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在大学新生入学的初期,很多学生会面临着学习适应不良的问题,他们需要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重新适应学习和生活。
本文主要通过一个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来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咨询和帮助。
案例描述:小张是一名来自农村的大一新生,他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成绩一直很好,但是进入大学后,他面对着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感到非常困惑和焦虑。
他在大学的课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对于一些专业课程的学习感到非常吃力,同时也面临着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困难,他感到很孤独。
小张在家乡的时候,父母一直是他的学业的支持者和指导者,但是现在他感到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无法很好地适应。
咨询过程:小张着手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主动去找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在咨询师的引导下,他描述了自己的困惑和焦虑感。
咨询师首先通过倾听和问询的方式帮助小张表达了自己的困难和感受,然后针对小张所描述的问题,采取了以下的咨询流程:1. 确认问题:咨询师通过和小张的交流,确认了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学习压力大,适应新环境困难,和同学交流困难等。
2. 探索原因:咨询师和小张一起探讨了导致他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包括学习内容的难度,与同学的交流不畅,家庭支持的缺失等。
3. 解决方案:咨询师帮助小张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调整学习计划,加强学习方法的培养,多参加社团活动和校园活动以促进和同学的交流,同时也建议小张在自己的学业和生活中加强家庭联系,寻求父母的支持和鼓励。
4. 落实方案:咨询师和小张一起制定了具体的落实方案,并且在咨询的过程中对他进行了心理辅导和支持,帮助他克服适应障碍。
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和努力,小张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学习状态,改善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学校提供的辅导帮助,他也掌握了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他逐渐适应了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启示:通过这个案例的咨询,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的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学校和社会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洁 , 音 略低 , 显 紧 张 , 停 搓 动 双 手 ; 自 己 目前 的处 境 意 识 非 常 清 声 略 不 对 楚 , 烈要 求 咨 询 师 帮 助解 决现 状 ;. 主 任 、 学 反 映 : 同 学性 格 偏 内 强 2班 同 该
向, 与其他 同学关系一般 , 近一个月来学习的主动性 、 积极性不够 , 时有缺 课 现象 。
壹 堕 箜 窒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一 —
大 学 新 生 适 应 不 良问题 的 心理 咨 询 案 例 报 告
郭新锋
( 通大学 南 江 苏 南通 26 0 ) 2 07
摘 要 :本案例 中虞某升入 大学后产生 紧 自卑 、 焦虑等情绪问题 , 不时有失 眠等躯体 不适及人 际交往 不适等 问题 , 并 内心痛苦前 来咨 询 , 断 为一 般 心 理 问题 。 咨询 中 采 用 了“ 理 情 绪 疗 法 ” “ 松 训 练 ” 虞 某 的 心 理 问题 得 到 较 好 解 决 。 咨 询 结 束 后 回 访 , 示 咨 询 效 果 诊 合 、放 使 显
3 第 三 次 :0 9年 1 . 20 0月 3 01 3
目的 : 1 放 弃 原 有 非 理 性 思 维 , 之 以合 理 的 思 维 方 式 ; 2 客 观 的 () 代 () 认 识 自我 ;3 纠 正 完 美 主 义 倾 向 , 整 目标 , 理 定 位 自 己 ; 4 缓 解 因 () 调 合 () 学 习 不 感 兴 趣 带 来 的 焦 虑 情绪 。 方 法 : 理 情 绪 疗 法 的 与 不 合 理 信 念 辩 合
想学。 ( ) 察 和 他 人 反 映 。 1 咨 询 师 的 观 察 : 访 者 思 路 清 晰 , 表 整 四 观 . 来 仪
[心理学]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学]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a3c2de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f.png)
[心理学]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案例描述:
小李是一名大一新生,从小到大一直在家里生活,从未离开过父母,来到大学后,他感到非常不适应。
他认为大学生活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没有父母的陪伴让他感到非常孤独和无助。
他开始表现出很多适应不良的行为,包括:缺乏自信,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
咨询方案:
小李前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处求助,并接受了心理咨询。
咨询师首先进行了心理评估,确认小李存在适应不良的症状,并通过充分了解小李的情况,制定了以下的咨询方案:
1.情绪治疗:咨询师建议小李参加一些情绪管理的课程,加强
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提高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
2.自我认知治疗:通过教育小李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学习如何
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并通过自我反省来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识和认知水平,帮助他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3.行为疗法:建立小李适应校园生活的行为计划,例如参加学
校社团,多结交朋友,参加各种活动,加强运动,调适饮食,保证早睡早起等。
4.家庭沟通:咨询师与小李父母进行了沟通,介绍了小李的学
习和生活状况,并向他们推荐了一些支持他儿子适应校园生活的方法。
治疗效果:
小李在经过咨询师的指导和治疗后,逐渐恢复了自信,食欲和睡眠也逐渐正常。
他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更多结交了新朋友,并且参加各种活动,学会了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在不同的场合中逐渐自信起来,他也向父母和家人更加开放地沟通,他觉得自己越来越适应了校园生活。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一、案例背景小玲是一名大一新生,来自于一个小城市。
在高中时,她一直是班级的学霸,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出色。
进入大学后,小玲选择了一所知名的985高校,她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
进入大学后,小玲却发现自己遇到了学习上的适应困难。
她发现大学的学习节奏很快,任务很重,许多课程的内容都是新的和陌生的,而且要求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小玲感到自己的学习压力很大,而且面临挑战时,她缺乏自信和勇气,常常感到焦虑和不安。
她对自己的学业成绩也感到焦虑和担忧,甚至有时候产生了对自己能否在这所学校学习成功的怀疑。
二、咨询目的:1. 了解小玲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2. 帮助小玲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有效的学习策略;3. 改善小玲的学习效果和提高她的自信心。
三、咨询过程:1. 第一次咨询:在第一次咨询中,我通过与小玲的交谈了解到,她在高中时的学习生活非常规律,并且十分注重学习,但是在大学里,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感到很不适应。
在与她的交流中,我发现她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有很高的期望值,对于自己的学习成绩产生了较大的焦虑和担忧。
我告诉她,焦虑和担忧虽然能够激发她努力学习,但是如果太过焦虑和担忧,反而会影响学习和记忆。
在咨询的我建议她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参加学校的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遇到问题时多进行交流。
我还建议她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咨询,排解她的焦虑情绪。
在第二次咨询中,小玲表示她已经尝试了我的建议,通过参加学校的活动结交了不少朋友,心情确实有所好转。
但是她在学习上依然感到困难。
因此我向她详细了解了她的学习情况,发现她在学习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她在学习上缺乏一定的计划和目标,不能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她对一些难点知识掌握不够,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她在面对困难时缺乏自信心,容易感到气馁。
我向她建议,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且要有耐心和毅力,克服困难。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一、案例背景小李是一名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的他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适应问题。
他在高中时成绩优秀,但进入大学后却感到学习压力很大,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他的成绩开始下滑,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出现了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二、咨询目标1.帮助小李缓解学习压力,调整心态,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环境。
2.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小李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三、咨询过程1.了解问题:咨询师与小李进行面对面的咨询,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困惑。
通过倾听和询问,分析小李学习适应不良的原因。
2.建立信任:咨询师与小李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让小李感到安全和被接纳。
咨询师鼓励小李情绪表达,帮助他释放压力。
3.情绪管理:咨询师帮助小李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焦虑和抑郁情绪,教他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帮助他缓解压力和焦虑。
4.目标设定:咨询师与小李一起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分解为小的阶段目标,让小李感到目标的可及性,增加学习的动力。
5.学习策略:咨询师教给小李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如拆分复杂任务、时间管理、归纳总结等。
咨询师还建议小李参加一些学习技巧培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6.资源整合:咨询师向小李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和工具,如图书馆、学习群组等,让小李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7.跟进辅导:咨询师与小李建立起定期的跟进辅导机制,定期与他进行面对面或者电话沟通,了解学习情况,听取反馈,及时调整辅导策略。
四、咨询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和辅导,小李逐渐缓解了学习压力,调整了学习心态。
他通过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指导,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也有所提升。
小李逐渐恢复了自信,并且参加了一些学术竞赛和活动,积极融入了大学生活。
五、咨询总结本案例中,小李是因为适应不良和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和情绪问题的。
通过咨询师的帮助和指导,小李逐渐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习能力和成绩。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一、情况描述:小张是一名大一新生,他在高中时成绩优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本市重点大学。
然而进入大学后,他发现学习压力非常大,课程比高中难度更高,需要更多的自主学习。
他逐渐发现自己在课程中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进度,感到非常焦虑和沮丧,自信心也受到了严重打击。
他开始对学习失去兴趣,经常感到无助和绝望,不愿意去上课。
他与同学、宿舍里的其他人交流减少,也不愿意参加宿舍活动,整日沉浸在自己的烦恼中。
二、咨询目标:1.帮助小张减轻学习压力,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2.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小张提高学业成绩。
3.帮助小张积极参与学校和宿舍的活动,增加社交圈。
三、咨询过程:1.建立信任和安全感在第一次咨询中,咨询师首先与小张建立了信任和安全感。
咨询师倾听了小张的抱怨和困惑,并保持接纳和理解的态度,让小张感到被尊重和支持。
2.探索问题的本质咨询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小张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
咨询师问小张在学习中遇到的具体困难是什么,以及他对这些困难的态度和感受。
小张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学习困难主要是在课程中跟不上进度,以及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质疑。
3.情绪管理和压力缓解咨询师帮助小张学习有效的情绪管理和压力缓解技巧。
咨询师引导小张了解自己情绪的来源和表达方式,并提供了一些放松和冥想的方法。
咨询师还鼓励小张寻找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来减轻压力。
4.学习方法和技巧的培养咨询师帮助小张识别和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咨询师提醒小张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教他如何分配学习时间和管理学习任务。
咨询师还引导小张学习主动思考和提问,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5.增强自信心和动机咨询师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肯定,帮助小张增强自信心和学习的动机。
咨询师鼓励小张挑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
咨询师还与小张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故事,激励他继续努力学习。
6.社交技巧的培养咨询师帮助小张培养积极的社交技巧,并鼓励他积极参与学校和宿舍的活动。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

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的咨询案例报告1. 案例背景张小娜是一名大一新生,就读于一所普通高校。
她平时成绩优秀,在高中时期获得过多次奖学金,进入大学后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心仪的专业。
开学后,她逐渐出现了学习适应不良的情况,成绩下滑严重,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
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2. 咨询过程张小娜在咨询中描述了自己的情况。
她表示自己进入大学后,课程内容的难度增加,学习方法和时间管理都需要进行适应。
她曾经尝试过自学和请教同学,但效果都不明显。
她感到很沮丧,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她还提到,她曾经非常自律和积极向上,但进入大学后却变得懒散和消极,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咨询师在了解张小娜的情况后,对她进行了分析和指导。
咨询师提出张小娜需要调整心态和对待学习的态度。
进入大学后,学生们面临的挑战会比高中时期增加,需要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注重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咨询师鼓励张小娜寻找学习的乐趣,建议她尝试一些新的学习方法,如多看一些实践案例,参加一些学术讨论,与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多交流等。
咨询师也建议她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有计划地复习和做练习,避免焦虑和压力过大。
咨询师提出张小娜需要寻求帮助和支持。
大学的学习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和交流,学生们可以从老师、同学和学习辅导中心等渠道获取帮助和支持。
咨询师鼓励张小娜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并与同学组织学习小组,互相帮助和配合。
咨询师还介绍了学习辅导中心和图书馆等学习资源,提醒她利用这些资源来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
3. 咨询结果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张小娜逐渐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和学习态度。
她开始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问题,并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
她主动参加学术讨论,并与同学们一起组织学习小组,相互讨论和解决问题。
她也更加主动地向老师请教问题,并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自习和复习。
她的学习成绩逐渐有所提高,心理压力也减轻了很多。
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分析

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分析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探讨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适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以具体的心理咨询案例为分析对象,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大学新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在经历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是较为普遍且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理论,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旨在为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at college freshmen may encounter in the proces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daptation, and take specific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ases as the analysis object to deeply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solutions behind them. As a special social group, college freshmen face many challenges when transitioning from high school to university, among which pooradaptation to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s a common and noteworthy issue. This article will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combine relevant theories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of typical cases, aiming to provide use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problem of poor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daptation among college freshmen.具体而言,本文先对大学新生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概述,界定了问题的范围和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般资料李某,女,19岁,大一新生,独女,家住湖北省的一个小县城,父母均为公务员,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身高1.62m ,体态中等,无不良嗜好,无家族精神病史,无器质性伤病史。
第一次远离父母住校生活,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一切由父母料理,内务及自立能力较差。
内向,敏感,争强好胜,对自己要求严格,成绩一不如别人就会郁闷好几天。
与同寝室的同学关系紧张,很少与她们交往,平时经常为琐碎小事而与其产生矛盾。
做事喜欢暗里和别人较劲。
曾竞选过班干部,因得不到同学的支持而落选。
近半个月来感到压力大,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退,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曾到校医院检查过身体,确认躯体没有疾病。
感觉在这所学校学习没意思,想退学回家复读,争取明年考更好一点的大学。
在老师的陪同下前来咨询。
针对她的情况,我选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采用0-4分的五级记分制,了解她的心理健康状况。
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焦虑因子为2.48,其它因子平均小于1.26。
2.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自入学以来,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与梦想逐渐退去。
特别是近两周来,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学习时注意力老是分散,没有交到什么朋友,经常感觉到心烦意乱的,很郁闷、孤独,饭量减少了许多,晚上经常失眠,很后悔来这所学校读书,一心想着退学。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白海若摘要:适应不良是大学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求助者因升入大学不久出现了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人际交往不适、失眠等问题,内心痛苦前来咨询,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采用认知疗法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经过6次咨询,求助者的焦虑情况基本消失,能愉快地生活和学习。
咨询结束后半年回访,显示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大学生适应不良案例报告认知疗法作者简介:白海若(1970-),女,山东临沂人,临沂师范学院法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25个人陈述:当我拿到大学通知书的时候,全家都非常高兴。
可一想到要远离家乡,到那么远而陌生地方读大学,还要独立面对将来的生活,自己心里感觉非常恐慌。
爸妈告诉我:面向成人的第一步就是学会独立生存,你现在已经长大成人,应该出去锻炼一下了。
我本来是一个很好强的女孩,无论在哪方面都要去争个第一,但进入大学后我发现自己表现得很不如意。
这里的同学大多数都是本地人,他们课下交流的时候常常用本地方言,我基本听不懂,也难以参与进去。
平时回到寝室,舍友们原本都说说笑笑的,一见到我来就都不说话了,好像都在避着我一样。
周末她们都去市里逛街购物,也没有人叫我。
大学的课程也比高中时多,而且还挺难的,每天的功课都让我喘不过气来,最难的是我第一次住校,衣服也不会洗,问同学也不太好意思。
真想回到以前的学校,那是一个很单纯的环境,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冲突!哪像在这里,人情世故那么多,有些同学说话曲里拐弯的,让人难以理解。
我现在做什么都没有兴趣,心里非常孤独、苦闷,很想回家重新复读,明年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或许会有大的改变。
3.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情况李某自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低着头,两臂夹紧,双手蜷缩,眼神迟疑,声音微颤。
服装多以深色为主,身体健康,否认曾患过重大躯体疾病。
据辅导员介绍,该生生活自理能力差,集体活动不积极,在内务考核中扣了很多分。
学习还很努力,但个性直率,在寝室里经常跟同学发生矛盾,平时不值日,对谁都有意见。
在宿舍呆的时间比较长,喜欢一个人看书、听音乐,不爱和同学聊天,经常错过吃饭时间。
前一段时间的班干部竞选,没有一个人投她的票,对她打击很大。
4.评估与诊断通过会谈和观察,做出评估如下:4.1资料来源可靠求助者自知力完整,求治动机强,态度诚实,前后一致。
4.2目前求助者智力正常,性格内向,情绪低落,有轻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兴趣下降。
4.3原因分析:4.3.1生物原因:来访者身体健康,没有疾病。
4.3.2社会原因: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父母对其疼爱有加但缺少对其大学生活适应与否的高度关注与指导。
大学新生来自不同地区,风俗习惯不同,性格各有差异,极易产生交往障碍,很需要老师和同学的关爱、理解与支持却得不到。
4.3.3心理原因:第一次的集体生活让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她不知道如何处理生活、学习、人际交往间的关系,不能正确进行归因,无法正常进行人际沟通,产生种种矛盾,且不知道如何面对和解决。
人际交往中出现了恐惧、冷漠、孤僻、自我封闭的现象,因此产生了悲观、退缩的想法,加重了心理负担。
诊断依据:(1)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此案例属于正常心理活动变化,求助者自知力完整,能主动求医,有强烈的求治愿望。
可以排除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2)该求助者的心理障碍是心因性的,与人际关系不适因素有关,因持续时间不长,内容没有泛化,心理痛苦却前来主动就医,社会功能没有受损,排除神经症的诊断。
(3)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失眠、人际关系不谐调,且以上症状持续时间不到一个月,据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126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或发作性恐怖状态为主要临床像的神经症”与初始事件身不相关,出现泛化的和回避,持续时间长,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而求助者虽然也有焦虑状态,但没有泛化和回避,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和逻辑思想,且持续时间不到1个月,因此可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3)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焦虑等,但与抑郁症兴趣丧失、绝望感、自罪、自杀行为等典型症状相比,存在明显差别,且病程持续时间短,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4)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从反应强调是否泛化,社会功能影响程度、病程等方面看,未达到严重心理问题的程度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人际关系紧张(同学关系)(2)偏激思维和交往不良倾向。
(3)生活自理能力差。
所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5.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善求助者的错误认知,重新进行归因分析,评估情绪等级,完成他人支持;指导求助者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减轻痛苦,降低焦虑。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增强其人际适应能力,使其学会自我管理、自我调控,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6.咨询方案制定首先向来访者讲清了心理咨询的方法与原理,并采取如下步骤:6.1引导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分析,正确认识大学与以前中学处境的不同及其意义,帮助她改变以前错误的认知;6.2与她共同分析自己的各方面优势,指导她利用自己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6.3指导她学会解决自我情绪问题,遇到情绪问题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处理方式。
在咨询之前,依据心理咨询的相关规定,向来访者介绍了双方的责权利,并商定每周咨询一次,每次咨询一小时。
因为学校把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作为老师的日常工作任务,所以学生不需支付费用。
7.咨询过程本案例咨询预计进行6次,主要包括三个阶段:7.1诊断阶段此阶段为咨询的第1、2次,包括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调整求助动机,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测试,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心理咨询方案。
通过这两次的咨询基本完成了本阶段的任务。
7.2咨询阶段此阶段为咨询的第3至5次,根据制定的心理咨询方案,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纠正错误认知,改变不适应的情绪、行为,增强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通过这三次的咨询基本达到了目的。
与同学有了正常的人际交往,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浓厚,在期末考试中,来访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7.3结束与巩固阶段此阶段为咨询的第6次,心理咨询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帮助求助者解决了心理问题,通过这个阶段监督来访者把学到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并结束心理咨询。
8.咨询效果评估8.1求助者对咨询的自我评估127(上接第110页)[6]Wilson,W.correlates of avowed happiness,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67(67):294-306.[7]Nolen-Hoeksema,S.&Rusting,C.L.Gender differences in well-being,In D.Kahneman,E.Diener, &N.Schwarz(Eds),Benefits of Leisure,Stat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1999.[8]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74-79.Relationship Study between PsychologicalHardines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of Junior StudentsYang Feifei Zhang Ronghua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Psychology,Wuhan University,Wuhan,430072,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hardines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junior middle-school students.M ethods: Using two questionnaires to measure the psychological hardines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junior mid-dle-school students.Results:1.The difference of gen-der is very significant and the difference of grade is al-so significant2.The difference of gender is not very significant about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totally.But girls’emotional experience is higher than boys’in scores.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differ-ent grades.4.The higher of self-control and responsi-bility,the more positive self-perception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The psychological hardiness can forecast subjective well-being to some extent.Conclusion: There i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sy-chological hardiness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Key Words:Junior students;Psychological hardiness; Subjective well-being通过咨询,求助者感到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消除了自己的烦恼和焦虑情绪;与同学的关系日益融洽,性格比以前开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