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PGIS批量裁减分幅图

MAPGIS批量裁减分幅图
MAPGIS批量裁减分幅图

MAPGIS批量裁减分幅图

MAPGIS 批量裁减分幅图| 所在分类:测绘文章查看评论| 我要评论| 该文章已被点击0 次平台的地图库可以批量裁减分幅图。1、平台输入编辑里打开需要裁减的文件,然后在工程文件窗口点击每个文件右键“修改项目”修改文件的“描述”(选择的文件必须是处于当前编辑状态),完成后保存工程。2、地图库里建立dbs,将裁剪文件导入地图库里,注意的是在图幅管理,图库层类管理器,新建,层类路径及属性结构提取文件后,层类名称必须要和上面文件描述要一致。3、裁剪数据进到库里后,在选项,图库维护工具,图幅分幅数据更新,系统弹出打开*.maj 对话框,这时打开上面保存的工程文件。选“等经纬的梯形分幅”后的参数不知如何设置,主要是分幅参数中的起点坐标不知如何设置,图幅数如何设置(图幅高宽可不管,因为选原图比例尺为1:1 万时自动填写),本县所在县的投影中心点经度为1110000(数据库为1:1 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平台的地图库可以批量裁减分幅图。[ https://www.360docs.net/doc/165198252.html,/BlogDetail.as MAPGIS 图形坐标系与大地坐标系转换| 所在分类:测绘文章查看评论| 我要评论| 该文章已被点击0 次在MAPGIS 投影坐标类型中,大致有五种坐标类型:用户自定义也称设备坐标(以毫米为单位),地理坐标系(以度或度分秒为单位),大地坐标系(以米为单位),平面直角坐标系(以米为单位),地心大地直角。如果进行设备坐标转换到地理坐标。方法:第一步:启动投影变换系统。第二步:打开需要转换的点(线,面)文件。(菜单:文件/打开文件)第三步:编辑投影参数和TIC 点;选择转换文件(菜单:投影转换/MAPGIS 文件投影/选转换点(线,面)文件。);编辑TIC 点(菜单:投影转换/当前文件TIC 点/输入TIC 点。注意:理伦值类型设为地理坐标系,以度或度分秒为单位);编辑当前投影参数(菜单:投影转换/编辑当前投影参数。注:当前投影坐标类型选择为用户自定义,坐标单位:毫米,比例尺母:1);编辑结果投参数(菜单:投影转换/设置转换后的参数。注:当前投影坐标系类型选择为地埋坐标系,坐标单位:度或度分秒)。第四步:进行投影转换(菜单:投影转换/进行投影投影转换)。MAPGIS 县域控制面积平差流程| 所在分类:测绘文章查看评论| 我要评论| 该文章已被点击0 次县域控制面积平差流程土地利用数据库的面积平差流程规程要求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控制面积量算是以1:10000 分幅图的理论面积为基础,如何实现单图幅的面积控制,形成县域面积各级平差的机制,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单图幅平差控制到地类图斑,无疑是最直接的方法,但由此带来的弊病也不容忽视。一是此方法必须在图斑文件中保留图括线,形成破碎小区,造成其中的线状地物的扣除错误;二是掩盖了图幅间图斑属性接边的问题,以图括线作为地类界线的图斑不能暴露出来;三是人为的把一个图斑分割成两块以上,使得图斑面积的自然属性失真。四是造成图斑编号的困惑,是按行政村编制图斑序号呢,还是再加上图幅号。以上种种,都是因为沿用了传统的手工作业方法和思路而造成的。计算机量算面积,只要县域电子接边无误,就可以达到不重不漏,至于如何实现不同纬度的图幅面积控制,可以在乡镇区划面积平差中实现。其平差流程为县域面积→分幅乡镇面积,乡镇区划面积→村区划面积→图斑面积。一、实现县区间的无缝接边是面积控制的基础县区接边的过程是实地接边—影像接边—电子接边,而实现无缝接边的基础是相邻双方应用的资料具有相同的数学基础。而目前普遍应用的SPOT5 卫星影像资料,或多或少的存在校正误差,若相邻县区应用的不是统一校正的影像资料,即便影像接边正确无误,电子边界也会出现4 -5 米的误差。所以,县区之间接边应该在地形图或正射影像图上进行,因为这些资料的数学基础已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可,在上面划定的电子边界可以达到无缝对接。二、控制面积的平差的步骤(一)接边图幅控制面积的生成1.与相邻县区接边,形成双方公共的电子边界;在此基础上,形成县区界线,拓扑成区为县辖区划;2.把接图表的图幅面积修改为同纬度的图幅理论面积,用平台的区对区空间分析功能把县区划与接图表进行合并分析,形成县区图幅接合表(1);3.用建库工具中文件内属性赋值,把县区图幅接合表(1)的面积赋

予控制面积,再用文件面积单位换算功能,转换为亩。4.再用各级平差工具,以接图表的图幅面积为控制,对县区图幅接合表(1)的控制面积进行平差,得出各县区在每幅图上的控制面积。5.用平台的属性库管理功能导出县区图幅结合表(1)的面积、图幅号、图幅面积、控制面积到EXCEL 表。6.分幅输出接边图幅,注明县区控制面积,送交周边县区签章,形成接边纪录等接边资料。7.对本县区图幅接合表中本县区的控制面积进行汇总,该面积作为县区总控制面积,各级区划及图斑汇总面积都得与此相附合。(二)辖区内的控制面积平差1.用接边后的县区界线替换图斑文件的县区界线;2.用条件合并从图斑文件中重新提取乡镇区划和村区划(此举是保证区划边界与图斑边界完全吻合);3.把接图表与乡镇区划进行合并分析,形成本县区的图幅结合图表(2),即各乡镇的分图幅面积;然后把计算机面积赋予计算面积,用接图表的控制面积为控制,按图幅对各乡镇面积进行平差,结果放在图幅结合图表(2)的控制面积中,汇总结合图表的各乡镇控制面积,放入乡镇区划的控制面积中;4.把村区划的计算机面积放到计算面积中,用乡镇控制面积平差,放在村区划的控制面积中;5.用同样方法,用村区划给地类图斑平差,放到图斑毛面积中;6.用平台“其它”中“区属性统计”,添加县、乡、村区划的控制面积及图斑文件毛面积,看是否一致;注意:平差所用面积单位要一致,平差是要选择“按控制文件的空间范围”。县域控制面积平差流程[br][nbsp][n https://www.360docs.net/doc/165198252.html,/BlogDetail.aspx?name=23789507&id=19325 标准图幅数据文件命名规则主文件名X XX X XXX XXX 1:1000 000 图幅行号(字符码)1:1000 000 图幅列号(数字码) 比例尺代码(字符码)图幅行号(数字码)图幅列号(数字码)命名规则说明:(1)主文件名采用十位字母数字型代码,行列号位数不足者前面补零,扩展文件名采用三位字母数字型代码;(2)比例尺代码表见表2:表2 比例尺1:2000 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 1:200000 1:250000 代码I H G F E D C B (3)编号计算公式1:1 000 000 图幅行、列号的计算:a =[φ/4°]+1 b =[λ/6°]+31 式中:[ ] 表示商取整;a 表示1:1 000 000 地形图图幅所在纬度带数字码所对应的数字码;b 表示1:1 000 000 地形图图幅所在经度带的数字码;λ 表示图幅内某点的经度或图幅西南廓点的经度;φ 表示图幅内某点的纬度或图幅西南廓点的纬度。相应比例尺的图幅行、列号的计算: c =4°/Δφ-[(φ/4°)/Δφ] d =[(λ/6°)/Δλ]+1 式中:( )表示商取余;[ ]表示商取整;c 表示所求比例尺图幅的行号;d 表示所求比例尺图幅的列号;λ 表示图幅内某点的经度或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经度;φ表示图幅的某点的纬度或图幅西南图廓点的纬度;Δλ 表示所求比例尺图幅的经差(1:1 万图幅经差3’45”);Δφ表示所求比例尺图幅的纬差(1:1 万图幅纬差2’30”)。(4)命名实例例1:某1:1 万土地利用图,图幅内某一点纬度为39°22’30”,经度为114°33’45”,求其数据文件的命名。Δφ=2′30〃,Δλ = 3′45〃,1:10000 比例尺代码为G a =[39?22′30〃/4?]+1 =10(字符码J) b =[114?33′45〃/6?]+31 =50 c =4?/2′30〃-[(39?22′30〃/4?)/2′30〃] =96?[3?22′30〃/2′30〃] =015 d =[(114?33′45〃/6?)/3′45〃]+1 =010 主文件名为: J50G015010 所求数据文件的命名为:J50G015010.XXX 5.2 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土地利用数据文件命名规则:主文件名扩展文件名X XXXXXX XXX XXX ? XXX 比例尺代码(字符码)县(市)行政区代码(数字码)乡(镇)级行政区划代码(数字码)权属单位代码(数字码)命名规则说明:(1)主文件名采用十三位字母数字型代码,位数不足补零;影像文件(TIF)与标准图框的套合输出1 | 所在分类:测绘文章查看评论| 我要评论| 该文章已被点击0 次一、先将影像文件“*.TIF”转换为MAPGIS 中的“*.MSI”文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打开MAPGIS→图像处理→图像分析。第二步:单击“文件” →数据输入。第三步:在弹出的“数据转换”对话框中单击“转换数据类型”右边的下拉箭头,在出现的文件类型中选择“TIF 文件()*.tif”,最后点击“添加文件”按钮。第四步:在出现的“打开”对话框中选择自己需要转换成MSI 影像文件的文件。

然后单击“打开”按钮。我们可以看到,一个TIF 文件已加入到“转换文件列表”中。如果整个目录中的所有TIFF 文件都需要转换成MSI 文件,可以选择“添加目录”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目录,然后单击“确定”按钮。第五步:单击“目标文件目录”右面的对话框按钮,在弹出的“选择目标影像目录…”对话框中选择存放MSI 影像文件的目录,然后单击“确定”。第六步:在需要转换成MSI 影像文件的全部TIF 文件填加完毕后,单击“转换”按钮。第七步:如果出现以下两种警告对话框,可不理会,点击“确定”即可。第八步:数据转换完毕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第九步:在“转换文件列表”中的“状态”栏中如果看到被转换的文件均显示为“成功”,代表本次转换成功结束。单击“关闭”按钮,结束TIF 图像文件转换MSI 影像文件的操作。二、将“*.MSI”文件进行校正。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打开MAPGIS→图像处理→图像分析。第二步:单击“文件” →打开影像。装入MSI 影像文件。第三步:单击“镶嵌融合” →DRG 生产→图幅生成控制点。第四步:点击“输入图幅信息”。第五步:将所打开的影像文件图幅号输入“图幅号”栏中,然后点击“确定”。第六步:在随后的“图幅生成控制点”对话框中按“左上角、右下角、左下角、右上角”的次序在影像文件中用鼠标左键单击相应位置。最后点击“生成GCP”。第七步:在弹出的“是否删除原有控制点”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第八步:单击“镶嵌融合” →DRG 生产→顺序修改控制点。第九步:在影像文件区弹出的放大图框中鼠标左键依次校正位置,并按空格确定,进入下一位置。若本影像文件图像内无公里网的交叉点,对于相应位置则按“ESC”键略过。第十步:顺序修改控制点结束后,单击“镶嵌融合” →DRG 生产→逐格网校正。第十一步: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键入文件名,并单出“保存”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按钮。

三、将校正好的“MSI”文件与“标准图框”套合输出。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对于需要生成标准图框并进行校对的地图,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寻找并记下该图的经、纬度。1、打开MAPGIS→图形处理→输入编辑。2、点击“文件”→新建工程。3、在随后弹出的两个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即可。4、在新建好工程编辑区中的空白处单击鼠标左键一下。然后装入光栅文件。找到需要生成图框的光栅文件,点击“打开”按钮。5、在已打开的光栅文件中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放大窗口”,再放大光栅文件左下角的一块区域(本图的经纬度在那里)。第二步:收集到了所需资料,开始生成标准图框。1、打开MAPGIS→实用服务→投影变换。2、点击菜单栏上的“系列标准图框”→生成1:1 万图框。3、在弹出的“1:1 万图框”对话框中依次键入“起点纬度”数值、“起点经度”数值(二者均在第一步中所得),再点击图框文件名,准备输入图框名称。4、在随即弹出的“换名存文件”对话框中可以选择你保存标准图框文件名的地方,比如可以选择在“桌面”,文件名可以任意取,在这里我们文件名暂定为111,最后点击“保存”按钮。5、继上一步后再一次回到“1:1 万图框”对话框,点击“椭球参数”按钮。6、在弹出的“椭球参数设置对话框”中,选中“1 北京54/克拉索夫斯基[1940 年]椭球”,点击“确定”。7、以上几步做完后,我们再一次回到了“1:1 万图框”对话框中,点击“确定”按钮。8、在随即弹出的“图框参数输入”对话框中,我们依次选取了“标记实际坐标值”、“输入并绘制接图表”、“绘制图幅比例尺”、“绘制图框处图廓线”四项后,点击“确定”按钮。9、在弹出的“输入接图表内容”对话框中,我们只需点击“确定”按钮即可。10、1:1 万标准图框成功生成。11、接着单击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在弹出的“选择要保存的文件名”对话框中,点击“确定” 按钮。保存图框工作基本完成。第三步:将所生成的标准图框与底图进行校对。1、在“输入编辑”新建工程后,在左边的区域空白外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取“添加项目”并单击左键。2、在弹出的“MAPGIS 打开文件”对话框中找到你保存下来的标准图框文件“111.WL”和“111. WT”两个文件,全部选择并单击“打开”按钮。3、系统会弹出一个转换确认对话框,我们单击“确定”按钮即可。4、这时我们看到两个标准图框文件已成功添加到了左窗口中,这时我们单击工具栏中的“1:1”按钮,在右窗口中我们可以看到添加进来的标准图框。因为校正后的“MSI”文件比例为

“1:1000”而我们生成的图框比例为“1:10000”,而影像不能随便缩放比例,所以只能将图框文件的比例与影像文件调为一致。具体步骤如下:5、点击“其它”→整图变换→键盘输入参数。6、在弹出的“图形变换”对话框中,我们依次点击选择“点变换”、“参数变化”、“ 6、在弹出的“图形变换”对话框中,我们依次点击选择“点变换”、“参数变化”、“线变换”、“参数变化”、“比例参数”中“X 比例:”输入“10”,“Y 比例:”中输入“10”,再选中“参数比例变化直接作用于图形参数”,最后点击“确定”按钮。7、随即弹出一个“操作信息”对话框,我们直接点击“是(Y)”按钮即可。然后我们将校正后的“MSI”文件添加到工程中。8、我们看到,底图同所生成标准图框已重叠在一块儿以供校对。9、若需要在图上增加点线文件,可直接在图中输入。输入完毕后,单击“菜单栏”中的“工程输入” 进入如下图的“输出界面”。

10、单击菜单栏中的“文件”在下拉菜单中选择“页面设置”。11、在弹出的下列对话框中进行如下设置:在此设置中,因为我们的点、线以及影像文件的比例是“1:1000”而我们通常所输出的图形比例都为“1:10000”,所以我们在(如下图)“X 轴比例”、“Y 轴比例”中应输入“0。1” 然后在“页面设置版面定义”下面选择“系统自动检测幅面”。将“页面宽度”、“页面高度”都适当调大一些。然后单击“确定” 12、在菜单栏中单击“MINDOWS 输出”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打印输出”。利用MapGis 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 1.利用MAPGIS 矢量化作图。

1.1 启动MAPGIS(方法过程见上一次实验)。1.2 进行输入编辑窗口。> (1)点击“取消”。

(2)点击“新建工程工具”、“确定”、“点选生成不可编辑项”、“确定” (3)最大化地图窗口,并将空工程文件保存为“实习二”。(4)装入光栅文件“80-14.tif”。(5)光栅文件求反,并将屏幕放大到适当大小。(6)可利用移动窗口工具拖动窗口,以查看图形的其它部分。(7) 通过对查看,以达到判图识图并对图形要素进行分层的目的,对于点要素我们可以分为注示层和权属拐点层,对于线要素我们可以分为线状地物层、权属界线层和地类界三个层次。(8)在控制台窗口点击右键,利用快捷菜单新建两个点文件和三个线文件。最后得:(9)在控制台窗口可以通过拖动项目改变其位置,则我们将线文件拖到上层,点文件放在下层。 1.3 新建并打开图例板。(1)在工程窗口新建图例(2)新建“注示”的图例。在“图例类型”选择框中选择“点类型图例”,并在“名称”栏中输入“注示”。点击“图例参数”按钮,输入如下参数,最后点击“确定”键确认。最后点击“插入”按钮,完成“注示”图例的设置。(3)新建“权属拐点”图例的过程见下列图解:(4) 线状地物包括铁路、公路、农村道路、沟渠等,以农村道路为例,建立图例图解如下。“图例类型”选“线类型图例”。“图例名称”填入“农村道路” 设置“图例参数” 其它线状地物的设置同上,其参数见下图:> 铁路:> 公路:> 沟渠:(5)权属界线的定义方法同上,其参数分别为:村界:> 乡界:> 县界:(6)地类界线的定义方法同上,其参数为:(7)以上的参数定义好之后,点击“确定”按钮确认我们的操作,系统会提示我们保存图例文件。(8)将工程文件与图例文件关联在一起才能使用图例板,方法是在控制台窗口的右键菜单中关联图例文件。(9)打开图例文件(控制台窗口的右键菜单中)。1.4 光栅矢量化方法输入数据。(1)选中将要输入数据的层,将其设为当前可编辑。> (2)在图例板上选中要输入的线型。(3)在工具栏上点击交互式矢量化按钮。(4)mapgis 的功能键定义分别为:F4 键(高程递加):这个功能是供进行高程线矢量化时,为各条线的高程属性进行赋值时使用的。在设置了高程矢量化参数后,每按一次F4 键,当前高程值就递加一个增量。F5 键(放大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放大屏幕内容。F6 键(移动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移动屏幕。F7 键(缩小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缩小屏幕内容。F8 键(加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加点的操作。按一次F8 键,就在当前光标处加一点。F9 键(退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退点的操作,每按一次F9 键,就退一点。有时在手动跟踪过程中,由于注释等的影响,使跟踪发生错误,这时通过按F9 键,进行退点操作,消去跟踪错误的点,再通过手动加点跟踪,即可解决。F11 键(改向):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改变跟踪方向的操作。按一次F11 键,就转到矢量线的另

一端进行跟踪。F12 键(抓线头):在矢量化一条线开始或结束时,可用F12 功能键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头。(5)在矢量化的开始和结束点一般要用F8 加点,矢量化错的时候用F9,连接其它线的线头或线尾时用F12。6)以矢量化县界为例,首先通过窗口操作找到县界。将光标放在要矢量化线的起始位置后,按F8 加一点。之后在光栅图像的县界上点击鼠标左键进行矢量跟踪。至到跟踪完所有的权属界线后,同样的方法矢量化线状地物和地类界线。1.5 矢量化点状要素(1)选中要矢量化的点文件,设为当前可编辑。(2)在图例板上选中要矢量化的点图例。(3)启动输入相应点的功能。(4)在地图口点击输入点。用同样的方法输入其它类型的点状要素。经过以上步聚完成所有栅格数据的矢量化工作。卫片与图框套合出图步骤| 所在分类:测绘文章查看评论| 我要评论| 该文章已被点击0 次一、1、选实用服务-投影变换-2.5 万2、在“图框模式”中选“高斯座标实线公里网”,在“投影参数”的“起点纬度”输入图幅左下角纬度,如454500,“起点经度”输入1295230。3、图框名输入相应名称,选择保存路径。4、选“椭球参数”,选择“1、北京54/克拉索夫斯基”确定。5、在“图框参数”中选择“图幅名称”,输入相应名称。6、在“图框参数选择”中选择“标记实际坐标值”、“输入并绘制接图表”、“绘制图框外图廓线”、“绘制图幅比例尺”。7、选“保存”,选“确定”则保存为三个文件。二、1、选“图形处理”-输入编辑,右击选“添加项目”,添加相应卫片MSI 文件添加上步保存的. WT、.WL 文件。2、选“其它”-整图变换-键盘输入参数,选“点变换、参数变化”、“线变换、参数变化”,在比例参数中XY 输入25,选择“参数比例变化直接作用于图形参数”,则比例尺变换为2.5 万比例。三、选择“工程输出”,在页面设置中设置XY 系数为0.04,则卫片与标准图框套合输出。

MAPGIS67教程(制图详细步骤讲解)

第1章概述与安装 1.1 概述 MAPGIS 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发的、通用的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是在享有盛誉的地图编辑出版系统MAPCAD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图形表示的计算机系统。MAPGIS 包括了MAPCAD的全部基本制图功能,可以制作具有出版精度的十分复杂的地形图、地质图,同时它能对图形数据与各种专业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和空间分析查询,从而为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MAPGIS 地理信息系统适用于地质、矿产、地理、测绘、水利、石油、煤炭、铁道、交通、城建、规划及土地管理专业,在该系统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了城市综合管网系统、地籍管理系统、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供水管网系统、煤气管道系统、城市规划系统、电力配网系统、通信管网及自动配线系统、环保与监测系统、警用电子地图系统、作战指挥系统、GPS 导航监控系统、旅游系统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的开发。 1.2安装 1)系统要求: 硬件:CPU 486 以上、16M RAM、200M 硬盘、256 色以上显示器; 操作系统:Win9x、Win2000、WinNT 、WinXP或Win7系统; 输入设备:本单位主要使用的是GRAPHTEC—RS200Pro型扫描仪; 输出设备:本单位主要使用的是Canon—IPF700型出图打印机。 2) 硬件的安装: MAPGIS 硬件部分有加密狗,ISA 卡、PCI 卡三种,本单位主要为MAPGIS USB 软件狗,在确保机器BIOS 设置中USB 设备未被禁止的条件下,Windows 98 和Windows2000 自带的标准USB 驱动程序均可支持MAPGIS USB 软件狗工作。 3)软件的安装: MAPGIS 安装程序的安装过程为:找到MAPGIS 系统安装软件,双击SETUP 图标,系统自动安装软件,在WIN2000/NT/XP 下安装时,应先运行WINNT_DRV,提示成功后才可选择SETUP 开始MAPGIS 程序的安装; 对于MAPGIS6.1 及MAPGIS6.5,则无关键字和安装选择,但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组件。 从上述组件中选择实际运用中需要的选项,根据提示即可完成安装。

基于section v3系统钻孔柱状图的自动生成方法(20150521)

喻军敏 黎罗胜 万良钦 余耀 (江西有色地质勘查五队,江西 九江 332000) 【摘 要】:传统钻孔柱状图的绘制方法费时费力,易错,不易修改。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结合新疆某矿区钻孔编录资料,基于Section V3系统,介绍一种简易快捷高效的钻孔柱状图生成方法。 【关键词】:Section V3;柱状图;钻孔编录 1 引言 Section 是福建闽西地质大队在Mapgis6.7基础上,以Microsoft VC++ 6.0为编程语言,以Mapgis 6.7 SDK 为开发平台研发的地质图件制作软件。柱状图子系统是Section 系统几大主要功能之一。Section2010版本利用数据库读取钻孔数据,在数据库中录入钻孔数据不方便。基于此,在Section2010系统基础上进行重新编辑,于2012年10月在华夏论坛正式发布Section V3,利用Excel 表格录入钻孔数据,Section V3成图,从数据录入到成图,简易快捷高效。 2 Excel 表格数据录入 Section V3 Excel 包括21个表格,分别为1封面,2钻孔,3编录,4回次,5地层,6标志面,7光薄片,8孔斜,9孔深校正,10钻孔结构,11采样,12矿体,13最后总结,14花纹库,15地层颜色库,16柱状图参数库,17字体参数库,18样品参数库,19水位,20描述,21封孔共21项(见图1),表格内容样式已设定好。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分别录入表格1-12和14-21钻孔数据,以新疆某铜金矿区ZK1575为例。Excel 表格中黑色字体为手动录入数据区域,红色字体最后总结时表格自动计算。表格数据录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程序设定是逐个读取表格信息,因此不能随意改变表格样式,否则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 (2) 同一钻孔信息,钻孔编号一致,程序能区分字母大小写,尤其是钻孔编号字母,统一编号样式,否则造成程序运行读取数据不全。 图1

用MapGIS进行地质图矢量化的技术流程

利用MapGIS进行地质图矢量化的 技术流程 撰写人:曹嘉 撰写日期:2011年6月15日

说明 本文按照矢量化的主干思路,配合大量文字和图片进行了技术流程的阐述,不包含细节和意外情况。注:正文中所述各对象所属关系:工程包含文件,文件包含图层,图层包含图元。 技术流程图如下(每个步骤在下述正文中详述):

目录 利用MapGIS进行地质图矢量化的技术流程 (1) 说明 (2) 目录 (3) 一、资料准备和预处理 (1) 1、在photoshop中对图片进行预处理 (1) 2、用mapgis标准图框对图片配准 (4) 二、地质图数字化 (9) 1、对图像中的各种要素按照图例识别 (10) 2、工程准备 (10) 3、建立点、线、面文件和图层 (12) 4、编辑工程图例(即要素样式) (16) 5、点、线的矢量化和属性编辑(核心步骤) (19) 6、线拓朴造区(面)(核心步骤) (25) 三、图幅整饰 (34) 1、图名和图内外注记的制作 (34) 2、图框、比例尺、地理格网制作 (35) 3、外框制作 (36)

一、资料准备和预处理 本步骤包括以下两个子步骤: 1、在photoshop中对图片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图像拼接、图像模式转换、色彩增强、格式转换等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做。 1)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图像进行拼接(如果是一整张图件,则不需要此步骤)。 假如有左右两张需要拼接的图片。 步骤为:调整画布——调整位置使左右图片吻合——羽化重叠区——合并图层。 A.打开左侧图片后,“图像”—“画布大小”,调整画布大小为原来的2倍多 B.将右侧图片拉进左侧画布内,进行角度、位置等各方面调整,使左右两张图片无缝吻合。 右侧图片拉进左侧画布内后的情形

MAPGIS几何校正两种方法

MAPGIS几何校的正两种方法 一、mapgis主菜单图像处理中的图像分析, 首先,将JPEG文件转化为msi文件。具体操作如下: 1,文件,数据输入,转换数据类型,选择JPEG文件,添加文件,转换,选择保存位置。 其次,进行坐标校正 2,打开图像分析,文件,打开影像,镶嵌融合,控制点信息,选中控制点,一个一个删除控制点。 3,在四个角有公里网相交的点添加控制点,在弹出的小窗口中较准确的选择控制点位置,按空格键,按照地质图中公里网数值输入X、Y坐标,确定,是。按照上面的步骤再增加两个控制点, 4,镶嵌融合,校正预览,影像校正,选择粗校正的文件保存位置。 5,然后按照第3步骤均匀的增加17个控制点,镶嵌融合,校正参数,选择多项式参数为二次多项式,影像精校正,选择精校正之后的文件存储位置。(选作) 再次,将JPEG文件矢量化 6,mapgis主菜单图像处理中图形处理,新建工程,连着三个确定,添加项目,选择文件型为mapgis图形文件(msi),选择粗校正文件,建立图层对图片进行矢量化。 最后,进行投影变化 7,mapgis主菜单图像处理中实用服务,投影变化,投影转换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单个文件进行转换,另一种是成批文件投影转换,首先,介绍第一种方法 7.1,文件,打开文件,选择wp、wt、wl其中的一种,再在矢量化结果中的文件夹中选择其中的某一个图层,P投影转换,设置当前地图参数,进行投影变换。 7.2,P投影转换,B成批文件投影转换,投影文件/目录,选择矢量化的文件,当前投影参数,设置好之后点开始投影,确定,此种方法会覆盖原有的矢量化文件(做好备份)。二、 7,第一种方法精校正完成以后,mapgis主菜单图像处理中图形处理,新建工程,连着三确定,添加项目,选择文件类型为mapgis图形文件(msi),选择精校正文件,建立图层对图片进行矢量化。 8,其他,整图变换,键盘输入参数K,变换类型全打钩,给定原点变换打钩,远点X、Y 输入地质图左下角公里值相交点的坐标,参数输入中,位移参数X、Y为原图的左下角相同点与矢量化的图相同点之间的差值,输入之后,确定。

MAPGIS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

MAPGIS 子图、线形、图案的制作方法 先来认识一下符号编辑框,如下图,符号编辑框为高各一毫米的正方形,高宽都20等分,所以每一个小格刻度为0.05毫米,中心坐标为(0,0),好了我们已经认识了符号编辑框,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示例来学习符号线型的制作方法。 符号编辑框开启 MapGIS 编辑子系统里,选择“符号库”菜单,根据需求,分别编辑子图、线型、填充图案。 一、子图 步骤:系统库→编辑符号库→弹出编辑符号窗口→点击清除→按符号各部分乘1/3后的 以1:1000地形图的古亭符号为例介绍它的制作过程,由国标(GB )查得古亭各组成部 分的尺寸大小如图, 由尺寸大小我们可得到各组成部分的比例3mm 3mm 1.5 1.5 编辑中输入 子图后的坐 标位置。

注意:这里输入线的宽度就是最终输入子图的显示宽度,所以要注意线划的宽度确定符号线划的粗细。也可以用键盘输入线画子图更为精确。 下一步:保存符号, 下一步就是怎样在输入子图时确定子图的高和宽,可以把高和宽看成是比例系数, 就是一毫米见方中的符号乘以多大的系数可得到国标(GB )规定尺寸大小,上面的古亭符号乘了1/3后缩放到了符号编辑框,同理当输入子图时子图的高和宽取3时就可得到规定的尺寸大小。 还有一个注意的是:符号编辑框中央的小十字就是在编辑中输入子图后的坐标位置。 二、线型 线形的比例与尺寸确定方法与做子图相同,就不在叙述。(以铁路线为例), 图中的基线就是在编辑中输入线过程中鼠标走过的位置。用户可在符号编辑框中相对基线不同的位置作几个线形,在编辑中用这几个线型分别画几条线,还原显示后,观察线的坐标位置与显示位置的关系,这样可以更深一步理解基线。 下一步:保存线型,弹出如下窗口: 线型号与辅助线型号决定线型在线型库中的一个线型。假如铁路的线型号为169,铁路又分为窄轨铁路、建筑中铁路、一般铁路等,这些铁路线型就需要用辅助线型号分开。主色替换是指假如做线型时,所画线有有两种不同的色,色号为1,2 如果这里主色中输1,则2号色为辅助颜色,在输入线确定参数时,线颜色的值可变换主色1号的值,辅助颜色可变换2号的色。可变线宽是指,如在做线型时,线型中有两种宽度的值的线0.01与0.1,在这里可变线宽输0.01,则在“输入线”中“线宽度”的值只对0.01宽的那条线起作用,而0.1宽度的线始终不变化。请 “子图编号”缺省为最后一个序号。也可以输入258以内的数来替换掉现有的子图符号。“缺省颜色”为做子图所用颜色时,在编辑中输入子图颜 色可变,“缺省颜色”为其他的值时,子图颜色不 基

Mapgis地质图的数字化流程图

地质图的数字化流程图 Mapgis是我们数字化的一个主要软件,下图是他的主菜单(注意在打开主菜单前要打开驱动狗)。 在进行各项操作前,要在“设置”中设置一下“工作目录”(就是当前操作文件所在的文件夹),此目的是确保在工作中保存的文件自动默认为此文件夹下。

一、格式转换 Mapgis中数字化图件是msi格式,格式转换操作是在图像处理下的图像分析子菜单完成的在此主要介绍tif格式到msi格式的转换,其他雷同。 第一步:点击图像处理——图像分析,进入mapgis影响分析处理系统界面 第二步:在文件菜单栏下点击数据输入,进入文件转换界面 第三步:在弹出的“数据输入…”对话框中单击“转换数据类型”右侧的下拉箭头,在出现的文件类型中选择“tif文件(*.tif)”,最后点击“添加文件”按钮,添加需要转换msi影像文件的文件,添加完毕后,点击“转换按钮”。

如果出现以下两种警告对话框,可不理会,点击“确定”即可。

二、影像校正 1、图框生成 第一步:在主菜单下单击“实用服务”——“投影变换”,进入投影变换系统 第二步:打开“投影变换——绘制投影经纬网”或单击图标,弹出如下对话框,以 DDMMSS格式输入图像起始和结束的经纬度值,选择“绘公里网”,设置好横纵向的网格间距(从地质图上可以读出)。

第三步:单击“角度单位”,弹出如下对话框。角度单位是设置输入的数值坐标的坐标系和投影类型,设置坐标类型为地理坐标系,椭球参数为北京54(这里以需要参考矢量化的底 图参数),坐标单位为DDDMMSS.SS。点击“确定”。 第四步:点击“投影参数”,弹出对话框如下。投影参数设置结果输出图框的坐标系和投影类型,各项参数设置如图(其中各项参数根据需要数字化的地图的各项参数确定),点击确 定。

MAPGIS钻孔柱状图

MAPGIS钻孔柱状图(1:200)编制方法 一、数据准备 1、在EXCEL中输入需投入的原始数据(包括回次、分层、采样、采样及分析数据),存为EXCEL格式文件,作为基础数据的原始文件; 2、需投入线文件数据准备: (1)从原始文件粘贴有用的数据(注意:粘贴时用“选择性粘贴”→数据),其中: 回次线:粘贴回次的的“至”列,然后乘以-5作为“回次底界数据列”,最后形成的数据为 A列:0、B列:“回次底界数据列”、C列:60、D列“回次底界数据列”,另存为CSV(逗号分隔)格式文件。 分层线:粘贴“换层深度”列,然后然后乘以-5作为“分层底界数据列”,最后形成的数据为 A列:60、B列:“分层底界数据列”、C列:230、D列“分层底界数据列”,另存为CSV(逗号分隔)格式文件。 采样线:粘贴“采样情况至“列,然后乘以-5作为“采样底界数据列”,最后形成的数据为 A列:315、B列: “采样底界数据列”,C列;450、D列:“取样底界数据列”, 另存为CSV(逗号分隔)格式文件。 (2) 把以上CSV(逗号分隔)格式文件从记事本打开,把第三列及第四列用回车键打至下一行,把奇数行后面的逗号删掉,另存为TXT格式文件。以上三个文件最后可粘贴为一个文件,投影时一次可完成。 2、需投入点文件数据准备: 回次点:把回次线CSV(逗号分隔)格式文件另存为回次点,删掉后2行,最后形成的数据为 A列:0、B列“回次底界数据列”,另存为“回次点”。从记事本打开上述文件,另存为TXT格式文件(保存时在文件名后加.TXT后缀)。 分层点:把回次线CSV(逗号分隔)格式文件另存为回次点,,删掉后2行,最后形成的数据为 A列:60、B列“回次底界数据列”,另存为“分层点”。从记事本打开上述文件,另存为TXT格式文件(保存时在文件名后加.TXT后缀)。 采样点;把采样线CSV(逗号分隔)格式文件另存为采样点,,删掉后2行,最后形成的数据为 A列:315、B列“回次底界数据列”,另存为“采样点”。从记事本打开上述文件,另存为TXT格式文件(保存时在文件名后加.TXT后缀)。 二、线文件投影 打开MPJGIS投影变换子系统,首先设置缺省经纬线参数,然后依次打开“投影转换”→“用户文件投影转换”→打开文件→“生成线”“不需要投影”→数据生成→“确定”,NONAMEO.WL即为生成的线文件,最后把该文件另存即可。 三、点文件投影 1、打开MAPGIS投影变换子系统,首先设置缺省点参数(点类型选“子图”),然后依次打开“投影转换→“用户文件投影转换”→“打开文件”→“不需要投影”→“数据生成”→“确定”,NONAME0.WT 即为生成的点文件,最后把该文件另存为“回次点或分层点或采样点”即可。 2、点属性制作 (1)、从“库管理”子系统打开“属性库管理”,装入点文件,选“结构”→“编辑属性结构”→“编辑点属性结构”,编辑好“OK”退出。 (2)、点击“属性”→“属性输出”,输出类型选“数据库表格”,输入文件名保存即可。(输出的DBF文件不能保存于c盘)。 (3)、打开EXCEL,从基础数据表中把所需数据粘贴至属性表(*.DBF)。 (4)、连接属性:从“库管理”子系统打开“属性库管理”,选“属性”→“连接属性”。此处“连接点文件”选点文件,“被连接文件”选DBF文件。 3、注释点的形成 在“输入编辑”子系统中装入点文件,选“点编辑属”→“根据属性标注释”,在“标注属性选择”对话框中依次选择不同的标注域名、设置好标注点位移值及小数点位数即可。然后设置点参数,注意不同域名设置为不同图层。

MAPGIS图像配准-图像校正

MAPGIS图像配准 . MAPGIS图像配准 2.1. 栅格图像 1.打开MapGIS主界面,点击“图像处理”----“图像分析”模块。 2.点击“文件”--“数据输入”,将其他栅格图像(bmp,jpg,tif等)转换为msi格式,选择转换数据类型,点击添加文件,添加要转换的文件到转换文件列表中,点击转换即可。 以下操作是在镶嵌融合菜单下进行 2.打开参照图像或者是点、线、面文件 3.系统会自动显示4个控制点,可以对控制点进行修改,也可以删除控制点后自己添加 4.开始添加控制点。 选添加控制点命令。利用右键切换放大和指针,左键选控制点位置,左右键来回切换进行选点,确保精度,用空格确定;然后在参照文件上选与控制点相对应的位置,方法同上,用空格确定,将有对话框提示,确定即可。 5.用以上方法继续添加其它的控制点,控制点数至少四个。可以选控制点预览命令,浏览控制点,保存控制点文件。 6.选中校正预览命令 7.选校正参数命令进行设置,默认即可。 8.选影像精校正命令,即可生成所需文件。 2.2. 矢量矫正 1.打开MapGIS主界面,打开误差校正模块。 2.打开需要配准的图层 3.打开菜单“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参数”,设置参数,可以选择完控制点之后统一输入理论坐标。 4.打开菜单“控制点”->“选择采集文件”,即控制点从所选择的图层文件中选取。 5.打开菜单“控制点”->“添加校正控制点”,弹出是否新建控制点文件的对话框,选择“是” 6.然后在工作区中添加控制点(一般选择坐标格网交叉点或者道路交叉点,水系交叉点等显著地物),如此重复添加控制点,一般不少于4个控制点。 7.打开菜单“控制点”->“编辑校正控制点”,弹出如下对话框,在理论X,理论Y值中输入对应控制点的理论值

mapgis出图的步骤

Ctrl+Alt+Delete→启动任务管理器点击 结束进程 打开软件画图(图形处理输入编辑) 导入导出( 库管理属性库管理) 1、N点编辑→修改属性结构清空后点击OK 然后编辑(村小组名称,户主名称,户主编号) →点击OK→N点编辑→注释赋为属性→字段名选为用户编号将所画图框起来然后编辑村小组名称 然后保存点线文件然后关闭打开软件选择库管理点击属性库管理点击文件下的导出→打开→选中WT文件并打开→点击+→添加→选中**Excel→编辑数据源名(N)和说明(D)→点击选择工作簿→数据库名为新建的Excel并将只读中的√取消掉然后点击确定 2、导入(连接的是WT文件,被连接的是WB文件) 属性→属性 点击然后查看点属性然后打开N点编辑点属性结构将重复的名称删除删除之后 保存 T其它→线转弧段→改名字**WP→新建项目打开加入**WP(打钩)→T其它→拓扑重建→R区编辑→修改属性Y(编辑区属性结构)→编辑好保存

3、导出WP文件→将面积转换成(亩)即面积除以666.67→导入WP文件得到一个WB文件→属性里面WP文件被连接上一步得到的WB文件→之后打开图像 4、label合并合并之前先将WT文件关闭T其它→label与区合并合并WT文件之后 将其打开点击然后查看某地块的区属性然后打开R区编辑修改属性Y编辑区属性结

构将重复的名称删除删除之后保存C检查→工作区属性检查点击区工作区查看户主有没有缺少的,如果有缺少的就点击其空白的地方,则所画图上会有一闪一闪的区,查看这些区的属性,根据导出的点文件补充完整。 5、显示面积与户主R区编辑里面自动区标注选择双字段上面选择亩下面选择户主得出一个点文件WT 添加项目将得到的点文件添加更新窗口 6、最后导出wp文件成功 7、最后一步出图新建一个点线文件点击选择矩形画线将所画图圈出来

mapgis制图步骤及常用功能

Mapgis制图方法步骤及常用功能 电脑制图基本步骤: 在做一幅图之前,先新建一个文件夹(用来保存与该图有关的所有文件),用图名给该文件夹命名,例:×××矿1号剖面,之后将扫描的图放入该文件夹中。 打开MAPGIS主菜单,进行系统设置,把工作目录设置为刚才新建的文件夹(×××矿1号剖面),其余三项在安装MAPGIS软件时设置好。 因为扫描文件为(*.tif)格式,在MAPGIS中使用不变,因此需要转换成MAPGIS可使用的文件格式(*msi),需要进行数据类型转换: MAPGIS主菜单→图象处理→图象分析(镶嵌配准)→ 文件→数据输入→转换数据类型:(*.tif)→添加文件(扫描的文件)→转换 图形处理→输入编辑→确定:新建工程(把做的这张图看作一个工程),在左区点右键→新建区、新建线、新建点→ 矢量化→装入光栅文件→描图 其它常用功能: 做平面图之前,生成标准图框: 自动生成图框: MAPGIS主菜单→实用服务→投影变换→ 系列标准图框→键盘生成矩形图框→ 矩形图框参数输入:坐标系:国家坐标系;带号:20/40;注记:公里值。边框参数:内间距10,外间距1,边框宽1。网线类型:绘制实线坐标线;比例尺:图的比例尺(例:5000);矩形分幅方法:任意公里矩形分幅。 图廓参数:横向起始公里值(去带号):例20556000→556.000,纵向起始公里值:例4820.000,横向结束公里值:,纵向结束公里值:, 图廓内网线参数:网起始值(根据起始公里值定):,网间隔(根据比例尺定):;(例横向起始值为556.020,比例尺为5000,网起始值应为:556.500,网间隔为0.5)图幅名称:××××,图框文件名:×××,线参数设置→点参数设置→确定 因为扫描图纸过程中会产生变形,为校正所产生的误差,需要用标准图框对扫描图转换后的(*.msi)格式的图纸进行图像校正,如下: 图像校对: MAPGIS主菜单→图象处理→图象分析→ 打开影像(*.msi文件)→ 镶嵌融合→打开参照文件→参照线文件→ 镶嵌融合→删除所有控制点→ 镶嵌融合→添加控制点(点原图(左侧)的某点,再点右侧图对应的点,之后连续三次空格,)→ 镶嵌融合→控制点浏览(添加足够数量的控制点)→校正预览→影像校正 为将野外用GPS实测的地质、物化探点(有大地坐标)一次性投影到所图纸上,需要做投影变换 投影变换:

Mapgis 自动成钻孔柱状图方法

Mapgis 自动成钻孔柱状图方法 一、原理 Mapgis中的点、线可以通过明码转换的方式生成,明码文件中只要表明钻孔柱状图中需要的点和线在图中的位置和格式,就可以利用mapgis中文件转换功能转换成钻孔柱状图的点和线,从而达到自动生成钻孔柱状图的目的。 二、所使用的软件 excel,mapgis ,vf6.0,6.prg和66.prg 三、使用说明 1、准备工作 成钻孔柱状图首先需要岩芯鉴定本和测井,在此定名两个文件分别命名为:岩性统计.xls和测井柱状.xls (1)岩性柱状.xls文件格式,

注:A列代表层号;B列代表岩层名称;C列代表岩层底深;D 列代表岩层厚度;E列代表取芯长度;F列代表取芯率;G列代表岩层倾角;H列代表岩性描述。注意在岩性描述里不能出现英文半角字符。 (2)测井柱状.xls文件格式 注:A列代表岩层名称;B列代表岩层底深;C列代表岩层厚度。 做好上面两个文件后保存在F:\vp柱状\ 文件夹里。 2、生成柱状图点和线文件的明码格式 在VF6.0中运行6.prg程序,从而产生点、线文件的明码格式文件。运行中需要输入变比例深度,此深度最好填终孔深度。 运行结束后会依次显示两个文件,分别为注释.txt和柱状.txt。 (1)注释.txt文件

此文件为柱状图中点文件的明码文件,格式如下: (2)柱状.txt文件 此文件为柱状图中线文件的明码文件,格式如下:

上面产生的两个文件需要处理下才能作为明码文件,处理方式和结果如下: (1)注释.txt文件的处理 此文件处理方式为把第一行的“a,b,c,d,e,f,g,h,i,j,k,l,m,n,o,p”删掉,然后加上: WMAP9022 1771 此处“WMAP9022”代表为点文件明码格式的开头,“1771”代表了点的数目,这个数字为文件最后一行,第3个数字。处理结果如下:

mapgis光栅文件坐标配准

光栅文件坐标配准流程 一、原始纸质图扫描光栅文件 上图为河北西郝庄铁矿区一张纸质1:2000储量估算图扫描后的jpg格式光栅文件(也可为tif、jpg、bmp格式),要在Mapgis中进行光栅文件坐标配准 二、光栅文件坐标配准。 1、生成标准图框。 1)“实用服务”模块→投影变换→系列标准图框→用键盘生成矩形图框,出现以下对话框:

2)以光栅图内图廓左下角X及Y值作为起始公里值,以内图廓右上角X及Y坐标值作为结束公里值,单位为公里。 原图左下角X及Y坐标值为: X=527.65;Y=4084.6; 原图右上角X及Y坐标值为: X=528.60;Y=4085.90;

3)“坐标系”选“国家坐标系”,“矩形分幅方法”选“任意公里矩形分幅” 4)X坐标值前两位38为3度带带号,原图比例尺为1:2000,网格间距xd及yd均为0.2,网格线类型选“绘制实线坐标线”,各参数输入结果如下图所示: 点击确定,图框自动生成如下图。

“确定” 6)指定存放目录→以“图框”名将点、线、区文件全部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 2、生成MAPGIS内部msi影像文件 1)返回MAPGIS主界面→图像处理→图像分析,

2)文件→数据输入,出现如下对话框: 3)“转换数据类型”处选择要转换光栅文件的类型(如JPG、tif、bmp等)→点“添加文件[F]”选择要转换的光栅文件→“目标文件目录”处点“…”指定转换后的msi影像文件存放目录→点“转换[V]”即生成msi影像文件。

3、光栅文件校正 1)文件→打开影像→选定以上生成的msi影像文件→打开,则装入msi影像文件 2)镶嵌融合→打开参照文件→参照点/线/区文件→选定前面

(推荐下载)MAPGIS67教程(制图详细步骤讲解)

(完整word版)MAPGIS67教程(制图详细步骤讲解)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 版)MAPGIS67教程(制图详细步骤讲解))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版)MAPGIS67教程(制图详细步骤讲解)的全部内容。

第1章概述与安装 1.1 概述 MAPGIS 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发的、通用的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是在享有盛誉的地图编辑出版系统 MAPCAD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图形表示的计算机系统。MAPGIS 包括了 MAPCAD的全部基本制图功能,可以制作具有出版精度的十分复杂的地形图、地质图,同时它能对图形数据与各种专业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和空间分析查询,从而为多源地学信息的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 MAPGIS 地理信息系统适用于地质、矿产、地理、测绘、水利、石油、煤炭、铁道、交通、城建、规划及土地管理专业,在该系统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了城市综合管网系统、地籍管理系统、土地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供水管网系统、煤气管道系统、城市规划系统、电力配网系统、通信管网及自动配线系统、环保与监测系统、警用电子地图系统、作战指挥系统、GPS 导航监控系统、旅游系统等一系列应用系统的开发。 1。2安装 1)系统要求: 硬件:CPU 486 以上、16M RAM、200M 硬盘、256 色以上显示器; 操作系统:Win9x、Win2000、WinNT 、WinXP或Win7系统; 输入设备:本单位主要使用的是GRAPHTEC—RS200Pro型扫描仪; 输出设备:本单位主要使用的是Canon—IPF700型出图打印机。 2)硬件的安装: MAPGIS 硬件部分有加密狗,ISA 卡、PCI 卡三种,本单位主要为 MAPGIS USB 软件狗,在确保机器 BIOS 设置中 USB 设备未被禁止的条件下,Windows 98 和 Windows2000 自带的标准 USB 驱动程序均可支持 MAPGIS USB 软件狗工作。 3)软件的安装: MAPGIS 安装程序的安装过程为:找到 MAPGIS 系统安装软件,双击SETUP 图标,系统自动安装软件,在 WIN2000/NT/XP 下安装时,应先运行 WINNT_DRV,提示成功后才可选择 SETUP 开始 MAPGIS 程序的安装; 对于 MAPGIS6。1 及 MAPGIS6。5,则无关键字和安装选择,但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组件。 从上述组件中选择实际运用中需要的选项,根据提示即可完成安装。

Mapgis中光栅文件校正

Mapgis中光栅文件校正 一、原始纸质图扫描光栅文件 上图为河北西郝庄铁矿区一张纸质1:2000储量估算图扫描后的jpg格式光栅文件(也可为tif、jpg、bmp格式),要在Mapgis中进行光栅文件坐标配准 二、光栅文件坐标配准。 1、生成标准图框。 1)“实用服务”模块→投影变换→系列标准图框→用键盘生成矩形图框,出现以下对话框:

2)以光栅图内图廓左下角X及Y值作为起始公里值,以内图廓右上角X及Y坐标值作为结束公里值,单位为公里。 原图左下角X及Y坐标值为: X=527.65;Y=4084.6; 原图右上角X及Y坐标值为: X=528.60;Y=4085.90;

3)“坐标系”选“国家坐标系”,“矩形分幅方法”选“任意公里矩形分幅” 4)X坐标值前两位38为3度带带号,原图比例尺为1:2000,网格间距xd及yd均为0.2,网格线类型选“绘制实线坐标线”,各参数输入结果如下图所示: 点击确定,图框自动生成如下图。Dx的直就等于1cm为多少公

里。如1:5000的比例次,1cm=500m=0。5KM,故dx=0.5! 5)点击“文件”→“另存文件”→选定全部点、线、区文件→“确定” 6)指定存放目录→以“图框”名将点、线、区文件全部存在指定的文件夹中 2、生成MAPGIS内部msi影像文件 1)返回MAPGIS主界面→图像处理→图像分析,

2)文件→数据输入,出现如下对话框: 3)“转换数据类型”处选择要转换光栅文件的类型(如JPG、tif、bmp等)→点“添加文件[F]”选择要转换的光栅文件→“目标文件目录”处点“…”指定转换后的msi影像文件存放目录→点“转换[V]”即生成msi影像文件。

MapGIS文件操作

图层1 图层2 图层3 ……. 图层1 图层2 图层3 ……. 图层1 图层2 图层3 ……. 点文件(*.wt) 线文件(*.wl) 区文件 (*.wp) 工程文件 (*.mpj) 1.设置 (1)工作目录 (2)Clip 字体库 (3)Slib(符号库、线型库、图案库、颜色库等) 2.MapGIS 文件组织 3. 输入线时的操作方法 拖动操作:按下鼠标左键不松,拖动鼠标到适当位置后松开鼠标左键的过程。 移动操作:单击鼠标左键,然后松开,移动到适当位置后再按鼠标左键确认 的过程。 取消输入操作:单击右键。 自动封闭线:在输入封闭线时,在快封闭时按下Ctrl+鼠标右键。 F5:放大屏幕 F6:以鼠标所在位置为中心移动屏幕 F7:缩小屏幕 F8:线矢量化时加点(在鼠标所在位置加点) F9:线矢量化时退点(一次退一个点) F11:改变线方向(即在数字化时,从线的一头转向另一头) F12:抓线头,抓线上线,靠近线等操作(MAPGIS 特有,十分有用) 4.输入点 第一步,新建点文件(*.wt),在MapGIS 左侧的列表中单击鼠标右键,弹出如下所示的快捷菜单:

选择新建点选项,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输入新文件名,设置修改路径选项后,单击创建按钮,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指定文件名的点文件。 第二步,输入点图形要素设置, 单击工具栏中的,区分输入的是点注释还是点图元,并赋于不同的参数,进行点的输入。输入点的基本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设置完成后,借助鼠标完成点要素的输入。 第三步,点编辑,这里主要借助点编辑工具栏实现,如下图所示: 5.输入线 第一步,输入线文件设置第一步,新建线文件(*.wl),在MapGIS左侧的列表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线文件,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对话框:

mapgis图像校正

㈠采用PhotoShop预处理图像 1.将实验数据复制,粘贴至各自文件夹内。 2.双击桌面上的PhotoShop快捷图标,启动PhotoShop。 3.在PhotoShop“文件”下拉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通过浏览方式将“南河镇地形地质图-1”载入PhotoShop程序。注意此图像文件格式是什么?图像质量如何? 4.通过“图像”菜单的“画布大小”命令打开“画布大小”对话框,如图2-1所示。定位选择左上角,将宽度和高度调整为原来的两倍,用来放要拼接的内容。如图2-2所示。 图2-1“画布大小”对话框图2-2设置“画布大小”为原来两倍 5.再打开“南河镇地形地质图-2”,将其通过“移动工具”拖动到同“南河镇地形地质图-1”一个窗口。这时在“南河镇地形地质图-1”窗口中将多出一个图层“图层1”,如图2-3所示。再接着用“移动工具”把图层1中的内容调整到和背景中的图形相接,在调整的过程中可以以某一个关键点为依据,通过键盘上的上下左右方向键进行微调让两部分图像很好的接合在一起。 图2-3图层窗口图2-4含多个图层的窗口6.用同样的方法打开“南河镇地形地质图-3”和“南河镇地形地质图-4”,并将其拼接在“南河镇地形地质图-1”上,形成一张完整的地图。这时将出现“图层2”和“图层3”。如图2-4所示。并单击选择如图2-4中向右三角形,进行“拼合图层”。最终只有一个图层“背景”。 7.在PhotoShop工具条中的“吸管工具”位置处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度量工具”,在拼合后的“南河镇地形地质图-1”上水平边框左侧交角处点击鼠标左键并按着不放,沿边框线拖出一条斜线至上边框右上交角处,然后松开鼠标,此时会在标准工具栏中显示此线角

(完整版)Mapgis图形编辑技巧

1、Mapgis图形编辑技巧 造线或矢量化时常用功能键 F8键(加点):用来控制在输入线或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加点的操作。按一次F8键,就在当前光标处加一点。 F9键(退点):用来控制在造线或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退点的操作,每按一次F9键,就退一点。 F11键(改向):用来控制在造线或矢量跟踪过程中改变跟踪方向的操作。按一次F11键,就转到矢量线的另一端进行跟踪。 F12键(抓线上点):在输入或矢量化一条线开始或结束时,可用F12功能键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头或线上点或靠近线。 Shift键(抓线上最近点):在输入或矢量化一条线开始或结束时,按住Shift键用鼠标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上最近点。 Ctrl键(封闭线):在输入或矢量化一条封闭线结束时,按住Ctrl键右击鼠标可使该线的首尾封闭。 2、如何进行符号库之间符号的拷贝? 第一步:进"系统设置",把系统库目录设置为源符号库所在的目录。 第二步:进入"输入编辑",选择"系统库"菜单下的拷贝符号库。 第三步:系统要求选择目的符号库。系统会弹出显示两个符号的对话框。

第四步:在对话框的左边,选择要拷贝的符号,在右边给这个符号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最好将此符号放置目的符号库的尾部。然后,选择红色的箭头,这样就实现了符号库之间的拷贝。用插入、删除的操作来实现符号库的编辑。按确定按钮后,退出操作。 3、几个MAPGIS 图形编辑技巧 1、数字“0”的巧用 1.1做图时经常遇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交织穿插在一起。按一般的制图原则,有上下关系之分,高速公路在最上层,可压盖其它线状地物,高级道路可压盖低级道路,道路又可以压盖河流。而作业者操作时往往容易忽视先后顺序,把应该是上层的内容绘到了下层,如果 删除重绘,显然比较费工,在此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操作方法: (1)单击“线编辑”菜单,点击“造平行线”命令。 (2)选择要移到上层的那条线,系统会提示你输入产生的平行线距离,你可设定为“0”,这时这条线自然移到了上层。 1.2为了美化图面,增加地图的艺术性,设置不同颜色花构边的 标题和字,具体作法如下: (1) 先输入一个字,点“编辑”对话框中“汉字字体”一项,只要在选定的字体参数前加上“ - ”号,这个字就变成了空心字。 (2) 然后再点“编辑”对话框,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复制点”,在“阵列复制”对话框中行或列数任选一项,参数设置为“2”,另一项为“0”,再按系统提示将x、y 方向的距离,设置为“0”,这时在同一位置就生成了两个同样的字。

mapgis拼接步骤Word版

(一)地形图拼接 一:实验目的 (1)通过mapgis软件,在图像分析的环境下完成影像分幅校正处理,对完成校正的图像进行地形图拼接,完成影像图的接缝线连接。(2)熟悉实验操作过程,熟悉软件应用,明确实验目的,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地形图拼接方法。 二:实验步骤 一在mapgis主菜单下,单击图像处理---图像分析, 1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数据输入,系统弹出数据转换对话框 2选择数据转换类型,这里选择TIFF文件, 3单击添加文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转换的文件,单击打开,装入要转换的栅格文件 4单击转换按钮,系统提示保存结果文件,并弹出操作成功或失败对话框. 二单击文件菜单下,打开影像命令,打开待校正的影像(第一步生成的msi 文件) 1单击镶嵌融合菜单下的删除所有控制点, 2单击镶嵌融合下的DRG生产下的图幅生成控制点

<1>单击输入图幅信息,输入图符号,格网间距选择2,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 《2》在图幅生成控制点对话框中单击左上角,然后单击地形图相应的内图廓交叉点,依次添加四个内轮廓交叉点,单击生成GCP,

<3>单击镶嵌融合菜单下的控制点信息,控制点浏览,此时两个命令前有对勾,控制点的信息及其在图中的分布会显示出来, (1)单击镶嵌融合菜单下的顺序修改控制点,依次修改控制点的位置,并按空格键确认修改,依次修改控制点,直至所有控制点修改完毕. (2)查看残差,修改残差较大的点 4单击镶嵌融合菜单下的逐格网校正,保存修应该后的结果文件,

5打开校正好的影像,在辅助工具菜单下单击AOI区编辑, (1)在AOI区编辑对话框,编辑菜单下,单击新建,裁剪类型选择裁剪AOI,颜色和名称可自行定义和选择, 在辅助工具菜单下AOI编辑工具选择添加多边形,裁剪影像的边框,单击右键结束, (2)在影像裁剪对话框,单击更新,保存 .

Section自动生成钻孔柱状图

Section最开始为剖面图工具,后来与单位的钻孔柱状图功能集合,组合成由MapGis二次开发的有两大主要功能以及其他专业的地质辅助编辑制图软件。利用Section制作剖面图的功能,相信很多童鞋都已经清楚了,很多人也已经掌握了其实用方法,但是,从论坛的反应来看,制作钻孔柱状图的功能似乎很多都不懂,不知怎么做。可能有很多童鞋对数据库不熟悉,总感觉Section做钻孔柱状图很神秘,难以掌握。我也对数据库不熟悉呵。没有关系,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一下利用Section制作钻孔柱状图的过程。希望对正在迷茫的童鞋能顺利的掌握。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暂时不设计太多的其他自定义,只讲解钻孔柱状图最基本的操作步骤,其他方法另行介绍。以示例的柱状图数据库为演练素材,废话少说大家准备好了吗,准备开始操练了! 准备工作 1、花纹库 每个矿区都有各自的岩性等等。因此,建议在做一个新的矿区的时,建立一个矿区的系统库。现在我们这个稀土矿区同样如此,由于岩性比较单一,所以建立本区域内的系统库并不很难。在输入钻孔柱状图的时候需要用到花纹库,因此先建立花纹库。 花纹库编辑属于MapGis的基本功能,详细请参阅MapGis相关功能,网上也有相关的教程。操作在菜单“系统库\编辑图案库”下面。 编辑花纹库的时候请注意记录“图案编号”对应的花纹名称。以备编辑花纹库代码表时所用。 2、数据库 由于对原数据库进行了部分修改,因此Section需要使用20090805e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中有一个示例钻孔,大家可以拿来对照,制作钻孔柱状图。 在Section工具栏中DB按钮或者菜单的钻孔数据采集提示“注册数据源”,就是需要先连接钻孔的数据库。3、钻孔图形表头 最原始的表头如上图所示,保存在ZKTablerHead.sec文件中,该表头只能在Section中修改,配合数据库的参数选择-栏目选择进行修改!还有就是在最开始可以连接数据库,从数据库中来初始化表头(柱状图\设置表头\初始化表头,然后保存表头)。 第一节认识数据库 1、连接数据(库)源 连接数据源仍然是在柱状图菜单下的命令,所以我们首先应当新建文件。执行菜单“文件\新建文件”,如果没有刚才的菜单,请点击工具条的第二个按钮新建文件。 执行菜单“柱状图\连接数据源”,在打开的对话框中指向钻孔数据库保存的所在路径,打开数据库(*.MDB)文件。 为了(安装在系统盘的软件)避免意外丢失钻孔数据库,数据库没有指定必须放在安装目录

MapGIS-10制图流程操作手册

MapGIS 10 制图流程操作手册 2014年5 月武汉

第 1 章栅格几何校正 1.1栅格数据标准图幅校正(DRG校正)流程 标准图幅校正主要是对国家绘制的标准地形图进行操作。由于早期标准地形图以纸质档保存,为便于统一管理和分析应用,将其扫描为电子地图后,可利用标准图幅校正操作,将图幅校正为正确的地理坐标的电子图幅,在标准图幅校正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为标准地形图赋上正确的地理坐标,也可对扫描时造成的形变误差进行修正。 步骤1:影像数据入库管理 在实际操作中,为便于统一管理数据,需将影像数据导入到数据库中。可利用GDBCatalog—栅格数据集右键—导入影像数据功能实现数据的入库操作。 步骤2:启动栅格几何校正 在栅格编辑菜单选择标准图幅校正功能,视图显示如下: 注意:在进行标准图幅校正前,需对图幅的信息进行读取,如图幅号、网格间距、坐标系信息。

校正影像显示窗口:控制点全图浏览窗口; 校正文件局部放大显示窗口:控制点确认窗口,放大在校正影像显示窗口中选择的内容; 控制点列表显示窗口:显示图中控制点信息。 步骤3:根据图幅信息生成GCP控制点 1、选择栅格数据 在标准图幅校正设置窗口的校正图层项浏览选择栅格数据(若当前地图已添加待校正的栅格数据则可直接点下拉条选择添加),如图:

2、输入图幅信息 点击[下一步],设置图幅信息,如图: 在“图幅信息”对话框中各参数说明如下:i.图幅号:读图输入图幅号信息。 ii.网格间距:读图输入格网间距。

iii.坐标系:读图选择选择坐标系信息。 iv.图框类型:加密框是根据图幅信息生成梯形图框,而四点框是直接生成矩形内框,加密框的精度相对较高。此处是对1:1万的图幅进行校正,用四点框即可。 v.最小间隔:添加的控制点的相邻点间距 vi.采用大地坐标:指生成的标准图幅是否采用大地坐标,若采用大地坐标,则单位为米,否则采用图幅自身的坐标单位。 3、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对应关系。 点击[下一步],在该对话框定位内图廓点,建立理论坐标和图像坐标的对应关系。 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基本操作在左侧窗口的图像上确定四个内图廓点的大概位置,使内图廓点位于右侧窗口当前显示范围,然后再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基本操作在右侧窗口的图像上确定四个内图廓点精确的位置。以定位左上角的内图廓点为例:点击对话框中的左上角按钮利用放大,缩小,移动等操作找到并点击左上角的内-图廓点的大概位置后,然后再点击图像上左上角的内图廓点即完成该点的设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