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杂诗

合集下载

己亥杂诗的解释和译文

己亥杂诗的解释和译文

己亥杂诗的解释和译文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解释: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

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喑(yīn),沉默,不说话。

天公:造物主。

抖擞:振作,奋发。

降:降生,降临。

这首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
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译文: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己亥杂诗翻译和原文

己亥杂诗翻译和原文

己亥杂诗翻译和原文导语:龚自珍不仅仅是晚清思想家,还是一名知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己亥杂诗翻译和原文,欢迎阅读参考。

己亥杂诗翻译和原文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译文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注释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注释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原文、翻译及注释
题记:
龚自珍的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正是这样的时代,产生了这位近代史上启蒙思想家。

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

原文:
己亥杂诗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翻译: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注释: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己亥年(1839)写的一组诗,共315首。

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生气〕活力,生命力。

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依靠。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

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喑,沉默。

己亥杂诗诗意简短

己亥杂诗诗意简短

己亥杂诗诗意简短1.己亥杂诗意思已亥杂诗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注释】1.这是《已亥杂诗》中的第二百二十首.九州:中国.2.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3.恃(shì):依靠.4.喑(yīn):哑.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究:终究、毕竟.5.天公:造物主.重:重新.抖擞:振作精神.6.降:降生.【译文】只有风雪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气,然而朝野臣民噤口不语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写作背景】道光十九年(1831年)岁次已亥,龚自珍辞官返乡,又去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感于清朝朝庭压抑、束缚人才的情况,作诗315首表达了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诗人热情地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地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2.《己亥杂诗》的诗意“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

诗人究竟愁什么呢?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命运忧愁。

“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李煜曾有词写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己亥杂诗全部10首

己亥杂诗全部10首

己亥杂诗全部10首
已亥杂诗一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

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已亥杂诗二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

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已亥杂诗三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

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已亥杂诗四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已亥杂诗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已亥杂诗六
亦曾橐笔侍銮坡,午夜天风伴玉珂。

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已亥杂诗七
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

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已亥杂诗八
别西山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已亥杂诗九
别翠微山
翠微山在柘潭侧,此山有情惨难别。

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

已亥杂诗十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

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己亥杂诗》的诗意

《己亥杂诗》的诗意

《己亥杂诗》的诗意《己亥杂诗》的诗意己亥杂诗作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jiàng)人才。

注释1.九州:中国。

2.风雷:疾风迅雷般的社会变革。

3.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4.恃(shì):依靠。

5.喑(yīn):没有声音。

6.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7.究:终究、毕竟。

8.天公:造物主,也代表皇帝。

9.重:重新。

10.抖擞:振作精神。

11拘:拘泥、束缚。

12降:降生。

《己亥杂诗》的诗意:要是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

像万马齐喑一样的局面,毕竟让人心痛。

我奉劝皇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赏析《己亥杂诗》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

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

《己亥杂诗》这首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诗中的“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

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五首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五首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

本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

接下来为各位同学分享五首关于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更好地认识到龚自珍所写的《己亥杂诗》背后的真正含义。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清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年),这一年作者48岁,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于是诞生了《己亥杂诗》。

小学古诗《己亥杂诗》注释、译文

小学古诗《己亥杂诗》注释、译文

己亥杂诗
清代: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译文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注释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

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

恃(shì):依靠。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

喑(yīn),沉默,不说话。

天公:造物主。

抖擞:振作,奋发。

降:降生,降临。

创作背景
龚自珍所处时代是封建主义腐朽没落的时代。

他以其才华,起而议政“医国”,宣传变革,终因“动触时忌”,他于公元1839年(道光十九年己亥)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三百一十五首《己亥杂诗》。

这即是其中一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 形容愁思无穷无尽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诗人的马鞭 落红不是无情物 ,
落花
化作春泥更护花 。
朗读 节奏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情物 ,
//
化作 春泥 更护花 。
龚自珍(1792-1841)
作 又名巩祚(zuò ),字璱 (sè)人,号定庵,浙江仁和 (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
者 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学者、文学家和爱国主义者。
体裁:
己亥杂诗 七绝
中国诗体。又称截 句、断句、绝诗。它源 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每首四句,通常有 五言、七言两种。简称 五绝、七绝,也偶有六 绝。
押韵
己亥杂诗
斜 xia 涯 ya 花 hua
韵脚:a
写作目的(背景)
己亥杂诗
己亥(一八三九) 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 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 北往返的途中,诞生了 《己亥杂诗》 ,计315 首。
别官
修辞方法
对偶 巧妙的将离 别之所与即将去往 之地联系在一起, 同时也表现了前路 的渺茫。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
比喻 作者以落花自比,表现 了自己坚定地信念和执著的追 求。
情 感:
己亥杂诗
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 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 不甘沉沦、始终要为 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 和献身精神。
一、看图背诗(你可以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你一定能准确解龚答下自列珍问全题!集(相信你!没错的!) 思想 12..本诗诗中选最文自负盛《学名的诗句》是,:作__者___是__近,代_落___红______不___。_是_家无、情__物__,___化_家作。春泥更护花。 三、你还能背出这位诗人的其他作品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