年唐玄宗开元年间《开元杂报》世界上最早用印刷术印制的报纸762年唐肃宗宝应元年东市大刁家雕印历书现知最早的雕印历书东市大刁家是现知最早的雕印坊肆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百万经咒》是现存较早的印刷实物783年唐德宗建中四年印纸868年唐懿宗咸通九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现存世界上最早有明确日期记载和精美扉画的印本书877年唐僖宗干符四年世界上最早的印本历书。
1005年宋真宗景德二年四川民间世界上最早的印刷纸币″交子″1023年宋仁宗天圣元年中国政府从事纸币印刷和发行之始。
1041-1048年宋仁宗庆历元年至八年北宋雕印工匠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毕升发明的活字是用胶泥制作的,世称泥活字。
1094年宋哲宗绍圣元年现知最早的蜡版印刷1103年宋徽宗二年《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为现存最早的泥活字印刷品。
1155年宋绍兴二十五年《十五国风地理之图》现存最早的印刷地图1180年前木活字排印了《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佛教书籍。
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1260年宋理宗景定五年铜版印刷1340年元顺帝(後)至元六年《金刚经注》经文印红色,注文印黑色卷首、扉画用朱墨两色套印是现存最早的双色套印本佛经。
1498年明孝宗弘治十一年早期的连环画书。
1505年前明孝宗弘治十八年前铅活字排印书籍。
1506-1521年明武宗正德元年至十六年印成彩色印品《圣迹图》。
印刷工具的演变过程

印刷工具的演变过程印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而印刷工具的发展与演变也是一个富有历史意义的过程。
在古代,印刷主要通过刻版印刷来实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印刷工具不断演变,从木刻、活字印刷到现代的数码印刷,不仅提高了印刷效率,还丰富了印刷品的内容形式和质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印刷工具的演变过程。
1.木刻印刷(唐代)木刻印刷起源于中国唐代,它是最早的一种印刷方式。
木刻印刷主要用于制作佛教经典和画册。
其制作过程是将文字或图案刻在木板上,然后用墨膏墨水蘸刷在木板上,再将木板翻转在纸上,用力拍打或擦拭木板,使墨水转移至纸上。
木刻印刷的特点是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但刻版过程耗时且不能进行大规模印刷。
2.活字印刷(宋代)活字印刷是中国宋代发明的一种印刷方式。
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
活字印刷的制作过程是将铜或木材料制成字模,每个字模上刻有一个字形。
然后将这些字模按照文字顺序排列在印刷版面上,涂上墨水,再用压力机或手工按下去,让字模上的字形转印到纸上。
活字印刷具有版面调整、印刷速度快、耐磨耐用等特点,成为了当时最先进的印刷技术。
3.移动字模印刷(欧洲,15世纪)在中国活字印刷出现后没多久,欧洲也开始尝试活字印刷。
但由于欧洲文字特点较复杂,而且欧洲没有相应的打字设计和制版技术,活字印刷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限制。
在15世纪,德国金属匠人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了可移动的金属字模,并用它们来进行印刷。
这一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和印刷品质量,并被引入欧洲其他地区。
移动字模印刷的工艺使得印刷工具由手工制作变为模具制作,大大节约了制作时间和成本。
4.机械印刷(18-19世纪)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印刷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各种机械设备先后出现,提高印刷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平板印刷机和转印机。
平板印刷机主要用于纸张的印刷,它使用一块金属平板,上面有用于印刷的凹版图案,通过涂上墨水然后印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机的发展历史
想必大家对印刷机肯定不陌生吧,那印刷机到底是如何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的,印刷耗材行业网分享下印刷机的发展历程。
首先,介绍下印刷机的一个概念,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
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
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1439年,德国的谷腾堡制造出木制凸版印刷机,这种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机虽然结构简单,但却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国的柯尼希制成第一台圆压平凸版印刷机;1847年,美国的霍伊发明轮转印刷机;1900年,制成六色轮转印刷机;1904年,美国的鲁贝尔发明胶版印刷机。
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传统的凸版印刷工艺在印刷业中占据统治地位,印刷机的发展也以凸版印刷机为主。
但铅合金凸版印刷工艺存在劳动强度高、生产周期长和污染环境的缺点。
从60年代起,具有周期短、生产率高等特点的平版胶印工艺开始兴起和发展,铅合金凸版印刷逐渐被平版胶印印刷所代替。
软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静电印刷、喷墨印刷等,在包装印刷、广告印刷方面也得到发展。
世界印刷机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20多
年来,印刷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期,这一阶段是胶印印刷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单张纸胶印机最大印刷速度为10000印/小时。
一台四色印刷机印刷前的预调整准备时间一般为2小时左右。
印刷机自动控制主要集中于自动结纸、自动收纸、自动清洗、墨色的自动检测及墨量自动调节以及套准遥控等方面。
这一时期除了单色、双色机外,每个单张纸胶印机制造厂商几乎都还具有四色机的制造能力,多数制造商都能够制造纸张翻转机构,进行双面印刷。
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单张纸胶印机为标志,国际上印刷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与第一阶段的机型相比,新一代机型的速度进一步提高,由10000印/小时提高到15000印/小时,印前预调整时间也由第一阶段的2小时左右大大缩短为15分钟左右。
机器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刷机械迎来第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单张纸胶印机的某些机型可以达到17000—18000印/小时,但制造厂商并不极力追求印刷机最大印刷速度的提高,而是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进一步缩短印前准备时间和更换活件的时间追求更高生产效率。
在印刷机械自动化方面,网络化、生产集成化、数字化工作流程、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的链接等技术成为开发的重点。
此外,为了适应人们对高档彩色印刷品的需求,8色组甚至10色组的多色组双面印刷、附加联线印后加工功能成为各类单张纸胶印机(包括小胶印机、DI直接制版机以及大型胶印机)的开发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