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安全资料

合集下载

氯气MSDS

氯气MSDS

氯气MSDS
1. 基本信息
- 产品名称: 氯气
- 化学名称: 二氧化氯
- 分子式: Cl2
- CAS号: 7782-50-5
- 外观: 绿黄色气体
2. 危险性概述
- 目标器官: 对呼吸系统、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 健康风险: 吸入氯气可导致喉头痉挛、肺水肿和死亡
- 火灾爆炸风险: 氯气与可燃物质接触可引发爆炸性反应
3. 急救措施
- 吸入: 立即将受害人移至新鲜空气处,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眼部接触: 立即冲洗受影响的眼睛,持续冲洗15分钟
- 皮肤接触: 立即将受影响的皮肤清洗干净,用大量流动水冲洗4. 泄漏应急处理
- 人身安全: 穿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服
- 泄漏控制: 切勿直接接触泄漏处,使用专用泄漏应急剂将泄漏物吸收或收集起来
- 废弃物处理: 遵循当地法规,将泄漏物安全处置
5. 氧化潜能
- 氯气是强氧化剂,可与可燃物质发生剧烈反应,造成火灾和爆炸
6. 使用建议
- 密闭操作: 在使用氯气时确保操作环境密闭,并配备有效通风系统
- 防护设施: 使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 避免吸入: 尽可能避免吸入氯气,保持远离泄漏处
- 灭火措施: 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请注意以上信息为简要概述,具体细节请查阅氯气的安全数据表(MSDS)。

在使用和储存氯气时,请始终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法律要求。

氯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氯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氯气(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一、危险特性
- 氯气是一种有毒的可燃气体,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

- 长时间接触或吸入氯气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

二、应急措施
- 在使用或储存氯气时,必须遵循以下安全措施:
- 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眼镜、手套和呼吸器。

- 储存氯气应使用专门设计的,保证其密封性和稳定性。

- 氯气泄漏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 切勿接近泄漏气体,尽量远离泄漏区域。

- 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启动紧急撤离程序。

- 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和方法来控制泄漏,如隔离泄露源、使
用喷淋器等。

- 尽量避免泄漏气体与可燃物接触,以减少火灾或爆炸的风险。

三、健康防护
- 当接触氯气时,必须采取以下健康防护措施:
-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氯气,如避免吸入氯气或接触氯气溶液。

- 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清洗受到氯气污染的皮肤和衣物。

- 在使用氯气时,应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氯气浓度对人体的影响。

四、环境保护
- 在处理氯气废弃物时,应遵循以下环境保护原则:
- 不应将氯气废弃物倾倒入自然水源或污水系统。

- 应将废弃氯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正确处置和回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操作,并遵守相关法规和安全要求。

氯气氯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氯气氯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氯气氯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介绍
- 氯气是一种具有强烈气味和刺激性的危险化学品,具有剧毒和腐蚀性。

- 氯气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从而产生强酸性环境,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 长期暴露在氯气环境中,会引起呼吸道刺激、肺水肿、眼刺激和皮肤腐蚀等健康问题。

使用注意事项
- 在使用氯气时,务必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防护面具,并确保通风良好。

- 不要直接吸入氯气,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 在氯气泄漏或意外事故发生时,应立即撤离现场,并通知相关人员和紧急救援部门。

应急处置措施
- 发现氯气泄漏时,应迅速关闭泄漏源,并远离泄漏区域。

- 如果受到氯气的直接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部位,然后立即就医。

- 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酸碱中和剂迅速中和氯气。

相关法规和标准
- 对于氯气的使用和储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周知卡更新
- 本周知卡应定期进行更新,并确保相关人员理解和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 研究和培训应定期进行,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以上是有关氯气危险化学品安全的周知内容,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安全,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氯气的安全使用(四篇)

氯气的安全使用(四篇)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氯气的安全使用(四篇)目录:
氯气的安全使用一
氰化氢的安全使用二
沼气用户的安全使用三
沼气的安全使用四
- 1 -
氯气的安全使用一
氯气为毒害性气体,泄漏事故时常发生,有在使用、贮存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泄漏事故,有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使车辆失控造成翻车泄漏事故。

液氯是F113a车间的重要原料,用量较大。

因此有必要全面了解液氯。

一液氯的基本性质
液氯在常温常压下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47,易溶于水、碱液。

具有窒息的气味,有强烈的刺激臭味和腐蚀性。

性质很活泼,可助燃,在日光下与其它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和爆炸,可以和大多数元素或化合物起反应。

氯气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少量吸入就会出现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等症状。

二液氯安全风险分析
(1)运输液氯钢瓶时,无证营运、运输工具不合要求、运输人员违章驾驶或发生交通事故,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运输,由于受到强烈的阳光曝晒,致使钢瓶内压升高,引起爆炸、中毒等危险、危害。

(2)贮存中若无喷淋降温和遮阳措施,夏季高温季节气温高,引起液氯钢瓶超温、超压,造成泄漏,甚至爆炸。

(3)装卸液氯钢瓶时,行车操作失误,都可能发生事故。

(4)液氯出料作业时,未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导致泄漏等事故发生。

本车间去年就发生一起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液氯泄漏的事故,应该引以为戒。

三液氯泄漏应急处理
4 / 4。

氯气安全操作常识

氯气安全操作常识

氯气安全操作知识1、每次改换氯瓶一定开启氯气汲取塔,每半年检查汲取塔的液碱量能否达标,2、危险化学品常常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化等特征。

3、液氯钢瓶应储存在专用库房,寄存期不得超出三个月,寄存高度不得超出二层。

4、腐化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件造成破坏的固体或液体。

5、瓶子内液氯不可以用尽,一定留神有余压,充装500kg 和1000kg 的钢瓶应保存 5kg 以上的余氯。

6、液氯钢瓶从使用时,应有防滑与防转动设备,用氯时两个瓶阀要保持上下地点与地面垂直,使用气态氯时将导管接在上边瓶阀,使用液态氯时将导管接在下边瓶阀。

7、在扑救粉尘的火灾中,应注意不要使堆积粉尘飞扬起来,最好采纳喷雾水流,以防备发生二次爆炸。

8、禁止使用蒸气、明火直接加热氯气钢瓶,禁止在泄露的钢瓶上喷水。

9、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记分为主标记和副标记。

10、预防有毒化学品危害的详细举措主要包含:技术举措,组织管理举措个人防备举措,增强高毒作业管理举措四个方面。

11、防备物料逆流倒灌入钢瓶,在使用钢瓶时,一定装备有止逆阀,缓冲压力表、安全装置;操作时应保持钢瓶内压力大于使用侧压力。

13、紫铜管发生拥塞时,可用水冲洗,并用无油和水的压缩空气吹干。

14、在氯系统中所使用的阀门一定逐只进行试压实验;使用膜片压力表。

15、翻开瓶阀通氯时,系统出现跑氯现象,应立刻封闭瓶阀,切断氯的根源。

16、充装量为50kg的钢瓶应横向装运,堆放高度不得二层。

17、在运输氯气瓶时,同车禁止混装有反抗性的物件,运氯的车辆不得让没关人员乘车。

18、空气中氯气假如达到300mg/m3,可致使肺内被氯气烧伤骤然死亡。

19、灵活车辆运输液氯钢瓶时不得在人口浓密和有明火场所停留。

20、使用单位收货后发现液氯重瓶超装时应在采纳降温举措的同时,将超装量排出后再寄存、使用。

21、当钢瓶内余氯不低于10kg,因室温过低又需使用瓶内氯气时,能够使用 45℃水加热。

22、生产性粉尘主要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危害。

氯气使用安全规程(5篇)

氯气使用安全规程(5篇)

氯气使用安全规程1、当班人员应每____小时检查一次氯气使用情况是否正常,每周三上午厂内组织一次氯气管路的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操作人员应穿戴好相应的劳保用品并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应严格遵守工艺规程和岗位安全规程。

3、氯气间内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并远离火源、热源,氯气间的温度不得超过30℃,相对湿度不得超过____%。

4、氯气间禁止无关人员入内并注意平时保持好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条件。

5、氯气罐应横向卧放,防止滚动,氯气的存放期不得超过____个月。

6、工作现场禁止吸烟、饮食和饮水,当班工作完毕要沐浴更衣。

7、进入塔罐容器和限制性空间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环境有正确的分析,并有人监护。

8、若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必须穿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安全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情况下将容器从火场转移到空旷处。

9、若发生氯气泄漏事件,现场人员迅速撤离污染区至上风口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____米,大泄漏时隔离____米,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应急处理。

当发生泄漏报警时,在确认是小泄漏时,氯气间当班人员戴好过滤型防毒面罩,用氨水检测氯气泄漏点,确定之后立即用浸透苏打水(或石灰水)的毛巾缠裹泄漏点,并告知维修钳工立即处理,若发生较大氯气泄漏,则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抢救人员必须戴空气呼吸机,橡胶手套,及橡胶防毒衣,进入现场抢修,抢修中应利用通风喷水雾稀释、溶解等方式降低氯气浓度并尽快处理好泄漏点。

10、过滤性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橡胶手套、橡胶防毒衣等安全保护用品及工具要进行正确使用、保管、维护。

氯气使用安全规程(2)一、引言氯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气体,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制冷、消毒等领域。

然而,由于氯气具有危险性,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程,以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详细介绍氯气的使用安全规程,以提高使用者对氯气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使用前的准备1. 了解氯气的性质和危险性:氯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具有窒息性和腐蚀性,高浓度氯气可导致人员窒息、化学灼伤等危害。

氯气安全操作常识

氯气安全操作常识

氯气安全操作常识氯气是一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能够引起眼、鼻、喉、胸闷等症状,也能致命。

因此,氯气的安全操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氯气安全操作常识,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

1. 氯气的性质及危害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压缩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氯气非常容易溶解在水中,如果接触到皮肤或眼睛,能够引致烧伤和气胸。

吸入氯气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的严重疾病,如肺水肿和肺纤维化。

因此,必须注意安全操作,以避免与氯气接触。

2. 氯气的安全操作常识(1)在室内使用时,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

化学品储存间应该设有通风设备,通风口不能被封闭。

在使用氯气时,应该关闭室内门窗,让室外的新鲜空气流入。

(2)当使用氯气时,应该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包括手套、安全镜、化学防护服等。

还要查看这些防护用品是否打破或磨损。

如果发现磨损或裂纹,就应该立即更换。

(3)必须确保氯气储存的安全。

氯气储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储罐附有安全阀、溢流管和气阀安全装置。

每次使用之后,应该将储罐的气阀关闭,确保储罐不会泄漏。

(4)在贮运用氯气的过程中,应该小心操作,离储罐越远越好。

绝不能将罐内的氯气中断,一旦遇到“糟糕”情况一定要立即停止有关的工作,并及时通知领导和有关部门。

(5)避免氯气泄漏。

在使用氯气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气阀是否关闭。

如果发现气阀没有关闭或有气体从气阀处漏出,应立即关掉阀门,并向公司和有关部门汇报。

(6)禁止氯气和其他化学品混合。

混合可能导致爆炸和火灾等危险情况。

3. 氯气事故应急处理(1)若发现氯气泄漏,应立即关闭泄漏点,把泄漏源移动到通风处,并及时通告有关部门。

(2)如果氯气泄漏导致了皮肤、眼睛或呼吸道烧伤的问题,应立即用流动的水冲洗受影响的部分,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3)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之前,不要轻易向泄漏点靠近,如有雾气时更要避免。

(4)如果气雾弥漫,人员必须佩戴呼吸器和防护服进入事故现场。

综上所述,氯气是一种危险的化学品,使用时应严格遵守氯气的安全操作规定,以避免氯气泄漏和事故的发生。

氯气安全周知卡(危化品)

氯气安全周知卡(危化品)

氯气安全周知卡(危化品)
氯气安全周知卡 (危化品)
> 以下是关于氯气的基本安全知识,以确保使用氯气时的安全性。

1. 氯气简介
- 氯气是一种常用的危险化学品,具有刺激性气味和呈绿黄色。

- 它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工业生产和消毒等领域。

2. 潜在危险
-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 长时间暴露于氯气中会引起呼吸道刺激、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3. 氯气安全使用提示
- 使用氯气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和
防护服等。

- 当氯气泄漏时,迅速撤离现场并通知相关人员。

- 按照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规范使用氯气。

4. 氯气事故应急处理
- 发生氯气泄漏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 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并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

- 封闭泄漏源,防止更多氯气泄漏。

- 向周围人员发出警报,并通知紧急救援部门。

5. 废弃氯气处理
- 废弃氯气必须经过合法的处理,不能倾倒到下水道或自然环境中。

- 遵循当地法规和专业指导,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处理废弃氯气。

> 以上是氯气安全周知卡的基本内容,请在使用氯气时务必遵循相关安全措施。

如有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信息,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以上为氯气安全周知卡 (危化品) 的内容,供参考。

如有疑问,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气安全资料发表于 2006-3-9第1章:液氯基本性质和液氯钢瓶结构特点1、液氯的基本性质:1.1、液氯的生产和质量要求:液氯在工业上的生产方法是以食盐为原料,把食盐(氯化钠)溶解为饱和水溶液在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使氯化钠水溶液发生电解反应,反应方程式如下:2NaC1+2H2O→电解→2NaOH+H2+Cl2电解得到的氯气温度高(约80OC)和含有大量的水份的湿氯气。

再经过冷却和干燥得到干燥氯气(含水量仅达万分之四左右),干氯气在氯气压缩机(纳氏泵)加压至0.2~0.3MPa 下经-25OC~-30OC之间进行间接冷却,使氯气冷凝为液氯。

液氯质量要求:按GB5138~5139标准,氯纯度≥99.6%(体积);含水量≤0.05%(重量比)。

1.2、氯气的物理性质:1.2.1:化学式:Cl21.2.2:相对原子质量:35.4531.2.3:相对分子质量:70.9061.2.4:相对密度:(水=1):1.47(空气=1):2.481.2.5:沸点:0.1MPa下液氯沸点-33.90C,(也有记作-34.050C或-34.60C)1.2.6:熔点:0.1Mpa时固态氯熔点-100.50C1.2.7:临界常数:温度tc=1440C,压力Pc=7.61MPa,密度Pc=0.573kg/l1.2.8:气化热:20.495KJ/mol(-34.10C)1.2.9:熔融热:6.433KJ/mol(-101.O0C)1.2.10:比热容:气体CP=(0.483J/g0C Xll50C)CV=0.357KJ/g0C液体CP=(0.957KJ/g0C)〔-80~+30℃〕固体CP=(0.789KJ/g0C1-1130C)1.2.11:导热系数:气体=2.94X10-3KJ/mh0C液体0.0483~0.06056KJ/mh0C1.2.12:膨胀系数:平均为0.0038361.2.13:压缩系数:101~767KPa之间1.2.14:溶解度:0℃,101KPa,100克水中能溶解1.4621.2.15:熔解热:22.185KJ/mol1.2.16:扩散系数:O℃,0.1MPa下在空气中为0.108cm2/s,20℃,在水中1.22X10-51.2.17:水合物:温度小于9.6℃,与水生成Cl28H2O水合物,生成热77.143KJ/mol1.2.18:外观:气体为黄绿色,液体为黄色微橙的透明液体;1.2.19:嗅味:具有窒息性刺激臭味。

1.2.20:液氯的蒸气压力见表11.3:氯气的化学性质:氯属卤族元素,化学性非常活泼,除了对惰性气体、碳、氮等元素外,几乎可以与各种元素直接化合。

氯也能和许多化合物起反应。

所以在自然界中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氯是极少的,大多呈无机化合物存在。

食盐(NaCl)即为代表性的化合物。

1.3.1:氯气与金属的反应:氯气易与各种金属反应生成氯化物,如氯气与银反应生成氯化银:2Ag+Cl2→2AgCl,银+氯气→氯化银氯气与金属的反应,在有水存在时,能生成盐酸,而促使其腐蚀,如:2Fe3+3C12→2FeC13,铁+氯气→三氯化铁FeC13+3H2O→Fe(OH)3+3HCl 三氯化铁+水→氢氧化铁+盐酸完全干燥的氯气或液氯在常温下几乎不与金属作用,但也有例外,如钛(Ti)与湿氯不起反应,而与干燥氯生成氯化物:Ti十Cl2→TiCl2,TiCl3,TiCl4,1.3.2:和水反应:氯微溶于水,生成小量的盐酸和次氯酸。

C12+H2O→HClO+HCl次氯酸在光和热的影响下,次氯酸容易分解,析出初生态氧[O]和生成盐酸。

HClO→HCl+[O]次氯酸还会离解: HClO→H++ClO_由于次氯酸、次氯酸根离子和初生态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再加上盐酸的腐蚀作用,因此,湿氯气腐蚀性极强。

表2列出了在干氯气、湿氯气及氯水中能够使用的耐腐蚀材料。

1.3.3:氯气与无机化合物的反应:如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次氯酸钠2NaOH+Cl2→NaClO+NaCl+H2O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次氯酸钙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1.3.4:氯气与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如:与苯起反应: C6H6+3Cl2→C6H6Cl6(加成反应)C6H6+Cl2→C6H5Cl+HCl(置换反应)与醋酸起反应: CH3COOH+Cl2→CH2ClCOOH+HCl1.3.5:氯气与氨起反应:氯与氨即使在低温下,亦起剧烈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

8NH3十3Cl2→6NH4Cl十N2十/456KJ当氯氨过量时,则生成易爆物质三氯化氮,当三氯化氮分解时,发生强烈爆炸。

4NH3+3C12→3NH4Cl+NC12+/489KJ三氯化氮分解: 2NC13→N2+3C121.4:氯气对人体的毒害性能:氯气是有刺激氯味的有毒气体,并列为剧毒气体之一,氯气主要通过皮肤粘膜和呼吸系统对人体发生毒害,氯气对人体的中毒程度与现场空气含氯浓度高低有关;与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有关,特别是对患哮喘病和慢性呼吸器官疾病的人容易受损害。

皮肤接触高浓度氯气时,会使皮肤干裂、发红、发痛;接触液氯时,皮肤还会发生化学性冻伤。

表3和表4列出人体接触氯气后产生的不同症状。

附表1:液氯的蒸气压力温度0C蒸气压力(MPa)(绝对压力)-500.0476-400.0783-350.0977-34.50.1-300.121-200.191-100.2600.364温度0C蒸气压力(MPa)(绝对压力)+50.425+100.496+150.569+300.860+401.114+501.414+601.759+702.158表3:氯气中毒症状轻度中毒时流泪、流涎、咳嗽并呕吐、流涕、喷嚏长时间接触氯气较浓时胸部压迫疼痛,咳粘痰,呼吸困难,眼睛失明,更进一步发生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出血接触更大量的氯气时不能呼吸,唇、指甲的颜色发紫,脉博细微丧失知觉而死亡表4:不同浓度的氯气对人体的影响浓度症状mg/L x10-4% (容量)0.001 0.3 长时间亦无作用0.003~0.006 1.0~2.0在6小时内无明显感觉0.01 3.0 感觉器官可以嗅到,在1小时内不会引起直接或以后的不舒服0.04~0.06 13~20 立即感到刺激咽喉,呼吸0.5~1小时以后,会明显感到不舒服0.08 26 立即引起咳嗽0.1~0.15 30~45 呼吸0.5~1小时以后,有立即死亡的可能;或因而引起损害人身的严重后果。

25 800 呼吸几口即告死亡2:液氯钢瓶结构的特点:2.1:液氯钢瓶的基本结构液氯钢瓶是灌装液氯,贮放液氯,运输液氯的专用压力容器,工业上普遍使用的液氯钢瓶按灌装量有0.5吨和1吨两种。

它的基本结构包括:瓶体、导管、针型阀、保护罩和防震圈等部分组成。

2.2:液氯钢瓶结构特点:液氯钢瓶是一仲低压液化气体钢瓶,其结构具有下列特点:2.2.1:液氯钢瓶是一仲钢质焊接压力容器,因此,钢瓶瓶体(筒体、封头等元件)的材料必须是具有良好冲压和焊接性能的镇静钢。

在我国,一般使用的材料是16MnR钢。

2.2.1:钢瓶瓶体由园柱形筒体和标准椭圆封头组成。

筒体由整块钢板卷制而成,整个瓶体只允许由3部分(筒体,两个封头)组成,即只允许有一条纵焊缝和两条环焊缝。

第2章:液氯的运输、贮放、使用液氯运输、贮放、使用和安全知识根据液氯的性质和液氯钢瓶的结构特点:在运输、贮放和使用中,稍有失误.便会导致钢瓶破裂甚至爆炸,造成人员中毒、伤亡的恶性灾难事故的发生。

此类事故,近年来时有报道,如:1984年 5月19日,辽宁XX化工厂液氯钢瓶在运输途中易熔塞熔化泄漏,造成5,000多人中毒;1985年3月22日,山东XX化工厂液氯钢瓶粉碎性爆炸,当场死亡3人、伤2人;1986年12月10日贵州XX厂,在液氯运输途中发生汽车相撞引起着火,钢瓶易熔塞熔化泄漏氯气,造成33人中毒;1979年9月7日,浙江XX化工厂因钢瓶倒灌液化石蜡,而发生化学性爆炸,造成59人死亡,770多人中毒。

从上述恶性事故可知,要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抓住液氯的安全灌装、安全使用、安全运输和贮存4个环节,使有关的生产操作人员。

管理工作人员掌握安全知识,并正确地、精心地进行操作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钢瓶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

为此,分别对其安全知识和要求介绍如下:1:液氯灌装和液氯使用的安全要求:1.1:液氯灌装:液氯的灌装是在液氯生产单位进行。

我厂在液氯的灌装操作中其安全操作规程如下:1.1.1:认真做好对钢瓶的检查工作,避免钢瓶发生化学性爆炸。

1.1.1.1:核实回厂钢瓶是否是液氯钢瓶;1.1.1.2:检查钢瓶检验期,保证钢瓶的使用在检验期内;1.1.1.3:检查钢瓶内压力情况以及钢瓶内余留氯气纯度分析。

为保证钢瓶的使用安全,若发现钢瓶负压和瓶内氯纯度低于95%,该钢瓶停止使用,要进行清洗、检查。

次充装首先校准地衡零点;指定专人专秤进行核重复秤工作。

1.2:液氯使用:1.2.1:液氯使用的工艺安全要求:为了避免和防止在液氯使用操作过程中,因操作失误造成生产系统物料倒灌入液氯钢瓶和使液氯钢瓶内液氯完全用光造成钢瓶负压而使生产物料倒灌,造成钢瓶严重腐蚀或发生化学性爆炸事故。

如:1977年10月山东省XX化工厂1只新液氯钢瓶由于XX化肥厂使用液氯方法不当,把液氯直接通人高位水池而使水倒入瓶内把使用不到17天的新液氯钢瓶被腐蚀穿孔喷氯,造成15人中毒。

又如1979年9月浙江XX电化厂因XX药物化工厂使用液氯不当,把液氯直接通入反应器内,造成液化石蜡倒灌入钢瓶内,造成在再充装液氯时发生化学性爆炸,造成59人死亡,700多人中毒。

1.2.2:国家劳动人事部和化工部一再重申在液氯使用的工艺上的安全要求是:1.2.2.1:液氯钢瓶不能直接与反应器(反应池、反应罐、反应釜、反应槽)连接,中间必须装有缓冲器。

1.2.3.2:液氯和干燥氯气对碳钢腐蚀性能很低,可根据生产的温度、压力要求,选用各种碳钢制造的设备。

但对金属钛和聚氯乙烯等材料腐蚀性很强,针对金属钛:干氯气与钛接触,则产生剧烈的氧化反应,甚至发生燃烧。

液氯与聚氯乙烯接触,因急剧氧化使其迅速老化而破裂。

所以在液氯系统和干氯系统的管道和设备不能用金属钛或聚氯乙烯材料制造,可以使用碳钢。

1.2.2:液氯使用的安全操作要求。

根据钢瓶结构特点和液氯的性能:1.2.2.1:钢瓶是钢质焊接薄壁压三类压力容器;1.2.2.3:氯是极毒气体,是强氧化剂,所以在液氯的使用操作中应遵守下列安全要求:1.2.2.3.1:在使用时,液氯钢瓶严禁撞击、滚动,以防钢瓶在外力的打击下瓶体和焊缝受碰而造成破裂。

1.2.2.3.2:液氯钢瓶应远离热源,严禁用热源(明火、蒸汽、太阳、温度超45℃的热水等)烘烤和加热钢瓶,以防瓶内液氯急剧汽化,压力超高发生爆炸以及易熔合金局部受热过剧而熔化发生漏氯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