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整理图表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讲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讲答案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精讲一、填空题:1、隋唐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2、古诗文中经常提到“岁寒三友”、它们是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

3、古人在称谓前加个“先”字,表示已经死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如已死的皇帝为先皇,已死的父亲为先考,已死的母亲为先妣,已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4、古代官场用语都有特定的说法:官员刚到任叫下车;官员到职工作叫视事;授予官职叫拜或除;大臣年老请求辞官退休叫乞骸骨。

5、古人表示年龄都有专门的代称:二十岁叫弱冠或加冠,三十岁叫而立,四十岁叫不惑,六十岁叫花甲。

6、我国不少城市有古称或别称,如南京叫金陵,苏州叫姑苏,扬州叫淮扬、广陵,杭州叫临安、武林,开封叫东京、汴京。

7、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8、“文房四宝”是对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9、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和榜眼、探花。

10、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1995年是农历乙亥年,1996年是农历丙子年,1997年是农历丁丑年。

11、“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2、《四库全书》是乾隆年篡修的一部丛书,共收古籍3503种,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所以称为“四库”。

13、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剧中人物分别由生、旦、净、丑四种角色行当扮演。

通常所说的“末”,归入“生”中。

14、阅读下列文句,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②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

③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上面的句子中运用了纪年、纪日、纪时的词语。

其中确指某一年份的有:①②。

指某一日子的有:①②③。

指某一时辰的有:③。

15、在古诗文中,下列词语各指代什么?①“汗青”代史书②“须眉”代男子③“巾帼”代女子④“桑梓”代故乡⑤“轩辕”代祖国⑥“三尺”代法律16、写出下列诗句所反映的我国古代民间传统节令的名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题有答案2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题有答案2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00题有答案2篇第一篇: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独特而深厚的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和创造力。

下面为大家介绍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前两题及其答案。

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哪四个发明?答案: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2. 古代的科举制度指的是什么?答案: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其中最有名的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3. 古代的封建社会中,贵族地位最高的是什么?答案:古代贵族地位最高的是皇帝,他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4. 古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什么?答案:古代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如紫禁城等。

5.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哪些?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6. 中国古代的音乐以哪种乐器为主?答案:中国古代的音乐主要以琴、瑟、簧、笛等乐器为主。

7. 古代的书法有几种字体?答案:古代的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等不同的字体。

8. 古代的农历有多少个月?答案:古代的农历有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不同的名称。

9. 古代的皇帝在即位时会被赐予什么?答案:古代的皇帝在即位时会被赐予玉玺。

10. 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节日是什么?答案: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节日是春节,也称为中国的农历新年。

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二篇:继续为大家介绍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题目及答案。

11. 中国古代的夙愿制度是什么?答案:夙愿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制度,指官员在就任之前需要提前递交一份个人的政治、学术和品德报告。

12. 古代的道教是中国的哪个主要宗教?答案:古代的道教是中国的主要宗教之一,以追求长生不老和超脱世俗苦恼为目标。

13. 古代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什么货币的国家?答案:古代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壳和铜钱。

14. 古代的龙是什么象征?答案:古代的龙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威、尊贵和祥瑞。

2019年国考常识:中国各朝代文学常识100条[含答案解析]

2019年国考常识:中国各朝代文学常识100条[含答案解析]

2019年国考常识:中国各朝代文学常识100条[含答案解析]一、春秋时代1、《诗经》,又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

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檀》、《硕鼠》、《七月》。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

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1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4、孟子,名轲,宇子與,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圍寇),道家前辈。

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

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

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

主要作品为《荀子》。

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

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

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

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8、韩非,法家集大成者。

主要作品为《韩非子》。

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

古代文化常识150题(含答案及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150题(含答案及解析)

古代文化常识150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官职沿革(一)官职制度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9.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 )10.(2017·全国卷Ⅰ)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 )11.“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 )12.“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 )13.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

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 )14.(2017·全国卷Ⅲ)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

( )15.(2016·全国卷Ⅱ)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 )16.(2016·全国卷Ⅲ)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150题答案及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150题答案及解析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分类150题答案及解析)一、官职沿革(一)官职制度1.√ 2.√3.√[拓展] 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5.×[拓展]“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 7.√8.×[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

皇帝征召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9.√[拓展]“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

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10.√11.×[拓展]“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

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

12.√13.√[拓展]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

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

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14.√15.×[拓展]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委婉语。

16.√(二)皇室官职17.×[拓展]“皇帝”始于秦王嬴政。

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王朝,其臣下依据三皇之名,上尊号为秦皇。

古代文化常识75题(含答案).docx

古代文化常识75题(含答案).docx

古代文化常识75 题(含答案)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考中会试的称为进士。

B.舅,文中是指丈夫的父亲。

有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C.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

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或行笄礼时才起的,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D.除,是任命,授职,如“除徽州推官”;擢,是在原官职上提拔,如“擢礼科给事中”。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举进士中第:又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朝廷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服除:指守丧期满。

古时父母去世,在朝做官的儿子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丧。

C.六经: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论语》六部儒家经典。

D.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始于汉武帝。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敬”是戚继光的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

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所以也称字为表字。

B.“勒石”是碑刻术语。

指将法书钩摹本背面加朱复印到石面上的工序。

唐代碑刻上常有专款记载勒石者。

C.“郊庙”是指帝王、诸侯在郊外祭祀。

古代祭祀讲求置办三牲祭礼,“三牲”包括猪、牛、马。

D.“三十六年”、“四十年” 属于年号纪年法。

中国古代的纪年法包括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生肖纪年等等。

按朝代整理文学常识 答案版

按朝代整理文学常识 答案版

重要作家作品填空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一)先秦诸子百家1、孔子与《论语》: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 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根据自己记忆或耳闻传说写的。

是语录体著作。

儒家重要经典: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1、《诗》、《书》、《礼》、《易》、《乐》、《春秋》2、礼、乐、射、御、书、数2、老子与《老子》:老子,姓李,名耳, 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经》。

3、孟子与《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后世常“孔孟”并称,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论。

著有《孟子》一书。

4、庄周与《庄子》: 战国时期宋国人。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老子哲学思想继承者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创始人。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老庄”。

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养生主》中“《庖丁解牛》”尤为传诵。

5、荀子与《荀子》: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时期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

课本选入《劝学》(二)史学著作1、《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2、《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实的编年体史书。

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课本选入《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

3、《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4、《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体史书,课本选入《邹忌讽齐王纳谏》。

5、《史记》与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参考答案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精编100题参考答案1.B(“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2.D(“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3.C(封邑是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财政收入奖励给某一个人,即该地的税赋归被封者。

是古代君主对臣下的一种物质奖励。

一般受封邑的是君主的兄弟们或叔伯等近亲属,也有少量的封邑给那些对国家功劳很大的人)4.C(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5.B(A禅位:君王將帝位禅让給贤人或让位。

指帝王生前將帝位傳給子孙。

不是皇帝登临皇位。

C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D“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6.B(“军令”由兵部掌管)7.C(应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8.D(《论语》不是六经)9.C(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10.(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度的主要科目之一)11.C(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12.A(解析文中意思应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等)13.C(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

唐玄宗即位初年改元“先天”,这年即称先天元年,后改元“开元”,又改元“天宝”。

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

如明成祖年号是永乐,明成祖就是称为永乐皇帝)14.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

多指政事言)15.C(户籍应该是由户部掌管)16.B(“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17.A(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18.C(“除”,任命官职)19.C(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20.D(“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21.B(出,是京官外调,除是授予官职)22.A(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

)23.C(国子监,也是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24.C(“左迁”为贬官。

)25.D(授职之后,只要上报台阁正式行文任命即可)26.A(博士,在文中是官职)27.C(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叫谥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地位
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楚辞》
楚辞
发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
屈原
地位
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名平,字原。
主要
作品
《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第一首长篇抒情诗,具有浪漫主义精神
《九章》共9首。
《九歌》共11首,是屈原对民间祭神曲的再创造。
《楚辞》
乐府
北朝的长篇叙事诗《木兰诗》与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三)唐代诗歌
唐诗
初唐
1、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当时对诗风变革加以倡导和实践最有力且成就最大的一位诗人是陈子昂。
盛唐
两大诗派
1、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王维、孟浩然。其诗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是王维。

代表作家
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乐府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开创了一代诗风,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作家
陶渊明
1、创作分类:田园诗和咏怀诗。
2、开创了田园诗派。



代表作家
1、山水诗:以谢灵运、谢眺为代表。
2、鲍照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传统,在众多诗人中独树一帜。
3、庾信是南北朝时期最后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融合了南朝诗歌的华美精细和北朝民歌的质朴刚健,取得了新的成就,对后世特别是对唐诗产生过重大影响。
古代文学史常识整理
(一)先秦
《诗经》
概貌
原称《诗》又叫《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汉代独尊儒术,把他奉为经典,称为《诗经》。它的第一篇是《关雎》
内容

即国风(民歌)。

包括大雅和小雅,主要是文人作品。

是宗庙祭祀的音乐。
表现手法

是铺陈其事。

是以彼物彼此物。
派别
豪放
以马致远为代表
清丽
以张可久为代表
2、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是岑参、高适。
代表盛唐诗歌最高成就的两大诗人
1、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写了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形成了豪迈飘逸的艺术风格。
2、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被誉为诗史。风格是以沉郁顿挫为基调的多样统一。而他本人被称为诗圣。
晚唐
小李杜
李商隐
是唐代最后一位大诗人。(诗风朦胧隐秀)
杜牧
晚唐七绝第一高手。
(四)宋词
宋词
北宋
1、柳永是北宋前期最有贡献的词人,是宋代第一个致全力写词的人。他大量创造慢词,属婉约派。
2、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3、周邦彦被称为“词的集大成者”,开启了南宋一代典雅词风。
南宋
Hale Waihona Puke 南渡李清照是南渡词人中最重要的一位,是宋代第一流的女词人。她的词被称为易安体,以婉约为基本特色。
中唐
前期
代表诗人:刘长卿、韦应物、张继。
后期
两大诗派
韩孟
代表诗人有韩愈、孟郊、贾岛、李贺。其中被誉为“唐诗之一大变”的诗人是韩愈,而“鬼才”是指李贺。
元白
继承杜甫现实主义传统,提出“文章和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发动“新乐府”运动。代表诗人是元稹、白居易。
其他
诗人
刘禹锡、柳宗元(韩柳的古文运动:文以载道)
前期
辛弃疾是南宋前期词坛最优秀的词人,被称为豪放派的大师。他将自己无处发泄的“一腔忠愤”及其“抑郁无聊之气”寄托于词。他的词代表了宋代豪放词的最高成就。
后期
代表词人姜夔,高雅的风雅词派。
(五)元曲



发展
前期
以马致远、卢挚的作品最多,其中马致远使散曲真正成了足以与诗词分庭抗礼的新体诗。
后期
代表作家:张可久、乔吉、睢景臣、贯云石、徐再思等
编者是西汉末年时的刘向。
(二)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

概念
汉乐府是政府采集诗歌、配制音乐的机关。
传承
汉乐府诗继承了《诗经》现实主义的传统。
代表作品
1、标志古代乐府叙事诗发展顶峰的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孔雀东南飞》,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后为徐陵所编《玉台新咏》收录。
2、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是由南朝梁萧统所编《昭明文选》收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