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跨江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

跨江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介绍1.1 研究背景长江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流经中国主要城市,是中国东部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带的重要交通纽带。
长江上的大桥在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长江沿线的城市人口日益增长,交通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在长江上修建新的跨江大桥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1.2 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长江上跨江大桥建设的背景、现状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探讨跨江大桥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和规划方案。
通过对长江跨江大桥可行性的全面研究,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决策参考,同时为长江沿线城市交通治理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第二部分现状分析2.1 长江跨江大桥的发展历史自从上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来,长江上的大桥建设逐渐增加,其中包括了江苏南京长江大桥、浙江杭州湾大桥、江苏南通长江大桥等。
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人们对于跨江大桥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跨江大桥对于长江两岸人员、货物的交通需要越来越大。
2.2 长江跨江大桥的现状目前长江上的跨江大桥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交通拥堵、安全隐患、消纳能力不足等。
一些已建成的长江大桥因为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拥堵问题,交通事故频发,这对于长江两岸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第三部分可行性分析3.1 经济可行性从经济角度来看,长江上的跨江大桥建设对于减少交通堵塞、提升交通效率、促进长江两岸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建设长江跨江大桥的同时,需要对相关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以及预期的经济效益等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测算。
3.2 社会可行性长江跨江大桥的建设能够对沿江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尤其是能够有效地提升交通效率,方便两岸民众之间的交往,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这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城市间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技术可行性跨江大桥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因素以及桥梁结构、设计标准、施工技术等因素。
虎门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

虎门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研究主要对虎门大桥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虎门大桥的地理位置、交通需求、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得出了虎门大桥建设的可行性结论。
研究认为建设虎门大桥将有利于提高珠三角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区域交通状况,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虎门大桥;可行性研究;交通需求;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虎门大桥是连接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和深圳市宝安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是珠三角地区的重要桥梁之一。
目前,该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拥堵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因此,对虎门大桥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区域交通运输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区域交通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虎门大桥的地理位置、交通需求、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得出虎门大桥建设的可行性结论。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对虎门大桥的地理位置、交通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2)对虎门大桥建设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3)对虎门大桥建设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4)得出虎门大桥建设的可行性结论。
第二章虎门大桥的地理位置和交通需求分析2.1 虎门大桥地理位置特点虎门大桥位于珠三角地区的东莞市虎门镇和深圳市宝安区之间,是连接东莞和深圳的重要通道。
该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为发达,交通需求日益增长。
2.2 虎门大桥的交通需求分析虎门大桥连接了东莞和深圳两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具有重要的交通作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该地区的交通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已有的交通网络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交通拥堵严重,给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建设虎门大桥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交通运输能力,改善交通状况。
第三章虎门大桥建设的经济效益评估3.1 虎门大桥建设的投资规模虎门大桥建设所需的投资规模较大,包括桥梁建设、道路建设、土地征用等方面的投资。
大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大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报告对大桥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项目的市场调研、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效益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得出对大桥项目的可行性评估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需求不断增长。
而交通建设中的桥梁是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新建一座大型跨海大桥项目是当前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
二、市场需求分析1. 交通运输需求该地区的交通需求主要集中在城市间快速通行和旅游观光两个方面。
跨海大桥的建设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市之间的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
2. 旅游需求该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跨海大桥的建设将有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地区的旅游竞争力。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 工程可行性考虑到海底地质情况、风浪影响等因素,对桥梁结构和材料进行适当的选择和设计,可以保证大桥建设的安全可靠性。
2. 施工可行性在考虑到海底地质条件和水文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方案的合理设计,采取科学有效的施工工艺和措施,可以保证大桥项目的顺利建设。
四、经济效益评估1. 投资回报期通过对大桥项目的总投资和预期收益进行评估分析,以及预计的年均交通量和收费收入,得出大桥项目的投资回报期。
2. 经济影响大桥项目的建成可以推动当地交通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增长,对地区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社会影响评估1. 社会效益大桥的建设可以改善当地居民出行条件,提高城市形象,带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增强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2. 环境保护在大桥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六、风险分析1. 技术风险在大桥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对海底地质情况、气候条件等相关技术风险进行科学识别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 市场风险在大桥项目建设后,需要对市场变化、交通需求变化等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应对。
3. 政策风险需要对相关政策的变化进行预判和分析,以降低政策风险对大桥项目的影响。
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概论 (1)一、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产品说明 (15)第三章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一、建设内容 (19)(一)土建工程 (20)(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0)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臵原则 (26)(二)设备配臵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二、污染物的来源 (30)(一)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二)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1)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2)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8)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5)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臵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2)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4)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4)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6)(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6)(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7)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7)(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9)(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70)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总投资估算 (71)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3)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4)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4)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6)(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7)(三)利润总额估算 (78)(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8)项目综合损益表 (79)四、财务分析 (80)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1)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3)五、不确定性分析 (84)盈亏平衡分析表 (85)六、敏感性分析 (86)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6)第十三章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综合评价 (87)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济齐黄河公路大桥工程(更新)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长江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

长江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长江大桥的必要性1. 经济发展需求长江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区域,长江两岸有着许多工业基地和城市群,需要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往来。
目前,长江两岸的交通运输主要是靠船舶,其运力有限,对于货物和人员的运输能力也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因此,建设一座长江大桥有利于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2. 交通便利需求长江大桥的建设将有利于加速长江两岸的交通联通,减少交通运输时间和成本,便利群众的出行和物资运输。
3. 国家综合实力需求长江大桥的建设将有利于提升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实力,增强国家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话语权,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长江大桥的建设对于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长江大桥的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长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其水流湍急,水流量大,河床波动明显。
因此,长江大桥的建设将面临较大的技术挑战。
但是,我国在大桥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有着诸多成功案例。
因此,从技术角度来看,长江大桥的建设是可行的。
2. 经济可行性长江大桥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包括桥梁建设、工程施工、人员及设备投入等。
同时,长江大桥的建设将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经济可行性方面,需要对长江大桥的建设成本、建成后的收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等进行深入分析。
经过综合考虑,长江大桥的经济可行性是较高的。
3. 环境可行性长江大桥的建设将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建设前需要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长江大桥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经过综合分析,长江大桥的环境可行性是有保障的。
4. 社会可行性长江大桥的建设将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建设前需要对当地居民的需求和意见进行广泛征求,以确定长江大桥建设的社会影响,制定合理的保护和补偿措施。
经过充分协商,长江大桥的社会可行性是有保障的。
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

桥梁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一、选题背景桥梁是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工具,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便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桥梁的建设和维护一直是各国重点关注的工作。
在我国,由于地理条件的多样性和交通需求的增加,桥梁建设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选取了一座跨海大桥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桥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一些建设桥梁的决策依据。
二、研究目的本报告的主要目的在于:1. 分析并评估跨海大桥的建设对于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2. 研究桥梁建设可能面临的技术、经济、环境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3. 为政府部门制定桥梁建设规划提供可行性建议;4. 为企事业单位投资桥梁建设提供风险评估和投资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通过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结合经济学、工程学、环境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桥梁建设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分析。
同时,采用SWOT分析、PEST分析等方法,全面评估桥梁建设的优劣势和环境因素。
四、研究内容1. 地理环境分析:对桥梁所在地区的地理条件、气候状况和自然资源等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建设桥梁的地理环境影响;2. 经济影响评估:分析桥梁建设对地区经济以及相关产业的影响,评估桥梁建设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3. 技术可行性分析:对桥梁建设所需的技术条件、工程造价等进行详细分析,评估桥梁建设的技术可行性;4. 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桥梁建设对地区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5. 风险评估:对桥梁建设可能面临的技术、经济、政治等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提出风险应对措施。
五、研究成果1. 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分析,发现桥梁建设符合地区发展需求,且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 从经济影响评估结果来看,桥梁建设可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3. 技术可行性分析表明,桥梁建设所需的技术条件和工程造价可以满足,建设过程中存在技术风险较低;4. 环境影响评价显示,桥梁建设对地区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合理的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控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小;5. 风险评估结果发现,桥梁建设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和政治风险,但可以通过技术改进和政策沟通等措施得到有效化解。
厦门大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厦门大桥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厦门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由于厦门市的迅速发展,交通需求日益增加,市内道路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车流量。
为了解决交通瓶颈,提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厦门市政府决定建设一座跨海大桥,连接厦门岛和鼓浪屿,以及连接厦门和福建省内陆地区。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厦门大桥2. 项目地址:厦门市3. 项目建设内容:建设一座跨海大桥,连接厦门岛和鼓浪屿,以及连接厦门和福建省内陆地区。
4. 项目规模:主桥全长约10公里,设计时速120km/h,设计载重20吨。
5. 项目建设周期:预计建设周期为5年。
6. 项目总投资:初步估算约100亿人民币。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厦门市道路交通规划,未来10年内厦门市的交通需求将快速增长,特别是连接厦门岛和鼓浪屿以及连接内陆地区的交通需求将大幅提升。
因此,建设一座跨海大桥是迫切需要的。
2. 技术可行性分析厦门大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涉及跨海桥梁和陆地桥梁的设计和建设。
但是,中国在桥梁工程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拥有世界一流的桥梁建设技术和设备。
因此,在技术上实现建设跨海大桥是可行的。
3. 经济可行性分析根据初步的投资估算,厦门大桥的总投资约100亿人民币。
考虑到厦门市长期以来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交通需求增长趋势,建设一座跨海大桥是经济可行的。
4. 社会可行性分析厦门大桥的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厦门市的交通状况,加快城市交通运输效率,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建设跨海大桥也将增强厦门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对于改善厦门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吸引外部投资具有积极意义。
四、风险及对策1. 建设风险建设厦门大桥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和工程风险,如地质条件复杂、气候影响等。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工程难题和延期风险。
为降低这些风险,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和风险控制。
2. 运营风险建设完成后,厦门大桥的运营管理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收费政策不合理、维护管理不到位等。
福建-台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福建-台湾跨海大桥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总论 (7)1.1项目概况 (7)1.1.1项目名称 (7)1.1.2建设规模及内容 (7)1.1.3道路起止点 (7)1.1.4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计划 (8)1.1.5项目建设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8)1.1.6经济社会效益 (8)1.1.7工程意义 (8)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范围 (9)1.2.1研究依据 (9)1.2.2研究范围 (10)1.3编制原则 (10)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1.5研究结论与建议 (11)1.5.1研究结论 (11)1.5.2建议 (11)2项目建设环境及必要性 (12)2.1项目建设的外部环境 (12)2.1.1地理位置 (12)2.1.2经济环境 (12)2.1.4政治环境 (15)2.2必要性 (17)2.2.1政治意义 (17)2.2.2经济意义 (18)2.2.3军事意义 (18)2.2.4社会意义 (19)3交通量现状及预测 (20)3.1福建—台湾交通量现状 (20)3.1.1福建-台湾已有客运交通方式 (20)3.1.2三种交通方式的客流量以及价格/用时分析 (21)3.1.3福建-台湾货物运输量 (22)3.2福建—台湾大桥交通量预测 (22)3.2.1预测基础 (22)3.2.2交通量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23)3.2.3趋势交通量预测过程与结果 (24)3.2.4诱增交通量预测 (26)4建设方案及技术可行性 (28)4.1项目建设条件 (28)4.1.1地形地貌 (28)4.1.2地层岩性 (28)4.1.3地质构造 (28)4.1.5通航 (29)4.1.6工程适宜性 (29)4.2技术标准及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9)4.2.1大桥技术标准 (29)4.2.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30)4.3项目选址 (30)4.3.1台湾海峡大桥线路的初步选定 (30)4.3.2北线和南线的地质地震条件及其优缺点 (31)4.4台湾海峡大桥方案设计 (32)4.4.1桥梁结构布置规划 (32)4.4.2主梁抗风变位控制 (33)4.4.3基础抗地震构造 (33)4.4.4悬索桥钢主缆防腐及换索构造 (34)4.5方案深化-全天候通道方案设计 (34)4.5.1概论 (34)4.5.2箱内车辆交通运行的主要设施构思与规划 (36)4.6项目技术难点 (38)4.7技术可行性分析 (38)5环境影响评价 (39)5.1环境影响及污染源分析 (39)5.1.1福建平潭沿海(陆域部分) (39)5.2环境保护目标 (42)5.2.1福建平潭沿海(陆域部分)环境保护目标 (42)5.2.2海洋工程(海域部分)环境保护目标 (43)5.3环境影响评价 (43)5.3.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3)5.4环境保护措施 (46)5.4.1控制水污染 (46)5.4.2控制噪声控制 (46)5.4.3控制灰尘污染 (47)5.4.4避免水土流失 (47)5.4.5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47)5.4.6水上交通控制 (47)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8)6.1编制范围 (48)6.2编制依据 (48)6.3人工、材料、设备价格采用 (48)6.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及费率标准 (48)6.5资金筹措 (50)7融资方案分析 (51)7.1项目情况对比 (51)7.2经济现状 (51)7.3利弊分析 (52)7.4BOT融资模式的可行性条件分析 (53)7.5BOT融资方案具体说明 (54)7.6融资风险分析 (55)7.6.1资金来源可靠性分析 (55)7.6.2融资结构分析 (55)7.6.3融资成本分析 (55)8项目经济评价 (57)8.1经济评价主要内容 (57)8.2国民经济评价 (57)8.2.1基础参数选择与确定 (57)8.2.2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 (58)8.2.3费用构成及计算 (58)8.2.4效益构成及计算 (60)8.2.5国民经济评价结果 (66)8.3财务评价 (68)8.3.1基础参数选择与确定 (68)8.3.2财务评价指标 (68)8.3.3成本构成及计算 (69)8.3.4财务评价收益构成及计算 (70)8.3.5财务评价结果 (72)8.4经济评价结论 (76)9风险评价 (77)9.1外部环境风险 (77)9.1.1经济风险 (77)9.1.2社会风险 (77)9.1.3政治风险 (78)9.2技术风险 (80)9.2.1规划阶段的风险 (80)9.2.2设计阶段 (80)9.2.3施工阶段 (80)9.2.4使用阶段 (81)9.2.5拆除阶段 (81)9.3环境影响风险及技术措施 (81)9.3.1地震影响风险及技术措施 (81)9.3.2风振影响风险及技术措施 (82)9.3.3桥墩海水腐蚀影响风险及技术措施 (82)9.3.4跨深水影响风险及技术措施 (83)9.4项目融资风险 (83)9.4.1资金供应风险 (83)9.4.2利率风险 (84)9.4.3汇率风险 (84)9.5财务风险及敏感性分析 (84)9.5.1成本控制风险 (84)9.5.2市场风险 (84)9.5.3敏感性分析 (86)10研究结论与建议 (88)10.1研究结论 (88)10.2建议 (88)参考文献: (89)1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福建台湾海峡大桥建设工程1.1.2建设规模及内容从福建省的福清经平潭岛到新竹,长约125公里,宽度43米,双向六车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山大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总论第二章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第三章交通量调查分析及预测第四章工程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第五章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分析第六章节能评价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八章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第九章项目社会效益评价第十章实施方案第十一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附图、附表第一章项目总论一、项目背景根据湖南省“十一五”农村公路网规划,到2011 年沧水铺镇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809 公里,使全镇的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96%,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为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某山水库,在沧水铺镇东边两公里处,位居319 国道线上,东距长沙市52 公里,西距益阳市25 公里,它是60 年代末,修建的一座中型水库,因背靠的青山,似一条昂首摆尾欲飞的鲤鱼,故水库以山形而冠名。
水库总面积有4200 多亩,常年蓄水量为2500 万立方,它先是沧水铺的银湖一片,后来配套修筑了各长十多公里的左右干渠,使“银湖展翅”,浇灌着镇上的十多亩干旱农田,为五乡农民带来了丰收和喜悦。
某山大桥是从沧水铺镇高家滩到火把冲的三级公路的控制工程,该项目的建设对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和促进某山旅游度假村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的建设将对沧水铺农村公路网的完善,对拉动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发展旅游经济,改善当地群众的出行条件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编制依据根据湖南省交通部2010年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评价方法(讨论稿)》、《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讨论稿)》和交通部颁发的现行公路标准、规范、规程、定额等规定,我小组成员组织编制了本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三、研究过程及内容(一)编制过程我小组成员在确定项目研究主题后,立即成立了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组,制定了研究方案。
项目组组织人员赴现场对沿线情况和交通量进行了观察,对初拟的路线、桥位、控制点等方案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实地勘察;同时,调查了某山水库及桥位处的工程地质、地貌、水利、水文、气象、筑路材料等方面资料;收集了项目影响区历年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和公路建设发展状况以及相关公路的交通量观测资料和道路技术状况,征询了当地群众的意见及建议。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2、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交通量调查分析及预测;5、工程技术标准及建设规模;6、工程建设的条件及方案的比选;7、工程建设环境影响分析;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节能评价;10、综合选定;11、经济评价;12、实施方案。
第二章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一、研究区域概况沧水铺镇位于湖南省益阳市东南部,是益阳衔接长沙的“东大门”,是益阳市的卫星城镇,是“湖南省百强镇”。
319 国道、长常高速公路、石长铁路呈“川”字型纵贯全境,镇中心与长常高速公路出口处相距3 公里,与益阳城区相距13公里,与长沙相距60 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全镇辖36 个行政村,1 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3 万人,总面积99.8 平方公里,镇区规划面积10 平方公里,已建城区面积3.2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 万人,流动人口日均1.5 万人。
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3458.9 万元,比上年增长13.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36万元, 比上年增长13.8%;财政总收入264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完成国税891万元,地税219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 15%农民人均纯收入3674元,比上年增长12.7%。
2001 年被授予“湖南省科技示范乡镇”称号,2002年被列入益阳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2005年被定为湖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二、项目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现状200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6530.4万元,较2007年年增长20.5%;财政总收入3450万元,比上年年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5320元,比去年增长20% 2001年被授予“湖南省科技示范乡镇”称号,2002年被列入益阳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2005年被定为湖南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2008 年被定为湖南省再生塑料回收利用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三、区位交通我镇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319国道在镇中心穿过,与长石铁路、长常高速公路形成“川”字型纵贯全境,镇中心与长常高速公路出口处仅相距3公里,与益阳城区相距13公里,与资江相距15公里,与长沙宁乡相距20公里。
2008年,我镇被定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先导区,成为了中部地区第二批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再加上在我镇建设的重点工程较多,如国家一级公路益宁城际干道贯通我镇南北,益阳高新区东部新区、绕城高速、石长铁路复线正在我镇规划动工新建。
这些项目的建设必将缩短我镇与益阳市、长沙市的空间距离,特别是高新区东部新区建设的全面动工,发展势头强劲,都会给我镇建设带来与之共享的人流、物流、资源流,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完善。
沧水铺镇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电力设施配套齐全,镇里架设有万伏高压工业专线,架设有变压器12台,能充分保证全镇人民生产生活用电,同时我镇还是电气化示范县示范乡镇建设,目前已有12个村正在进行农村电气化工程建设。
农村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村级公路星罗阡陌,已完全实现村村通公路,且60%以上的村级公路实现了硬化,2006年, 我镇积极向上级争取农村“通畅工程”建设资金582.94万元,硬化乡村公路38.2千米,特别是碧云峰(赫山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花桥等6个村已完全实现了组组通公路,大力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农村清洁节能工程有新成就,重点抓好了以年鱼坝、龙会寺、碧云峰等村为中心的沼气池建设,全镇新建沼汽池200余个,对农村改圈、改厕、改厨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同时大大的节约了能源,改善了农村环境。
通讯发达。
沧水铺镇已实现电话镇,全镇已开通万门程控电话,电话已普及各农户,镇区已完全实现有线通、设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差转台10个。
全镇固定电话普及率达95%以上,手机拥有率达80%以上,镇区有线电视覆盖率达100%同时互联网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人民群众通讯快捷,信息畅通。
五、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规划1益阳市公路发展规划依据《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五”计划纲要》规划,进一步加强以公路为主的综合运输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县乡公路建设,基本达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县乡公路等级化。
2沧水铺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总体目标是:大力加强我镇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建设,提高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基本实现全镇和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使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使农村公路的发展水平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建设重点是:实施镇通沥青(水泥)路和行政村通公路、通沥青(水泥)路,争取国家投资和优惠政策,对“老、少、边、穷”地区适当倾斜。
按照“先通达、后通畅、再网化”的建设原则,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和建设重点确定本规划区域内的各类建设项目,优先安排“通达”和“通畅” 建设项目。
已完成“通达”、“通畅”工程项目的,根据筹资情况安排农村公路路网项目。
我镇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具体目标如下”1、至2010 年,行政村通沥青(砼)路比率达到85%,新增通沥青(砼)路行政村110 个;行政村通公路比率达到96%,新增通公路行政村27个。
2、至2020 年,在结合城镇化建设、移民建镇等措施的基础上,实现具备建设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和通沥青(砼)路,新增通沥青(砼)路行政村70个1013公里,新增通公路行政村17个261.1公里;乡镇通沥青(砼)路建设项目895.2 公里,所有县道达三级公路标准,所有乡道达三级公路标准,县乡公路建设有较大发展,形成等级、结构配置合理,桥涵和交通附属设施完善的公路网络。
第三章交通量调查分析及预测一、交通量调查与分析1 现有公路交通运输现状(1)、益阳市根据调查,益阳市2009 年民用汽车拥有量为109240 辆,其中客车为49158 辆,货车为60082 辆。
1997 至2009 年间益阳市民用汽车增长率为10.24%,其中客车增长较快,达15.89%,货车增长则相对较缓。
但总体上是:民用客车增长接近于经济增长速度,民用货车增长速度略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民用汽车的快速增长,对本区域和全省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多更高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用车辆拥有量不断增加,尤其小型客车、大型货车,增长更是迅猛,其增长率分别在17.07 %和8.48 %左右。
与同期经济发展相比,民用客车拥有量增长快于经济增长,而货车增长则缓于经济增长。
(2)、沧水铺镇沧水铺镇2009 年民用汽车保有量11082 辆,其中客车3985辆,货车7097辆,其中公路运输完成980万吨;客运总量2920 万次;公路货运周转量完成14305万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完成51015万人公里。
2交通量调查为了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公路交通流特性,把握拟建项目及有相关公路的汽车交通的流量、流向,为交通量预测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我们收集了大量相关公路的历年交通量观测站观测资料,并于2010年12月8在从319国道到开发区路段进行了公路交通调查。
见表3-1交通量观测资料表3-1注:表中数字已换算成小客车值3调查资料分析为详细掌握项目相关公路网上的车辆出行规律,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仔细的数据处理与校正,得出其主要交通特征如下:(1)、车辆构成经交通调查资料统计,并主要分析了小货、中货、大货、载货拖挂车、小客、大客、摩托车等各+车种的构成情况,其中货车占61.5%,客车占38.5%, 项目影响区出行车型构成具体见车型分析表3-2车型换算系数表表3-2(2)、汽车运输效率根据调查分析得出调查点汽车吨(座)位和实载情况如下表3-3运输效率表表3-34基年(2010)年交通量的形成(1)、基年交通量表制作根据交通调查点调查资料统计,得出各车型样本分布交通量观测值Vij,再根据换算系数P对观测值进行样本扩大与修正,求得年平均日分布交通Qij,从而得出调查点的基本交通量换算公式:Qij二Vij x P将调查的交通量分客货车汇总,即可得到基年客货车交通量表。
(2)、基年交通量表的检校由于交通调查的数据是在特定的日期与时段内采集的,且大多数观测站观测时间仅为12小时,所以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区域内实际交通流。
经检验,本次观测结果基本准确,误差在5%左右。
具体检校步骤如下:A、基年(2010年)路网设定基本相关公路网系根据省公路局资料,并考虑本项目的交通功能进行综合设定。
B、基年路网交通量模拟将已有交通量表分与于基年路网,可得出各相关公路模拟交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