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化学李政暑假班第一阶段

合集下载

李政化学高考第一轮讲义03离子反应新视角(一)

李政化学高考第一轮讲义03离子反应新视角(一)

第三讲 离子反应新视角(一)一、【补充】离子反应的两种推动力 1、电子转移的反应:电对间存在 。

例:酸性溶液中,NO 3-、Cl -、K +、Ca 2+、I -、Cl -2、复分解反应: 、 、__________生成例:通入CO 2后仍能大量共存ClO -、AlO 2-、SiO 32-、C 6H 5O -、CO 32- CH 3COO -、Ba 2+、Ca 2+、Al 3+二、强酸制弱酸规律1、数轴法秒杀例:25℃时,H 2CO 3电离平衡常数 K 1=4.3×10﹣7、K 2=5.6×10﹣11H 2SO 3电离平衡常数K 1=1.5×10﹣2 、K 2=6.0×10﹣8则海水中含有的HCO 3﹣可用于吸收SO 2,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可反应,产物________对应 隔空反应分多少,酸少____________酸多____________练习:已知HCN电离平衡常数K=6.2×10﹣10,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5×10﹣7,K2=4.7×10﹣11,则下列离子方程式能发生的是。

A.CN﹣+CO2+H2O=HCN+HCO3﹣ B.2HCN+CO32﹣=2CN﹣+CO2↑+H2OC.2CN﹣+CO2+H2O=HCN+CO32﹣D.HCN+CO32﹣=CN﹣+HCO3﹣练习:常温下,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弱酸化学式HClO H2CO3电离常数K=4.7×10﹣8K1=4.3×10﹣7K2=5.6×10﹣11写出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NaClO)露置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练习:与化学平衡类似,电离平衡的平衡常数,叫做电离常数(用K表示).如表是某温度下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酸电离方程式电离平衡常数K CH3COOH CH3COOH⇌CH3COO﹣+H+ 1.96×10﹣5HClO HClO⇌ClO﹣+H+ 3.0×10﹣8H2CO3H2CO3⇌H++HCO3﹣HCO3﹣⇌H++CO32﹣K1=4.4×10﹣7 K2=5.6×10﹣11H3PO4H3PO4⇌H++H2PO4﹣H2PO4﹣⇌H++HPO42﹣HPO42﹣⇌H++PO43﹣K1=7.1×10﹣3 K2=6.3×10﹣8 K3=4.2×10﹣13①根据以上条件,请比较同浓度的CH3COONa、NaClO、Na2CO3、NaHCO3、Na3PO4、NaH2PO4、Na2HPO4溶液,则它们pH最大的是(填化学式,下同),pH最小的是。

李政高考化学第四讲 离子反应新视角(二)

李政高考化学第四讲 离子反应新视角(二)

Al3++3NH3•H2O ═ Al(OH)3↓+3NH4+
D Na2SiO3
Na2SiO3+2H+ ═ H2SiO3↓+2Na+
4 2014
6
A Ba(OH)2
Ba2++2OH-+2H++SO42-=BaSO4↓+2H2O
B
KMnO4
H2O2
2MnO4-+5H2O2+6H+=2Mn2++5O2↑+8H2O
/
Cu
CuSO4 2Cu2+ + 2H2O
2Cu + O2↑+4H+
KMnO4 H2O2 2MnO4- + 5H2O2 + 6H+ = 2Mn2+ + 5O2↑+8H2O
第1页共8页
本讲义由微信公众号【一枚良月】免费整理分享 关注即可免费获取其他课程及讲义
3
1
Cl2 + FeBr2/FeI2
Cl2
4 Ba(OH)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OH)2 + H2SO4 Ba2+ + OH- + H+ + SO42- = BaSO4↓+H2O
第3页共8页
本讲义由微信公众号【一枚良月】免费整理分享 关注即可免费获取其他课程及讲义
① Ba(OH)2 NaHSO4
C 2Fe3++ 3SO42 + 3Ba2++6OH =3BaSO4↓+ 2Fe(OH)3↓

李政化学高一课程

李政化学高一课程

李政化学高一课程【原创实用版】目录1.李政的化学课程背景2.化学课程的学习重点3.化学课程的难点和解决方法4.李政在化学课程中的表现和收获5.总结正文1.李政的化学课程背景李政是一名正在读高一的学生,化学是他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化学课程的学习对于他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因为它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概念和实验操作。

然而,李政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他积极地投入到化学课程的学习中,希望能够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2.化学课程的学习重点在化学课程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

其中,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等是学习重点。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化学现象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因此,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掌握它们。

3.化学课程的难点和解决方法化学课程中的许多概念和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难以理解和掌握的。

例如,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离子反应的判断等。

这些难点需要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

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李政在化学课程中的表现和收获李政在化学课程中的表现非常出色,他总是能够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此外,他还通过做习题和实验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李政不仅掌握了许多重要的化学概念和知识点,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化学课程是高中学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概念和知识点。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化学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高中化学 暑期作业第1讲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复习的关

高中化学 暑期作业第1讲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复习的关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第1讲“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复习的关键与方法物质的分类和变化包含了大量的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是高考化学概念型试题的基本素材。

准确理解并把握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是提高高考成绩的基本保证。

1.理清有关概念之间的层次关系按照一的顺序(如下图所示),将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所涉及的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并理清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

【例1】以下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液氨和液氯都是纯净物②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高氯酸和硫酸钡都是强电解质⑤胆矾和汽油都是混合物A.①②③ B.①②⑤C.①③④ D.①③⑤【例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白磷都属于单质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2.的理解记忆有关的概念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概念繁多,且这些概念比较零碎、易混淆,一般采用“概念比对法”或“反例否法”来进行记忆。

(1)记牢一“陷阱”。

例如忽视电解质是化合物;将体微粒带电说成体带电;忽视酸义中的关键词“是氢离子”;忽视同素异形体的存在,而认为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熟记物质分类中的几个“一”和“不一”①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组成的气体是混合物。

②强碱都是离子化合物,盐不一都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是共价化合物),酸都是共价化合物。

③碱性氧化物一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是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是酸性氧化物。

④能电离出H+的不一是酸,如NaHSO4属于盐;溶液显碱性的不一是碱,如纯碱属于盐。

酸或碱的区分及元素的确,不能只看“H”原子或“OH”原子团,如醋酸是一元酸,乙醇(C2H5OH)不是碱。

【例3】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A.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体B.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体,导电能力增强C.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体,可用作净水剂、消毒剂D.“血液透析”利用了体的性质3.比较判断相似(或相近)的概念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者比较如下:(1)物理变化是没有物质生成的变化,原物质分子保持不变。

高中化学李政1~5阶段

高中化学李政1~5阶段

高中化学李政1~5阶段高中化学中,李政1~5阶段是指李政在其著作《化学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中提出的五个阶段性概念。

这些阶段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过程和反应机理。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回答你关于李政1~5阶段的问题。

1. 第一阶段,物质的离子反应。

在这个阶段,李政介绍了离子反应的概念。

离子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的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个阶段主要涉及到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等内容。

2. 第二阶段,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这个阶段,李政讲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等内容。

3. 第三阶段,物质的酸碱反应。

在这个阶段,李政介绍了酸碱反应的基本概念。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化学反应。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酸碱的定义、酸碱反应的特征和酸碱反应的计算等内容。

4. 第四阶段,物质的沉淀反应。

在这个阶段,李政讨论了沉淀反应的概念。

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发生的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不溶于溶液中的固体沉淀。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沉淀反应的条件、沉淀反应的判别和沉淀反应的应用等内容。

5. 第五阶段,物质的配位反应。

在这个阶段,李政介绍了配位反应的概念。

配位反应是指配位化合物中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的化学反应。

这个阶段主要包括配位反应的基本概念、配位反应的机理和配位反应的应用等内容。

总结起来,李政1~5阶段涵盖了高中化学中重要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机理。

这些阶段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023李政化学一轮讲义

2023李政化学一轮讲义

2023李政化学一轮讲义第一讲:化学的基本概念一、化学的历史及发展1. 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 化学的历史化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冶金、药物制备和染料制备。

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入,化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3. 化学的发展近代化学的发展主要包括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等分支。

二、物质的基本概念1. 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物质分类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固有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密度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变化时的性质,如反应性、稳定性等。

第二讲: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一、实验室仪器的使用1. 常见的实验室仪器常见的实验室仪器包括量筒、坩埚、试管、导管、烧杯、烧瓶等。

2.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熟练掌握各种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实验室安全与废物处理1. 实验室安全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实验服、戴手套、戴护目镜等。

2. 废物处理化学实验产生的废物要得到适当处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第三讲:化学的基本理论一、原子结构理论1. 原子的基本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其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2. 原子量和分子量的概念原子量是指一个元素的原子的质量,分子量是指一个分子的质量,通常是以氢的质量作为基准。

二、化学键和分子结构1. 化学键的类型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氢键等不同类型。

2. 分子结构分子结构是指分子中原子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的分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第四讲:化学反应及其应用一、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 化学反应的定义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2. 化学反应的标志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放热吸热等现象。

高中化学李政1~5阶段

高中化学李政1~5阶段

高中化学李政1~5阶段高中化学李政1-5阶段的学习充实而有趣。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高中化学学习的这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的学习高中化学的学习首先要打好基础,掌握元素周期表的运用,理解元素的性质以及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的关系。

此外,了解各种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和性质,如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有助于形成对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综合认识。

第二阶段:化学计算与物质的转化在这个阶段,我们会学习如何进行化学计算,包括如何计算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物质质量和物质的数量关系。

同时,我们会了解物质的转化规律,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燃烧、还原和氧化等基本反应类型。

第三阶段: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平衡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学习到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和催化剂等。

此外,我们还将深入研究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Le Chatelier原理预测和改变平衡。

第四阶段:酸碱与氧化还原反应这个阶段的学习重点是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

我们将学习到酸碱定义,酸碱溶液的性质和pH计的使用。

此外,我们还将深入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态的推测、半反应方程和电化学电池等。

第五阶段: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这个阶段的学习将会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如碳的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以及重要的有机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等。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李政1-5阶段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

在这五个阶段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会学习到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还会学习到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将培养出一种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的能力,提升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这将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大家能够在高中化学学习中踏实努力,取得好成绩。

2023化学 李政 一轮寒假班讲义

2023化学 李政 一轮寒假班讲义

2023化学李政一轮寒假班讲义
第一部分:化学基础知识回顾
1. 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其分类;
2. 化学键的种类与特点;
3.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4. 摩尔概念、摩尔质量和化学计量法。

第二部分:无机化学
1. 氢、氧、氮、硫等主要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2.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
3. 酸、碱、盐的概念及其性质;
4. 重要无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第三部分:有机化学
1. 碳原子的电子构型及其化学行为;
2. 烷烃、烯烃、炔烃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3. 醇、酸、酮、醛等有机功能团的结构、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4. 烃类、酸类、醇类、醛类和酮类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理。

第四部分:物理化学
1. 物态变化的热力学原理;
2. 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行为;
3. 溶液的性质和溶解度的计算;
4. 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附录:常见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1. 常用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2. 常见实验操作技能:过滤、结晶、减压蒸馏、提纯等;
3.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及应急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