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社区护理 Community Health Nursing课程号(代码):50210730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48学时学分:3分二、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 了解社区护理的发展史;2. 了解社区护理发展的基本原则;3. 了解社区护理的组织机构;4. 熟悉社区的功能和社区护士的任职条件;5. 熟悉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及工作的考核和伦理标准;6. 掌握基本概念: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护理、初级卫生保健、健康促进、自我护理;7. 掌握社区的构成要素;8. 掌握社区护理的特点和工作内容;9. 掌握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和健康促进的原则。
【教学内容】1. 社区护理学概述:社区及其功能、社区卫生服务、社区护理;社区护理的服务对象、特点、工作内容。
2. 社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健康观念的变化、初级卫生保健、健康促进、自我护理。
3. 社区护理管理:社区护理的组织机构、社区护士德任职条件和工作内容、社区护理管理工作的考核监督与伦理标准。
4. 社区护理发展史与发展现状,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基本原则。
【重点难点】重点:1. 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2. 社区护理的特点和工作内容3. 初级卫生保健、健康促进和自我护理难点:社区护理的特点;社区护理的内容;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提问。
【教学时数】 3学时第二章社区护理工作方法【目的要求】1.了解健康教育理论格林模式;2. 熟悉健康教育的对象、社区健康教育的内容;3. 熟悉家庭访视的对象、内容和类型。
4. 熟悉家庭访视的对象、类型、内容、意义、对象和形式;5. 熟悉居家护理的收案条件,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6. 掌握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其目标;7. 掌握健康教育理论健康信仰模式和健康教育方法;8. 掌握健康教育程序。
9. 掌握家庭访视的概念和目标;10. 掌握家庭方式的过程;11. 掌握家庭访视的注意事项;12. 掌握建立和保持良好关系和沟通的技巧13. 掌握居家护理的概念和目的;14. 掌握居家护理程序【教学内容】1. 社区中的护理程序:家庭和社区的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2.社区中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概述、理论和健康教育程序;3. 家庭访视:概念和目的,访视对象、类型和内容,访视过程;4. 居家护理:概念和目的,居家护理对象和形式,居家护理程序。
(完整版)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人卫第三版)

《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区护理学课程类型:必修课,专业课总学时数:36(理论学时:36 )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开课单位:医学院适用专业:四年制本科护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社区护理“保护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健康”的理念,树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观念,以及为个人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的意识;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社区护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本课程包括课堂教学、社区护理见习和实习三部分。
课堂教学采用讲授、病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能力。
社区护理实践的主要任务使学生通过实践,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述(一)目标要求:本章的主要知识点: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特点;社区护理的概念、功能;社区护士的任职条件及核心能力难点:社区护理与临床护理、保健护理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本章介绍社区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功能;健康与社区健康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特点及发展的必要性、组织构成及机构设置;社区护理的概念、社区护理发展史、社区护理的功能;社区护士的定义、任职条件及核心能力;社区护理的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
第二章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一)目标要求:本章的主要知识点:社区护理评估的内容、收集资料的方法;确定社区护理诊断优先顺序的原则;社区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社区健康档案的类型和内容。
难点:社区健康资料的分析;社区护理诊断的形成;Omaha社区护理诊断系统;社区健康档案的管理与应用。
(二)教学内容:社区护理程序;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第三章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一)目标要求:本章的主要知识点:家庭生活周期及其发展任务;家庭护理的工作特点及工作内容;家庭护理程序;家庭访视程序及注意事项;居家护理的概念、目的。
社区护理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教学大纲随着我国社区医疗保健的深入发展,社区护理的发展也势在必行,需要更多的护理工作者从事社区护理,这要求护生能对社区护理的概况有明确认识,并能初步运用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社区人群中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1.总述(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培养与之相适应的符合社会需要的社区护理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社区护理学的课程学习,使学生能明确社区护理的性质、任务与社区医疗保健的关系,能运用护理程序对社区人群实施健康保健,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对社区特殊人群的保健护理、慢性患者的家庭护理、老年人护理、康复护理和社区保健护理(二)内容及学时分配(三)总学时:理论讲授,28小时(四)教学方式:讲授、小组讨论、见习及学生自习、CAI课件等(五)教学效果评价:l、理论考试。
2、学生反馈及学生作业评判、同行评判。
3、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有关考核,对病人护理效果评价。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方法第一章社区护理概论一、教学目的1.了解:国内外社区发展史。
初级卫生保健。
2. 熟悉:社区及社区卫生保健工作方式。
社区护理发展趋势。
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
3.掌握:社区护理定义及功能。
社区护理特点。
社区护士的角色与功能二、教学内容:1.国内外社区医学发展背景。
2.社区护理定义。
3.社区护理特点。
4.社区护士的角色与功能。
5.社区护理发展趋势。
6.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
7.初级卫生保健。
8.社区及社区卫生保健工作方式。
三、教学方式:课堂讲授、文献查询、个人读书报告。
第二章我国的医疗保健制度一、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卫生工作发展过程。
我国医疗保健工作的现状。
2.熟悉:社区医疗保健概况。
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健制度。
3.掌握:我国医疗保健制度的类型。
我国城镇社区医疗保健制度。
二、教学内容:1.我国卫生工作发展过程。
2.我国医疗保健工作的现状。
3.社区医疗保健概况。
4.我国农村社会医疗保健制度。
5.我国医疗保健制度的类型。
6.我国城镇社区医疗保健制度。
社区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社区护理课程旨在培养护理学生应对社区护理工作的能力,重点强调社区健康的促进、疾病的预防和管理,以及协调多学科的合作。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了解社区护理的重要性和价值,并理解其与个人、家庭和社区的关系。
2. 培养学生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如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管理、家庭关怀等。
3. 培养学生掌握社区护理评估、规划、实施和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学会与多学科团队合作,提供综合护理服务。
5. 培养学生具备解决社区护理实际问题和挑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介绍社区护理的定义、原则和重要性。
2. 评估社区健康需求并进行优先排序。
3. 设计和实施社区健康促进计划,包括健康教育、健康义诊等。
4. 疾病预防和管理,关注常见疾病的高危人群和早期干预措施。
5. 家庭关怀,包括家庭护理技巧、家庭资源整合。
6. 管理慢性病患者,包括病情评估、治疗计划制定、康复指导等。
7. 社区护理中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教育。
8. 多学科团队合作,如与社会工作者、医生、心理学家的协同工作。
9. 社区护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10. 社区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
四、教学方法1. 板书和投影展示,概述内容和重要知识点。
2.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角色扮演和模拟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社区护理工作。
4. 实地考察,参观社区卫生机构和社区护理服务单位。
5. 阅读和文献研究,了解最新的社区护理理论和实践。
五、评估方式1.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社区护理理论和知识的理解程度。
2. 个人或小组项目,要求学生设计并实施社区护理计划,并展示成果。
3. 课堂参与情况和小组讨论表现的评估。
4. 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情况。
六、参考教材1. 《社区护理学导论》2. 《社区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3. 《家庭护理学》4. 《社区护理质量评估与改进》七、教学资源1. 社区卫生机构,提供实践场所和导师指导。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全套

《社区护理学》教学大纲全套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CommunityNursing总学时:40讲授学时:24实训、见习学时:16学分:2先修课程: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开课单位:护理学院一、课程简介《社区护理学》是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社区护理学的知识体系由社区护理理念、社区护理工作方法、社区健康护理、家庭健康护理和个人健康护理五个部分组成。
通过课堂讲授、讨论、课间见习和毕业实习使学生掌握社区护理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能够运用健康教育、家庭访视和居家护理的社区护理工作方法进行社区护理实践,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社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念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社区护理的组织结构;明确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和社区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和要求;正确认识社区护理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识记:(1)社区、社区护理、健康促进和社区护理管理的概念(2)社区的含义和功能(3)社区护理的特点和工作内容理解:(1)社区护理的发展史与发展现状(2)社区护理的组织结构(3)社区护士的任职条件和要求(4)社区护理管理工作的考核与监督(5)社区护理的伦理准则(6)社区护理发展的基本原则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二章:社区护理工作方法(4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社区护理工作方法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确护理程序、家庭访视、居家护理和社区健康教育的概念,掌握常用的社区护理工作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人群实施健康教育活动。
教学要求:识记:(1)护理程序、家庭访视、居家护理和社区健康教育的概念(2)家庭访视的目的、对象、类型和内容(3)居家护理的对象和目的理解:(1)健康教育相关理论与模式(2)家庭访视过程和注意事项(3)家庭访视对象和与访视对象的沟通(4)居家护理的形式和程序应用: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运用健康教育方法,对社区群体实施健康教育活动授课方式:讲授、讨论第三章社区健康护理(2学时)教学目标:通过〃社区健康护理〃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确社区健康护理的概念,了解社区健康护理常用的护理模式;掌握社区健康护理的程序;明确在社区灾害性事件的发生中社区护士的主要工作内容,掌握对社区常见急症、创伤和中毒的现场救助方法;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
《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4010161课程名称:社区护理学学时与学分:40 学时, 2学分先修课程:医学基础、护理学基础、临床护理适应专业:护理学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李春玉主编《社区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参考书:赵秋利主编《社区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姜丽萍主编《社区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刘建芬、黄惟清主编《社区护理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冯正仪主编《社区护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李春玉主编《社区护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黄敬亨主编《健康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何坪主编《全科医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杨晓媛主编《灾害护理学》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赵淑英主编《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Maurer FA, Smith CM. Community/public health nursing practice: health for families and populations. 4th ed. St.Louis: Saunders, 2009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社区护理是将公共卫生学与护理学理论相结合,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的综合学科,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和对医学模式的需求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改变使原来占据首位的流行病、传染病已逐渐被老年病、慢性病所取代,而这些病更加需要持续性的医疗、护理、照顾和保健指导,单纯的专科医疗护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广大居民的健康需要。
社区护理学的产生与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护理学科。
2、我国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需求迅速增长,社区护理作为护理领域中一门新兴的学科,已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护理是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服务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社区内个人、家庭及群体的健康为主要目标。
《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社区护理学课程编号: N2070019英文名称: Community Care课程性质: 选修总学时: 24 讲课学时:20 实验学时:4学 分: 1.5适用对象: 护理学专业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主要针对中国目前社区卫生及社区护理服务的发展情况,同时注意结合发达国家社区卫生发展的经验,重点介绍社区卫生、社区护理的概念,社区护理程序,家庭评估,家庭访视,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心理卫生,社区急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社区各年龄段人群的预防保健与护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发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预防疾病、维持和促进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综合运用医学专业及护理专业课程的知识,致力于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向个人、家庭、人群、社区提供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和高情感性的护理服务。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采用讲课的教学方法,全理论无实验教学。
近几年来中国很重视社区卫生的发展,出台了很多的相关方针和优惠政策扶持社区卫生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时时更新知识,时时关注社区卫生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同时要注重为学生展现社区卫生广大的发展前景。
如何理论教学联系实际,如何开发更好的教学方法,如何课本知识及时跟上社区卫生发展的快速步伐都是本门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一一一概述【教学要求】1.掌握社区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社区护理的功能、社区护理的特点3.熟悉社区的功能。
4.熟悉社区护士的角色。
5.了解社区的分类。
6.了解社区护理的伦理要求。
7.了解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
8.了解社区护士的定义和基本条件、社区护士的能力培养。
【教学内容】1.社区的概念、功能和特点。
2.社区护理的定义与功能。
3.社区护理的特点。
4.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
社区护理课程教学大纲

视觉障碍: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
口腔干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
考核知识点
一、各系统的老化改变所致的功能变化和易产生的问题或疾病。
二、各种常见健康问题的定义。
三、跌倒的内外因素、常见的护理诊断/问题、预防、处理和健康指导。
了解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趋势、老年护理工作的目标与原则、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课程内容
一、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
人的寿命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二、老年护理学概述
老年护理学及其相关概念、目标和原则、老年护理的道德准则和执业标准。
三、老年护理学的发展
老年护理学的发展、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
二、熟悉老年保健的概念;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老年人的患病特点。
三、了解老年人口对保健服务利用的特点;对老年问题采取的解决方法;国内外老年保健的特点;老年保健的原则、策略与措施。
(理论+讨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常见健康问题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
熟悉各系统的老化改变、常见健康问题的定义。
二、家庭访视
家庭访视的目的和优缺点;家庭访视的对象及访问次数;家庭访视护士的职责和访视活动;协议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三、护理程序与家庭护理
家庭评估内容和资料分析;家庭护理问题确定;制定护理目标和护理计划;实施与评价
四、家庭护理工作内容
五、危机家庭;问题家庭;家庭健康档案。
考核知识点
一、家庭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课程内容
以5~6人小组为单位,通过自身实践结合文献检索,形成书面社区评估报告并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16年修订)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社区护理是适应大众保健需求,与医学、护理、社会、康复、预防医学、人文等学科密切相关,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的一门应用型护理学科。
它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以人群为对象,以服务为中心,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连续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服务。
其目的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结合小组讨论、社区实践的教学方法。
通过课程讲授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通过讨论课,引导学生针对实际案例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通过社区实践,帮助学生了解社区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本课程属于本科护理学专业必修课,课程总学时为36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6学时。
三、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理论,明确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的工作内容,掌握社区护理工作的方法和技术,理解社区护理“保护健康、促进健康、恢复健康”的内涵,树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观念以及为个人与群体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的意识,并能把前期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本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指导后期的社区护理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社区护理服务,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知识体系主要由3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社区护理概述,主要介绍社区及社区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念;第二部分为社区护理工作方法,主要介绍社区健康促进、健康教育、流行病学等方法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第三部分为社区护理实践,主要介绍社区、家庭及社区中儿童和青少年、妇女、中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等不同人群的护理。
第一章概述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社区的概念及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社区护理的组织与机构,社区护理发展史与发展现状,社区护理服务与管理;熟悉社区护理的特点,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掌握社区、社区护理的概念。
2.学时分配:理论课:4学时3.教学重点:社区的概念及功能,社区护理的特点,社区护理的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
4.教学难点:社区护理的任务5.理论教学内容:社区健康与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健康与社区健康、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与机构社区护理:概念及其功能、社区护理服务与管理、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
第二章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社区护理诊断、居民健康档案概念、目的、意义;熟悉社区护理评估的内容,社区护理诊断优先顺序的确定,社区护理评价指标、健康档案的类型和内容;掌握社区评估、评价的方法及社区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
2.学时分配:理论课:3学时3.教学重点:社区护理评估方法,社区护理计划的实施与效果评价,社区健康档案的类型与内容。
4.教学难点:社区护理评估方法5.理论教学内容:(1)社区护理评估:评估范围及内容,社区护理评估方法,社区健康资料分析;(2)社区护理诊断:社区护理诊断的形成,优先顺序确定,Omaha社区护理诊断系统;(3)社区护理计划:制订社区护理目标,制度社区护理计划;(4)社区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计划的实施,实施效果评价;(5)社区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应用:建立社区健康档案的目的和作用,社区健康档案的类型与内容,社区健康档案的管理与应用。
第三章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家庭的概念及类型,家庭结构与功能,家庭的发展周期与任务,家庭访视、居家护理概念及目的;熟悉家庭护理的对象、工作特点及工作内容,居家护理特点;掌握家庭护理计划的制定原则,家庭访视程序。
2.学时分配:理论课:2学时,讨论课:2学时3.教学重点:家庭的功能,家庭访视程序4.教学难点:家庭护理诊断,家庭访视计划的制定5.理论教学内容:(1)家庭:概念及类型,家庭结构与功能,家庭生活周期及发展任务;(2)家庭护理:概念及意义,服务对象,工作特点及内容;(3)家庭护理程序:家庭护理评估、诊断、计划、护理实施与评价;(4)家庭访视与居家护理:家庭访视的概念、目的及家庭访视程序;居家护理概念、目的及服务方式。
6.讨论课内容(1)家系图的绘制(2)家庭访视计划制定第四章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健康促进的概念、活动领域及主要战略、发展方向;熟悉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掌握社区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健康教育程序。
2.学时分配:理论课:3学时,讨论课:2学时3.教学重点:健康教育的理论,社区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及效果评价4.教学难点: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5.理论教学内容:(1)社区健康促进:概念,活动领域,主要战略及相关理论(格林模式、联合国基金会模式),未来发展趋势,社区健康促进;(2)社区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及社区健康教育概念、意义及目的,健康教育理论(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行为阶段转变模式)(3)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
6.讨论课内容(1)社区健康教育项目设计(2)社区健康教育项目实施第五章社区儿童与青少年保健指导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小儿各年龄段分期及生理发育特点;熟悉儿童保健要点;掌握预防接种程序及禁忌证。
2.学时分配:理论课:2学时3.教学重点:预防接种的社区管理、接种程序、注意事项4.教学难点:不同年龄儿童常见健康问题5.理论教学内容:(1)社区儿童及青少年保健的意义及工作内容;(2)学龄前期儿童保健指导: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学龄前期保健指导,预防接种的社区管理、接种程序、注意事项;(3)学龄期儿童与青少年保健指导:生长发育特点及常见健康问题。
第六章社区妇女保健指导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社区妇女保健的目的、意义;熟悉特殊时期妇女生理、心理变化及保健指导要点,社区妇女保健工作内容。
2.学时分配:理论课:2学时3.教学重点:围产期、围绝经期的保健要点4.教学难点:围绝经期常见健康问题及护理5.理论教学内容:(1)社区妇女保健:概念、意义及工作内容;(2)妇女特殊时期的保健指导:围婚期、孕期、产褥期、围绝经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保健要点第七章社区中老年人保健与护理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年龄段划分标准,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熟悉社区中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生活特点及健康需求;掌握社区中老年人饮食、运动原则及注意事项,社区老年人安全指导。
2.学时分配:理论课:3学时3.教学重点:社区老年人的安全与防护4.教学难点:社区老年人的用药护理及跌倒的预防5.理论教学内容:(1)社区中老年人的健康需求与护理:世界及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社区中年人健康需求与指导(饮食指导、工作与休息、运动指导、定期体检指导),社区老年人的保健指导(娱乐与运动、营养与饮食、休息与睡眠、安全与防护);(2)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机构中的护士角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社区养老机构中的护士角色。
第八章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社区常见慢性病的种类及流行病学现状,临终关怀的概念;熟悉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分类和危险因素,临终患者的需求;掌握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原则及健康管理流程。
2.学时分配:理论课:3学时3.教学重点: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社区护理4.教学难点:高血压与糖尿病的预防5.理论教学内容:(1)慢性病概述:慢性病的概念、特点及流行病学,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工作任务、管理流程。
(2)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与护理:流行病学特点,危险因素,诊断与评估,健康指导;(3)社区临终关怀:临床关怀的概念、目标及原则,临终患者的健康需求、常见症状与护理。
第九章社区康复与护理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服务目标、网络与管理;熟悉社区康复护理的概念、特点、服务原则,常用的康复评定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护理;掌握脑卒中、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技术。
2.学时分配:理论课:3学时;实验课:2学时3.教学重点:社区康复护护理内容;社区康复常用的技术与方法,常用康复护理评定4.教学难点: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5.理论教学内容:(1)社区康复及康复体系,社区康复护理基本概念、服务对象、服务特点及护理服务原则;(2)社区康复护理内容与技术:社区康复护理内容,常用的技术与方法;(3)常见病、伤、残社区康复护理:脑卒中及脊髓损伤患者的常见功能障碍、常用康复护理评定及社区康复护理措施;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管理及康复护理内容。
6.实验内容康复器械的使用:测量工具的使用、三向阶梯、功率自行车、多功能训练组件的使用原则及方法。
第十章流行病学与社区疾病管理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流行病学的定义、内涵、功能及作用;熟悉疾病流行强度、地区分布、时间分布的概念,疫病出现前后的护理措施,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的正确隔离方法;掌握社区常见传染病患者的家庭访视内容及方法。
2.学时分配:理论课:3学时3.教学重点:社区健康水平的测定;社区传染病的家庭访视管理4.教学难点:社区健康水平的测定5.理论教学内容:(1)流行病学定义、相关概念,流行病学的功能及应用,疾病的自然史与三级预防;(2)社区护理服务中常用的流行病学方法,社区健康水平的测定;(3)社区流行病学管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传染病的家庭访视管理内容。
第十一章社区灾害与急救护理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社区灾害的原因、分类;熟悉社区护士在灾害预防工作中的任务,灾害、急性压力综合征的概念;掌握灾害现场伤病员预检分诊、现场救护及转运的原则与方法。
2.学时分配:理论课:2学时3.教学重点:病伤员的预检分诊原则与方法;现场救护及转运。
4.教学难点:灾害重建期常见健康问题及管理5.理论教学内容:(1)灾害的概念、分类,社区护士在灾害预防中的工作;(2)伤病员的预检分诊原则与方法:RPM初步预诊、START急救处置、心理问题预检分诊;(3)伤病员的现场救护及转运:基本要求,救护原则与技术,转运原则(4)社区灾害重建期的健康管理:灾害重建期常见健康问题及居民的健康管理。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活动主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讲授法、社区服务学习法、分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多样的教学方法。
五、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李春玉编著.《社区护理学》.第3版.出版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宋体小四号)(二)参考书[1]Maurer F A, Smith C M. Community/public health nursing practice: Health for families and populations[M].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3.[2]Stanhope M, Lancaster J. Public health nursing: Population-centered health care in the community[M].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5.六、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过程考核:考勤(10%) +作业(网络提交,30%)+实践报告(60%)课终考核:闭卷考试(二)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课终考核成绩×60% + 过程考核成绩40%编制者:庄嘉元审核者:胡荣学院(部)盖章:日期:2016 年9 月1 日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