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科技活动课教案
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教科版

科技教育出版社的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三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了解科技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习科技产品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3. 学会简单的科技制作和实践操作。
4.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元一:科技产品的应用- 学习科技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视、手机、电脑等。
- 分享自己使用科技产品的体验和感受。
- 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科技产品使用报告。
2. 单元二:科技产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科技产品的基本构造和组成部分。
- 学习科技产品的工作原理,如电路、传感器等。
- 进行简单的拆解实践,观察科技产品内部结构和元件。
3. 单元三:科技制作与实践操作- 学习简单的科技制作方法,如制作纸飞机、小灯笼等。
- 进行科技实践操作,如简单电路搭建、物体运动实验等。
- 通过制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能力。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共同完成实践任务。
3. 实践操作: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实践掌握科技制作和操作的技能。
四、教学评估1. 学生实践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践活动,撰写实践报告,总结所学知识和经验。
2. 观察记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科技产品样本:准备一些常见的科技产品样本,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2. 实践材料:提供制作科技产品所需的材料,如纸张、电池、灯泡等。
3. 实验器材: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电线、开关、传感器等。
六、教学安排1. 单元一:科技产品的应用(2课时)2. 单元二:科技产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3课时)3. 单元三:科技制作与实践操作(5课时)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能够主动参与,培养了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

1、制作小降落伞一、教学内容:制作小降落伞。
二、教学目标:1.证明空气的存在。
2.制作降落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降落伞的制作。
四、教学准备:塑料薄膜、剪刀、细线、玻璃胶带、硬币、尺等。
五、教学过程:﹙一﹚证明空气的存在1.吹气球游戏。
2.风车的转动。
﹙二﹚制作降落伞1.将塑料薄膜分别剪成15x15,25x255,35x35厘米规格的正方形。
2.把四根胶带绑在正方形的四角。
3.四根细绳的另一端绑一个硬币。
(三)测与评1. 三个降落伞的降落时间。
2. 自己设计一个新型的降落伞。
2、设计会跳的“蚱蜢”玩具一、教学内容:设计会跳的“蚱蜢”玩具。
二、教学目标:1.蚱蜢跳动的原理。
2.制作蚱蜢。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制作蚱蜢,明白制作原理。
四、教学准备:吹塑纸、剪刀、硬纸卡、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一﹚做中学1.拿一张硬纸条,让其自由落下,能跳起来吗?2.将硬纸条折弯,再让其自由落下,能跳起来吗?3.弹簧的原理。
﹙二﹚制作蚱蜢1.用吹塑纸分别剪成边长5、7.5和10厘米的三个正方形。
2.将正方形对折成一个三角形。
3.再次对折成正方形。
4.然后又折成一个三角形。
5. 将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折上去,作为两条腿,看看像蚱蜢吗?(三)测与评大蚱蜢中蚱蜢小蚱蜢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研制肥皂动力小船一、教学内容:研制肥皂动力小船。
二、教学目标:1.认识“张力”。
2.肥皂动力小船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1.水面张力的形成。
2.制作肥皂动力小船。
四、教学准备:卡纸、肥皂、石蜡、剪刀、胶水、水盆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有过用纸折小船的经历。
当我们把折好的小船放在水面上时,它就会漂浮在水面上。
能让纸做的小船在水中向前行驶吗?接下来就让我们试一试吧?(二)制作肥皂动力小船1.剪卡纸裁成船体。
2.用胶水将方向贴在船底中间。
3.用石蜡油将小船全部浸透。
4.把一块软肥皂贴在船尾的中部。
(三)测与评1.小船能行驶多久?2.换清水后小船为什么又能行驶?3.还有猪油,圆珠笔油等等可以做小船的动力吗?4、飞机的奥秘材料和用具:薄纸、泡沫塑料碎块、漏斗、卡纸、透明胶带、吸管、细绳、电风扇一做一做二、气流趣味小实验三、机翼升降模拟实验其实,飞机就是靠机翼巧妙地利用气流向上升的一、想一想1、为什么不可以靠经高速行驶的列车2、大海中两艘船为什么不可以近距离通向快速行驶?二、广角镜机翼形状的奥秘5、蚂蚁的饲养与观察材料与用具:镊子、吸管、玻璃瓶、同一巢穴的蚂蚁一、做一做1、制作饲养器2、装土3、采集蚂蚁二、观察与记录三、自由研究1、蚂蚁是怎样找到自己的家的2、蚂蚁能搬动多重的食物3、蚂蚁是如何分工的4、蚂蚁是怎样交流信息的5、蚂蚁会游泳吗?6、交通工具一、调查与统计1、调查常见的交通工具,并分类记录下来2、比较集中常见交通工具的优势与不足二、收集与整理发明国家汽车的特点年代汽车的发展阶段三、设计与应用四、自由研究7、自制简易洒水器教学目标:1、自制简易洒水器,提高动手能力2、初步了解大气压力教学内容:自制简易洒水器1、准备材料:塑料瓶,小锥子等等一、做中学阻止水流出的方法有-----------------------------------------------------二、制作简易洒水器三、测与评四、广角镜洒水器的奥秘五、拓展活动8、不会坠落的小鸟1、准备材料:剪刀、硬币、胶带、土豆、叉子平衡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

小学科技课程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科学探索——光的传播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教学内容:(1)光的传播概念。
(2)光的传播实验。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的兴趣。
(2)新课:讲解光的传播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特点。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光的传播实验,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
(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巩固光的传播知识。
二、活动主题:物理现象——力的作用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教学内容:(1)力的概念。
(2)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实验。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力的现象,引发学生对力的兴趣。
(2)新课:讲解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引导学生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力的实验,观察力的作用效果。
(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巩固力的知识。
三、活动主题:化学实验——酸碱中和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的概念及原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教学内容:(1)酸碱中和的概念。
(2)酸碱中和实验。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酸碱现象,引发学生对酸碱中和的兴趣。
(2)新课:讲解酸碱中和的概念及原理,引导学生理解酸和碱反应盐和水的过程。
(3)实验:学生分组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观察酸碱反应现象。
(4)总结:通过实验现象,巩固酸碱中和的知识。
四、活动主题:生物探究——植物的生长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条件。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探究欲望。
2. 教学内容:(1)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年级科技活动教案大全

标题:创意科技活动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2.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活动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颜料、画笔等。
2.提前准备好相关教案和活动指引。
活动一:造纸机制作1.教师首先介绍纸的重要性和制作过程。
可以观察纸张的成分和纸张的结构。
2.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用彩纸、胶水和剪刀制作属于自己的造纸机。
3.学生可以互相观察、交流和改进他们的造纸机,并进行创作。
4.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造纸机,并展示如何使用。
活动二:航天飞机制作1.教师介绍航天飞机的基本原理和航天飞机的发展历史。
2.学生使用彩纸、剪刀和胶水等材料制作自己的航天飞机。
3.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设计和改进他们的航天飞机,比如改变飞机的形状、增加附加装置等。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飞机比赛,评选出最远飞行和最稳定的飞机。
活动三:太阳能扇制作1.教师介绍太阳能的原理和应用,与学生一起制作太阳能扇。
2.学生使用彩纸、太阳能电池板、电线和小电动机等材料制作扇子。
3.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设计和改进他们的太阳能扇,比如增加扇叶的数量、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角度等。
4.学生可以在室外使用太阳能扇,并观察太阳能扇的运转情况。
活动四:小型电路制作1.教师介绍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功能。
2.学生使用电线、电池、灯泡等材料制作小型电路。
3.学生可以尝试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比如并联、串联等,并观察灯泡的亮度和电流的变化。
4.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小型电路,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活动五:编程机器人小车1.教师介绍编程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语言的使用方法。
2.学生使用编程软件和机器人小车进行编程练习,比如编写小车的前进、后退、转向等指令。
3.学生可以尝试编写更复杂的程序,比如绕障碍物、跟随线路等。
4.学生进行机器人小车比赛,比较不同程序的执行效果和速度。
教学反思: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创意科技活动,学生在动手制作和创造过程中增强了对科技的理解和兴趣。
三年级科技制作教案

三年级科技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技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科技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剪切、粘贴、拼接、测量等。
2. 常用科技制作材料:纸张、塑料、木头、金属等。
3. 简单科技制作项目:制作小船、纸飞机、模型车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采用示范法,展示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3.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制作项目。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科技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2. 准备相关科技制作项目的图纸和说明书。
3. 准备评价标准和奖励制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科技制作作品的完成度。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科技制作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基本方法和技巧:教师讲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剪切、粘贴、拼接、测量等。
3. 示范制作过程:教师展示一个简单的科技制作项目,如制作小船,边示范边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分组合作,根据图纸和说明书进行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制作后,进行作品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完成度和创意。
七、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自主选择一个简单的科技制作项目进行实践。
2. 教师设置一些制作任务,如制作一个纸飞机,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并展示制作过程。
八、拓展活动: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科技制作项目进行制作。
2. 教师组织科技制作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九、课后作业: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巧,整理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教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索科学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2. 学生能够理解科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培养科学的生活方式。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
难点1.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索科学问题。
三、活动准备1. 教具:科学实验器材、课件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本等。
四、活动过程导入1. 利用课件,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展开1. 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索科学问题。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
深化1.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索科学问题。
总结1. 利用课件,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五、活动反思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填写《教学反思表》,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content}。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种常见的天气现象:晴天、多云和雨天。
2. 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
3. 掌握衡量温度的方法,如使用温度计。
4. 了解不同季节的天气特征和变化。
二、教学准备1. 教材: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本。
2. 教具:温度计、图片资料、天气卡片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天气现象的观察与描述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晴天、多云和雨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不同天气现象的兴趣。
2. 观察实验:分组观察校园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并用简洁语言描述。
3. 讨论研究: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天气现象的特点,并概括归纳。
4. 教师示范:教师用明确的语言描述不同天气现象的特征,并鼓励学生模仿和表达。
5. 小结概括:向学生总结本课学到的内容,复不同天气现象的描述。
第二课时:温度的衡量方法1. 导入: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温度的概念。
2. 教学展示:使用温度计向学生展示温度的衡量方法,解释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亲自测试不同地点的温度,并记录结果。
4.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测试结果,在小组内进行温度的比较和讨论。
5. 教师指导: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和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温度的比较方法。
第三课时:季节与天气的关系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四个季节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季节和天气关系的注意。
2. 季节分析:学生自由讨论不同季节的天气特点和变化,并记录在活动表上。
3. 活动展示:学生根据讨论结果,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个季节的天气特点,如温度、降水等。
4. 小结总结:教师对各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梳理季节与天气的关系。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针对三年级下册科学的内容编写了一份教案。
通过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衡量温度的实践操作以及季节与天气关系的讨论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天气现象和季节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能够简洁明了地描述和比较天气和温度。
三年级科技制作教案

三年级科技制作教案第一章:科技制作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制作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科技制作的定义和分类。
2. 科技制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3. 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科技制作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科技制作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3. 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制作的意义和价值。
4. 讲解科技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科技制作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对科技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章:简单电路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制作简单电路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电路的定义和组成。
2. 电池、导线和灯泡的使用方法。
3. 制作简单电路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电路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演示如何使用电池、导线和灯泡制作简单电路。
3. 分组让学生实践制作简单电路。
4. 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电路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制作简单电路的能力。
第三章:风力发电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力发电的原理。
2. 培养学生制作风力发电设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风力发电的原理和应用。
2. 风车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 制作风力发电设备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风力发电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演示如何制作风力发电设备。
3. 分组让学生实践制作风力发电设备。
4. 引导学生思考风力发电设备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对风力发电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制作风力发电设备的能力。
第四章:太阳能小车制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能的利用和转化。
2. 培养学生制作太阳能小车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太阳能的利用和转化原理。
2. 太阳能电池板的选择和使用。
3. 制作太阳能小车的步骤和技巧。
教学活动:1. 引入太阳能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过 程
1.实物激趣
1.课件展示蝴蝶标本
2.教师展示蝴蝶标本。
2.活动一制作工具
1.自制毒瓶
2.自制捕虫网
3.折三角包
4.做展翅板
3.活动二捕捉蝴蝶
1.室外捕捉蝴蝶
2.毒杀蝴蝶
4.制作标本
1.展翅
2.固定蝴蝶
3.装饰蝴蝶标本
5.完成活动评价
1.教师总结
2.完成课后活动评价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标 本。
4.小结
三•活动二第二回合
1•谁能想办法让硬币和纸片同时下落?
2.学生动手实验
3.收集同时落地的方法
4.同学们验证这些方法
5.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6.小结
四•完成活动评价
1.“在月亮上,硬币和纸片会同时落地。”这 种说法对吗?
学生活动
1.动手实验一
2.学生动手实 验二
3.学生验证实 验
2•你还有好办法让硬币和纸片同时落地吗?
材料:土豆吸管饮料瓶
工具:
课时:1课时
教 学 过 程
1.情景激趣
教师用吸管插穿土豆。
2.活动一穿土豆
1.学生试一试用吸管刺土豆。
2.找出刺穿土豆的规律。
3.再按规律做刺穿土豆实验。
4•比一比:在5分钟内,能插进多少吸管。
5•总结刺穿土豆的有效的规律。
3.活动二提饮料瓶
1.提问:你能用吸管提起饮料瓶?
科技活动课教案
第1课
课题:全软风筝教材:三年级下册课型:制作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制作风筝,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动脑能 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制作风筝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 力。
教具:全软风筝
材料:挂历纸颜料胶水线
工具:剪刀
课时:2课时
教 学 过 程
1.实物激趣
2.学生制作工 具。
3.学生捕捉蝴 蝶。
4.学生制作标 本。
5.美化标本。
教师出示教具风争,在操场放飞。
2.活动一纸折风筝
1.把挂历纸裁剪成正方形。
2.做风筝的头部。
3.做风筝的尾部。
4.装上提线。
5.装饰风筝。
3.活动二放飞风筝
1.学生试放风筝。
2.调整风筝。
4.完成活动评价
1.看谁的风筝设计美观。
2.评比看谁的风筝飞得高。
3.完成课后活动评价。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放 风筝。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重力,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动脑能力,培 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的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揭示的科学道理
教具:硬币纸
材料:硬币和纸
工具:剪刀
课时: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问题激趣
如果让硬币和圆纸片进行下落比赛,会有什么 结果?
二•活动一第一回合
1.剪纸片
2.比赛下落
3.想一想,这时为什么?
课时:1课时
教 学 过 程
1.实物激趣
教师玩简易赛车
2.活动一制作零件
1.做车身
2.做车轮
3.组装赛车
4.装动力
5.调试小车
3.活动二赛车比赛
1.谁的小车跑得快?
2.谁的小车跑得直?
3.谁的小车行驶距离远?
4.完成活动评价
1.我的赛车可以跑()米。
2.我的小车哪些地方要改进?
3.教师总结。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教 师玩小车
3.教师科学总结。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课题:简易赛车教材:三年级下册课型:制作课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制作简易赛车,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动脑 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简易赛车
教学难点:小车运动的原理
教具.简易赛车
材料:瓦楞纸竹棒橡皮筋
工具:剪刀小刀透明胶
2.学生制作小 车
3.学生调试小 车
4.小车比赛
课题:留住蝴蝶的美丽教材:三年级下册课型:制作课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制作蝴蝶标本,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动脑 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蝴蝶标本
教学难点:制作标本的技法
教具:蝴蝶标本
材料:竹竿铁丝纱布泡沫塑料等
工具:剪刀小刀大头针
2.学生试说方法。
3.实验操作。课总结。
2.完成课后的活动评价。
学生活动
1.学生观看吸 管插穿土豆。
2.学生试一试 用吸管刺土 豆。
3.学生按规律 做刺穿土豆实 验。
4.比赛刺穿土 豆。
5.用吸管提起 饮料瓶。
课题:硬币与纸的比赛教材:三年级下册课型:实验探究课
教学 目的 要求
2.学生学习制 作风筝。
3.学生试放风 筝。
4.调整风筝。
5.再次试飞风 筝。
课题:吸管的力量教材:三年级下册课型:实验课
教学 目的 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吸管的力量,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和动脑能 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吸管的力量。
教学难点:了解吸管力量的奥秘。
教具:插着吸管的土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