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理解性默写(一)鱼我所欲也(孟子)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告诉我们,当面临“生”和“义”的选择时,正确的做法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2.3.《鱼我所欲也》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中点明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5.《鱼我所欲也》中,用“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6.《鱼我所欲也》中用“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两句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7.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说高远的心灵境界并非贤德之人所独有,只是贤德之人能够一直保持这种心境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加焉丧耳。
8.《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9.《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0.《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鱼我所欲也》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2.《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3.当面临生和义的选择时,孟子以《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来表明态度。
14.《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表明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
15.《鱼我所欲也》中的“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孟子在讲述了“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后,发出的豪言壮语。
(二)曹刿论战1.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谓人曰:‘予①子②冠履③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一言④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注释】①予:给,送。
②子:你,代词。
③履:鞋子。
④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故患有所不辟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今谓人曰()(3)何故()3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31.【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这个比喻来阐述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最后强调了的中心论点。
(4分)32. 【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的必要吗?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29.患:祸患,灾难是:这、这样谓:对……说故:缘故、原因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4分30.(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评分说明:关键词翻译正确,语句通顺,意同即可。
鱼我所欲也+诗歌理解性默写答案

第三单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答案《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1.运用比喻说理的句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应当做到: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相同的人生追求的句子: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孟子认为人们不苟且偷生,而是舍生取义的原因是:“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
6.体现“性本善”思想(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7.《鱼我所欲也》中“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正确对待功名利禄。
8.《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9.孟子认为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一文不值:“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并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失其本心”。
诗歌理解性默写《渔家傲·秋思》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5.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句子:(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6.表现将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汇编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汇编1.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鱼是我所想要的” 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熊掌,亦我所欲也”。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善用比喻,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与义”,以“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巧妙地比喻“舍生而取义者也”,为人们做出选择。
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生命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生,亦我所欲也”,“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的句子是“义,亦我所欲也”。
4.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了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生死义利之辨: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7.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他们的追求都与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句表现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8.《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9.2012年7月5日,贵州六盘水协警陈涛在抓捕行动中,面对危险与安全时,他毅然做出了“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选择,被刀刺中心脏依然牢牢抓住罪犯不放,为正义事业献身。
10.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隐瞒自己的病情,与时间赛跑,坚守在抗疫一线,面对“生”与“义”,化用《鱼我所欲也》中的诗文,张定宇的选择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两句,直接体现了当道义与生存发生冲突时,追求道义的精神境界。
12.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初中古诗文理解性背诵默写(有答案

初中古诗文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1)《论语》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鱼我所欲也》1. 《鱼我所欲也》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鱼我所欲也》文中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曹刿论战》2.《曹刿论战》中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句子: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邹忌讽齐王纳谏》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写齐王受邹忌启发,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的句子是: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6)《出师表》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3.《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4.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孟⼦在他的《鱼我所欲也》⼀⽂中曾说:“⽣,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者不可得兼,舍⽣⽽取义者也。
”这样就引导我们来思考“取”与“舍”的问题,以下是⼩编整理的理解性默写,供⼤家学习。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1.全⽂的中⼼观点,也是表明作者“舍⽣取义”的决⼼的句⼦是:⽣,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者不可得兼,舍⽣⽽取义者也。
2.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之事”的句⼦是:所欲有甚于⽣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作者说⼈⼈都有向善之⼼⽽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是:⾮独贤者有是⼼也,⼈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4.与《礼记》中记载的“不⾷嗟来之⾷”的`典故⼀样意思的句⼦是:呼尔⽽与之,⾏道之⼈弗受;蹴尔⽽与之,乞⼈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取熊掌者也。
⽣,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者不可得兼(jiān),舍⽣⽽取义者也。
⽣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如使⼈之所欲莫甚于⽣,则凡可以得⽣者何不⽤也?使⼈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有不⽤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有不为(wéi)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
⾮独贤者有是⼼也,⼈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箪(dān)⾷(shí),⼀⾖羹(gēng),得之则⽣,弗(fú)得则死。
呼尔⽽与之,⾏道之⼈弗受;蹴(cù)尔⽽与之,乞⼈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死⽽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死⽽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死⽽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
《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用“,”两句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5、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所说的那样:,。
6、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7、《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
8、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
”4、课文第二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5、列举作者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_ ___。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
8、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鱼我所欲也》1、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舍生而取义者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4、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5、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6、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4、必先苦其心志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鱼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

《鱼我所欲也》姓名:1、选自《·》,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阐明“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的种子,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
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2、作者,时期鲁国人,家、家,是思想的代表人物。
还学过他的文章有《》《》。
3、归纳段意:第一段:论述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
(第一层(1-2句)从举例,说明的存在。
第二层从举例,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一、生字:箪()蹴()羹()死亦我所恶()二、词语:1、通假字:例句:通含义: 例句:通含义:例句:通含义: 例句:通含义:2、古今异义:豆: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①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②而: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②于:所欲有甚于生者④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万钟于我何加焉是亦不可以已乎?4、重点词解释:⑴、本心:⑵、患:⑶、辟:⑷、箪:⑸、蹴:⑹、得:⑺、乡:⑻、何加⑼、恶:⑽、辩:⑾、义:⑿、勿丧:⒀、万钟:⒁、贤者:⒂、苟得:三、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四、重点句子翻译: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用“,”两句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2、《鱼我所欲也》文中全篇的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3、《鱼我所欲也》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4、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
5、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鱼我所欲也》一文中所说的那样:,。
6、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7、《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
8、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
”
4、课文第二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5、列举作者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_ ___。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到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时,写人心理状态变化的句子是“”;写人面部表情变化的句子是。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
8、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
《鱼我所欲也》
1、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舍生而取义者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5、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6、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必先苦其心志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人恒过然后能改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