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案本文是关于《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设计理念】《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惊较浓的文章,因此本设计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读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

【教学目标】1、正确、感情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涵。

3、感受人们的爱心,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感受爱心。

【难点】领会恶劣气候与人民奉献爱心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学习课文前,我们列出了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有的还没有解决(指黑板板书的问题: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烦?人们为燕子做了些什么?),那么就让我们开动小脑筋,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好吗?二、细读课文围绕两个问题自学课文划出有关词句,仔细品味。

1、燕子遇到什么困难:(第2段)预设:⑴困难一:冷。

理解“骤降”⑵困难二:累。

我们在《燕子过海》这篇课文中知道燕子要飞过高山,飞过大海,飞过许多国家,它们太疲倦了。

⑶困难三:饿。

联系“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理解饥寒交迫。

⑷困难四:死亡。

师:燕子太可怜了,所以瑞士政府决定为燕子选择另一条飞回北方的路。

2、人们为燕子做了些什么?(第3、4段)预设:⑴“瑞士政府决定……送到温暖的地方”:政府工作非常忙,还用专列来送燕子,真是很了不起。

⑵“于是……把它们送到火车站”:理解“呼吁”。

如果你是电台、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你会怎么呼吁?假如你听到这个消息,你会怎么做?⑶“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这句话中,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①“冒、顶、踏、”。

②“四处”。

天气如此恶劣,可人们不畏严寒到处寻找燕子,去拯救比自己更需要保护、更弱小的燕子,这种精神不正是体现了人类对动物、对自然的爱护吗?⑷贝蒂的故事:她是怎么寻找的?她会想些什么?多么感人的一幕呀!这样感人的故事有何止一个呢?列车载着获救的檐子,也载着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驶向远方。

三年级《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修改版]

三年级《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篇[修改版]

第一篇:三年级《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三年级《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燕子专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周围环境。

本课讲的是由于气温骤降,飞回北方的燕子在瑞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呼吁人们救护冻僵的燕子,人们纷纷响应,最终用空调列车将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表现了人类对动物博大的爱心。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所学的生字、词语,能够正确、规范地书写“骤”。

2.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当时环境的恶劣和人们对燕子的救助行为,激发学生保护动物,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体会气候和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的无私奉献爱心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燕子专列》,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词语专列。

(认读,强调“骤和涉”的写法)2、故事专列: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二、细读感悟1、过渡:是呀,北归的燕子遇到了麻烦,瑞士政府呼吁人们救助冻僵的燕子,(理解“呼吁”)2、假如你是电视台的记着或者播音员,你会怎样呼吁?(交流)3、你们的呼吁瑞士人民听到了,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默读3段画出表示瑞士居民们动作的词。

(课件出示句子)(1)你画出了哪些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2)拓展语言:我仿佛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听到消息后,走出家门,她冒着——;我仿佛看到————————(3)齐读。

4、在这些居民中,小贝蒂也加入了救助燕子的行列。

指名读4段。

那句话最让你感动?(学生说)他不在乎什么?又在乎什么?她冒着------顶着--------。

5、在漫天飞舞的大雪中,他得走多少路呀,他得受多少冻呀!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对小贝蒂说些什么?请拿出你的笔,把它写出来。

(交流)6、女生齐读四段7、在贝蒂和人民的帮助下,成千上万的燕子获救了,我们的燕子专列也要启程了。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专列》教案(2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专列》教案(2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专列》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燕子专利”的意义,树立保护动物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3、正确认读本课十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的十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1、2。

【教具准备】多媒体、生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1、利用多媒体播放飞舞的小燕子及乐曲。

(学生欣赏,跟音乐律动)2、说说和小燕子有关的话,唱唱小燕子的歌,做做小燕子的动作。

(学生唱歌、表演、表达)3、每年的春天,可爱的小燕子就会千辛万苦地从遥远的南方飞到北方来。

在1990年的春天,当小燕子从南方飞到瑞士的时候,一场灾难发生了。

(学生齐读课题)点评:这一环节,把学生带到了一个美的境界,激发学生喜爱燕子的感情,为以后的“救救燕子”发出呐喊做辅垫。

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二、整体感知,学习识字1、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把字读准确,把课文读流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小组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并交流识字的方法。

3、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检查识字情况,4、交流识字的方法。

(表现突出的奖给“小笑脸”)5、按课文段落,小组赛读课文,师生赛读课文。

要求声音洪亮,朗读正确、流利,让别人喜欢听。

点评: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培养了他们自主识字,合作探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赛、交流、奖励等活动环节,激发学生识字热情,增强识字效果。

三、探究学习,品味体验仔细的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1、小组交流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老师点拨:(1)什么是专列?燕子专列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什么专列?(2)燕子遇到了什么灾难?知道学生朗读,表出自己的感情。

(3)这件事惊动了瑞士的政府和人民,读了这一句话你有什么感受?(为燕子的安危担心,表现出了对燕子的关爱)你能用“惊动了”说一句话吗?(4)“一时间瑞士大大小小的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都在传播着一个声音:“救救燕子”!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想?“救救燕子”是什么样的呼唤?指导学生发自内心地读。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燕子专列第二课时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燕子专列第二课时

《燕子专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夹河镇中心小学刘晓琴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之间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说话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3、通过研读重点句子、课堂拓展训练让学生感受人们关爱燕子的真挚情感,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

教学重点: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学生在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下,懂得人们奉献爱心精神。

预设关健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启发质疑。

(2分钟)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瑞士的火车站,看到这样一幕:(指名读文)二、寻找、感悟燕子濒临死亡的原因,体味艰难。

(第二段)(5分钟)1、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今年为什么要用专列送呢?自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出答案并画出来(课件出示)2、学生交流燕子遇到的麻烦是什么?并理解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3、多么可怜的燕子啊!你们能把燕子的不幸读出来吗?集体朗读整段课文。

此时的燕子已濒临死亡,只有一只两只吗?(成千上万只)此时此刻,你们还认为成千上万只燕子濒临死亡仅仅是遇到了麻烦吗?可以换成什么词?(不幸)(灾难)(危险)三、感悟爱心(15分)1、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前,燕子最需要救助。

板书:救助2、正这关键时刻,瑞士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策?找一找(1)指名交流句子:(政府知道了——寻找燕子。

)(2)呼吁可以换成“命令”吗?(号召、动员、鼓励)(3)引导:瑞士政府用专列来送它们,能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我们通过朗读来夸夸政府,读出政府的了不起吧!3、听到政府的呼吁后,瑞士居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1)自读课文。

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你能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课件)(2)你还能从哪些词体会到人们关爱燕子?(纷纷表示人多,四处表示范围广)。

(3)这么冷也阻止不了人们拯救燕子的决心,纷飞的大雪更挡不住人们寻找燕子的步伐。

三年级下册《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三年级下册《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认读生字新词。

2.指名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研读重点,感悟人文情怀过渡: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面临危险,非常幸运的是它们逃脱了这场灾难,谁知道这些可怜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指名说,师板书:政府居民贝蒂1.请同学们自由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把这些地方用——划出。

思考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2.感悟居民奉献的爱心(l) 出示句子:听到消息以后,居民们_____走出家门,冒着_______的春寒,顶着_______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_______寻找冻僵的燕子。

(2) 按照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3) 想想从横线上的词语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透过“纷纷”“满天飞舞”“四处”等词语,体会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的焦急心情,体会人们不畏严寒、不辞辛苦拯救燕子的博大产爱心。

(4)读句子,想象成百上千的居民丢焦急而又耐心地四处寻找燕子的感人三场面。

(5)感情朗读。

3.感悟贝蒂付出的真情引导学生观看课文中的插图(l)想象她一整天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2)小贝蒂不在乎的是什么?她在乎的又是什么?⑶朗读第4自然段,从“冻得通红”“冻得僵硬”“不在乎”等词语感受小贝蒂对待燕子的忘我真情。

三、续读课文,深化理解1.体会送别的感人场面这些冰天雪地中饥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们的似乎只有死亡,但因为政府的伟大决策,居民的爱心奉献,贝蒂的真情付出,它们却走进了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并即将启程返回自己眷恋的家园。

列车缓缓启动,在人们送别与祝福的目光中,车厢里的燕子对着人们卿卿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在说些什么呢?—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车厢中的一只曾经被居民或贝蒂救护的燕子,在你即将告别他们的时候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想好了,请写下来。

学生独立写话――准备发言――真情诵读。

2.与贝蒂关切交流列车在人们的视线中渐渐远去,大家陆续离开站台,然而贝蒂却依然眺望着列车远去的力一向,挥动着冻得僵硬的小手,为车厢中的燕子们祝福……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此时此刻的贝蒂内心深处的语言,也一定有很多的心里话想对贝蒂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燕子专列》第2课时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1)□中学(2)学科:语文(3)年级:三年级
2、课时:本课计划用2课时新授完毕,选送参评教案为第2课时的教案
3、互联网应用:
(1)孩子利用互联网了解瑞士国家的地理情况、气候知识。

(2)孩子利用互联网认识燕子,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

(3)孩子利用互联网了解关于保护鸟类的法律常识。

教学课题:6、燕子专列
教材分析:
《燕子专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的单元要求是要孩子留心周围的环境,想想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

这篇课文进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途经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瑞士政府发现这一险情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获救的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本文体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唤人们要保护动物,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人与动物之间营造起来的温馨和谐的生活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之间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说话训练,发展孩子的想象思维。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使孩子深入认识燕子遭遇的险境:恶劣气候导致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2)通过研读重点句子、课堂拓展训练让、演练法让孩子感受人们关爱燕子的真挚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

(2)增强孩子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
意识。

2、教学难点:
感悟恶劣气候与环境和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孩子充分感受人类给予动物的爱,让孩子在学习中受到人文的熏陶。

2、使用朗读法的教学策略,让孩子在读中悟情明理。

3、采用自主、合作、评价学习的策略,提高孩子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资源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让孩子写写自己对小姑娘贝蒂的心里话,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

1、听写词语:专列、舒适、空调、站台、特殊、
麻烦、饥寒交迫、温暖、纷纷、致谢
2、请孩子根据听写的词语简要复述课文。

3、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会飞的燕子为什么要用专列来运送,人们都为燕子做了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吧!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1、为什么会有“燕子专列’,画出说明事情起因的句子。

(教师巡视指导)
2、生:天气骤降,燕子饥寒交迫,不能自主飞行了。

教师根据孩子回答,利用课件随机出示第二段的四个句子,引导孩子根据平时的生活体验理解“骤降”。

3、孩子自主完成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这意外的天气变化,导致,也就是说,燕子失去了食物,加上长途飞行,劳累艰辛,用课文的词语来形容,是经过,疲劳加上天气,这批成千上万只的燕子,濒临。

你能把“濒临”换个词语来说吗?(用换词法理解词语“濒临”)
4、成千上万只燕子遇上了即将死亡的厄运,多让人焦急啊!指导孩子有感情朗读第二段的前三句话,读出燕子的焦急、绝望。

5、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瑞士政府作出了什么决定?用“”把这个决定画下来,读一读。

6、让孩子说说自己觉得这个决定怎样?为什么?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体会人们对燕子的爱
①人们为燕子做了什么?
提示:可从两方面想:
A、政府方面(做决定、呼吁人们、燕子专列)
B、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竭尽全力寻找、专程送行)。

②根据自己的体会,在“人”和“燕子”之间加上合适的词。

人→燕子(孩子根据自己的感悟,可能加上“帮助、喜欢、爱、救助”等词。


四、围绕“爱”,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人们帮助燕子:救助燕子,都是源于一种最朴素、最真挚的感情,那就是对动物的爱!从文中哪些地方我们可以看到“爱“呢?
2、读书圈画,讨论交流。

引导孩子从两方面体会人对燕子的爱。

政府做出决定真了不起。

(人力、物力、财力)
人们救助燕子竭尽全力。

(大人孩子、山间岩缝、不顾自己)
3、看图,引导想象,对课文做思维上补充,丰富课文内容。

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什么?
A自己练习讲一讲。

B指名说一说。

说话举例:
小贝蒂一边走一边低头仔细寻找,连树下草丛里也下放过。

她仿佛听见有燕子微弱的叫声,赶紧蹲下来,在雪里用手拨动着,果然,在树下雪窝里,一对燕子依偎在一起,已经快冻僵了。

“爸爸,妈妈,我又找到两只!”她兴奋地喊着,把燕子捧在手里,用嘴里的热气温暖它们冰凉的身体。

4、教师小结:小贝蒂就是这样,一个人救了我们十几个小伙伴,她不仅拯救了我们的生命,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

燕子专列开走了,燕子平安了,救助燕子的事情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小姑娘贝蒂。

她成了新闻人物。

人们纷纷给她打电话或写信,把自己心里话告诉她。

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
1、孩子自主说。

2、指名说,评价。

生:我要说:“贝蒂,你是好样的!这么冷的天,你到处寻找燕子,你对燕子是多么关心!”
生:我想说:“贝蒂,你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可你毫不在乎,一心只想到救护燕子!”
师:这个“只”字用得真好!
生:贝蒂,你不怕寒冷,不怕危险,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你多么爱小动物啊!贝蒂,你让我懂得了要保护动物,我要谢谢你!
3、你还知道其他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五、课堂总结: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我希望,同学们都能象故事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更希望这样的故事不再是新闻!请孩子说说本课的学习收获。

六、作业布置:
必做题:
1、你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贝蒂说什么呢?把它写到作文本里吧!
2、继续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准备。

选做题:
1、把自己认为易写错的生字词再写三遍。

2、课后利用互联网继续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燕子专列》是一篇人文情境较浓的文章,本课设计以“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更好地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为指导精神,设立了“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作用,扎扎实实地训练孩子的资料搜集能力、朗读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口语表达和写话的能力,增强孩子保护环境、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孩子在步步推进的多种形式朗读、自主、合作、评价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落实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训练。

本课的教学达到“以文本的具体语言为载体,使孩子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人们保护动物的博大爱心”的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