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首经典元曲的赏析

合集下载

元曲选原文与解析

元曲选原文与解析

元曲选原文与解析元曲是中国古典戏曲的重要形式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本文将选取几首经典的元曲原文,进行解析和探讨。

一、《渔家傲·丙辰中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解析:这首元曲选自宋代文学家艾性夫的《渔家傲》,以高亢豪放的风格展现了渔家人物在中秋佳节时举杯邀请月亮共饮的场景。

作者通过对饮酒和赏月的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生短暂的哲理。

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琴声渐远人何在?萧萧杨柳塞晴天。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解析:这首元曲选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浣溪沙》,通过抒发人生百态和追求真挚爱情的思绪,展示了凄凉的离别与无法遗忘的爱情之美。

作者运用咏物手法,通过描写旧亭台、夕阳西下等景物,与主题相呼应,突出了思念和怅惘之情。

三、《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可怜今夕月,向何处?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

天上人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解析:这首元曲选自明代文学家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展示了木兰花开放的美景和人间的繁华,同时以对爱情的思念和期许,表达了对纯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四、《西厢记·卖花声·诏桥时雨别张丽华》一江西去浪花飞,两岸青山半掩帘。

冰泉夜夜流帘影,玉箫声动闲庭院。

长安市南,青春几度,都被奴容白。

解析:这首元曲选自明代戏曲家王实甫的《西厢记》,通过对卖花声、诏桥时雨和别离的描写,展示了主人公张丽华不同阶段的心境和命运。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既娇媚又坚贞的女子形象,表达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命运和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综上所述,元曲作为中国古代戏曲的重要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

经典元曲必背名篇赏析

经典元曲必背名篇赏析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热点专题经典元曲必背名篇赏析【导语】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经典元曲必背名篇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篇一】经典元曲必背名篇赏析《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这首曲子的题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

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

自屈原的《离骚》起一直延续到现在。

《乐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意思是外物使人内心的情意活动起来。

那又是什么东西能让外物动起来呢?《诗品》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他认为,这种能让物动,从而引起你内心感动的是‘气’。

那气又是什么呢?古人认为,宇宙间有阴阳二气,是它们的运行才产生了天地万物和四时晨昏。

譬如:夏天阳气最盛,所以草木茂盛。

但盛到极点就开始衰落,阴气渐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

秋冬之际阴气最重,因而草木衰败。

阴到极点又转为阳,阳生而万物长,所以春天就会百花齐放。

由于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内心也就随着这些变化而感动。

春天草木的萌发让人联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欢的心理。

秋天草木的凋零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

因此会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

《离骚》中屈原叹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宋玉在《九辩》里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陆机《文赋》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布景:“又是黄昏,一天快要结束。

夕阳斜挂在山头欲落还留的样子,依依不舍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

眼前的景色真是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

树是千年老树,飒飒的西风在吹着它走向风烛残年。

道是荒凉的古道,马是体弱无力的瘦马。

元曲三百首原文与解析

元曲三百首原文与解析

元曲三百首原文与解析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瑰宝,被誉为中国戏曲的鼻祖。

它以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刻的人生思考而闻名于世。

元曲剧本中常包含大量的诗词歌赋,这些诗句不仅仅是为了组织戏曲情节,更是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文化传承的体现。

本文将对元曲三百首中的一些经典原文进行探究和解析。

一、《西华山》——关汉卿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解析:《西华山》是元曲中的一首闺怨曲。

关汉卿以豪迈的笔调和激昂的词句,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悲叹之情。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黄河奔流与人生白发相对照,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

后半部分描绘了豪饮狂欢的盛景,凸显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态度。

最后一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向往和执着。

二、《水调歌头》——柳永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水调歌头》是元曲中的一首临别曲。

柳永以抒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凄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描绘了明月清辉,引出了对天地间万物易变的思考。

起舞弄清影的词句刻画了诗人对人间欢愉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生命短暂、欢喜离别的无奈之情。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美好事物的祝福和向往。

三、《霓裳羽衣舞女词》——李之仪霓裳羽衣舞,霞绡九重尘。

长相思,摧心肝,万里为期伤别离。

炎黄劫火中,烽烟锁二妃真。

度春风,寒意侵,回首彷徨万重险。

低年红窗几番凋,小斑鸠,凝羽细柳青。

烟花千绽争芬芳,春帏来,彤阙开砂注清琴。

元曲系列(1-35)原曲、注释、赏析、评说

元曲系列(1-35)原曲、注释、赏析、评说

元曲系列(1-35)原曲、注释、赏析、评说转:南亩耕夫的博客元曲系列(1-35原曲、注释、赏析、评说1 --[中吕]朝天子·志感无名氏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①。

老天只恁忒心偏②,贤和愚无分辨。

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聪明越运蹇。

志高如鲁连③,德过如闵骞④,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奈俏⑤。

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⑥。

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

立身则小学⑦,修身则大学⑧,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⑨。

[注释]①夸荐:夸奖、抬举。

②只恁忒(tè)心偏:竟是如此的偏心。

恁:如此。

忒:太、特。

③志高如鲁连:志行高洁像战国时的鲁仲连。

鲁连:战国时齐国高士,即鲁仲连。

④德过如闵骞:德行超过了春秋时的闵子骞。

闵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时鲁国人,孔子弟子。

⑤夸俏:夸说他好。

⑥好和歹没条道:好或歹没有什么依据。

⑦立身则小学:卓然自立成人,要先学“小学”。

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⑧大学:古代十五岁入大学,学经术。

⑨智和能都不及鸭青钞:有智和有能都跟不上有钱钞。

鸭青钞:元代的一种纸币,因颜色呈鸭蛋青色,故名。

[赏析]这两首曲子题为志感,实是元代知识分子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怨刺。

第一首,锋芒直指元代政治制度。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的倒有人夸荐”为全文主旨。

第二首,抨击元代社会道德沦丧的现实。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

”返观全篇所写,两种人,两种命运,形成了鲜明、尖锐的对照。

读这样的作品,不可能不引起读者的反思。

讽刺的依据是正义感。

作者对不读书有权、不读书最高、依本分只落的人轻贱、智和能不及鸭青钞的丑恶现实,实抱有无比的轻蔑,暗含莫大的嘲弄。

这是直面黑暗的真正讽刺。

作者的态度,不是遁世,而是愤世。

他的精神所本,仍是当时已被践踏了的文化传统。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如果没有这一种基于自己信仰的正义感,也就不会产生震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元曲10大经典之作,不输唐诗宋词

元曲10大经典之作,不输唐诗宋词

元曲10大经典之作,不输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元曲为中华文学史上的三大瑰宝,三者各有特色!唐诗格律严谨,意境高远。

宋词笔调灵活,善于抒情。

而元曲则最为贴近现实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写照。

以下10首元曲,颇负盛名,与君共赏之。

01《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被赞为“秋思之祖”。

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02《天净沙·秋》元代: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这首小令,同样写秋,同样是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虽短,却以神来之笔捅绘出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一扫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03《折桂令·春情》元代:徐再思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此曲写得真挚自然,纯乎天籁。

题目为春情,写的是少女的恋情。

“平生不会相思”三句,说明这位少女尚是初恋。

情窦初开,才解相思,正切合“春情”的题目。

用浮云、飞絮、游丝比喻她病得魂不守舍,恍惚迷离,十分贴切。

04《水仙子·夜雨》元代: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此曲采用作者惯用的重词叠字手法,善用数词人曲,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给人以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

全曲情景交融,用典用对,贴切自然。

05《山坡羊·潼关怀古》元代: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踌躇一作:踟蹰)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

最经典的10首元曲作品:怀古作品占据半壁江山

最经典的10首元曲作品:怀古作品占据半壁江山

最经典的10首元曲作品:怀古作品占据半壁江山散曲,和古诗、律诗、词并列为古代的诗歌体裁之一。

散曲在元朝伴随着杂剧的兴盛而兴起,成为了一代之文学。

散曲来源于宋词,是北方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其风格为雅俗共赏,分为小令、套数等形式,被市民所喜爱。

元朝之后,散曲相对衰落,但是依然出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

本文就介绍一下最经典的10首元曲。

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329年,关中地区发生了旱灾,张养浩担任陕西行台中丞前往以赈灾。

原本张养浩已经辞官归隐,但是这次为了赈济饥民,便不顾年老而出山。

他在前往关中的途中,看到了饥殍遍野的局面,他“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张养浩目睹了大一统时代百姓的灾难,于是发出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之叹。

这首怀古作品在思想上已经脱离了传统感叹盛衰无常的束缚,而是将目光集中于天下苍生,可谓振聋发聩,有若金石掷地。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元朝时期,由于蒙古贵族对科举制不重视,汉族士人的晋升机会遭到了遏制,使得许多汉族文人被迫从事于元杂剧的创造,反而推动了元曲的繁荣。

而马致远生活在这个时代,只得流浪天涯,郁郁不得志,这首《天净沙·秋思》就是他一生的高度概括。

这首小令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寥寥数语,高度凝练,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晚秋羁旅图,境界凄凉,是难得的优秀作品。

3,汤式《天香引·西湖感旧》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

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干戈。

昔日夜,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

光景蹉跎,人物消磨。

昔日西湖,今日南柯。

杭州是南宋的首都,曾经有诗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元曲精选十首

元曲精选十首

元曲精选十首范文一:作为学生,我也赞叹于元曲中的精髓,特别是精选的十首元曲,更是让人心驰神往。

以下是我对于这十首元曲的一些初步见解:《汉宫秋》- 关汉卿这首元曲讲述了汉宫中的故事,以及五花八门的人物画像。

它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美丽的词汇和生动的描绘,让人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西厢记》- 王实甫这是一部受到世人爱戴的经典剧目,它以爱情为主线,展现出官方繁琐,而私下却有人们一直向往的约会、爱情等。

《汉宫春》- 关汉卿这是一首充满魅力的元曲,充满着宫廷的艳丽,而同时又可以感受到宫斗之间的炙热和卡毁之间的面临。

《牡丹亭》- 居昌赞这是一部主题与《西厢记》类似的戏剧,也是中国四大古典戏曲之一。

它以唐官女,明神女,柳州乡村姑娘柳敦新为主角,情节唯美,词藻典雅,表演艺术精湛。

《珍珠塔》- 冯梦龙这是一部描写郎中的故事,它让人感受到忠良义,同时还有许多绕口令,让人感受到它非凡的语言魅力。

《南柯记》- 马致远这是一部主题与《西厢记》近似的戏剧,姑娘救凤,范仲淹玩坏瓶笼,惊鸿一现,让人印象深刻,令人难忘。

《雨巷》- 洪升这首元曲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以雨巷为背景,描述了人民生活的困苦状况。

深刻地描绘了民生的苦难和愤懑。

《汴京艳谈》- 郑光祖这是一部以相思为题材的自由剧。

这种深情款款的相思,以及它的音乐,慢慢地敲打着人们的心弦。

《钱塘湖春行》- 欧阳修这首元曲的内容主要描绘了人们游玩钱塘江的情景,它以其独特的笔墨和深刻的描绘,抓住了人们的心灵。

《救风山》- 白朴这首元曲是一个英雄故事,它讲述了郑后军救风山的过程,凸显出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同时也意在表达中国的精神。

写作重点:首先简述了元曲的定义。

然后按照题目,对于元曲精选的十首元曲逐一进行分析,并在结尾提出了总评。

用词分析:文采斐然,以深刻、美丽、生动、充满花魁等有描述力的词汇为主,适量使用了象征、恰当的比喻等修辞手法,简练而又发人注目。

范文二:十首元曲是中国古典艺术之一,这些珍贵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之一,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如下所述:《牡丹亭》- 居昌赞作为四大古典戏曲之一,它深入挖掘了爱情的成长,诠释了自由、平等、新思想,摆脱了传统社会的固有观念。

经典元曲全集赏析

经典元曲全集赏析

经典元曲全集赏析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

夕阳早已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

天净沙·秋——【作者】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译文】天边的夕阳把晚霞染得一片昏黄, 笼罩着远处一个孤零零的村落,黄昏的暮霭里,乌鸦栖息在古树光秃秃的枝干上。

这时有一只鸿雁飞来,投射下的小小影子映在地面上。

我随着它的身影望去,远方是一片青色的山岱和碧绿的湖水,还有那点缀在它们身旁的白色小草、红色枫叶和黄色菊花。

好一派秋天苍凉而又瑰丽的美景呀!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华山的峰峦相连,如四面八方聚拢而来,黄河的波涛洪流如雄狮怒吼,震地撼天,凶险的潼关要道就在华山黄河之间。

遥望古都长安城,思绪万千,心绪纷乱。

经过秦汉遗址令人伤心万千,无数宫殿都化作了废墟和泥土。

一朝兴起,百姓要受苦。

一朝灭亡,百姓还是受苦。

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译文: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奢侈,现在在哪里?只看见了萧疏的草,水萦纡,到现在遗留的仇恨象烟雾一样。

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了土;输了的,都变成了土。

四块玉别情——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译文:自从把你送走,心中总是难离难舍,一缕相思的情意在心中萦绕不绝。

凭倚栏干眺望,衣袖轻指着银雪般的柳絮,看横斜的小溪空自东流,重重的山峦把小路遮没,心上的人真的去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首经典元曲的赏析
元曲又称夹心,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元曲的赏析,欢迎参考~
四块玉.关汉卿
旧酒没,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

共山僧野叟闲吟和。

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
[负责任背景]关汉卿的[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四首。

中国古代士人的处世态度,总而言之就是入世、出世两种。

但大凡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不论入世也好,出世也好,总是要和现实产生矛盾,和世俗发生齿龃龉,因此他们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常常需要一反流俗,孤标独立。

关汉卿这组小令,可以说是这种意识的代表。

他向往那种闲适清静、无拘无束的散诞生活,而对那“官囚”、“利牢”的名利场、是非海,则感到厌倦、蔑视和憎恨。

[注解]
没:尽。

新醅:新酒。

醅,没有过滤的酒。

泼:倾倒。

老瓦盆:粗陋的盛酒器。

和:吟诗唱和。

南亩:指农田。

东山卧:指隐居。

用晋代谢安隐居东山典故。

[译文]老酒喝光了,新酒也心情地喝了,老瓦盆边几个良朋好友围坐一团,喜笑颜开,意气扬扬。

和山野中的和尚、田叟一起饮酒赋诗,吟咏唱和。

今天他拿来一对鸡,我带来一头鹅,大家在这里自在消受一番,好不快活。

在南边地里耕种,在东边山上仰卧。

经历的世态人情那么多,闲暇时把往事一点点再想一遍。

聪明的是他,愚蠢的是我,有什么可争的呢!
白鹤子.关汉卿
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

春意两丝牵,秋水双波溜。

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注解]
春意两丝牵:春意即春情,指男女恋情。

丝指情丝。

两下里情丝相连。

金鸭鼎:铜制的鸭形焚香器具。

鼎,三足两耳的香炉。

[译文]鸟儿在花影里啼叫,少年站在墙头观看。

姑娘和他情意相连,清澈的眼波溜溜的转。

金鸭鼎里焚上了香,姑娘悠闲地倚在小楼旁。

月儿挂在柳树枝头,二人约会在黄昏之后。

大德歌.关汉卿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揽着钓鱼艖。

[注解]
华:光彩、光辉。

黄芦:枯黄的故事。

艖:小船。

[译文]大雪粉白光华,像飞舞的梨花,遮住了郊野三三两两的农家。

雪花密密层层的漂洒堪描堪画。

看那稀疏的树林上鸣叫着晚归的寒鸦。

一条钓鱼的小船正斜揽在枯黄芦苇掩映的清江下。

大德歌.关汉卿
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写作背景]这首小令描写的少妇的烦恼,是因为“人未归”而引发的。

[注解]
便做:就算,即使。

陈传:五代宋初著名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名“希夷先生”,曾修道于华山,常一睡百天不醒。

扑簌簌:流泪的样子。

蛩:蟋蟀,又名促织。

淅零零:形容雨声。

[译文]寒风吹,冷雨落,就是陈抟那么能睡也睡不着了。

说不完的烦恼和愁苦伤透了心怀,伤心的泪水扑簌簌地落下来。

秋蝉烦噪完了蟋蟀又叫起来,渐渐沥沥的细雨打着芭蕉。

碧玉箫.关汉卿
盼断归期,划损短金篦。

一搦腰围,宽褪素罗衣。

知他是甚病疾好教人没理会。

拣口儿食,陡恁的无滋味。

医,越恁的难调理。

[写作背景]此曲写闺妇离愁,盼君归的情景。

[注解]
一搦:一握。

此处形容腰细。

宽褪:指女子因身体消瘦,而使衣带显得宽松。

没理会:不明白。

陡:突然。

恁的:如此的,这样的。

越:格外,特别。

[译文]一天天地盼,也不见你回来,划线的金篦梳也磨短了。

腰已经瘦成一握,素罗衣变得宽松了。

不知道他得了什么病让人想不明白。

挑着东西吃,怎么突然那么没滋味呀!这病呀,特别难治吧。

普天乐.咏世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
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注解]
洛阳花:即洛阳的牡丹花。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称洛阳牡丹天下第一。

梁园月:即梁园的月色。

梁园,西汉梁孝王所建。

孝王曾邀请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家在园中看花赏月吟诗。

月曾把酒问团圆夜:化用苏轼《水调歌头》词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三春:孟春、仲春、季春。

译文:在洛阳赏花,到梁园赏月,好花应不惜钱去买,明月也应不惜钱云买。

依着栏干观赏花开放得一片烂熳,举酒问明月为何如此团圆。

月有圆有缺花有开有谢,想到人生最苦的事情莫过一墩别。

花谢了到了三春再开,月缺了到了中秋又圆,人去了什么时候能再来呢
普天乐.张鸣善
雨儿飘,风儿扬。

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

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

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

风雨儿怎当,雨风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译文]雨在飘洒,风在吹扬。

地场好梦风惊醒,细雨断人肠。

风过梧桐叶,寸点落芭蕉。

风雨交加令人增添悲怆,
雨和着风卷起阵阵凄凉。

风雨让人如何承受,但是它却一定让人承受,它实在难于让人承受啊!
咏雪.张鸣善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

冻杀吴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注解]
白占:强取豪夺。

吴民: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原作“无民”。

《全元散曲》校记:“疑‘无民’为‘吴民’之讹。

如作‘吾民’亦通。


祥瑞:瑞雪兆丰年。

[译文]漫天飘坠,扑地飞舞,白白地占了许多的田地。

把黎民百姓都冻坏了,说什么是国家祥瑞
折桂令.席上偶谈蜀汉事因赋短桂体虞集
鸾舆三顾茅庐。

汉祚难扶,日暮桑榆。

深渡南泸,长驱西蜀,力拒东吴。

美乎周瑜妙术,悲夫关羽云殂。

天数盈虚,造物乘除。

问汝何如,早赋归欤。

[作者简介]虞集(1272-1348),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

四川仁寿人,八百居崇仁(今属江西)。

官至奎章阁待书学士,晚年以目疾辞官回乡。

以诗文著称,有《道园学古录》。

现存散曲仅一首。

[写作背景]此曲由席上偶谈三国蜀汉事引发。

元末陶宗仪曾记载集作此曲的逸事。

虞集一次在童童家宴集时,有歌
儿顺时秀唱一支[折桂令]:“博山铜细袅香风……”一句两韵(如:铜、风),名为“短柱”。

虞集爱它新厅,就以席上偶谈及蜀汉史迹为主题,即席赋成这支“短柱体”曲子。

[注解]
鸾舆:皇帝的车驾,亦指代皇帝。

此处指代刘备。

祚:皇位。

桑榆:指日暮时,因日暮时夕阳光照在桑树和榆树梢上。

古人据此又用以比喻人的暮年垂老之时。

泸:泸水,今金沙江。

云殂:死亡,云为语气助词。

天数:天命。

盈虚:圆缺。

造物:指主宰创造大自然万物的神灵。

乘除:增减。

与“盈虚”意近,都是指此消彼长的变化。

归欤:即归家吧。

欤,语气助词。

[译文]刘备三顾庐请诸葛亮出山。

可是蜀汉王朝难以扶持,已成了一蹶不振的残局。

诸葛亮五月渡泸,南抚夷越,西和诸戎,北拒曹魏,力阻东吴。

美妙呵周瑜的神奇兵术,悲叹呀关羽早早死去。

人世间一切世事全由天定,造物所致。

问你要怎么办还是早点归隐吧!
四块玉.别情关汉卿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指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作者简介]关汉卿(1230-1297后),号一斋、已斋叟。

一生主要生活在大都,与杨显之、王和卿、珠帘秀等有来往。

后南下漫游,晚年主要生活在杭州、扬州,大德年间尚在世。

多才多世艺,是位编剧、导演、表演全能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

散曲现存套数十三套,小令五十七首。

[写作背景]这首小令是在女子送别情人后,凭栏望远相思企盼时的深情表露。

[注解]
杨花雪:像雪一般的杨花。

[译文]自从把你送走,习中总是难离难舍,一缕相思的情意在心中萦绕不绝。

凭倚栏干眺望,衣袖轻指着银雪般的柳絮,看横斜的小溪空自东流,重重的山峦把小路遮没,心上的人真的去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