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有感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少年读《史记》读后感500字(精选5篇)《史记》这本书人物立体,情节生动,便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使我们逐步增强爱国意识,《史记》中有三大类:本纪、世家、列传。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少年读《史记》读后感5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少年读《史记》读后感500字精选篇1暑假里我读了《史记》这本书,通过这本书,我仿佛穿越在历史的时空隧道——看到了利欲熏心的庞涓,残暴的秦始皇,忠厚老实的周公旦.....仿佛看到了宫中的金银珠宝,看到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尘灰,汉军和楚军大战的场面,有的让人看得心旷神怡,有点让人神情紧张,还有的让人感动不已。
在《史记》故事中,圣人孔子是我喜欢的人物之一,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他周游列国十四年,虽然他的政治主张最终没有实现,但这十几年的时光却没有白费,他走过许多地方,对各地的社会,人情,风俗等进行了考察,这些都让他获益匪浅。
在著书时,将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写下来,让儒家学说更加成熟,成为后世的典范。
从圣人孔子身上我明白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会有最深刻的的体会和感悟;自有自己亲眼目睹才会相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自己亲自饱览风情,才能领略自然的奇妙。
读了,《史记》不仅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还扩展了我的视野,增加了我的知识和见识。
让我懂得了“书中自有黄金屋。
”我越来越爱看书了!少年读《史记》读后感500字精选篇2中国历史上每个有责任感有成就的史学家,都会以他们的心血凝聚起来的思想,留给全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对此,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太史公司马迁。
司马迁出生在黄河岸边的龙门,他父亲司马谈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临死前嘱托司马迁帮他继续完成史书,然而,司马迁因替一位将军辩护而遭受酷刑,他风次想血贱墙头,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最后,一部鸿篇巨著《史记》诞生了。
读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五百字作文(精选5篇)

读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五百字作文(精选5篇)读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五百字作文(篇1)我看了《史记》这本书,这本书里有六十六篇历史故事,分别有:《大禹治水》、《纣王失天下》、《不食周栗》、《周公旦辅政》、《烽火戏诸候》、《掘地见母》、《齐国称霸》……《大禹治水》这一篇讲的是:在尧执政时,很多地方都发了大水,老百姓生命、财产没有保障。
尧派鲧娶治水,一直到尧逝世都没有治好水,舜执政以后,便派鲧的儿子去治水,他到了水灾严重的地方调查,研究水的规律与流向,禹带领老百姓日夜开凿河道,带着测量工具出发了。
一天,禹刚好遇到了自己的家,他刚想走进家里跟他妻子聊天,就担心地说:“我还没有治好水呢!”他看了一眼,就走了。
为了治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黄河上游有座龙门山,山很大,挡住了黄河水的去路,禹想:“要把黄河的水引入大海,必须凿开龙门山,可这工程量很大!”禹带领大家,用原始的工具在龙门山开山劈岭,最后治好了水,禹和大家欢呼起来!《纣王失天下》这一篇讲的是:殷商的最后一个首领叫纣王,他养了很多飞禽走兽,纣王整天吃喝玩乐,不理朝政。
百姓生活痛苦,骂他昏君,谁反对纣王统治,纣王就施以重刑,把他们绑在烧红的铜管上。
姬昌、九候和鄂候是纣王手下的三个部落首领,九候知道纣王喜欢美女,就将美女送去。
美女不笑,被纣王杀掉。
纣王还下令将九候杀了。
鄂候劝纣王,纣王又将鄂候杀了。
姬昌最后也被杀了。
纣王临时抽调奴隶匆忙应战。
战场上奴隶倒戈帮助周武王攻打纣王。
纣王大败,只好自焚。
通过看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成语,我一般般喜欢这本书,因为有些词语还不是很明白。
读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五百字作文(篇2)史记这本书是西汉时期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的。
他把从黄帝到汉武帝这三千年间所发生的著名事件,以前的故事仿佛又再现了。
这里记载了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说得是沛公刘邦和张良到鸿门拜见项羽,项羽在这儿款待了他们。
范增几次向项羽使眼色,可项羽并没有理睬。
没办法,范增只好让项庄进去舞剑,乘机把沛公给杀了。
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400个字(精选5篇)

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400个字(精选5篇)通过《史记》让人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华民族渊源历史,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400个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400个字【篇1】弘断帛裂,王者的雄风,如长虹利观贯通尘封的心房,豁然,顿悟。
从此,逍遥红尘,寄情山水,如新生一般,再从那青萍之末,罗袜生尘的翩迁而来。
——题记“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先生说过。
它是我国历史文化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祥实的材料,独到的见解,优秀的文笔,大放光华于世界之文化之中。
它便是——《史记》。
太史公司马迁用他那酐畅淋漓的笔墨,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让我们跨越时间的长河,进入那画卷——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逝去了多少英雄。
站在历史的长河,仿佛看见了项羽在乌江边,四面楚歌,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然后携刀向颈一挥,抛去了江山社稷和美人,从容倒下、血流乌江。
英雄无悔,项羽的躯体与自己的江山融为一体。
乌江进入了王者的灵魂,变得汹涌波涛,浪花一朵接又一朵。
再看那“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
当初,楚襄王听信小人的奸言,将屈原放逐到荒凉之地——汉北。
去汉北之时,屈原望江而叹,歌《离骚》,文采飞扬,一气呵成,甚是悲亢苍凉,随着呼啸的江风,回荡在江中。
楚国亡后,屈原悲愤投江。
屈原一生为自己国家着想,死了也要忠烈报国!后人为纪念他,不让他的身体被鱼虾吃掉,便将粽子投入江中。
这就是我国端午节吃棕子的来源。
让我们永远记住屈原!想当初,周幽王为了讨爱妃一笑,将爱妃带到烽火台,点燃烽火,吸引了各诸侯列国前来救驾。
等到诸侯们倾全国之力、率王国之兵赶到时,却没有看到一个敌军。
爱妃见到诸侯们面面相觑的样子,终于扬嘴一笑。
史记的读后感15篇

史记的读后感15篇史记的读后感1书是人类世界的瑰宝,人类的进步离不开他的存在。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所以,人类离不开书。
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本书。
它的名字叫做《史记》。
《史记》是由我国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用一生的心血写成的,都收集了《史记》中的最精华的部分。
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受人们喜爱。
而且文中的'几个故事多事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那些故事使人一读就引人注目。
这次,我就读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听。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大家都知道吧!可是大家并不会非常的了解他的为人,一生的事迹。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与楚王是同性。
他从小就刻苦学习,记忆力超群。
他们关心国家的盛世存亡。
后来楚怀王被秦王拐骗到秦国里,还被胁迫拿出土地交换。
怀王不肯,后来被秦国囚禁冤死。
他的儿子顷襄王继位,可是顷襄王也是个不明是非的君王,一些奸臣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后来,屈原被流放到了江南。
秦国攻进了楚国的都城,焚烧了楚国的庙祖,铲平了楚国的祖坟。
屈原听到消息后他不愿意看见楚国灭亡,于是他抱着一块大石头,沉入了汨罗江。
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就这样走过了一生。
屈原沉江那年,一些附近的人为了纪念这位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伟大诗人就在这天把粽子扔进江里,划龙舟来祭奠伟大的屈原。
在《史记》这本书中收集了许多故事,有上古时期的传说,还有历史的光辉。
《史记》几本书很有价值。
希望同学们能看看。
史记的读后感2“当他在山中行走时,感觉路途是如此的遥远、颠簸,而怀里的孤儿是如此沉重——这是一个从一出生就背负了一大笔血债的孩子……”故事虽然没完,但我的内心已被深深触动。
暑假里,我看完了《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讲述了春秋战国这个天下大乱、群雄纷争的年代,英明君王和忠义臣子的`故事。
整本书中最感动我的还是赵氏孤儿的故事——奸臣屠岸贾发兵诛灭了赵朔全族,只有赵朔的妻子怀有身孕,留下一个遗腹子,躲避在宫中。
程婴和公孙杵臼设计,保全了婴儿的性命,但公孙杵臼却因此而死。
史记读后感15篇

史记读后感15篇史记读后感1《史记·留侯世家》主要写的是刘邦的谋臣张良的一生,顺便还简单写了张良的继承人张不疑的情况。
本篇写了张良与黄石老人、张良与项伯在鸿门宴的表现、张良建议汉王焚烧栈道以安项羽的心,张良劝刘邦暂不分封、张良建议建都关中、张良为太子出谋保住继承权,等,许多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看完了感觉张良还真是一个诸葛亮式的人物,特别善于出谋划策,正如汉高帝言:“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只是张良与黄石老人的故事有点离奇,杜撰的吧?总之,张良个性有点神秘,年轻时曾谋刺秦始皇,失败后被追捕更名改姓躲藏于下邳,十年后陈涉起兵反秦,天下纷争,张良在准备跟随景驹的途中遇到刘邦,以精通太公兵法得到刘邦赏识,从此跟随刘邦。
这时候张良是20多岁呢还是30多呢,文中未交代,已经开始表现足智多谋、老谋深算的特点,从他协助刘邦攻打尧关一事就可以看出来,而且自他跟随刘邦以来所出的计策就没有失败过,真神人也,比诸葛亮还诸葛亮。
但由于体弱多病,张良在刘邦打江山时未立战功,在刘邦坐江山时也未象萧何一样出任相位参与治国,不过也避免了像萧何一样饱受猜疑装模作样。
全文看完,看不到有刘邦或吕后对张良有一个字的诟病,看到的只有对他的赏识与感恩,这对于像刘邦、吕后这种人,真异数也。
世界真奇妙。
不过,仔细想想,韩信、萧何等追名逐利之徒怎能与张良这类世外高人相比呢?史记读后感2最近,我读了一本有关于历史的书,名叫《史记》,这本集聚我国古代历史故事的精华,这些精华聚集到一起就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史记》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
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 3000 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了中国第一部,也是最为著名的纪传体通史。
他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读《史记》,使我认识了四面楚歌中,乌江自刎的项羽;生灵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紧急危难中,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流亡在外,却终登皇位的重耳……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最为引人深思:公元前 494 年,吴国进攻越国,越国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无奈勾践只得屈辱求和,按照吴王的要求。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少年读史记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少年读史记读后感1鲁迅先生对司马迁的《史记》有着极高的评价,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看出《史记》是多么的出色。
但是,《史记》是言,像我这样大的孩子,有点看不明白。
Hever,令人高兴的是,青岛出版社出版了《少年读史记》这一系列书籍,把言翻译成了简明易懂的白话,让我们能够轻松的读懂《史记》。
这本书的主题是绝世英才的风范,里面有一个个战国时期的小故事,比如有:应侯范雎的故事、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田单复国的故事……这一个个小故事,都表明在战国时期,只要有才能的人,都可以被君王重用。
为了让我们悟出更多的隐藏含义或道理,《少年读史记》每个节都会有"三分钟读懂历史关键"这一栏。
用一些古人对人物的评价,透析人物形象,并且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告诉大家关键点,对故事进行解读。
最后,还会告诉大家通过这事得到的道理。
每个节还会有史记原典精选,就是用《史记》中这的一些原话,让我们读到原汁原味的古籍,其中较难理解的词语会有注释,后面还有这段话的翻译。
每一最后一栏,就是词语收藏夹,有的是中出现的词语,有的是对事例总结的词语,紧随的有这些词语的例句,让我们学习掌握好词好句,希望我们能够用到自己的作中。
介绍完这本书的结构后,我就要说说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节了。
前面我说过,这本书有着一个个小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小故事就是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了。
说白了,这个小故事主要讲的是完璧归赵这一事。
"完璧归赵"这个典故,大家其实并不陌生。
主要内容是:秦国想拿十五座城池换取赵王得到的和氏璧。
赵王几经犹豫后,派蔺相如送去,蔺相如认为秦国打算耍赖,不换十五座城池,便找借口把和氏璧拿回自己手中,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秦王说:"如果你不给赵国十五座城池,我就连璧带人一起撞在墙上",并让他五日后举行大典时再取和氏璧,大典上,蔺相如让秦王先给赵国城池之后再拿和氏璧。
《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读后感500字

《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读后感500字【第1篇】责任的力量——读《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有感“当他在山中行走时,感觉路途是如此的陌生、颠簸,而怀里的孤儿是如此沉重——这是一个从一出生就身负背负了一大笔血债的孩子……”故事虽然没完,但我的心灵已被深深触动。
暑假里,我看完了《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讲述了春秋战国讲述这个荒乱、群雄纷争的年代,英明君王和忠义臣子的故事。
整本书中最我的还是赵氏孤儿的故事——奸臣屠岸贾发兵诛灭了赵朔全族,只有赵朔的妻子怀有一子一女,留下一个遗腹子,躲避在宫中。
程婴和公孙杵臼设计,洗刷了婴儿的性命,但公孙杵臼却因此而死去。
待程婴把孤儿抚养成人,赵家也恢复原有地位时,他毅然决然地挑选了自杀,去向当年的公孙杵臼报告托付的事已成。
像他这样的忠义,不仅是在古代,就连现代的人也会觉得不可思议,不过也确实让人则感动。
正如序言里所说,驱动一批又一批反共臣子的动力,不是别的,而是承担。
正因为有了承担,有了自己内心的标准,才会一心地勇往直前。
说是承担,事实上更准确的一个词是“责任”。
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每个身份都有每个身份的责任,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其要求第一种要求。
这从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压力,但这种压力多数会转为动力,让你坚守自己的尽心,驱动你尽心尽责,不留遗憾。
人的一生,努力追求的没有正是这个吗?我们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名公民、一名小学生,一定要有责任感。
当我们尽力了、尝试了,做事做到问心无愧时,也就足够为人了。
【第2篇】暑假是快乐的,是缤纷的。
在这个缤纷而又快乐的寒暑假暑假,我根据推荐的书目阅读了许多书籍,如:《简爱》、《鲁滨孙漂流记》、《少年读史记》等。
其中,我印象极深的就是《少年在读史记之霸主的崛起》。
读了这本书,引发了我许多即席。
这本书主要讲了齐桓公称霸主要的故事,晋公子重耳避居的故事、晋文公称霸的故事、楚庄王称霸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为的霸主的成长故事。
这其中有知人善任的眼光的齐桓公,有从未上过战场却很会分析经营的头号功臣萧何,还有很有哲理的孔孟这本书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台湾作家张嘉骅。
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看完史记,你知道怎么写好一篇史记读后感吗?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宝库中有这样一本书,它记载着伟大祖国的复兴,记载着中华民族艰辛的历程。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8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少年读史记的读后感800字(精选篇1)煮酒论剑、大义凛然,《史记》里的人物哪个不是黜陟幽明。
那荡气回肠、终生难忘的故事仍为人们传诵不绝。
《史记》的第一个故事便是五帝的传奇故事:讲了为人们的利益历尽艰辛的炎帝,聪明机敏、明辨事物的黄帝,明察是非、做事一丝不苟的唐尧,谦让有礼又以德服人的虞舜,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他们都具有难得的品德,他们为人类发展进化作出了无量的贡献。
《史记》中还有一个故事:晋公子重耳流亡时,绝粮断炊,而他的随从介子推为了保住重耳的.命,不惜割下打退上的肉让重耳充饥。
当到达晋国成功登基后,其他几位随从都得到了奖赏,唯独介子推什么赏赐都没要,而且还带着老母隐居山中,重耳一气之下下令放火烧山,其实是希望介子推能出山,但是介子推最后还是烧死在了山里。
重耳后悔不已,为了表达自己的歉意和谢意,重耳决定将这座山命名“介山”,并且规定每年这时家家都不可以生火,这便是著名的“寒食节”。
介子推这种为主人无怨无悔而在所不辞的忠义、一身清风的廉洁令人惊叹和赞赏。
除了坚贞不渝的介子推和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五帝。
《史记》还有许多故事:孙膑和庞涓之间的明争暗斗;愚蠢至极的秦二世;识大体的蔺相如、知错就改的廉颇;西楚霸王项羽的传奇;匈奴首领单于杀父自立的残忍无理;管仲和鲍叔牙的生死之谊;稳重谦和的晏子。
这些故事离奇生动,摄人心弦。
不愧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据史料记载《史记》作者司马迁受过宫刑,在古代,宫刑对男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但他在欲轻生之前想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终于,他想通了,也终于使他的死“重于泰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有感
读《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有感
历史可以使人明智,可以使人大气,可以使人坦然。
这个暑假,我读了由司马迁所著《史记》改编的《少年读史记----霸主的崛起》这本书。
读完书,我闭上眼睛,书里的历史画面在脑中得以浮现。
春秋战国时期,五霸纷纷登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齐桓公尊王攘夷;晋文公颠沛流离;楚庄王知错能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吴王阖闾知人善任。
其中,使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晋文公重耳和越王勾践。
重耳被人陷害,逃到其他国家去,他在外颠沛流离了十九年,才回到晋国当国君。
回国后,他有仇报仇,有恩报恩。
就连答应楚成王的”退避三舍”,重耳也一丝不苟地做到了。
而越王勾践在一
次战役中没有听取谋士的建议,差点导致越国灭亡。
回国后,他无论是坐卧还是饮食,都要尝一下苦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被吴国围困的苦,他还放下国君的身段,与众百姓处在一起。
他礼下贤士、救济贫穷——最终成为一方霸主。
读完这本书,我从书中这五人身上学到了不同的东西:不要因私事误了大事;要知恩图报,一切以大局为重;要奋发图强,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知错就改……
只有学习历史,才能深入了解历史。
如果不好好学习,你就会被别人超越。
想要做一个强者,你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取长补短,努力追逐。
作者简介:
李子昆,安康市第一小学五年级八班班长,少队部大队委员,爱好古筝和探险,喜欢新鲜事物。
这篇习作是在今年假期写的。
关于《少年读史记》
内容简介:
该系列丛书由台湾著名作家张嘉骅精选《史记》中的人物故事编写而成,共计60篇。
主要根据《史记》的”本纪”、”世家”和”列传”的相关篇章,精选了唐尧到汉武帝间杰出人物的事迹,其中有帝王、将相、世家公子、谋士、教育家、武士、辩士、刺客等。
语言生动,文字流畅简约,通俗易懂,有极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除此之外,第一集还将《报任安书》收录进來,这是司马迁的名篇,是司马迁与任安的心灵对话,引进这篇文章,对于了解司马迁的人生际遇和心路历程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张嘉骅,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曾出版《怪怪书怪怪读》《我爱蓝树林》《海洋之书》等作品,荣获中华儿童文学奖、”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年儿童读物奖等二十余项大奖。
本书特色:
人物故事:孩子的语言,现代的视
角,为您呈现一篇篇有温度的故事。
历史关键:还原历史场景,解析前人智慧,把握历史关键。
原典精选:经典原文,详尽注释,感受古文的魅力。
词语收藏:源自《史记》成语,解释造句,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