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洛川县介绍PPT

合集下载

洛川县凤栖镇蒋村档案

洛川县凤栖镇蒋村档案

凤栖镇蒋村档案一.基本概况1.地理位置: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凤栖镇蒋村2.气候:A.降水:分为旱季和雨季,降水集中于夏秋两季,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月降水不均匀。

B.气候灾害:寒潮,暴风雪,冰雹二.物产1.植物A.农作物:玉米,土豆,西红柿,茄子,黄豆,瓜果等;B.树种:以苹果为主要经济作物,桃树,杏树,李树等供自家食用2.动物A.家养:羊,鸡,猪较少B.野畜:野兔、野鸡三.社会风俗1.婚丧嫁娶:自由恋爱为主A.婚:结婚过程复杂一般为两天,方式传统,热闹有趣。

B.丧:实行土葬,下葬前先请风水先生看墓地和下葬时间;出殡时孝女禁止送葬,服孝期内亲人不得外出;忌讳较多;2.节日庆祝:庙会;每月逢3,5,7赶集,均为农历;3.民风,民性: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大部分家庭墙上挂有家人照片;自由恋爱较多;农闲时间外出务工人员较少,喜欢打麻将,玩纸牌,扭秧歌,下象棋,娱乐节目丰富。

四.住房类型:以窑洞为主,今年来经济收入提高,许多村民修建楼房五.生活1.方言:陕西方言2.饮食习惯A.饮食特点:以面食为主一天两顿。

早上8点到9点,下午15到16点。

B.主食:面条,馒头,小米稀饭,少许米饭,炒菜。

C.腌制食物:白菜,萝卜,醋,盐,腌制成泡菜。

六.人口民族:1.人口:全村160多户,共800多人。

2.民族:汉族为主。

七.经济:以产销苹果为主要收入,可以说苹果市场受到冲击,整个村子经济都会到冲击。

八.医疗卫生:医疗条件一般,村民参与农村合作医疗,只有重大病症在定点医院住院治疗时才可享受40%-60%的报销,普遍认为看病难,看病贵。

九.文化艺术:有扭秧歌队和锣鼓队,但近两年很少组织活动,有唱戏的比较专业,十.教育:整个蒋村重视孩子的教育,孩子从小就被送往县里的幼儿园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小学初中高中的孩子在外读书时有父母陪读,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学习成绩良好,每年考入大学的人数有望可增。

十一.家电交通工具的使用:全村大部分家电齐全,几乎每一家有自行车,部分家庭有拖拉机,摩托车,少量家庭有私家车。

陕西介绍PPT课件

陕西介绍PPT课件



能瀑束河西省华瀑壶 资布狭至省临民布口 源落如此延汾族,瀑
河 壶
口 。 差 壶 两 安 市 精 其 布 九口岸市吉神奔是
瀑 米 , 石 宜 县 的 腾 中
,故壁川壶象汹国
布 蕴 名 峭 县 口 征 涌 黄
藏壶立壶镇。的河
丰口,口,东气上
富瀑河乡西濒势的
的布口。临山是著
水。收黄陕西中名
陕西的名小吃很多,独具特色。
在陕西关中地区, 几乎没有人不爱 吃辣椒的,城里 有爱吃,乡里有 爱吃,大人爱吃, 小孩亦爱吃。就 连刚学会走路的 幼儿,手里拿半 个热蒸馍,也要 用辣子抹得红彤 彤的。
陕西人把饭碗不叫饭碗而 叫老碗。由此可见,这个“老” 字并不是代表了老碗的历史多 么悠久,而是碗中“老大”的 意思。其实老碗在饭碗当中, 老碗绝对也是碗的家族中当之 无愧的“大哥大”。
• 双重彩虹,上方为霓,下方为虹很多时候 会见到两条彩虹同时出现,在平常的彩虹 外边出现同心,但较暗的副虹(又称霓)。副 虹是阳光在水滴中经两次反射而成。两次 反射最强烈的反射角出现在50°至53°,所 以副虹位置在主虹之外。因为有两次的反 射,副虹的颜色次序跟主虹反转,外侧为 蓝色,内侧为红色。副虹其实一定跟随主 虹存在,只是因为它的光线强度较低,所 以有时不被肉眼察觉而已。
秦腔
也称为“乱弹”是陕西地方戏的主要剧种,也是我 国现存戏曲艺术中最古老的剧种,是京剧、豫剧、 川剧、河北邦子等剧种的鼻祖,其唱腔、道白、脸 谱、身段、角色、门类和演技均自成体系。它发祥 与陕西关中,流传于西北地区。其特点是:慷慨激昂, 宽音大桑.在西安,以西安易俗社,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的秦腔最为著名皮影戏

面条像腰带
陕 西 锅盔像锅盖 辣子是道菜

洛川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专题报告最终

洛川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专题报告最终

洛川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院长:周庆华总工:黄明华项目名称:洛川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委托单位:洛川县人民政府编制单位: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证书编号:[建]城规编第(021085)规划编制人员名单项目负责人:黄明华李莉吴党社项目参加人:黄明华李莉胡永红郑晓伟潘昆王静李科昌郝春艳田晓晴罗洁东雷王林申李祥平吴党社朱建军王安平白海涛李庚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09洛川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洛川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基础资料汇编◆专题报告1.生态环境安全专题研究2.土地适宜性评价专题研究3.居住专题研究4.商业网点与商贸流通设施专题研究5.城市开发强度专题研究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09洛川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5)·基础资料汇编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7.09目录第一章地理位置与政区概况 ---------------------------------------------------------------------------------------------------------------- 1一、地理位置----------------------------------------------------------------------------------------------------------------------------------- 1二、政区概况----------------------------------------------------------------------------------------------------------------------------------- 1第二章历史沿革 ------------------------------------------------------------------------------------------------------------------------------- 2第三章自然条件 ------------------------------------------------------------------------------------------------------------------------------- 3一、地形地貌----------------------------------------------------------------------------------------------------------------------------------- 3二、工程地质----------------------------------------------------------------------------------------------------------------------------------- 3三、气象 ----------------------------------------------------------------------------------------------------------------------------------------- 3第四章资源 ------------------------------------------------------------------------------------------------------------------------------------- 4一、土地资源----------------------------------------------------------------------------------------------------------------------------------- 4二、矿产资源----------------------------------------------------------------------------------------------------------------------------------- 4三、野生动植物资源-------------------------------------------------------------------------------------------------------------------------- 4四、水能资源----------------------------------------------------------------------------------------------------------------------------------- 4五、文物古迹及旅游资源-------------------------------------------------------------------------------------------------------------------- 5第五章社会经济概况 ------------------------------------------------------------------------------------------------------------------------- 7一、区划人口----------------------------------------------------------------------------------------------------------------------------------- 7二、经济现状--------------------------------------------------------------------------------------------------------------------------------- 11三、社会现状--------------------------------------------------------------------------------------------------------------------------------- 12 第六章县城概况 ----------------------------------------------------------------------------------------------------------------------------- 14一、县城规模--------------------------------------------------------------------------------------------------------------------------------- 14二、现状概况--------------------------------------------------------------------------------------------------------------------------------- 14三、建成区主要建设用地------------------------------------------------------------------------------------------------------------------ 14 第七章对外交通与城市道路系统 -------------------------------------------------------------------------------------------------------- 17一、交通区位--------------------------------------------------------------------------------------------------------------------------------- 17二、铁路站场--------------------------------------------------------------------------------------------------------------------------------- 17三、公路等级、性质等--------------------------------------------------------------------------------------------------------------------- 17四、汽车站------------------------------------------------------------------------------------------------------------------------------------ 17五、公交 --------------------------------------------------------------------------------------------------------------------------------------- 17六、城市道路--------------------------------------------------------------------------------------------------------------------------------- 17七、城市广场--------------------------------------------------------------------------------------------------------------------------------- 18 第八章市政设施 ----------------------------------------------------------------------------------------------------------------------------- 19一、给水排水--------------------------------------------------------------------------------------------------------------------------------- 19二、供热燃气--------------------------------------------------------------------------------------------------------------------------------- 19三、电力电信--------------------------------------------------------------------------------------------------------------------------------- 20四、环保环卫--------------------------------------------------------------------------------------------------------------------------------- 21五、消防 --------------------------------------------------------------------------------------------------------------------------------------- 22六、现状综合灾害--------------------------------------------------------------------------------------------------------------------------- 22第一章地理位置与政区概况一、地理位置洛川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延安市南部、洛河中游,位于东经109°18†14‡~109°45†47‡,北纬35°26†29‡~36°04†12‡,北依富县、宜川,南界白水,东接黄龙,西濒洛河与黄陵为邻。

洛川县县域城镇化的总体情况

洛川县县域城镇化的总体情况

洛川县县域城镇化总体情况汇报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地处陕北地区与关中地区的交汇处,西延铁路、包茂高速公路、210国道、304省道都从城区范围内经过,交通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县域土地总面积1804平方公里,辖7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2.06万人,城镇人口11.2万人,城镇化率达50.8%。

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6个建制镇建成区面积共8.4平方公里,城镇建成区面积共计16.2平方公里。

一、城镇化建设总体思路及目标任务按照县城全面开发建设,四大产业园区加快建设,建制镇重点建设,农村社区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建设项目120余个,总投资160亿元。

打造以县城为龙头、园区为载体、建制镇为纽带、农民社区为依托的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新格局,坚持“一城四园六镇十社区”的基本框架,县城按照“拉大框架、完善设施、增强功能、提升品位”的要求,以重点项目为载体,以城市基础设施和城镇居民住房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旧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承载力和辐射力。

重点镇按照“提升功能、优化环境、突出特色”的思路,依托各重点镇的区位优势和地域特色,进一步推进重点镇建设步伐。

力争到“十二五”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城镇建设水平和品位得到较大提升,城镇承载力进一步提高。

为实现“产业强、集镇大、社区好、果乡美”的统筹城乡发展总体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从2007年洛川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开始,全县“大开发、大建设”的准备工作就已经悄然铺开。

经过近几年时间的谋划和准备,2011年县城、重点镇建设开始启动实施,截止目前项目建设全面展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县城建设。

2011年以来,县城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启动实施,重点建设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旧城改造、住房开发、沟壑治理等五大方面共50余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振兴路、金苹果大道景观带、龙祥北路等城市道路。

红黄绿交相辉映的苹果之乡-洛川

红黄绿交相辉映的苹果之乡-洛川

黄土风情建筑
窑洞
洛川地区的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 的传统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 点,内部装饰也别具一格。
土楼
土楼是洛川地区特有的建筑形式 ,以黄土为主要材料,外观独特 ,内部布局合理,具有很高的历 史和文化价值。
民俗活动与表演
社火表演
社火表演是洛川地区传统的民俗活动, 包括舞龙、舞狮、踩高跷等,场面热闹 非凡。
洛川苹果种植技术不 断创新,推动了苹果 产业的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洛 川苹果产业逐渐壮大, 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 产业。
苹果品种与特色
洛川苹果品种繁多,包括红富 士、红元帅、黄元帅等。
洛川苹果色泽鲜艳,口感脆甜, 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喜爱。
洛川苹果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 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光照充 足,有利于苹果的生长。
红色文化活动
红色文化节
洛川每年都会举办红色文化节,通过文艺演出、展览等形式,展示红色文化的 魅力和精神内涵。
红色旅游志愿者活动
组织志愿者参与红色旅游服务,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和历 史。
04 洛川的绿色生态旅游
自然景观
洛川黄土高原
洛川地处黄土高原南部,沟壑纵横,山峦起伏,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地貌。这里的 黄土地层深厚,历史悠久,是研究黄土高原地质和气候变化的宝贵资源。
红军长征纪念馆
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历程和伟 大胜利,是红色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
红色旅游线路
洛川红色旅游线路
以洛川会议旧址和红军长征纪念馆为核心,串联起周边的红 色旅游景点,形成了一条具有历史意义和深刻教育意义的红 色旅游线路。
长征起点纪念线路
从洛川出发,沿着红军长征的行军路线,重温长征起点的重 要历史时刻,感受红军英勇无畏、百折不挠的精神。

【“五个洛川”精心打造“苹果之都”】洛川苹果

【“五个洛川”精心打造“苹果之都”】洛川苹果

【“五个洛川”精心打造“苹果之都”】洛川苹果陕西省洛川县以“决战‘十二五’、实现大发展”为主题,以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加快发展为主线,大力实施“果畜富民、工业强县、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强力突破现代工业、全力加快城乡建设、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努力建设“苹果洛川、文化洛川、生态洛川、和谐洛川、幸福洛川”,把“坚持一个统揽,立足两个定位,夯实三大体系,破解四大‘瓶颈’,实现五大目标”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及实现路径,力争实现“到2016年,县属生产总值预计达到70亿元,年均递增14%;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2亿元,年均递增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年均递增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年递增19.6%;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的预期目标,使地处黄土高原的“中国苹果之都”更美、更靓!一是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夯实特色产业体系。

将按照“市场引领、品牌带动、以畜促果、提质增效”的思路,坚持以现代果业建设为核心,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做好果畜结合、有机苹果这篇大文章。

建设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苹果示范园、景观带。

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不断提升洛川苹果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加大扶持力度,发展上市龙头企业,支持各营销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力争省会城市都有洛川苹果的直销窗口、专卖店。

坚持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支撑,建成现代农业(畜牧)科技园区,全面完成百万头生猪大县建设任务。

到2016年,实现畜牧业产值30亿元,生产有机肥30万吨,为苹果生产提供足够的有机肥料。

二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夯实城乡建设体系。

洛川将以“一城三园六镇十社区”为总体框架,按照“拉大框架、增加设施、完善功能、提升品味”的思路,全面完成“一个中心、两个新区、三个广场、四项改造、五条街道、六个小区”的目标任务,着力打造一个全新的县城。

开发建设狮子岭商业中心,实施客运站、东关小学迁建工程;综合开发金苹果大道和中心街南拓两大片区,打造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新建三个休闲广场,增加县城居民休闲娱乐场所;实施光明路、行政中心等建设项目,加快旧城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步伐;建设以210国道县城过境段改线为代表的城市路网工程,形成“四纵四横、互联互通”的网络化城市街道格局。

陕西省延安市地图矢量PPT模板(推荐)

陕西省延安市地图矢量PPT模板(推荐)

湖南
江西 福建
钓鱼岛 赤尾屿

广东

海南
香港 澳门
南海诸岛
感谢您的使用!
本模板有完整的逻辑框架,内容详实,稍作修改可直接使用
8
汉台区 南郑区 城固县 洋县 西乡县 勉县 宁强县 略阳县 镇巴县 留坝县 佛坪县
安康市
汉滨区 汉阴县 石泉县 宁陕县 紫阳县 岚皋县 平利县 镇坪县 旬阳县 白河县
商洛市
商州区 洛南县 丹凤县 商南县 山阳县 镇安县 柞水县
可拆分世界地图
MAP OF THE WORLD
欧洲 非洲
亚洲
中国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
西安市
新城区 碑林区 莲湖区 雁塔区 灞桥区 未央区 阎良区 临潼区 长安区 高陵区 鄠邑区 蓝田县 周至县铜川市王益区 印区 耀州区 宜君县宝鸡市
渭滨区 金台区 陈仓区 凤翔县 岐山县 扶风县 眉县 陇县 千阳县 麟游县 凤县 太白县
咸阳市
秦都区 杨陵区 渭城区 三原县 泾阳县 乾县 礼泉县 永寿县 长武县 旬邑县 淳化县 武功县 兴平市 彬州市
陕西省下辖10个地级市(其中省会西安为副省级市)。30个市辖区、6个县级市、71个县。
行政区划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陕西省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由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貌构成,其中黄土高原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40%,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横跨三个气候带,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关中及陕北大部属暖温 带季风气候,陕南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延安自然地理概况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延安自然地理概况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延安
●西安
六、植被
自然资源丰富,植被有温 带落叶阔叶林、暖温带针 叶林,天然次生林163万 亩,木材蓄积量308万立 方米;以干草、五加皮、 柴胡等为主的中药柴200 种;有豹、狼杜鹃等兽类、 鸟类100余种;而且土地 肥沃,光照充足,适生作 物品种多,具有发展种植 业、畜牧业、林果业的良 好条件。
思考 洛川 ⊙ 黄陵 ⊙ ⊙ 黄龙
富县⊙

宜川
名企欣赏
延安
●西安
四、河流
境内河流均属黄河水 系。崂山-黄龙山山 脉之东,延河等河流 直注黄河;其西,洛 河水系南流出境汇入 渭河。
延安
●西安
五、气候
属内陆干旱半干旱地 区,四季分明、日照 充足、昼夜温差大、 年均无霜期170天, 年均气温7.7℃— 10.6℃,年均日照数 2300—2700小时, 年均降水量500毫米 左右。
延安
●西安
七、土壤
黑垆土 黄绵土 胶泥土 淤沙土 水稻土 盐碱土 灰褐森林土 褐土
延安
西安
⊙ ⊙ ⊙





图1-1延安在陕西省的位置图
思考
子长 ⊙ 吴旗 ⊙ 子丹⊙ 安塞⊙ 延安◎ 甘泉 ⊙
图例: 铁路: 国道: 省道:
延安的市 场区位条 件?
延川 ⊙
⊙延长
地域文化----腰鼓
延 安 宝 塔 夜 景
延安市
延安
自然地理概况
●西安
一、位置
延安市位于陕北黄土高 原丘陵沟壑区,介于北纬 35°21′~37°31′,东经 107°41′~110°31′之间。 北接榆林市,南连咸阳、铜 川、渭南市,东隔黄河与山 西省临汾、吕梁地区相望, 西依子午岭与甘肃省庆阳地 区为邻,东西最大横距 257.8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 239.12公里,全市总面积 3.7万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老文明——洛川民俗博物馆
洛川民俗博物馆奉献 给您的是黄土高原古 今风情的完美花卷。 黄土高原风情展,古 代社会生活展,珍展 石刻塑像展。 古代宗教画像展四个 陈列古朴典雅,是您 入乡问俗的窗口,旅 游休闲的好去处。


2006年5月20日,洛 川憋鼓经国务院批准 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美好的日
子舞出来!
洛川苹果甲天下
• 陕西洛川,人称“苹 果之乡”。这里出产 的苹果,素以色、香 、味俱佳著称。洛川 苹果,品质优良,果 形优美,个大均匀, 果面洁净,色泽艳丽 ,肉质脆密,含糖量 高,香甜可口,硬度 适中,耐贮藏等。

洛川地貌——“陕北小平原”
陕 北 的 粮 仓 , 如 今 的 果 香 !
风景秀丽家乡美——山美水美人更美!
国 家 唯 一 一 个 黄 土 地 质 公 园
洛川会议旧址
• 洛川会议是一九三七年八 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中 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 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 川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 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 ,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 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 ,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 后抗日根据地。
我的家乡——洛川
welcome to my home!
• 陕西地处延安市南部,北与富 县、西与黄陵、东与宜川黄龙 相接,南与宜君、白水等县相 邻,是连接关中和陕北的重要 枢纽,亦是黄土高原在陕西境 内少有的地形平坦的地区(俗 称洛川塬),亦是黄土高原极 为重要的农业区。上世纪90年 代之前是延安市有名地小麦、 玉米、油菜籽种植区,俗称 “延安粮仓"。现在则是誉满全 国的最佳苹果生产基地,号称 “洛川苹果甲天下” • • • • • • • • • • 国家黄土地质公园 洛川会议旧址 洛川民俗博物馆 万凤塔 洛川旅游度假村 洛川苹果 洛川剪纸 洛川面花 憋鼓 洛川刺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