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燕子专列》的基本情节和人物。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理解燕子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1.2 技能目标能够流畅地朗读和复述故事内容。
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表达。
能够分析和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培养学生的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惜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教材背景:《燕子专列》是一篇描写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
故事情节: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群燕子无法迁徙,被困在一个小镇上。
当地居民为了帮助燕子度过严寒,专门开设了一趟专列,将燕子送往南方。
人物角色:主人公是小明,他是一位善良、有爱心的男孩,他发现了燕子的困境,并积极行动起来,最终帮助了燕子。
2.2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故事情节,理解燕子的象征意义。
难点: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
3.2 情境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内容。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3.3 情感教学法通过故事中的情感线索,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通过讨论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燕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提问学生对燕子的了解和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4.2 朗读和理解学生自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4.3 分析和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主题和寓意,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关爱他人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精彩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燕子专列》的背景和意义。
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燕子专列的来历和目的。
燕子专列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燕子的特点和作用。
使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询问学生是否了解鸟类及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展示燕子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点。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燕子专列的存在?燕子专列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燕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结并引入课文内容。
第二章:课文解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课文《燕子专列》的主要内容、人物、事件和情感。
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2.3 教学方法使用问题引导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2.4 教学步骤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引导学生逐段解析课文内容,理解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个段落,分析该段落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和讨论。
总结课文结构和主题思想。
第三章:案例分析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分析燕子专列在保护鸟类和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如何保护鸟类和生态环境。
3.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和总结。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4 教学步骤展示一些关于保护鸟类和生态环境的实际案例。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交流和讨论。
总结保护鸟类和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意义。
第四章:小组讨论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鸟类保护的关注和意识。
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

燕子专列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燕子专列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理解燕子专列的概念和背景。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燕子专列的定义和意义。
2. 分享燕子专列的有趣事实和故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燕子的好奇心。
2. 提问学生对燕子专列的认知和了解。
3. 教师通过讲述燕子专列的故事,引起学生对燕子专列的兴趣。
第二章:燕子的生态环境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燕子的生态环境和习性。
2. 培养学生对鸟类生态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燕子的生态环境和栖息地。
2. 讲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
教学活动:1. 展示燕子在不同环境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栖息环境。
2. 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燕子的生活习性,了解燕子的生态环境。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燕子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第三章:燕子专列的运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燕子专列的运行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燕子专列的运行原理和设备。
2. 讲解燕子专列的运行过程和任务。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燕子专列的运行原理和设备。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燕子专列的运行过程,理解其任务和作用。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章:燕子专列的意义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燕子专列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介绍燕子专列对人类和环境的意义和价值。
2. 讲解燕子专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案例和数据,向学生展示燕子专列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认识到燕子专列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保护作用。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第五章:燕子专列的观察与保护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燕子专列的观察和保护兴趣。
《燕子专列》公开课教案

《燕子专列》公开课教案乔村小学王莉【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述人和燕子之间的温馨而感人的故事。
一看到课题,“燕子专列”就觉得这样的课题非常独特,为什么要取这样的题目?小小的燕子居然还要乘坐专列,享受了特殊级的待遇,人们把燕子当作贵宾来对待,可以想象燕子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所以让同学感受到这种逾越同类的真诚而透明的感情,是教材掌握的重中之重,为了使同学能深刻地领悟到人和动物之间毫无功利的朴素的感情,让同学走近课文,走进课文中的小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将会是我设计这一篇课文的主旨。
【学习目标】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
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饥寒交迫”等词语。
积累文中大量描写气候寒冷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对比手法使用的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的主题,增强保护动物,维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同学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掌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维护环境,保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爱心之间的关系,感受这样对比写的表达效果。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1、看一组动物和人类和平相处,充溢温馨之情的图片。
还记得《燕子》一课吗?每年春天,燕子都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欣喜。
它们春来秋去,撒播着友谊的种子,但是你知道吗,在这一来一回的跋涉中,会发生多少事,可能还会遇到许多危险!今天,我们要学的《燕子专列》讲的就是燕子在瑞士的遭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发生哪些疑问?“专列”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燕子专列?读第一段,找找答案。
设计意图:先出示动物和人类友好相处的图片,从情感上拉近动物和小朋友们的亲近感,为后来的情感的激发作好铺垫,导语的设计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使小朋友们在学新课文的同时,对旧的知识进行有意识的对比,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
《燕子专列》公开课教案

《燕子专列》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了解《燕子专列》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2. 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理解文章所传达的保护自然环境和关爱动物的主题。
1.2 技能目标1. 能够流畅地朗读和复述文章内容。
2. 能够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和短语进行口语表达。
3. 能够运用阅读技巧,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章概述介绍《燕子专列》是一篇描写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共处的文章,通过讲述一次特殊的运输任务,展现了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
2.2 人物介绍介绍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包括燕子、列车长、乘客等,并简要描述他们的特点和作用。
2.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包括列车的特殊任务、燕子的困境、人们的关爱和保护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通过让学生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3.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3 角色扮演选取文章中的重要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口语表达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4.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4.3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4 角色扮演选取文章中的重要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口语表达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巧。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5.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口语表达和表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口语表达和表演技巧。
《燕子专列》教案(15篇)

《燕子专列》教案(15篇)《燕子专列》教案篇1一、课前演讲同学们,你们喜爱小动物吗?能不能说一个你们爱护小动物的亲身经受。
二、导入1.这节课咱们再来学习一篇我们人类爱护小动物的课文。
燕子专列。
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
齐读课题。
2.专列是什么意思?(特地的列车)3.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燕子与特地的列车什么关系?等)三、初读感知,读文识字1.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
课前预习了吗?我来考考大家。
(指名读3个,领读,同位相互读)2.课文读了吗?找同学读课文。
其他同学边思索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四、研读课文,领悟写法1.感悟燕子面临的境况。
(1)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赶回北方时,它们在瑞士境内究竟遇到了什么麻烦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其次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
(1) 同学沟通。
(指名读)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全部昆虫都被冻死了。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特别疲惫,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
(2) 在这段描写中,从哪些词语看出燕子的境况很危急?(气温骤降、饥寒交迫、面临死亡、长途跋涉)师:什么是气温骤降?天气这么冷,再加上找不到食物,燕子饥寒交迫长途跋涉怎么理解?看这是燕子迁徙的图片。
燕子一路上要飞越很多的高山,大海,荒无人烟的大沙漠,整个航程就有五千多公里。
许多燕子由于飞的太远而死去。
师。
你们说的很对。
燕子就要死亡了,看到这样的情景,怎能不叫人担忧呢?(齐读)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燕子蜷缩着,就要冻僵了)女同学一起读读这一段。
老师看到有同学的眼睛已经潮湿了。
小组之间再相互读一读。
2.感悟政府对燕子的关怀爱护。
(1)正值这些燕子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谁首先做出行动?他是怎样做的?(指名读相关的句子)政府却确定用专列送燕子回北方,这真是了不得的举动啊。
为什么说政府很了不得?(燕子与政府没有关系。
花钱。
政府还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
)(2)为了爱护燕子,政府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来告知人们号召大家查找燕子(在这句话中呼吁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政府是怎样呼吁市民们的?(写写沟通)(找两个同学背下)3.感悟一般居民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优秀4篇)

《燕子专列》教学设计(优秀4篇)燕子专列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 。
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加环保意识、爱鸟的意识。
学习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加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学习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对人们奉献爱心和关系。
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一、由疑入境,统领全文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燕子遇到了这样的事情:课件出示第二段场景,师引读:这年春天,成千上万的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你们自己去读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3 (生说到燕子,师出示燕子图)2、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面临危险,非常幸运的是它们逃脱了这场灾难,这是因为,(生接)昨天我们已经学了课文,谁知道这些可怜的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指名说,师板书:政府居民贝蒂二、攀疑入境,缘词解情1、请同学们自由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视机提示:思考了后,你可以把这些地方用——划出)2、交流及教学对策:A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
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1)默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2)你能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2名)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怎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3)贝蒂她不在乎什么?师反复引读,贝蒂不在乎冰天雪地的寒冷,只在乎;贝蒂不在乎漫天遍野寻找的疲劳,只在乎;贝蒂不在乎饥饿、寒冷、疲劳的三重困难,只在乎。
《燕子专列》教案(精选15篇)

《燕子专列》教案(精选15篇)《燕子专列》教案篇1一、入情体验的开端——把自己当作小燕子。
生字预习检查,读的既对又快的可以模仿小燕子的动作这么多小燕子呀,咱们的教室变成了——燕子专列(齐读课题)咱们小燕子有翅膀,会飞行,为什么还要坐专列呢?(学习第二自然段)原来这是一辆爱心专列。
准备好哦,专列即将启程,咱们用朗读来和站台上送行的人道个别吧,齐读第五自然段。
在你们小燕子的心中,你们在向哪些人致谢呢?(政府、居民们、小贝蒂)在这些人当中,你最想向谁致谢呢?(调查学生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就先学哪部分。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1、自读、体会。
(第四自然段)小贝蒂为你们做了什么,让你们这么感动,使你们最想向她致谢?请你们找到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2、互动交流(1)根据学生交流的内容,引导学生读第一句话,体会小贝蒂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找我们,要找到我们容易吗?(2抓住第二句话中“小贝蒂救了十几只燕子”这点来向贝蒂致谢,并由此体会到小贝蒂的勇敢和爱心。
朗读这句话时有的将“一个人”读作重音,有的将“十几只”读作重音。
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她花了多长时间来救我们?让学生带着这些体会来读这句话时,就把“一天下来”也读得重一些、慢一些,来表现贝蒂的不辞辛劳。
(3)“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体会小贝蒂一点也不在乎什么,一心只在乎什么。
小结:小贝蒂真是个勇敢的孩子,一个充满爱心的孩子,把我们的感动和感谢都融到我们的朗读中去吧。
**3、看图想象(1)创设情境,发挥想象: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配乐),瞧,那天,我就是这样被小贝蒂救了的。
天,冷极了,当我躲在岩缝里瑟瑟发抖时,突然听到了……风,吼叫着,我和妈妈依偎着,哆嗦着,祈祷着温暖的春天时,是小贝蒂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在我们每只小燕子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动人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回忆吧!(学生看图想象自己被救的经过)(2)运用想象,表达体验:小燕子,那天你是怎么被救的?(生:那天我冷得受不了了,是小贝蒂扒开雪,救了我,把我送到火车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邱玉婷
燕子专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 读懂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课文的生字、词语。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
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人们奉献爱心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并了解本文倒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我们之前的课中,我们已经了解燕子是什么样的一种动物。
我们来看大屏幕,读读这段文字。
二、㈠复习巩固。
1.复习生字,识记字形,指导辨析容易混淆的字。
⑴出示生字,认读。
⑵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⑶辨析形近字,组词。
洲—州瑞—端殊—珠跋—拔步—涉厢—箱
(4)辨析多音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①小组内读课文和生字,互读互听。
并交流识字方法。
(请小组读、带读)
②多媒体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句子,学生认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放声朗读,要求把音读准。
)
①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②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划下来;
③在学习小组内读给同学听,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
2、检查:再读课文
①抽4 名学生每人读一段。
其他小朋友来当小医生,拿起铅笔,把他们读错的字圈出来。
②4 个小朋友读完了,你们有没有发现毛病呀?谁来说一说。
③这个字你会读吗?你来读。
(请读错的人再来读。
)一起读。
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
④纠正读音后再次朗读。
四、研读课文,深入体会
1 、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这是什么?什么是专列?这辆列车是给谁坐的?
(1)、学生读文思考: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怎么还用专列送呢?
2 、第2自然段:⑷教师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⑸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自由读屏幕上一段话——“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
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
这些小燕子濒临死亡,可见当时小燕子的处境非常——
生:(齐)危险。
师:非常地危险。
小燕子的处境到底有多“险”,让我们到课文的语言文字当中再去体会。
请同学们再自个儿读一读这段话,你从哪一句话中感受到燕子处境的危险?你把这句话多读几遍。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这是一列什么样的火车?再读课文,体会瑞士政府对燕子的关爱。
2.朗读体会,深入理解,体会瑞士居民对燕子的关爱。
⑴体会气候的恶劣。
①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居民寻找燕子的句子。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指名读。
③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气候的恶劣。
3 、第3自然段:谁在乎小燕子?(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僵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
天气非常冷,比中国南方的冬天冷多了,这么冷的天,我们最想做什么?
(顶着、踏着、冒着——说明寻找燕子的辛苦)
师:为了拯救燕子,居民们焦急得四处寻找燕子。
这是一种对燕子的怎样的在乎啊?我们连起来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齐读这段话)
从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寻找到最后把燕子送上了专列,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了瑞士人民对燕子的——(生:在乎!)
这种在乎,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和——(生:爱)
爱是一种最神奇的语言,她可以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在人和动物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
体会瑞士居民们的爱心。
①默读,画出描写瑞士居民们动作的词语。
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②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这些词语的作用。
③指导朗读。
④教师引读。
⑤再仔细地读一读这段话,还有哪些词也让你体会到了居民们的热情?(学生读文,抓重点词语“纷纷”“四处”。
)
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 、第4自然段:
(1)小贝蒂一点也不在乎什么?(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2)那贝蒂在乎的是什么?(燕子)
(引入图,让生观察)师引:小贝蒂在哪儿发现燕子,她怎么做的,会说些什么?你们看看这幅图,你觉得她是怎么在乎这些小生命的?看看她的动作,神情,她仿佛在说些什么?
从贝蒂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是多么地珍爱手里的这个小生命啊!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
体会贝蒂的爱心。
①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静静地体会,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②学生默读、勾画、思考。
③全班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④朗读第四自然段。
⑤教师通过不同层次的引读激情。
⑥学生思考,写下想对贝蒂说的话。
5. 第5自然段:此时此刻,(音乐响起,耳畔传来鸟儿愉悦地欢叫的声音。
)这些曾经濒临死亡的小燕子呀,现在坐上了专列,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此时此刻,它们在温暖舒适的车厢里面,唧唧喳喳的,你想啊,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用朗读为它送行好吗?咱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列车开动了。
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
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想一想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它会说些什么呢?
3.在爱心卡上为燕子写出祝福的话。
4.指名读所写的祝福的话语,请部分同学将爱心卡贴在黑板上。
5.指导朗读第五自然段。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5分钟)
爱心卡:如果你是燕子,你想向谁致谢,大声地说出来吧!(请学生读
一读自己写的爱心卡)让黑板成为燕子和人类的爱心桥梁,把你的爱心卡贴上去吧!(学生上台将爱心卡贴在黑板上)先写完的小燕子率先站起来朗读爱心卡,贴爱心卡,陆陆续续的所有的小燕子都上台读爱心卡,贴爱心卡。
教室内热情洋溢,黑板上五彩缤纷。
请给老师一个机会,让老师代表人类也为你们燕子们送上一份爱心卡,好吗?(师读爱心卡)“小燕子们,爱,是相互的,爱是彼此关怀,彼此牵挂,让我们都来做爱的小天使!”(师贴爱心卡)
五、导入故事,拓展升华
同学们,这个爱心故事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发生在1990年的欧洲瑞士。
其实,当我们走出这列专列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人和动物不知演绎过多少这样的感人的爱心故事呢!接下来,让我们再读一个发生在我们中国的真实故事。
有一个养鹤的姑娘叫徐秀娟,在江苏盐城养鹤,她是为了找两只挣脱绳子飞走的丹顶鹤不幸沉入河底牺牲了。
是的,同学们,为了拯救两只走失的丹顶鹤,(音乐缓缓响起)娟子她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父母的女儿,人民的女儿,大自然的女儿——娟子就这样走了。
那一天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娟子送行。
当时的时候,那一天出现了日全食,人们在哭泣,太阳在哭泣,连丹顶鹤也在哭泣!然而,由娟子在黄海滩涂奏响的那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奏鸣曲,已响彻云天,响彻大地,飞越海洋,飞越高山,久久地,久久地,在人们的心坎里回荡……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感人的歌曲。
(音乐响起:“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为她诉说喔~啊~/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六、小结
“动物是人类的近亲。
”所以我们要保护动物,因为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七、布置作业
设计保护动物的宣传语
推荐读物:《趣味动物小百科》(这本书讲了许多世界上稀有动物的一些趣味故事,讲了它们的生活习惯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故事。
如果我问你个问题:世界上有没有血液是蓝色的动物?我想你一定回答没有。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的,世界上有流着蓝色血液的动物。
)
板书:
燕子专列
燕子感激人类
救护板画一只燕子于黑板正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