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中国制造的劣势

读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商品正在占领世界的市场,美国主妇萨拉•邦焦尔尼试图在自己的一年当抵制中国商品。
从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的角度讲述了中国商品给美国带去的巨大影响。
热爱消费的美国人如今消费的已经不在是美国的商品,他们惊呼——中国的商品简直就跟不要钱似的,中国的商品充斥着美国的市场,美国大多数的中产阶级和低产阶级都没有办法离开廉价的中国商品去购买昂贵的美国商品了。
更加可笑的是,整个美国都找不出便宜有全是百分之百美国造的儿童球鞋,台灯,芭比娃娃等。
也许你会认为中国只能生产廉价劣质的商品,但是事实不是这样。
萨拉•邦焦尔尼去了美国的名牌女士服装店,发现那些法国意大利的名牌其实也大多是在中国生产的,她试图找出一些针脚上的瑕疵,但是那些衣服堪称完美。
一件名牌的衣服卖175美元,萨拉•邦焦尔尼想的是:中国远在万里之外造就这完美衣服的人,也许她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175美元。
萨拉•邦焦尔尼是美国人,这么想一下也就过去了。
但是我们是中国人,是我们制造那些便宜得简直就像是白送的商品,那个在流水线上辛苦工作,造就的了无数件175美元衣服,自己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一件衣服的价格的服装工人也许就是我们的亲人。
美国人惊呼,中国的工人夺取了美国人欧洲人甚至是非洲人的工作,无数手脚麻利而且薪资低廉的中国工人是那些美国工人的敌人。
可是中国人也是饱受苦难的,中国工人越勤劳能干,越是给他们的外国老板赚钱。
因为他们买的这些产品不过是把生产线搬移到了中国,生产技术是美国的,生产线是美国的,生产管理是美国的,生产资金是美国,美国的大企业家显然懂得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尽可能的节约自己的成本。
中国工人和美国工人都成了他们经济利益下的牺牲品。
提起中国制造,最常涌现出来的概念是:在最低成本下包括最恶劣生产环境下生产出的"物美价廉"产品。
其优势当然是便宜,其劣势是缺少人文内涵。
这种缺少使那些有"人道主义"的国家在消费中国制造时,不免有心理不适的感觉。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萨 拉 实 际 上 是 一 位 经 验 丰 富 的 记
者 ,过 去 十 年 主 攻 国 际 贸 易 及 其 对 地 方 经 济 的 影 响 的 报 道 , 曾 获 得 过 美 国全 国 和 地 区 大 奖 。 萨 拉 的 目 的是 什 么 呢 ? 可 以 有 种 种 解 释 , 但 是 ,我 更 愿 意 接 受 的
把 小 车拾 起 来 ,他 都 没 吭 声 抗 议 。
力 量 。 然 后 ,读 者 们 会 怎 么 想 ,那 就 应 每 个 家 庭 不 断 创 造 价 值 。反 倒 是 中 国 需
该是读 者 自己的事情 了。
要 反 思 ,如 何 从 “ 格 决 定 竞 争 力 ” 的 价
死 循 环 中找 到 另 外 一 片 蓝 海 。
下一轮 黄 色的光 晕。
在 变 化 身 份 体 会 这 本 书 的 乐 趣 和 压 全 球 市 场 的 新 贵 。 因 此 , 对 当 今 的 中 国
邦 抑 之 后 ,我 又 尝 试 着 理 解 女 作 者 尝 试 这 企 业 家 而 言 , 萨拉 ・ 焦 尔尼 的 这 本 《离
想 要 彻 底 驱 逐 “中 国 ” , 为 时 已
有 时 候 , 你 很 难 取 悦 一 个 2 世 纪 的 1
小 男 孩 , 尤 其 是 你 连 一 套 中 国造 的 轮 子
名 家点 评 : 在 一 定 意 义 上 可 以 说 , “中 国 制
造 ”也 是 “ 界 制 造 ” ,是 世 界 制 造 世
—
—
方 玉 书 ,新 浪 财 经 频 道 主 编
CCT v新 闻 《 界 周 刊 》 世
制 造 商 警 告 说 ,如 果 用 其 他 品 牌 会 有 危
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

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去年,圣诞节过后两天,我们把“中国”从家里踢了出去。
当然,我们并非把这个国家踢出去,而是不再使用一些标明“中国制造”的塑料、金属和木制产品。
我们保留已经拥有的“中国制造”的产品,而不再购进任何新产品。
这种驱逐行动不是中国的错。
我们生活中充斥着来自中国的各种东西——玩具、小玩意和10美元一双的童鞋。
有时,我也担心流失到海外的就业机会或者有关侵犯人权的报道,但价格最终总是战胜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根本无法拒绝中国出售的产品。
但是,在去年那个黑色的星期一,当我坐在沙发上,环顾节日过后的满地狼藉时,一种不安慢慢涌上心头。
直到那一刻,我才注意到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中国正在占领这个地方。
桌子上的电视机、门边的一堆网球鞋、圣诞树上的彩灯、地板上的洋娃娃,屋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
我起身离开沙发,迅速进行了一次盘点,把所有的礼物分成了两大类——中国制造的和非中国制造的。
最后的统计结果是:中国产品25件,非中国产品14件。
我意识到圣诞节已经成了“中国制造”的节日。
突然,我觉得够了。
我想把“中国”关在门外。
经过略施小计和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我把丈夫也争取了过来。
于是,1月1日,我家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抵制中国产品的活动。
这个想法并非为了惩罚中国,它根本不会感觉到我们的抗议带来的这点微乎其微的影响。
而且,我们也不会欺骗自己,认为我们把一个就业机会还给了俄亥俄州或者佐治亚州的某家公司。
我们把中国拒之门外是想衡量一下,中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渗入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想知道放弃使用中国产品到底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金钱,以及会带来多少不便。
我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儿子的网球鞋已经小得无法再穿了。
给他买一双新鞋搞得我疲惫不堪。
经过两周的奔波后,我终于受不了了,花60美元给他买了一双从意大利进口的运动鞋。
这笔钱花得让我有点心疼,因为这个价钱对于一双童鞋来说似乎有点奢侈。
但我很快就习惯了这种感觉。
几周后,我又花了60美元给我们蹒跚学步的小女儿买了一双得克萨斯州制造的鞋子。
《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度》

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还有后续运营的一 部分流动资金,大致在27亿美金以下。那么 这些资金的安排,一半是在国内融得的,还 有一些来自美国、欧洲、香港的地方的资金。
uhiuku
他们的资金怎么筹集?
会携带大量现金去收购沃尔沃吗?
16
2、经济全球化表现之三-----资本全球化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年金融交易值达500万 亿美元,每年通过国际金融市场实现的融 资在1000亿美元以上。全球游资高达7.5万 亿美元以上。 各地区金融中心和金融市场形成了有机 整体,可24小时为世界服务。资金以光的 速度在全球流动。在当今世界,资金已经 没有国界,哪里增资就奔向哪里。
iphone4s 在全球的销售说明了什么? iphone4s在全球的销售说明了什么?
14
uhiuku
uhiuku
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网上贸易市场 和商人社区,为来自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760多万企业和商人提供网上服务.网 上外贸金额达到200亿美元
15
材料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个方面表现?
你们猜猜吉利出资多少钱,收 购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
17
uhiuku
(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生产全球化 (一个产品多国
联合生产) 全球销售)
uhiuku
贸易全球化 (全球采购、 资本全球化 (国际资本
全球流动)
18
吉利收购沃尔沃,这是中国民营企业最 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案,并购成功后的吉 利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跨国汽车企业。
19
uhiuku
跨国公司的含义及存在意义 (1)跨国公司
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 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uhiuku
(2)跨国公司的存在意义
谁是“中国制造”的最大受益者

离不开的“中国制造”2007年,《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A Year Without “Made in China ”)在中美两国同时成为了畅销书。
这本书记录了作者萨拉邦焦尔尼(Sara Bongiorni )和家人进行的一个“疯狂的实验”:他们要验证一下,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是否能够生存下去?事实证明,离开“中国制造”让这个家庭变得狼狈不堪和生活失常。
萨拉由此得出结论:不靠中国产品过日子是可以的,但实在太难了,至少,不懈地坚持下去太难了。
于是,在离开“中国制造”一年后,萨拉最终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我曾在德国留学生活多年,虽然现在回国创业,但每年仍然往返德国数次。
我在德国一般都买‘中国制造’的产品,也看到不少德国人都非常喜欢买‘中国制造’的产品,比如冰箱、微波炉等日用品,因为它们价廉物美。
”德国华人工商协会副会长喻恒向《中国经济周刊》说起“中国制造”时,言语中充满了肯定。
“我家里的许多日用品都是Made in China ,比如我的自行车、洗衣机等。
不仅是我,很多欧洲人也都在用。
‘中国制造’是值得信赖的,我相信‘中国制造’。
”中国欧盟商会秘书长沙利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来到中国的“中国通”,他对中国制造十分信赖。
从10年前以服装、礼品以及其它轻工业产品走向世界,到5年前众多国际名牌电子产品悄然打上“Made In China ”的烙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开始行销全球,成为全球化的主角。
6年,中国制造业的谁是“中国制造”的最大受益者200GDP增加值达到10956亿美元,首次在总量上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制造大国;2007年,中国制造业的GDP 增加值达到13000亿美元。
据海关总署1月11日发布的最新统计,2007年中国年度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2173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5%,净增加4134亿美元。
中国2007年全年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较2006年的1774.7亿美元增长48%。
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

中国, 它根本不会感觉到我们 的抗议 带
来 的这 点微 乎其微 的 影 响 。 而 且 , 我 们
也 不 会 欺骗 自己 , 认 为 我们 把 一 个就业
机会还 给 了俄亥俄 州或 者 佐治亚 州 的某
家公 司 。 我们 把 中国拒 之 门外 是想 衡 量
一 下 , 中国到底在 多大 程 度上 渗 入 了我
家里 的搅 拌 器 和 电视 机坏 了 , 这 也 带来 了小小 的危机 。 我们还 不得不用 起 了 旧 式 的捕 鼠器 , 因 为 新 式 的也 是 中 国制造 的 。 避 开 中国制造 的玩 具 更 是 一 件 令 人 难 以应 付 的事 。 春 天 , 我们 4 岁 的 儿 子 发起 了一 次 反 抵 制 行动 , 坚 决 支 持 “ 中国的 东西 ” 。 儿 子 一 直 是一 个重 友情 的人 , 但 是最 终他厌倦 了总把丹 麦 生产的 “ 乐高 ” 玩具送给朋友作为生 日 礼 物 。 10 月 的一 天 早 晨 , 我们 去百 货公 司 购物 的时候 , 他突然喜欢上 了一 个 电 动 的紫色南瓜玩 具 。
定 不 再 使 用 一 些 标 明 “ 中 国制 造 ” 的塑
料 、 金属和木制产 品 , 我们 保 留已经 拥
有的 “ 中国制造 ” 的产品 , 只是不 再购
进任何新产 品 。
我们 想试试 , 没有 “ 中国制
造 ” , 我们 能不 能正 常地 生 活 。
这 种驱 逐 行动 不是 中国的错 。 我
经 过 一 年 没有 中国货的 日子后 , 我可 以告诉你 : 没 有 中国货你也可 以活 下 去 。 但 是生 活会越来越麻烦 , 而 且 代 价 会 越 来越 大 , 以后 l O年 我 可 能 都 没 有 勇气再尝试过这种 日子 了。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还需继续努力。 我翻检着 一排排的服
装 ,一 一 记 下 它们 的 产地 。衣 架 上 定
期 弹出 “ 国制造 ”的标签 , 美 此外还 有 新 加坡 、 土耳其和 墨西哥 。 有些 标 签 装模 作 样 。 件 衬 衣的 一 商标 说 此 乃 “ 国组 装 ”, 是 我 忍 美 于 不住 要 去 寻思 它 的布料 打 哪 儿来 。 还 我 发 现 了大量 叫人 惊慌 的事 实 。 我翻 检 的 前5 衣 服 , 件 都是 中 国制 件 4 造 , 中还 包括 两件售 价 20 其 5 美元 的香 奈 尔女 装 外套 。 凑近 了瞅接 缝 处 的 我
么意思?
力 想让 心 情 变 得 沉 重些 。 国 占领 了 中 世 界纺 织 业 , 本 应是 个 充 满威 胁 的 这 发现 , 可虽然我 很努 力, 却怎么也 不觉 得 难过— — 哪 怕最 初 要来 商场 的 时候 我 很担 心 。最近 商 业 版 上 充斥 的新 闻 叫我 担 心 得 要 命 : 着 中 国以不 可 阻 随 挡 的势 头 接管 全 球 缝 纫厂 , 竞 争 对 把 手 打 得落 花流 水 、 不 成 军 , 世 界 溃 全
维普资讯
新 阅 读 观 与- 察 t 见
意 大 利 人要 生 气 , 然 忘 了 白打 今 年 全
离 邦焦 尔尼
一
月开 始 ,就有 成 千 上万 名 美 国人 丢
了成 衣 工作— — 哪 怕昨 天 我还 为那 数 字 吓 得晕 头 转 向。指尖 抚 弄 着 那些 轻 柔 亮 泽 的衣 料 , 角 的余 光 看见 自己 眼 在 亮 堂 大镜 里 的风 姿 , 实在 很 难 生出 什 么 凄惨 的想 象 。我很 想 责 备 自己竟 然 如 此享 受 , 没 能完 成这 一 艰 巨的 但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下载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读后感: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下载》摘要:》看完这,让你感觉美国人已进了“国制造”汪洋海,正如薄熙所说“定义上可以说“国制造”也是“世界制造”是世界制造业发展和国际分工结否定“国制造”即是否定世界上众多企业创、标准和质量, </007年月畅销排行榜上有这样叫作《 R 》看完这,让你感觉美国人已进了“国制造”汪洋海这以顺序记录了记者萨拉005年整整年里美国普通老姓庭离开“国制造”生活冒险萨拉故事是从00年圣诞节开始当萨拉忽然发现她39件圣诞礼物有5件是“国制造”看着V、鞋子、袜子、玩具、台灯……满眼国产品萨拉发出这样疑问“如没有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活下?” 美国人探险精神激发了萨拉尝试欲望她定从005年月日起带领丈夫、孩子们集体尝试年不买国货她做到了由也诞生了《离开国制造年》这是场有趣冒险但是这离开国制造年里萨拉日子也充满了艰辛从简单捕鼠器到孩子童鞋再到厨房抽屉件件原看很简单事物因离开了国制造而变得伤神年没有咖啡壶陪伴痛苦日子作者感慨到“0年我都可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没有‘国制造’日子”总没有国货生活团糟正如薄熙所说“定义上可以说“国制造”也是“世界制造”是世界制造业发展和国际分工结否定“国制造”即是否定世界上众多企业创、标准和质量”国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济成就已加入济全球化浪潮并且提供了己独到价值成了不可或缺环国以其特有身条件而形成了世界工厂廉价劳动力、高效产出和生产涉及面让世界惊讶就连世界霸美国也被卷入了这场济风波《离开国制造年》所讲述事例身就是型和缩影这上可以肯定地说国济上取得了巨成就成世界市场济不可或缺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制造”背也隐藏着不危机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国向世界输出多数都是些像生活日用品、玩具、装、电、电子和化工等低科技含量商品尽管有定收益但这也仅仅干是力气活而相比下我们可以发现欧美等国向世界输出却是高科技他们不要己动手干力气活就可以每年从我们这里赚取量金钱有人曾统计活我们向美国出售8亿双袜子才能换回美国架飞机而这其8亿双袜子要多少国工人日夜加班忙活多少日夜才能制造出啊?发达国人都很聪明慧眼相了国这世界工厂是外企业纷纷神州地上建立起他们投入只是技术和少许金因不用多久他们就可以利用国廉价劳动力把先前投切都赚回别人核心技术我们不知道我们能做只是别人加工利润绝部分都塞进了他们腰包留给我们只是几辛苦钱而且生产这些商品我们牺牲了原美丽然环境量工业废水正排入我们长江黄河;量生产垃圾正堆积我们土地上;量有害气体正污染着我们气……完这我萌生了想法“美国制造”不也入侵我们生活吗?像什么耐克、阿迪、肯德基、麦当劳……很多人都以穿外国名牌吃外国快餐而引以豪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挂有外国品牌商品又有多少是他们国己生产呢?就光以制鞋业说福建沿海带相当发达很多外国名牌都那纷纷建厂都有我们国工人亲手做出然打上他们铭牌再出售给我们己而利润却被他们赚走从某种程上说国“美国制造”是不是已子虚乌有却是建立我们“国制造”上呢?我看国制造热闹现象只是表象表象下面是利润量流失“制造”只不是别人加工没有加入己创造这样劳动只能算是低级劳动我想我们伟华民族实力是很强我们不甘心只做配角不甘心只是助别人打杂不甘心只成世界制造工厂我们不仅要制造而且更要创造只有国创造只有国产品设计控股部分利润才可能落到国人己口袋里由国制造到国创造改变不是轻而易举改变而是要我们每炎黄子孙都奋发努力国繁荣和富强献出份己力量我们期待着由国制造到国创造相关热词感国制造离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历险》
没有中国制造,世界将会怎样?全球瞩目的焦点话题中国制造的超级效应!
读过后五味杂陈:1.真切体会到中国造的产品覆盖之广,连我这个中国人看完了也会瞠目结舌;2.对美国人消费的过度和浪费很气愤!3.看完本书,开始习惯关注国货,开始相信中国不会仅仅是制造,肯定也会有品牌崛起。
4.中美消费观差异甚大。
书中记录了这场有趣又充满挫折的冒险,讲述了庞大的全球经济中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十足的生活片段,也为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幅清晰图片,并从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阐释。
当圣诞节来临,美国人萨拉忽然发现,39件圣诞礼物中,“中国制造”的有25件;而家里的DVD、鞋、袜子、玩具、台灯……也统统来自中国。
面对此情此景,她不禁自问:如果没有中国产品,美国人还能否活下去?全球化真的已经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吗?于是萨拉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货,从而诞生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本书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这场有趣却又充满挫折
的真实冒险。
在庞大的全球经济中,小人物的琐碎生活充满了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十足的片段:4岁的儿子不得不拥有标价68美元的“意大利”鞋;厨房的抽屉坏了,可找不到工具修理;老鼠肆虐,是该选人道的“中国制”捕鼠器还是非人道的“美国制”捕鼠器?
而购买诸如生日蜡烛这种小东西竟成了折磨人的头痛事;要是家用电器坏了,更能引发不小的危机。
在这一年中,作者还不得不管好想造反的老公,让喜欢玩具的儿子屡屡失望,同时却又无法完全拒绝“中国制造”。
最终,在2006年的元旦,萨拉全家很高兴能与“中国制造”重修旧好。
作者萨拉是位获奖记者,她用生花的妙笔写下了一家人的动人趣事,也为中国给世界消费者带来的巨大受益、在全球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一幅清晰的图画,并从小人物的角度做了精彩的阐释,从而引发人们对世界经济格局的重新思考。
学者、媒体编辑评论
不知道中国的读者读到,美国人会对买一双 60多美元的童鞋感到不可思议的时候,做何感想?我们出口到美国的产品甚至会比在国内销售的产品更便
宜,这样的出口,这样的制造,会给中国带来多少利润,多少福利?——何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
中国制造过去几年的高峰是二十几年积累的一个总爆发,当然势不可挡。
而这两年对中国制造的质疑和压力正在迫使中国企业进行新一轮的积累,当他们再次爆发时,世界的竞争格局将全面改写。
——曾鸣,中国雅虎总裁
“省钱”的某种意义就是价值的创造,中国是在牺牲资源、提供人力的同时,压缩自身利润空间而为全球创造价值。
所以“中国制造”横扫全球每个家庭丝毫不需要感到羞愧,因为我们在为每个家庭不断创造价值。
反倒是中国需要反思,如何从“价格决定竞争力”的死循环中找到另外一片蓝海。
——方玉书,新浪财经频道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