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上册调研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黄冈市2023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到答题卡相应位置,考试结束,考生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某少数民族男女传统服饰大多为高领长袍,以皮毛为主。

随着部分居民由山区迁到川区,并与汉族逐步交融,其传统的长袍衣着发生了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民族传统服饰的高领长抱主要是为了()A.抵挡日晒B.防虫叮咬C.通风散热D.御寒保暖2.该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A.旱地垦植B.水田耕作C.草原游教D.森林采伐3.部分居民由山区迁到川区后,传统长袍最可能变化为()A.短衣短裤B.短衣长裤C.长衣短裤D.长衣长裤【答案】1.D 2.C 3.B【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少数民族男女传统服饰大多为高领长袍,以皮毛为主,皮毛长袍可以御寒保暖,D正确;高领长袍,以皮毛为主不利于通风散热、抵挡日晒,AC错误;高领长袍,不是主要为了防虫叮咬,B错误。

故选D。

【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少数民族男女传统服饰大多为高领长袍,以皮毛为主,皮毛长袍可以御寒保暖说明该少数民族生活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草原广布,因此该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草原游牧,C正确。

传统服饰大多为高领长袍不利于旱地垦植、水田耕作、森林采伐,ABD错误。

故选C。

【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少数民族男女传统服饰大多为高领长袍,以皮毛为主,皮毛长袍可以御寒保暖,说明该少数民族生活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草原广布,因此该民族传统的生产方式是草原游牧,部分居民由山区迁到川区后,气候变得温暖,传统长袍最可能变化为短衣长裤,B正确。

以皮毛为主,皮毛长袍可以御寒保暖,说明该少数民族生活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不可能变为短裤,AC错误;部分居民由山区迁到川区后,气候变得温暖,传统长袍最可能变化为短衣,D错误。

故选B。

高三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调查测试

高三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调查测试

高三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调查测试地理试题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刻120分钟。

2、请将试题的答案填写(涂)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选择题满分70分)一、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1(图中AB线表示晨昏圈的一部分,现在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回答1~4题。

1.现在地球上显现极昼的范畴是A.70°N及其以北地区 B.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C.70°S及其以北地区D。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2.现在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A.110°E,20°NB.110°W,20°SC.70°W,20°SD.70°E,20°N3.现在全球新的一天的范畴约占全球的A.一半B.小于一半C. 大于一半D.全部4.该天甲地的昼长为A.12小时B.10小时C.14小时D.24小时读图2,回答5~6题.5.2006年10月9日(农历八月十八)是浙江海宁观赏钱塘潮的最佳时期,这一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A.甲B.乙C.丙D.丁6.咸潮是由于上游江水水量减少,引起江河水位下降,并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珠江三角洲地区显现咸潮时,地球最有可能位于图2中的什么位置.A.甲B.乙C.丙D.丁读图3(某月4~10日天气变化示意图),回答7~9题.7.气温日较差最大和最小的日期分别是A.5日\9日B.4日\10日C.7日\8日D.6日\8日8.该次天气过程可能是由______天气系统过境造成的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9.图4哪幅图能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图5为某地等压线,图中箭头表示盛行风向.据此回答10~11题.10.甲、乙两地均位于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1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风力比乙地强B.甲地势成冷锋,显现暴风雪C.乙地盛行西北风D.甲地以晴好天气为主2006年第五号台风“格美”于7月19日下午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升成,7月25日凌晨4时前后进入台湾海峡,15时50分在福建晋江围头镇沿海登陆.图6是台风通过福建某地时的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12.受台风“格美”阻碍,7月25日凌晨4时~15时50分期间,福建晋江围头镇最有可能盛行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13.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其缘故是A.台风柔弱B.台风中心通过C.台风消逝D.台风停滞不前图7为“某地等温线图”(图中粗曲线为海岸线).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地为洼地B. 处有暖流通过C. 现在 地白雪皑皑D. 地植被可能为阔叶林15.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淮海平原土壤中盐分含量达最低值B.北印度洋海水自东向西流C.坦桑尼亚草原一片枯黄D.天山山上牧场牛羊成群综合地貌、气候两大要素,能够把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完成16~18题16.下列省区中,既跨三大自然区又跨四类干湿地区的是A.藏B.秦C.陇D.内蒙古17.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洪涝半洪涝区再到青藏高寒区A.区域面积依次减小,人口比重依次减小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步减少C.人类活动逐步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步变大D.土壤发育程度降低,生物种类数量出现多---少---多的变化趋势18.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东部季风区热量交替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的是A.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B.水稻---春小麦---冬小麦---玉米C.棉花---黄麻---亚麻---甜菜D.一年三熟---一年两熟---两年三熟---一年一熟图8四我国1998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能源生产、消费占全国的比例.据此回答19~20题.19.据图判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动度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缺乏B.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量比东部地区少,是因为中西部能源资源总量比东部地区少C.西部地区因受经济进展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D.我国区域能源资源储备量与区域进展水平专门不匹配20.下列工程不能缓解图8所反映出来的问题A.西气东输B.西电东送C.南水北调D.晋煤外运(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山东卷】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上学期9月期初调研检测(9.9-9.11)地理试卷

【山东卷】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高三年级上学期9月期初调研检测(9.9-9.11)地理试卷

高三地理考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 分)本卷共 15 小题。

每小题3 分,共 45 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文蛤适宜生活在水温 15-25℃的浅海沙滩上,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江苏省是我国文蛤主要产区之一,该省的如东县位于长江入海口北侧,其产出的文蛤壳厚肉肥,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称。

历史上,如东文蛤一直处于自然繁殖、自然生长、自由采捕状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增加,文蛤资源明显减少. 1958 年,我国建立“如东县海涂养殖场”,实行封滩养殖,有计划的放养文蛤幼苗、捕大留小. 如东县自1969 年开始出口冻蛤肉,1979 年开始改由鲜活文蛤出口,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据此完成1~3 题.1. 如东文蛤壳厚肉肥最主要的原因是A. 水温适宜B. 营养盐类丰富C. 光照充足D. 浅海沙滩广阔2. 1958 年,我国建立如东县海涂养殖场的主要目的是A. 保护贝类资源B. 增加就业机会C. 缓解粮食压力D. 提高地方收入3. 1979 年,如东县开始改由鲜活文蛤出口,其主导因素是A. 原料B. 市场C. 技术D. 劳动力地理试题第 1 页共 8 页云南省元阳哈尼梯田(图 1) 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哈尼人引山上的淡水灌溉,先经村寨,再入梯田,以田为渠,由高到低将地表营养物质逐级带入梯田,称为“水冲肥”,当地人凭借“肥田靠发(需稀植),瘦田靠插(需密植)”的经验,确定秧苗密度和稻谷品种,以保障水稻的产量。

哈尼梯田土壤砂质成分高,一旦干涸容易崩塌,每年10 月收割完毕后,11 月到次年4 月需放水养田,据此完成4~5 题.4. 推断适宜不同海拔水梯田的水稻种植方式和品种是A. 低海拔稀植耐旱品种B. 高海拔稀植耐寒品种C. 低海拔密植耐寒品种D. 高海拔密植耐旱品种5. 放水养田的主要目的是A. 保持水田风光B. 蓄水保墒,减少田埂开裂C. 增加土壤肥力D. 扩大水域,调节区域气候我国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

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地理试题含答案

苏州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初调研试卷地理说明: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请将所有答案按照题号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纸)相应的答题处,否则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八名测量登山队员再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27°59' N ,86°55' E)。

在峰顶停留150分钟,将测量觇标立于珠峰峰顶,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珠峰高度进行精确测量,并顺利返回。

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地理位置与测量工作图。

据此完成1~3题。

1.与珠峰南坡相比,北坡A.雪线海拔较低B.冰川数量较少C.自然带更丰富D.河谷发育更多2.我国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顶只停留了约150分钟,在此期间A.海口(110°10'E)太阳高度不断变大B.洛杉矶(118°22'W)进人到新的一天C.罗马(12°29'E)与北京始终在同一天D.东京( 139°41'E)旗杆日影逐渐变短3.历史上多次珠峰登顶都选择在5月份,其主要原因是此时A.太阳高度大,气温较高B.白昼时段长,用时充足C.冰雪消融多,线路安全D.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2021年某天,地理张老师在某地(110°E,40°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图a)。

她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图b),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

( tan30°≈0.58、tan40°≈0.84、tan60°≈1.73)。

据此完成4~5题。

4.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c中的A.①B.②C.③D.④5.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张老师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短,则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在A.2月16日前后B.5月8日前后C.8月20日前后D.11月10日前后2021年7月18日,台风“烟花”诞生于中国台湾省宜兰县东偏南方向大约1130 公里的洋面上(22. 20°N,132.50°E),其移动速度一直在5-10千米/小时徘徊,最后才到15千米/小时,和大部分台风的20-30千米/小时相比,速度只有1/2~1/3。

2024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地理试卷及答案

2024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学业质量调研地理试卷及答案

苏州市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三地理2024.01说明: 1. 本卷满分100分, 调研时间75分钟。

2. 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 学校、班级、姓名、调研序列号。

3. 答案直接填(涂) 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处。

一、选择题:共 23 题,每题 2 分,共 4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有4趟国际列车班次,一位摄影爱好者拍下了其中某趟列车穿越北京南北中轴线的一幕(图1),该趟列车比原定时间晚点1小时左右抵达目的地。

表 1为中俄之间国际班次的部分时刻信息。

据此回答1~3题。

表 11. 图片拍摄的列车车次应为A. 1月 K3B. 3月 K4C. 6月 K19D.8月 K202.这一天,莫斯科(56°N,38°E) 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高三地理第1页共8页3. 该趟列车驶离/驶进莫斯科(56°N, 38°E) 时, 莫斯科A. 与北京日期相同B. 日影逐渐变短C. 昼长较北京更短D. 夜风微凉惬意图2 为2023年12月7日20时海平面天气图。

24小时内锋面a的位置发生明显变化,锋面b的位置变化较小。

据此回答4~6题。

4. 此时,图中锋线a的性质及移动方向为A. 暖锋自西向东B. 冷锋自西向东C. 暖锋自北向南D. 冷锋自北向南5. 图中下列地区中最有可能出现沙尘天气的是A. 青藏高原B. 华北平原北部C. 塔里木盆地D. 东北地区6. 12月8日,下列地区出现的天气现象最有可能的是A. 北疆出现微雪天气B. 青藏高原狂风暴雨C. 东南沿海明显降温D. 东北地区风和日暖树木的径向生长表现为年轮宽度增加,其生长速度与温度、湿度相关。

高山松为我国西部高山地区的特有树种,通常生长在海拔2600~3500m的阳坡地带。

研究发现,某区域不同位置,高山松的径向生长状态存在明显差异。

图3为“1950-2021年不同区域高山松年平均生长量变化图”。

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阿根廷队荣获第22届世界杯冠军后,众多球迷齐聚该国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广场(34°20'S,58°30'W)共同庆祝。

图1为北京时间12月19日2时5分方尖碑广场球迷庆祝照片。

阿根廷实际使用的时间比其首都所在时区的区时快1小时。

据此完成13题。

图11. 此时,阿根廷为12月( )A. 18日13:05B. 19日14:05C. 18日15:05 D. 19日13:052. 此时,方尖碑的日影方向为( )A. 东偏南B. 东偏北C. 南偏西 D. 西偏北3. 该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与此时太阳高度的差值约为( )A. 10°B. 20°C. 30°D. 40°赤峰市是内蒙古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玉米、高粱等。

图2为赤峰市3个气象站位置示意图,图3为1961—2020年赤峰市3个气象站的年平均气温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46题。

图2图34. 图3中的a、b、c对应的气象站依次为( )A. 赤峰、巴林左旗、林西B. 赤峰、林西、巴林左旗C. 巴林左旗、赤峰、林西D. 巴林左旗、林西、赤峰5. 影响三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下垫面状况④大气环流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6. 推测气温变化对当地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是( )A. 多熟制向南推移B. 农产品品质提高C. 作物春播期提前D. 作物病虫害减轻图4为某国主要土壤类型深达12m腐殖质含量及其对应的年均温、年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完成79题。

图47. 该国可能为( )A. 俄罗斯B. 日本C. 印度 D. 澳大利亚8. 厚层黑钙土分布区的自然植被为( )A. 针叶林B. 森林草原C. 荒漠草原D. 苔原9. 与灰化土相比,栗钙土( )A. 受淋溶作用强B. 冻结层深度大C. 地表生物量大D. 有机质分解快2022年12月2123日,强冷空气快速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带来断崖式降温,并催生爆发性气旋。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地理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一)地理试题(解析版)

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康养旅游近年来较为火热,其在增强游客体验,推广地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是鄂伦春族主要聚居区之一,景色优美,拥有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如其传统特色民居斜仁柱(见图)“夏宽冬窄”,具有可拆卸的特点。

该地区发展康养旅游潜力巨大,但一直以来,外界对其知之甚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我国康养旅游发展迅速的主要条件有()①医疗发展水平的提高②居民康养需求与理念变化③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④发展休闲旅游的资源丰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鄂伦春族传统特色民居斜仁柱“夏宽冬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B.土壤C.植被D.水源3.挖掘鄂伦春民族乡康养旅游发展潜力的首要措施为()A.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B.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C.利用新媒体增强旅游推介D.引进旅游配套产品生产厂家【答案】1.B 2.A 3.C【解析】【1题详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正由医疗服务需求向疾病预防、保健康复等多元化方向转变,同时我国已步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量多,为康养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②③正确;我国医疗发展水平提高与康养旅游的迅速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①;休闲旅游资源丰富是康养旅游产业兴起的重要基础,不是近年来该产业才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排除④。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第一次调研地理试卷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第一次调研地理试卷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第一次调研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王老师在拉萨(91°06′E,29°36′N)某月1日、11日和21日同一时间、同一角度观察太阳,三次太阳均离湖面较近。

如图为其绘制的太阳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王老师绘制的太阳位置最可能表示()A.4月的日出B.4月的日落C.10月的日出D.10月的日落2.该月1日拉萨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A.37°B.47°C.57°D.67°3.太阳位于图示21日位置时,全球昼夜分布(阴影代表黑夜)最接近()A.B.C.D.峡湾根据是否常年被海冰覆盖,分为极地气候峡湾和温带气候峡湾。

如图是发育极地气候峡湾的甲地和发育温带气候峡湾的乙地位置图。

据此完成4~5题。

4.甲、乙两地发育峡湾类型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B.纬度C.地形D.植被5.参与峡湾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①化学溶蚀②海浪侵蚀③冰川刨蚀④风力侵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我国某区域冬季较长,积雪期超过5个月,春季多大风天气。

如图为该区域气温、降水量及风力的年内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6~8题。

6.该地位于()A.东南丘陵B.华北平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7.积雪厚度最大的月份是()A.1月B.2月C.11月D.12月8.影响该地春季多大风的天气系统是()A.B.C.D.贺兰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岩羊分布区的最北缘。

岩羊以青草和各种灌丛枝叶为食,主要栖息在高山裸岩或悬崖地带,但不见于森林中。

如图为贺兰山植被示意图。

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甲乙丙代表的植被是()A.山地针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B.山地针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C.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D.落叶阔叶林温带荒漠温带草原10.推测贺兰山东坡植物种类数目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趋势是()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持续增加D.持续减少11.影响岩羊栖息地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降水C.光照D.土壤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太原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地理试题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o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注意事项: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试证号填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涂黑自己的考试证号和考试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涂黑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

读图完成1—3题1.该岛国东、西部的板块分别是()A.美洲板块、大西洋板块B.亚欧板块、美洲板块C.大西洋板块、亚欧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2.成因与该岛国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的能源是()A.煤炭B.天然气C.水能D.地热3.甲城市距离R火山约为()A.420千米B.340千米C.120千米D.60千米图2为天气网中太原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

读图完成4~5题。

4.该图所示的日期最可能是( ) A .1月12日 B .5月1日 C .9月1日 D, 12月1 3日 5.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 )A .南半球,向北移B .北半球,向北移C .北半球,向南移D .南半球,向南移“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原则。

图3a 是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图3b 是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

结合相关知识,完成6~7题。

6.图3b 中四条虚线最可能有古长城经过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若对长城进行考察,利用GPS 信号接收机不能完成的任务是 ( )A .测定古长城的地理位置B .测量古长城的海拔高度C .确定考察队员的行进方向D .获取古长城毁坏情况的图像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回答8~9题。

国家 储量(%)产量(% 消费量(%)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0 0 26 其它513208.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74%,降到2009年的36%,其主要原因是()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

完成10—11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水量1.31 1.21 1.0 0.93 0.71 0.63 0.78 0.89 1.0 1.18 1.29 1.4 盈余率10.该水库储水量最小的月份是()A.3月B.6月C.9月D.12月11.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A.南非B.东南亚C.南欧D.中亚图4是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④②①D.①②④③13.图示月份可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早晨出发时昏天黑地,恰似子夜,接近中午才曙光初露,只见路边所有黑色的树枝全部变成了金枝铜干。

但是,不到一百公里光辉渐淡,终于一片昏昏沉沉……大雾不知从何升起,车窗上又噼噼啪啪响起雨点,从此这雾再也不散,这雨再也不停……”(摘编自余秋雨文集)。

根据材料,完成14—15题。

14.材料中叙述的自然现象发生在()A.12月份的开普敦B.7月份的漠河C.12月份的瑞典D.7月份的重庆15.该地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球在距今约22亿年到1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次大冰期,分别为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一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

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

读图5.完成16—17题。

16.与地质时期气温反复变化无关的因素是()A.太阳活动 B.人类活动 C.下垫面D.大气环流17.有关冰期与间冰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冰期雪线下降B.间冰期海面降低C.大冰期全球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D.间冰期物种锐减读图6,完成18—19题。

18.图示区域的自然景观()A.以东西方向变化为主B.以南北方向变化为主C.以热带荒漠植被为主D.以亚热带常绿林为主19.图中陆地东部海域()A.有寒流经过 ` B.有世界著名大渔场C.洋流自北向南流动D.等温线向北凸图7表示澳大利亚不同地区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图8是达尔文市的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澳大利亚火灾的分布特点是()A.秋季火灾的分布范围最广B.夏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C.30°S大陆东西沿岸火灾易发季节相同D.夏秋季火灾主要分布在印度洋沿岸21.达尔文市在冬春季容易发生火灾,原因是该季节()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B.降水较少,气温在20℃以上C.降水较少,气温较低D.风力较大,气温在28℃左右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

图9中“三纵一横”四条线路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秋天的路线。

读图,完成22—24题。

22.沿线路I、Ⅱ、Ⅳ穿越甲区域时均能看到的景色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D.暖温带草原23.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四季更替最鲜明,四季类型组合也特别丰富。

4条线路中只经历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四季类型的是()A.I线路B.Ⅱ线路C.Ⅲ线路D.Ⅳ线路24.乙区域生态建设的合理措施是()①植树造林②种草③自然恢复④退田还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

读图,完成25—26题。

25.导致大理石柱在不同年代升降的原因是()A.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B.地壳运动C.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D.海浪的侵蚀作用26.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海岸所受到地质作用及其对应的判断依据是()A.岩浆活动——火山灰覆盖B.风力沉积——火山灰覆盖C.海水的沉积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 D.海水的侵蚀作用——海生动物的钻孔图11中数字为纬度,M为晨昏线,a为最冷月等温线。

读图回答27—28题。

27.图11中甲地此时()A.地方时可能为19时B.正值日落C.地方时可能为7时D.正值日出28.在图示月份中()A.南半球夜渐长、昼渐短B.北半球海洋、陆地月均温为一年中最高C.上海日出时刻早于6点D.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图12中a为北半球的一段纬线,b为晨昏线,c为经线,A、B两点为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M、P为经线与晨昏线、纬线的交点。

据图回答29—30题。

29.如果M、P两点重合,且离北极点距离最大,c为东经120°,则()A.北京刚好日出B.上海市正处在上班高峰期C.M点的夜长0小时D.P点昼长12小时30.若一年之内,M点在极点与P点之间来回移动,则当M、P两点相距最远时()A.地轴与晨昏线之间的夹角最大B.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强盛C.太原市可能秋高气爽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31.(18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图13)图13材料二位于青海省和甘肃省边界的祁连山,现代冰川众多,海拔34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冰雪融水对河西走廊绿洲的灌溉农业有重要意义。

建国以来曾进行人工融化增加融雪量,以利于农业灌溉。

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米—6.5米的速度升高。

预计2平方千米左右的小型冰川在2050年前会基本消失。

(1)简要分析祁连山雪线升高的原因。

(6分)(2)分析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减少对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12分)32.(19分)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8月7日23~24时的1小时内,甘肃舟曲的降雨量达77.3mm,位于舟曲的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m,最低点1340m)和罗家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794m,最低点入河口处为1330m),暴雨形成强大洪水依次冲毁两条沟内的天然堆石坝和人工拦挡坝,形成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冲毁房屋5500余间。

材料二自1823年至2009年的186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曾1 1次给舟曲县城造成危害,但是县城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材料三舟曲泥石流发生区域示意图(图14)(1)简述舟曲泥石流发生区域的地形特征。

(6分)(2)分析说明造成此次舟曲特大泥石流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13分)33.(12分)图15甲、乙分别是黄河与尼罗河的干流纵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两河下游均几乎无支流汇入,试分析原因。

(4分)(2)乙河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建成后,给所在地区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哪些?(8分)34.(14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

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瓦汗走廊是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付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图16)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图17)(1)简述图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

(8分)(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汗走廊放牧的原因。

(6分)根据昆明和贵阳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温年较差、日较差比较表年较差(℃)日较差(℃)年平均1月4月7月10月昆明12.1 11.1 13.9 14.8 7.2 8.8 贵阳19.1 8.0 6.9 9.3 8.0 7.5材料二降水量、降水日数及相对湿度比较表11—4月5—10月降水量(mm)降水日数(天)相对湿度(%)降水量(mm)降水日数(天)相对湿度(%)昆明116.3 31.0 66 918.1 103.6 79 贵阳278.5 80.9 77 849.8 95.0 76(1)根据资料一,比较昆明和贵阳气温年较差、日较差的差异。

(4分)(2)冬春季节,昆明和贵阳的气温日较差之间的差异较夏秋季节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